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银监会开年第一刀 挥向浦发成都分行“有组织大案”
银监会开年第一刀 挥向浦发成都分行“有组织大案”

新年伊始,一张高达4.62亿的天价罚单便震惊了金融圈。罚单的递出方,没啥稀奇,是银监会,但是接收方就比较有意思了,是长期有着“零不良[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25日  18:27
银行分支机构风险事件:从盗用资金到违规掩盖不良
银行分支机构风险事件:从盗用资金到违规掩盖不良

记者梳理近几年以来的银行分支机构风险事件,发现自2000年初以来,呈现几个变化:即从盗用资金、飞单到分行违规掩盖不良;从基层员工(如客户经理、支行行长)到分行层面,性质逐步升级。[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1月24日  06:49
银行总行分行博弈:成也指标 败也指标
银行总行分行博弈:成也指标 败也指标

据多名银行从业人士反馈,不良率直接与利润挂钩,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指标,一些银行总行对分行的考核存在“过度要求”从而引发负面效应。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对分支行做出全方面的引导和评估,也会给分支行留出取舍空间,但全面考核体系的设置,也意味着指标间的“跷跷板”效应增强,“实际上考核越严密,分支行拿到的钱越少。”[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1月24日  06:49
某支行行长自述:我为什么帮助企业 美化报表获贷?
某支行行长自述:我为什么帮助企业 美化报表获贷?

支行行长:“坦白说,他们的做法的确不对,但我能理解他们的处境——现在一旦出现坏账,分行支行从行长到客户经理不但超额业绩奖励荡然无存,还影响他们的晋升机会,这导致一些支行行长与分行上下串通、采取一些违规行为,企图瞒天过海。”[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1月24日  05:35
浦发银行惊爆775亿大案!金融圈“炸”了
浦发银行惊爆775亿大案!金融圈“炸”了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一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21日  21:29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四川银监局近日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两名副行长、一名部门负责人和一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详情]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22日  06:52
浦发案意义:市场或系统性重估高杠杆银行的坏账率
浦发案意义:市场或系统性重估高杠杆银行的坏账率

广发银行团队提到,市场对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违规事件已有预期,在监管层2018年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市场可能会对上一轮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中高杠杆银行的不良率,进行系统性重估。[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22日  08:48
浦发银行惊爆775亿大案 手段隐蔽性质恶劣
浦发银行惊爆775亿大案 手段隐蔽性质恶劣

1月19日晚,浦发成都分行的新闻震惊了整个金融圈。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各种“财技”,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21日  00:43
揭秘浦发775亿大案当事人:金融黑马被不良贷款绊倒
揭秘浦发775亿大案当事人:金融黑马被不良贷款绊倒

自24岁踏入银行大门,61岁的王兵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是如今这个结局——“双开”,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王兵,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嗜好抽烟,他曾如是评价自己——“不求财”。他被誉为有“深刻思想的银行家”,还获得过“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称号。[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20日  09:49
浦发被罚4.6亿背后:“零坏账”的明星分行捅出大娄子
浦发被罚4.6亿背后:“零坏账”的明星分行捅出大娄子

“从2017年年中开始,感觉到在降薪,全行上下都在开源节流,”一位浦发银行上海某支行员工对澎湃新闻表示。降薪的背后,是浦发银行一起腾挪不良资产案。[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1月20日  18:07

最新新闻

浦发又被坑:乐视员工持股计划借2.5亿增持仅剩1.6亿
浦发又被坑:乐视员工持股计划借2.5亿增持仅剩1.6亿

  来源:中国基金报 775亿大案刚过 浦发又被坑:乐视员工借2.5亿增持 仅剩1.6亿 还不起了! 今日,乐视网(300104)再次跌停,已是复牌后连续第7个跌停,昔日的1500亿市值创业板巨头公司,市值只剩不到300亿。 近日乐视网公告的2017年预计巨亏116亿,加剧了投资者对乐视网股价的悲观情绪。 受影响的不仅有质押融资给贾跃亭的金融机构,还包括高杠杆增持的员工持股计划,这一员工持股计划还涉及到浦发银行(600000)、华润信托等金融机构。 2018年1月中旬,银监会通报了浦发银行的严重违规放贷案件,详细内容见 微信此前报道: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涉大批壳公司,9大问题逐个看! 根据乐视网2017年三季报和此前的员工持股公告信息,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对应的信托项目1:1借款了2.55亿,用5.1亿资金增持了乐视网股票,这部分股票已暴跌近70%,最新的市值仅剩1.6亿元,显然早已还不起本金和利息了,出现了新的危机。 更让人担心的是,乐视网股价仍在连续跌停中,每天任由600万股以上的跌停封盘,目前的1.6亿市值等到打开跌停后,还不知道能有多少! 2倍杠杆买入5.1亿 2016年9月,乐视网详细披露了这一持股计划的有关情况,计划计划名称“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管理期限为24个月。 对于这一计划的杠杆比例,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也有明确公告。本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5亿元,集合计划份额上限为5.1亿份,每份1元,按照1:1设立优先级份额和劣后级份额。本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全额认购集合计划的劣后级份额。 随后,乐视网还公告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增持情况、成本、增持股本数和锁定期等信息。 自己掏了2.55亿,借款2.55亿的这一员工持股计划在2016年9月买入了1095.35万股的乐视网,成交均价为46.61元。该计划所购买的股票锁定期自2016年9月20日起至2017年9月19日(一年时间)。 乐视网股价从2016年11月开始下跌,并于2017年4月开始停牌到2018年1月,由于这一持股计划到2017年9月下旬才解禁,期间不能卖出,只有等2018年1月份乐视网复牌后才能卖。 乐视网季报、年报、半年报中的流通股东信息显示,华润.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前面有浦发银行的名字。 7跌停后市值仅剩1.6亿 由于乐视网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股本转增,10转10派0.28元,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在2017年三季度末持有股本数增加到2190.7万股。 2018年1月24日复牌的乐视网已连续出现了7个跌停,跌幅超过50%,员工持股计划持股市值也从复牌前的3.4亿元暴跌到了1.6亿元。 原本还能支付得起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乐视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明显低于借款金额2.55亿元,这还不包括了利息,该持股计划距离现在已经有1年零4个多月的时间,需要支付的利息不低于2000万元。 此前有媒体报道显示,该员工持股计划的2.55亿优先级份额来自于浦发银行,这和持仓信息中的浦发银行相吻合。 2017年7月12日浦发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 但当时持有计划市值还有3.4亿,目前已经暴跌到了1.6亿。 但该计划优先级份额具体有多少客户买了?未来如何处理,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员工持股计划还有担保方,乐视网公告显示,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为集合计划中的优先级份额的权益实现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不过,已经欠“一屁股债”不还的乐视控股,是否还有能力偿还优先级份额的本金和利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详情]

新浪综合 | 2018年02月01日 15:24
银监会开年第一刀 挥向浦发成都分行“有组织大案”
银监会开年第一刀 挥向浦发成都分行“有组织大案”

  【专题报道】浦发成都分行违规放贷775亿遭银监会重罚 来源:侠客岛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 新年伊始,一张高达4.62亿的天价罚单便震惊了金融圈。 罚单的递出方,没啥稀奇,是银监会,但是接收方就比较有意思了,是长期有着“零不良贷款记录”的明星企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 上周五,银监会在官网通报了这一处罚。经银监会查实,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事儿很大,措辞也是十分严厉。银监会在公告中称,“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1493个空壳企业?775亿的有组织的造假案?来,小板凳搬好,听姐给你好好唠一唠。 变脸 看到这个新闻,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775亿贷给1000多家根本不存在的公司,这种堪称变脸的挪移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金融行业从来不乏神奇的段子,其实,很多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业内可能已经操作许久。 比如,在银行业有个非常常见的词,叫做承债式收购,它常见的手法之一就是通过拨放贷款给多家空壳公司来腾挪不良贷款。打个比方,银行一年前给A企业放了一笔贷款,但是约定时间要到了,A企业却还不上来,也就是说,这笔贷款很有可能就要变成不良贷款了,怎么办呢?这时候银行想到了一个办法,让A企业去成立一个空壳公司B,然后银行给B 拨放一笔利息相对优惠的贷款,让企业B来收购企业A,顺便替企业A 还这笔钱。 很显然,在这次的事件中,银行就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而企业B则是那1493个空壳企业。看似银行没有出现违约的债务问题,但这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补上的。 那么问题来了,诚如大家看到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处罚力度将是非常严厉的,银行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想方设法去替企业“还钱”呢? 原因很简单,为了业绩好看。作为银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非常重要,小到影响贷款经理的绩效工资,大到影响银行高管的工作业绩,甚至会体现在银行的上市报表里。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不良贷款掩盖,一定是一场由上到下的集体行为。这也应证了银监会的通报“有组织的造假”。 另一个问题是,A企业还不上钱,那就造一个B企业来收购它好咯,这样一一对应下来,怎么也不会有上千个公司。为什么最后的通报里出现了1493个空壳公司?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钻空子逃避监管。复旦大学管理学校教授李若山分析,银行有分期授权,贷款1亿以上需要总行批发。“它的‘窟窿’有700多亿元,所以只有造1000多家企业,让每家企业的贷款指标只有5000万元、7000万元,不用通过总行来批,不断在滚动。而一旦上面来人审计,也大多是看有无贷前调查企业资料,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财务报表等,不是穿透式的审计,很难被发现。” 窟窿 讽刺的是,此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一直是业内有着“零不良贷款”记录的明星银行。尤其是在前任行长王兵掌舵的14年里,成都分行的业绩更是突飞猛进。 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即王兵到任的第二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款余额90亿元。2012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资产总额为1072.49亿元,其中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59.51亿元和604.28亿元,增长了近10倍。此外,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存贷规模、利润、不良等指标均在同区域股份制银行之首。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此连续四年被授予风险管理优秀单位。 辉煌的业绩背后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经营理念呢? 有的。据媒体报道,王兵曾经公开表示,银行长久经营的本质要素是抓住形态不变的增值资本和稳定的现金流量,而王兵本人则对钢铁、煤炭等资源型企业则格外“情有独钟”。尤其在其上任初期,正逢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王兵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内部实行了高于其他银行的激励机制。客观来说,这一举措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带来了丰厚的业绩回报,也刺激了贷款业务的增长。 不过,隐患也就此埋下。细究之下,你会发现,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矿类企业投放的贷款中,还存在一部分委托贷款,委外投资、表外投资、非标抽屉协议等众多的“准贷款”。尽管这些贷款的利息回报高,但是由于缺少真正的担保、抵押等缓释措施,容易出现坏账。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钢铁、煤炭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原本高收益的优质贷款开始“变质”了。 也许是发现窟窿时已经为时太晚,也许是陷入多年来“零不良”的光环中无法自拔,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最终选择了,通过腾挪贷款来掩上这一已经开始坍塌的“溶洞”。如果不是2016成都分行迎来了新的掌门人,或许这件事情还会被隐瞒地更久。 问题 值得深思的是,伪造了这么多空壳公司,腾挪了近千亿贷款,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要知道,一直以来,尽管放贷可以通过分期授权操作,但是根据规定,不仅银行内部会对放出去的贷款做抽查审计,地方银监局也要对贷款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审查。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做到一点痕迹都没有。” “不良贷款为零这件事本身听起来就很荒唐”,一位曾担任某银行分行副行长的人士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在宣布不良贷款率为零的情况下,浦发银行还连续多年被嘉奖,说明银行本身的内控系统就有问题。 问题不仅有,还不小。这一次,银监会就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因此,这次在罚款之外,银监会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的处罚。不仅如此,成都分行195名中层及以下成员都进行了内部问责。 监管 外部监管机构的问题同样不小。 这一次,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进行了问责。称,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事实上,如果大家记性好的话,会发现,从去年银监会掀起强监管风暴来看,这次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腾挪不良资产并不是孤例。去年11月,广发银行就曾因为侨兴债和萝卜章事件被罚7.22亿。如果加上另外三家涉事银行的处罚金融,总金额超过20亿元的罚单可谓创下了银行业处罚之最。 而这背后,毫无疑问,是金融防风险的强监管信号。就在昨天上午银监会召开的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的党委会议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善于在“强监管、严监管”的氛围下依法开展监管工作,对于违法违规金融行为,要理直气壮加强监管。 有意思的是,针对这一事件,广发银行团队也发布了相关评论。在《浦发事件点评-严惩违规佐证严监管格局,推动行业降低杠杆和风险偏好》一文中表示,银监会在13日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仅仅一周以后,就有了此次对浦发银行成都违规事件的行政处罚,侧面验证了监管层18年严控金融风险,严惩金融违规的监管思路。 撇去向外界传递整改的决心不说,广发银行团队此举无疑也带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味。如今,监管当局整治同业业务、影子银行等金融乱象的文件纷至杳来,监管标准越来越高,举措也越来越严。在此过程中,处罚清单也许会成为行业最深刻的体会之一。 [详情]

新浪综合 | 2018年01月25日 18:27
银行腾挪不良贷款术:时间换空间 拆东墙补西墙
银行腾挪不良贷款术:时间换空间 拆东墙补西墙

   原标题:难禁的银行不良贷款腾挪术 “银行真实不良率或高于账面”的质疑声近年从未间断过,在严监管的形势下,一些数额巨大的案件最先浮出水面。近期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为借“向空壳公司授信”之名,行“掩盖不良贷款”之实,受到银监会重罚。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业为追求规模激进放贷、出现坏账后再花式腾挪不良的做法其实较为普遍。在银行业乱象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的环境下,银行信贷投放将会更透明,资产质量也会趋好。 腾挪术之一:“时间换空间”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此次被监管坐实的腾挪不良方式,可以看做是“时间换空间”。根据银监会公告,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等业务,向1493家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种掩盖不良的做法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授信给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收购出现坏账的企业,然后借授信资金偿还坏账,以达到掩盖不良的目的。 业内采取这种做法的银行并不在少数。一家银行总行风控部门人士安琪(化名)介绍,空壳公司没有生意经营,一般材料都很少,肯定是不符合银行授信要求的,这样做风险很大。 之所以称这种方式为“时间换空间”,是因为出现坏账的企业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如果行业环境等条件转好,企业恢复经营,就有可能还上贷款。 也是因为看到有这样的希望存在,有的银行直接给坏账企业续贷。安琪透露,续贷也就相当于展期,让客户可以延后偿还贷款本金,在展期期间只要能按月偿还利息就可以了。再退一步讲,客户实在没有资金周转,还可以通过上下游企业“分担”,尤其是下游企业,比如客户供货给下游,下游不支付货款,直接替客户还贷。 腾挪术之二:“拆东墙补西墙” 比起“时间换空间”的腾挪方式,有的银行更为大胆。2017年初,某农商行上市前夕,该行一位对公客户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该农商行一支行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把该公司账户上的钱借给不相识的公司代偿贷款或进行担保,但之后对方公司还不上钱,该农商行也推翻了此前的协议。 该客户被“借用”的资金共计1100万元,被银行划给了多个他不认识的账户。据他的描述,其中既有他“不知情情况下被银行转走的”,也有“受制于自己企业在该银行贷款而不得不点头应允”的划转操作。逾千万元的资金,由于在数次划转时都没有签署书面凭证,故而在后期遭到反转。该客户“被动担保”的一家企业经营不善,发生逾期,银行将账算在了该客户头上,甚至还将该客户告上法庭。 多位业内人士也都指出,银行充当“中间人”协调客户资金的情况真实存在,不是在明面上,这种代偿可能是给了相应的好处,如一定的利息。 这种仅“你知我知”的做法,和“抽屉协议”的模式颇为相近。一位律师业人士介绍,“抽屉协议”,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签约人知悉,未被曝光的协议。有的时候明面协议不能消除交易各方的利益矛盾,因此交易各方会在明面协议之外签订“抽屉协议”,以达到利益平衡。“抽屉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交易各方的争端,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 腾挪术之三:“假出表” 有一种已不算神秘的“抽屉协议”,也是银行腾挪不良贷款的手段。2017年12月下旬,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55号文),强调银信不能通过“抽屉协议”或回购等“假出表”形式规避监管。 “假出表”再次受到关注。据了解,银行不良资产从表内腾挪至表外,一种做法就是银行将不良资产通过信托渠道出表,再对这类资产回购。中诚信集团创始人毛振华曾在公开演讲中揭露称,信托帮银行倒腾报表,银行把自己的不良资产打包,通过信托公司发行资产管理计划,再由银行的资产池进行回购这笔资产。 有银行内部人士进一步介绍,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实际上企业获得表外融资来源于银行的理财资金,以此实现表内资产的出表。这类业务掩盖了很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是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互相掩护。假设某客户通过银行正常渠道获得表内贷款1亿元,出现不良问题,银行通过借助信托公司通道,在理财资金池通过表外向该客户发放贷款3亿元,表外贷款利率一般在10%以上,该客户将获得的表外3亿元中的1亿元偿还表内贷款,剩下2亿元资金自用。 通过上述渠道,银行将所发放的表外贷款接回表内,用于偿还表内的不良资产,实现了表内不良贷款腾挪出表的目的。 ■ 根源 追逐利润下的铤而走险 追溯银行花式掩盖不良的源头,还要说到花式放贷。安琪透露,为了冲贷款规模,银行甚至帮企业“伪造”申请材料,审批过程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李奇霖看来,银行现有激励制度可能也存在一定问题,各家分行为在总行排名中获得优势地位,过于片面追求规模与表面形式上的资产质量,而忽视了内在合规等问题。 风险暴露后,为了让报表看起来漂亮,粉饰数据便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事实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东方资产股份有限公司,在近年多份报告中都提出对银行官方不良率真实性的质疑,并指出“相当部分地区的银行实际不良率或是官方数据的2-3倍”。前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也曾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银行的不良贷款被大大低估。 对于不少银行在回应不良率下降时提到的加大核销,安琪认为,核销确实占了一部分,掩盖和转移的规模仍不在少数。她解释称,因为核销对银行来说是直接亏损的,要用利润直接覆盖核销的贷款额,对银行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过,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在银行业乱象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的环境下,银行存在的这些掩盖风险的问题预计还会相继暴露出来。李奇霖表示,由于整治工作的推进,部分违规掩盖不良或利用抽屉协议、回购约定等方式做不良“假出表”等行为会被查处禁止,银行的不良资产可能会有所增加。 “从长期来看,前期的整治处罚给银行树立了反面的典型,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更加透明,坏账问题也会更加直接地反映在相关指标上,银行为了应对考核压力,必然会更加谨慎地进行信贷审批,从而使整个银行系统的信贷质量提升。”李奇霖表示。 在北京科技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澄看来,在穿透式监管下,银行的底线意识将会更强,进一步加强贷款主体审查,同时加强发展方式创新,改变单一的盈利模式结构,对银行而言具有向好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程维妙 腾挪不良贷款的三种方式 “时间换空间” 直接给企业续贷或给相关企业授信,企业再以授信资金还贷 “拆东墙补西墙” 银行协调或直接利用客户资金补自己的坏账 “假出表” 通过信托等通道,以“抽屉协议”或回购形式将不良资产挪至表外[详情]

新浪综合 | 2018年01月25日 01:10
浦发银行:注册资本增至293.52亿获银监会批复同意
新浪财经 | 2018年01月24日 16:37
银行总行分行博弈:成也指标 败也指标
银行总行分行博弈:成也指标 败也指标

