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能级提升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产业能级提升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2年12月20日 00:08 媒体滚动

个人养老金正式实施,36个城市试点,23家银行可以开户,您会参与吗?40家基金公司的129只产品,您中意哪只?欢迎参与调查! [点击进入活动页面]

  转自:宿迁日报

  编者按

  “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性时刻,赋予宿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对宿迁发展至关重要,对全省影响也十分深远。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安排,坚决扛起使命担当,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即日起,本报推出“示范区建设这一年”系列报道,全面报道各项工作特色做法及成效。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高云龙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4.8%、12.4%,2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3278.7亿元、增长16.3%,守住了保的底线,筑牢了稳的基础,保持了进的势头。

  在国际国内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工业经济能实现稳中快进,得益于我市紧扣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定位,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抓项目、兴产业、强企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项目引建“两手抓”

  创造更多经济新增长点

  “项目包含芮邦科技、国望高科、虹海、虹邦以及意杨环保能源五个板块,采用行业领先的设备技术。”自启动建设以来,计划总投资327亿元的盛虹新材料项目现场,每天都是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芮邦科技一期已于去年10月8日正式投产,国望高科一期16.1万平方米50万吨原生1纺丝车间目前已投产,虹海项目配套工程正加快建设,虹邦项目、意杨环保能源项目正在积极筹建。

  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50亿元、年纳税超10亿元、用工1.8万余人,这是我市抓项目促发展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抓好项目引建,咬紧牙关攻项目、开足马力上项目,努力以一个个具体项目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和潜力股。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市开年就明确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与市委常委会每两个月定期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汇报、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步,进一步优化“168”招商体系,加快形成市领导带头参与、部门靠前服务、招商局冲锋在前、各地积极承接、多方广泛联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个十百千”工程,创新开展宿迁招商“云推介”,全力打响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绿色产业洽谈会“一节一会”招商品牌,成功举办杭州、深圳等地投资说明会,今年已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1个,协议投资430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3个、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

  项目引进只是第一步,落地投产才能达效。为此,我市同步聚焦项目转化落地,建立健全月度公示通报、季度观摩推进制度,目前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已分别达293个、244个,325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和16个列省重大项目按序时稳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全市把百亿级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探索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解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制约,桐昆化纤、国望高科、斯迪克等10个百亿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从2020年12月25日签约,到2021年4月28日正式开工,再到同年12月25日一期52万平方米的土建主体完工、2022年2月8日第一批设备安装到位,我们公司落地的‘宿迁速度’,生动诠释了‘宿迁帮办’‘宿迁环境’的品质。”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聚焦规模质量“双提升”

  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扎实开展重点产业链专题招商,深入实施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和千亿级产业培育三年攻坚行动,着力推进“链主”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聚焦规模质量“双提升”,我市今年还坚持把重点产业链培育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突出关键环节、落实创新举措,大力构建完善“6+3+X”制造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为此,我市不断深化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根据市领导工作变化,及时印发了挂钩联系市领导分工调整通知,挂钩联系市领导由27位增加到31位,保持挂钩联系产业链架构相对稳定,高位统筹、强势推进各项重点产业链培育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深入实施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和千亿级产业培育三年攻坚行动,着力做大做强化学纤维、晶硅光伏、膜材料等20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推动光伏新能源、高端纺织、机电装备、新材料、绿色食品5个产业加速向千亿级迈进。

  今年1月至10月份,全市2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3278.7亿元,增长16.3%,我市还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加快推进的产业链共同体建设,也使产业链联动化、配套化水平明显提升。

  与此同步,我市把助推企业提质增效作为关键一招,深入实施“5321”工程,着力推进“链主”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助推企业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销售超10亿元企业6户、超亿元企业76户;新增A股上市企业1户,已过会待上市企业2户,在苏北率先实现县区上市企业全覆盖,总数达10家,总市值居全省第七。

  我市还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龙头带动、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工程,新增省级智能工厂6个、星级上云企业106户、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个。

  提升15%以上生产效能。这是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收获的成效。该公司在去年12月全面达产的基础上,今年率先启动智能化改造项目,目前“泥料自动堆垛、拆垛系统”“悬式自动成型生产线”等均为行业内首创,大量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带动了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1%。

  激活科技创新“强动能”

  放大关键变量撬动效应

  “我们研制的全自动坡口激光切管机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今年以来,江苏恒宇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明显感觉到,宿迁企业创新环境更好、创新氛围更浓、创新支持更大,进而带动企业创新能力更强、成果转化更快、发展质态更好。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我市今年以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聚焦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面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发展,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围绕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创新载体建设水平,重点深化与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率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业大脑”创新服务平台功能,集成专刊、标准、科技成果、论文、科技报告等最具科研价值的信息资源,切实强化科技服务保障。

  围绕壮大创新主体,在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型企业招商活动的同时,通过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专项资金规模等举措,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8%,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65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14项,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38项。

  围绕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全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深入开展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积极探索建设人才协同发展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西楚英才”计划,高规格举办宿迁首届人才发展大会,获批国家人才计划1项、省“科技副总”279项。

  科技创新只有能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基于此,我市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已先后实施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92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0.67%。

  我市还统筹推进项目管理、科技投融资等方面改革,有力破除体制机制制约,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如探索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等多种形式引才,开展“卡脖子”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等。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全市上下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坚持不懈扩总量、提质量、优存量,积极构建具有宿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筑牢现代化建设的深厚根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吕成飞

产业链 宿迁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0 鸿铭股份 301105 40.5
  • 12-19 华光源海 872351 8
  • 12-19 清越科技 688496 9.16
  • 12-19 尚太科技 001301 33.88
  • 12-19 浙江大农 831855 7.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