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追问

劫后余生:好比一辆特斯拉变成手扶拖拉机
劫后余生:好比一辆特斯拉变成手扶拖拉机

整架飞机开始剧烈抖动,刘传健看不清仪表盘,只知道下行速度在不断增加。控制自动驾驶的FCU(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飞行仪表失灵。好比一辆特斯拉变成手扶拖拉机[详情]

南方人物周刊|2018年05月20日  13:07
事件启示:国产大飞机需解“空窗”之困
事件启示:国产大飞机需解“空窗”之困

目前全球大型飞机制造主要被波音、空客垄断,为其配套的三家公司也垄断了客机风挡玻璃市场。我国每年仅维修更换玻璃的费用就达数亿元。[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21日  03:19
专访机长:玻璃爆裂瞬间心想完了(附视频)
专访机长:玻璃爆裂瞬间心想完了(附视频)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变形了” “我的职责是把飞机控制好,不让飞机掉下去”[详情]

央视新闻|2018年05月20日  17:00
最新进展:川航3U8633航班生死备降事故原因调查启动
最新进展:川航3U8633航班生死备降事故原因调查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5月16日  01:34
质量存疑:客机破裂风挡无故障记录 或影响空客可信度
质量存疑:客机破裂风挡无故障记录 或影响空客可信度

央广网|2018年05月16日  09:55
官方消息:普查川航事件同件号部件(客机图)
官方消息:普查川航事件同件号部件(客机图)

北京青年报|2018年05月16日  07:56
官方消息:去年曾进行大范围检修 含所有窗玻璃
官方消息:去年曾进行大范围检修 含所有窗玻璃

澎湃新闻|2018年05月15日  22:10
业内人士:大飞机风挡玻璃裂纹国内有先例
业内人士:大飞机风挡玻璃裂纹国内有先例

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05月16日  00:58
安全隐患:为何高空碎玻璃的总是空客?
安全隐患:为何高空碎玻璃的总是空客?

空客自己也打算研发透明客机。他们的方案是让飞机透明一半,以及更加未来范。如今,空客研发的仅仅6块玻璃的A319-21系列都屡屡被曝出安全隐患,这款“透明飞机”当真研发出来又会有几人敢坐?[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4日  22:27

各方评论

人民日报:致敬生死迫降 也要让隐患无处藏身
人民日报:致敬生死迫降 也要让隐患无处藏身

事故终究是事故,英雄值得赞誉,问题也必须正视。安全是一道生命线,也是底线,万里高空中,任何细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于公众而言,风挡玻璃是如何破碎脱落的?搞清楚这个问题,最为关键。[详情]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  22:34
第一财经日报:防患于未然也很重要 事件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防患于未然也很重要 事件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05月16日  02:44
北京青年报:让机长做壮举的机会到底是怎么来的?
北京青年报:让机长做壮举的机会到底是怎么来的?

北京青年报|2018年05月16日  08:17
和菜头:机长你不够伟大
和菜头:机长你不够伟大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5日  11:06
给川航机长世纪迫降点赞 也别忘了问个为什么
给川航机长世纪迫降点赞 也别忘了问个为什么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为何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未能检测出问题?或者说,在相应等级的飞机检修中是否该进行前风挡玻璃的检测(比如老化程度)工作?[详情]

新京报|2018年05月15日  01:46

还原现场

【事件缘起】川航一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 飞机已落地
【事件缘起】川航一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 飞机已落地

从四川航空方面了解到,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已于7时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机休息。目前,川航正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5月14日  09:00
【奇迹备降】用时20分钟 副驾驶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
【奇迹备降】用时20分钟 副驾驶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5日  05:36
【内部视频】餐盒散落在地 氧气面罩脱落
【内部视频】餐盒散落在地 氧气面罩脱落

据乘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当时飞机内部的通道上大量餐盒散落在地,氧气面罩已经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详情]

北京时间|2018年05月14日  16:01
【航班乘客】当时出现失重 以为自己要完了
【航班乘客】当时出现失重 以为自己要完了

当事乘客称,当时飞机很颠簸,氧气面罩突然掉落,出现失重感觉,有乘客粥撒出来,“当时以为自己要完”。在等待备降时,很多乘客在哭,有人“吓晕了,吓吐了”。机务人员广播安慰称,“相信有能力有信心处理好”。[详情]

新京报|2018年05月14日  12:12
【空管部门】为3U8633开辟绿色通道 半小时盲发指引
【空管部门】为3U8633开辟绿色通道 半小时盲发指引

整个盲发时间持续约半个小时,空管部门依靠雷达,获悉航班的位置和飞行高度,将信息即时发送给川航3U8633航班。[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4日  19:20
【受伤情况】一人腰伤住院 一人擦伤
【受伤情况】一人腰伤住院 一人擦伤

有29名感觉不适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就诊。经初步检查,目前,一人因腰伤收治入院,一人皮肤擦伤。其余人员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5月14日  14:11
【航空人士】情况罕见 操作飞机难度很大
【航空人士】情况罕见 操作飞机难度很大

因为涉及自动飞行的很多仪表损坏,导致后面很多都需要手动操作,外加环境极端,这对于飞行员的心理和飞行技术基本功要求特别高。[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14日  16:23
【资深机长】不排除机务维修未锁定好前挡的可能
【资深机长】不排除机务维修未锁定好前挡的可能

一航空公司资深机长对新浪财经表示,“这比较罕见的,理论上来说不应该。”他认为,客机可能受到物体撞击,但也不排除因机务维修未锁定好前挡玻璃的可能,具体原因等待官方调查结果。[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14日  15:29
【一文读懂】在空中都经历了怎样残酷考验?
【一文读懂】在空中都经历了怎样残酷考验?

更严峻的问题是低温,外界气温在零下四、五十度,因为有空调系统,很多飞行员在驾驶舱是习惯穿短袖的。而且低温加上高速气流吹袭,夺取人体热量的速度会比单纯的低温更快速。[详情]

环球时报|2018年05月14日  21:18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玻璃爆裂瞬间心想完了(附视频)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玻璃爆裂瞬间心想完了(附视频)

  原标题:i“专访川航迫降机长:风挡玻璃爆裂瞬间 心里曾喊“完了完了””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变形了” “我的职责是把飞机控制好,不让飞机掉下去” …… “飞前检查没有任何问题” 5月14日早上6:27,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机上有包括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人员,以及119名乘客。7:06左右,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突然,平稳飞行中的飞机发出一声巨响。(详情见:飞着飞着,驾驶舱玻璃没了!川航客机惊险着陆!) 刘传健:当时的第一判断是爆炸、爆裂的声音,我和副驾驶都发现副驾驶前风挡玻璃有裂纹了。 记者:当时爆炸声音有多大? 刘传健:声音比较大,至少是以前(爆)爆米花的那个声音。 记者:那天早上有什么异常吗?  刘传健:没什么异常。(起飞前)机长每次都必须要对飞机的外部和内部进行检查,这次我都进行了检查,没有问题。 “想把飞机控制好,但心里觉得完了” 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一般理论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更多内容:一图 | 川航客机的风挡玻璃为什么会破裂?)。但出于职业敏感,刘传健还是迅速做出了决定: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 而就在他调转机头,抓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风挡裂了,我们决定备降成都”的信息时,整个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上半身吸出了窗外。 刘传健:我根本没有想到会爆炸。一共爆了三次,等看副驾驶的时候,就已经半个身体(上半身)在窗外了。我想伸手抓他,但飞机的速度非常大,我一是过不去,二是确实够不着。 记者:你当时能确认他的安全吗? 刘传健:我当时都不敢想,只是想着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但那时候我真没把握,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机身在抖动,满屏都是故障显示” 驾驶舱失压后,狂风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很多数据板都遭到破坏或者变得无法确认。控制面板被破坏,就相当于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自动驾驶已没有可能,必须依靠手动来完成。 刘传健:强风吹着,脸上有撕裂感。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都变形,整个机身也在抖动,仪表看不太清楚,在晃动。 记者:仪表上还有显示吗,所有的功能还存在吗? 刘传健:我操纵飞机那边是有显示的,但是我当时不敢确定是正确的显示。因为爆破了以后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两个屏幕全是故障。 “大概-40℃,前期太紧张没觉得冷” 近万米高空,驾驶舱破了一个大洞,将迅速导致两个致命后果,一是低温,二是驾驶舱内缺氧。 记者:一般机舱内是多少度?机舱外当时大概零下多少? 刘传健:平时舱内大概24度左右,9800米的话,(舱外)按理论算应该是零下40多度。 记者:(温度骤降)对整个肢体的操作是否会受到大的影响?   刘传健: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冷)。 记者:有戴氧气罩吗? 刘传健:有,但是我戴不上,因为风太大了。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没想到缺氧的问题。 “他实际上是顺着风爬进来的” 在刘传健的操纵下,飞机继续飞行。幸运的是,风挡玻璃爆裂二三十秒后,被强力压差吸出驾驶室的副驾驶徐瑞辰回到了驾驶舱。 刘传健:一下爆破了以后,相当于里面没有压差了,飞机里面和外面,它的压力是一样的,实际上是顺着风往里吹爬进来的,如果风一直往外吸,他是进不来的。 压差大、温度低、速度快…比“英航事件”更凶险 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室的一块风挡玻璃突然飞脱,机长被吸出机外。凭着副机长的努力,飞机安全降落,机长奇迹生还,创造了一个航空史上的奇迹。然而,刘传健驾驶的这架飞机,比“英航事件”更加凶险。 刘传健:(英航5390)高度比较低,速度比较小。我们这次高度非常高,应该是9800米,压差非常大,温度非常低,速度也很快,当时的速度是800公里每小时。 除了高度和速度上的不同外,刘传健驾驶的飞机下面,是山尖上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一旦遵循常规操作下降,势必撞上冰山,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机长辅助飞行 副驾驶发出“7700” 意外发生后,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立刻进入驾驶舱。 梁鹏:我直接看到驾驶舱门爆开了,很大的风声。进到驾驶舱后,看见飞机在转弯,下边全是山,我坐下系好安全带,把氧气罩给机长戴上。飞机飞高原都有特定的失压程序,所以我立刻拿出电子飞行包,翻出拉萨的失压程序,告诉他我们现在要飞的地方叫崇州,要下的高度是两万两千英尺,我就负责导航通讯,他负责操纵飞机。 与此同时,第二机长梁鹏提醒副驾驶发出“7700”的提示。 梁鹏:这是我们的一个应答机。当时没有办法通讯,如果按这个,下面是能知道我们碰见紧急情况了,但这个要隔一段时间按一下。刘机长他冷,我就给他抚摸,摸他手,一个是产生点热量,我就说没问题,同时也一直给副驾驶安抚。 “生怕因故障导致失控,所以操作很纠结” 在狂风、巨大的噪音、低温、缺氧的情况下,刘传健在驾驶室内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异常艰难,大概五分钟后,他将飞机控制到了一个好的状态。   记者:这五分钟最多想的是什么? 刘传健:最多的时候,我一定把飞机保持好,一定不要让飞机掉下去,尽量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如果我无法操控飞机,能做多少做多少吧。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到后来,还是有些很多纠结的问题。因为当时有无数的故障,我生怕因为故障造成飞机姿态变化。如果飞机失去姿态,某种情况下是会失速掉下去的。因此我是非常非常谨慎的,可用可不用的设备,我绝对不用。 安全迫降后第一句话“我们都还活着” 早上7:11左右,飞机从32000英尺下降至24000英尺高度,飞机的姿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此后,飞机继续平稳下降,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梁鹏:能见跑道之后,心里边当时真是不怕了,因为只要能让我们见到跑道,我们就能把飞机飞下去。所以落地之后,真的是松了一口气。他(刘传健)侧过来,我们看着,就握了个手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还活着。 刘传健:飞机落地一刻长长舒一口气,我和他同时在那儿,我们都还活着。 “我还会继续飞行” 据四川航空发布的消息,除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外,其余27名前往医院就诊的乘客身体未见明显异常,事故原因正在调查(详情见:生死备降!网友:他们让生命继续前行)。 当问及刘传健在经历过这样一次特别的飞行事故后的个人安排时,刘传健说:在身体检查、心理辅导、心理平稳没有异常情况后,我还会继续飞行,我相信我能行。[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5月20日 17:00
川航3U8633劫后余生
川航3U8633劫后余生