  分支行内控之“痛”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被处罚后,银行业分支机构的内控等治理机制再次引起外界关注。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事件并不陌生:从早年的盗用资金发展到理财飞单,一些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而在近年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中,过度追求高利润、低不良的考核机制,最终使得分支行铤而走险。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中国银行业内控和合规建设并没有完全跟上机构扩张的步伐,分支行的经营与治理机制也需要进行思考与改革。(杨志锦)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掩盖不良贷款的处罚公开后,银行分支行经营与治理话题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向1000多个空壳公司授信掩盖不良,形成分行的系统性风险,总行肯定有责任,但是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考核确实是一门艺术。”某上市城商行分行行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多名银行从业人士反馈,不良率直接与利润挂钩,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指标,一些银行总行对分行的考核存在“过度要求”从而引发负面效应。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对分支行做出全方面的引导和评估,也会给分支行留出取舍空间,但全面考核体系的设置,也意味着指标间的“跷跷板”效应增强,“实际上考核越严密,分支行拿到的钱越少。” 一名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甚至用“子公司”来形容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的地位。“实际上银行还是分行在前线拼杀,包括薪酬、待遇基本上是自己在负担,分行和总行的关系,主要是分行向总行要资源。” “不良”压力尚未褪去 多名受访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不良掩盖方法并非独创或孤例,但如此规模可谓“骇人听闻”。 上述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表示,以中部某省为例,银行通过给A企业授信,让A企业消化B企业的银行不良贷款,一般授信规模是不良贷款规模的3-5倍。这意味着,实际上银行花费了大量表内资源(风险占用)掩盖不良。这在货币宽松时期可以较快推进,但在当前银行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即使不考虑合规性,也已经难以为继。 上述股份行人士观察该省银行业情况发现,在此前不良爆发时,已经有一批不良被总行集中核销,后续的爆发则更多依靠分行自身消化。就实际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规模(超百亿元)而言,分行处理起来必须“化整为零”,逐步推进。“按照监管的要求,不良全部洁净出表是不可能的,对利润的冲击太大。” 根据《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行为包括:资产质量分类严重失真,或人为调整分类掩盖不良;违规通过重组贷款、虚假盘活、过桥贷款、以贷收贷、签订抽屉协议或回购协议等掩盖资产质量;通过各类资管计划违规转让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等。 从分行角度看,上述城商行分行行长表示,在不良率的考核上,不排除有的总行在制定指标时会“过于主观”。“好比我今年的不良率是0.5%,其实已经非常好了,但总行可能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往下压,但这和去年往下压的难度已经不一样了,硬压的过程中可能会酝酿其他的风险。” 有国有大行分行人士表示,现在分支行行长(一把手)有三年一轮的制度性安排,新行长到任往往会对存量授信业务进行一轮梳理。 “一般来讲,行长不会一个人调动,会有一些主管和客户经理跟着走,客户也很可能跟着调整。从原行长的角度,他会想把好的企业资源带走;从新来的行长角度,他认为有问题的客户,不会续签,同时也会和上级提出权责划分的提议。”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指标和权限 上述股份行人士笑言:“浦发出事后我做的一笔业务已经被上下检查过4遍了。” 在强监管背景下,各家银行的风险排查纷纷趋紧,分支行业务权限上收也呈普遍之态。 上述国有大行分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市级分行上千万规模的授信方案要经过省级分行两道评估才能生效;放款时,在落实担保和抵押条件上,要平行市级分行进行交叉评估。 “也有客户抱怨我们为什么这么慢,说其他银行都批出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行,客户维护的难度增加了,”该国有行人士表示,“但制度层面设计好了,个人的责任更小了。” 上述股份行分行人士则表示,该行中长期贷款授信权限普遍上收至总行。 “总行批不批,能不能快点批,这也考验分行和总行各条线的关系”。 另有银行人士反馈,该行采用总行人士派驻分行的模式进行审批。“但是就业务论业务,还是可以协调和沟通的。” 就2018年的新指标,多名受访银行人士提到了存款指标压力颇大。 近期,招商银行多款定期产品利率大幅上调,182天定期存款由基准利率的1.3%上浮至4.25%。高息存款产品竞争愈发激烈。一组可以参考的数据是,据央行上海总部统计,2017年上海地区存款余额同比增加仅1.8%,全年新增贷款同比少增4800亿元。从存款结构来看,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增加较为明显。 “从今年指标来看,对基础客户比较重视。”上述国有大行分行人士表示,就手段而言,该行2017年尝试过一定规模活期存款(连续90天在账上)享受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活动,但由于成本太高最后停止。目前,主推小商户二维码支付,即通过在银行开户获得小微和个体经营客户交易资金的沉淀。 “我们也在推,但是我个人不看好,”上述股份行分行人士表示,“假设一个客户经理一年500个二维码指标,一天跑下来二三个,我半年时间没有了。然后这些小微客户的定制要求多,一年下来的流水就几万,十几万,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银行不断精细化管理趋势下,总行和分支行的资源配置和博弈还在继续,特别是“指标”体系设计,愈发显现出技术性。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 [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01月24日 06:49
某支行行长自述:我为什么帮助企业美化报表获贷?
某支行行长自述:我为什么帮助企业美化报表获贷?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看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违规放贷而被罚4.62亿元、多位当地分支行高层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新闻,一家股份制银行华东地区一级支行行长许杨(化名)有种说不清、道不尽的唏嘘。 “坦白说,他们的做法的确不对,但我能理解他们的处境——现在一旦出现坏账,分行支行从行长到客户经理不但超额业绩奖励荡然无存,还影响他们的晋升机会,这导致一些支行行长与分行上下串通、采取一些违规行为,企图瞒天过海。”许杨直言。 在他看来,一方面是经济进入转型期导致企业不良贷款逐渐攀升,令银行员工工作压力骤增,每拓展一项业务都要担心会不会触发新的坏账风险;另一方面,业绩考核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银行员工收入却在下滑,这导致业务管理难度加大。 “有时一个月要为此失眠几天,尤其在业务骨干递交辞呈、辖区企业告知不能按期还款、上年度业绩未达标、增加业绩考核指标时。”许杨直言。 不少支行行长都面临相似的处境,其中个别分支行行长顶不住“压力”,通过协助贷款企业美化财务报表争取新贷款“借新还旧”、或“指导”企业寻找空壳公司采取承债式收购等方式腾挪不良贷款,以此掩盖自身坏账状况、粉饰业绩,换取超额业绩奖励与晋升机会。 “这种做法迟早会出事,因为这会带来分支行一系列业务操作失控,但从另一角度分析,若超额业绩奖励与晋升机会,能与坏账处罚等考核脱钩,这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或许会降低。”许杨坦言。 “高开低走”的支行行长 许杨告诉记者,从2011年因超额完成存贷款业务指标被提拔为支行行长后,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已近6年,过去6年的职业历程可谓是“高开低走”。 “事实上,刚担任支行行长时恰逢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我的工作变得格外简单。”他回忆说。当时分行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寻找合适的企业发放贷款。一时间,他接触过众多大宗商品贸易商,通过引入大宗商品抵押贷款模式迅速做大贷款规模,然后再通过“以贷养存”的方式,轻松完成存款指标。 即便分行提出拓展财富管理的要求,他都能轻松让贷款企业认购相应理财产品,协助分行完成理财产品销售工作。 “那时是我担任支行行长最轻松的日子,根本不差钱,也不愁企业会出现坏账,到时只要变个名义申请贷款借新还旧就行。”他直言。 即便随后银根收缩,他依然觉得支行行长的日子过得还算“惬意”。因为很多支行行长通过做大委托贷款业务规模,将企业闲置资金对接给那些需要借款的企业,一方面能完成分行布置的存贷款业绩指标,另一方面又能降低贷款风险。更重要的是,部分支行行长通过撮合借贷双方资金对接,还能收到不少好处。 不过,随着金融严监管与坏账上升压力来临,形势发生了变化。比如,支行原有的一些业务审批权被上收,导致一些企业客户贷款业务因风控收紧而无法获批,令他所在的支行“以贷养存”完成业绩指标的算盘渐行渐难。 从那时起,他发现不少支行业务骨干开始萌生跳槽的想法。但更严峻的冲击,是坏账处罚的考核制度,令支行行长与团队一年的成绩都“化为泡影”。 2016年,许杨所在的支行完成存款、理财产品销售、贷款等各项指标,但由于当年出现了两笔信贷坏账,导致支行行长与相应客户经理年终奖被扣除50%。 “那时与同行聚餐,他们还说我运气不错。有一位支行行长工作勤奋业绩出众,本来已经内定前往总行中小企业事业部担任高层,但由于他所在的支行在年底审计过程被发现存在一笔坏账,尽管这笔坏账不是他经手的,却被降职为支行副行长。”他回忆说。这也是个别银行分支行想尽办法掩盖坏账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坏账压力 许杨坦言,如今这也是不少分支行遭遇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宏观经济增速节奏变化,不少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下行,希望银行能适度放宽还款期限,但这会使分支行的坏账压力与日俱增。 许杨也坦承,他也曾协助个别企业美化财务报表争取“借新还旧”的机会。 尽管他意识到这种做法未必合规,但基于保持团队工作积极性、确保自己与员工收入与晋升机会增加等因素的考量,他只能“铤而走险”。 同时,他会向分行解释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困境,希望能给予还款宽限期,同时暂时不对支行的坏账结果进行处罚。“但要说服上级部门同意我的建议,绝非易事。”他直言。 许杨所在的银行采取贷审集体审批制。放贷时他只需协助企业美化财务报表,在集体审批过程中蒙混过关拿到新贷款偿还旧贷款即可,但2016年起银行内部加强风控,单独设立中小企业事业部并创建一套电子合同流程化审批流程。 变更后,小企业贷款审批改成嵌入式双签制(由授信部派驻审批专员到小企业部专门审批),并以“两表两票两单”(即电表水表发票税票对账单报关单)为信贷要素制作表格式企业信息资料调查报告,供风险合规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导致以往的灰色操作再也“行不通”。 “在中小企业事业部专员定期现场查看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时,我会直接告知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希望他们能网开一面,避免提前回收贷款导致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但最终支行与中小企业事业部员工都因坏账上升而遭遇奖金扣除、晋升机会剥夺等处罚。”他直言。 事实上,随着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他收到多家互金平台抛来的橄榄枝。“有两家互金平台直接给我开出百万年薪,邀请我担任他们的区域负责人。”许杨直言,或许这个薪酬在三年前不具备任何吸引力,但随着银行考核压力骤增导致不少支行行长年收入下滑时,他难免也为之心动。 许杨最终还是婉拒了互金平台的邀请,原因是他认为当前银行工作尽管又苦又累,却相对“稳定”,不像互金平台存在一定风险。 然而,他却阻止不了支行多位业务骨干纷纷跳槽投身互金平台。其间他也做过挽留,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不少业务骨干觉得自己很“亏”——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完成存贷款等业绩指标,却因为一两笔不良贷款被扣掉至少50%超额业绩奖金,甚至连晋升机会也被“取消”。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01月24日 05:35
银监会开出上亿元罚单 下猛药才能除顽疾
银监会开出上亿元罚单 下猛药才能除顽疾

  1月19日,银监会再出重拳,开出上亿元罚单,拉开了2018年“严监管”的大幕。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处罚结果:共罚款4.62亿元,并对该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件暴露出了银行业潜在的一些风险点。该案件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负责人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暴露出该分行内控严重失效等多个问题。应当看到,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件的从严处罚,是对2017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继续深化,显示了监管层依法从严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心。 从2017年3月以来,银监会一直在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2017年,全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其中处罚机构1877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其中罚款合计3759.4万元,对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业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 通过“三三四十”专项治理行动,银行业各种乱象初步得到遏制,也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但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要想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还需要“下猛药”“除顽疾”。“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2018年银监会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 处罚不是目的,对银行来说,需要认识到,银监会加重处罚,是要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超过240万亿元,是全球最大银行业,占我国金融业资产总量的80%以上,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主战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业经营理念以高速发展为主,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还有一些银行乱搞同业业务、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严重干扰了金融市场秩序。只有严肃整治非法业务和高风险业务,才能让银行业的经营更加稳健,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处罚是为了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银行应当树立向合规要业绩的理念,注重向管理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培育人人合规、以上率下的合规风险文化。还应当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和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新贡献,这也更加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长远利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钱箐旎)[详情]

经济日报 | 2018年01月23日 07:16
新华社评浦发银行被罚4.6亿元:银行业监管动真格
新华网 | 2018年01月22日 19:59
浦发遭银监会重罚4.6亿 罚款金额仅排去年来第三
浦发遭银监会重罚4.6亿 罚款金额仅排去年来第三

  2018年首个金融大案:浦发遭银监会重罚4.6亿 金额仅排去年来第三 来源:微信公众号“薄荷新金融” 1月19日晚间,银监会一纸公告揭开2018年首个金融违规大案始末。 19日晚间,银监会公布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做出处罚,共罚没4.62亿元,原浦发成都分行行长王兵被“双开”。 浦发银行案涉案金额高达775亿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媒体曝光后,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侨兴债事件开出史上最大罚单 广发银行被罚7.2亿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7年3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强监管”。此后的3月底至4月,银监会连续下发文件,正式启动“三三四十”专项治理,整治金融乱象力度空前。 郭树清 2017年,全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其中处罚机构1877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其中罚款合计3759.4万元,对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业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 2016年12月侨兴债违约事件爆发,有21家机构深陷其中。广发银行与邮储银行也因陷入其中分别被罚7.22亿和5.26亿。 2016年12月20日,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的2家公司在“招财宝”平台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无法兑付,该私募债由浙商财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但该公司称广发银行惠州分行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之后,10多家金融机构拿着兜底保函等协议,先后向广发银行询问并主张债权。由此暴露出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员工与侨兴集团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案件,涉案金额约120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100亿元,主要用于掩盖该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和经营损失。 2017年12月8日,银监会官网公告,针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侨兴债”案件,银监会已于日前向广发银行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广发银行总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没合计7.22亿元。 其中,没收违法所得1.75亿元,并处以3倍罚款5.26亿元,其他违规罚款2000万元。 除了广发银行,邮储银行也因卷入侨兴债事件而暴露出来的违规投资问题,遭罚5.26亿。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行”)1月2日公告,2014年10月,其分四笔投资了由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公司作为融资方、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的单一资金信托计划,金额合计为22亿元,投资期限均为3年。 公告显示,2017年12月29日,邮储行接到北京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因违反国家规定从事投资活动,违反有关规定及审慎经营规则,对公司没收所得人民币逾2.6亿元,并处一倍罚款,共计5.2亿元,其他违规罚款人民币50万元。[详情]

新浪综合 | 2018年01月22日 15:19
叶檀:罚款广发吊打浦发 这是郭树清的宣言
叶檀:罚款广发吊打浦发 这是郭树清的宣言

  叶檀财经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对浦发银行(12.73 -3.85%,诊股)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处罚结果: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款4.62亿元。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吊打,这是收紧监管的宣言。 从2018年以来,银监会主席不断敲打银行,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刘士余2017年年初对资本货币市场领域害人精的敲打。 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到掀开银行业盖子,山上所有的动物,但凡有作妖的可能,一个也跑不掉。 2017年,央行的处罚动作不小,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 根据央行官网行政处罚公示结果,2017年人民银行作出的行政处罚共计903张(并未全部披露),对金融机构的罚没金额共计为7980万元。 总行层面只有一张罚单,加上各分支机构,那就多了去了,而且包含所有金融机构,一个也逃不掉,显示了央行在金融领域的权威。 罚单903张(其中8张罚单仅开具给个人),范围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包括消费金融)企业(共793张),还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住房公积金办事处(共96张)。 银监会下手就重多了。 截止2017年年底,根据银监会官网,罚单数量2725张,其中银监会公布罚单35张,各地银监局公布罚单728张,银监分局公布罚单1962张。 罚款金额总计27.53亿元,对机构罚款18.67亿元,对个人罚款2749.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59亿元(包含了部分没有单独列示的罚款金额);对机构、个人处于警告的830余张罚单;110张罚单做出取消一定期限高管任职资格的处罚;60张罚单做出禁止一定期限银行从业资格的处罚。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银监系统公布了14张金额超过千万的罚单。 2017年3月,向平安银行(14.58 -1.49%,诊股)和华夏银行(9.67 -1.63%,诊股)分别开出了罚款金额为1670万元和1190万元的罚单; 7月,向花旗银行开出罚没金额合计1064万元的罚单;11月底,公布了对民生银行(港股01988)(8.97 -1.54%,诊股)“飞单”案和农行票据案的罚单,农行北分被罚1950万元,民生北分被罚2750万元;民生北分的两名责任人被分别处以50万的罚款,属于本年度个人金额最高;12月,公布对广发的7.2元的“天价罚单”。 2017年开始大规模处罚,前几年金融行业可能让人触目惊心。想想看,2015年上半年,有多少资金通过互金、信托进入股市,背后又有多少资金是银行的。 山上狐狸都当妖怪了。以这次浦发行业案发为例。 早在2017年4月,《财新》杂志就报道,4月5日,一则市场传言发酵:有文章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给七个企业集团的2010个“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这七家企业实则由唐铭杨、罗山东、何文军、杨凤鸣四人分别实际控制。 当天下午,浦发银行回应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这次结果主要靠现场检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2009年,在浦发银行的一份新闻稿中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王兵进入浦发行成都分行,在任15年,一直是业内标兵,直到2018年1月公布处罚。 当地的监管部门难道是吃素的?这样的规模,目的如此明显,肯定是集团作案,难题总行一点也没察觉?银行说好的轮岗,表现在什么地方? 只不过,有时候鼓励金融创新,有时候放松杠杆,有时候收紧杠杆,有时候监管收紧——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件极端痛苦的事。 成都分行的事不会影响到浦发行,如果事件曝光会引发金融危机,估计也不会曝光了。 2017年,浦发行总体业绩不错。1月9日发布的业绩快报,2017年,浦发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较2016年增长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较2016年增长2.15%。 截至2017年6月末,浦发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1.5%至633.97亿元,不良贷款率则较年初上升0.17个百分点至2.09%,成为首家不良率突破2%的股份行。 不良贷款恶化严重的,就是包括四川省在内的西部地区。2017年上半年,西部地区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增133%至89.34亿元,该地区营业利润则下滑199%至-30亿元,是浦发行唯一一个营业利润为负数的地区分部。 如果跟西部的煤炭等矿产相关,这两年煤炭价格已经大幅上涨,有利于不良贷款的处置。 四川分行的不良贷款大部分已经处置,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总体经营平稳。 现在曝光,为什么?为了继续发布宣言,为了敲山震虎。郭树清的性格,跟在体改委、证监会时,迥然不同。 送给金融机构两句话:一,为实体经济服务;二,不准用看不见的手段加杠杆,蒙骗监管者。监管者露出虎爪,老虎被骗是如何的愤怒,大家自行己想像。 最可怕的是,涉及大额洗钱,不爱国,那就不是吊打的问题,是有没有命的问题。[详情]

新浪综合 | 2018年01月22日 14:09
浦发又被坑:乐视员工持股计划借2.5亿增持仅剩1.6亿
浦发又被坑:乐视员工持股计划借2.5亿增持仅剩1.6亿

  来源:中国基金报 775亿大案刚过 浦发又被坑:乐视员工借2.5亿增持 仅剩1.6亿 还不起了! 今日,乐视网(300104)再次跌停,已是复牌后连续第7个跌停,昔日的1500亿市值创业板巨头公司,市值只剩不到300亿。 近日乐视网公告的2017年预计巨亏116亿,加剧了投资者对乐视网股价的悲观情绪。 受影响的不仅有质押融资给贾跃亭的金融机构,还包括高杠杆增持的员工持股计划,这一员工持股计划还涉及到浦发银行(600000)、华润信托等金融机构。 2018年1月中旬,银监会通报了浦发银行的严重违规放贷案件,详细内容见 微信此前报道: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涉大批壳公司,9大问题逐个看! 根据乐视网2017年三季报和此前的员工持股公告信息,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对应的信托项目1:1借款了2.55亿,用5.1亿资金增持了乐视网股票,这部分股票已暴跌近70%,最新的市值仅剩1.6亿元,显然早已还不起本金和利息了,出现了新的危机。 更让人担心的是,乐视网股价仍在连续跌停中,每天任由600万股以上的跌停封盘,目前的1.6亿市值等到打开跌停后,还不知道能有多少! 2倍杠杆买入5.1亿 2016年9月,乐视网详细披露了这一持股计划的有关情况,计划计划名称“华润信托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管理期限为24个月。 对于这一计划的杠杆比例,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也有明确公告。本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5亿元,集合计划份额上限为5.1亿份,每份1元,按照1:1设立优先级份额和劣后级份额。本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全额认购集合计划的劣后级份额。 随后,乐视网还公告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增持情况、成本、增持股本数和锁定期等信息。 自己掏了2.55亿,借款2.55亿的这一员工持股计划在2016年9月买入了1095.35万股的乐视网,成交均价为46.61元。该计划所购买的股票锁定期自2016年9月20日起至2017年9月19日(一年时间)。 乐视网股价从2016年11月开始下跌,并于2017年4月开始停牌到2018年1月,由于这一持股计划到2017年9月下旬才解禁,期间不能卖出,只有等2018年1月份乐视网复牌后才能卖。 乐视网季报、年报、半年报中的流通股东信息显示,华润.润泽14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前面有浦发银行的名字。 7跌停后市值仅剩1.6亿 由于乐视网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股本转增,10转10派0.28元,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在2017年三季度末持有股本数增加到2190.7万股。 2018年1月24日复牌的乐视网已连续出现了7个跌停,跌幅超过50%,员工持股计划持股市值也从复牌前的3.4亿元暴跌到了1.6亿元。 原本还能支付得起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乐视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明显低于借款金额2.55亿元,这还不包括了利息,该持股计划距离现在已经有1年零4个多月的时间,需要支付的利息不低于2000万元。 此前有媒体报道显示,该员工持股计划的2.55亿优先级份额来自于浦发银行,这和持仓信息中的浦发银行相吻合。 2017年7月12日浦发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乐视网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预警线以上,整体风险可测可控。 但当时持有计划市值还有3.4亿,目前已经暴跌到了1.6亿。 但该计划优先级份额具体有多少客户买了?未来如何处理,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员工持股计划还有担保方,乐视网公告显示,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为集合计划中的优先级份额的权益实现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不过,已经欠“一屁股债”不还的乐视控股,是否还有能力偿还优先级份额的本金和利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详情]

