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斗”再升级?重庆嘉威控嘉士伯封杀中国本土品牌,重庆啤酒回应:销量仍有增长!

“内斗”再升级?重庆嘉威控嘉士伯封杀中国本土品牌,重庆啤酒回应:销量仍有增长!
2024年08月04日 18:35 酒业家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策划丨埼玉编辑丨一凡 编审丨云顶

  一则声明,让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之间(以下简称“重庆啤酒”)再次升级的“内斗”浮出水面。

  8月2日,重庆嘉威公众号发布《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关于拯救“山城”啤酒品牌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直指2013年外资丹麦嘉士伯啤酒收购重啤股份以来,嘉士伯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山城”啤酒品牌进行了全面封杀和系统打击,导致“山城”啤酒的销量断崖式下跌,品牌价值严重缩水,“山城”啤酒品牌濒临消亡。

  针对这则声明,重庆啤酒回复酒业家称:重庆嘉威近日的公众号文章内容严重不实。重庆啤酒拥有“山城”品牌的所有权,嘉威仅通过其与重庆啤酒的包销协议为重啤代工生产“山城”等品牌啤酒,仅是重庆啤酒的代加工厂之一。同时重庆啤酒方面还提到,对于不实文章,公司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有啤酒专家向酒业家表示,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之间的纠纷背后,更多是此前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在《声明》中,重庆嘉威公开声称“山城”啤酒被打压,并向全社会公开呼吁拯救该品牌。

  重庆嘉威提到,为共同做大、做强“山城”啤酒品牌,重庆啤酒集团曾以“山城”啤酒商标使用权出资联合钰鑫集团共同组建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钰鑫集团占61%,重啤占33%,钰鑫工会占6%)。

  “山城”啤酒产销量由1999年的不足30万吨猛增至2013年的100万吨,“山城”啤酒品牌的重庆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西南地区占有率达65%以上,重庆嘉威啤酒对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然而,自2013年外资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股份以来,“山城”啤酒的年产销量从100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9.8万吨。在声明附加的2024年6月14日向嘉士伯重庆啤酒等公司所发函告上,重庆嘉威提到,根据重啤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山城”啤酒及其他经济型啤酒合计年销量已降至10万吨以下,仅占重啤股份啤酒总销量的3%。

  对此,重庆啤酒认为这一声明并不符合事实。重庆啤酒方面向酒业家表示,自1958年创立起,公司就同时运营着“重庆”和“山城”两大品牌:1959年,重啤上市销售的第一瓶啤酒使用的就是“重庆”品牌;上世纪90年代至2013年,“山城”品牌主要面向大众市场,销量占比更高,而“重庆”品牌则主要布局中高端市场,用于纯生等高端产品;2014年起,重啤才选择将“重庆”品牌推向全国。

  2020年,重啤与嘉士伯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进一步扩大了销售网络,使得“重庆”品牌得以走向全国,市场反馈良好。同时,“山城”品牌也实现了健康增长,在行业整体下降5.6%的背景下,2023年的销量较2019年仍增长了16%。

  在这则声明背后,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的纠纷由来已久。

  在重庆嘉威发布公告的同一天,重庆啤酒披露了一则与重庆嘉威诉讼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与参股子公司重庆嘉威的合同纠纷案已于8月1日开庭,公司提出反诉,请求法院解除公司与重庆嘉威于2019年3月15日签订的《之备忘录(三)》(以下简称“《备忘录三》”)。

  酒业家了解到,去年10月11日,重庆嘉威向重庆五中院提交《民事起诉状》,称重庆啤酒未履行双方签订的产品包销协议造成了损失,要求重庆啤酒赔付约6.32亿元。

  重庆嘉威所提到的包销协议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据相关资料,2009年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签订《包销协议》,约定包销期间,仅允许重庆嘉威生产“山城”品牌啤酒,且生产的全部啤酒均应交由重庆啤酒包销。2015年至2016年,双方陆续签订《产品包销备忘录》在内的多份相关文件。