  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时,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随后飞机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乘客陆续走下飞机    图 / 乘客樊爱华提供 川航3U8633 劫后余生 | 一种关注 仍有未知在等待他们,是一种幸运 梦 醒   5月12日夜里,陈崇芳做了一个梦。鹅毛大雪从空中飘落,一朵一朵,掉到她的身上。她伸手去接,一口气竟吹到了别人头上,“看着就像戴孝一样。”她猛然惊醒,摸出手机搜索,“解梦”网页写着,“梦见身上的雪花或残雪不掉落,预示不久会有丧事或重大变故灾难发生”,“打算出门的人梦见大雪满地,建议延后几天再出行”…… 一周前,陈崇芳买好了川航3U8633重庆飞拉萨的机票。 同行的还有表侄女丁雁和三姐陈崇淑,她们准备到拉萨开个川菜馆,找好铺子就立马开张。陈崇芳想着自己的梦一向很准,睡不着。早上不到7点半,她推门而出,一句“我走了”说得很重。老公感到异样,但也没说什么,怕忌讳。 坐上成都开往重庆的动车,陈崇芳仍有些惴惴不安,想着是否要改期。直到妈妈打来电话,说舅舅病死了。她以为梦里预示的灾难这就过去了。她决定放下心事。三姐快50岁了还没坐过飞机呢,她平时跑公路客运,这会儿正碰上修路,难得休息,可以拉上她去拉萨一起耍耍。 四川隆昌的小艾也是第一次坐飞机。老公曾世彬去西藏阿里做建筑工,同行的还有十多个老乡,她是唯一的女人,跟去帮他们做饭。重庆到拉萨这趟航班,包工老板买的票,其他人都飞过好几次了。要不是前年修房子,前夫卷了钱赌博、欠下20万巨债,小艾不会和现在的老公交往,自然也就不会有这趟西藏行。她想,自己在西宁呆过,高原反应不算什么。 13日傍晚到了机场附近的旅馆,他们走了好几里路,找到一个川菜馆。男人们喝酒吃肉践行,人均花了80元。吃着25元一斤的水煮鱼,小艾开心不起来,她本想坐到一边吃碗面,但老公拉不下这个脸。出门前妈妈拉着他俩说,在外有钱也要想着没钱的时候。 为钱的事,她少不了跟老公吵架。回到旅馆,她的眼睛生涩地发疼。老公抱着五瓶矿泉水进来了,她埋怨他又浪费钱,谁知他说是库房“顺”来的,令她更为不安。每次出门她总是睡不好,迷迷糊糊1点多就醒了。她设置好的闹钟到凌晨3点半才会响。 周诗鲤是凌晨4点起床的。前一天下午,他本该登上另一趟航班。在广州做电子产品销售的他,负责西藏区域业务。这次差不多是第十次飞拉萨了,他竟然跑错了航站楼。没赶上飞机,只得改签次日最早6点05的航班,还能赶上中午前到拉萨。他在重庆的网吧消磨了大半日,清晨昏昏沉沉走进客舱,在12E坐下,只想吃点东西赶紧补个觉。 天色还早,陈崇芳感到客舱里有点死气沉沉。小艾则有点失望,飞机没有她想象的大。她和老公分别在14D和15D前后两个位子坐下。陈崇芳从他们身后的16D,换到了丁雁坐的17排。怕19排的三姐第一次坐飞机害怕,两人又费劲一起换到19排。 三人并排,趁着起飞前,“臭美”来张自拍合影,心情好多了。丁雁大大咧咧惯了,“三姨别怕没事,我买的保险是百万身价,飞机出事赔价500万,开汽车出事赔价200万……”陈崇芳听着不舒服,没作声。 坐在靠近安全出口一排中间位置的火锅大厨吴生,从广州回重庆探亲时,偶然碰到一位在西藏拉萨做火锅的朋友,此行准备去他那帮把手。买飞机票时,他头一回加购了一份保险。事后,他自己都感到诧异,不知当时是怎么想的。 绝 望   川航机长刘传健睡在公司。和往常一样,他按时进入准备室工作。第二机长梁鹏拿给他与前台沟通的资料。进入驾驶舱后,按惯例对飞机内外部进行检查,没有问题。 上午6点26分,这架川航注册号B-6419的空客A319飞机,载着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16分钟后,飞机飞行高度达到9800米(约32100英尺),进入成都区域。 天气非常好。刘传健心情轻松,感到完成今天的飞行任务将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 三姐人胖,解了安全带,陈崇芳发现后,给她重新系了两次。用早餐前,陈崇芳去了趟洗手间。飞机颠簸了两次,她知道这是气流影响,没觉得害怕。回到位子上,她吃了一小袋甜瓜,空姐又给她夹了个热玉米。 刚咬了一小口,听到“蹦”的一声,她的脑子一片空白,本能反应就是勾住身边三姐和侄女的胳膊。她紧紧闭上眼睛,再睁开,意识到这不是梦。 有人哭了起来,有人叫出了声,“我们要死了。”所有人心里回响着同一个声音,完了完了。 这时是7点08分。驾驶舱内,机长刘传健此前先是听到一下爆米花般的爆裂声,转头一看右侧风挡玻璃出现了网状裂纹。他第一反应是用手指轻轻摸一下,有些割手,一定是里层坏了。这意味着飞机承受力下降,可能发生故障。 刘传建毕业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是A320机型B类教员,学员淘汰率接近80%。风挡玻璃爆裂是训练科目之一,他对操作程序并不陌生。但以飞机目前的高度和时速,决不能掉以轻心。 “风挡裂了,我申请下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抓起话筒向地面空管部门报告。他同时弯了下右手食指,给副驾驶徐瑞辰比了“7”的手势,让他发出一个7700遇险信号。话音刚落不到一秒,一声巨响,整块玻璃被吸出舱外。 刘传健睁开眼,没有系肩带的徐瑞辰,半个身子已经在外面,全靠腿部安全带固定。刘传健试图去抓却抓不到,他当时心里也喊,“完了,完了。” 玻璃爆炸瞬间冲击力,相当于一块玻璃上放了一台大型SUV汽车。玻璃碎片划伤了徐瑞辰的面部和手,上衣被撕裂成条缕。20秒后,没了内外压差,徐瑞辰才顺风爬了进来。 狂风灌入驾驶舱,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气压仅有地面的1/4,飞行员个个身体被吹得扭曲变形,耳膜甚至有破裂危险。 像这样身处9800米的高空,普通人30秒就会意识模糊。 整架飞机开始剧烈抖动,刘传健看不清仪表盘,只知道下行速度在不断增加。控制自动驾驶的FCU(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飞行仪表失灵。好比一辆特斯拉变成手扶拖拉机,他不确定表述信息是否正确,空速一直在增加。两个屏幕显示,满满的全是故障。 留给刘传健的反应时间以秒计数——右手别扭地去拿左侧的氧气面罩,但在强气流冲击下没法拿起来戴上;注意力全在左手,握住驾驶杆,收光油门,努力控制飞机姿态。 驾驶舱门被气流撞开几次,乘务员赶紧去关上。风呼呼地涌进客舱,灯光骤灭,噪声淹没了所有空间。黄色氧气面罩弹落在每个人面前。坐电梯都会晕的小艾彻底懵了,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使劲捞也没捞下来。后座的曾世彬急了,迅速解开安全带,站起身帮她戴上面罩。“幸好我老公没跟我说怎么回事,一说飞机出故障,那只有死了,我肯定就吓哭了。” 行李掉落,餐盒翻飞,客舱内瞬间一片狼藉  图 / 乘客樊爱华提供 行李掉落,餐盒翻飞,客舱内瞬间一片狼藉。事后,小艾才感到庆幸,自己没有按本意选择南瓜粥,她怕烫伤自己或别人。空姐周彦雯当时还在分发餐盒,被失去控制的餐车撞了腰,跌在地上。两边的乘客扶起她。陈崇芳瞥到,有一个瞬间,她和对面的空姐对视了一眼。 那一眼,陈崇芳看到的只有绝望。 遗 书   听到巨响,担心机长和副驾驶失能,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立刻走进驾驶舱。他看到飞机正带着坡度转弯,下边都是山。帮机长戴上氧气面罩后,他在位子上坐好,系上安全带,拿出电子飞行包,告知机长拉萨的失压程序,帮助他导航。 客舱氧气面罩一般可供氧约15分钟,飞行员必须尽快将飞机下降到安全高度,即无需额外供氧的10000英尺以下。要是飞机没有晚点21分钟,在青藏高原的层山叠峦中,最低高度必须保持在24000英尺,机组成员将很难支撑到掉头出山,结局无法想象。万幸,他们现在还在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交界的东南边缘。 “当时仪表指示时速相当于800公里左右,耳朵里听不到任何声音,过了一段听到全是噪音。(机组成员之间)只能靠手势在交流,没有办法和旅客沟通……第一时间非常恐惧,飞机完全可以控制了,就不恐惧了。”刘传健说,他用了五分钟左右将飞机控制到稳定状态,之后才逐渐感到冷,短袖制服下的双臂和手指几近冻僵。凭借13660小时的总飞行时间、该航线上百次的飞行经验,他戴着墨镜,顶着刺眼的逆光,成功返航回到成都平原,在高空划出一道“勺子形”轨迹。 四分钟内,飞机从32000英尺降到24000英尺。又过了五分钟,飞机继续下降,直至10000英尺以下。刘传健一直在纠结,选择怎样的下降速度。尽快下降高度,机组成员受的冲击力就更大;如果慢一些,他们要在严寒、缺氧的环境下坚持更久。刘传健选择了适中的方案,保证机组安全。 飞行状态稳定后,刘传健继续操纵飞机,一刻都不松手。虽然心里感觉“安全多了”,但每做一个动作,他都仍然非常纠结,可用可不用的设备也坚决不用,“我就生怕它因为故障造成飞机姿态的变化,如果姿态无法控制,所有的安全,前面的工作都白费了。”  客舱内,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能否脱险。除了乘务员的喊话,“请相信我们,机组人员有能力让大家安全着地”,乘客们陷入一片死寂。 十年前,陈崇芳正在成都金花镇上开面馆,离双流机场不远。地震时,“听到轰轰的声音,还以为是飞机掉下来,把房子给拱了。”此前一晚,她也做了一个不祥的梦,她上了一辆公交车,跟着又有很多人抬着猪笼上来。就像救护车一样,它是从后面开门的。 陈崇芳从没想象过飞机直往下掉是什么感觉,“一层一层下倒不害怕,这次是直下。我们三个人三只手紧紧叠在一起,另一只手抓紧扶手,手心里全是冷汗。” 吴生经历了“比过山车还厉害”的下坠失重感。空姐让他守住安全出口,不要乱动,他的耳朵嗡嗡的,点了点头。很快他感觉要“守不住了”,手里的氧气面罩好像是瘪的,吸不出气,缺氧到近乎昏迷。他“一心一意想着家里”,涌起“太多太多不舍”:自己30出头,还那么年轻,老婆孩子都在重庆家里,女儿才刚满岁…… 不甘心的还有火锅店40年的事业。他是第二代传承人。当年小学文化的他下跪拜师成为大弟子,跟着师父把店从重庆磁器口一个小店做到现在几个城市分店,“所有配方都在我身上,到现在还没有物色到一个好苗子当徒弟,可别在我这里失传了。” “我一直以为我不畏惧死亡,可当你真真切切面对死亡又无能为力时,我像是在沸水里的鱼,一点点被死亡侵袭。”周诗鲤透过窗户,看到一座冰山就在机身下不远处。往事在脑海里一一闪现,他很想抽支烟,写一封遗书,却不知从何写起。 吴生看到前排的女孩子哭得厉害,第二次直降,他也开始流泪。看到不少乘客在拍视频,他猜想,“反正都要死了,又没有叫写遗嘱,把这个拍了也许以后还可以流传下去。” 飞机逐渐平稳,恐惧和压抑却无法散去。见三姐在抹眼泪,陈崇芳死撑着镇静,不断安慰她没事没事。两天后,她才从三姐夫口中得知,三姐出发前也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两条路,一条下去,一条上去。有人守着往下那个漆黑的门洞,说了句,“你太胖了,这门你过不去,你还是上去吧。” 落 地   “MAYDAY,我在崇州盘旋”,“MAYDAY,座舱释压”。 7点24分,接管副驾驶任务的梁鹏,继续不断向地面管制部门盲发遇险信息。一边还帮机长和副驾驶按摩,缓解寒冷。 地面已经可见,飞机时速还在400到500公里。“虽然当时的飞行速度依然很快,整个人的面部感觉都被风吹变形了,但这时候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建立02R盲降、准备落地,慢慢见到跑道,刘传健越来越有信心。 地面上,接收到“7700”遇险代码,所有值班管制员早已进入紧急工作状态,指挥空中六架飞机紧急避让,同时协调军方配合特情处置。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八架飞机在空管指挥下立即停止起飞,停机坪上的15架飞机停止推出。 7点42分,川航3U8633飞机安全落地。刘传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和梁鹏握了手,听到彼此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还活着。”客舱内,有人欢呼“安全了”,也有人鼓起掌来,更多人惊魂未定,手脚发麻。 这可能是人生最漫长的34分钟。“真没多想,容不得多想。前十分钟大家考虑自己的安全,氧气面罩掉落就集中精神在吸氧。逐渐吸不出来了,感觉飞机在急速下降,就想知道是什么原因。等到飞机渐渐平稳,噪音仍然很大。剩余十分钟的时候还是恐惧,看到下面的山,担心会不会第二次出问题。”做工程生意的赵强,等看到草坪时才松了口气。隔壁乘客有做监理的,也有银行职员。他们随意聊着天,缓解紧张情绪,至于聊了什么后来都不记得了。 飞机停稳了不会再爆炸吧?直到走下舷梯前,陈崇芳的心还是悬着的。她第一个给老公打电话,“我差点见不着你了。”一问飞机在哪,她说重庆,老公挂了电话差点就要订动车票。那时儿子在家没睡醒,还以为妈妈是到了拉萨有高原反应要回来。 丁雁和老公在电话中开玩笑,“飞机出故障我差点死了,不过没死成,不然你可以找个新人了。”她看到周围很多人在打电话报平安,故意换种方式说话,“我死了你高兴吧?”而周诗鲤在吸烟室抽完烟,平复了心情,才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一个劲地说“我爱你”。 也有很多人不愿打这个电话。在川航的安排下,大部分旅客改签了3U8695航班,12点09分从成都起飞,下午2点左右就到了拉萨。赵强和吴生都不敢再飞,买了下午回重庆的动车票。赵强挖空心思PS了车票的始发站,对家人谎称公司临时安排到外地出差,没去成拉萨。他常年在空中飞,不想让他们因这次事故从此为他担惊受怕。 吴生回到重庆表弟家休息,两天没有主动联系妻女,担心一听到她们的声音就哭出来,收到短信也只推说公司事情很多,很忙。第二天,他犹豫要不要买机票回广州时,又重现飞机失事的窒息感,只得转而选择八小时车程的高铁。他从没有那么狼狈过,飞机刚落地就嚷嚷着要马上下去。 马孝兵很想打电话,却不知道能打给谁。“不比有钱人,我的命不值钱。我们算什么,一百个蚂蚁,踩死就踩死了。”他孤身一人已经多年,唯一的念想只有读初三的女儿。她寄宿在姐姐家,他则租住在街对面,即使不出外打工,他也只在周末去看她,“父女之间不用多说什么,心里有彼此就够了。”每个月他定期给1000元生活费,算是笔不小的负担。 一下飞机,他就和老乡们开始为误工发愁:西藏怕是去不了了,建房子得高空作业,肯定忌讳。已经花的路费还得倒赔给工头。以前每年5月老板包车、买好机票,等10月份干完活再回老家。400元一天的工钱,比起内地高上不少;穿棉袄抗冻、适应高原反应,也好过夏天工地的酷暑。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营生。 看到赵强正高声与地勤人员交涉,他们便围了上去,想让他帮忙。赵强最初提出想见机长,却被告知他已被带走协助调查。随后他又提出好几点问题:飞机故障是什么原因?以后的心理疏导问题怎么办?赵强在航站楼呆了一个小时,没能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 两天内,“英雄机长”、“史诗级迫降”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他更觉得不是滋味,“作为乘客我们非常感谢机长把我们带回地面,但舆论一味导向赞颂机长,是不是走偏了?如果没有这次事故,也就没有这个英雄人物,川航不能借此逃避责任。” “感谢天气,感谢延误,还有离不开乘客的有序配合。多重因素决定了这次能幸运迫降成功。”赵强感叹。 出 院   陈崇芳当时顾不上声讨,眼里只有干呕、濒临休克的姐姐。“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快叫120啊”,她急得直“跳蹦子”。另一边,没吃几口早饭的小艾,也抑制不住地呕吐起来。包括他们在内的27名旅客和两名机组人员,随后被送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贴上伤情程度不一的红、黄、绿标签,留院观察。一群人里,最小的18岁,最大的54岁,七名女性,22名男性,半数是隆昌工人。伤情更严重的副驾驶徐瑞辰和乘务员周彦雯,分别收治于急诊综合和骨科病房。 为缓解耳鸣头晕症状,他们分批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在那里,陈崇芳遇到了徐瑞辰,连忙向他道谢。他右眼淤青,脸上手上都是擦痕,说了句,“我今天半个身子都在外头,差点没命了。”陈崇芳没敢接话,“不敢想象那种滋味,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走进高压氧舱前,陈崇芳再三确认,“男同志,你们再把兜里摸一摸,手机、手表、充电器,所有电子产品,尤其是打火机,千万不能带啊。飞机上没死成,在这儿死了就划不来了。”高压氧舱的封闭环境,让她恍如回到出事机舱,尤其关门那声“嘣”,更是心有余悸。做过两次治疗,陈崇芳怎么也不肯再做第三次。 成都四院精神科专家受邀来做心理评估。专家问他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去西藏干什么,还有没有恐惧感,有没有造成经济损失。陈崇芳和丁雁都不买账,疑心重重。“你是心理专家吗,我怎么觉得你在调查我们?”对方在表格上勾勾画画,笑而不语。 马孝兵也神经紧张。住院第二天早上他觉得胸闷咳嗽,想问医生用药,医生没反应,他堵了口气。中午,几个兄弟买来烟酒,排忧解闷,有人问起便嘟囔,“我们全部都是死人了。” 便衣保安过来警告,马孝兵感到对方有意挑衅,言语冲突中给了对方一拳,很快就被更多保安围扣在地,带去拘留。在场劝架的住院乘客群情激奋,“你们没有经历过生死一刻,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受害者的感受!” 马孝兵关到晚上才放出来,罚了500元,也不觉得后悔。当晚,医院评估所有乘客已符合出院标准,川航工作人员给他们结了账,安置到各个酒店,次日各自返程。 5月15日晚,陈崇芳(中)、陈崇淑(右)姐妹与表侄女丁雁(左)出院后聚餐,庆祝从川航3U8633“重生” “今晚上我们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庆祝我们第二次重生!第一次是妈给的,第二次是机长给的!”陈崇芳一家找了家牛肉火锅店聚餐,干杯庆祝出院。朋友在“全民K歌”软件上开了个房间,陈崇芳点了首《朋友》,谢谢他们的关心,“能在这喝酒就是种幸运。以后只想高兴开心的事,下一步路怎么走,换种活法也是可以的。” 看着老婆情绪激动,老马心疼极了。他知道她跟着他没享过福。从菜市场摆摊每天卖几碗凉面,到开出自己的铺子,买了房,供儿子学美术、上大学,“儿子长大了就快毕业了,咱们经济条件也刚刚好转,要是她走了,你说那多遗憾啊。” 他请了三天假在家陪她。她一天都没下床,刚开始打盹身上就发抖,晚上打雷还被吓醒。有一阵子她心里突然很不舒服想大喊,手脚发麻抽筋,老公给她捏了半天才缓过来。 吴生拉了个微信群,取名“生死兄弟5.14”。他常把“团结”挂在嘴边,听说丁雁想在拉萨开馆子,他兴奋地表示要技术入股。每天早晚,他总要问候一下群里的朋友们。包括他在内的几位乘客,在事故后的头几天夜里,都不得不靠喝酒来助眠。 微信群里,大家为索赔问题而焦虑。据初步调查,航班破裂的风挡玻璃是法国空客公司的原装件,从未有过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起诉川航还是空客?大家同意,还得先等最终的调查结果。但主张没有伤亡情况下的精神损失索赔,谁都没有把握。目前航空公司最多提供延误和备降的相关经济损失赔偿。 “赔200、300的,又有什么意义呢?”马孝兵说。不过丁雁坚持,“我们不是讨价还价,我们的命才最值钱,我们只是要一个交代。” 赴西藏阿里打工的隆昌老乡等车回家,行李里都是过冬的衣物 回 家   5月16日,隆昌老乡们包车回家。四天时间,恍如一梦。身上唯一一件短袖已经穿得发臭,大包小包的行李里塞的都是冬天的衣物。“你们就是从川航出事飞机下来的吧,在电视上都看到了,真是大难不死。”小镇的小店老板、村里的摩的司机,听到闲谈,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经过半天谈判,每个人拿到了6000元赔款,涵盖机票退款、往返路途车费、住宿费、餐饮费、误工费等因该航班产生的损失。他们曾想请律师咨询,最后签字了事,承诺不再向川航索要其他费用(因航班因素导致的未发现的疾病赔偿除外)。 在车上,老乡们感叹,经此一劫,“回去该吃吃该喝喝”,小艾听了不高兴,回了几句扫兴话,“哎呀命是捡着了,你该吃吃该喝喝,你在家什么都不干,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现在命捡回来了,该怎么还是怎么着。” 之前,他们起哄这对“患难夫妻”,该买什么纪念品好。曾世彬习惯性气她,“中国人买什么纪念品啊,买个顶针最靠谱。”大家哄堂大笑,小艾心想,顶针我也没见着啊。 5月16日下午,离家第四天,乘坐川航3U8633的曾世彬夫妇回到家中 “你这没良心的,瞧都没瞧我一眼。”下飞机后,曾世彬曾向小艾埋怨,不关心他。为了帮她带面罩,他的食指伤了一道口子,在飞机颠簸中身体还弹起来摔到了过道里。小艾心里着实感动,只是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注意不到任何事。 但她记得曾世彬抱着她下车送进医院,过后笑她“该减肥了”;还记得他在病房逗她吃饭,“就像咬我那样大口咬”。她曾想和他白纸黑字约定再也不吵架,却不了了之。住院这晚她又问他,“以后别一出门就吵,你看吵吵吵飞机都掉下来了。以后还吵吗?”他嘴硬,“吵啊,没事我就让你吵。” 小艾觉得自己命苦,最怕现在入赘的老公和前夫一样,懒散不成器。刚回家,她忙着收拾卧室,拭去桌子和床沿的灰尘,又把二层楼房拖了一遍。曾世彬开着摩托就走了,她以为他肯定又去打牌了。 事实上,他是回自己家了。去年此时,父亲继母亲之后得癌去世。他在街上买了好多柱香,给父母坟头分别上香,感谢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家族所有前辈,也一一祭拜过来。 惊魂未定,新的阴霾又笼罩了他俩。航空事故后,医院全身检查,发现小艾腹部有个肿块,医生劝她赶紧回当地医院看看,该动手术就动手术。“他担心真的得癌症怎么办?他在这家肯定待不下去。我现在倒是平静,我说我飞机上都没死,去检查肯定没事。”她指指屋前屋后的几个人家,先后得癌症死的已经有三四个,花掉几十万最终也是人财两空。“哪怕真的是癌症,我也淡定,高高兴兴,活一天赚一天。” 死神曾几次和她招手:去年这时在瑞江打工,吃头孢过敏,撑到去医院挂号,突然休克;小时候,她看到祖坟被掏了个大洞,里面有好看的彩虹,钻进去了差点出不来,事后家人还用鸡血给她辟邪;后来又有一次她两手扑进了鱼塘泥潭里,喝饱了脏水,一鼓作气抬出头来。 她记得爸爸的人生愿望,一个是看到外孙结婚,一个是坐一趟飞机,现在后者显然要作废了。几年前她想过带一家人坐飞机,去北京旅游一次,后来欠了债不敢再想。今年春天,桃花开得正盛,她和老公动念去周边转转,结果也因为农活耽搁了。 傍晚,上小学的儿子放学骑车回家,摔了一跤。他没问妈妈怎么又回来了,小艾也不说。在家住了一晚,她就进了镇医院,等待手术,尚未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赵强、吴生为化名;感谢邓郁为此文提供的帮助,实习生宫健子、向思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详情]

