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袖建言合力共生 陈伟忠葛小松李秀林历军等谈机遇

企业领袖建言合力共生 陈伟忠葛小松李秀林历军等谈机遇
2020年05月01日 09:00 新浪财经综合

  企业领袖建言合力共生 系列壹

  来源:英才杂志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由于爆发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恢复时间长不仅会放大中国企业近年来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甚至还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从长远看,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会加速企业的转型和创新,会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还会催生新经济、新模式和新机遇。

  企业领袖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往往会以独到的处理方式化解危机并深刻反思、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到行业发展机会并及时参与、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为行业发展献策并成为行业变革的引领者。

  抗击疫情之时,《英才》记者专访了多位公司领袖,讲述他们对行业挑战和机会的认识。为推动自身和行业发展,企业领袖又有怎样准备和建议?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伟忠 科顺股份以高速增长为目标

  企业要不断打磨自身转危为机的核心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见到转机。

  科顺股份董事长陈伟忠

  科顺股份(300737.SZ)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以提供防水综合解决方案为主业,集工程建材、民用建材业务板块于一体,业务范围涵盖海内外的综合建材公司,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前三。

  科顺股份2017-2019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8.37%、51.89%、50.19%,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同时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近乎翻倍,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科顺股份股价从2020年2月份以来逆势增长,至4月9日,股价涨幅超过65%。

  在疫情期间,为何投资人对科顺股份更加追捧?

  为此,《英才》记者采访了科顺股份(300737.SZ)董事长陈伟忠,了解在疫情期间,企业是如何建立自身的“防疫”能力的。

  陈伟忠向《英才》记者表示,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只有不断进化,才能获得持续生存机会。企业要不断打磨自身转危为机的核心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见到转机。

  企业转危为机的核心能力,最重要的三个关键是: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效率、不断创新始终与大环境接轨的能力,陈伟忠表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体现在风险评估系统、现金流、稳定的供应能力、稳定的人才队伍等。科顺股份一直在完善自身的抗风险体系,在面临公共危机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让企业获得生存的时间和机会。

  陈伟忠认为,“面对危机时,企业必须要快速反应,快速行动。这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很多优秀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的高效行动,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

  钉钉一夜爆红,抖音直播、线上教育获得更多关注和流量;受到疫情影响很大的海底捞,快速推出“无接触配送”;恒大推出在线看房、购房,快速反应,高效行动是他们在危机中得以更好生存甚至超越发展的关键。

  而科顺股份的业务在疫情期间仍不间断,3月中旬与万科集团签署防水集采合同,与仁恒置地集团云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企业,更重要的是跟上时代,保持自身的创新能力。陈伟忠表示,“企业要不断创新,始终与大环境接轨。互联网+、数字化…在这次疫情中,线上办公、高效协同办公系统、线上营销,都是企业渡过难关的关键,而这些都离不开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企业应时刻保持创新与警醒,跟随大趋势,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建筑防水行业受到疫情影响有限,陈伟忠认为2020年行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无序竞争。防水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尤其疫情之后,接踵而来“新基建”,为了发展与利益而进行的不规范竞争或会加剧。但随着更多优秀企业进入防水行业,防水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规范,而由此将会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行业未来也将会更好。

  “高质量发展才是企业与行业的长远发展之道,只看短期的利益,将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会获得长久发展。”陈伟忠表示。

  科顺股份在2020年将继续以高速增长为目标。目前科顺股份所做的一些基础建设,如生产基地布局与升级、市场渠道稳定与开拓、品牌建设、人才引进、新技术的研发布局等,都是为了满足企业的高速增长需要。

  葛小松  华兴控股注重诚信文化建设

  “下半年要做的就是谨慎筛选投资项目,加大力度管理已投项目,随时关注项目进展的情况,用专业和认真的态度应对疫情的变化。”