  重庆嘉威认为,自2011年起,重庆啤酒存在诸多违约行为,同时还提到,2021年起,因重庆嘉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导致《产品包销框架协议》中的“分子公司”范围变动,但重庆啤酒未按照约定将有关产品纳入包销范围,造成重庆嘉威损失。

  在最近披露的公告中,重庆啤酒表示,公司已按照涉案《包销协议》《备忘录三》等协议约定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重庆嘉威不履行支付义务,构成违约,公司享有合同解除权。

  事实上,重庆啤酒与重庆嘉威的恩怨还涉及到另一个企业,即与重庆啤酒同为重庆嘉威股东的重庆钰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钰鑫集团是重庆嘉威的大股东,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啤酒与钰鑫集团也发生过诉讼案件。

  重庆嘉威公开声称“山城”啤酒被打压背后,实际上也存在与重庆啤酒仍未理清的利益纠葛。

  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内斗”升级,也从侧面反映了本土品牌与外资股东间的激烈博弈。

  公开资料显示,嘉士伯早在1876年作为进口啤酒品牌首次出口至中国市场并被广泛熟知。1995年,嘉士伯购入惠州啤酒有限公司,并成立全资企业嘉士伯啤酒厂(广东)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多地分公司,开始在中国本土生产嘉士伯系列品牌。同期,嘉士伯劲敌百威英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2003年至2015年间,嘉士伯开始“西进”:先后收购昆明华狮啤酒、云南大理啤酒、新疆乌苏啤酒,投资拉萨啤酒、黄河啤酒和青海湖啤酒。2006年,嘉士伯中国已拥有20家啤酒厂,覆盖了中国一半的区域。之后,嘉士伯在2008年通过收购苏纽啤酒拿下重庆啤酒17.46%的股份,2010年增持成为第一大股东,2013年持股比例达到60%,彻底掌控重庆啤酒。

  重庆啤酒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12月重庆啤酒完成与嘉士伯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重庆啤酒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也从一家区域性啤酒企业升级为全国性啤酒公司。其生产网络从3个省市的14家控(参)股酒厂,增至9个省份的25家控(参)股酒厂,核心市场从重庆、四川和湖南,扩展到新疆、宁夏、云南、广东和华东多个区域,并实现全国布局。

  品牌方面,上市公司注入品牌既包括嘉士伯、乐堡、凯旋1664等国际高端/超高端品牌,也包括乌苏、西夏、大理、风花雪月、天目湖等地方强势品牌。

  尽管并购之路较为顺利,但嘉士伯与部分品牌控股股东也在博弈。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与重庆嘉威之间的内斗以及与西藏发展的“切割”。

  以西藏发展为例,2004年,西藏发展公告称,与嘉士伯等合资成立了“拉萨啤酒”项目。嘉士伯出资约1.2亿元人民币持有拉萨啤酒50%的股权。当时的报道称,拉萨啤酒项目是西藏自治区建区以来最大规模的外资引进项目,也是嘉士伯集团在亚洲地区最高规格的合作项目。

  然而嘉士伯并没有拉萨啤酒的实际控制权,加上拉萨啤酒后期表现不佳,嘉士伯也萌生去意。2016年,嘉士伯首次尝试与拉萨啤酒切割,以失败告终。2021年,又想将其持有的50%股权转让给金脉青枫,作价5亿元,亦最终未能达成。因内控问题,嘉士伯还与拉萨啤酒因分红问题对簿公堂。2023年,嘉士伯再次想要将持有的拉萨啤酒50%股权转让给道合公司,各方纠纷由此而起,诉讼不断。

  今年7月25日,西藏发展发布公告称,针对嘉士伯国际有限公司要求返还拉萨啤酒分红以及支付资金占用一案,公司收到法院民事判决书,嘉士伯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被驳回。ST西发认为,嘉士伯公司向任何第三方转让持有的拉萨啤酒公司50%股权的行为,应得到其书面同意,但嘉士伯公司未取得其书面同意。上述股权转让行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约定,无效或应被撤销,对其在拉萨啤酒公司的股权利益构成侵害。

  但嘉士伯与西藏发展之间的诉讼远未结束,同时与重庆嘉威之间的纠纷也未结束。至于后续走向如何,酒业家将持续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