南方人物周刊 | 2018年05月20日 13:07
专访川航机长:冷的全身都抖 想拿出氧气罩但戴不上
专访川航机长:冷的全身都抖 想拿出氧气罩但戴不上

  万米高空如何完成生死迫降?听川航英雄机组讲述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强风,低温,失压,缺氧,整架飞机急速下坠……机舱内一百多位乘客,飞机下方崇山峻岭,英雄机组如何完成迫降奇迹?央视新闻《面对面》,独家专访了川航3U8633航班机组。 记者:当时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那天早上有什么异常吗? 刘传健:没有什么异常,那天我是在公司住的,按时到准备室做一切准备,资料是我的二机长和前台进行沟通拿的资料,我阅读了所有资料,天气非常好都没有什么问题。 记者:在上了飞机之后按照常规的一种方式,你们的正常程序是什么? 刘传健:对飞机的外部检查和对飞机的内部检查。 记者:这是机长每次要履行的? 刘传健:每次都要做的必做的,这次我都进行了检查,没有问题。 大概四十分钟后,飞机已经抵达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高空能见度不错,能看到飞机下面的层峦叠嶂,飞行高度为9800米。从2006年到川航工作这趟航班刘传健飞过不下100次,按照以往的做法,在这个高度上,飞机要飞行一段时间。 记者:当时你和副驾驶的状态? 刘传健:都挺好的,非常轻松,天气非常好,感觉今天完成任务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情,是这么一种心情。 但惊变,总是在猝不及防时发生。早上7点零6分左右,平稳飞行中的飞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刘传健:在第一声爆炸之前整个前期没有任何异样。 记者:你说出现了一声爆炸? 刘传健:对,巡航过程中发生了一声爆炸。 记者:突发的爆炸声来自哪里,你当时第一判断是什么? 刘传健:当时的第一判断就是发生了一声爆炸,爆裂的声音,我和副驾驶同时发现爆裂的时候有异样,我们马上会做检查就感觉不正常,同时发现副驾驶前挡风玻璃裂纹了。 记者:当时爆炸声音有多大,给我们描述一下声音的感觉?比如过去爆米花那些东西是那种声音吗? 刘传健:对,爆米花这个声音,至少有这个声音。 记者:声音那么高,在密闭的空间,这个分贝非常大了。 刘传健:对,当时一下,很惊愕的一种状态,所以我的动作后面非常快。 记者:但是在这种应急反应下,对你而言作为机长你第一个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刘传健:摸,用手感受我们玻璃的情况,就像我刚才前面讲的一样,我们玻璃有好几层,各层的结构不一样,如果外层,中层,它有三层玻璃,如果是里面,书上写了,有裂纹,告诉我们它的受力层受到破坏了。 记者:您当时用手摸玻璃当时感受的状态是什么? 刘传健:有划手的感觉,我是用手指轻轻摸的。 记者:就是有裂纹吗? 刘传健:对,有裂纹,就是划手,割手的感觉,我知道肯定是里面一层坏了。 记者:内层坏了,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刘传健:意味着飞机的承受能力下降了,但并不一定坏,我的教科书告诉我,它承受力会减少。 记者:你和副驾驶有交流吗? 刘传健:没有交流,这时候我第一下,拿着话筒同时下高度,我跟我们空管说我要下高度返航成都。 记者: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 刘传健:它承受力受到破坏,可能飞机就有故障要发生。 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一般理论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但出于职业敏感,来不及和其他机组人员商量,刘传健迅速做出了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的决定。 记者:当时离成都有多远? 刘传健:大概有150公里左右。 记者:是已经超越成都了还是没到成都? 刘传健:过了过了。 记者:过了成都100多公里,返航成都。 刘传健:对。 事后看,从事故发生的那一刻起,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每一秒的时间都变得弥足珍贵。因为对于高速飞行中的飞机来说,稍微的犹豫不决都会让飞机在短短的时间里飞出更远的距离,使下一步的自救变得遥不可及或根本不可能。刘传健调转机头,同时抓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风挡裂了,我们决定备降成都”的信息。 通话录音: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请讲,现在有点儿故障,我申请下高度,四川的8633,下8400保持,下8400,我要返航了,我现在风挡裂了,风挡裂了,是吧,对的,3U8633是返航重庆吗,返航成都,备降成都,是吧,对,3U8633收到了,你先下8400保持。 记者:塔台的指示呢? 刘传健:没有。刘传健:因为我把话报完,刚刚说完话可能他就关了,但是这时候整个玻璃就爆了。 记者:就在报话的那一刹那? 刘传健:对,我说完可能还没有完的时候,这时候就爆了。爆了三次,没有反应了当时,肯定是应激的那种情况,可能当时我就当我睁开眼的时候。 记者:你是想第一本能保护? 刘传健:没有保护,我根本没有想到它会爆炸,可能就是听到一声,本能眨一下眼或者什么的是这样的,当我睁开眼看到他的时候。 记者:看到副驾的时候? 刘传健:对,都已经挂在那儿了。半个身体是在窗外的。 记者:当时的状态是整个下半身都在窗外,还是上半身? 刘传健:上半身,上半身在窗外。 记者:上半身不是有安全带和固定吗? 刘传健:我们的副驾驶在巡航过程中,我们是可以放松一点的,然后他就只系了这个腿部的安全带,没有系那个肩带,所以他就被往外吸了,爆炸的时候内外是有压差的,当时压差是七点几。 记者:人会马上被吸出去? 刘传健:一下就出去了。 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罕见地突然爆裂,破碎的玻璃向外四散,相当于飞机在近万米高空破开了一个大洞,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徐瑞辰的上半身吸出了窗外。 记者:太突然了? 刘传健:对,非常突然。 记者:对你而言作为机长在副驾驶出现这样特殊情况下,有没有应急的预案里面之前是有过这样的设计的? 刘传健:真没有。全靠第一反应,他一出去我看到他在那儿往外的时候,实际上我想伸手抓他。 记者:这是本能想抓的? 刘传健:对,我是想伸手抓他,我一看够不着,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可能在800公里左右,我一个是过不去,第二个我确实够不着他,现在飞机是一种什么状态,我要把飞机的状态保持好,所以我就操纵飞机。 记者:但是你当时能确认他的安全吗? 刘传健:我不敢确认会发生什么,我当时都不敢想,我当时一个想的就是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 记者:但是对那个时候来讲其实你内心有多少把握? 刘传健: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风挡玻璃爆裂的瞬间,驾驶舱失压的同时,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机舱环境迅速发生变化。 刘传健:最大的变化就是强烈的风吹着我,脸上有撕裂感那种感觉。 记者:像刀割一样的是吗? 刘传健: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变形了那种感觉。 记者:眼睛能睁开吗? 刘传健:眼睛能睁开。 记者:当时戴着墨镜吗? 刘传健:当时戴着墨镜,整个飞机在剧烈抖动,当时那一会没有声音,但是过一会声音非常大。 记者:整个机身? 刘传健:对,整个机身在抖动,仪表看不太清楚,在晃动。 记者:仪表上还有显示吗,所有的功能还存在吗? 刘传健:我那边仪表是有显示,我操纵飞机那边是有显示的,但是我当时不敢确定,是正确的显示。 记者:为什么不能确定? 刘传健:因为爆破了以后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电子仪表显示系统告诉我故障的设备,上面有无数的东西是填满的,两个屏幕里面,显示的全是故障。 近万米高空,每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失去了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的飞机像破了一个大洞,剧烈的强风像要把人吹扁,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飞行仪表无法正常使用,整架飞机都在剧烈抖动。驾驶舱发生的这一切,也迅速传导到了飞机客舱。当时,第二机长梁鹏正在客舱休息。 梁鹏:直接是看见那个门爆开了。 记者:你说是哪个门? 梁鹏:驾驶舱门。 记者:和乘客舱连接的门吗? 梁鹏:对。 记者:爆开了? 梁鹏:弹开了,很大的风声。 毕楠:就是有啸叫声,同时出现了颠簸,客舱的氧气面罩全部脱落了。 记者:是自己自动脱落? 毕楠:对。 事后有乘客回忆说,飞机起飞将近一小时后,原本飞行平稳的飞机突然发生剧烈颠簸,并随之吹进一股强大的气流,像沙尘暴一样,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机舱突然变暗,四周响起刺耳的声音以及乘客的尖叫声,飞机急速下降,许多物品被吹落到到机舱的地面。 乘客:突然间灯一黑,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中,然后又跌落下来。听到砰的一声,飞机急速下降,所有的指示灯都熄灭了。每一排掉了氧气面罩下来。 面对突然降落到面前的氧气面罩,很多乘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平时只在电影大片中看到的灾难场景,在自己眼前真实发生了。 记者: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毕楠:从来没有遇到过。 记者:但是人本能突然遇到这种突发的紧急状况,心情情绪都是不一样的? 毕楠:这个时候你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我只知道我要保证我旅客,我的组员的安全,如果我慌了我乱了,那他们怎么办? 毕楠:我只有通过广播器通知旅客,广播旅客,他们怎么样做,我告诉他们是用力向下拉面罩,把面罩罩在口鼻处,系好安全带,听从我们的指挥。 记者:其他的空乘? 毕楠:他们是同样的,要通过他们的一些口令还有拍打座椅让旅客系好安全带,拉下面罩吸氧,同时也安抚了旅客。 记者:你们怎么安抚旅客? 毕楠:有旅客抽筋,可能紧张了,抽筋,乘务员就一直帮他按摩,一直给他放松,还有旅客在哭,乘务员一直在拍拍他的肩,牵着他的手,一直给他信心。 近万米高空,破了一个大洞的驾驶舱,还迅速导致了的另外两个致命后果,一个是低温,另外一个,失压后驾驶舱内的空气会迅速流到窗外去,进而迅速导致驾驶舱内缺氧。 记者:这种冷之前,如果用温度来显示可能是大概零下多少? 刘传健:如果在9800米,温度,按理论算应该是零下40多度。 记者: 零下40多度? 刘传健:对。 记者:但是正常像你们驾驶飞机应该不会穿太厚的。 刘传健:对,平时。 记者:也是穿这样? 刘传健:对,也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客舱正常的温度,旅客应该是调到24度左右,我们平时驾驶舱的温度也在这个温度左右,比较舒适的一个温度。 记者:但是一下子温度从20多度,下降到零下40度,整个肢体的操作是否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刘传健:前期实际上我没有影响,因为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 记者:有戴氧气罩吗? 刘传健:有,我们训练里就有氧气面具,像刚才我说的一样,我想拿出氧气罩来戴,但是我戴不上。 记者:原因? 刘传健:风太大了,吹得我无法拿出任何东西,我把氧气罩拿出来了,无法拿起来。 记者:自己戴不上? 刘传健:对。 记者:没有氧气罩对你而言? 刘传健:当时没有意识到缺氧的问题,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当时真没想到这个问题。 记者:完全要靠自我的那种,极限的挑战能力来控制,是吧? 刘传健:对,应该说这个时候我觉得,那天我下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我觉得应该叫意志力,我觉着这个是非常准确的一个词,意志力用在这个地方,非常恰当。 但意志力不能持续太久,人是有生理极限的。刘传健当时需要马上做的,是尽快降低3U8633航班到有氧气并且温度适宜的飞行高度,否则,机组人员就会被逐渐冻僵或者因缺氧而窒息,整架飞机以及119名乘客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记者:但是底下的状况你知道吗? 刘传健:下面是山我知道,下面是山我的高度不能下到多低,我是很清楚的。 记者:你的底线是多少要下降? 刘传健:我的底线当时我心目中想的,第二机长没进来的时候,我想的是两万三千英尺。 记者:如果再下可能会和山体有一些。 刘传健:对,接近安全高度以下了,就可能有撞山的危险。 但在当时,飞机已经飞到了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由于这一带山地密布,山高大多在5000-6000米,飞机不能贴着山头飞行,至少要有600米的安全裕度,客舱一旦失压,最低安全高度必须保持在7300米左右,也就是23000英尺高度。 记者:要从三万多千英尺下降到两万三千英尺? 刘传健:对,没有出山就是两万三千英尺,我就不能再下了,一定要出山以后才能继续往下下。 记者:但是如果持续在那个高度上,这么操作不可能吧? 刘传健:也不可能,持续两万三千英尺也不可能,时间太久了,旅客氧气是有限的,温度很低,人体是很难受的。 特殊的航线意味着驾驶舱失压的飞机不能一次性下降到有氧气而且温度适宜的高度,飞行员必须要咬牙坚持在7千多米即23000英尺的高度上继续飞行,直到飞出群山到达盆地上空后才能再次下降。 记者: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稳定飞机的姿态往下降,当时气压产生了非常大的失压之后,气压对里面的压迫是什么样的? 刘传健:很强的冲击力往里灌,压迫感,为什么我们减速,为了这种压迫感小一点,对我们整个机体的伤害,会小一点,对我们人的伤害会小一点,速度太大了,吹起来会不会把后面吹裂,从这边吹过去。 记者:你说风,从风挡那儿直接吹到? 刘传健:后舱去。 记者:乘客舱? 刘传健:对,如果速度太大了,是不是会后面还会不会坏。 记者:你当时还想到这些问题? 刘传健:对,我当时想的主要就是这个伤害,这个风的伤害不要把我造成的伤害变成对我们机体造成伤害,我就想着减速,我前面也说了,我在大速度还是小速度,大下降率还是小下降率这一块我是非常纠结的,是我心里非常纠结的问题。 记者:为什么会纠结? 刘传健:因为我速度太大了下高度会快一些。 记者:快带来的问题副作用是什么? 刘传健:机组的安全机体的安全可能无法保障。 记者:怎么平衡这个矛盾做出最后的决策? 刘传健:对,所以我就说把这个速度选在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人相对能接受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相对的下降率小一点。 记者:这个是靠经验做的一个估值吗? 刘传健:不是靠经验。 记者:那是靠什么? 刘传健:是当时的一种状况,人感觉稍好一点那种感觉当时的一种状况,感觉来做的。 而在飞机客舱,是另外一番场景。飞机突然的剧烈抖动和急速坠落,让乘客极为慌乱,哭泣和尖叫声不绝。乘务长和另外四名空乘尽最大努力安抚乘客。一辆餐车失去控制,将一名空姐的腰部撞伤。 记者:在这个时候怎么安抚乘客们的状态? 毕楠:乘务员因为当时在每个区域,分布在客舱的不同的排数,他们告诉旅客相信我们,因为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相信我们有能力把你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记者:但是你们并不知道驾驶舱发生了什么。 毕楠:不知道,不知道。 记者:你也没去驾驶舱看一看。 毕楠:有联系过,但是没有联系上。 记者:怎么联系? 毕楠:打电话。 记者:没有回复? 毕楠:没有回复。 记者:如果说像这种紧急状况,机长都不回复的话,你内心会不会更多了一份担忧? 毕楠:说实在肯定会,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我做什么样的指令和安排,可能我这个时候就稍微心里面就会多想很多东西。 记者:想什么? 毕楠:想各种各样的方案,各种各样的情景,各种各样的结果。 信心的源头是刘传健。空军出身的他有几十年的飞行经验,受过严格的战斗机飞行训练,后期,刘传健从普通飞行员成为飞行教员,带出了不少飞行员。后来转业到民航工作。 刘传健:因为空军招飞淘汰率非常高,当时我们在那儿提倡的是八项素质,要求非常高,招进去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比如在一个省只招十个二十个,整个招得很少,淘汰率就非常高,结果进去以后淘汰率都非常高,70%到80%的人都要被淘汰,最后真正能成为飞行员,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只有20%或者多一点。 记者:但是从轰炸机、战斗机的飞行员转到民航来讲的话,从这样的飞行技术还有飞行操控上来讲,会有什么样不同吗? 刘传健:基本的驾驶术是一样的,因为民航飞机自动设备更多,因为电脑方面更多,在部队的飞机的话,相对有另外一个特点,是灵活机动,我感觉灵活机动,以快为准。我们民航的运输呢,感觉是安全第一,安全、舒适让旅客感觉,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所以操纵上会有一些区别。 记者:之前包括我看资料,像你们在空军飞行学院的时候,曾经像一些特殊情况、极端情况都会有一些特别的学习安排。 刘传健:对,每个机型在预计的课目里面都会进行一些独立的,比如出现这个课目我们应该怎么做,另外一个课目我们怎么做,都会有的,都是有的。我们怎么去学习它,在飞之前我怎么去准备它,万一出现我会怎么办,作为一个飞行员来说,对这些特情的出现都要非常熟悉。 记者:之前类似于像风挡玻璃,这种脱落的情况或者爆裂的情况,有过这样应急的学习吗? 刘传健:没有,在我的印象中就是英航5390航班,因为那个我看了很多遍。 记者:你说英国1990年的那个事故。 刘传健:对,因为它拍成了电影。我印象非常深,我看了好几遍。 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由伯明翰起飞前往西班牙马洛卡,在飞行过程中,飞机驾驶室中的一块风挡玻璃突然飞脱,并将机长吸出机外。后来凭着副机师的努力,飞机安全降落于南安普敦,并且机长奇迹般生还。这次英航事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都被视作航空史上飞行员力挽狂澜的奇迹。然而,刘传健驾驶的这架飞机,比英航5930当时的情况,更加凶险。 记者:差别主要在哪儿?那次事故和这次事故。 刘传健:(英航5390)高度比较低,速度比较小,我们这次高度非常高,应该是9800米,然后压差非常大,温度非常低,速度也很快,当时的速度是800公里每小时。 除了高度和速度上的不同之外,刘传健驾驶的飞机下面,是山尖上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一旦遵循常规操作下降,势必撞上冰山,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当时在你那个位置能够听到后面乘客的反应吗?声音。 刘传健:听不到,什么都听不到。 记者:你有通过广播和后面乘客们讲吗? 刘传健:无法广播。 记者:所有设备失灵。 刘传健:不是失灵,我不知道失灵没失灵,因为这个时候风,噪音非常之大,再一个我没有精力去,我没有自动设备,我要操纵飞机,我无法对他们进行任何的广播,因为当时我相信他们机组人员都是经过专业的训练,我们平时都是很专业的,因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是处理得没有问题,处理没有问题,所以你无法进行任何广播。 记者:也就是说你的职责,就是在机舱里面控制好飞机。 刘传健:对,我认为我的职责就是把飞机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能把飞机安全落到跑道里面,这是我当时想的。其他哪怕我什么都不做,但是我要做这一点。 记者:但是你跟塔台汇报要返航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答复,那你怎么来做抉择呢? 刘传健:对,在这种危急的时候,可以不得到这种答复。 记者:自我决定吗? 刘传健:对,在危急的时候,是可以不得到回复的,是赋予了我们机长这一种责任的。 在刘传健的操纵下,风挡爆裂的飞机继续飞行。幸运的是,风挡玻璃爆裂二三十秒后,被强力压差吸出驾驶室的副驾驶徐瑞辰回到了驾驶舱。 记者:怎么回来的? 刘传健:因为我们压差,一下爆破了以后,相当于里面没有压差了,飞机里面和外面,它的压力是一样的,实际上是顺着风往里吹爬进来的,如果我们的风一直往外吸,他是进不来的。 记者:进来之后,他和你有什么样的一种配合? 刘传健:基本上没什么配合,因为这时候我在集中精力操纵飞机,我基本上没有管他,因为我无法去管他。 意外发生后,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意识到,飞机遇到了大麻烦。他马上进入驾驶舱。 记者:你当时在多长时间内进到了驾驶舱? 梁鹏:现在有点记不住了,当时乘务长毕楠,给我比了一下手势。 记者:她给你比的手势是什么? 梁鹏:她给我就是说里边,她就这么比了一下,我当时想的就是,我怕在这种的环境下,人是很容易失去意识的,我就怕他们两个在里边失能了,我就必须得进去。 记者:进到驾驶舱你看到的情景? 梁鹏:进到驾驶舱之后,首先我看见的就是飞机在转弯,下边全是山。 记者:全是山? 梁鹏:对,我们在山上。然后我就马上坐好,系上安全带,我就马上把氧气面罩拿出来,然后我就看他,我就给那个机长,就是给刘机长示意,我就说你戴上,他说没问题,我说那行,然后我就戴上,戴上之后就马上拿出我们的,因为我们这个飞高高原有它特定的失压程序,就是像碰见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往哪飞,下多少高度,我就马上拿出我的电子飞行包,翻出我们拉萨的失压程序,我就拿给他看,告诉他我们现在要飞的地方叫崇州,我们要下高度到两万两千英尺,他说好,我就给他做计划,相当于是我给他负责导航通讯这些,然后他负责操纵飞机。 记者:当时机长的状态? 梁鹏:他就是很专注地飞行,保持好飞机的状态,那是我们最主要的东西。 驾驶舱失压后,剧烈的狂风还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平时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很多数据板都已遭到破坏或者变得无法确认,飞行组件控制面板被破坏,就相当于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自动驾驶已经没有可能,必须依靠手动来完成,好在,这对于驾驶军机出身的刘传健来说,并不陌生。 记者:我看到资料上,飞机的飞行控制组件面板是被吹起来。 刘传健:掀开的。 记者:这个掀开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刘传健:会影响很多设备,我确实搞不清楚,会造成我故障信息里面,无数个故障信息,所以说我在后面的,包括放起落架构型减速提供一些升力装置里面,每次做一个动作,我都是非常纠结,我就生怕它因为故障造成飞机姿态的变化,所以说我们如果姿态无法控制了,所有的安全,前面的工作都白费了,每做一个动作我实际上都是,从内心来讲我都是非常纠结,包括可用可不用的设备,我是绝对不用的,因为用了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我无法去评估,因为我现在飞机是可控的,如果做出来以后,变成不可控了我怎么办,这是我说为什么纠结在这儿呢。 飞行数据显示,2018年5月14日早上7点07分左右,3U8633航班开始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 记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刘传健:应该刚开始快一些,因为飞机我还没有去接管。操纵飞机的时候,第一时间大一点,这个时候飞机是处在刚才保持的一个姿态在下高度,在增速,并且油门很大,油门在比较高的位置上,飞机在迅速下高度。当我一看到接管了飞机,飞机可以操纵的时候,这个就在逐渐减小。 刘传健:但是我尽力控制飞机,因为当时飞机带着坡度转弯,在往下下高度,我看了一下,当时我不敢确定我的表数是真实的还是假的,空速在一直增加,所以我做的动作是把油门收光,操纵飞机。 记者:这是面对这种情况唯一的选择吗? 刘传健:对,唯一的选择,没有别的选择,就是不让飞机损坏,保持飞机状态。如果我们的飞机失去姿态,某种情况下它是会掉下去的,失速掉下去的。 记者:如果失速? 刘传健:或者姿态不正确,不在正确的姿态上。 记者:结果呢? 刘传健:就是飞机直接掉到地上去。 在狂风、巨大的噪音、低温、缺氧的情况下,刘传健在驾驶室内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异常艰难。 记者:当时在你们驾驶舱,你的温度还有气压的感觉呢? 刘传健:很冷,冷到最后的时候,我整个身体都在都抖。我的第二机长就在给我抚摸,同时他也是在鼓励我。他给我抚摸的时候,感觉我身体在抖。我知道他是一方面在鼓励我,同时也说别怕没事。 记者:你感受到他当时的那种做法是对你的一种鼓励,是吗? 刘传健:感觉身体在抖,因为很冷。他抚摸我跟我说,抚摸会好一点,感觉。 记者:当时副驾驶呢? 梁鹏:副驾驶当时因为受伤了,身上有伤,他前面也没啥东西了,他当时能做的确实也有限。 记者:那你怎么安置副驾驶呢? 梁鹏:我就告诉他,就是那个7700,我就派他监管,我就说这个7700,就让他一直负责7700的识别。 记者:7700通俗讲是? 梁鹏:就是7700。这是我们的一个应答机,因为我们当时没有办法通讯,他如果按了这个,下面是能看见我们有,我们碰见紧急情况了,但是这个我们是要隔一段时间,你就得按一下,就让他们识别,让他们知道,因为他是出去再回来的。当时已经有点吓到了,相当于我就是不停安抚他们,刘机长他冷,我就一直给他摸,摸他手,我就说没问题。一个是摩擦产生点热量,就是这样,给副驾驶也是一直安抚他,没问题,没问题,就是这样。 记者:当时副驾驶这样的一个姿态,是有驾驶席坐着还是? 梁鹏:坐着的。 记者:是坐在驾驶席。 梁鹏:对,当时我就把机长这边的话筒、耳机全拿过来。我就全程盲发,给塔台报告,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在哪,怎么样了,但是我们听不见任何声音。 记者:只能是单向传播。 梁鹏:对,就我这种的话叫盲发,就是我给塔台表达,我现在要干什么就行了,剩下他们自己会去调控。 塔台呼叫:8633成都,8633成都。 与此同时,成都区域空管并未忘记3U8633航班。值班空管多次呼叫3U8633航班,但3U8633航班没有任何回应。空管发动其他航班协助呼叫,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塔台呼叫:麻烦在群里叫一下8633,看能不能叫到,四川的8633,成都叫你,四川的8633成都叫你,8633 12237叫你。 2018年5月14日早上7点10分,西南空管局雷达显示3U8633航班出现航空器遇险代码A7700,全体值班管制员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他们指挥空中6架飞机紧急避让,同时协调军方配合特情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8架飞机在空管的指挥下立即停止起飞,停机坪上的15架飞机停止推出。一切只为3U8633航班的紧急迫降提供最优的空域环境。 记者:用了多久才把整个飞机控制到一个好的状态? 刘传健:大概五分钟差不多这样子。 记者:这五分钟究竟在你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 刘传健:非常复杂,非常复杂。 记者:为什么用复杂这个词? 刘传健:因为当时想得很多,确实想得很多。 记者:最多想的是什么? 刘传健:最多的时候,我一定把飞机保持好,不要把飞机掉下去,这是我作为机长最高的一个。一定不要让飞机掉下去,这个是我想得最多的。我尽量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当时是这么想的。 记者:已经有了不好的这样的一种设想了? 刘传健:对,实际上有这种设想了。记者:你当时预想到会出现一种比较可怕的情况会是什么? 刘传健:当时说实在的,在我没有安全控制飞机的时候,我真的很担心飞机会掉下去。 记者:如果出现那种情况,怎么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和可能? 刘传健:如果我无法操控飞机,能做多少做多少吧。如果真要发生什么不堪的后果,无法想象。 记者:这五分钟应该是你生命里面特别难熬的五分钟。 刘传健:对,非常煎熬。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直到后来还是有些很多纠结的问题,包括后来我们一些设备的使用上,其实我是非常非常谨慎的。 记者:谨慎指的是? 刘传健:当时我们有无数的故障在里面,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我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5月14日早上7:11左右,3U8633航班从32000英尺下降至24000英尺高度。 记者:在这五分钟之后,你说飞机的姿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什么? 刘传健:仍然是操纵飞机,我们的飞机现在不能松手的,一松手飞机姿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记者:但那时候内心会不会安全一点? 刘传健:对,安全多了。当时飞机感觉可控了就安全很多了。 记者:你那时候和副驾还有交流吗? 刘传健:那时候我和第二机长就有交流了。这时候第二机长早就进来了,第二机长告诉我旅客是安全的,没有什么事后面是好的。 记者:听到这个反应呢? 刘传健:对,实际上没有跟我说这个话,而是给我比划。 记者:手势? 刘传健:对。 记者:这是什么,OK吗? 刘传健:后面OK,就是旅客是OK的。 记者:这个对你内心的反应是什么? 刘传健:当时我一下就会比较兴奋,当时跟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觉得我今天一定要把他们飞回去,更坚定了这个理念。 记者:那时候这个有那么大的力量。 刘传健:非常大的力量。我的职业生涯说白了,我真的是,干这行我知道,每次飞行我的后面是旅客,这是我一个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证旅客的安全和飞机的安全,作为机长是我的首要责任,其他我真的没考虑太多。每次飞行的时候,都是把这个放在最前面的。 记者:后面是一百多条生命。 刘传健:对,后面是无数的家庭,无数的相关人员,我们哪怕就是在319机型320机型,我们飞的三种机型里面,320机型可能大概190多个人,最多的时候,319机型最多是132人,相对少一点,多的时候是两百。所以每次我飞的时候,在我心中强调的也是这个,在任何时候我要保证,在我能力的范围内,我能保证我绝对是保证旅客的安全,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机长职责吧,应该是。 此后,3U8633航班继续平稳下降,从9600米高空到6600米,再到3900米,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刘传健:我们发出来的7700这个应答机,他们是收得到的。收到这个信号是告诉我们飞机遇险了,遇险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会清楚。他们会把所有飞机,影响我们航路的飞机全部调开,把路让给我们。所以我在今天非常感谢我们的那些管制部门的一些,他们管制部门的一些人,努力让路,跟我们配合,因为我们无法接到,他们是默默地为我们配合。 梁鹏:起落架放完了,我们能见地面了,能见跑道之后,那个心里边其实当时真是不怕了,因为只要能让我们见到跑道,我们就能把飞机飞下去,当时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当时一落地之后,真的是放松了一口气。我们两个,他侧过来,我们看着,我们俩就握了个手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还活着。 我们还活着,机长刘传健对这句话也是印象深刻。 刘传健:飞机落地一刻长长舒一口气,我和他同时在那儿,我们都还活着。 记者:这是你们说的第一句话吗? 刘传健:对,是我们听得到说的第一句话。 记者:那时候你看到同伴的眼神是什么样的还记得吗? 刘传健:我觉得当时我们都放松了,一下就放松了。 随着飞机一起下降的,是乘客们提了很久的心,一直被恐惧和压抑笼罩着的机舱内恢复了生气。 毕楠:我当时是通过驾驶舱告诉我飞机已经安全了,然后我是站在客舱当中对旅客进行广播,告诉旅客我们已经安全了。 记者:你还记得当时那时候播这段内容的状态吗? 毕楠:我告诉旅客我说,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我说我们已经安全了,我们不用担心。 记者:你那时候还能有这样的状态来说话吗? 毕楠:对,因为我不能慌,我内心再慌我不可能表现出来,因为我是专业的。 记者:乘客们当时听到这些话? 毕楠:鼓掌。 记者:这个鼓掌可能包含了很多寓意。 据四川航空发布的消息,除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外,其余27名前往医院就诊的乘客身体未见明显异常。而据民航西南局公告表示,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就事故原因开展调查处置。调查的对象也包括机长刘传健和所有机组成员。 记者:但是在整个事件结束之后,对你而言的话,需要接受的整体安排是什么? 刘传健:这几天我们刚落地,管理局的相关人员、调查人员一起跟我们调查当时的情况,让我们反映当时的一些情况,之后对我们进行调查,一直昨天、前天,整整调查一天。 记者:对于这次的事件来讲的话,可能很多人会探讨,将来对于航空上的这些突发事件还有安全,人们会有很多的这样一种疑问存在,作为机长你们会考虑这种问题吗? 刘传健:当然可能在将来会有结果的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因为现在没有结果,我们无从考虑,这个确实是。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大家很关注。对于您经历了这样一次很特别的事故以后,作为机长您今后个人的安排会怎样? 刘传健:我还会继续飞行,在接受检查,身体检查,没有异常的情况心理平稳了以后,应该会继续飞行的。 记者:您说的心理平稳是因为目前还有一些可能情绪上的波动吗? 刘传健:对,应该它还会作为航医,作为航空专业,还会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这一类的东西,还会对我们进行,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让我们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不一定是身体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都是需要的。 记者:也就是说未来我们还可以在机长这个位置上看到你。 刘传健:应该没有问题,我相信我能行。[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5月20日 01:51
维修人员:川航脱落风挡玻璃为法国供应商生产
维修人员:川航脱落风挡玻璃为法国供应商生产