  华兴控股集团总裁葛小松

  作为一家拥有央企背景的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华兴控股以“不忘初心,产业报国”为座右铭,业务涉及矿产能源、地产、农业、文化旅游、生物医疗、工业制造等众多领域,成立10年来,先后控股或参股了190多家企业和大型集团,现有资产达1600多亿元。

  “因为疫情的影响,投资行业所受的最大影响是所投企业无法开工,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复工,产能也在快速恢复中。”华兴控股集团总裁葛小松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华兴控股集团来说,下半年要做的就是谨慎筛选投资项目,加大力度管理已投项目,随时关注项目进展的情况,用专业和认真的态度应对疫情的变化。

  据悉,华兴控股集团有三个重点投资方向。一是,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二是,国家重点的能源、新能源、高科技、新材料、新商业模式、新服务、高成长性项目;三是,助力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农业、康养、文化旅游项目。。

  华兴控股集团在矿产能源领域有矿产总储1500多万吨,占地150 平方公里,涵盖全球6个国家;在房地产领域投资超过450亿元并在互联网领域管理着20亿互联网基金。

  在文化旅游领域,华兴控股与灵寿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打造华兴智慧健康生态城,总投资18亿元,占地约600亩,建设互联网医疗产业中心、文旅服务产业中心、康养产业中心;在河北定州启动“天下白·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核心区占地约2000亩,辐射产业带动周边10000亩区域。

  葛小松认为,“快速响应、现金流、诚信”是企业转危为机的核心能力。他说,企业面对突发情况要转变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进化出更具效率的组织文化,从内部实现转危为机。

  “一些行业最大的压力就是现金流,各企业应当时刻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一方面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来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及时调整财务策略,做到对每一笔钱都详细把控,确保现金流的稳定。”

  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华兴控股集团也在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华兴控股制定并实施革命老区幼儿园帮扶计划:2015年出资捐助西柏坡华兴幼儿园,2017年公益援助沂山华兴幼儿园,2018年在陕西省延安市捐助延安志丹县华兴幼儿园。

  疫情之下,市场变得很脆弱,只要发生一次不讲道德、不守诚信,就会对市场环境就会造成巨大打击。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通过诚信经营、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来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共同推进经营环境恢复正常。

  “疫情对于一些传统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机会,以前企业转型总是瞻前顾后,而现在正是外部环境迫使企业转型的好机会。”葛小松表示,中国企业要加强凝聚力,最重要的是跟着国家的政策走,形成一个共同的方向,国家繁荣,才能有好的市场环境,企业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李秀林:吉林敖东加强中药创新力

  中医药企业更要加大投入以传承和发展中药。

  吉林敖东董事长李秀林

  作为广发证券(000776.SZ)第一大股东并参股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吉林敖东(000623.SZ)确立了“产业+金融”双轮驱动增长模式,以金融优势助力实体产业发展,实现营收连续十年增长。

  “2020年医药行业的传统制药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吉林敖东董事长李秀林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人民的健康意识会得到极大提高,对于日常保健和预防的药品会有更大需求,在预防和保健上,中药尤其独特作用。

  “因此,中医药企业更要加大投入以传承和发展中药。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直接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很少,而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成效显著。”李秀林说。

  “吉林敖东下半年会针对国家医疗改革和市场形势探索经营新模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李秀林表示,将持续加强中药创新,利用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加快研发治疗慢性病和传染病的中成药,推动中药制造的创新科技能力。

  行业挑战同样存在。从中药的产业链条看,中药资源的枯竭、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等,都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快速反应的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面对不确定性的创新能力’ 是一家企业转危为机的关键能力。”李秀林说,疫情期间吉林敖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保证药品供应不涨价,并累计捐款、捐赠急需的药品合计金额达702万元。

  企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论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其他的突发事件,都会给企业带来深刻和久远的变化,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能给企业命运带来巨大影响,不得不慎重对待。

  未来,中药行业及企业如何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问题,提升中药的创新能力,推动中西药的深度融合,值得认真研究。

