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百货后,万达集团还剩什么
法治周末记者 于伟力
2月12日,苏宁易购正式宣布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构建线上线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关于万达百货被收购的消息,业界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万达集团再次抛售资产,是为了套现以减轻公司的债务压力;还有观点认为,万达集团甩掉万达百货“包袱”后,有助于转型,更能专注于新产业。
对此,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万达百货是万达集团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而当前万达集团的新战略重点是服务消费、聚焦优势产业。
起起伏伏,难逃“卖身”之路
万达百货在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与商业地产、酒店、文旅一起成为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
2013年至2014年,是万达百货的鼎盛阶段。2013年,万达百货被传大举收购银泰百货在全国的31家门店及12个正在筹备的项目;2014年年底,万达集团年度报告显示,万达百货的累计开店99家,收入高达256亿元,同比增长65.3%,完成年度计划的101.6%。
然而,一年之后,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和电商攻城略地的影响,百货业遭遇“滑铁卢”,万达百货也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彼时,万达百货关闭了56家亏损严重的店铺,仅留下40家盈利能力尚好的门店。
到2018年,又有消息称万达百货将被银泰百货收购。起起伏伏的万达百货,最终将仅存的37家万达百货门店,全部出售给苏宁易购。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的37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业界一致认为,这正符合苏宁易购构建到店到手的全场景百货零售业态,为其完善零售业态布局“锦上添花”。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零售商业分析师云阳子分析:“苏宁易购这两年重视线下,不断地开店。比如,红孩子母婴专业店、苏宁小店和苏宁易购广场等,像百货板块是目前苏宁易购比较欠缺的,所以收购百货是正常的,刚好万达集团也需要出售一些资产,需要资金。”
那么,万达集团出售万达百货37家门店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对于万达集团,百货的转型难度较大。因此,出售这块表现不佳的资产,一方面可以减轻“包袱”,把精力放在焦点业务上;另一方面又可以回笼资金降低负债率。“在新零售时代,以万达百货为代表的传统百货业态,早已不再适应消费市场的发展,要么转型发展,要么尽快出手,要么倒闭关门”。
不过,业界认为此次交易也未必能发挥“卖店还债”的作用。尽管苏宁易购称交易未达应披露标准,未公开交易价格。但有业内人士根据苏宁易购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推测,此次交易的价格不会超过80亿元。对于交易总价的推测,大多数专家表示合理。
记者查询万达商业财报获悉,目前万达集团的债务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从2017年最高负债4000多亿元,到去年下半年,负债缩减了近2200亿元。倘若此次交易的价格不足80亿元,对于偿还剩余债务可谓是“杯水车薪”。
因此,丁道师指出“甩卖”是万达集团转型的常规操作。纵观这几年“卖卖卖”的万达集团,正在加速朝着轻资产的方向转移。
万达集团的“减脂增肌”
自2017年6月以来,随着我国内地融资环境的变化,万达集团开启了“卖卖卖”的“瘦身计划”,逐渐走上“去地产化”的转型之路。
2017年7月,万达集团以约200亿元的价格,把北京万达嘉华等77个酒店,出售给富力地产;又出价438.44亿元,把13个万达集团文旅项目的部分股权,卖给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去年10月,还以62亿元的价格,将万达文化管理100%售予融创;近日又以不到80亿元的价格,将万达百货卖给苏宁易购。
由此看来,万达集团原四大支柱商业地产、酒店、文旅和百货,已有三大支柱被出售,而商管、文化、金融和原有的地产,则成为万达集团新的四大支柱。
不过,万达集团的“瘦身计划”,在业内人士看来成绩并不太理想。
法治周末记者查询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发现,去年万达集团的排名,已下跌至第17名。而从股市来看,万达集团旗下的各上市企业,表现的也乏善可陈,甚至已经位居万达集团营收第一的文化板块,旗下的万达影视市值距离高峰期也蒸发了70%以上。
截至目前,万达集团资产从8000亿元,缩水至6000亿元,新四大支柱产业也发展各异。值得注意的是,万达文化的崛起十分抢人眼球。
2018年万达集团年报显示,在营收版图中,文化集团业绩贡献最大,达到了692亿元,占比超过三成。其中影视公司收入为580.6亿元,占比近84%,成为目前万达集团旗下业绩贡献最高的业务。其中,投资了《唐人街探案2》《正阳门下小女人》的万达文化,在去年收获颇丰。
年初,万达电影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去年实现了国内票房共79.8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票房增速,万达电影票房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2月12日,据外媒报道,万达体育目前已就上市事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申请文件,预计上半年或可上市,拟集资额介乎3亿至5亿美元。截至去年年底,万达体育旗下的核心资产(包括盈方体育传媒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体育公司收入共计88.3亿元,与其他业务相比并不算大。
对于选择“小项目”在发行成本与维护成本较高的海外上市,有专家表示,国内企业赴美上市会相对容易,上市的门槛较低,并且更容易对接国际的资本市场。
万达已不仅是地产公司
不同于万达文化的风生水起,万达商管、万达地产和万达金融仍处在转型期。据万达集团方面称,在去年万达商管集团收入376.5亿元,这主要是租金收益,来自北京CBD、上海五角场、成都金牛、昆明西山等280座万达广场、3586万平方米物业面积。
但“漂亮”的业绩,并没有帮助其敲开上市的大门。此外,万达集团除了内部排位第一的万达商管,上市不顺利外,排位最后的万达金融也有自己的“烦恼”。
2015年7月,自王健林亲自挂帅成立万达金融集团后,万达金融集团相继拿下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保险经纪、保险、征信等诸多金融牌照。成立当年,万达金融就收入了208.9亿元,此后的两年收入逐年不断上涨,尤其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50.4%,净利润完成年计划的1961%,创万达完成计划指标的历史纪录。去年起,万达金融集团收入增速放缓,同比增长28.6%,至433.6亿元。
同年12月,万达出售所持有的全部百年人寿股份,抛弃了手中唯一一张保险牌照。各界纷纷预判,万达集团将在今年的计划中,出售支付牌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万达金融集团内部,已更名为万达投资集团,“在去杠杆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大企业集团收缩阵线是普遍策略”。
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去年的总结大会上,公开宣传万达已经不是地产公司。同时,给出了一组数据支持:万达服务业收入1609亿元,占总收入的75.1%,而房地产收入仅占24.9%。万达集团房地产业务的萎缩是不争事实。
去年万达地产集团营收为540亿元,在房地产百强企业中排到50名之外,与2016年高峰期相比,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王健林还强调,万达商业要在2019年内,剥离所有的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这无疑体现了万达集团“去地产化”的勇气和决心。针对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曾表示,房地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企业战略,引领房地产市场需求型发展,企业应该多在创新方面下功夫。
丁道师表示赞同上述观点,并补充道:“万达集团的未来不难预计,将会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和经营结构,哪怕牺牲利润也要实现跨越转型。”如此看来,出售百货后的万达集团,形成的商管、文化、地产、金融的格局,未来还会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万露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