  川航脱落的风挡玻璃为法国供应商生产,事故原因仍有待调查 需要强调的是,确定风挡玻璃的供应商并不意味着风挡玻璃的质量有问题。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罗松松   据界面新闻记者向业内供应商和维修人员求证,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飞机的风挡玻璃应为法国企业Saint Gobain(圣戈班)所生产。 圣戈班中国回复界面新闻记者的邮件问讯表示:“关于此次川航事件,中国民航局已经组织相关方面对这次极为罕见的事故展开调查,以找到确切原因。在正式调查结果发布之前,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访。” 5月14日早上,川航3U8633号航班在爬升至9800米的高空时,副驾驶正前方的一块风挡玻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脱落,副机长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情况十分危急,在机长刘传健的手动操作下,飞机成功备降成都机场。 事情发生之后,民航局立刻启动调查,A319飞机的制造商空客表示已经派出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任何必要的支持。 与此同时,关于风挡玻璃究竟为什么发生脱落也倍受关注。 在5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航空总经理石祖义说,民航局局方调查组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这也就是说,这块玻璃是原装配件,且在飞机投入运营的6年多时间没有进行过更换或者维修。 圣戈班是一家法国工业巨头,成立于1665年,最早是一家镜子厂商,承建了凡尔赛宫的镜廊。 目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和分销商之一,产品包括平板玻璃、玻璃纤维、陶瓷材料、磨料磨具等,为欧洲50%以上的轿车提供汽车玻璃,2017年的营业收入达到40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66.6亿元) 圣戈班集团旗下有一个业务部门叫做Sully,专门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玻璃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飞机、高铁、大巴、卡车、装甲车以及军舰等,它服务的航空客户包括空中客车,涵盖的机型囊括单通道的A320家族(包括A318、A319、A320以及A321)以及双通道机型A330、A340、A350以及A380。 圣戈班官网上写到:“Sain Gobain Sully一直以来都是空客的首选合作伙伴(preferred partner),为后者提供卓越的驾驶舱、客舱和飞机门玻璃。“ 除了空客,圣戈班的客户还有庞巴迪、达索、ATR,目前已经投入商业运营的首款国产支线飞机ARJ21使用的也是圣戈班的玻璃产品。 圣戈班集团198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主要有两大业务,分别是创新材料事业部(包括平板玻璃和高性能材料)和建筑产品事业部。圣戈班集团在中国拥有约8500名员工,2017年的营业额为13.3亿欧元。 风挡玻璃是飞机的重要结构功能部件,作为机身的一部分,风挡玻璃除了要求保持流线型外型之外,还要求能够承受各种飞行状态下的结构载荷和外部冲击。同时,风挡玻璃要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视野和良好的光学性能,还有具备除雾、泄静电、防雨水、除冰等多种功能。 大型客机的驾驶舱(flight deck)里通常有六块玻璃,除了位于机长和副机长正前方的两块风挡玻璃之外,还有分别位于两侧的四块玻璃,分别是可以打开的滑动侧窗,以及固定侧窗。滑动侧窗在紧急情况下为飞行员逃生所用。 目前,全球有能力为大型客机提供玻璃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有三家,除了圣戈班旗下的Sully之外,还有英国的GKN以及美国PPG公司。界面新闻记者分别致电了其他两家公司,相关负责人都否认川航A319飞机的风挡玻璃为它们所生产。 需要强调的是,确定风挡玻璃的供应商并不意味着风挡玻璃的质量有问题。事故具体造成原因仍需要专业核查分析,目前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1990年,英国航空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正机长前方的风挡玻璃突然脱落,事后的调查发现,风挡玻璃脱落的原因在于维修人员在两天前更换风挡玻璃时使用了不符合规格的螺丝,最终导致险情的发生,但是好在飞机成功备降。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飞行专业技术分会会长陈建国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除了玻璃本身的质量之外,风挡玻璃脱落还有其他三种可能性:使用螺丝不合格或者是安装时用力过猛;风挡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短路或者是发热不均匀,导致玻璃强度变化;被外来物撞击脱落。[详情]

界面 | 2018年05月18日 19:27
川航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 乘客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川航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 乘客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川航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乘客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川航支付了乘客就医的全部费用,也为乘客提供了转签的服务,但乘客经历了如此大的事故,是否应该获得额外的赔偿? 唐俊TJ陈晓双   5月14日,四川航空从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副驾驶一度被吸出窗外,后在机长的手动驾驶下成功返航落地成都。 根据川航通报,事发后有27名乘客前往医院检查,其余乘客于当日12时09分搭乘成都至拉萨航班继续行程。川航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截至5月15日22时,在医院的所有旅客也都离开了医院。 川航支付了乘客就医的全部费用,也为乘客提供了转签的服务,但乘客经历了如此大的事故,是否应该获得额外的赔偿? 航空法专家刁伟民教授对界面新闻介绍,旅客在购买机票以后,与航空公司形成航空运输合同关系,受法律保护;航空公司是承运人,需要安全及时地把旅客运送到目的地。 在乘客寻求理赔时,航空公司承担的是承运人的责任,跟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是两条线,各自理赔互不干扰。也就是说,如果航空公司未完成航空运输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即使旅客没有购买保险,也有权向作为承运人的航空公司进行索赔。 本次川航事故航班并未及时的将旅客送到目的地。航班原计划06:05起飞,09:05达到。但飞机发生事故后,多数乘客在12:09才从成都再度起飞,于14:01达到拉萨,比预计晚了近5个小时。 川航官网的《旅客、行李国内运输总条件》提到:由于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航空公司的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川航将根据延误的实际情况,向旅客提供经济补偿;延误4小时(含)以上不超过8小时,向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或等值货币。 保险行业律师李滨对界面新闻表示,该航班出现问题是飞机自身质量问题,非不可抗力,航班延迟不能免责;可以基本肯定,在排除飞鸟撞击的情况下,无论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玻璃破碎,都是川航的过错。 此次航班延误近5小时,按照川航自己的规定,应向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或等值货币。但界面新闻联系到认证为“川航挡风玻璃破碎事件乘客”的微博用户@Berton_Chow,该乘客表示他当天直接从成都转机到拉萨,目前没有收到川航的任何赔偿与承诺。 此外,该趟航班乘客马先生一行13人乘飞机去西藏务工,但由于飞机事故,导致他们不能及时达到工地,给他们带来了损失。马先生希望川航能赔偿他们误工费,但川航并未响应马先生的要求。马先生认为虽然自己没有购买保险,但川航也应该对他进行赔偿。 蓝鹏律师事务所张起准律师向界面新闻分析称,不管乘客有没有购买额外的保险,川航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川航肯定是第一责任人,至于问题是出在飞机设计、生产质量、还是维修质量上,应再由川航再向其他责任人追责。赔偿是理所当然的。 北京昶盛律所主任宋云鹏表示,如果旅客身体没有受到伤害,但由于此次事故耽误了后续行程,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等待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如果是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空公司应当对旅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马先生还表示,此次事故让自己受到不小的惊吓,希望川航能承担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宋云鹏分析称,结合法院判例来讲,如果事故造成伤残的,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如果身体没有受到伤害,而单独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不会获得支持。 目前民航界普遍遵守的《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如航空旅客发生伤亡,承运人有无过错均需承担不超过113000sdr(特别提款权,约合13.5万美元);超过部分,实行过失责任推定。本次事故虽然很严重,但乘客都没有明显的伤情,所以存在寻求赔偿难度。 刁伟民教授也对界面新闻表示,乘客要获得精神赔偿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刁教授称,各国法律制度不太一样,例如在针对精神赔偿有比较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不乏获得比较高额精神赔偿的案例。但在中国,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明确,要起诉获得支持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对于购买了保险的乘客,保险公司赔付标准将只按照保险条款履行。由于乘客无伤亡,所以只能获得几百元的赔偿。以携程上售卖的40元航意航延组合险为例,乘客在本次事故中因4小时以上的延误将获得200元赔偿,因航班备降将获得100元赔偿,共计300元。 乘客@Berton_Chow表示,本次飞机事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损失了一定的旅行费,还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阴影。“我们打算等他们的调查原因出来了再做决定,如果是不可抗力因素,就不索赔,如果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肯定要进行索赔。”  [详情]

界面 | 2018年05月18日 08:13
川航英雄机长背后:1名机长7年时间 培训成本超500万
川航英雄机长背后:1名机长7年时间 培训成本超500万

   川航“英雄机长”背后的中国机长养成记:1名机长,7年时间,培训成本超500万元 每经记者 张晓庆  近日,川航3U8633航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飞行员在恶劣环境下临危不乱,安全备降成都,堪称“史诗级”备降,机长刘传健可谓“英雄机长”。 在为这位英雄机长点赞的同时,飞行员这一群体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那么,一位优秀飞行员是如何“炼成”的?中国目前民航飞行员的供需情况如何?近年来中国航企引入的外籍飞行员数量不断增加是什么原因? 5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飞行员、航企相关人士以及业内专家,看看中国“空中飞人”成长历程。 领高薪承高压 对于民航飞行员,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高薪职业。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机长具体解释称,各航空公司标准不一,一般来说,目前副驾驶的年薪在40万元左右,国企的机长年薪在100万元左右,教员机长的年薪则更高一些,民企机长的薪酬要高于国企,具体则视飞行时间以及所飞航线等而定。 实际上,百万年薪背后背负的也是长期的高压。刚刚结束一段2小时飞行任务的陈机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飞行员的作息时间不定,另外长期承受压力,毕竟掌握着很多人的生命安全,确实比较容易疲劳。” CCAR-121第五次修订规章对飞行机组成员的飞行时间规定为,任一日历月不超过100小时的飞行时间,任一日历年不超过900小时的飞行时间;任何连续7个日历日,不超过60小时的飞行值勤期,任一日历月不超过210小时的飞行值勤期。 而现阶段各航司还可执行旧版规定,即飞行员任一日历年不超过1000小时的飞行时间。 另有余姓机长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飞行员一天不超过8小时或9小时,一周不超过40小时。但这只是指飞行时间,实际运行时的执勤时间要长得多,往往是飞行时间的两倍甚至是更多。 今年是余机长成为机长的第3个年头,他表示,“每一次的飞行,我们都会争取最佳状态,保持一样的严谨和专注。而相比刚开始,现在飞已经多了一份从容,对特情处置的预案也会更全面。” 记者了解到,中国飞行员的发展规划是:飞行学员→副驾驶→机长,三个阶段里还将根据安全飞行时间和技术水平等划分为多档。除了“养成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被选拔为飞行员送到航校接受四年完整的航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外,目前“大改驾”已经成为飞行员来源的主要途径,即从大学生转为飞行员。具体又分为毕业大学生和未毕业大学生,前者叫“大毕改”,也就是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学习,最终考试合格获得飞行执照;后者从大二、大三进入飞行学院学习半年飞行理论课程和英语强化,然后进行一年的飞行实践学习,整个学习周期在两年半至三年。此后还需通过模拟机训练等多个考核,才能正式飞行。 在某航司任职副驾驶的杨明(化名)向记者进一步介绍称,关于考取飞行员执照,民航客运机型必须要通过私用执照、商用执照、仪表等级和机型等级的培训。 根据记者从多位飞行员以及航企方面了解到的情况,飞行学员晋升机长各个公司进度也不一,大概平均需要7年,具体要看副驾驶的飞行时间积累,而空客A330和波音747等重型机所需时间会更长。 除了培养周期漫长,飞行员的培训费用是航空公司很大一笔支出。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以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均透露,目前一名机长的培养成本已经超过500万元,费用主要由航空公司承担。 5月17日,民航业内专家林智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一架飞机配备10名飞行员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但是近几年中国民航飞速发展,而一个机长的培养时间需要7年左右,飞行员的培养速度已经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求。 缺的是成熟机长 根据中国民航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85.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97亿人、货邮运输量23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12.5%、7.3%。 回顾2017年,我国民航业全年实现运输飞行1059.7万小时,通航飞行80.8万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6.2%。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总周转量保持了两位数快速增长,全年运输总周转量首次突破千亿吨公里,达到1083.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5%,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同比增长13.0%,是2010年旅客运输量的2倍;货邮运输量705.8万吨,同比增长5.7%。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客运市场。据民航资源网消息,2017年中国国内民航运输机队规模增长迅速,全年引进飞机424架,含货机17架。 伴随中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飞行员的需求量必然也将持续攀升。《金融时报》援引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预测称,截至2035年,庞大的运力需求预计将使中国新增7000架客机,由此将产生高达11万人的飞行员数量缺口。 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55765本,增幅10.4%。民航局飞标司相关负责人彼时曾表示,这表明中国民航驾驶员的数量不仅基本满足了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后备力量充足。 既然后备力量充足,为何中国民航飞行员不够用的声音长期不绝于耳?上述民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中国民航各家航空公司普遍缺的是成熟机长,副驾驶相对不缺。 航司全球引“洋机长” 据悉,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民航需求,中国141部的飞行培训学校数量从2012年的12家增长到2017年的22家,境外拥有中国民航局141部资质的学校也从2012年的23家增长到27家。 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许多外籍驾驶员也进入中国航空公司参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经为3699名外籍人员颁发了中国驾驶员执照,其中航线照3168本。 近年来,中国航企外籍机长比例逐年攀升,根据《报告》,截至2017年末,奥凯航空外籍机长人数为42人,占比达38.89%;四川航空外籍机长人数为95人,占比为14.75%。目前三大航中,外籍机长所占比例较低,均在5%以下。 张武安透露,飞行机组成员包括机长和副驾驶,春秋航空目前飞行员总人数近900名,其中外籍飞行员达150名。在飞行员培养方面,公司以航校招录养成学员,自我培养飞行员为主,适量引进外籍飞行员,提供上海及春秋各基地的运行。 陈机长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自己培养机长周期很长,跟不上飞机增量所需要的人员配置数量,所以高价聘请外籍机长是目前国内航司的常见手段。 另外,由于培养飞行员的数量有限,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将招聘来的学员送至海外培训。几位受访航企人士以及飞行员均提到,目前飞行员的海外培训地点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据《金融时报》报道,2017年中国5000多位飞行学员中,超过一半有在海外学飞的经历。 也有中国航企通过直接购买海外飞行学院来储备人才。比如东方航空在2015年收购了CAE公司旗下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CAE墨尔本飞行培训有限公司50%股权。据《金融时报》,今年东航在该飞行学校培训150名飞行员,并计划对在建的设施投资5000万美元后,将培训人数提高一倍。[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5月18日 01:21
川航飞机风挡破裂脱落 民航局对A320机型风挡展排查
川航飞机风挡破裂脱落 民航局对A320机型风挡展排查