  我国与韩国和日本的汉方药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中医药典籍研究不够深入,中药制造的现代化能力也需要提升。因此,为推动行业发展,李秀林建议:

  首先,要大力推动中医药体制的改革,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中医药产业化进程。让科研先走出去,让数据说话,建立世界各国都能够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医药机理。

  其次,要促进传统中药优势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中药现代化,研发出既符合中医理论、作用机理又确切的中药产品,从而推动整个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历军 中科曙光发力新基建

  曙光公司正在逐步从“硬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数据综合服务商”迈进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硝烟正渐渐消散,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成为现阶段主课题。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表示:疫情给了中国企业机会,“回归到更加理性的态度,去补足短板”,是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可以休养生息。

  针对疫情过后企业的发展问题,历军表示:“ 疫情是考验企业耐心的时候。冷静下来认真的思考过去以及未来,练内功、补短板,这是中科曙光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策略。”

  在后疫情时代,中科曙光选择拥抱环境的不确定性,“不踩刹车、不踩油门”,快速反应,待时而动。

  “危”与“机”相伴而生,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商业模式,也催生出了数字经济的新机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这些领域同时也是中科曙光近年来布局的重点。

  据悉,曙光公司正在逐步从“硬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数据综合服务商”迈进,不仅提供高性能计算机、通用服务器、存储、安全到数据中心等ICT基础设施产品,还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先进计算业务,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系统服务解决方案。

  例如,中科曙光的多个子公司在各自领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中科星图子公司的空间信息系统,中科三清子公司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预警等。

  历军告诉《英才》记者,新基建给中科曙光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中科曙光的软件业务,特别是全国各地的数十个云计算中心,与国家新基建的战略高度吻合。” 他表示,在未来新基建里面,曙光应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为新基建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

  历军高度看好数字经济的发展。他认为由疫情带来的数字经济的繁荣将是可持续的。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有强依赖性”。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带来一波新的需求,并推动改善网络、设备以及一系列的环境。

  历军建议,“新基建”应该内外有别,要更多地支持国产技术、国产装备。“新基建一是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善社会的设施状况,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就是对中国自主技术有重大的推动。”

  相对应的,中国企业应该做的是尽快补短板,借着“新基建”的东风带动中国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更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历军还提出,应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思考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着力补足这些薄弱环节。国内的产业链虽然相对完整,但是很多产业链非常薄弱,要着力把薄弱的环节增强,实现整条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马黎阳:鑫联环保推动行业整合

  2020年环保行业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产业加速洗牌。

  鑫联环保董事长马黎阳

  作为国内含重金属冶金固(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先导和产业龙头,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推出科技成果,其核心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环保行业最大的挑战可能是投融资问题,即如何建立健全的资金链制度和提升抗风险能力。”鑫联环保董事长马黎阳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让环保企业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资金链的重要性,除了政府帮扶政策外,企业自身的吸金和回血能力也同等重要,在整体经济形势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吸纳稳定的投资增长是所有环保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他认为,2020年环保行业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产业加速洗牌,环保企业在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后会加快发展。

  “长期来看,此次突发事件对行业是利好的。疫情爆发后,政府、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固废处理的重视程度都进一步提升,医疗废物处置、环卫领域已经受到比较正向的影响,今后环保产业势必将成为加速成长的领域。”马黎阳表示。

  他说,同时疫情也使技术力量不足、经营情况不善、资金储备欠缺的环保企业面临淘汰,行业内的并购重组进程加快。围绕核心企业的产业链收购和协同投资机构的培育与孵化,核心企业的竞争力将得到发展,环保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鑫联环保对投融资战略采取稳健的态度,疫情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下降,鑫联环保会看准时机后加速出手,利用自身的投融资优势,在环保产业洗牌的机会进行行业整合。

