新机场新市场:大兴国际机场投运 中国经济又一增长极

新机场新市场:大兴国际机场投运 中国经济又一增长极
2019年09月26日 00:47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新机场,新市场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9月25日上午举行,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与此同时,南苑机场也迎来了它民用航空的谢幕。此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与首都机场一起形成双枢纽格局,从而极大缓解北京空中航路的拥堵。

  新机场带来的新期待不只空中疏堵这么简单。作为中国建造的又一超级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体量相当于北京首都机场1号、2号、3号航站楼的总和,地处京津冀核心区域,其建设和运行从开始筹建到现在,吸引了各方关注。

  与铁路、公路相比,民航作为造价最高的交通方式,也被视为效率最高的出行选择。机场的建设规模和枢纽程度往往代表了城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诉求。机场是城市对外交流最高效快速的闸口,也是提高城市能级与扩大经济辐射力无可替代的存在。

  以城市发展的视角看待新机场定位,吞吐量和航线通达情况一定程度上都将拉升北京商旅活动的活跃程度,扩展北京实现对外开放的有效渠道,进而与首都城市功能的发挥和经济动能的释放直接挂钩。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选址“有意”平衡北京南城北城发展,并寄托了将京津冀联结更加紧密的美好愿景。与此同时,北京正南方、京冀交界处,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等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黄金位置,还决定了它将成为旅客、货物、资本和技术流动的国际枢纽。以新机场为支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版图将重塑。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被市场看作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又一增长极,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就是存量的产业转移,但产业转移、产业协同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所涉及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包括政府、社会、企业和民众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盘活京津冀,最终仍将以市场为主导。以新机场为引擎创造增量,不仅有利于存量问题的解决,也将为京津冀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从一开始,新机场就是一盘棋。亿级吞吐量目标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新增航空市场。一个城市、两个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开创性构想,想要实现离不开基础设施搭建、商业配套、自由贸易区布局,更离不开由此而生的产业、交通、物流、人才等要素的相辅相成。

  新机场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围绕新机场带来的巨大增量市场,各方博弈自然激烈。按官方规划,通过航空联盟划分的方式,新机场和首都机场都将成为枢纽机场,关系到航空联盟之间、产业链各相关利益者乃至监管者等层面,需要各方给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政策准备,拿出智慧和勇气彼此竞争、共同发展,以此酝酿出更大的供给侧改革空间。

责任编辑:覃肄灵

产业转移 京津冀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4 渝农商行 601077 7.36
  • 10-10 米奥兰特 300795 --
  • 10-09 八方股份 603489 --
  • 10-09 交建股份 603815 5.14
  • 10-08 佳禾智能 300793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