  川航飞机风挡破裂脱落 民航局飞标司对A320系列机型风挡展开隐患排查 |沸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刘洋)近日,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今日(5月17日),记者从民航局适航维修系统获得一份文件显示,针对川航事件,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简称民航局飞标司)要求,目前购买或租赁了涉事飞机同一批次的A320系列机型的航空公司,展开隐患排查,并上报近五年风挡更换或相关工作记录 。 适航维修系统相关知情人介绍,该文件今日下午已由飞标司下发,他所在单位已经收到。 这份显示为民航局飞标司出具的《关于对风挡进行可靠性评估的通知》,下发至各个地区管理局、运输航空公司、航科院。 鉴于此次事件,通知称,风挡玻璃失效情况对飞行操纵及航班安全带来重大影响。该司拟组织国航,东航,南航,川航,航科院,对A320系列飞机开展一次风挡可靠性评估工作,汇总分析各运营人近年来A320系列飞机的风挡更换、送修及系统可靠性管理信息,并视情采取相应适航管控措施。 该通知请以上公司将近五年来(2013年1月1日起)的A320系列飞机风挡更换情况(机型、注册号、件号、部件生产厂家、使用时间、部件状态、拆下原因等)及相关可靠性文件于5月31日前报该司。为排除安全隐患,各航空公司要加强风挡检查,严把放行标准,并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5月17日 18:58
川航惊魂始末:两分钟急降2200米 空姐手推车飞到半空
川航惊魂始末:两分钟急降2200米 空姐手推车飞到半空

  川航惊魂始末:两分钟急降2200米,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陈凯姿 陈绪厚 赵孟 来源:澎湃新闻 9800米。 9400米。 7200米。 飞机下降得很快。 3U8633航班的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经历了生死一刻。 5月14日上午,由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承运的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飞机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破碎脱落。在两分钟内急降2200米,且缺氧、低温、强气流的条件下,机长刘传健驾驶飞机于7时42分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刘传健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机组同事和上百名乘客的命。尽管他一再解释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仍有不少人将其称为“英雄”。 澎湃新闻经多方采访,还原3U8633航班的惊魂始末。 5月16日下午,机长刘传健(左)和机组成员与媒体见面。澎湃新闻记者 魏凡 图 顺利 等待登机时,乘客周建强打开手机上的天气软件,查询纳木错的天气。 这是他第一次带女友王露(化名)进藏,软件查到的信息显示,纳木错的天气状况为阴天。女友的愿望可能会落空:她想看纳木错的星空。 23岁的周建强是重庆小伙,2016年10月在九寨沟旅游时认识王露,旅游是两人共同的爱好。前阵子,王露刷微博后表达了想去纳木错旅游的愿望。在查看了日期和机票后,两人购买了原计划5月14日6时5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机票。 算上8个头等舱舱位,这架空客A319-133飞机一共可以搭载132名乘客。当日,共有119名乘客坐上了这架飞机,上座率达90%。这些乘客中,有去拉萨打工挣钱的、有去出差谈生意的,还有去旅游的。 周建强和王露分别坐在16A和16B。16排位于客舱中后部,与两翼的紧急出口只相隔六排。 除了乘客外,飞机还装载行李65件,共717公斤;装运货物36件,共269公斤。 航班乘务长毕楠,乘务员张秋奕、周彦雯、黄婷、杨婷一如往常引导乘客就坐、放行李,给乘客拿毛毯,并做起飞前的安全检查。 驾驶舱内,46岁的机长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也在做着起飞前的最后准备。刘传健毕业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在成为川航飞行员之前,他在母校担任教员。目前,刘传健是A320机型B类教员,总飞行时间13666小时。重庆至拉萨这条线,他飞了不下百次。 飞机在晚点21分钟后顺利起飞。 周建强带了个U型枕,打算吃完飞机餐补个觉。如果机长在空中“轰一脚油门”,或许还能比原计划提前到达海拔3600米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惊魂 大约半个小时后,飞机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 “可能是过高原的缘故,飞机颠簸比较频繁。除此之外,一切正常。”周建强回忆说,7点左右,空姐正在分发早餐。女友没要早餐,他就吃了一块面包和一点水果。 这时,他听到机舱前方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飞机开始剧烈颠簸,“感觉人瞬间往下掉”。 周建强下意识地紧紧抱住身边的王露:“别怕,有我在。” 客舱内的指示灯和照明灯随即熄灭,早餐和他随身携带的行李滑落到地上,氧气面罩也弹了出来。 乘客王乾龙看到,身旁的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中又落下来。他和其他乘客将空姐扶起来后,那名空姐一边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戴上氧气面罩,一边在王乾龙旁边的空位坐下。 周建强记得,客舱内只能听到噪音和空姐提醒的声音,他没有听到有人大喊大叫。“我当时在想,摔下去应该会很疼,粉身碎骨的那种疼。” 在他怀里的王露则一言不发。 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受访者供图 没人知道飞机遭遇了怎样的状况,除了驾驶室里的刘传健和徐瑞辰。 刘传健回忆,他和徐瑞辰先是听到“砰”的一声,随后发现玻璃上出现裂纹。刘传健用手摸了摸玻璃,随后向空管部门汇报,要求返航落地。 “刚说完一秒钟(玻璃就碎了),一瞬间不知道什么情况,(我)睁开眼,看见我的副驾一半身体在外面了,我试图伸手去拉,拉不到。” 意识到危险的刘传健赶紧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 此时,飞机在急速下坠。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监控到了这一险情。据微信公众号“空军发布”报道,值班参谋关健克介绍,他们于7时08分发现偏航,7时10分发现了机械故障代码告警。刘传健发出机械故障代码告警后,飞机飞行高度从9400米急速下降。 7时12分,雷达显示飞机左转下降高度至海拔7200米。 7时15分,指控中心接到通报:3U8633航班风挡玻璃脱落,需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脱险 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严重失压,整架飞机处于紧急危险状态。 刘传健回忆,飞机当时的速度大约为800km/h,强气流灌进驾驶舱,吹得他的脸严重变形。除此之外,身着短袖的他还要“对抗”-40℃左右的低温。 幸运的是,刘传健并未失去对飞机的控制。“握住操纵杆的那一刻,我就有信心让飞机安全落地。” 对于刘传健来说,下降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下降过程太快,驾驶员身体受到的冲击会很大;如果下降的速度慢了,就意味着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待得时间更长。最后,刘传健折中选取了合适的下降速度,以保证包括他在内的机组成员的安全,进而保证119名乘客的安全。 到了后半段,部分“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乘客开始表现出“后遗症”。 周建强看到,有乘客开始呕吐,有乘客出现晕厥,还有乘客放声大哭。 7时42分,飞机顺利备降双流机场。在跑道上滑行时,周建强打开手机,和女友拍了一张自拍照。照片上,两人戴着氧气面罩,比着剪刀手。 53岁的建筑工马孝荣第一次坐飞机就遇到了这样惊险的事情,原本打算去拉萨找活干的他改变了主意:回家。 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和两名受伤的机组人员被送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剩余继续前往拉萨的乘客换乘其他航班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继续出行。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5月15日通报称,入院的29名人员包括2名机组人员、27名乘客,其中男性22名、女性7名,年龄最大54岁,最小18岁。27名乘客经CT、胸片、血气分析等初步检查后,目前情况平稳,其中2名乘客经留院观察治疗后情况好转,已安排离院。 5月16日下午,川航总经理石祖义表示,5月15日22时前,27名乘客全部结束观察离院。 尽管惊魂未定,周建强和女友等人改签至3U8695航班继续前往拉萨,并于当日14时抵达贡嘎机场。说来也怪,到达拉萨后,周建强觉得阴影就消散了。 第二天中午,周建强和女友乘坐客车前往纳木错。在车上,他发微博说:“昨天有人给我说,人生就是经历!不管怎样,这次事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经历!” 当晚,两人在纳木错看见了梦寐以求的星空,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周建强说,他和女友将于5月18日乘飞机返回重庆,“还是坐的川航。” 飞机落地后,周建强和女友自拍留念。受访者供图 团聚 另一边,平安将8名机组同仁和119名乘客送回地面的刘传健松了一口气。 采访接踵而至,网络上对刘传健的赞誉铺天盖地,称其为“英雄机长”。很快,刘传健差点接父亲的班、去水泥厂工作的故事被挖出。直到5月14日晚,部分机组成员才集体亮相。 5月15日晚,刘传健的妻子邹函从重庆前往成都,与丈夫团聚。此前,丈夫很简短地给她报了个平安。刘传健处置险情的经过,邹函还是刷朋友圈得知的,“我知道的还没有你们记者多”。 邹函的一条朋友圈这样写道:“这是一件很大的事,他沉着冷静处置得当,他是我的骄傲;这也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只是去飞了一个航班,履行了一个机长应尽的职责。记得很多年前,一位资深机长跟我说,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作为一名飞行员的家属,我只希望每一次飞行都顺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 邹函的朋友圈。 截屏图 追问 5月15日,民航局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川航3U8633航班风挡玻璃空中爆裂事件。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表示,民航局已成立“5.14”事件调查组,并于事发当天赶赴成都,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通报称,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在民航各部门密切配合下,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有关规定,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5月15日晚,空客公司官方微博称,空中客车已经派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为主导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提供技术支持。由于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同时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附件13的相关规定,空中客车对于该事件暂时不能提供更多信息。 唐伟斌表示,目前判断取向是在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是调查重点,具体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向社会公布,尽短时间公布。 唐伟斌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目前我们在连夜调查,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没有发现维修上做过什么工作。因为它这个风挡只是目视检查,也不能敲打。所以只要是维修部门、工作该做的做到了,责任上就已经明确。维修也是我们必须调查的,用排除法。” 在以往的历次检修中,是否特意检查过这块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呢?对此,川航总工程师陈建中解释称,只要工作包里有此项内容,都是检查了的。不会专门针对这块玻璃,而是每一块玻璃都会认真检查。除此之外,每次航前航后(起飞前、降落后),都有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当时这块玻璃就出现问题并被发现,飞机是不可能起飞的,“处理掉才能走”。 一位从事多年飞机维修的工程师告诉澎湃新闻,风挡玻璃的外观是否完好,属于每天例行检查的项目,飞机会有一个航后检查,英文叫做postflight inspection(PF检查),这个检查项目包含检查驾驶舱玻璃的外观,靠目视检查,就是用眼睛根据标准看是否有裂缝、划伤等一切不正常的情况,肉眼看不到的没有办法。 该工程师表示,此次川航风挡玻璃破裂且脱落是比较奇怪的,他们遇到导致飞机玻璃破裂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一般只是裂开,不会整体脱落。 目前,事件调查仍在进行中。[详情]

澎湃新闻 | 2018年05月17日 12:26
川航备降客机玻璃脱落前已发现裂纹
川航备降客机玻璃脱落前已发现裂纹

   川航备降客机玻璃脱落前已发现裂纹 5月16日,刘传健(左)回答记者提问。当日,四川航空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14日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相关情况。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昨日,四川航空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14日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的3U8633重庆—拉萨航班相关情况。机长刘传健表示,自己飞过上百次该航线,对当时出现故障的飞机状况较有把握,做出决定非常果断。此外,目前川航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的风挡玻璃进行排查,未发现问题。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祖义通报称,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该航班共运输旅客119名,7时40分左右航班安全备降至成都后,部分旅客改签至成都—拉萨航班,于当日下午飞抵拉萨。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就诊后未见明显异常,目前已全部结束观察离开医院。另有两名机组成员受伤,仍在接受治疗。 15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目前,事件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 讲述 机长:巡航过程中看到风挡玻璃呈网状破裂 3U8633航班于14日6时27分从重庆起飞,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刘传健表示,巡航过程中,他看到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呈网状破裂,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报告:“飞机出现故障,准备返航。”“报告后不到一秒钟,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转头看到副驾驶半个身子飞出窗外,随之飞机开始下落、速度增加。”刘传健说。 刘传健说,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氧和寒冷,当时机舱外的温度约为-40℃,时速约为800公里,飞机必须尽快下降到最低高度。“但是下落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力就会更大。面对这种‘两难’,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速度下降到安全高度。”刘传健说。 ■ 回顾 空军为川航航班备降“保驾护航” 战机紧急避让、空管协同保障,空军和民航密切协同,为川航航班安全备降“保驾护航”,上演了一场动人心魄的天地接力。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双流机场。这一过程中,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在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空管保障。指控中心战勤人员16日接受记者采访,回顾了惊险一幕。 发现异常空情,立即启动处置程序 “7时8分发现偏航,7时10分发现了机械故障代码告警。”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值班参谋关健克说,他们发现异常空情,立即启动处置程序。 值班参谋李东波向记者出示了航管系统关于3U8633的完整飞行记录:3U8633航班发出机械故障代码告警后,飞行高度从9400米急速下降。 空军雷达某旅随即接到指控中心指令,增开雷达,严密跟踪监视航班实时动态,精测密报航班高度等信息。 “把双流机场北部空域释放出来” 7时12分,雷达显示飞机左转下降高度至海拔7200米。 “我们一直严密关注着飞行航迹,飞机急速下降时,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关健克说。 7时15分,指控中心接到通报:3U8633风挡玻璃脱落,需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指控中心航空管制值班员辛鑫,成了备降过程的“空中交警”。“一方面,要把双流机场北部空域释放出来,按照3U8633备降的最便捷航迹,动态调控相关区域活动,保证其他航班无条件让道。”辛鑫说,“另一方面,要保证机场跑道上没有影响备降的其他活动。” 十多架战机中止起飞程序 而此时,附近的空军某机场,十多架战机正蓄势待飞。按照原计划,它们将于7时15分升空训练。接到命令后,十多架战机中止起飞程序,在地面待命。 7时17分,空域释放完毕。7时20分,辛鑫再次接到民航西南空管局的消息,与3U8633取得了间歇性联系。此时,双流机场已做好备降准备。 7时42分,指控中心接到好消息:3U8633成功备降! “这次为了川航航班安全备降,30多分钟内为故障飞机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空管保障,提供了最好的空中通道,确保飞机在最短时间成功着陆。”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航空管制处处长李正军说。 据新华社[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5月17日 01:17
川航:驾驶室无监控视频 已排查同型号客机玻璃
川航:驾驶室无监控视频 已排查同型号客机玻璃

   川航:客机驾驶室无监控视频,已排查全部同型号客机风挡玻璃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实习生 李香逸 来源:澎湃新闻 针对客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一事,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总工程师陈建中5月16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客机驾驶室无监控视频,无法还原玻璃破裂并脱落全过程。在此前的各种检查,包括C检、起降前后的常规检查,都未发现问题。事件发生后,工作人员已立即排查该公司全部24架同机型客机。 媒体见面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魏凡 图 川航总经理石祖义在3U8633重庆-拉萨机组媒体见面会上通报了该事件的详细经过: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飞机于早晨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严重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整个航班飞机处于紧急危险状态。 机长刘传健回忆,他和副驾驶徐瑞辰先是听到“砰”的一声,随后发现玻璃上出现裂纹。刘传健用手摸了摸玻璃,随后向空管部门汇报,要求返航落地。 “刚说完一秒钟(玻璃就碎了),一瞬间不知道什么情况,(我)睁开眼,看见我的副驾一半身体在外面了,我试图伸手去拉,拉不到。” 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按特情程序紧急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石祖义说,局方调查组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根据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飞机检修一般分为A、B、C、D检等级别,其检修力度依次递增。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该飞机最近一次A检于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于2017年3月9日对外委托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在以往的历次检修中,是否特意检查过这块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呢?对此,陈建中解释称,只要工作包里有此项内容,都是检查了的。不会专门针对这块玻璃,而是每一块玻璃都会认真检查。除此之外,每次航前航后(起飞前降落后),都有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当时这块玻璃就出现问题并被发现,飞机是不可能起飞的,“处理掉才能走”。 石祖义也补充称,这块玻璃未进行过任何更换和维修工作。也就是说,它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一架飞机将近有200名工作人员围着这架飞机转。每一个航班的航前、航后都是必须要检查的。而且哪一个地方该检查都是有规定的。检查没检查,也一定是有记录的。” 石祖义表示,目前,公司也是被调查方。有关右侧风挡玻璃破裂并脱落的具体原因,要以联合调查组的结论为准。[详情]

澎湃新闻 | 2018年05月16日 21:50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玻璃爆裂瞬间心想完了(附视频)
专访川航迫降机长:玻璃爆裂瞬间心想完了(附视频)