  “企业转危为机需要具备创新突破能力、灵活调整企业战略的能力和现金管理能力。”马黎阳说,无论规模大小,基于创新形成的独特优势始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困难时期企业更应该发挥创新的作用,突出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关注自身的核心业务,同时也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环境服务类企业应该采用轻资产的模式,环保工程类企业可借助政府扶持政策保存实力,等待招标复工后尽快恢复项目运营。除此之外,环保企业平日应注重加强现金管理能力,稳定现金流,确保本身的负债率适度。”

  为推动行业发展,马黎阳给出了他的建议:

  首先,我国环保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疫情过后环保行业企业都需要精准定位、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全行业的生产效率,共同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加快环保产业升级进阶。

  其次,   环保行业各企业之间需要协作互助,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在集聚态势下共同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找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再次,环保产业还需要提高品牌意识,各企业努力打造优秀的环保品牌,加快释放知识产权的价值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需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环保产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平台,打通投融资瓶颈。在整体经济形势普遍受到重大情况影响下,挺高吸纳稳定投资增长的能力。

  姚锦龙:美锦能源多元变革

  “从长远来看,企业转危为机的关键就是主动变革。”

  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

  一家拥有40年历史的老牌能源企业,在新能源大浪潮中应该怎样转身,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锦能源)的答案是向清洁能源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

  美锦始于1981年,美锦能源成立于1992年,2007年实现借壳上市。传统主业以煤焦为基,从事焦炭及其制品、煤炭、天然气及煤层气等生产经营,拥有“煤-焦-气-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多年来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

  随着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锦能源紧紧抓住了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对主业加速进行提档升级,巩固自身的焦化行业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创新转型求发展,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通过控股和参股的方式,打通了整车、电堆与燃料电池系统、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同时,通过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渤海湾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西晋中地区等布局氢能产业园具备了区位优势,正逐步形成“区域+产业链+综合能源站网络”的三维格局。

  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提到,保持定力与主动变革,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

  “疫情给生产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因为公司应对及时,目前来看还称不上是危机。”姚锦龙向《英才》杂志记者透露道,“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受影响比较多的是传统的焦煤。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我们很早就制定了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和系列措施,焦炭一直都在生产,没有停工过,起初是发挥50%-60%的产能,之后就恢复到70%-80%,逐步完全复工复产。”

  面对记者的提问,姚锦龙回答道,氢能源方面业务也一直在按部就班进行,部分车辆交付时间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运营平稳。氢能产业园方面,进入建设阶段的晋中项目,很早就已经复工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状态,已完成一期部分厂房的基础地基工程。

  姚锦龙谈到,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助企政策和协调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山西,为了帮助煤矿复工,政府组织开通火车专列,为企业接回复工的工人;前一段时间,疫情影响物流,导致企业保障生产的原材料严重不足,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出面协调,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姚锦龙认为,复工复产的关键在于企业本身要保持定力,只有企业家自身有定力,才能让在山西的两万多名员工有信心。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在落实中央金融、税收、保险等各项支持举措,帮助企业安稳过渡,企业要增强抗风险能力,面对困难不能慌乱,需要踏踏实实做事。

  “从长远来看,企业转危为机的关键就是主动变革。”姚锦龙向记者谈到,“我们到目前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能发展到今天就是不断地主动进行变革,开始起步是运输行业,后来转战到煤炭,再发展到‘煤-焦-气-化‘一体化,再到现在的转型氢能产业,试水高科技新材料、采矿机器人等新装备行业的多元化尝试,一直在紧跟国家转型升级战略,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的战略发展融入到国家的战略发展中,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

  既然此次危机并非危机,是否意味着美锦能源会在下半年大踏步前进呢?面对这个问题,姚锦龙的回答体现了远见企业家必备的忧患意识:“踩刹车还是踩油门的问题,不是一个一刀切的问题。比如最近外界比较关注我们的超级电容炭项目,我们是2016年投资,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去年中试基地建成10吨级电容炭中试示范线。客户反馈我们研发的电容炭产品综合性能优异,已超越目前占据国际市场主流的日本可乐丽公司YP-50F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像这样的产业,我们是要踩油门的,只有踩油门,才能站稳先机。”