银监会开年第一刀 挥向浦发成都分行“有组织大案”
银监会开年第一刀 挥向浦发成都分行“有组织大案”

  【专题报道】浦发成都分行违规放贷775亿遭银监会重罚 来源:侠客岛 本栏目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 新年伊始,一张高达4.62亿的天价罚单便震惊了金融圈。 罚单的递出方,没啥稀奇,是银监会,但是接收方就比较有意思了,是长期有着“零不良贷款记录”的明星企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 上周五,银监会在官网通报了这一处罚。经银监会查实,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事儿很大,措辞也是十分严厉。银监会在公告中称,“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1493个空壳企业?775亿的有组织的造假案?来,小板凳搬好,听姐给你好好唠一唠。 变脸 看到这个新闻,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775亿贷给1000多家根本不存在的公司,这种堪称变脸的挪移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金融行业从来不乏神奇的段子,其实,很多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业内可能已经操作许久。 比如,在银行业有个非常常见的词,叫做承债式收购,它常见的手法之一就是通过拨放贷款给多家空壳公司来腾挪不良贷款。打个比方,银行一年前给A企业放了一笔贷款,但是约定时间要到了,A企业却还不上来,也就是说,这笔贷款很有可能就要变成不良贷款了,怎么办呢?这时候银行想到了一个办法,让A企业去成立一个空壳公司B,然后银行给B 拨放一笔利息相对优惠的贷款,让企业B来收购企业A,顺便替企业A 还这笔钱。 很显然,在这次的事件中,银行就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而企业B则是那1493个空壳企业。看似银行没有出现违约的债务问题,但这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补上的。 那么问题来了,诚如大家看到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处罚力度将是非常严厉的,银行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想方设法去替企业“还钱”呢? 原因很简单,为了业绩好看。作为银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非常重要,小到影响贷款经理的绩效工资,大到影响银行高管的工作业绩,甚至会体现在银行的上市报表里。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不良贷款掩盖,一定是一场由上到下的集体行为。这也应证了银监会的通报“有组织的造假”。 另一个问题是,A企业还不上钱,那就造一个B企业来收购它好咯,这样一一对应下来,怎么也不会有上千个公司。为什么最后的通报里出现了1493个空壳公司?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钻空子逃避监管。复旦大学管理学校教授李若山分析,银行有分期授权,贷款1亿以上需要总行批发。“它的‘窟窿’有700多亿元,所以只有造1000多家企业,让每家企业的贷款指标只有5000万元、7000万元,不用通过总行来批,不断在滚动。而一旦上面来人审计,也大多是看有无贷前调查企业资料,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财务报表等,不是穿透式的审计,很难被发现。” 窟窿 讽刺的是,此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一直是业内有着“零不良贷款”记录的明星银行。尤其是在前任行长王兵掌舵的14年里,成都分行的业绩更是突飞猛进。 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即王兵到任的第二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款余额90亿元。2012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资产总额为1072.49亿元,其中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59.51亿元和604.28亿元,增长了近10倍。此外,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存贷规模、利润、不良等指标均在同区域股份制银行之首。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此连续四年被授予风险管理优秀单位。 辉煌的业绩背后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经营理念呢? 有的。据媒体报道,王兵曾经公开表示,银行长久经营的本质要素是抓住形态不变的增值资本和稳定的现金流量,而王兵本人则对钢铁、煤炭等资源型企业则格外“情有独钟”。尤其在其上任初期,正逢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王兵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内部实行了高于其他银行的激励机制。客观来说,这一举措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带来了丰厚的业绩回报,也刺激了贷款业务的增长。 不过,隐患也就此埋下。细究之下,你会发现,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矿类企业投放的贷款中,还存在一部分委托贷款,委外投资、表外投资、非标抽屉协议等众多的“准贷款”。尽管这些贷款的利息回报高,但是由于缺少真正的担保、抵押等缓释措施,容易出现坏账。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钢铁、煤炭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原本高收益的优质贷款开始“变质”了。 也许是发现窟窿时已经为时太晚,也许是陷入多年来“零不良”的光环中无法自拔,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最终选择了,通过腾挪贷款来掩上这一已经开始坍塌的“溶洞”。如果不是2016成都分行迎来了新的掌门人,或许这件事情还会被隐瞒地更久。 问题 值得深思的是,伪造了这么多空壳公司,腾挪了近千亿贷款,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要知道,一直以来,尽管放贷可以通过分期授权操作,但是根据规定,不仅银行内部会对放出去的贷款做抽查审计,地方银监局也要对贷款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审查。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做到一点痕迹都没有。” “不良贷款为零这件事本身听起来就很荒唐”,一位曾担任某银行分行副行长的人士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在宣布不良贷款率为零的情况下,浦发银行还连续多年被嘉奖,说明银行本身的内控系统就有问题。 问题不仅有,还不小。这一次,银监会就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因此,这次在罚款之外,银监会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的处罚。不仅如此,成都分行195名中层及以下成员都进行了内部问责。 监管 外部监管机构的问题同样不小。 这一次,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进行了问责。称,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事实上,如果大家记性好的话,会发现,从去年银监会掀起强监管风暴来看,这次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腾挪不良资产并不是孤例。去年11月,广发银行就曾因为侨兴债和萝卜章事件被罚7.22亿。如果加上另外三家涉事银行的处罚金融,总金额超过20亿元的罚单可谓创下了银行业处罚之最。 而这背后,毫无疑问,是金融防风险的强监管信号。就在昨天上午银监会召开的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的党委会议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善于在“强监管、严监管”的氛围下依法开展监管工作,对于违法违规金融行为,要理直气壮加强监管。 有意思的是,针对这一事件,广发银行团队也发布了相关评论。在《浦发事件点评-严惩违规佐证严监管格局,推动行业降低杠杆和风险偏好》一文中表示,银监会在13日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仅仅一周以后,就有了此次对浦发银行成都违规事件的行政处罚,侧面验证了监管层18年严控金融风险,严惩金融违规的监管思路。 撇去向外界传递整改的决心不说,广发银行团队此举无疑也带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味。如今,监管当局整治同业业务、影子银行等金融乱象的文件纷至杳来,监管标准越来越高,举措也越来越严。在此过程中,处罚清单也许会成为行业最深刻的体会之一。 [详情]

银行腾挪不良贷款术:时间换空间 拆东墙补西墙
银行腾挪不良贷款术:时间换空间 拆东墙补西墙

   原标题:难禁的银行不良贷款腾挪术 “银行真实不良率或高于账面”的质疑声近年从未间断过,在严监管的形势下,一些数额巨大的案件最先浮出水面。近期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为借“向空壳公司授信”之名,行“掩盖不良贷款”之实,受到银监会重罚。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业为追求规模激进放贷、出现坏账后再花式腾挪不良的做法其实较为普遍。在银行业乱象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的环境下,银行信贷投放将会更透明,资产质量也会趋好。 腾挪术之一:“时间换空间”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此次被监管坐实的腾挪不良方式,可以看做是“时间换空间”。根据银监会公告,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等业务,向1493家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种掩盖不良的做法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授信给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收购出现坏账的企业,然后借授信资金偿还坏账,以达到掩盖不良的目的。 业内采取这种做法的银行并不在少数。一家银行总行风控部门人士安琪(化名)介绍,空壳公司没有生意经营,一般材料都很少,肯定是不符合银行授信要求的,这样做风险很大。 之所以称这种方式为“时间换空间”,是因为出现坏账的企业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如果行业环境等条件转好,企业恢复经营,就有可能还上贷款。 也是因为看到有这样的希望存在,有的银行直接给坏账企业续贷。安琪透露,续贷也就相当于展期,让客户可以延后偿还贷款本金,在展期期间只要能按月偿还利息就可以了。再退一步讲,客户实在没有资金周转,还可以通过上下游企业“分担”,尤其是下游企业,比如客户供货给下游,下游不支付货款,直接替客户还贷。 腾挪术之二:“拆东墙补西墙” 比起“时间换空间”的腾挪方式,有的银行更为大胆。2017年初,某农商行上市前夕,该行一位对公客户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该农商行一支行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把该公司账户上的钱借给不相识的公司代偿贷款或进行担保,但之后对方公司还不上钱,该农商行也推翻了此前的协议。 该客户被“借用”的资金共计1100万元,被银行划给了多个他不认识的账户。据他的描述,其中既有他“不知情情况下被银行转走的”,也有“受制于自己企业在该银行贷款而不得不点头应允”的划转操作。逾千万元的资金,由于在数次划转时都没有签署书面凭证,故而在后期遭到反转。该客户“被动担保”的一家企业经营不善,发生逾期,银行将账算在了该客户头上,甚至还将该客户告上法庭。 多位业内人士也都指出,银行充当“中间人”协调客户资金的情况真实存在,不是在明面上,这种代偿可能是给了相应的好处,如一定的利息。 这种仅“你知我知”的做法,和“抽屉协议”的模式颇为相近。一位律师业人士介绍,“抽屉协议”,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签约人知悉,未被曝光的协议。有的时候明面协议不能消除交易各方的利益矛盾,因此交易各方会在明面协议之外签订“抽屉协议”,以达到利益平衡。“抽屉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交易各方的争端,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 腾挪术之三:“假出表” 有一种已不算神秘的“抽屉协议”,也是银行腾挪不良贷款的手段。2017年12月下旬,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55号文),强调银信不能通过“抽屉协议”或回购等“假出表”形式规避监管。 “假出表”再次受到关注。据了解,银行不良资产从表内腾挪至表外,一种做法就是银行将不良资产通过信托渠道出表,再对这类资产回购。中诚信集团创始人毛振华曾在公开演讲中揭露称,信托帮银行倒腾报表,银行把自己的不良资产打包,通过信托公司发行资产管理计划,再由银行的资产池进行回购这笔资产。 有银行内部人士进一步介绍,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实际上企业获得表外融资来源于银行的理财资金,以此实现表内资产的出表。这类业务掩盖了很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是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互相掩护。假设某客户通过银行正常渠道获得表内贷款1亿元,出现不良问题,银行通过借助信托公司通道,在理财资金池通过表外向该客户发放贷款3亿元,表外贷款利率一般在10%以上,该客户将获得的表外3亿元中的1亿元偿还表内贷款,剩下2亿元资金自用。 通过上述渠道,银行将所发放的表外贷款接回表内,用于偿还表内的不良资产,实现了表内不良贷款腾挪出表的目的。 ■ 根源 追逐利润下的铤而走险 追溯银行花式掩盖不良的源头,还要说到花式放贷。安琪透露,为了冲贷款规模,银行甚至帮企业“伪造”申请材料,审批过程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李奇霖看来,银行现有激励制度可能也存在一定问题,各家分行为在总行排名中获得优势地位,过于片面追求规模与表面形式上的资产质量,而忽视了内在合规等问题。 风险暴露后,为了让报表看起来漂亮,粉饰数据便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事实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东方资产股份有限公司,在近年多份报告中都提出对银行官方不良率真实性的质疑,并指出“相当部分地区的银行实际不良率或是官方数据的2-3倍”。前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也曾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银行的不良贷款被大大低估。 对于不少银行在回应不良率下降时提到的加大核销,安琪认为,核销确实占了一部分,掩盖和转移的规模仍不在少数。她解释称,因为核销对银行来说是直接亏损的,要用利润直接覆盖核销的贷款额,对银行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过,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在银行业乱象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的环境下,银行存在的这些掩盖风险的问题预计还会相继暴露出来。李奇霖表示,由于整治工作的推进,部分违规掩盖不良或利用抽屉协议、回购约定等方式做不良“假出表”等行为会被查处禁止,银行的不良资产可能会有所增加。 “从长期来看,前期的整治处罚给银行树立了反面的典型,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更加透明,坏账问题也会更加直接地反映在相关指标上,银行为了应对考核压力,必然会更加谨慎地进行信贷审批,从而使整个银行系统的信贷质量提升。”李奇霖表示。 在北京科技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澄看来,在穿透式监管下,银行的底线意识将会更强,进一步加强贷款主体审查,同时加强发展方式创新,改变单一的盈利模式结构,对银行而言具有向好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程维妙 腾挪不良贷款的三种方式 “时间换空间” 直接给企业续贷或给相关企业授信,企业再以授信资金还贷 “拆东墙补西墙” 银行协调或直接利用客户资金补自己的坏账 “假出表” 通过信托等通道,以“抽屉协议”或回购形式将不良资产挪至表外[详情]

浦发银行:注册资本增至293.52亿获银监会批复同意
浦发银行:注册资本增至293.52亿获银监会批复同意

  新浪财经讯 1月24日消息,上海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银监会关于浦发银行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196.53亿元增加至293.52亿元。[详情]

银行总行分行博弈:成也指标 败也指标
银行总行分行博弈:成也指标 败也指标

  分支行内控之“痛”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被处罚后,银行业分支机构的内控等治理机制再次引起外界关注。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事件并不陌生:从早年的盗用资金发展到理财飞单,一些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而在近年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中,过度追求高利润、低不良的考核机制,最终使得分支行铤而走险。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中国银行业内控和合规建设并没有完全跟上机构扩张的步伐,分支行的经营与治理机制也需要进行思考与改革。(杨志锦)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掩盖不良贷款的处罚公开后,银行分支行经营与治理话题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向1000多个空壳公司授信掩盖不良,形成分行的系统性风险,总行肯定有责任,但是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考核确实是一门艺术。”某上市城商行分行行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多名银行从业人士反馈,不良率直接与利润挂钩,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指标,一些银行总行对分行的考核存在“过度要求”从而引发负面效应。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对分支行做出全方面的引导和评估,也会给分支行留出取舍空间,但全面考核体系的设置,也意味着指标间的“跷跷板”效应增强,“实际上考核越严密,分支行拿到的钱越少。” 一名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甚至用“子公司”来形容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的地位。“实际上银行还是分行在前线拼杀,包括薪酬、待遇基本上是自己在负担,分行和总行的关系,主要是分行向总行要资源。” “不良”压力尚未褪去 多名受访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不良掩盖方法并非独创或孤例,但如此规模可谓“骇人听闻”。 上述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表示,以中部某省为例,银行通过给A企业授信,让A企业消化B企业的银行不良贷款,一般授信规模是不良贷款规模的3-5倍。这意味着,实际上银行花费了大量表内资源(风险占用)掩盖不良。这在货币宽松时期可以较快推进,但在当前银行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即使不考虑合规性,也已经难以为继。 上述股份行人士观察该省银行业情况发现,在此前不良爆发时,已经有一批不良被总行集中核销,后续的爆发则更多依靠分行自身消化。就实际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规模(超百亿元)而言,分行处理起来必须“化整为零”,逐步推进。“按照监管的要求,不良全部洁净出表是不可能的,对利润的冲击太大。” 根据《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行为包括:资产质量分类严重失真,或人为调整分类掩盖不良;违规通过重组贷款、虚假盘活、过桥贷款、以贷收贷、签订抽屉协议或回购协议等掩盖资产质量;通过各类资管计划违规转让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等。 从分行角度看,上述城商行分行行长表示,在不良率的考核上,不排除有的总行在制定指标时会“过于主观”。“好比我今年的不良率是0.5%,其实已经非常好了,但总行可能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往下压,但这和去年往下压的难度已经不一样了,硬压的过程中可能会酝酿其他的风险。” 有国有大行分行人士表示,现在分支行行长(一把手)有三年一轮的制度性安排,新行长到任往往会对存量授信业务进行一轮梳理。 “一般来讲,行长不会一个人调动,会有一些主管和客户经理跟着走,客户也很可能跟着调整。从原行长的角度,他会想把好的企业资源带走;从新来的行长角度,他认为有问题的客户,不会续签,同时也会和上级提出权责划分的提议。”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指标和权限 上述股份行人士笑言:“浦发出事后我做的一笔业务已经被上下检查过4遍了。” 在强监管背景下,各家银行的风险排查纷纷趋紧,分支行业务权限上收也呈普遍之态。 上述国有大行分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市级分行上千万规模的授信方案要经过省级分行两道评估才能生效;放款时,在落实担保和抵押条件上,要平行市级分行进行交叉评估。 “也有客户抱怨我们为什么这么慢,说其他银行都批出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行,客户维护的难度增加了,”该国有行人士表示,“但制度层面设计好了,个人的责任更小了。” 上述股份行分行人士则表示,该行中长期贷款授信权限普遍上收至总行。 “总行批不批,能不能快点批,这也考验分行和总行各条线的关系”。 另有银行人士反馈,该行采用总行人士派驻分行的模式进行审批。“但是就业务论业务,还是可以协调和沟通的。” 就2018年的新指标,多名受访银行人士提到了存款指标压力颇大。 近期,招商银行多款定期产品利率大幅上调,182天定期存款由基准利率的1.3%上浮至4.25%。高息存款产品竞争愈发激烈。一组可以参考的数据是,据央行上海总部统计,2017年上海地区存款余额同比增加仅1.8%,全年新增贷款同比少增4800亿元。从存款结构来看,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增加较为明显。 “从今年指标来看,对基础客户比较重视。”上述国有大行分行人士表示,就手段而言,该行2017年尝试过一定规模活期存款(连续90天在账上)享受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活动,但由于成本太高最后停止。目前,主推小商户二维码支付,即通过在银行开户获得小微和个体经营客户交易资金的沉淀。 “我们也在推,但是我个人不看好,”上述股份行分行人士表示,“假设一个客户经理一年500个二维码指标,一天跑下来二三个,我半年时间没有了。然后这些小微客户的定制要求多,一年下来的流水就几万,十几万,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银行不断精细化管理趋势下,总行和分支行的资源配置和博弈还在继续,特别是“指标”体系设计,愈发显现出技术性。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 [详情]