  原标题:i“专访川航迫降机长:风挡玻璃爆裂瞬间 心里曾喊“完了完了””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变形了” “我的职责是把飞机控制好,不让飞机掉下去” …… “飞前检查没有任何问题” 5月14日早上6:27,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机上有包括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人员,以及119名乘客。7:06左右,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突然,平稳飞行中的飞机发出一声巨响。(详情见:飞着飞着,驾驶舱玻璃没了!川航客机惊险着陆!) 刘传健:当时的第一判断是爆炸、爆裂的声音,我和副驾驶都发现副驾驶前风挡玻璃有裂纹了。 记者:当时爆炸声音有多大? 刘传健:声音比较大,至少是以前(爆)爆米花的那个声音。 记者:那天早上有什么异常吗?  刘传健:没什么异常。(起飞前)机长每次都必须要对飞机的外部和内部进行检查,这次我都进行了检查,没有问题。 “想把飞机控制好,但心里觉得完了” 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一般理论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更多内容:一图 | 川航客机的风挡玻璃为什么会破裂?)。但出于职业敏感,刘传健还是迅速做出了决定: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 而就在他调转机头,抓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风挡裂了,我们决定备降成都”的信息时,整个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上半身吸出了窗外。 刘传健:我根本没有想到会爆炸。一共爆了三次,等看副驾驶的时候,就已经半个身体(上半身)在窗外了。我想伸手抓他,但飞机的速度非常大,我一是过不去,二是确实够不着。 记者:你当时能确认他的安全吗? 刘传健:我当时都不敢想,只是想着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但那时候我真没把握,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机身在抖动,满屏都是故障显示” 驾驶舱失压后,狂风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很多数据板都遭到破坏或者变得无法确认。控制面板被破坏,就相当于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自动驾驶已没有可能,必须依靠手动来完成。 刘传健:强风吹着,脸上有撕裂感。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都变形,整个机身也在抖动,仪表看不太清楚,在晃动。 记者:仪表上还有显示吗,所有的功能还存在吗? 刘传健:我操纵飞机那边是有显示的,但是我当时不敢确定是正确的显示。因为爆破了以后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两个屏幕全是故障。 “大概-40℃,前期太紧张没觉得冷” 近万米高空,驾驶舱破了一个大洞,将迅速导致两个致命后果,一是低温,二是驾驶舱内缺氧。 记者:一般机舱内是多少度?机舱外当时大概零下多少? 刘传健:平时舱内大概24度左右,9800米的话,(舱外)按理论算应该是零下40多度。 记者:(温度骤降)对整个肢体的操作是否会受到大的影响?   刘传健: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冷)。 记者:有戴氧气罩吗? 刘传健:有,但是我戴不上,因为风太大了。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没想到缺氧的问题。 “他实际上是顺着风爬进来的” 在刘传健的操纵下,飞机继续飞行。幸运的是,风挡玻璃爆裂二三十秒后,被强力压差吸出驾驶室的副驾驶徐瑞辰回到了驾驶舱。 刘传健:一下爆破了以后,相当于里面没有压差了,飞机里面和外面,它的压力是一样的,实际上是顺着风往里吹爬进来的,如果风一直往外吸,他是进不来的。 压差大、温度低、速度快…比“英航事件”更凶险 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室的一块风挡玻璃突然飞脱,机长被吸出机外。凭着副机长的努力,飞机安全降落,机长奇迹生还,创造了一个航空史上的奇迹。然而,刘传健驾驶的这架飞机,比“英航事件”更加凶险。 刘传健:(英航5390)高度比较低,速度比较小。我们这次高度非常高,应该是9800米,压差非常大,温度非常低,速度也很快,当时的速度是800公里每小时。 除了高度和速度上的不同外,刘传健驾驶的飞机下面,是山尖上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一旦遵循常规操作下降,势必撞上冰山,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机长辅助飞行 副驾驶发出“7700” 意外发生后,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立刻进入驾驶舱。 梁鹏:我直接看到驾驶舱门爆开了,很大的风声。进到驾驶舱后,看见飞机在转弯,下边全是山,我坐下系好安全带,把氧气罩给机长戴上。飞机飞高原都有特定的失压程序,所以我立刻拿出电子飞行包,翻出拉萨的失压程序,告诉他我们现在要飞的地方叫崇州,要下的高度是两万两千英尺,我就负责导航通讯,他负责操纵飞机。 与此同时,第二机长梁鹏提醒副驾驶发出“7700”的提示。 梁鹏:这是我们的一个应答机。当时没有办法通讯,如果按这个,下面是能知道我们碰见紧急情况了,但这个要隔一段时间按一下。刘机长他冷,我就给他抚摸,摸他手,一个是产生点热量,我就说没问题,同时也一直给副驾驶安抚。 “生怕因故障导致失控,所以操作很纠结” 在狂风、巨大的噪音、低温、缺氧的情况下,刘传健在驾驶室内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异常艰难,大概五分钟后,他将飞机控制到了一个好的状态。   记者:这五分钟最多想的是什么? 刘传健:最多的时候,我一定把飞机保持好,一定不要让飞机掉下去,尽量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如果我无法操控飞机,能做多少做多少吧。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到后来,还是有些很多纠结的问题。因为当时有无数的故障,我生怕因为故障造成飞机姿态变化。如果飞机失去姿态,某种情况下是会失速掉下去的。因此我是非常非常谨慎的,可用可不用的设备,我绝对不用。 安全迫降后第一句话“我们都还活着” 早上7:11左右,飞机从32000英尺下降至24000英尺高度,飞机的姿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此后,飞机继续平稳下降,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梁鹏:能见跑道之后,心里边当时真是不怕了,因为只要能让我们见到跑道,我们就能把飞机飞下去。所以落地之后,真的是松了一口气。他(刘传健)侧过来,我们看着,就握了个手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还活着。 刘传健:飞机落地一刻长长舒一口气,我和他同时在那儿,我们都还活着。 “我还会继续飞行” 据四川航空发布的消息,除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外,其余27名前往医院就诊的乘客身体未见明显异常,事故原因正在调查(详情见:生死备降!网友:他们让生命继续前行)。 当问及刘传健在经历过这样一次特别的飞行事故后的个人安排时,刘传健说:在身体检查、心理辅导、心理平稳没有异常情况后,我还会继续飞行,我相信我能行。[详情]

川航3U8633劫后余生
川航3U8633劫后余生

  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时,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随后飞机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乘客陆续走下飞机    图 / 乘客樊爱华提供 川航3U8633 劫后余生 | 一种关注 仍有未知在等待他们,是一种幸运 梦 醒   5月12日夜里,陈崇芳做了一个梦。鹅毛大雪从空中飘落,一朵一朵,掉到她的身上。她伸手去接,一口气竟吹到了别人头上,“看着就像戴孝一样。”她猛然惊醒,摸出手机搜索,“解梦”网页写着,“梦见身上的雪花或残雪不掉落,预示不久会有丧事或重大变故灾难发生”,“打算出门的人梦见大雪满地,建议延后几天再出行”…… 一周前,陈崇芳买好了川航3U8633重庆飞拉萨的机票。 同行的还有表侄女丁雁和三姐陈崇淑,她们准备到拉萨开个川菜馆,找好铺子就立马开张。陈崇芳想着自己的梦一向很准,睡不着。早上不到7点半,她推门而出,一句“我走了”说得很重。老公感到异样,但也没说什么,怕忌讳。 坐上成都开往重庆的动车,陈崇芳仍有些惴惴不安,想着是否要改期。直到妈妈打来电话,说舅舅病死了。她以为梦里预示的灾难这就过去了。她决定放下心事。三姐快50岁了还没坐过飞机呢,她平时跑公路客运,这会儿正碰上修路,难得休息,可以拉上她去拉萨一起耍耍。 四川隆昌的小艾也是第一次坐飞机。老公曾世彬去西藏阿里做建筑工,同行的还有十多个老乡,她是唯一的女人,跟去帮他们做饭。重庆到拉萨这趟航班,包工老板买的票,其他人都飞过好几次了。要不是前年修房子,前夫卷了钱赌博、欠下20万巨债,小艾不会和现在的老公交往,自然也就不会有这趟西藏行。她想,自己在西宁呆过,高原反应不算什么。 13日傍晚到了机场附近的旅馆,他们走了好几里路,找到一个川菜馆。男人们喝酒吃肉践行,人均花了80元。吃着25元一斤的水煮鱼,小艾开心不起来,她本想坐到一边吃碗面,但老公拉不下这个脸。出门前妈妈拉着他俩说,在外有钱也要想着没钱的时候。 为钱的事,她少不了跟老公吵架。回到旅馆,她的眼睛生涩地发疼。老公抱着五瓶矿泉水进来了,她埋怨他又浪费钱,谁知他说是库房“顺”来的,令她更为不安。每次出门她总是睡不好,迷迷糊糊1点多就醒了。她设置好的闹钟到凌晨3点半才会响。 周诗鲤是凌晨4点起床的。前一天下午,他本该登上另一趟航班。在广州做电子产品销售的他,负责西藏区域业务。这次差不多是第十次飞拉萨了,他竟然跑错了航站楼。没赶上飞机,只得改签次日最早6点05的航班,还能赶上中午前到拉萨。他在重庆的网吧消磨了大半日,清晨昏昏沉沉走进客舱,在12E坐下,只想吃点东西赶紧补个觉。 天色还早,陈崇芳感到客舱里有点死气沉沉。小艾则有点失望,飞机没有她想象的大。她和老公分别在14D和15D前后两个位子坐下。陈崇芳从他们身后的16D,换到了丁雁坐的17排。怕19排的三姐第一次坐飞机害怕,两人又费劲一起换到19排。 三人并排,趁着起飞前,“臭美”来张自拍合影,心情好多了。丁雁大大咧咧惯了,“三姨别怕没事,我买的保险是百万身价,飞机出事赔价500万,开汽车出事赔价200万……”陈崇芳听着不舒服,没作声。 坐在靠近安全出口一排中间位置的火锅大厨吴生,从广州回重庆探亲时,偶然碰到一位在西藏拉萨做火锅的朋友,此行准备去他那帮把手。买飞机票时,他头一回加购了一份保险。事后,他自己都感到诧异,不知当时是怎么想的。 绝 望   川航机长刘传健睡在公司。和往常一样,他按时进入准备室工作。第二机长梁鹏拿给他与前台沟通的资料。进入驾驶舱后,按惯例对飞机内外部进行检查,没有问题。 上午6点26分,这架川航注册号B-6419的空客A319飞机,载着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16分钟后,飞机飞行高度达到9800米(约32100英尺),进入成都区域。 天气非常好。刘传健心情轻松,感到完成今天的飞行任务将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 三姐人胖,解了安全带,陈崇芳发现后,给她重新系了两次。用早餐前,陈崇芳去了趟洗手间。飞机颠簸了两次,她知道这是气流影响,没觉得害怕。回到位子上,她吃了一小袋甜瓜,空姐又给她夹了个热玉米。 刚咬了一小口,听到“蹦”的一声,她的脑子一片空白,本能反应就是勾住身边三姐和侄女的胳膊。她紧紧闭上眼睛,再睁开,意识到这不是梦。 有人哭了起来,有人叫出了声,“我们要死了。”所有人心里回响着同一个声音,完了完了。 这时是7点08分。驾驶舱内,机长刘传健此前先是听到一下爆米花般的爆裂声,转头一看右侧风挡玻璃出现了网状裂纹。他第一反应是用手指轻轻摸一下,有些割手,一定是里层坏了。这意味着飞机承受力下降,可能发生故障。 刘传建毕业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是A320机型B类教员,学员淘汰率接近80%。风挡玻璃爆裂是训练科目之一,他对操作程序并不陌生。但以飞机目前的高度和时速,决不能掉以轻心。 “风挡裂了,我申请下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抓起话筒向地面空管部门报告。他同时弯了下右手食指,给副驾驶徐瑞辰比了“7”的手势,让他发出一个7700遇险信号。话音刚落不到一秒,一声巨响,整块玻璃被吸出舱外。 刘传健睁开眼,没有系肩带的徐瑞辰,半个身子已经在外面,全靠腿部安全带固定。刘传健试图去抓却抓不到,他当时心里也喊,“完了,完了。” 玻璃爆炸瞬间冲击力,相当于一块玻璃上放了一台大型SUV汽车。玻璃碎片划伤了徐瑞辰的面部和手,上衣被撕裂成条缕。20秒后,没了内外压差,徐瑞辰才顺风爬了进来。 狂风灌入驾驶舱,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气压仅有地面的1/4,飞行员个个身体被吹得扭曲变形,耳膜甚至有破裂危险。 像这样身处9800米的高空,普通人30秒就会意识模糊。 整架飞机开始剧烈抖动,刘传健看不清仪表盘,只知道下行速度在不断增加。控制自动驾驶的FCU(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飞行仪表失灵。好比一辆特斯拉变成手扶拖拉机,他不确定表述信息是否正确,空速一直在增加。两个屏幕显示,满满的全是故障。 留给刘传健的反应时间以秒计数——右手别扭地去拿左侧的氧气面罩,但在强气流冲击下没法拿起来戴上;注意力全在左手,握住驾驶杆,收光油门,努力控制飞机姿态。 驾驶舱门被气流撞开几次,乘务员赶紧去关上。风呼呼地涌进客舱,灯光骤灭,噪声淹没了所有空间。黄色氧气面罩弹落在每个人面前。坐电梯都会晕的小艾彻底懵了,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使劲捞也没捞下来。后座的曾世彬急了,迅速解开安全带,站起身帮她戴上面罩。“幸好我老公没跟我说怎么回事,一说飞机出故障,那只有死了,我肯定就吓哭了。” 行李掉落,餐盒翻飞,客舱内瞬间一片狼藉  图 / 乘客樊爱华提供 行李掉落,餐盒翻飞,客舱内瞬间一片狼藉。事后,小艾才感到庆幸,自己没有按本意选择南瓜粥,她怕烫伤自己或别人。空姐周彦雯当时还在分发餐盒,被失去控制的餐车撞了腰,跌在地上。两边的乘客扶起她。陈崇芳瞥到,有一个瞬间,她和对面的空姐对视了一眼。 那一眼,陈崇芳看到的只有绝望。 遗 书   听到巨响,担心机长和副驾驶失能,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立刻走进驾驶舱。他看到飞机正带着坡度转弯,下边都是山。帮机长戴上氧气面罩后,他在位子上坐好,系上安全带,拿出电子飞行包,告知机长拉萨的失压程序,帮助他导航。 客舱氧气面罩一般可供氧约15分钟,飞行员必须尽快将飞机下降到安全高度,即无需额外供氧的10000英尺以下。要是飞机没有晚点21分钟,在青藏高原的层山叠峦中,最低高度必须保持在24000英尺,机组成员将很难支撑到掉头出山,结局无法想象。万幸,他们现在还在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交界的东南边缘。 “当时仪表指示时速相当于800公里左右,耳朵里听不到任何声音,过了一段听到全是噪音。(机组成员之间)只能靠手势在交流,没有办法和旅客沟通……第一时间非常恐惧,飞机完全可以控制了,就不恐惧了。”刘传健说,他用了五分钟左右将飞机控制到稳定状态,之后才逐渐感到冷,短袖制服下的双臂和手指几近冻僵。凭借13660小时的总飞行时间、该航线上百次的飞行经验,他戴着墨镜,顶着刺眼的逆光,成功返航回到成都平原,在高空划出一道“勺子形”轨迹。 四分钟内,飞机从32000英尺降到24000英尺。又过了五分钟,飞机继续下降,直至10000英尺以下。刘传健一直在纠结,选择怎样的下降速度。尽快下降高度,机组成员受的冲击力就更大;如果慢一些,他们要在严寒、缺氧的环境下坚持更久。刘传健选择了适中的方案,保证机组安全。 飞行状态稳定后,刘传健继续操纵飞机,一刻都不松手。虽然心里感觉“安全多了”,但每做一个动作,他都仍然非常纠结,可用可不用的设备也坚决不用,“我就生怕它因为故障造成飞机姿态的变化,如果姿态无法控制,所有的安全,前面的工作都白费了。”  客舱内,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能否脱险。除了乘务员的喊话,“请相信我们,机组人员有能力让大家安全着地”,乘客们陷入一片死寂。 十年前,陈崇芳正在成都金花镇上开面馆,离双流机场不远。地震时,“听到轰轰的声音,还以为是飞机掉下来,把房子给拱了。”此前一晚,她也做了一个不祥的梦,她上了一辆公交车,跟着又有很多人抬着猪笼上来。就像救护车一样,它是从后面开门的。 陈崇芳从没想象过飞机直往下掉是什么感觉,“一层一层下倒不害怕,这次是直下。我们三个人三只手紧紧叠在一起,另一只手抓紧扶手,手心里全是冷汗。” 吴生经历了“比过山车还厉害”的下坠失重感。空姐让他守住安全出口,不要乱动,他的耳朵嗡嗡的,点了点头。很快他感觉要“守不住了”,手里的氧气面罩好像是瘪的,吸不出气,缺氧到近乎昏迷。他“一心一意想着家里”,涌起“太多太多不舍”:自己30出头,还那么年轻,老婆孩子都在重庆家里,女儿才刚满岁…… 不甘心的还有火锅店40年的事业。他是第二代传承人。当年小学文化的他下跪拜师成为大弟子,跟着师父把店从重庆磁器口一个小店做到现在几个城市分店,“所有配方都在我身上,到现在还没有物色到一个好苗子当徒弟,可别在我这里失传了。” “我一直以为我不畏惧死亡,可当你真真切切面对死亡又无能为力时,我像是在沸水里的鱼,一点点被死亡侵袭。”周诗鲤透过窗户,看到一座冰山就在机身下不远处。往事在脑海里一一闪现,他很想抽支烟,写一封遗书,却不知从何写起。 吴生看到前排的女孩子哭得厉害,第二次直降,他也开始流泪。看到不少乘客在拍视频,他猜想,“反正都要死了,又没有叫写遗嘱,把这个拍了也许以后还可以流传下去。” 飞机逐渐平稳,恐惧和压抑却无法散去。见三姐在抹眼泪,陈崇芳死撑着镇静,不断安慰她没事没事。两天后,她才从三姐夫口中得知,三姐出发前也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两条路,一条下去,一条上去。有人守着往下那个漆黑的门洞,说了句,“你太胖了,这门你过不去,你还是上去吧。” 落 地   “MAYDAY,我在崇州盘旋”,“MAYDAY,座舱释压”。 7点24分,接管副驾驶任务的梁鹏,继续不断向地面管制部门盲发遇险信息。一边还帮机长和副驾驶按摩,缓解寒冷。 地面已经可见,飞机时速还在400到500公里。“虽然当时的飞行速度依然很快,整个人的面部感觉都被风吹变形了,但这时候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建立02R盲降、准备落地,慢慢见到跑道,刘传健越来越有信心。 地面上,接收到“7700”遇险代码,所有值班管制员早已进入紧急工作状态,指挥空中六架飞机紧急避让,同时协调军方配合特情处置。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八架飞机在空管指挥下立即停止起飞,停机坪上的15架飞机停止推出。 7点42分,川航3U8633飞机安全落地。刘传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和梁鹏握了手,听到彼此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还活着。”客舱内,有人欢呼“安全了”,也有人鼓起掌来,更多人惊魂未定,手脚发麻。 这可能是人生最漫长的34分钟。“真没多想,容不得多想。前十分钟大家考虑自己的安全,氧气面罩掉落就集中精神在吸氧。逐渐吸不出来了,感觉飞机在急速下降,就想知道是什么原因。等到飞机渐渐平稳,噪音仍然很大。剩余十分钟的时候还是恐惧,看到下面的山,担心会不会第二次出问题。”做工程生意的赵强,等看到草坪时才松了口气。隔壁乘客有做监理的,也有银行职员。他们随意聊着天,缓解紧张情绪,至于聊了什么后来都不记得了。 飞机停稳了不会再爆炸吧?直到走下舷梯前,陈崇芳的心还是悬着的。她第一个给老公打电话,“我差点见不着你了。”一问飞机在哪,她说重庆,老公挂了电话差点就要订动车票。那时儿子在家没睡醒,还以为妈妈是到了拉萨有高原反应要回来。 丁雁和老公在电话中开玩笑,“飞机出故障我差点死了,不过没死成,不然你可以找个新人了。”她看到周围很多人在打电话报平安,故意换种方式说话,“我死了你高兴吧?”而周诗鲤在吸烟室抽完烟,平复了心情,才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一个劲地说“我爱你”。 也有很多人不愿打这个电话。在川航的安排下,大部分旅客改签了3U8695航班,12点09分从成都起飞,下午2点左右就到了拉萨。赵强和吴生都不敢再飞,买了下午回重庆的动车票。赵强挖空心思PS了车票的始发站,对家人谎称公司临时安排到外地出差,没去成拉萨。他常年在空中飞,不想让他们因这次事故从此为他担惊受怕。 吴生回到重庆表弟家休息,两天没有主动联系妻女,担心一听到她们的声音就哭出来,收到短信也只推说公司事情很多,很忙。第二天,他犹豫要不要买机票回广州时,又重现飞机失事的窒息感,只得转而选择八小时车程的高铁。他从没有那么狼狈过,飞机刚落地就嚷嚷着要马上下去。 马孝兵很想打电话,却不知道能打给谁。“不比有钱人,我的命不值钱。我们算什么,一百个蚂蚁,踩死就踩死了。”他孤身一人已经多年,唯一的念想只有读初三的女儿。她寄宿在姐姐家,他则租住在街对面,即使不出外打工,他也只在周末去看她,“父女之间不用多说什么,心里有彼此就够了。”每个月他定期给1000元生活费,算是笔不小的负担。 一下飞机,他就和老乡们开始为误工发愁:西藏怕是去不了了,建房子得高空作业,肯定忌讳。已经花的路费还得倒赔给工头。以前每年5月老板包车、买好机票,等10月份干完活再回老家。400元一天的工钱,比起内地高上不少;穿棉袄抗冻、适应高原反应,也好过夏天工地的酷暑。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营生。 看到赵强正高声与地勤人员交涉,他们便围了上去,想让他帮忙。赵强最初提出想见机长,却被告知他已被带走协助调查。随后他又提出好几点问题:飞机故障是什么原因?以后的心理疏导问题怎么办?赵强在航站楼呆了一个小时,没能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 两天内,“英雄机长”、“史诗级迫降”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他更觉得不是滋味,“作为乘客我们非常感谢机长把我们带回地面,但舆论一味导向赞颂机长,是不是走偏了?如果没有这次事故,也就没有这个英雄人物,川航不能借此逃避责任。” “感谢天气,感谢延误,还有离不开乘客的有序配合。多重因素决定了这次能幸运迫降成功。”赵强感叹。 出 院   陈崇芳当时顾不上声讨,眼里只有干呕、濒临休克的姐姐。“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快叫120啊”,她急得直“跳蹦子”。另一边,没吃几口早饭的小艾,也抑制不住地呕吐起来。包括他们在内的27名旅客和两名机组人员,随后被送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贴上伤情程度不一的红、黄、绿标签,留院观察。一群人里,最小的18岁,最大的54岁,七名女性,22名男性,半数是隆昌工人。伤情更严重的副驾驶徐瑞辰和乘务员周彦雯,分别收治于急诊综合和骨科病房。 为缓解耳鸣头晕症状,他们分批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在那里,陈崇芳遇到了徐瑞辰,连忙向他道谢。他右眼淤青,脸上手上都是擦痕,说了句,“我今天半个身子都在外头,差点没命了。”陈崇芳没敢接话,“不敢想象那种滋味,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走进高压氧舱前,陈崇芳再三确认,“男同志,你们再把兜里摸一摸,手机、手表、充电器,所有电子产品,尤其是打火机,千万不能带啊。飞机上没死成,在这儿死了就划不来了。”高压氧舱的封闭环境,让她恍如回到出事机舱,尤其关门那声“嘣”,更是心有余悸。做过两次治疗,陈崇芳怎么也不肯再做第三次。 成都四院精神科专家受邀来做心理评估。专家问他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去西藏干什么,还有没有恐惧感,有没有造成经济损失。陈崇芳和丁雁都不买账,疑心重重。“你是心理专家吗,我怎么觉得你在调查我们?”对方在表格上勾勾画画,笑而不语。 马孝兵也神经紧张。住院第二天早上他觉得胸闷咳嗽,想问医生用药,医生没反应,他堵了口气。中午,几个兄弟买来烟酒,排忧解闷,有人问起便嘟囔,“我们全部都是死人了。” 便衣保安过来警告,马孝兵感到对方有意挑衅,言语冲突中给了对方一拳,很快就被更多保安围扣在地,带去拘留。在场劝架的住院乘客群情激奋,“你们没有经历过生死一刻,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受害者的感受!” 马孝兵关到晚上才放出来,罚了500元,也不觉得后悔。当晚,医院评估所有乘客已符合出院标准,川航工作人员给他们结了账,安置到各个酒店,次日各自返程。 5月15日晚,陈崇芳(中)、陈崇淑(右)姐妹与表侄女丁雁(左)出院后聚餐,庆祝从川航3U8633“重生” “今晚上我们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庆祝我们第二次重生!第一次是妈给的,第二次是机长给的!”陈崇芳一家找了家牛肉火锅店聚餐,干杯庆祝出院。朋友在“全民K歌”软件上开了个房间,陈崇芳点了首《朋友》,谢谢他们的关心,“能在这喝酒就是种幸运。以后只想高兴开心的事,下一步路怎么走,换种活法也是可以的。” 看着老婆情绪激动,老马心疼极了。他知道她跟着他没享过福。从菜市场摆摊每天卖几碗凉面,到开出自己的铺子,买了房,供儿子学美术、上大学,“儿子长大了就快毕业了,咱们经济条件也刚刚好转,要是她走了,你说那多遗憾啊。” 他请了三天假在家陪她。她一天都没下床,刚开始打盹身上就发抖,晚上打雷还被吓醒。有一阵子她心里突然很不舒服想大喊,手脚发麻抽筋,老公给她捏了半天才缓过来。 吴生拉了个微信群,取名“生死兄弟5.14”。他常把“团结”挂在嘴边,听说丁雁想在拉萨开馆子,他兴奋地表示要技术入股。每天早晚,他总要问候一下群里的朋友们。包括他在内的几位乘客,在事故后的头几天夜里,都不得不靠喝酒来助眠。 微信群里,大家为索赔问题而焦虑。据初步调查,航班破裂的风挡玻璃是法国空客公司的原装件,从未有过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起诉川航还是空客?大家同意,还得先等最终的调查结果。但主张没有伤亡情况下的精神损失索赔,谁都没有把握。目前航空公司最多提供延误和备降的相关经济损失赔偿。 “赔200、300的,又有什么意义呢?”马孝兵说。不过丁雁坚持,“我们不是讨价还价,我们的命才最值钱,我们只是要一个交代。” 赴西藏阿里打工的隆昌老乡等车回家,行李里都是过冬的衣物 回 家   5月16日,隆昌老乡们包车回家。四天时间,恍如一梦。身上唯一一件短袖已经穿得发臭,大包小包的行李里塞的都是冬天的衣物。“你们就是从川航出事飞机下来的吧,在电视上都看到了,真是大难不死。”小镇的小店老板、村里的摩的司机,听到闲谈,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经过半天谈判,每个人拿到了6000元赔款,涵盖机票退款、往返路途车费、住宿费、餐饮费、误工费等因该航班产生的损失。他们曾想请律师咨询,最后签字了事,承诺不再向川航索要其他费用(因航班因素导致的未发现的疾病赔偿除外)。 在车上,老乡们感叹,经此一劫,“回去该吃吃该喝喝”,小艾听了不高兴,回了几句扫兴话,“哎呀命是捡着了,你该吃吃该喝喝,你在家什么都不干,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现在命捡回来了,该怎么还是怎么着。” 之前,他们起哄这对“患难夫妻”,该买什么纪念品好。曾世彬习惯性气她,“中国人买什么纪念品啊,买个顶针最靠谱。”大家哄堂大笑,小艾心想,顶针我也没见着啊。 5月16日下午,离家第四天,乘坐川航3U8633的曾世彬夫妇回到家中 “你这没良心的,瞧都没瞧我一眼。”下飞机后,曾世彬曾向小艾埋怨,不关心他。为了帮她带面罩,他的食指伤了一道口子,在飞机颠簸中身体还弹起来摔到了过道里。小艾心里着实感动,只是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注意不到任何事。 但她记得曾世彬抱着她下车送进医院,过后笑她“该减肥了”;还记得他在病房逗她吃饭,“就像咬我那样大口咬”。她曾想和他白纸黑字约定再也不吵架,却不了了之。住院这晚她又问他,“以后别一出门就吵,你看吵吵吵飞机都掉下来了。以后还吵吗?”他嘴硬,“吵啊,没事我就让你吵。” 小艾觉得自己命苦,最怕现在入赘的老公和前夫一样,懒散不成器。刚回家,她忙着收拾卧室,拭去桌子和床沿的灰尘,又把二层楼房拖了一遍。曾世彬开着摩托就走了,她以为他肯定又去打牌了。 事实上,他是回自己家了。去年此时,父亲继母亲之后得癌去世。他在街上买了好多柱香,给父母坟头分别上香,感谢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家族所有前辈,也一一祭拜过来。 惊魂未定,新的阴霾又笼罩了他俩。航空事故后,医院全身检查,发现小艾腹部有个肿块,医生劝她赶紧回当地医院看看,该动手术就动手术。“他担心真的得癌症怎么办?他在这家肯定待不下去。我现在倒是平静,我说我飞机上都没死,去检查肯定没事。”她指指屋前屋后的几个人家,先后得癌症死的已经有三四个,花掉几十万最终也是人财两空。“哪怕真的是癌症,我也淡定,高高兴兴,活一天赚一天。” 死神曾几次和她招手:去年这时在瑞江打工,吃头孢过敏,撑到去医院挂号,突然休克;小时候,她看到祖坟被掏了个大洞,里面有好看的彩虹,钻进去了差点出不来,事后家人还用鸡血给她辟邪;后来又有一次她两手扑进了鱼塘泥潭里,喝饱了脏水,一鼓作气抬出头来。 她记得爸爸的人生愿望,一个是看到外孙结婚,一个是坐一趟飞机,现在后者显然要作废了。几年前她想过带一家人坐飞机,去北京旅游一次,后来欠了债不敢再想。今年春天,桃花开得正盛,她和老公动念去周边转转,结果也因为农活耽搁了。 傍晚,上小学的儿子放学骑车回家,摔了一跤。他没问妈妈怎么又回来了,小艾也不说。在家住了一晚,她就进了镇医院,等待手术,尚未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赵强、吴生为化名;感谢邓郁为此文提供的帮助,实习生宫健子、向思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详情]

