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公司骗补贴 刑法之外还有多重追问

空壳公司骗补贴 刑法之外还有多重追问
2020年11月03日 00:17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空壳公司骗补贴 刑法之外还有多重追问

  来源:经济参考报

  注册成立22家空壳公司,骗领创业补贴等共计220余万元。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对这起诈骗案进行通报,主犯黄某红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万元。

  众所周知,近些年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广州在内的很多地方推出了创业补助、租金补贴、招工补贴等不少针对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加入创业大军,有力助推了各地的创业创新工作。但有那么一些人,把创业补贴当成“唐僧肉”,通过专门注册空壳公司,伪造员工资料等,骗取、套取各种创业补助金,让有限的创业补贴出现“跑冒滴漏”,使其应有的作用打了折扣。这一团伙被查办,主犯被刑罚,但是,从有效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让创业补贴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事件无疑还有多重需要追问的地方。

  追问一:除恶务尽了吗?此次当事的犯罪团伙,短短5年内通过注册22个空壳公司就能套取220多万创业补贴,也就说明地方相关监督部门的日常和核验监督存在不实与虚无,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失职责任。面对这样的失职失责,当地是否也对相关的失职失责机构和人员严肃追责了吗?

  追问二:举一反三了吗?一个犯罪团伙,能够5年时间22次骗取补贴220多万,这就让人不得不担忧的是,其他人存不存在有类似的骗补行为,当地有没有对近些年的所有领取有创业补贴的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

  追问三:查漏补缺了吗?5年22次实施诈骗,而且这一问题还不是被骗部门自己主动发现的问题,而是在当地审计部门对被骗部门专项资金等进行审计时发现的,凸显当地在创业补贴的发放与监督上,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漏洞。

  而为了类似的问题不再发生,需要当地有关方面对背后的相关制度与执行漏洞,及时进行查漏补缺。面对创业补贴被骗取,比此次被查办的事件更可怕的,是明知相关制度存在漏洞而不能及时修补,给其他骗补者继续留着可以实施骗补的环境和条件。

  这一事件既是教训更敲响警钟,告诉别有用心者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同时也告诉地方有关方面,必须要对这一事件背后凸显出来的可能的处理不到位、制度漏洞等,及时进一步反思、查找和整改。对其它地方,这一事件也不无警示意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玄逸

补贴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9 康平科技 300907 --
  • 11-09 汇创达 300909 --
  • 11-04 会通股份 688219 8.29
  • 11-03 狄耐克 300884 24.87
  • 11-03 宸展光电 003019 23.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