某支行行长自述:我为什么帮助企业美化报表获贷?
某支行行长自述:我为什么帮助企业美化报表获贷?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看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违规放贷而被罚4.62亿元、多位当地分支行高层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新闻,一家股份制银行华东地区一级支行行长许杨(化名)有种说不清、道不尽的唏嘘。 “坦白说,他们的做法的确不对,但我能理解他们的处境——现在一旦出现坏账,分行支行从行长到客户经理不但超额业绩奖励荡然无存,还影响他们的晋升机会,这导致一些支行行长与分行上下串通、采取一些违规行为,企图瞒天过海。”许杨直言。 在他看来,一方面是经济进入转型期导致企业不良贷款逐渐攀升,令银行员工工作压力骤增,每拓展一项业务都要担心会不会触发新的坏账风险;另一方面,业绩考核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银行员工收入却在下滑,这导致业务管理难度加大。 “有时一个月要为此失眠几天,尤其在业务骨干递交辞呈、辖区企业告知不能按期还款、上年度业绩未达标、增加业绩考核指标时。”许杨直言。 不少支行行长都面临相似的处境,其中个别分支行行长顶不住“压力”,通过协助贷款企业美化财务报表争取新贷款“借新还旧”、或“指导”企业寻找空壳公司采取承债式收购等方式腾挪不良贷款,以此掩盖自身坏账状况、粉饰业绩,换取超额业绩奖励与晋升机会。 “这种做法迟早会出事,因为这会带来分支行一系列业务操作失控,但从另一角度分析,若超额业绩奖励与晋升机会,能与坏账处罚等考核脱钩,这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或许会降低。”许杨坦言。 “高开低走”的支行行长 许杨告诉记者,从2011年因超额完成存贷款业务指标被提拔为支行行长后,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已近6年,过去6年的职业历程可谓是“高开低走”。 “事实上,刚担任支行行长时恰逢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我的工作变得格外简单。”他回忆说。当时分行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寻找合适的企业发放贷款。一时间,他接触过众多大宗商品贸易商,通过引入大宗商品抵押贷款模式迅速做大贷款规模,然后再通过“以贷养存”的方式,轻松完成存款指标。 即便分行提出拓展财富管理的要求,他都能轻松让贷款企业认购相应理财产品,协助分行完成理财产品销售工作。 “那时是我担任支行行长最轻松的日子,根本不差钱,也不愁企业会出现坏账,到时只要变个名义申请贷款借新还旧就行。”他直言。 即便随后银根收缩,他依然觉得支行行长的日子过得还算“惬意”。因为很多支行行长通过做大委托贷款业务规模,将企业闲置资金对接给那些需要借款的企业,一方面能完成分行布置的存贷款业绩指标,另一方面又能降低贷款风险。更重要的是,部分支行行长通过撮合借贷双方资金对接,还能收到不少好处。 不过,随着金融严监管与坏账上升压力来临,形势发生了变化。比如,支行原有的一些业务审批权被上收,导致一些企业客户贷款业务因风控收紧而无法获批,令他所在的支行“以贷养存”完成业绩指标的算盘渐行渐难。 从那时起,他发现不少支行业务骨干开始萌生跳槽的想法。但更严峻的冲击,是坏账处罚的考核制度,令支行行长与团队一年的成绩都“化为泡影”。 2016年,许杨所在的支行完成存款、理财产品销售、贷款等各项指标,但由于当年出现了两笔信贷坏账,导致支行行长与相应客户经理年终奖被扣除50%。 “那时与同行聚餐,他们还说我运气不错。有一位支行行长工作勤奋业绩出众,本来已经内定前往总行中小企业事业部担任高层,但由于他所在的支行在年底审计过程被发现存在一笔坏账,尽管这笔坏账不是他经手的,却被降职为支行副行长。”他回忆说。这也是个别银行分支行想尽办法掩盖坏账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坏账压力 许杨坦言,如今这也是不少分支行遭遇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宏观经济增速节奏变化,不少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下行,希望银行能适度放宽还款期限,但这会使分支行的坏账压力与日俱增。 许杨也坦承,他也曾协助个别企业美化财务报表争取“借新还旧”的机会。 尽管他意识到这种做法未必合规,但基于保持团队工作积极性、确保自己与员工收入与晋升机会增加等因素的考量,他只能“铤而走险”。 同时,他会向分行解释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困境,希望能给予还款宽限期,同时暂时不对支行的坏账结果进行处罚。“但要说服上级部门同意我的建议,绝非易事。”他直言。 许杨所在的银行采取贷审集体审批制。放贷时他只需协助企业美化财务报表,在集体审批过程中蒙混过关拿到新贷款偿还旧贷款即可,但2016年起银行内部加强风控,单独设立中小企业事业部并创建一套电子合同流程化审批流程。 变更后,小企业贷款审批改成嵌入式双签制(由授信部派驻审批专员到小企业部专门审批),并以“两表两票两单”(即电表水表发票税票对账单报关单)为信贷要素制作表格式企业信息资料调查报告,供风险合规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导致以往的灰色操作再也“行不通”。 “在中小企业事业部专员定期现场查看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时,我会直接告知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希望他们能网开一面,避免提前回收贷款导致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但最终支行与中小企业事业部员工都因坏账上升而遭遇奖金扣除、晋升机会剥夺等处罚。”他直言。 事实上,随着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他收到多家互金平台抛来的橄榄枝。“有两家互金平台直接给我开出百万年薪,邀请我担任他们的区域负责人。”许杨直言,或许这个薪酬在三年前不具备任何吸引力,但随着银行考核压力骤增导致不少支行行长年收入下滑时,他难免也为之心动。 许杨最终还是婉拒了互金平台的邀请,原因是他认为当前银行工作尽管又苦又累,却相对“稳定”,不像互金平台存在一定风险。 然而,他却阻止不了支行多位业务骨干纷纷跳槽投身互金平台。其间他也做过挽留,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不少业务骨干觉得自己很“亏”——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完成存贷款等业绩指标,却因为一两笔不良贷款被扣掉至少50%超额业绩奖金,甚至连晋升机会也被“取消”。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详情]

银监会开出上亿元罚单 下猛药才能除顽疾
银监会开出上亿元罚单 下猛药才能除顽疾

  1月19日,银监会再出重拳,开出上亿元罚单,拉开了2018年“严监管”的大幕。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处罚结果:共罚款4.62亿元,并对该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件暴露出了银行业潜在的一些风险点。该案件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负责人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暴露出该分行内控严重失效等多个问题。应当看到,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件的从严处罚,是对2017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继续深化,显示了监管层依法从严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心。 从2017年3月以来,银监会一直在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2017年,全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其中处罚机构1877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其中罚款合计3759.4万元,对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业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 通过“三三四十”专项治理行动,银行业各种乱象初步得到遏制,也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但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要想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还需要“下猛药”“除顽疾”。“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2018年银监会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 处罚不是目的,对银行来说,需要认识到,银监会加重处罚,是要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超过240万亿元,是全球最大银行业,占我国金融业资产总量的80%以上,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主战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业经营理念以高速发展为主,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还有一些银行乱搞同业业务、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严重干扰了金融市场秩序。只有严肃整治非法业务和高风险业务,才能让银行业的经营更加稳健,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处罚是为了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银行应当树立向合规要业绩的理念,注重向管理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培育人人合规、以上率下的合规风险文化。还应当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和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新贡献,这也更加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长远利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钱箐旎)[详情]

新华社评浦发银行被罚4.6亿元:银行业监管动真格
新华社评浦发银行被罚4.6亿元:银行业监管动真格

  近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为掩盖不良贷款被监管部门罚款4.62亿元,这是2018年针对银行开出的首张亿元级罚单。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动真格”向涉案银行屡屡开出巨额罚单,凸显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决心。 经查实,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为此,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罚款50万元并终身禁入。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监管部门对浦发银行开出巨额罚单,具有重要的震慑意义。从防控金融风险的角度看,今后一段时间,整治银行业乱象的工作还将持续深化推进。 银监会1月1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指出,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 浦发银行一个地方分行就出了700多亿元的“大案”,根源在于不良贷款。简单而言,贷款客户A企业还不出款了,于是银行就找了一个空壳公司B来收购A,并发放给B一笔贷款,来支付A的利息。如此左手倒右手,来不断掩盖不良贷款。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奚君羊认为,这一事件也暴露出近几年部分银行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在内控、合规、检查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合规意识淡薄,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风险。 其实,针对银行业乱象,这张超级罚单并非个案,金额也非最大。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频频亮剑”,比如广发银行因为违规担保领到7.22亿元的巨额罚单;兴业银行郑州分行因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投资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3亿元,并对其负有直接责任者处以警告并进行罚款;恒丰银行因存在17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6亿元,包括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未报银监会批准、提供虚假统计报表、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超比例等违规行为。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坏账原本很正常,但应该通过合规合理的方式来处置,而此次事件暴露出银行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来逃避掩盖,延迟风险而非消除风险,最后只能是饮鸩止渴。”奚君羊表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要实现银行业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消除乱象生成的体制机制。同时,从业人员的行为是风险治理的根源,而加强问责,增加从业人员的违规成本,能够促使从业人员更加自律。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还相对薄弱,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健全公司治理和强化问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完)[详情]

浦发遭银监会重罚4.6亿 罚款金额仅排去年来第三
浦发遭银监会重罚4.6亿 罚款金额仅排去年来第三

  2018年首个金融大案:浦发遭银监会重罚4.6亿 金额仅排去年来第三 来源:微信公众号“薄荷新金融” 1月19日晚间,银监会一纸公告揭开2018年首个金融违规大案始末。 19日晚间,银监会公布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做出处罚,共罚没4.62亿元,原浦发成都分行行长王兵被“双开”。 浦发银行案涉案金额高达775亿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媒体曝光后,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侨兴债事件开出史上最大罚单 广发银行被罚7.2亿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7年3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强监管”。此后的3月底至4月,银监会连续下发文件,正式启动“三三四十”专项治理,整治金融乱象力度空前。 郭树清 2017年,全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其中处罚机构1877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其中罚款合计3759.4万元,对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业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 2016年12月侨兴债违约事件爆发,有21家机构深陷其中。广发银行与邮储银行也因陷入其中分别被罚7.22亿和5.26亿。 2016年12月20日,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的2家公司在“招财宝”平台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无法兑付,该私募债由浙商财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但该公司称广发银行惠州分行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之后,10多家金融机构拿着兜底保函等协议,先后向广发银行询问并主张债权。由此暴露出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员工与侨兴集团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案件,涉案金额约120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100亿元,主要用于掩盖该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和经营损失。 2017年12月8日,银监会官网公告,针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侨兴债”案件,银监会已于日前向广发银行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广发银行总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没合计7.22亿元。 其中,没收违法所得1.75亿元,并处以3倍罚款5.26亿元,其他违规罚款2000万元。 除了广发银行,邮储银行也因卷入侨兴债事件而暴露出来的违规投资问题,遭罚5.26亿。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行”)1月2日公告,2014年10月,其分四笔投资了由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公司作为融资方、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的单一资金信托计划,金额合计为22亿元,投资期限均为3年。 公告显示,2017年12月29日,邮储行接到北京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因违反国家规定从事投资活动,违反有关规定及审慎经营规则,对公司没收所得人民币逾2.6亿元,并处一倍罚款,共计5.2亿元,其他违规罚款人民币50万元。[详情]

叶檀:罚款广发吊打浦发 这是郭树清的宣言
叶檀:罚款广发吊打浦发 这是郭树清的宣言

  叶檀财经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对浦发银行(12.73 -3.85%,诊股)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处罚结果: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款4.62亿元。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吊打,这是收紧监管的宣言。 从2018年以来,银监会主席不断敲打银行,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刘士余2017年年初对资本货币市场领域害人精的敲打。 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到掀开银行业盖子,山上所有的动物,但凡有作妖的可能,一个也跑不掉。 2017年,央行的处罚动作不小,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 根据央行官网行政处罚公示结果,2017年人民银行作出的行政处罚共计903张(并未全部披露),对金融机构的罚没金额共计为7980万元。 总行层面只有一张罚单,加上各分支机构,那就多了去了,而且包含所有金融机构,一个也逃不掉,显示了央行在金融领域的权威。 罚单903张(其中8张罚单仅开具给个人),范围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包括消费金融)企业(共793张),还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住房公积金办事处(共96张)。 银监会下手就重多了。 截止2017年年底,根据银监会官网,罚单数量2725张,其中银监会公布罚单35张,各地银监局公布罚单728张,银监分局公布罚单1962张。 罚款金额总计27.53亿元,对机构罚款18.67亿元,对个人罚款2749.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59亿元(包含了部分没有单独列示的罚款金额);对机构、个人处于警告的830余张罚单;110张罚单做出取消一定期限高管任职资格的处罚;60张罚单做出禁止一定期限银行从业资格的处罚。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银监系统公布了14张金额超过千万的罚单。 2017年3月,向平安银行(14.58 -1.49%,诊股)和华夏银行(9.67 -1.63%,诊股)分别开出了罚款金额为1670万元和1190万元的罚单; 7月,向花旗银行开出罚没金额合计1064万元的罚单;11月底,公布了对民生银行(港股01988)(8.97 -1.54%,诊股)“飞单”案和农行票据案的罚单,农行北分被罚1950万元,民生北分被罚2750万元;民生北分的两名责任人被分别处以50万的罚款,属于本年度个人金额最高;12月,公布对广发的7.2元的“天价罚单”。 2017年开始大规模处罚,前几年金融行业可能让人触目惊心。想想看,2015年上半年,有多少资金通过互金、信托进入股市,背后又有多少资金是银行的。 山上狐狸都当妖怪了。以这次浦发行业案发为例。 早在2017年4月,《财新》杂志就报道,4月5日,一则市场传言发酵:有文章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给七个企业集团的2010个“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这七家企业实则由唐铭杨、罗山东、何文军、杨凤鸣四人分别实际控制。 当天下午,浦发银行回应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这次结果主要靠现场检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2009年,在浦发银行的一份新闻稿中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王兵进入浦发行成都分行,在任15年,一直是业内标兵,直到2018年1月公布处罚。 当地的监管部门难道是吃素的?这样的规模,目的如此明显,肯定是集团作案,难题总行一点也没察觉?银行说好的轮岗,表现在什么地方? 只不过,有时候鼓励金融创新,有时候放松杠杆,有时候收紧杠杆,有时候监管收紧——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件极端痛苦的事。 成都分行的事不会影响到浦发行,如果事件曝光会引发金融危机,估计也不会曝光了。 2017年,浦发行总体业绩不错。1月9日发布的业绩快报,2017年,浦发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较2016年增长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较2016年增长2.15%。 截至2017年6月末,浦发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1.5%至633.97亿元,不良贷款率则较年初上升0.17个百分点至2.09%,成为首家不良率突破2%的股份行。 不良贷款恶化严重的,就是包括四川省在内的西部地区。2017年上半年,西部地区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增133%至89.34亿元,该地区营业利润则下滑199%至-30亿元,是浦发行唯一一个营业利润为负数的地区分部。 如果跟西部的煤炭等矿产相关,这两年煤炭价格已经大幅上涨,有利于不良贷款的处置。 四川分行的不良贷款大部分已经处置,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总体经营平稳。 现在曝光,为什么?为了继续发布宣言,为了敲山震虎。郭树清的性格,跟在体改委、证监会时,迥然不同。 送给金融机构两句话:一,为实体经济服务;二,不准用看不见的手段加杠杆,蒙骗监管者。监管者露出虎爪,老虎被骗是如何的愤怒,大家自行己想像。 最可怕的是,涉及大额洗钱,不爱国,那就不是吊打的问题,是有没有命的问题。[详情]

浦发银行775亿元大案处罚并非终局:三大疑问尚无答案
浦发银行775亿元大案处罚并非终局:三大疑问尚无答案

  来源:西塔金融  在银行股股价高歌猛进之时,银监会周末公布了对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4.6亿元的高额处罚决定,这也是新年第一个金融业大案。 但不少投资者向西塔君反映,对于突如其来的巨额罚单有些摸不着头脑——浦发银行最新公告不仅对大案本身未有过多提及,让人增加不少疑惑。即使参考银监会的最新处罚决定,也未能解决心中疑虑。 西塔君仔细研究银监会和浦发银行上述两份公告,发现确实存在不少疑问!只能从各财经媒体报道中寻找案情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表示,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本文则主要从投资角度探讨如何认知风险! 新年第一个金融大案 银监会联手浦发银行周末给了市场一记闷棍。但两者态度并不一致。 周末,银监会公布了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情况。银监会有理有据,前后多有铺垫,直陈痛处,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浦发银行公告态度却很值得玩味。面对涉案770多亿元的新年首个金融大案,浦发银行的公告却表示巨额罚款对公司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下面就来看看双方详情。 银监会上述公告称:“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和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等一系列法定程序,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最终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对公司成都分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成都分行内控管理严重失效,授信管理违规,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执行罚款46175万元人民币。 银监会强调,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银监会作为监管机构对于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强力惩戒,打击了金融系统不良生态。 而浦发银行则作为案件主角,也在上周五进行了公告,但并未解释事情原委。 浦发银行上述公告称,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不过,公告中的最后一句,西塔君觉得比较扎眼——“上述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难道此次处罚的影响仅仅是金钱上的吗?!这至少反映出公司风控的某种不足吧!至于更深层次关于银行经营和战略的讨论,此处省略! 三大疑问尚无答案 正如西塔君前面所说,细看监管部门的公告以及浦发银行的公告,目前尚有三大疑问还没有答案,可谓疑云重重! 疑问一:案情还遗漏了什么细节? 作为上市公司应该对重要信息进行充分解读,并提示风险,但从浦发银行公告中难觅踪迹。相反媒体对此贡献良多!其实,案情还遗漏了什么——这个问题之下,可以细分为以下若干个小问题: 1、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会有此类荒唐的事件发生??这一点从当事方——浦发银行的公告看,基本没有提及,或者一笔带过,仅提及了处罚结果。甚至连涉案金额都没有提供。相反需要在银监会处罚公告中去找寻找。 案情在银监会处罚中这样描述:“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换句话说,曾经某个时段,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资产是存在伪造的,同时不良数据也掺水的。 上述“775亿元“授信金额(当然,这只是授信额度,并非是实际贷款或坏账规模)相当于什么量级呢?可以一下参考下面图表(单位:百万元)。 为何发生此种极端案例?仅有银监会公告有所涉及。这涉及了风控、激励等多个方面。媒体总结更加全面。对于成都分行相关直接负责人,超龄服役15年,以及总行层面长期容忍0不良,都值得思索。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周末不少媒体有详实报道。 2、案件是何时被发现的?相关公告中并未见有披露。 从银监会处罚公告看,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因此,这个案件应该发生在去年三季之前。而从《财新》杂志一篇报道看,应该是发生在去年4月份之前。这篇报道名称为《浦发成都分行违规事件还原 借壳公司腾挪风险资产》的文章,发表在去年4月11日。 3、这些授信已经回收了多少,损失到底多大?目前已经处理到哪个阶段? 目前,银监会处罚已经亮相,开出了4.6亿元大罚单。教训足够深刻!显然这并非意味着终结。 这“775亿元”巨资向空壳公司违规授信,难道还不够信息披露的要求?简单来说,至少需要说说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多大,而不能仅停留在被银监会处罚上!比如说,浦发银行早在1月5日就发布了业绩快报,目前是否有需要修正?对于广大股东和投资者而言,这些都需要明确的回应。 4、《财新》杂志最新报道援引知情人的话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最终形成100亿左右的不良资产。对此,浦发银行是否需要解释一下呢? 疑问二:此前财报数据是否对损失有所体现? 虽然对损失情况未有明确的数据披露,但从浦发银行2016年年报到2017年中期报告看,浦发银行似乎透露了一些西部地区的经营信息。但是,不知道这是否与此次大案相关。 财报数据显示,浦发银行的西部地区业务利润2015年以来在续下滑。 先看2017年中期报告和2016年年报。(单位:百万元) 上述表格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西部地区出现了亏损29亿元。而此前2016年年报并未亏损,只是营业利润加速下滑。 总之,从2016年开始西部业务呈现弱化的态势。这是否与此次大案有关联,并不清楚。 疑问三:案件查处将到哪儿为止? 银监会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银监会的处罚是否意味着该案就终结了呢?银监会认为,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银监会强调:“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从银监会上述公告可以预计,不久将来就会有明晰答案! [详情]

浦发775亿大案背后的银行员工!!!
浦发775亿大案背后的银行员工!!!