  易铁军  中铁工业踩油门发展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落后企业的分化将会更加明显。

  中铁工业董事长易铁军

  “类似疫情的‘黑天鹅’事件是不可控的,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以后也会发生,这给我们以后如何应对危机一个学习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也就是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中铁工业董事长易铁军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铁工业是中国中铁下属工业装备平台,在盾构、道岔、钢结构上市场占有率及综合实力均处于国内龙头地位,是基建设备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疫情对中铁工业的战略布局产生了影响。易铁军表示,原本“一带一路”计划是中铁工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但此次疫情对海外市场的影响较大,下一步中铁工业的发展方向变成了国内国际两头并重。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近期国家多个地方省市都公布了新的投资计划方案,总额度高达30多万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这将对中铁工业的盾构机/TBM、钢梁钢结构、施工机械、新型轨交装备等产品带来新的更大的市场需求。

  “下半年中铁工业将是一个踩油门发展的态势。”易铁军表示,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钢梁,尤其是大钢梁的需求非常多,这是中铁工业两大主要市场之一。中铁工业目前正在调研,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区域布局投入,扩大在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产能。此外,高端道岔业务也有望受益于铁路的基建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装备制造市场虽然大,但分化严重,高端越来越精,低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易铁军认为,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落后企业的分化将会更加明显。

  中铁工业一直坚持高端化发展,其桥梁钢结构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60%以上的份额。尤其盾构掘进机国产化关键部件的研发,第四代半、第五代掘进机的研制,都走在了业界的前列。易铁军表示,中铁工业将坚持高端化的战略,不断进行新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

  虽然准备开足马力扩张,但中铁工业稳健发展的态势不会发生变化。易铁军表示,中铁工业坚持一贯秉持的稳健经营的态度,下一步的重点是巩固自身优势的市场。对于看不准的领域,对于风险较大的低端市场,保持慎重介入的计划。

  建筑钢结构是中铁工业参与较少的行业之一,该行业由于不规范竞争造成价格体系搅乱,质量良莠不齐。中铁工业将继续保持高端优势,有选择地进入该市场,逐渐补足在建筑钢结构方面的短板。

  针对目前钢结构行业内出现的恶性竞争,非理性价格战、质量隐患等问题,易铁军建议,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从市场上单纯的价格竞争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节能环保转变。

  易铁军表示,中铁工业将进一步通过自身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和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同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

  张红梅  阳光印网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疫情促使企业更多的关注自身采购成本,给阳光印网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阳光印网董事长张红梅

  后疫情时代,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管理者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一致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成本控制,这为专注企业非核心事务采购的阳光印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阳光印网是国内最大的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为目标的企业定制品采购平台,其自主研发的智能采购管理SaaS系统和遍布全国的供应商生态体系,为企业采购定制品提供了高效的数字化采购管理工具和供应链服务,可以普遍为企业降低5%-30%的采购成本。

  “疫情期间,阳光印网的远程‘采购降本咨询’服务供不应求,受到了大量企业家的关注” 阳光印网董事长张红梅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表示,疫情促使企业更多的关注自身采购成本降低,给阳光印网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20年阳光印网将是逆市增长的发展态势”。

  张红梅介绍称,阳光印网通过数据的支持进行“降本咨询”体现了2B的平台的长期积累的数据价值,阳光印网在过去九年沉淀了大量的物料采购数据和行业数据库,通过降本咨询,与客户提供的其过去1-2年的历史采购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降本的品类和降本金额,可以快速帮企业形成降本方案,得到很多企业管理层的认同和关注。

  之所以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张红梅告诉记者,除了将企业采购数据化标准化透明化之外,阳光印网集大量的客户标准化订单进行集采产生规模采购效应,利用了1.5万家的经过严格筛选的供应商体系,实现最低价格、多品类、全国多地的交付。

  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张红梅建议企业应该快速降低成本,把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要减掉,为未来争取生存空间。这种理念也与陈春花“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的倡议不谋而合。