专访川航机长:冷的全身都抖 想拿出氧气罩但戴不上
专访川航机长:冷的全身都抖 想拿出氧气罩但戴不上

  万米高空如何完成生死迫降?听川航英雄机组讲述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强风,低温,失压,缺氧,整架飞机急速下坠……机舱内一百多位乘客,飞机下方崇山峻岭,英雄机组如何完成迫降奇迹?央视新闻《面对面》,独家专访了川航3U8633航班机组。 记者:当时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那天早上有什么异常吗? 刘传健:没有什么异常,那天我是在公司住的,按时到准备室做一切准备,资料是我的二机长和前台进行沟通拿的资料,我阅读了所有资料,天气非常好都没有什么问题。 记者:在上了飞机之后按照常规的一种方式,你们的正常程序是什么? 刘传健:对飞机的外部检查和对飞机的内部检查。 记者:这是机长每次要履行的? 刘传健:每次都要做的必做的,这次我都进行了检查,没有问题。 大概四十分钟后,飞机已经抵达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高空能见度不错,能看到飞机下面的层峦叠嶂,飞行高度为9800米。从2006年到川航工作这趟航班刘传健飞过不下100次,按照以往的做法,在这个高度上,飞机要飞行一段时间。 记者:当时你和副驾驶的状态? 刘传健:都挺好的,非常轻松,天气非常好,感觉今天完成任务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情,是这么一种心情。 但惊变,总是在猝不及防时发生。早上7点零6分左右,平稳飞行中的飞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刘传健:在第一声爆炸之前整个前期没有任何异样。 记者:你说出现了一声爆炸? 刘传健:对,巡航过程中发生了一声爆炸。 记者:突发的爆炸声来自哪里,你当时第一判断是什么? 刘传健:当时的第一判断就是发生了一声爆炸,爆裂的声音,我和副驾驶同时发现爆裂的时候有异样,我们马上会做检查就感觉不正常,同时发现副驾驶前挡风玻璃裂纹了。 记者:当时爆炸声音有多大,给我们描述一下声音的感觉?比如过去爆米花那些东西是那种声音吗? 刘传健:对,爆米花这个声音,至少有这个声音。 记者:声音那么高,在密闭的空间,这个分贝非常大了。 刘传健:对,当时一下,很惊愕的一种状态,所以我的动作后面非常快。 记者:但是在这种应急反应下,对你而言作为机长你第一个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刘传健:摸,用手感受我们玻璃的情况,就像我刚才前面讲的一样,我们玻璃有好几层,各层的结构不一样,如果外层,中层,它有三层玻璃,如果是里面,书上写了,有裂纹,告诉我们它的受力层受到破坏了。 记者:您当时用手摸玻璃当时感受的状态是什么? 刘传健:有划手的感觉,我是用手指轻轻摸的。 记者:就是有裂纹吗? 刘传健:对,有裂纹,就是划手,割手的感觉,我知道肯定是里面一层坏了。 记者:内层坏了,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刘传健:意味着飞机的承受能力下降了,但并不一定坏,我的教科书告诉我,它承受力会减少。 记者:你和副驾驶有交流吗? 刘传健:没有交流,这时候我第一下,拿着话筒同时下高度,我跟我们空管说我要下高度返航成都。 记者: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 刘传健:它承受力受到破坏,可能飞机就有故障要发生。 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一般理论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但出于职业敏感,来不及和其他机组人员商量,刘传健迅速做出了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的决定。 记者:当时离成都有多远? 刘传健:大概有150公里左右。 记者:是已经超越成都了还是没到成都? 刘传健:过了过了。 记者:过了成都100多公里,返航成都。 刘传健:对。 事后看,从事故发生的那一刻起,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每一秒的时间都变得弥足珍贵。因为对于高速飞行中的飞机来说,稍微的犹豫不决都会让飞机在短短的时间里飞出更远的距离,使下一步的自救变得遥不可及或根本不可能。刘传健调转机头,同时抓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风挡裂了,我们决定备降成都”的信息。 通话录音: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请讲,现在有点儿故障,我申请下高度,四川的8633,下8400保持,下8400,我要返航了,我现在风挡裂了,风挡裂了,是吧,对的,3U8633是返航重庆吗,返航成都,备降成都,是吧,对,3U8633收到了,你先下8400保持。 记者:塔台的指示呢? 刘传健:没有。刘传健:因为我把话报完,刚刚说完话可能他就关了,但是这时候整个玻璃就爆了。 记者:就在报话的那一刹那? 刘传健:对,我说完可能还没有完的时候,这时候就爆了。爆了三次,没有反应了当时,肯定是应激的那种情况,可能当时我就当我睁开眼的时候。 记者:你是想第一本能保护? 刘传健:没有保护,我根本没有想到它会爆炸,可能就是听到一声,本能眨一下眼或者什么的是这样的,当我睁开眼看到他的时候。 记者:看到副驾的时候? 刘传健:对,都已经挂在那儿了。半个身体是在窗外的。 记者:当时的状态是整个下半身都在窗外,还是上半身? 刘传健:上半身,上半身在窗外。 记者:上半身不是有安全带和固定吗? 刘传健:我们的副驾驶在巡航过程中,我们是可以放松一点的,然后他就只系了这个腿部的安全带,没有系那个肩带,所以他就被往外吸了,爆炸的时候内外是有压差的,当时压差是七点几。 记者:人会马上被吸出去? 刘传健:一下就出去了。 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罕见地突然爆裂,破碎的玻璃向外四散,相当于飞机在近万米高空破开了一个大洞,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徐瑞辰的上半身吸出了窗外。 记者:太突然了? 刘传健:对,非常突然。 记者:对你而言作为机长在副驾驶出现这样特殊情况下,有没有应急的预案里面之前是有过这样的设计的? 刘传健:真没有。全靠第一反应,他一出去我看到他在那儿往外的时候,实际上我想伸手抓他。 记者:这是本能想抓的? 刘传健:对,我是想伸手抓他,我一看够不着,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可能在800公里左右,我一个是过不去,第二个我确实够不着他,现在飞机是一种什么状态,我要把飞机的状态保持好,所以我就操纵飞机。 记者:但是你当时能确认他的安全吗? 刘传健:我不敢确认会发生什么,我当时都不敢想,我当时一个想的就是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 记者:但是对那个时候来讲其实你内心有多少把握? 刘传健: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风挡玻璃爆裂的瞬间,驾驶舱失压的同时,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机舱环境迅速发生变化。 刘传健:最大的变化就是强烈的风吹着我,脸上有撕裂感那种感觉。 记者:像刀割一样的是吗? 刘传健:我当时感觉我整个人变形了那种感觉。 记者:眼睛能睁开吗? 刘传健:眼睛能睁开。 记者:当时戴着墨镜吗? 刘传健:当时戴着墨镜,整个飞机在剧烈抖动,当时那一会没有声音,但是过一会声音非常大。 记者:整个机身? 刘传健:对,整个机身在抖动,仪表看不太清楚,在晃动。 记者:仪表上还有显示吗,所有的功能还存在吗? 刘传健:我那边仪表是有显示,我操纵飞机那边是有显示的,但是我当时不敢确定,是正确的显示。 记者:为什么不能确定? 刘传健:因为爆破了以后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电子仪表显示系统告诉我故障的设备,上面有无数的东西是填满的,两个屏幕里面,显示的全是故障。 近万米高空,每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失去了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的飞机像破了一个大洞,剧烈的强风像要把人吹扁,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飞行仪表无法正常使用,整架飞机都在剧烈抖动。驾驶舱发生的这一切,也迅速传导到了飞机客舱。当时,第二机长梁鹏正在客舱休息。 梁鹏:直接是看见那个门爆开了。 记者:你说是哪个门? 梁鹏:驾驶舱门。 记者:和乘客舱连接的门吗? 梁鹏:对。 记者:爆开了? 梁鹏:弹开了,很大的风声。 毕楠:就是有啸叫声,同时出现了颠簸,客舱的氧气面罩全部脱落了。 记者:是自己自动脱落? 毕楠:对。 事后有乘客回忆说,飞机起飞将近一小时后,原本飞行平稳的飞机突然发生剧烈颠簸,并随之吹进一股强大的气流,像沙尘暴一样,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机舱突然变暗,四周响起刺耳的声音以及乘客的尖叫声,飞机急速下降,许多物品被吹落到到机舱的地面。 乘客:突然间灯一黑,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中,然后又跌落下来。听到砰的一声,飞机急速下降,所有的指示灯都熄灭了。每一排掉了氧气面罩下来。 面对突然降落到面前的氧气面罩,很多乘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平时只在电影大片中看到的灾难场景,在自己眼前真实发生了。 记者: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毕楠:从来没有遇到过。 记者:但是人本能突然遇到这种突发的紧急状况,心情情绪都是不一样的? 毕楠:这个时候你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我只知道我要保证我旅客,我的组员的安全,如果我慌了我乱了,那他们怎么办? 毕楠:我只有通过广播器通知旅客,广播旅客,他们怎么样做,我告诉他们是用力向下拉面罩,把面罩罩在口鼻处,系好安全带,听从我们的指挥。 记者:其他的空乘? 毕楠:他们是同样的,要通过他们的一些口令还有拍打座椅让旅客系好安全带,拉下面罩吸氧,同时也安抚了旅客。 记者:你们怎么安抚旅客? 毕楠:有旅客抽筋,可能紧张了,抽筋,乘务员就一直帮他按摩,一直给他放松,还有旅客在哭,乘务员一直在拍拍他的肩,牵着他的手,一直给他信心。 近万米高空,破了一个大洞的驾驶舱,还迅速导致了的另外两个致命后果,一个是低温,另外一个,失压后驾驶舱内的空气会迅速流到窗外去,进而迅速导致驾驶舱内缺氧。 记者:这种冷之前,如果用温度来显示可能是大概零下多少? 刘传健:如果在9800米,温度,按理论算应该是零下40多度。 记者: 零下40多度? 刘传健:对。 记者:但是正常像你们驾驶飞机应该不会穿太厚的。 刘传健:对,平时。 记者:也是穿这样? 刘传健:对,也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客舱正常的温度,旅客应该是调到24度左右,我们平时驾驶舱的温度也在这个温度左右,比较舒适的一个温度。 记者:但是一下子温度从20多度,下降到零下40度,整个肢体的操作是否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刘传健:前期实际上我没有影响,因为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 记者:有戴氧气罩吗? 刘传健:有,我们训练里就有氧气面具,像刚才我说的一样,我想拿出氧气罩来戴,但是我戴不上。 记者:原因? 刘传健:风太大了,吹得我无法拿出任何东西,我把氧气罩拿出来了,无法拿起来。 记者:自己戴不上? 刘传健:对。 记者:没有氧气罩对你而言? 刘传健:当时没有意识到缺氧的问题,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当时真没想到这个问题。 记者:完全要靠自我的那种,极限的挑战能力来控制,是吧? 刘传健:对,应该说这个时候我觉得,那天我下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我觉得应该叫意志力,我觉着这个是非常准确的一个词,意志力用在这个地方,非常恰当。 但意志力不能持续太久,人是有生理极限的。刘传健当时需要马上做的,是尽快降低3U8633航班到有氧气并且温度适宜的飞行高度,否则,机组人员就会被逐渐冻僵或者因缺氧而窒息,整架飞机以及119名乘客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记者:但是底下的状况你知道吗? 刘传健:下面是山我知道,下面是山我的高度不能下到多低,我是很清楚的。 记者:你的底线是多少要下降? 刘传健:我的底线当时我心目中想的,第二机长没进来的时候,我想的是两万三千英尺。 记者:如果再下可能会和山体有一些。 刘传健:对,接近安全高度以下了,就可能有撞山的危险。 但在当时,飞机已经飞到了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由于这一带山地密布,山高大多在5000-6000米,飞机不能贴着山头飞行,至少要有600米的安全裕度,客舱一旦失压,最低安全高度必须保持在7300米左右,也就是23000英尺高度。 记者:要从三万多千英尺下降到两万三千英尺? 刘传健:对,没有出山就是两万三千英尺,我就不能再下了,一定要出山以后才能继续往下下。 记者:但是如果持续在那个高度上,这么操作不可能吧? 刘传健:也不可能,持续两万三千英尺也不可能,时间太久了,旅客氧气是有限的,温度很低,人体是很难受的。 特殊的航线意味着驾驶舱失压的飞机不能一次性下降到有氧气而且温度适宜的高度,飞行员必须要咬牙坚持在7千多米即23000英尺的高度上继续飞行,直到飞出群山到达盆地上空后才能再次下降。 记者: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稳定飞机的姿态往下降,当时气压产生了非常大的失压之后,气压对里面的压迫是什么样的? 刘传健:很强的冲击力往里灌,压迫感,为什么我们减速,为了这种压迫感小一点,对我们整个机体的伤害,会小一点,对我们人的伤害会小一点,速度太大了,吹起来会不会把后面吹裂,从这边吹过去。 记者:你说风,从风挡那儿直接吹到? 刘传健:后舱去。 记者:乘客舱? 刘传健:对,如果速度太大了,是不是会后面还会不会坏。 记者:你当时还想到这些问题? 刘传健:对,我当时想的主要就是这个伤害,这个风的伤害不要把我造成的伤害变成对我们机体造成伤害,我就想着减速,我前面也说了,我在大速度还是小速度,大下降率还是小下降率这一块我是非常纠结的,是我心里非常纠结的问题。 记者:为什么会纠结? 刘传健:因为我速度太大了下高度会快一些。 记者:快带来的问题副作用是什么? 刘传健:机组的安全机体的安全可能无法保障。 记者:怎么平衡这个矛盾做出最后的决策? 刘传健:对,所以我就说把这个速度选在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人相对能接受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相对的下降率小一点。 记者:这个是靠经验做的一个估值吗? 刘传健:不是靠经验。 记者:那是靠什么? 刘传健:是当时的一种状况,人感觉稍好一点那种感觉当时的一种状况,感觉来做的。 而在飞机客舱,是另外一番场景。飞机突然的剧烈抖动和急速坠落,让乘客极为慌乱,哭泣和尖叫声不绝。乘务长和另外四名空乘尽最大努力安抚乘客。一辆餐车失去控制,将一名空姐的腰部撞伤。 记者:在这个时候怎么安抚乘客们的状态? 毕楠:乘务员因为当时在每个区域,分布在客舱的不同的排数,他们告诉旅客相信我们,因为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相信我们有能力把你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记者:但是你们并不知道驾驶舱发生了什么。 毕楠:不知道,不知道。 记者:你也没去驾驶舱看一看。 毕楠:有联系过,但是没有联系上。 记者:怎么联系? 毕楠:打电话。 记者:没有回复? 毕楠:没有回复。 记者:如果说像这种紧急状况,机长都不回复的话,你内心会不会更多了一份担忧? 毕楠:说实在肯定会,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我做什么样的指令和安排,可能我这个时候就稍微心里面就会多想很多东西。 记者:想什么? 毕楠:想各种各样的方案,各种各样的情景,各种各样的结果。 信心的源头是刘传健。空军出身的他有几十年的飞行经验,受过严格的战斗机飞行训练,后期,刘传健从普通飞行员成为飞行教员,带出了不少飞行员。后来转业到民航工作。 刘传健:因为空军招飞淘汰率非常高,当时我们在那儿提倡的是八项素质,要求非常高,招进去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比如在一个省只招十个二十个,整个招得很少,淘汰率就非常高,结果进去以后淘汰率都非常高,70%到80%的人都要被淘汰,最后真正能成为飞行员,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只有20%或者多一点。 记者:但是从轰炸机、战斗机的飞行员转到民航来讲的话,从这样的飞行技术还有飞行操控上来讲,会有什么样不同吗? 刘传健:基本的驾驶术是一样的,因为民航飞机自动设备更多,因为电脑方面更多,在部队的飞机的话,相对有另外一个特点,是灵活机动,我感觉灵活机动,以快为准。我们民航的运输呢,感觉是安全第一,安全、舒适让旅客感觉,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所以操纵上会有一些区别。 记者:之前包括我看资料,像你们在空军飞行学院的时候,曾经像一些特殊情况、极端情况都会有一些特别的学习安排。 刘传健:对,每个机型在预计的课目里面都会进行一些独立的,比如出现这个课目我们应该怎么做,另外一个课目我们怎么做,都会有的,都是有的。我们怎么去学习它,在飞之前我怎么去准备它,万一出现我会怎么办,作为一个飞行员来说,对这些特情的出现都要非常熟悉。 记者:之前类似于像风挡玻璃,这种脱落的情况或者爆裂的情况,有过这样应急的学习吗? 刘传健:没有,在我的印象中就是英航5390航班,因为那个我看了很多遍。 记者:你说英国1990年的那个事故。 刘传健:对,因为它拍成了电影。我印象非常深,我看了好几遍。 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由伯明翰起飞前往西班牙马洛卡,在飞行过程中,飞机驾驶室中的一块风挡玻璃突然飞脱,并将机长吸出机外。后来凭着副机师的努力,飞机安全降落于南安普敦,并且机长奇迹般生还。