  用益观察 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发放贷款,不止一家银行,也不止这几名员工。很多银行人是否心有余悸,冰山一角的水下,还有多少深埋的“雷”? 【一】作为个体,其实更关心或者自私地只关心个体的命运,失业或者罚没奖金对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底层员工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处罚很严重,涉案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监管之严,可窥一二,且行且珍惜。 今年不少银行员工都感叹,“合规第一,再谈业务,少谈创新”。为了工作,没必要铤而走险,保住这养家糊口的饭碗最重要。也许,在银行,不出错才是最重要的,多做多错,不做永远不会错。 【二】作为整个银行业机构,一则是严苛的考核机制。频频曝出的大案,反映了目前商业银行变态般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驱动下的基层人员日常工作状态,为了应付各式各样的任务指标和考核,银行从业人员无视本已虚设的内控,屡屡铤而走险。 二则是过长的管理体制。虽然商业银行统一的法人体制已经建立,但分支行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总行到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多层级的委托代理使得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进而也在很多分支机构诱发“内部人控制”问题。 三则“重营销,轻合规”的业绩导向。过于重视前段营销,把业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过于追求业绩的排名,而轻视产品和服务本身,甚至很多时候合规为业绩让步,也就留下了风险隐患。 总而言之,存贷业务是银行根本,而贷款业务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不良问题是银行最主要业务,是银行员工业绩考核重点。近日的中纪委公报更是首提“金融信贷”反腐。 银行员工,在银行业强监管背景下,请记住,“合规第一”! 案件总述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官网截图) 处罚事项 1、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 2、相关涉案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等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4、对浦发银行总行相关高管及有关责任人启动立案调查; 5、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处罚信息公开表一页纸放不下) 案情回顾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媒体曝光后,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银监通报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违法事实 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处理结果 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银监问答 1.此次浦发银行为什么被处罚? 答: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进行处罚。主要原因是:①掩盖不良贷款,②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③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④涉案金额巨大、性质恶劣,必须依法处罚。 2.为什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答:这次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造假案件,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浦发银行总行在考核激励机制、监测异常业务、执行轮岗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 3.这些违法的人被行政处罚就了事了吗? 答:不会,一个都跑不了。除了对责任人进行内部问责和监管处罚外,涉嫌犯罪的人已交给警察蜀黍处理了。 4.浦发银行会被罚倒闭吗? 答:不会。2017年浦发银行净利润542.4亿元,被罚后不影响正常经营,但教训足够深刻。 5.罚款交到哪? 答:都是上缴国库。 6.银监会最近为啥连续罚银行? 答:银监会一直在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因为“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是守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浦发回应 当天深夜21点多,公司紧急公告:深表歉意! 浦发银行关于成都分行处罚事项的公告 2018年1月19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公司”)成都分行收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以下简称“银监会四川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川银监 罚字【2018】2号),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行政处罚的主要内容 2018年1月18日,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对公司成都分行作出行 政处罚决定,对成都分行内控管理严重失效,授信管理违规,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执行罚款46,175万元人民币。此外,对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 业工作、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对此,公 司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上述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 二、公司相关情况说明 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 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 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 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在此基础上,公司在全行范围内认真开展举一反三教育整改 工作,深刻反思,统一思想,吸取教训;端正全行经营理念,更 加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发展,强化统一法人管理; 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合规内控体制 机制建设,着重提升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确保全行依法合规、 稳健发展。 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经营风险; 坚持“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协调发展”,为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和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努力为股东创造更 大的价值,以良好的经营成果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三、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上述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罚单详情 [详情]

浦发案意义:市场或系统性重估高杠杆银行的坏账率
浦发案意义:市场或系统性重估高杠杆银行的坏账率

   摘要:广发银行团队提到,市场对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违规事件已有预期,在监管层2018年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市场可能会对上一轮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中高杠杆银行的不良率,进行系统性重估。 来源: 广发银行业团队 本文作者广发银行业倪军、屈俊、万思华,原文标题《浦发事件点评-严惩违规佐证严监管格局,推动行业降低杠杆和风险偏好》,原文有删减。 浦发银行2018年1月19日发布公告: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收到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成都分行内控管理严重失效,授信管理违规,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执行罚款46,175万元人民币。此外,对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核心观点 1、市场对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违规事件已有预期,同时该事件也侧面验证监管层18年严控金融风险,严惩金融违规的监管思路,我们预计市场对于此前高杠杆操作银行的风险有望进行系统性重估。 第一,市场对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违规时间已经有一定的预期,从浦发银行的报表来看,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16年底的521.8亿元上升至2017Q3的727.8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底的1.89%上升到2017Q3的2.35%。从银行股投资的角度来讲,对于浦发银行本身不良的担心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市场可能会对此前一轮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中高杠杆银行的不良率可能会进行系统性重估。第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金融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经营风险;坚持“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协调发展”;并且银监会在2018年1月13日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文》明确了此轮监管将严格整治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等乱象,而仅仅一周以后就有了此次对浦发银行成都违规事件的行政处罚,侧面验证了监管层18年严控金融风险,严惩金融违规的监管思路,且行动迅速,处罚严格,我们预计行业18年严监管的格局将全年延续,去杠杆的趋势仍将延续,过度创新将被抑制,银行业业务将回归存贷本源,银行业供给侧改革将挤出无效供给,严格遵守监管开展业务的银行将在次轮监管中受益,而此前过度创新、金融杠杆较高的银行将面临业务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压力。 2、此事件再次佐证我们对银行去杠杆的看法,优质银行将持续享受估值溢价。 该事件也佐证了我们对银行去杠杆的看法,高杠杆的中小型银行表外和同业项下面临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去杠杆措施和MPA考核约束了主动性负债的快速增长,导致高杠杆银行资产负债表压力较大,负债方看是存款负增长,资产方看是同业收缩和不良贷款率上升(或者掩盖不良贷款的成本上升,比如浦发),对应到利润表则是息差收缩和中收增速下滑、信用成本上升。中性假设下,还原资产负债杠杆、久期杠杆、调整风险偏好之后,优质银行与高杆杆银行ROE之比应该在1.5:1,优质银行将持续享受估值溢价。经济环境好转的条件下,银行整体实际的不良生成是在好转的,但部分银行高杠杆已是多年顽疾,冰冻三尺乃数年之寒,去杠杆也绝非一年之功,中长期来看,PB估值比可能不会快速收敛,而PE估值收敛也需要数年时间。 3、 监管仍将是18年银行板块最大的扰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仍将约束表内外杠杆 2018年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继续,经济不加速下行则看不到严监管反转的可能。受影响最大的是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存款增速下降叠加同业负债受限,中小型银行资产扩张仍将承压,继续缩表是大概率事件,不能轻言调整到位,因为无规模网络优势、无零售品牌的中小型银行均为信贷驱动,表内外杠杆受限且成本提升将导致优质核心客户流失、一般客户资产质量恶化。大行受益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维持在3%左右),基建和相关的政府投资、以及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将拉动大行的存款增长,另外大行存款在计息负债中占比高(80%以上,中小行平均在60%)。 4、18年银行最大的约束来自于负债端存款的增长,存款将制约可供投放的资源和息差的空间 在全球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伴随美联储加息三次的预期和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处于加息周期对中国有溢出效应,从内部来看中国经济逐渐企稳、不断上升的通胀预期以及大量基建项目的后续开工都会使融资需求有近一步上升。从最近银行的调研情况来看,资产端:银行信贷需求持续旺盛态势、项目储备充分,预计资产定价能力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此外资管新规的推行导致非标回表、债券发行利率持续高于信贷均有助于信贷需求强化;负债端:18年约束银行信贷投放空间最大的约束来自于负债端存款相应的可投放资源,预计存款竞争在18年将更加激烈,存款成本将出现上行,而银行间市场利率由于17年监管强化导致上升幅度较大并维持在高位运行,后续同业负债压力将传导至存款端。而财政赤字率维持高位将继续提升政府及基建投资相关链条的资金来源占比,产业政策对大型企业的呵护也将强化大型银行的资金来源。总体来看,银行存款增长结构将继续分化,具有渠道网点及政府关系优势的大型银行及具有零售护城河的招行将进一步受益于宽财政、强投资格局下的分配结构。预计该类银行资产端边际收益率上行的幅度将大于负债端成本边际上升幅度,息差存在较大的改善可能。 5、无论信贷市场还是同业市场,大行的空间和优势都比较明显 大行的资产结构显著好于中小型银行。一方面,从贷存比空间来看,国有大行目前只有70%左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而股份行普遍在90%以上。 另一方面,大行在同业市场上的融出率高,且工行作为最大的同业净融出方,受益于同业市场利率的大幅提升,中小行特别是股份行将受损于同业资金成本上升。 6、实体经济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呈现行业集中度向龙头集中态势,从产业对银行的投射关系看利好大型银行 产业格局变化对银行业的投射,各行业呈现向龙头集中态势,如地产机械钢铁有色煤炭零售纺织服装等,各行业龙头市占率的提升也将使得大型银行更加受益,一方面客户存款增加,另一方面拉升贷款需求。而去产能、环保限产等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压制了中小型公司客户的资产质量与存贷需求,中小型银行去杠杆也使得其客户失去资金支持,资产质量恶化的负反馈还将继续。 [详情]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欧阳洁)四川银监局近日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两名副行长、一名部门负责人和一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据介绍,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详情]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行板块迎利空?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行板块迎利空?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王也 1月19日下午,A股市场中绝大多数商业银行股突然集体走软,让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者感知到了不祥之兆。 果然,当晚银监会官网宣布,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这是一起怎样的事件?会怎样影响A股市场尤其是银行板块?投资者应当如何应对这一变局? 案由 腾挪不良资产 实现“零坏账” 早在2017年4月,一则市场传言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为七个企业的上千家壳公司放贷,坏账已经显现近千亿。浦发当时表态该分行运营正常,客户权益未受影响,但61岁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在此舆情发酵后“到龄退休”,浦发银行总行的资管部、风险部等相关人士赴成都分行。 这一消息曾导致当月浦发银行股价下跌5.02%,但随着股价回升并创出历史新高,该消息好像成了子虚乌有的“谣言”。 不过,新高后的浦发银行股价,在各路银行的大涨声中裹足不前,就足以说明背后一定有猫腻。纸包不住火,真相终于在今年1月19日浮出了水面。 2018年1月19日,银监会通报称,已查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家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值得注意的是,该行腾挪不良资产,多年坏账为零,还曾被评为“明星分行”。 与此同时,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对于这起事件,银监会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银监会还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影响 对银行板块将构成重大利空? 熟悉历史的投资者知道,2012年11月底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血亏案、2016年1月底农业银行票据案、2017年4月民生银行理财造假案后,银行板块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行情,这一次浦发银行腾挪不良资产案,会怎样影响银行板块呢? 长城证券观音桥营业部首席投顾龚科指出:“前三次银行黑天鹅事件曝光后,银行板块只是简单做出负面回应后便走出了震荡上涨行情,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股过低的市盈率充分反映了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银行业业绩下滑预期,因此当黑天鹅来临时,具有一定的利空出尽的味道,特别是前两起事件曝光后恰逢央行大幅释放流动性,使得危机得到轻松解决。但这次浦发银行案件,是在银行业业绩持续向好、银行板块经过长时间上涨、不少银行股逼近或突破历史新高后曝光的,具有晴天霹雳的特点。因此,本次浦发银行案必将对银行板块特别是非国有五大行以外的商业银行股,具有敲山震虎的作用,故银行板块短期将面临沉重抛压,从而对指数构成较大压力。” 走势 浦发银行案会否导致风格转换? 去年以来,银行、保险为首的金融板块成为上证指数震荡向上的主力军,而创业板则走出了一波又一波杀跌行情。那么,随着浦发银行腾挪不良资产案曝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起案件会不会成为大资金逐渐撤离银行股转战创业板的标志性事件呢? 对此,富鼎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维夏指出:“浦发银行腾挪不良资产案,市场其实给予了适当预估的,比如过低的市盈率。浦发事件只是一个个案而已,即使接下来有其他商业银行也曝光了类似的案件,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反而倒逼建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加有利于银行业的健康运行。对银行板块而言,该事件并不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如果一定要说影响,那就是银行板块长期上涨后本身就具备了调整压力,而浦发事件恰好成为调整的催化剂。短期来看,市场风格暂时不会明显转换,银行股还将延续着原有的趋势运行下去。倘若风格一定要发生转换,那必然是本轮行情步入末期的表现。所以,大金融板块将继续保持活性和强势,特别是底部躁动明显的证券板块,具有强烈的补涨需求,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详情]

浦发成都分行涉嫌九宗罪 机构:拨备计提仍存较大压力
浦发成都分行涉嫌九宗罪 机构:拨备计提仍存较大压力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一向宣称“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的浦发银行(600000.SH )成都分行,突然曝出“有组织的造假案”让业内震惊。银监会方面表示,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这是银监系统今年公布的首张亿元罚单。 1月19日晚,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对此,银监会公告用词非常严厉——“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行监管部门正在用行动证明“监管标准会越来越高,监管会越来越严”不是一句空话。更值得注意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管也在加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放贷案中,银监会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原因是监管督导不力,监管评级失真。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九宗罪” 四川银监局的公告透露,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九宗罪”。其中八宗是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包括授信管理严重违规、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另外一宗就是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据相关报道,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立于2002年。此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宣称“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的银行,在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被发现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三是合规意识淡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严监管实行双向问责,四川银监局相关人员被处分 银监会方面表示,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四川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中显示,王兵对浦发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王兵在2002年辞任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出任当时刚成立的浦发成都分行行长一职,直到2017年相关案件爆出后“到龄退休”,在任长达15年。而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案件中,涉案支行行长也长期在任未落实轮岗制度。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实际上,银监会发布的今年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八大重点领域中,“公司治理不健全”被放在首位。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公开强调,深化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加强股权管理和董事会建设。要厘清股权关系,开展股东履约和依法履职情况评估,加强对股东的穿透监管,大力整治隐形股东和股权代持现象。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 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 低于150%监管红线 对于银监会的公告,浦发银行19日晚公告称,公司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4.62亿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而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浦发成都分行资产总额1389.36亿元,是西部最大的分行,半年报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西部地区营业利润为亏损29.36亿元,是所有地区中唯一亏损的。浦发银行1月5日晚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7年营收为1686.19亿元,同比增长4.87%;利润总额697.85亿元,同比减少1.90亿元,下降0.27%;净利为542.40亿元,同比增长2.15%。不良贷款率为2.14%,上升0.25个百分点,季度环比下降0.21%。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励雅敏分析,浦发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环比三季度下降预计是由于公司四季度核销了大量不良贷款。此外,公司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135%,低于监管指标(150%),预计公司四季度依然存在拨备计提压力。 申万宏源分析师谢云霞分析,受公司大力消化不良影响归母净利润增速进一步下降。前三季度浦发银行拨备计提同比增11.9%至397亿元,负面影响业绩增速2.1%。受其不良处置进程影响拨备加提趋势仍将延续。资产质量仍有压力,但并不代表行业整体趋势,银行业今年资产质量改善将继续深化。 谢云霞认为,2017年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大幅下降19.6%至134.6%,低于150%监管红线,为上市银行最低水平。公司四季度不良生成率依然维持高位,仍需要一定时间化解存量风险。浦发银行拨备计提仍有较大压力,待拨备缺口补齐后才有进一步释放利润的空间。 (本报记者柴荆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上证报、新财富杂志等) 责编:ZB [详情]

浦发成都分行零不良秘密:向空壳企业授信掩盖不良
浦发成都分行零不良秘密:向空壳企业授信掩盖不良

  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 言犹在耳。1月19日晚间,银行业再现亿元罚单。因为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四川银监局依法罚款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2017年银监系统共罚没29.3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8年强监管、严处罚态势仍将持续。“处罚不是目的,是为了推动银行切实加强内控。把银行经营好、发展好,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杠杆、去泡沫,弥补经济短板,为国民经济做出新贡献。”监管部门人士表示。 “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浦发银行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零不良”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002年成立。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工作组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指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四川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中显示,王兵对浦发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王兵在2002年辞任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出任当时刚成立的浦发成都分行行长一职,直到2017年相关案件爆发后“到龄退休”,在任长达15年。而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案件中,涉案支行行长也长期在任未落实轮岗制度。 银监会指出,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问责四川银监局 案发后,银监会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力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除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还对浦发总行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进行追责。 浦发银行方面介绍,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而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浦发银行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未经审计净利润为542.40亿元。罚款对浦发本身经营影响不大但仍然足以“肉疼”。2017年半年报显示,浦发成都分行资产总额1389.36亿元,是西部最大的分行,半年报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西部地区营业利润为亏损29.36亿元,是所有地区中唯一亏损的,或许部分即受成都分行案件拖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主要是因为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 1月17日,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以强有力问责倒逼管党治党和监管责任落实,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银监会方面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编辑:张星,本报记者王俊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详情]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 银监会问责四川银监局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欧阳洁)四川银监局近日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两名副行长、一名部门负责人和一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据介绍,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详情]

银监会再度发出天价罚单 浦发银行被罚4.62亿元
银监会再度发出天价罚单 浦发银行被罚4.62亿元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讯(记者 姜樊)银监会再度发出天价罚单,这次的主角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上周末,银监会发布公告,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问题被罚4.62亿元。这是继广发银行7.22亿元之后,银监会再次开出过亿级的天价罚单。 据银监会介绍,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公告显示,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还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详情]

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浦发银行领亿级罚单
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浦发银行领亿级罚单

  原标题:批量造假 浦发银行领亿级罚单 来源:北京商报 9个月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对逾千家空壳公司授信,以掩盖不良的消息曾引来业内侧目,不过在浦发银行的解释下很快淡去。1月19日,这则消息被银监会一纸公告坐实,伴随而来的是2018年首张亿级罚单。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纷纷好转之时,浦发银行不良率却大幅增长0.46个百分点至2.35%。在业内人士看来,掩盖不良的手段被查明后,该行不良率可能会进一步上行,具体取决于实质不良的规模,核销不良又会侵蚀利润,进而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4.62亿罚款 根据银监会的通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对此,四川银监局依法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的处罚。相关涉案人员也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这是2018年首张亿级罚单,也是银监系统史上开出的数额第三高的罚单。在2017年强监管下,银监系统罚单“迈上亿级台阶”,最后两个月连续开出6张罚没金额超1亿元的罚单,合计金额19.34亿元。其中,广发银行因惠州分行违规担保“侨兴债”案件被罚没 7.22亿元,为迄今为止最大罚单,排在第二的是北京银监局对邮储银行开出的5.21亿元罚单。 对于本次浦发银行受罚的违规行为,一位银行总行风控部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比如银行给一家企业授信的钱收不回来,有空壳公司花很少的钱将这家企业收购之后,一并承接债务,再利用银行对自身的授信资金偿还贷款利息。“空壳公司没有生意经营,一般材料都很少,肯定是不符合银行授信要求的,这样做风险很大。但为了腾挪不良,也有一些银行是找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进行授信,来来回回一年一年地倒。” 从否认到接受处罚 浦发银行这一事件最早于2017年4月就已传出,彼时有消息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给四川多家煤炭企业授信,在2013年该地区煤炭行业风险暴露后仍欲盖弥彰,借“壳”公司操作,试图通过时间换空间等待企业和行业状况好转,采取不规范的方式掩盖真实资产质量。 在这则消息发酵的同一时段,61岁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 “到龄退休”,以及浦发银行总行资管部、风险部等相关人士赴成都分行的消息又进一步为事件增添了更多“辅料”。 但当时浦发银行对于此事回应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近年来受区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该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该行总行、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同时指出“目前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而在1月19日银监会公布处罚决定的当晚,浦发银行的态度由此前的否认变为了“接受处罚”。浦发银行发布公告回应称,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浦发银行同时表示,4.62亿元罚款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损益,对该行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业绩恐受波及 虽然浦发银行表示本次处罚无重大不利影响,但业内人士并不完全认同。 在2017年三季报披露时,浦发银行就因不良率“逆市”上升而受到关注。25家A股上市银行中,除吴江农商行未披露不良情况外,仅5家不良率出现增长,增长最多的就是浦发银行,2017年前三季度末不良率为2.35%,比年初上升了0.46个百分点,另外4家银行的增幅都在0.1个百分点以内。在此之前,该行不良率已呈阶梯式上行,2014-2016年分别为1.06%、1.56%及1.89%。 浦发银行本月初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2.14%,虽较2017年三季度末有所回落,不过依然比去年初高0.25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掩盖不良的手段被查明后,浦发银行不良率可能会进一步上行,但关键要看实质的不良贷款规模。上述银行风控部人士进一步分析称,之所以还不能下结论,是因为要看煤炭行业的行情景气程度,如果行业再受冲击,再怎么倒账也不可能还款,就会变成银行坏账,相反的情况则是煤炭行业回暖,那么企业恢复经营后就能正常还贷。 押宝某一行业的经济周期,很有可能会使银行陷入被动局面。要使财报不“难看”,银行需要付出另外一些代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介绍,银行查出坏账后,可采取核销等措施,不良率和之前相比就不再恶化。但另一方面,核销不良又会侵蚀银行利润,进而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数据显示,浦发银行2017年度未审计的净利润为542.4亿元,相比2016年的530.99亿元增加了2.15%,这一增速已低于2016年的4.93%。北京商报记者 程维妙/文 白杨/制表[详情]