  此外,张红梅建议,企业应该快速应对,在内部快速适应线上办公和数字化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更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减少汇报层级,以降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成本。

  以阳光印网为例,张红梅告诉《英才》记者,部分客户出现了业务下滑或停滞的问题,但她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熬过疫情的企业生命力更强。疫情期间电商、线上教育等行业,需求更加旺盛。张红梅认为,“没有永远的甲方”,特殊时期,阳光印网做了大量的上下游产业链之间更要合力共生协同发展的工作。对于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如快消、电商和线上教育客户,阳光印网积极给予资源倾斜和支持,关键时刻“服务做扎实,客户有价值”赢得用户的尊重。。

  对于供应链端,阳光印网给予旗下的优秀供应商以订单和资金支持,共度难关。张红梅认为,经过此次疫情洗礼,有一些优秀的供应链企业将会脱颖而出。这些供应链在单一产品上循环不断生产,其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水平能够不断提升,并最终成为成为国内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典范。

  章宏韬 华安证券应对竞争加剧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由牌照竞争转向规模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由专业竞争转向品牌竞争。

  华安证券董事长章宏韬

  营收同比增长83.4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华安证券(600909.SH)2019年业绩表现突出。

  华安证券董事长章宏韬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证券行业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行业外部竞争挑战,主要来自商业银行和外资投行。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方面以及理财产品销售、基金销售、保险销售、资产托管、高净值服务等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占尽品牌、规模和基础客户优势;而外资投行具有国际化视野,在资本实力、专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投行资本化、全球财富管理、衍生品、量化投资等领域具有先进经验;

  二是行业内部竞争挑战,集中度不断提高,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凸显。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加速寡头垄断,证券监管部门鼓励头部券商做大做强的导向也导致稳健经营的中小券商不能公平地获取新业务机会;

  三是制度约束挑战,主要是证券行业托管、交易、投融资、支付等基础性功能缺失。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三方存管制度下,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必须存管在商业银行、全功能账户功能和全权委托等尚未放开、仅少数证券公司具有银行间市场承销债券资格、仅个别证券公司试点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四是金融科技挑战。金融科技的特点是投入大、周期长、无边界,中小证券公司既无力承担构建自主研发体系的成本,也无法摆脱系统开发商的制约,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行业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由牌照竞争转向规模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由专业竞争转向品牌竞争。”章宏韬表示。

  “2016-2018年,行业排名top5、top10、top20券商净利润集中度从30.82%、52.04%、69.75%提升到42.16%、66.48%、83.11%;排名21-50名的中小型券商净利润集中度从21.78%下降到14.59%,平均净利润和前五名券商平均净利润的比例从12.46%下降至6.13%,与头部券商差距快速拉大,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

  章宏韬说,2019年出台股权管理新规,引导证券公司进行差异化发展,而中小券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不足,并不具备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条件,规模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难以形成,生存空间将日益狭小。

  为推动行业发展,章宏韬给出了他的建议。他表示,资本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有规律,行业有空间,证券公司有其发展、改革和创新的内在强大动力,也能够在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关键问题是要优化证券公司自主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是制度方面,推进金融监管政策和统一性,形成各金融子行业公开有序竞争的环境;推进功能监管,弱化机构监管,放开证券公司发展空间,争取赋予证券公司自主发展的基础功能。

  二是监管方面,倡导实质性监管,弱化形式监管,减少对证券公司的微观干预,增强证券公司自主发展和创新的活力;确保监管政策的公平性,给不同规模证券公司平等发展机会,即使是创新试点也应以分类评级为标准,真正扶优限劣而非扶大限小,减少行政审批的自由裁量空间。

责任编辑:陈永乐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8 浩洋股份 300833 --
  • 05-07 豪美新材 002988 --
  • 05-06 吉贝尔 688566 23.69
  • 05-06 晶科科技 601778 4.37
  • 05-06 金博股份 688598 47.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