违规授信775亿掩盖不良 浦发成都分行被罚4.62亿元
违规授信775亿掩盖不良 浦发成都分行被罚4.62亿元

  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掩盖不良 浦发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 言犹在耳。1月19日晚间,银行业再现亿元罚单。因为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四川银监局依法罚款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2017年银监系统共罚没29.3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8年强监管、严处罚态势仍将持续。“处罚不是目的,是为了推动银行切实加强内控。把银行经营好、发展好,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杠杆、去泡沫,弥补经济短板,为国民经济做出新贡献。”监管部门人士表示。 “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浦发银行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零不良”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002年成立。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工作组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指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四川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中显示,王兵对浦发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王兵在2002年辞任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出任当时刚成立的浦发成都分行行长一职,直到2017年相关案件爆发后“到龄退休”,在任长达15年。而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案件中,涉案支行行长也长期在任未落实轮岗制度。 银监会指出,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问责四川银监局 案发后,银监会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力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除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还对浦发总行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进行追责。 浦发银行方面介绍,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而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浦发银行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未经审计净利润为542.40亿元。罚款对浦发本身经营影响不大但仍然足以“肉疼”。2017年半年报显示,浦发成都分行资产总额1389.36亿元,是西部最大的分行,半年报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西部地区营业利润为亏损29.36亿元,是所有地区中唯一亏损的,或许部分即受成都分行案件拖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主要是因为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 1月17日,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以强有力问责倒逼管党治党和监管责任落实,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银监会方面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编辑:张星,本报记者王俊丹对本文亦有贡献。)[详情]

成都分行775亿造假案曝光 浦发总行高管责任人被调查
成都分行775亿造假案曝光 浦发总行高管责任人被调查

  2018年1月19日,银监会网站上的一则通报和一组罚单,让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问题终大白于天下。 银监会信息显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此次被罚的违规事由高达9项,四川银监局依法对其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等多名人员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银监会在文中表示,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此外,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向空壳企业授信775亿 银监会表示,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在文章中措辞严厉,明确指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根据监管要求,浦发银行已予以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具体行政处罚方面,四川银监局还对王兵予以警告,罚款50万元,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对许承斌予以警告,罚款30万元,取消10年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对赵勇予以警告,罚款30万元,取消10年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对章模华予以警告,罚款50万元,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对高波予以警告,罚款50万元,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长期不良贷款为“零” 公开资料显示,王兵于2002年由某国有大行四川省分行“跳槽”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任“掌门人”。而王兵到任仅1年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仅存款余额达到近70亿元,利润8000万元,人均创利100万元,而且存贷比不足48%,没有出现一笔“关注及以下”级别的不良贷款,这种业绩放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此后,王兵就成了著名的“金融黑马”,被一些媒体称为“闷声做大事”的狠角色。 对于成都分行如此严重的违规案件,浦发银行1月19日晚间发公告“深表歉意”,并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上述处罚”。 实际上,对该案的调查已经上升至浦发银行总行。前述文章透露,银监会近日已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银监会明确表示,“该案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随着金融强监管不断深入,传统金融机构在野蛮生长时积累的问题将会逐渐暴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虹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此前的“三三四”专项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到近日的银监会“4号文”(即《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都显示金融强监管必将持续,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多挑战。未来,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必须把合规、合法放在首位,以此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西部地区发放贷款金额在全国各地区中名列前茅,但近年西部地区的营业利润却在飞速下滑。 浦发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西部地区发放贷款(集团口径)4600.46亿元,占比高达15.20%,仅次于长三角地区。2016年全年,浦发银行西部地区的营业利润为41.17亿元,同比减少了58.63%,在所有地区中降幅最大;而到2017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营业利润进一步降至负29.36亿元,同比减少了199.02%。此外,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职工人数为974人,所属机构数为11个,资产规模为1389.36亿元,在浦发银行全国分行中排名第9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浦发银行前述公告,四川银监局对成都分行的上述4.62亿元的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浦发银行此前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集团资产总额61350.61亿元(未经审计,下同),较报告期初增长了4.74%;营业收入为1686.19亿元,同比增长4.87%。但其利润总额为697.85亿元,较上年同期(699.75亿元,经审计)下降了0.2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从上年同期的16.35%降至14.44%。此外,2017年末,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报告期初上升了0.25个百分点,至2.14%。 [详情]

浦发银行惊爆775亿大案!金融圈“炸”了
浦发银行惊爆775亿大案!金融圈“炸”了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1月19日晚,浦发成都分行的新闻震惊了整个金融圈。 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各种“财技”,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公告用词非常严厉——“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之前宣称“长期不良贷款为零”。。。 银监会向浦发银行开4.62亿元罚单!近200人被问责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做出处罚,共罚没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浦发内部近200人被问责 银监会方面透露,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并在全行启动大轮岗。 9条违法违规内容逐个看 具体处罚公告中对应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以下9条 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这9条中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是发放贷款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 揭秘浦发银行“零不良”的秘密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 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网友评论“炸”开了锅! 开年第一大案,信号凸显,暗示强烈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一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 据了解,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业内人士认为,新年第一枪就是一个大案要案,信号凸显,暗示强烈。 在此背后,前些日子发布的第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公报显示,中纪委也已盯上“金融信贷”。 这是一个资产规模超240万亿的行业,所有从业者都要小心了——要讲规矩、有纪律、知敬畏、守底线![详情]

违规授信775亿元 浦发银行领4.62亿元“天价”罚单
违规授信775亿元 浦发银行领4.62亿元“天价”罚单

  来源:蓝鲸财经 1月19日晚间,因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成为新年伊始监管部门开出的第一张“天价”罚单。截至发稿,浦发银行总行暂未回复蓝鲸财经。 另外,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据银监会公告显示,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认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而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 事后,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详情]

浦发成都分行违规放贷近千亿 银监会:处罚不会致破产
浦发成都分行违规放贷近千亿 银监会:处罚不会致破产

  钛媒体快讯 | 1月21日消息:1月19日晚,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各种“财技”,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公告用词非常严厉——“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不过,吊诡的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之前长期宣称“长期不良贷款为零”。 在银监会的问题通报中,披露了更多的细节。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进行承债式收购,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 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据媒体报道,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但是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在处罚措施方面,四川银监局除了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还对涉案个人开出了多张罚单。 据了解,王兵曾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四川银监局的处罚理由为:王兵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具体处罚内容包括两条,1是警告,罚款50万元人民币;2是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此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名原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21世纪经济报道》向银监会询问,这些处罚措施是否会导致浦发银行倒闭,银监会回应称,“不会。2017年浦发银行净利润542.4亿元,被罚后不影响正常经营,但教训足够深刻。” 据了解,处罚措施中除了对责任人进行内部问责和监管处罚外,涉嫌犯罪的人还将移交给公安部门处理。(本文首发钛媒体,李勤编辑整理) [详情]

浦发被罚4.6亿背后:“零坏账”的明星分行捅出大娄子
浦发被罚4.6亿背后:“零坏账”的明星分行捅出大娄子

  浦发银行被罚4.6亿背后:“零坏账”的明星分行捅出大娄子 澎湃新闻记者 周炎炎 来源:澎湃新闻 “从2017年年中开始,感觉到在降薪,全行上下都在开源节流,”一位浦发银行上海某支行员工对澎湃新闻表示。 降薪的背后,是浦发银行一起腾挪不良资产案。 事发于2017年4月,一则市场传言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为七个企业的上千家壳公司放贷,坏账已经显现近千亿。浦发当时表态该分行运营正常,客户权益未受影响,但61岁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在此舆情发酵后“到龄退休”,浦发银行总行的资管部、风险部等相关人士赴成都分行。 2018年1月19日,银监会通报称,已查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家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掩盖不良资产的方法大致为,利用壳企业以承债式收购的方式收购出现了坏账的企业,然后通过对壳企业的授信,去偿还原来出现坏账的企业的贷款。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浦发银行在19日的回应中称,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 ,对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浦发还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 ,并深表歉意 。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 ,总体风险可控。 成都分行曾因零坏账被评为“明星分行” 银监会的口吻不可谓不严厉:“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银监会称,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银监会还称,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与此同时,此案还波及了四川银监局被问责。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腾挪不良资产,多年坏账为零,还曾被评为“明星分行”。 波及员工薪资,离职率大幅提升 成都分行违规授信案对浦发银行的影响或能已有的数据中窥见一斑。根据浦发银行年初发布的业绩快报,截至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2.14%,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而梳理浦发银行年报可以发现,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6%、1.56%及1.89%,呈逐年上升趋势。 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曾经在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谈及坏账率拐点时表示,“天亮就在眼前”,然而在半年后的2017年年中业绩报告会上,再也没有这样的底气。 在2017年年中业绩报告会上,针对浦发银行的不良率在同业中较高的问题,刘信义表示,2017年全行指导思想是保收入、调结构、防风险、重管理,所以为了出清不良,及早暴露、化解不良,目测不良率还会在短期内维持这个位置,2年内回归到最好状态。 此案更是波及了浦发各地各层级员工的薪资和年终奖。一位浦发银行上海某支行员工对澎湃新闻表示,2017年年中以来,员工普遍薪资水平下调,多为10%以上,年终奖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缩水。而中层领导是收入跳水最多的,高层领导由于银行高管限薪令,变动应该不大。 “这次降薪所有人无一幸免,预计明年只会跌得更猛,”上述浦发员工表示。 薪资调降之后带来的是人员流失。一位接近浦发银行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士表示,基层员工流失率大幅提升,上海分行2017年下半年辞职员工几乎是上半年的两倍。 在“严监管”常态化的2018年,浦发银行及同业们的日子不会更好过。 1月13日,银监会同日印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和《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明确2018年重点整治8个方面22条,突出了“监管姓监”,将监管重心定位于防范和处置各类金融风险,而不是做大做强银行业,明确了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弥补监管短板。 另据澎湃新闻统计,2017年全年,各级银监部门共披露2451张罚单,合计罚款26.98亿元。其中,银监会机关和各银监局共披露罚单696张,罚款22.64亿元;各银监分局共披露罚单1765张,罚款4.34亿元。 [详情]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高管为何会铤而走险?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高管为何会铤而走险?

  浦发银行成都支行高管为何会铤而走险? 冉学东 商业银行还能有乱象?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业,是经济命脉,一般很难让人把乱象放在商业银行身上。1月13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可见问题之严重,也表明监管机构已经清醒意识到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而从今年暴露出来的几起银行业大案,我们发现了其涉及金额之巨、作案手法之简单、涉及机构之广、影响之恶劣,都是让人触目惊心、匪夷所思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在外人看来专业严谨的商业银行能够作出如此欺上瞒下、简单粗暴、胆大妄为的坍塌式违法乱纪的行为。 去年以来发酵一年的侨兴债案件是具有标志性的“萝卜章”操作,牵涉众多的机构,涉及了包括传统银行、农信社、邮储、互联网金融、信托、融资租赁、交易所和保险公司等等几乎所有金融业态的21家金融机构,案件所涉金额其实只有10亿元。这个案件暴露当下金融机构普遍性的尽职调查形同虚设、风控环节几乎空白、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之严重程度,让人惊悚。 而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操作就没这么多技巧,涉及行业和机构也没这么多,但是金额巨大。根据监管机构的通告,这个案件是监管机构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通过监管检查和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监管机构对该案的定性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监管机构认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去年年初就有该案的情况在网上传播,后来有媒体报道进行核实。2017年4月5日下午,浦发银行回应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浦发银行官方也承认:“近年来,受区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我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我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显然这时候该行把问题推给了经济下行。 然而经济下行导致不良资产激增是事实,但是利用空壳公司掩盖不良资产却是人为。根据财新报道,由于经济下行,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银行给煤炭企业等的贷款,形成大量不良,再进行续贷又不符合相关政策。为了熬过经济周期,成都分行将这些大量存在风险隐患的贷款,转到企业其他的子公司进行续贷,以支持企业资金周转。 这其实是一种不良贷款掩盖术,财新的介绍是:比如A企业在A银行已经欠息,按理应进入关注类贷款;不过,B企业将A企业用1元钱收购,股权过户后,A企业的债务由B企业承担。A银行再给B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还可以要求B企业追加担保品等,B企业再用该笔贷款资金偿还A欠银行的息。经此腾挪,可能逾期的贷款就成为正常的贷款。 从目前看,这个案件损失应该不大,由于监管发现比较及时,对银行的经营影响较小,但是4.5亿的罚款对整个浦发银行的财务报表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 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拷问浦发银行为何要这样做。每做一件事,理性人的判断依据都是,收益大于风险。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隐瞒不良资产,这样就导致三个结果:最好的结果是最近几年贷款如此腾挪,等到经济再一次复苏,这些不良贷款变成优质贷款,说不定还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是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比如上一轮不良资产高发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极低价格收购的土地等在此后的经济复苏中价格成倍翻番,赚了个盆满钵满;次好的结果是不良贷款一直这么隐瞒着,不良贷款率仍然很低,并且还可以继续收取很高的利息,成都分行领导的绩效考核优良,奖金照发,高薪照拿,但是坏处是这部分资金银行收不回来,就变成死货币,成都银行的信用进一步收缩,贷款总资产增速进一步萎缩。不过这个好解决,可以通过总部来申请额度;最坏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监管发现,人财两空。另外一个选择是揭开、不掩盖不良资产,这样结果就是成都分行的不良资产可能是浦发分行中最高的,不但奖金和高薪拿不到,而且高管有很大可能被撤职,并且这部分信贷一样成为坏账,资产扩张速度照样萎缩。 我们通过以上粗浅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银行的管理体制下,隐瞒不良要比暴露不良好处大很多。更何况,银行不良资产在舆论界向来是敏感话题,媒体不敢报道,相关机构更是讳莫如深,如果不是监管部门明察秋毫,完全可以做到瞒天过海。这就会诱使分行高管胆大妄为,铤而走险。 但是类似浦发成都分行如此行为如果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就可能形成金融风险甚至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详情]

银行开年第一大案:浦发违规授信775亿(附案情还原)
银行开年第一大案:浦发违规授信775亿(附案情还原)

   来源:信贷 据四川银监局官网消息,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 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四川银监局同时公布了6个相关罚单,详细信息如下: 1 2 3 4 5 6 附:浦发成都分行腾挪千亿不良资产事件背后的流水账 2017年4月5日上午,天天快报推荐了某个不知名自媒体号推送的一篇文章《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直指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大额不良贷款,凭借天天快报惊人的流量,很快引起轩然大波。附内容截图 从行文上看文章作者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情况如数家珍,真假难辨。 因为是自媒体推送的文章,真假不好核实,我打开了百度满屏都是这篇文章 简单数了一下,大约三百多家网站同时刊登了这篇文章,但是没有一家正规网站,时间大多数都是4日夜里和5日的凌晨时分,源头都指向一家名为楚荆楚门网的地方论坛。如下图,刊发时间为4月4日上午09:37。 综上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这次是遇到黑公关了。截止5日中午,还没有任何一家正规财经媒体参与报道。 4月5日中午文中的蓝润实业集团首先进行了回应 (成都房价这两年,这两年蓝润的日子过得应该还可以吧) 浦发银行5日下午回复:我们关注到有关网传信息,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受四川地区传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公司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了一定压力,总行和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截至目前,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感谢您的关注! 其实当天晚上我还在朋友圈转发了另外一条浦发银行的声明,是通过行内公文发送的,文中确定了本次事件是由境外IP发起的攻击,文中内容虚假不真实,截图就不贴出来了。 4月11日中午,财新网刊发吴红毓然一篇文章《独家|浦发成都分行违规事件还原 借壳公司腾挪风险资产》。 吴红毓然文中提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确涉嫌千亿元违规资金操做,用于腾挪不良贷款,其实这在我们银行业很常见,面对一些周期性的企业,我们为了帮助企业熬过经济周期,将贷款转到企业其他的子公司进行续贷,以支持企业资金周转。可以说违规腾挪资金用于化解不良资产不假,但是银行的坏账损失远远达不到市场上宣称的千亿规模。 至此本次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腾挪千亿资金违规事件算是告一段落。 尾声: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A股那些事 [详情]

揭秘浦发775亿大案当事人:金融黑马被不良贷款绊倒
揭秘浦发775亿大案当事人:金融黑马被不良贷款绊倒

  【专题报道】浦发成都分行违规放贷775亿 银监会重拳处罚 金叫唤 来源:信托圈 当时人人都说“浦发疯了”…… 自24岁踏入银行大门,61岁的王兵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是如今这个结局——“双开”,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王兵,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热爱读“毛选”,嗜好抽烟,他曾如是评价自己——“不求财”。他被誉为有“深刻思想的银行家”,还获得过“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称号。 1月19日晚,一则与他有关的新闻震惊了整个金融圈。 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各种“财技”,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公告用词非常严厉——“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之前宣称“长期不良贷款为零”。 据财新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最终形成不良资产在100亿左右。 神话幻灭!风暴还在继续中。 除了王兵,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银监会公告还透露,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或许,一切都早已在伏笔的时候注定了结局。 2002年,王兵由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跳”到浦发成都分行,出任创始“掌门人”,领导班子完全由他组阁。 他24岁踏入银行大门,从一般干部做起,曾担任过工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 到浦发银行后,王兵一干就是15年。 前六年的他,是以一匹“金融黑马”的形象展示于公众面前。 从国有大行到浦发银行仅仅1年多,浦发成都分行不仅存款余额近70亿元,利润达8000万元,人均创利100万元,而且没有出现一笔“关注及以下”级别的不良贷款,这种业绩放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 在2002年,一起杀进蓉城的浦发、华夏、深发展、民生、兴业被称为“五小虎”,而一年下来,浦发成了跑得最快的一只猛虎。 对钢铁产业的“大胆下注”,是当时王兵“一马当先”的主要原因。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立后不久,钢铁业不景气,许多银行对这个产业的信贷避之不及,心有余悸,但浦发成都分行却为钢铁业贷出6个亿。 王兵其时很是得意:当时人人都说“浦发疯了”。 但不到半年,钢铁价格上涨,这些企业都成了给浦发回报最大的客户。 有时为了获得准确的市场情况,据说王兵还下到矿井里去测量矿藏的厚度。 2003年,王兵以12票的微弱劣势未能入选四川财经风云人物十人榜。不过,评委们认为,他绝对有资格拿上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的年度新锐奖。 在王兵的领导下,浦发成都分行连续4年被四川银监局评为内控监管“优秀”,并在四川省政府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上作为股份制银行的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随后,浦发成都分行员工收入高福利好的口碑也在成都金融圈传开,引来一众羡慕嫉妒恨。 王兵在浦发银行的后九年,可以说是“闷声做大事”。 这里必须指出的一个背景是:2008年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以来,金融信贷行业开始如火如荼。 在2009年终于拿下“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称号后,王兵基本上不再媒体上抛头露面。 公开报道显示,截止于2009年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总贷款余额379亿元,贷款利息回收率100%;当年实现利润80600万元,分行人均利润232万元。 王兵闷声做的大事之一,就是善做“长线”。这也为其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比如在项目的选择上,王兵就认为,银行长久经营的本质要素是抓住形态不变的增值资本和稳定的现金流量,因此浦发要把水电、钢铁、煤等资源产业作为支柱项目、基础项目来抓。 不可否认,国内企业的成长,大多利用经验和惯性,而非提升系统能力。金融行业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竞争对手林立,如何实现和保持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摆在每个游戏参与者面前。 圈内传言浦发成都分行以“投行”模式给煤矿企业贷款,在矿类企业贷款上的利息远高于同业,多走“非标”通道,缺少真正的担保、抵押等缓释措施。 可以想见,一旦碰上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整,这些贷款风险敞口巨大。 为了熬过经济周期,浦发成都分行于是将这些大量存在风险隐患的贷款,转到企业其他的子公司进行续贷,以支持企业资金周转。 一切为了掩盖不良贷款。 比如A企业在A银行已经欠息,按理应进入关注类贷款。不过,B企业将A企业用1元钱收购,股权过户后,A企业的债务由B企业承担。 A银行再给B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还可以要求B企业追加担保品等,B企业再用该笔贷款资金偿还A欠银行的息。 经此腾挪,可能逾期的贷款就成为正常的贷款。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将很难关上,而风险其实早已暴露。 信托圈注意到,2015年10月,四川银监局就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开过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为贷款风险分类不及时、不准确,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责令分行改正,并处以40万元的罚款。 一场疾风骤雨眼看着就要袭来。 2017年4月5日,一则传言《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迅猛发酵,并成为当日市场热点话题。 下午,浦发银行回应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回应中,浦发银行还提到,近年来,受区域经济影响,“我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我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回应一出,当时很多人猜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可能遇到“黑公关”了。 其实,浦发银行底下的动作外人不知道而已。 市场传言出来的第三天,有知情人士透露,浦发总行发文,因到龄退休,免去王兵高级专家职务。此前,浦发已调整了成都分行领导班子,由原昆明分行行长李卫星接任王兵。 王兵(右) 昨晚深夜,浦发银行再度回应: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 四川银监局的公告透露,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九宗罪”。 其中“八宗罪”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包括授信管理严重违规、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 另外一个“罪”就是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银监会认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批量造假,合规意识淡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毋庸置疑,新年第一枪就是一个大案要案,信号凸显,暗示强烈。 在此背后,前些日子发布的第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公报显示,中纪委也已盯上“金融信贷”。 这是一个资产规模超240万亿的行业,所有从业者都要小心了——要讲规矩、有纪律、知敬畏、守底线。 同时,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今后三年是你们非常不容易过的三年!是清算,也是救赎。 [详情]

业内人士:监管对违规保持零容忍 提高银行合规意识
业内人士:监管对违规保持零容忍 提高银行合规意识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在强监管、治乱象态势之下,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有了最新处罚结果。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和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等一系列法定程序,1月19日,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作出处罚,并罚没4.62亿元,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被“双开”。 此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该案件于去年4月曝光。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具体来看,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在总结该案暴露出的问题时指出,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1月17日,在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的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将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从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数次公开表态以及近期的一系列处罚来看,监管对违规保持零容忍态度,以起到震慑警示行业的效果。“罚款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推动银行业切实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银行合规意识。” 据了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据媒体报道,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最终形成不良资产在100亿元左右,而浦发银行总行已经计提了相关拨备,风险可控且处于化解之中。相关人士表示,截至2017年年末,浦发银行总资产6.1万亿元,同比增长4.74%;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2.15%;不良贷款率为2.14%,同比增长0.25%。2017年该行整体经营稳定。 银监会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详情]

浦发成都分行“零不良”的秘密:分拆授信 越权审批
浦发成都分行“零不良”的秘密:分拆授信 越权审批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 言犹在耳。1月19日晚间,银行业再现亿元罚单。因为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四川银监局依法罚款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2017年银监系统共罚没29.3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8年强监管、严处罚态势仍将持续。“处罚不是目的,是为了推动银行切实加强内控。把银行经营好、发展好,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杠杆、去泡沫,弥补经济短板,为国民经济做出新贡献。”监管部门人士表示。 “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浦发银行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零不良”的秘密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工作组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指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四川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中显示,王兵对浦发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王兵在2002年辞任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出任当时刚成立的浦发成都分行行长一职,直到2017年相关案件爆发后“到龄退休”,在任长达15年。而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案件中,涉案支行行长也长期在任未落实轮岗制度。 银监会指出,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问责四川银监局 案发后,银监会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力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除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还对浦发总行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进行追责。 浦发银行方面介绍,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而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浦发银行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未经审计净利润为542.40亿元。罚款对浦发本身经营影响不大但仍然足以“肉疼”。2017年半年报显示,浦发成都分行资产总额1389.36亿元,是西部最大的分行,半年报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西部地区营业利润为亏损29.36亿元,是所有地区中唯一亏损的,或许部分即受成都分行案件拖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主要是因为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 1月17日,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以强有力问责倒逼管党治党和监管责任落实,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银监会方面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详情]

银监会:浦发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
银监会:浦发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 言犹在耳。1月19日晚间,银行业再现亿元罚单。因为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四川银监局依法罚款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2017年银监系统共罚没29.3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8年强监管、严处罚态势仍将持续。“处罚不是目的,是为了推动银行切实加强内控。把银行经营好、发展好,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杠杆、去泡沫,弥补经济短板,为国民经济做出新贡献。”监管部门人士表示。 “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浦发银行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零不良”的秘密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工作组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指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四川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中显示,王兵对浦发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王兵在2002年辞任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出任当时刚成立的浦发成都分行行长一职,直到2017年相关案件爆发后“到龄退休”,在任长达15年。而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案件中,涉案支行行长也长期在任未落实轮岗制度。 银监会指出,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问责四川银监局 案发后,银监会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力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除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还对浦发总行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进行追责。 浦发银行方面介绍,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而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浦发银行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未经审计净利润为542.40亿元。罚款对浦发本身经营影响不大但仍然足以“肉疼”。2017年半年报显示,浦发成都分行资产总额1389.36亿元,是西部最大的分行,半年报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西部地区营业利润为亏损29.36亿元,是所有地区中唯一亏损的,或许部分即受成都分行案件拖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主要是因为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 1月17日,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以强有力问责倒逼管党治党和监管责任落实,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银监会方面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详情]

向1493空壳企业授信775亿掩盖不良 浦发分行被罚4亿
向1493空壳企业授信775亿掩盖不良 浦发分行被罚4亿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 言犹在耳。1月19日晚间,银行业再现亿元罚单。因为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四川银监局依法罚款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2017年银监系统共罚没29.3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8年强监管、严处罚态势仍将持续。“处罚不是目的,是为了推动银行切实加强内控。把银行经营好、发展好,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杠杆、去泡沫,弥补经济短板,为国民经济做出新贡献。”监管部门人士表示。 “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浦发银行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零不良”的秘密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在上级行和监管部门近年的综合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工作组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指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四川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中显示,王兵对浦发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王兵在2002年辞任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出任当时刚成立的浦发成都分行行长一职,直到2017年相关案件爆发后“到龄退休”,在任长达15年。而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案件中,涉案支行行长也长期在任未落实轮岗制度。 银监会指出,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问责四川银监局 案发后,银监会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力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除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还对浦发总行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进行追责。 浦发银行方面介绍,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而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浦发银行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未经审计净利润为542.40亿元。罚款对浦发本身经营影响不大但仍然足以“肉疼”。2017年半年报显示,浦发成都分行资产总额1389.36亿元,是西部最大的分行,半年报同时显示,2017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西部地区营业利润为亏损29.36亿元,是所有地区中唯一亏损的,或许部分即受成都分行案件拖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银监会还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主要是因为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 1月17日,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以强有力问责倒逼管党治党和监管责任落实,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银监会方面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落实“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详情]

银监局:目前浦发成都分行班子队伍稳定 经营平稳正常
银监局:目前浦发成都分行班子队伍稳定 经营平稳正常

  银监会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放贷案件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实习记者 欧阳剑环 银监会官网19日对外披露,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银监会方面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据介绍,银监会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方面称,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案发后,四川银监局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详情]

浦发银行连夜紧急公告:深表歉意!股民怒怼:不接受
浦发银行连夜紧急公告:深表歉意!股民怒怼:不接受

  来源:人民币交易与研究公众号 4.62亿元 2018年的中国银监会首张罚单 因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吃瓜群众表示很吃惊 风控去哪儿啦? 19日,中国银监会网站消息称,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当天深夜21点多,公司紧急公告:深表歉意!但股吧里的股民纷纷表示:不接受! 浦发银行关于成都分行处罚事项的公告 2018年1月19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公司”)成都分行收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以下简称“银监会四川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川银监 罚字【2018】2号),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行政处罚的主要内容 2018年1月18日,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对公司成都分行作出行 政处罚决定,对成都分行内控管理严重失效,授信管理违规,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执行罚款46,175万元人民币。此外,对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 业工作、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对此,公 司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上述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 二、公司相关情况说明 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 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 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 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 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详情]

那个让浦发员工年终奖缩水违规大案 终于出处罚结果
那个让浦发员工年终奖缩水违规大案 终于出处罚结果

  作者 | 夏心愉、宋易康 封面 | Public 出品 | 愉见财经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了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情况。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多人受到重罚 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一是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银监会表示,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对于银监会近期连罚数家银行,接近银监会人士指出,银监会一直在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因为“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是守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这次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造假的案件,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浦发银行总行在考核激励机制、监测异常业务、执行轮岗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一个都跑不了。除了对责任人进行内部问责和监管处罚外,涉嫌犯罪的人已交给警察处理了”。 四川银监局也被问责 银监会表示,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新年伊始银监会立刻圈出“八大方面”接力“三三四十”,为2018年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工作划定了提纲。 细看银监会2018年重点整治的八个方面,一个隐藏的要点是“针对监管自身的要求”。银监会也提出了监管履职方面的乱象,包括超越法定权限或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监管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未依法予以处理,或在查处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或选择性执法;在监管工作中隐瞒欺骗、弄虚作假,或有不廉洁行为等。 1月13日,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首次聚焦金融信贷反腐问题。公报指出,“要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集团的腐败案件,着力解决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 由于去年发布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并未专门提及“金融信贷”一词。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随着我国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此次中纪委在十九大后首次提出“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的问题,或暗示已将焦点转向我国间接融资占比80%以上的银行业。 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下称“4号文”),记者发现,深化整治乱象“八大方面”中的第二方面——“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其两大要点之一便是“违反信贷政策”。 《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下称“《要点》”)指出,“违反信贷政策”包括:违规将表内外资金直接或间接、借道或绕道投向股票市场、“两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特别是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债务融资,放大政府性债务;违规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且整改无望的落后企业提供授信或融资等。 此外《要点》指出,违规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资本金,或向不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导致资金滞留或闲置;不尽职审查和管理,导致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民生领域的贷款被侵占或挪用;人为调整企业标准形态,规避小微企业贷款指标等。同时,在阐述“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中,也多次提及信贷资金为理财产品提供融资或担保等违规行为。 浦发银行回应 “愉见财经”当晚从浦发银行总行方面了解到,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 成都分行的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浦发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和关于审慎经营、内部控制的监管规则;暴露出成都分行此前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同时也反映出在银行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漏洞和不足,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成都分行的问题经检查发现后,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浦发银行总行均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总行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向成都分行派驻了工作组,开展了摸清情况、合规整改、强化问责、处置风险、举一反三、恢复常态等一系列工作。对分行原经营班子和相关违规责任人员已从重严肃问责,相关涉案人员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推进合规整改工作的同时,对成都分行的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总体风险可控。此外,总行在干部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内部管理方面也对成都分行给予全面支持和帮助,支持成都分行积极服务于四川社会经济发展。 浦发银行按照审慎、稳健的经营原则,持续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对于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总行于2017年在全行部署了对成都分行风险事件的举一反三工作,总、分行各岗位人员均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全行端正经营理念,更加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发展,强化统一法人管理,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合规内控体制机制建设,着重提升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确保全行依法合规、稳健发展。总行进一步加强合规内控和风险管理,积极推进“天眼”风险控制平台建设,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干部交流,加大问责和考核力度,全面强化总行统领作用。 浦发银行称,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同比增长2.15%。 在未来的经营中,浦发银行将按照“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合法依规稳健运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以良好的经营成果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浦发银行公告: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对成都分行的处罚决定 浦发银行晚间公告,银监会四川监管局18日对公司成都分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成都分行内控管理严重失效,授信管理违规,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执行罚款4.62亿元。对此,公司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上述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上述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详情]

浦发775亿大案启示录:金融机构第一线正在溃退
浦发775亿大案启示录:金融机构第一线正在溃退

   金羊毛工坊 导读:1月19日,银监会披露了坊间广为流传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775亿违规授信案相关处罚结果。 从银监会披露的信息看,商业银行再一次倒在了分支机构的内控上,最先失控的一定是支行。无论浦发、民生、还是广发,都是整个组织和营销端的最前线垮掉了。浦发和广发有一点惊人的相似,都是分支机构为了腾挪不良,从一个坏动机出发,最终走上了内外勾结的造假之路。 几大案件反映了目前商业银行变态般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驱动下的基层人员日常工作状态,为了应付各式各样的任务指标和考核,银行从业人员无视本已虚设的内控,屡屡铤而走险。只不过浦发和广发这两大案件从涉案金额和影响面看,其恶劣和惊悚程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大多数金融大案要案:一个涉案超过百亿,从东莞一隅辐射到全国,甚至东北的农商行,在漫长和复杂的同业链条上,数十家同业机构全部中招;一家则涉案近800亿,背后竟然造出1493家空壳公司,潜在损失无法估量(据财新报道,最终形成不良百亿),实在是触目惊心。 这背后,“就以多年来国内银行业发生的案件为例,凡是分支机构特别是基层网点‘一把手’涉案的,现行管理机制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约束。某种意义上,虽然商业银行统一的法人体制已经建立,但分支行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总行到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多层及的委托代理使得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进而也在很多分支机构诱发“内部人控制”问题。 广发银行侨兴债事件,则更是当下中国影子银行乱象集大成之经典案例。分行不良出表是最早的动机,风险点恰在业务第一线,第一线也是balance sheet开始造假的起点,根子就是假的,就不用说后面的杠杆和私募产品假借蚂蚁金服招财宝通道公募化和资产证券化了。整个业务链条漫长复杂,从保理、担保、到同业投资,再到私募债、互金平台类证券化,整个一个影子银行+互金乱象的大盒子。这要不是120亿造得太大兜不住底,刚性兑付的金融机构吃不动了,这故事还能编下去。金融机构几百万亿庞大的表内外资产,有多少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而无论是之前刚刚重罚的广发、民生、恒丰还是最新加入阵营的浦发,监管动作总迟于机构内部人公开爆料和媒体报道,换句话说,现在监管当局重罚的都是通过公开渠道举报、爆料或者媒体公开报道的,那些冰川下的看不见的才更可怕。文章: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掩盖不良,浦发成都分行被罚4.62亿元 来源:银监会 1月19日晚间,银监会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相关处罚情况进行披露。 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和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等一系列法定程序,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注:2017年4月5日,一则市场传言发酵:有文章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给七个企业集团的2010个“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文章还称,这七家企业实则由唐铭杨、罗山东、何文军、杨凤鸣四人分别实际控制。 据财新记者从多位接近浦发银行人士处了解,目前市场传言的“千亿坏账”确实不实,但的确涉嫌千亿违规资金操作,这些贷款给银行造成真正的损失并不会如此惊人;而违规操作的目的是腾挪化解不良贷款。(注:一直以来,成都分行都是“零不良”,但从2016年起,成都分行的不良贷款突然“冒得非常明显”,有一个口径是该行不良率一度从0升至逾5%。) 摘录一篇 旧文 失控的支行:内部人控制之弊 2012年12月15日 02:42  21世纪经济报道 史进峰 中国银行业高达6.7万亿的理财产品(5年后这一数字已经逼近30万亿,金羊毛注)正在成为中国银行业案件防控的雷区,从银行兜底信托产品,到激辩信托产品刚性兑付,从支行行长频频卷入高利贷跑路丑闻,到客户经济违规销售名目繁多的PE产品,从江浙到内蒙再到上海频发的案件警报,似乎让中国银行业回到10年前的那副光景。 “分支机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12月14日,一位地方监管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几年,规模和利润驱使之下,中国银行业内控和合规建设并没有完全跟上机构扩张的步伐,而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催生出过度扭曲的KPI激励机制,最终使得支行行长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从已经发生的多起支行行长丑闻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扰乱公众秩序、诈骗罪频频见诸报端,支行行长成为中国银行体系内控失范的一个源头。 8年前,震惊中外的中国银行“高山案”已让中国银行业认识到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等基层细胞单元“内部人”控制的可怕之处;之后,中国银行业进行了股改上市,内控和合规体系从无到有。2007年以来,伴随着不良率不断走低的同时,极低的案发率似乎表明中国银行业风控体系已经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但一个支行客户经理违规销售产品的丑闻已足以将一家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拖下水。 “我想专门强调一下,要进一步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风范的第一责任。外部监管难以替代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这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内部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连续第四个季度,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再次作出风险警示,尚多次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规范银行从业人员行为,防范员工参与民间融资引发案件风险。 记者通过梳理近两年以来中国银行业诸多内控失范的典型案件,试图勾勒出支行行长权限失控、内部人控制的种种表现,进而探讨中国银行业治理模式之利弊。 扭曲的绩效 “一个股份行的支行行长年薪能冲到200万,多的还有600万的,激励多大,压力就有多大。”12月14日,江苏某大型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几年,揽存和业绩考核之下,客户经理和支行行长几乎承担了链条最底端的全部竞争压力。 “在江浙一些地区,如果一个人一年能拉来100亿元的存款,这个支行行长的位子就可以给他。”一家当地农商行人士,江浙一带称,支行行长、民企财务总监、国企的财务处长是一个黏度非常高的圈子,圈子里的人身份常常彼此转换,支行行长往往摇身一变跳槽到企业做总经理或者财务总监,反之也不奇怪。 如此背景下,无论是杭州爆发特大票据诈骗案还是济南爆发的齐鲁银行票证伪造案,往往能看到银行内部人与企业财务总监沆瀣一气的身影;在揽存业绩考核之下,企业总监手中掌有支行行长最急迫获得的大额对公存款,而支行行长往往以返点诱惑企业财务总监,更有甚者,二者串通,将巨额企业财务资金转为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高利贷”。 在商业银行绩效考评机制里面,以利润指标、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后收益指标为代表的经营类指标处于最核心的位置,2012年,银监会专门下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新的绩效考评指引明确指出,在计算风险管理类指标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考虑考评对象风险分类、识别和计量的准确性。“一旦发生案件,不仅绩效要调低,支行行长这个位子就坐不住了。从银监会的角度,希望引入风险指标倒逼银行调整扭曲的绩效考核体系,但在利益博弈之下,执行层面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正是扭曲的业绩激励机制导致基层客户经理和支行行长不断铤而走险,今年12月初爆发的总部在北京的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客户经理濮婷婷违规发售PE产品案便是最典型的案例。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客户经理濮婷婷是此次中鼎财富投资中心发行的四期私募股权投资产品的关键人物,“一开始是由第三方找的濮婷婷,希望其能促成银行代销;但是濮婷婷野心更大,最终一脚踢开了第三方,单独和中鼎接上了线。” 按照“行规”,四期产品共计1.6亿元,预期收益率11%-13%,若成功发售,中间人至少可以获得2%的佣金,根据该银行公告,该款产品并非该行代销产品,这意味着客户经理可能私自吃下了高达2%总额将近320万的佣金。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濮婷婷亲自拿出了200万-300万来购买此款产品,而根据投资者提供的一份购买者名单显示,支行行长蒋黎以及蒋黎妹妹皆购买了中鼎系列一期和三期产品,蒋本人曾和濮婷婷同在当地建行工作过,此后二人又一同跳槽至这家银行。 与客户经理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相比,支行行长被拉下高利贷陷阱者,更是不计其数。 在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一份起诉书中,当地某国有大行上海松江城区支行、泗泾支行原行长褚程军、黄一平在地产商吴连伟的种种诱惑之下,献身了一场高达2.7亿元的民间借贷游戏,两位支行行长分别以银行行长身份,以高额借款利息(2%-9%不等的月利率回报)为诱,向高达42名不特定群众非法吸收存款累计近2.7亿元归个人使用。 该起案件当中,支行行长被拉下水,除了高利贷诱惑之外,地产商吴某展开的种种人情攻势可谓叫绝,在三人口供中,吴某请褚程军、黄一平夜总会消费的账单赫然在列。 在扭曲的业绩考核体制之下,支行行长内部人控制严重弊端浮出水面,一句话,支行行长权限过大了。 在众多违法揽存纠纷案中,支行行长大额现金支付授权被频频滥用,按照商业银行一般规定,支行行长拥有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不含)以下的现金审核支付权;而在贷款及贴现等案件爆发高频领域,支行行长单笔500万元(含)以下的承兑汇票贴现审批权以及单户3000万元(含)以下的用信审批权也被频频滥用。 来自银监会的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重大恶性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千万元和亿元以上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均显著增长,信贷领域案件较为突出,外部骗贷手段呈现多样化,票据领域爆发重大恶性案件,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引发的案件频发。 “更有甚者,部分银行管理人员出于眼前利益,在企业已经面临违约的情况下,内外部勾结,寄希望于用新的贷款帮助企业掩盖风险,最终加剧了银行损失的程度。”上述监管官员告诉记者,背后都是重业务、轻管理等老思路,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往往“业务开拓先行、内控管理让路”。 这背后,中国商业银行风行多年的层级管理体制,事实上成为银行分支机构内控失范,支行行长权限过大、进而陷入内部人控制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月11日,一位股份制高层如是告诉本报记者,虽然统一的法人体制已经建立,但分支行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总行到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多层及的委托代理使得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进而也在很多分支机构诱发“内部人控制”问题。 “就以多年来国内银行业发生的案件为例,凡是分支机构特别是基层网点‘一把手’涉案的,现行管理机制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约束。”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内部人控制之弊 与此相对的则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内控建设往往赶不上规模扩张的脚步,过去五年时间,不少中型股份制银行网点数量扩张了两倍,但内控、合规与审计人员配置却没能跟得上。 一位中型银行高层告诉记者,该行目前分行合规人员配置比例平均是0.8%,个别还有到0.5%的,总行要求是到1.5%。 “1.5%大概需要多少人,3万多员工的1.5%需要450人,到2011年底时,还差200人呢。”上述股份行高层告诉记者,分支机构内控、合规和审计人员奇缺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员奇缺的背后恰是商业银行过去几年连续30-40个月或者更长时间“零案件”的内控和案防成果,经济上行周期,银行业偏低的案件爆发率麻木了银行的内控和审计神经。 如果追溯到本世纪初,2002年至2006年大概是商业银行案件爆发的一轮高峰期,上述股份制银行高层告诉本报记者,“一家股份制银行平均每年五六起,损失金额近7亿元,约占全行风险损失的50%,远远超过了国际先进银行的10%的警戒标准。” 这一切会重演么?垂直重构风险体系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开始加速暴露。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46万亿元,均环比连续三个季度上升。 不良和逾期贷款大幅攀升正在推动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业务条线作出迅速应对。 以中信银行为例,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行管理层透露,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上半年该行组建了新的风险管理部,并增设了授信审批部,同时将原先一个部门的合规审计部门设为合规部和审计部两个部门,此外,还成立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审计的分中心。 “目的就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职能,原先的风险管理部更多相当于一个授信审批部,而风险管理又多分散在公司银行、计划财务等各个部门。”接近中信的人士介绍。 风险控制条线独立,中信银行管理层将之归纳为,“一横一竖一中心”,所谓“一横”就是全面风险管理,就是成立风险管理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而新设的授信审批部,则主要担负原先风险管理部负责的信贷政策制定、信贷项目审查和审批的功能;“一竖”则是强调风险管理垂直性。所谓风险管理垂直性,指的是不断推进嵌入式、派入制、授权制这种管理模式,比如说小企业中心里面推出来这种嵌入式风险管理,零售业务也需要这种。 “这是业务事业部和准事业部改革的深入的结果。”一位资深风险专家说。 同时,为了防止不良的大幅激增,各家银行正在将贷款清收关口前移,一家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已将法律保全部的职责范围由“后三类不良贷款”前移至“关注”。 此外,进入2012年,股份制银行支行网点改革推进的力度大大加快。早在今年上半年,招行行长马蔚华就宣布,今年改革将在支行层面彻底展开,即未来全能型的支行将被小微和零售支行所取代,如此背景下,支行的功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支行行长手中掌握的信审大权也将受到严格削弱。 [详情]

浦发银行被罚4.62亿 分行原行长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
浦发银行被罚4.62亿 分行原行长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

  浦发银行违规授信被罚4.62亿元 成都分行原行长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本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1月19日晚,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处罚通知,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综合来看,四川银监局提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存在: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详情]

浦发回应成都分行被罚4.6亿:客户权益未受影响
浦发回应成都分行被罚4.6亿:客户权益未受影响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内控管理严重失效,授信管理违规,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规行为,而被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处罚,罚款高达4.62亿元(违规放贷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元)。浦发银行总行今晚(19日)发布公告表示,浦发银行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上述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 浦发银行表示,针对成都分行的违规经营事项,浦发银行已经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根据浦发银行此前发布的业绩快报,2017年浦发银行实现净利润542.4亿元,也就是说,浦发银行全年利润的0.85%已经被罚掉了。 浦发银行在公告中还表示,将在全行范围内认真开展举一反三教育整改工作,深刻反思,统一思想,吸取教训;端正全行经营理念,更加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发展,强化统一法人管理;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合规内控体制机制建设,着重提升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确保全行依法合规、稳健发展。 (央视记者 王雷) [详情]

违规发放贷款775亿 银监会对浦发银行罚款4.62亿
违规发放贷款775亿 银监会对浦发银行罚款4.62亿

   作者:胡艳明 1月19日晚间,银监会官网公布《银监会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称,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银监会表示,案发后,其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详情]

浦发银行回应违规发放贷:深感愧疚 将加大考核力度
浦发银行回应违规发放贷:深感愧疚 将加大考核力度

  原标题: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 第一财经记者当晚从浦发银行总行方面了解到,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 成都分行的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浦发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和关于审慎经营、内部控制的监管规则;暴露出成都分行此前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同时也反映出在银行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漏洞和不足,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成都分行的问题经检查发现后,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浦发银行总行均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总行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向成都分行派驻了工作组,开展了摸清情况、合规整改、强化问责、处置风险、举一反三、恢复常态等一系列工作。对分行原经营班子和相关违规责任人员已从重严肃问责,相关涉案人员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推进合规整改工作的同时,对成都分行的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总体风险可控。此外,总行在干部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内部管理方面也对成都分行给予全面支持和帮助,支持成都分行积极服务于四川社会经济发展。 浦发银行按照审慎、稳健的经营原则,持续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对于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总行于2017年在全行部署了对成都分行风险事件的举一反三工作,总、分行各岗位人员均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全行端正经营理念,更加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发展,强化统一法人管理,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合规内控体制机制建设,着重提升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确保全行依法合规、稳健发展。总行进一步加强合规内控和风险管理,积极推进“天眼”风险控制平台建设,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干部交流,加大问责和考核力度,全面强化总行统领作用。 浦发银行称,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同比增长2.15%。 在未来的经营中,浦发银行将按照“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合法依规稳健运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以良好的经营成果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详情]

成都分行违规放贷案后 浦发银行反思内控问题
成都分行违规放贷案后 浦发银行反思内控问题

   1月19日,四川银监局下发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行政处罚结果,罚款人民币4.62亿元,并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根据银监会的处罚通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对于此事,浦发银行总行表示:“成都分行的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内部规章制度和关于审慎经营、内部控制的监管规则。暴露出成都分行此前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也反映出我行在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漏洞和不足,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成都分行的问题经检查发现后,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浦发银行总行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 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浦发银行总行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向成都分行派驻了工作组,开展了摸清情况、合规整改、强化问责、处置风险、举一反三、恢复常态等一系列工作。对分行原经营班子和相关违规责任人员已从重严肃问责,相关涉案人员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成都分行风险处置工作有序进行,已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队伍稳定,经营正常。 在推进合规整改工作的同时,浦发银行对成都分行的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总体风险可控。 据了解,浦发银行总行于2017年在全行部署了对成都分行风险事件的举一反三工作,总、分行各岗位人员均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并进一步加强合规内控和风险管理,推进“天眼”风险控制平台建设。加大问责和考核力度,强化总行统领作用。 浦发银行总行表示,浦发银行对于成都分行发生的违规发放贷款案件深感愧疚;对于监管部门的查处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同时将以此为鞭策强化自身管理,坚持从严治行,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立行之本。 浦发银行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同比增长2.15%。 据银监会通报,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详情]

浦发成都分行被开4.6亿大罚单 浦发内近200人被问责
浦发成都分行被开4.6亿大罚单 浦发内近200人被问责

  原标题:胆子太大了!浦发成都分行被开4.6亿大罚单,对1493个壳公司授信775亿掩盖不良,损失咋处理?看浦发回应 4.62亿!银监会2018首张亿元罚单来了,这一次,矛盾直指银行掩盖不良贷款问题。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依法查处浦发银行(13.240, 0.00, 0.00%)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做出处罚,共罚没4.62亿元,原浦发成都分行行长王兵被“双开”。 银监会方面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违规案件定性也极为严重。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先来看看主要处罚有哪些: 1、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 2、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3、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并在全行启动大轮岗; 5、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案件回放:涉案金额高达775亿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媒体曝光后,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图片来源:中国财经图库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暴露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处罚中提到,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主要处罚:浦发内部近200人被问责 此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后,银监会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 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银监会方面透露,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并在全行启动大轮岗。 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在四川银监局今日公布的行政罚单中,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对监管处罚:严肃问责并党纪政纪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不仅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四川银监局监管人员也遭罚。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这已是今年以来第二起机构、地方监管人员一起被罚的案件。此前工行黑龙江分行因违规销售超50亿对公理财一事,被罚超3000万元,同时黑龙江银监局相关监管人员也因监管督导不力被问责。 在前不久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就强调,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进行问责处理。 其中设定的8大乱象中,就有“案件查处不到位”,具体包括“处罚问责力度与案件危害程度不匹配,监管处罚和机构内部问责宽松软,涉嫌刑事案件但未主动移送司法机关;风险排查走过场,后续整改流于形式,同质同类案件反复发生等”。 1月17日,在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的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也表示,将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在四川银监局公布的罚单案由中,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9大问题,其中包括“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等。 浦发行回应:处罚金额全额计入公司损益,不构成不利影响 针对银监会处罚,浦发银行当日(1月19日)晚发了关于成都分行处罚事项的公告,主要回应事项如下: 1、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 2、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3、公司在全行范围内认真开展举一反三教育整改工作,深刻反思,统一思想,吸取教训;端正全行经营理念,更加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发展,强化统一法人管理;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合规内控体制机制建设,着重提升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确保全行依法合规、稳健发展。 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经营风险;坚持“回归本源”。 4、处罚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上述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小结:“如果违规,就让你无利可图” 从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因“侨兴债”违规担保案被罚超7亿,到邮储银行、恒丰银行等因“侨兴债”违规出资同样被开出亿级罚单,再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此次被罚4.62亿元,银监会的监管“实锤”越敲越重。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加重处罚的目的,是切切实实做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将处罚落到实处,才有可能树立银行业“向合规要业绩”的理念。 “银行业过去可能觉得违规产生的效益更大,现在如果违规,就让你无利可图。”银监会负责人称。 银监会还方面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详情]

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 9大问题逐个看
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 9大问题逐个看

  原标题: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涉大批壳公司,9大问题逐个看! 今日下午8点左右,银监会公布了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处罚结果通报。 该银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对该银行的处罚结果中详细列明了9条违法违规内容。 9条违法违规内容逐个看 从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的官网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被处罚单位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被处罚金额为4.6175亿元。 具体处罚公告中对应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以下9条“” 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这9条中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是发放贷款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 问责处罚198人 在银监会的问题通报中,披露了更多的细节。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这一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 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多名银行人士被处罚 四川银监局除了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还对涉案个人开出了多张罚单。 据了解,王兵曾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四川银监局的处罚理由为:王兵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具体处罚内容包括两条,1是警告,罚款50万元人民币;2是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此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名原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银监会还表示,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对于未来的工作,银监会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浦发银行去年曾否认成都分行被骗贷 2017年4月5日,一篇名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在网络间流传。 该文章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2010个非正常经营或虚假注册的“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这些资金,最终由7大集团公司实际使用,截至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 对此,浦发银行去年回应腾讯财经称,该行已关注到上述信息,“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该行同时表示,“近年来,受区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我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我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相关公司当时也发声明,违规获取资金等信息为严重不实内容。 [详情]

浦发银行被罚4.62亿 分行原行长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
浦发银行被罚4.62亿 分行原行长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

  原标题:浦发银行违规授信被罚4.62亿元 成都分行原行长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作者:冯樱子 1月19日晚,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处罚通知,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综合来看,四川银监局提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存在: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详情]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授信775亿 被罚4.62亿元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授信775亿 被罚4.62亿元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9日讯 今日,据银监会官网消息,银监会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具体内容如下: 银监会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2017年以来,银监会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总体要求,抓住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严厉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依法查处大案要案。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和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等一系列法定程序,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查处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四川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川银监罚字〔2018〕2 号       被处罚当事人姓名或名称       个人姓名               单位       名称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        李卫星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存在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 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       行政处罚决定       罚款人民币46175万元。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2018年1月18日       四川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王兵)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川银监罚字〔2018〕3 号       被处罚当事人姓名或名称       个人姓名       王兵(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       王兵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           警告,罚款50万元人民币;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2018年1月18日       四川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许承斌)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川银监罚字〔2018〕4 号       被处罚当事人姓名或名称       个人姓名       许承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       许承斌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相关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           警告,罚款30万元人民币;取消10年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2018年1月18日       四川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赵勇)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川银监罚字〔2018〕5 号       被处罚当事人姓名或名称       个人姓名        赵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          赵勇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相关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           警告,罚款30万元人民币;取消10年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2018年1月18日       四川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章模华)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川银监罚字〔2018〕6号       被处罚当事人姓名或名称       个人姓名       章模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          章模华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相关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            警告,罚款50万元人民币;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2018年1月18日       四川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高波)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川银监罚字〔2018〕7号       被处罚当事人姓名或名称       个人姓名       高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       高波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相关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           警告,罚款50万元人民币;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2018年1月18日       [详情]

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 9大问题逐个看
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 9大问题逐个看

  浦发惊爆775亿大案!违规放贷,手段隐秘,涉大批壳公司,9大问题逐个看! 天逸  今日下午8点左右,银监会公布了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的处罚结果通报。 该银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对该银行的处罚结果中详细列明了9条违法违规内容。 9条违法违规内容逐个看 从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的官网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被处罚单位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被处罚金额为4.6175亿元。 具体处罚公告中对应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以下9条“” 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这9条中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是发放贷款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 问责处罚198人 在银监会的问题通报中,披露了更多的细节。 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这一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各方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风险处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金融安全。 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多名银行人士被处罚 四川银监局除了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之外,还对涉案个人开出了多张罚单。 据了解,王兵曾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四川银监局的处罚理由为:王兵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具体处罚内容包括两条,1是警告,罚款50万元人民币;2是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此外,四川银监局还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名原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银监会还表示,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监会近日已依法对浦发银行总行负有责任的高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启动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此外,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对于未来的工作,银监会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监管姓监”,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浦发银行去年曾否认成都分行被骗贷 2017年4月5日,一篇名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在网络间流传。 该文章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2010个非正常经营或虚假注册的“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这些资金,最终由7大集团公司实际使用,截至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 对此,浦发银行去年回应腾讯财经称,该行已关注到上述信息,“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该行同时表示,“近年来,受区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我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我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相关公司当时也发声明,违规获取资金等信息为严重不实内容。  [详情]

关于浦发银行被罚4.62亿 这些问题你该弄明白
关于浦发银行被罚4.62亿 这些问题你该弄明白

   文章来源:公众号金融街15号      银监会19日晚公告称,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关于银监会作出这笔处罚的来龙去脉,我们一一为您解答。 1.此次浦发银行为什么被处罚? 答:近日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进行处罚。主要原因是:①掩盖不良贷款,②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③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④涉案金额巨大、性质恶劣,必须依法处罚。 2.为什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罚4.62亿? 答:这次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造假案件,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浦发银行总行在考核激励机制、监测异常业务、执行轮岗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 3.这些违法的人被行政处罚就了事了吗? 答:不会,一个都跑不了。除了对责任人进行内部问责和监管处罚外,涉嫌犯罪的人已交给警察蜀黍处理了。 4.浦发银行会被罚倒闭吗? 答:不会。2017年浦发银行净利润542.4亿元,被罚后不影响正常经营,但教训足够深刻。 5.罚款交到哪? 答:都是上缴国库。 6.银监会最近为啥连续罚银行? 答:银监会一直在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2018年将进一步深化整治。“一案三查、上追两级”,“处罚一个、震慑一片”,因为“监管姓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是守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详情]

浦发银行回应被罚4.6亿元:接受处罚深表歉意
浦发银行回应被罚4.6亿元:接受处罚深表歉意

  浦发银行回应被罚4.6亿元:坚决支持和接受处罚,深表歉意 1月19日晚间,在银监会公布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违规发放贷款案件被罚4.62亿元后,浦发银行(600000.SH)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浦发银行表示,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同时浦发银行称,上述罚款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失,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浦发银行此次被监管部门重罚的案由是,该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在案件通报中称,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除了罚款4.62亿元外,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浦发银行在公告中还表示,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成都分行处罚事项的公告[详情]

浦发成都分行被开4.6亿大罚单 银监局监管人员也遭罚
浦发成都分行被开4.6亿大罚单 银监局监管人员也遭罚

   4.62亿!银监会2018首张亿元罚单来了,这一次,矛盾直指银行掩盖不良贷款问题。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做出处罚,共罚没4.62亿元,原浦发成都分行行长王兵被“双开”。 银监会方面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违规案件定性也极为严重。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先来看看主要处罚有哪些: 1、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 2、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3、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并在全行启动大轮岗; 5、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案件回放:涉案金额高达775亿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媒体曝光后,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图片来源:中国财经图库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暴露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处罚中提到,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主要处罚:浦发内部近200人被问责 此案在2017年4月被曝光后,银监会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风险处置和整改问责工作。 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银监会方面透露,浦发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党规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并在全行启动大轮岗。 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在四川银监局今日公布的行政罚单中,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对监管处罚:严肃问责并党纪政纪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不仅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四川银监局监管人员也遭罚。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这已是今年以来第二起机构、地方监管人员一起被罚的案件。此前工行黑龙江分行因违规销售超50亿对公理财一事,被罚超3000万元,同时黑龙江银监局相关监管人员也因监管督导不力被问责。 在前不久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就强调,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进行问责处理。 其中设定的8大乱象中,就有“案件查处不到位”,具体包括“处罚问责力度与案件危害程度不匹配,监管处罚和机构内部问责宽松软,涉嫌刑事案件但未主动移送司法机关;风险排查走过场,后续整改流于形式,同质同类案件反复发生等”。 1月17日,在银监会党委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的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也表示,将重点查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信贷中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失职失责问题,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权力行使不规范、监管问责处罚不严不实的机构或部门,严格依规依纪问责处理。 在四川银监局公布的罚单案由中,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9大问题,其中包括“不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等。 浦发行回应:处罚金额全额计入公司损益,不构成不利影响 针对银监会处罚,浦发银行当日(1月19日)晚发了关于成都分行处罚事项的公告,主要回应事项如下: 1、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 2、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3、公司在全行范围内认真开展举一反三教育整改工作,深刻反思,统一思想,吸取教训;端正全行经营理念,更加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发展,强化统一法人管理;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合规内控体制机制建设,着重提升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确保全行依法合规、稳健发展。 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经营风险;坚持“回归本源”。 4、处罚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上述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小结:“如果违规,就让你无利可图” 从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因“侨兴债”违规担保案被罚超7亿,到邮储银行、恒丰银行等因“侨兴债”违规出资同样被开出亿级罚单,再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此次被罚4.62亿元,银监会的监管“实锤”越敲越重。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加重处罚的目的,是切切实实做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将处罚落到实处,才有可能树立银行业“向合规要业绩”的理念。 “银行业过去可能觉得违规产生的效益更大,现在如果违规,就让你无利可图。”银监会负责人称。 银监会还方面表示,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详情]

新闻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相关报道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