这次英航事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都被视作航空史上飞行员力挽狂澜的奇迹。然而,刘传健驾驶的这架飞机,比英航5930当时的情况,更加凶险。 记者:差别主要在哪儿?那次事故和这次事故。 刘传健:(英航5390)高度比较低,速度比较小,我们这次高度非常高,应该是9800米,然后压差非常大,温度非常低,速度也很快,当时的速度是800公里每小时。 除了高度和速度上的不同之外,刘传健驾驶的飞机下面,是山尖上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一旦遵循常规操作下降,势必撞上冰山,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当时在你那个位置能够听到后面乘客的反应吗?声音。 刘传健:听不到,什么都听不到。 记者:你有通过广播和后面乘客们讲吗? 刘传健:无法广播。 记者:所有设备失灵。 刘传健:不是失灵,我不知道失灵没失灵,因为这个时候风,噪音非常之大,再一个我没有精力去,我没有自动设备,我要操纵飞机,我无法对他们进行任何的广播,因为当时我相信他们机组人员都是经过专业的训练,我们平时都是很专业的,因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是处理得没有问题,处理没有问题,所以你无法进行任何广播。 记者:也就是说你的职责,就是在机舱里面控制好飞机。 刘传健:对,我认为我的职责就是把飞机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能把飞机安全落到跑道里面,这是我当时想的。其他哪怕我什么都不做,但是我要做这一点。 记者:但是你跟塔台汇报要返航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答复,那你怎么来做抉择呢? 刘传健:对,在这种危急的时候,可以不得到这种答复。 记者:自我决定吗? 刘传健:对,在危急的时候,是可以不得到回复的,是赋予了我们机长这一种责任的。 在刘传健的操纵下,风挡爆裂的飞机继续飞行。幸运的是,风挡玻璃爆裂二三十秒后,被强力压差吸出驾驶室的副驾驶徐瑞辰回到了驾驶舱。 记者:怎么回来的? 刘传健:因为我们压差,一下爆破了以后,相当于里面没有压差了,飞机里面和外面,它的压力是一样的,实际上是顺着风往里吹爬进来的,如果我们的风一直往外吸,他是进不来的。 记者:进来之后,他和你有什么样的一种配合? 刘传健:基本上没什么配合,因为这时候我在集中精力操纵飞机,我基本上没有管他,因为我无法去管他。 意外发生后,正在客舱休息的第二机长梁鹏意识到,飞机遇到了大麻烦。他马上进入驾驶舱。 记者:你当时在多长时间内进到了驾驶舱? 梁鹏:现在有点记不住了,当时乘务长毕楠,给我比了一下手势。 记者:她给你比的手势是什么? 梁鹏:她给我就是说里边,她就这么比了一下,我当时想的就是,我怕在这种的环境下,人是很容易失去意识的,我就怕他们两个在里边失能了,我就必须得进去。 记者:进到驾驶舱你看到的情景? 梁鹏:进到驾驶舱之后,首先我看见的就是飞机在转弯,下边全是山。 记者:全是山? 梁鹏:对,我们在山上。然后我就马上坐好,系上安全带,我就马上把氧气面罩拿出来,然后我就看他,我就给那个机长,就是给刘机长示意,我就说你戴上,他说没问题,我说那行,然后我就戴上,戴上之后就马上拿出我们的,因为我们这个飞高高原有它特定的失压程序,就是像碰见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往哪飞,下多少高度,我就马上拿出我的电子飞行包,翻出我们拉萨的失压程序,我就拿给他看,告诉他我们现在要飞的地方叫崇州,我们要下高度到两万两千英尺,他说好,我就给他做计划,相当于是我给他负责导航通讯这些,然后他负责操纵飞机。 记者:当时机长的状态? 梁鹏:他就是很专注地飞行,保持好飞机的状态,那是我们最主要的东西。 驾驶舱失压后,剧烈的狂风还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平时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很多数据板都已遭到破坏或者变得无法确认,飞行组件控制面板被破坏,就相当于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自动驾驶已经没有可能,必须依靠手动来完成,好在,这对于驾驶军机出身的刘传健来说,并不陌生。 记者:我看到资料上,飞机的飞行控制组件面板是被吹起来。 刘传健:掀开的。 记者:这个掀开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刘传健:会影响很多设备,我确实搞不清楚,会造成我故障信息里面,无数个故障信息,所以说我在后面的,包括放起落架构型减速提供一些升力装置里面,每次做一个动作,我都是非常纠结,我就生怕它因为故障造成飞机姿态的变化,所以说我们如果姿态无法控制了,所有的安全,前面的工作都白费了,每做一个动作我实际上都是,从内心来讲我都是非常纠结,包括可用可不用的设备,我是绝对不用的,因为用了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我无法去评估,因为我现在飞机是可控的,如果做出来以后,变成不可控了我怎么办,这是我说为什么纠结在这儿呢。 飞行数据显示,2018年5月14日早上7点07分左右,3U8633航班开始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 记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刘传健:应该刚开始快一些,因为飞机我还没有去接管。操纵飞机的时候,第一时间大一点,这个时候飞机是处在刚才保持的一个姿态在下高度,在增速,并且油门很大,油门在比较高的位置上,飞机在迅速下高度。当我一看到接管了飞机,飞机可以操纵的时候,这个就在逐渐减小。 刘传健:但是我尽力控制飞机,因为当时飞机带着坡度转弯,在往下下高度,我看了一下,当时我不敢确定我的表数是真实的还是假的,空速在一直增加,所以我做的动作是把油门收光,操纵飞机。 记者:这是面对这种情况唯一的选择吗? 刘传健:对,唯一的选择,没有别的选择,就是不让飞机损坏,保持飞机状态。如果我们的飞机失去姿态,某种情况下它是会掉下去的,失速掉下去的。 记者:如果失速? 刘传健:或者姿态不正确,不在正确的姿态上。 记者:结果呢? 刘传健:就是飞机直接掉到地上去。 在狂风、巨大的噪音、低温、缺氧的情况下,刘传健在驾驶室内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异常艰难。 记者:当时在你们驾驶舱,你的温度还有气压的感觉呢? 刘传健:很冷,冷到最后的时候,我整个身体都在都抖。我的第二机长就在给我抚摸,同时他也是在鼓励我。他给我抚摸的时候,感觉我身体在抖。我知道他是一方面在鼓励我,同时也说别怕没事。 记者:你感受到他当时的那种做法是对你的一种鼓励,是吗? 刘传健:感觉身体在抖,因为很冷。他抚摸我跟我说,抚摸会好一点,感觉。 记者:当时副驾驶呢? 梁鹏:副驾驶当时因为受伤了,身上有伤,他前面也没啥东西了,他当时能做的确实也有限。 记者:那你怎么安置副驾驶呢? 梁鹏:我就告诉他,就是那个7700,我就派他监管,我就说这个7700,就让他一直负责7700的识别。 记者:7700通俗讲是? 梁鹏:就是7700。这是我们的一个应答机,因为我们当时没有办法通讯,他如果按了这个,下面是能看见我们有,我们碰见紧急情况了,但是这个我们是要隔一段时间,你就得按一下,就让他们识别,让他们知道,因为他是出去再回来的。当时已经有点吓到了,相当于我就是不停安抚他们,刘机长他冷,我就一直给他摸,摸他手,我就说没问题。一个是摩擦产生点热量,就是这样,给副驾驶也是一直安抚他,没问题,没问题,就是这样。 记者:当时副驾驶这样的一个姿态,是有驾驶席坐着还是? 梁鹏:坐着的。 记者:是坐在驾驶席。 梁鹏:对,当时我就把机长这边的话筒、耳机全拿过来。我就全程盲发,给塔台报告,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在哪,怎么样了,但是我们听不见任何声音。 记者:只能是单向传播。 梁鹏:对,就我这种的话叫盲发,就是我给塔台表达,我现在要干什么就行了,剩下他们自己会去调控。 塔台呼叫:8633成都,8633成都。 与此同时,成都区域空管并未忘记3U8633航班。值班空管多次呼叫3U8633航班,但3U8633航班没有任何回应。空管发动其他航班协助呼叫,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塔台呼叫:麻烦在群里叫一下8633,看能不能叫到,四川的8633,成都叫你,四川的8633成都叫你,8633 12237叫你。 2018年5月14日早上7点10分,西南空管局雷达显示3U8633航班出现航空器遇险代码A7700,全体值班管制员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他们指挥空中6架飞机紧急避让,同时协调军方配合特情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8架飞机在空管的指挥下立即停止起飞,停机坪上的15架飞机停止推出。一切只为3U8633航班的紧急迫降提供最优的空域环境。 记者:用了多久才把整个飞机控制到一个好的状态? 刘传健:大概五分钟差不多这样子。 记者:这五分钟究竟在你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 刘传健:非常复杂,非常复杂。 记者:为什么用复杂这个词? 刘传健:因为当时想得很多,确实想得很多。 记者:最多想的是什么? 刘传健:最多的时候,我一定把飞机保持好,不要把飞机掉下去,这是我作为机长最高的一个。一定不要让飞机掉下去,这个是我想得最多的。我尽量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当时是这么想的。 记者:已经有了不好的这样的一种设想了? 刘传健:对,实际上有这种设想了。记者:你当时预想到会出现一种比较可怕的情况会是什么? 刘传健:当时说实在的,在我没有安全控制飞机的时候,我真的很担心飞机会掉下去。 记者:如果出现那种情况,怎么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和可能? 刘传健:如果我无法操控飞机,能做多少做多少吧。如果真要发生什么不堪的后果,无法想象。 记者:这五分钟应该是你生命里面特别难熬的五分钟。 刘传健:对,非常煎熬。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直到后来还是有些很多纠结的问题,包括后来我们一些设备的使用上,其实我是非常非常谨慎的。 记者:谨慎指的是? 刘传健:当时我们有无数的故障在里面,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我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5月14日早上7:11左右,3U8633航班从32000英尺下降至24000英尺高度。 记者:在这五分钟之后,你说飞机的姿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什么? 刘传健:仍然是操纵飞机,我们的飞机现在不能松手的,一松手飞机姿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记者:但那时候内心会不会安全一点? 刘传健:对,安全多了。当时飞机感觉可控了就安全很多了。 记者:你那时候和副驾还有交流吗? 刘传健:那时候我和第二机长就有交流了。这时候第二机长早就进来了,第二机长告诉我旅客是安全的,没有什么事后面是好的。 记者:听到这个反应呢? 刘传健:对,实际上没有跟我说这个话,而是给我比划。 记者:手势? 刘传健:对。 记者:这是什么,OK吗? 刘传健:后面OK,就是旅客是OK的。 记者:这个对你内心的反应是什么? 刘传健:当时我一下就会比较兴奋,当时跟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觉得我今天一定要把他们飞回去,更坚定了这个理念。 记者:那时候这个有那么大的力量。 刘传健:非常大的力量。我的职业生涯说白了,我真的是,干这行我知道,每次飞行我的后面是旅客,这是我一个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证旅客的安全和飞机的安全,作为机长是我的首要责任,其他我真的没考虑太多。每次飞行的时候,都是把这个放在最前面的。 记者:后面是一百多条生命。 刘传健:对,后面是无数的家庭,无数的相关人员,我们哪怕就是在319机型320机型,我们飞的三种机型里面,320机型可能大概190多个人,最多的时候,319机型最多是132人,相对少一点,多的时候是两百。所以每次我飞的时候,在我心中强调的也是这个,在任何时候我要保证,在我能力的范围内,我能保证我绝对是保证旅客的安全,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机长职责吧,应该是。 此后,3U8633航班继续平稳下降,从9600米高空到6600米,再到3900米,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刘传健:我们发出来的7700这个应答机,他们是收得到的。收到这个信号是告诉我们飞机遇险了,遇险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会清楚。他们会把所有飞机,影响我们航路的飞机全部调开,把路让给我们。所以我在今天非常感谢我们的那些管制部门的一些,他们管制部门的一些人,努力让路,跟我们配合,因为我们无法接到,他们是默默地为我们配合。 梁鹏:起落架放完了,我们能见地面了,能见跑道之后,那个心里边其实当时真是不怕了,因为只要能让我们见到跑道,我们就能把飞机飞下去,当时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当时一落地之后,真的是放松了一口气。我们两个,他侧过来,我们看着,我们俩就握了个手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还活着。 我们还活着,机长刘传健对这句话也是印象深刻。 刘传健:飞机落地一刻长长舒一口气,我和他同时在那儿,我们都还活着。 记者:这是你们说的第一句话吗? 刘传健:对,是我们听得到说的第一句话。 记者:那时候你看到同伴的眼神是什么样的还记得吗? 刘传健:我觉得当时我们都放松了,一下就放松了。 随着飞机一起下降的,是乘客们提了很久的心,一直被恐惧和压抑笼罩着的机舱内恢复了生气。 毕楠:我当时是通过驾驶舱告诉我飞机已经安全了,然后我是站在客舱当中对旅客进行广播,告诉旅客我们已经安全了。 记者:你还记得当时那时候播这段内容的状态吗? 毕楠:我告诉旅客我说,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我说我们已经安全了,我们不用担心。 记者:你那时候还能有这样的状态来说话吗? 毕楠:对,因为我不能慌,我内心再慌我不可能表现出来,因为我是专业的。 记者:乘客们当时听到这些话? 毕楠:鼓掌。 记者:这个鼓掌可能包含了很多寓意。 据四川航空发布的消息,除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外,其余27名前往医院就诊的乘客身体未见明显异常。而据民航西南局公告表示,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就事故原因开展调查处置。调查的对象也包括机长刘传健和所有机组成员。 记者:但是在整个事件结束之后,对你而言的话,需要接受的整体安排是什么? 刘传健:这几天我们刚落地,管理局的相关人员、调查人员一起跟我们调查当时的情况,让我们反映当时的一些情况,之后对我们进行调查,一直昨天、前天,整整调查一天。 记者:对于这次的事件来讲的话,可能很多人会探讨,将来对于航空上的这些突发事件还有安全,人们会有很多的这样一种疑问存在,作为机长你们会考虑这种问题吗? 刘传健:当然可能在将来会有结果的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因为现在没有结果,我们无从考虑,这个确实是。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大家很关注。对于您经历了这样一次很特别的事故以后,作为机长您今后个人的安排会怎样? 刘传健:我还会继续飞行,在接受检查,身体检查,没有异常的情况心理平稳了以后,应该会继续飞行的。 记者:您说的心理平稳是因为目前还有一些可能情绪上的波动吗? 刘传健:对,应该它还会作为航医,作为航空专业,还会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这一类的东西,还会对我们进行,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让我们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不一定是身体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都是需要的。 记者:也就是说未来我们还可以在机长这个位置上看到你。 刘传健:应该没有问题,我相信我能行。[详情]

维修人员:川航脱落风挡玻璃为法国供应商生产
维修人员:川航脱落风挡玻璃为法国供应商生产

  川航脱落的风挡玻璃为法国供应商生产,事故原因仍有待调查 需要强调的是,确定风挡玻璃的供应商并不意味着风挡玻璃的质量有问题。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罗松松   据界面新闻记者向业内供应商和维修人员求证,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飞机的风挡玻璃应为法国企业Saint Gobain(圣戈班)所生产。 圣戈班中国回复界面新闻记者的邮件问讯表示:“关于此次川航事件,中国民航局已经组织相关方面对这次极为罕见的事故展开调查,以找到确切原因。在正式调查结果发布之前,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访。” 5月14日早上,川航3U8633号航班在爬升至9800米的高空时,副驾驶正前方的一块风挡玻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脱落,副机长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情况十分危急,在机长刘传健的手动操作下,飞机成功备降成都机场。 事情发生之后,民航局立刻启动调查,A319飞机的制造商空客表示已经派出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任何必要的支持。 与此同时,关于风挡玻璃究竟为什么发生脱落也倍受关注。 在5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航空总经理石祖义说,民航局局方调查组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这也就是说,这块玻璃是原装配件,且在飞机投入运营的6年多时间没有进行过更换或者维修。 圣戈班是一家法国工业巨头,成立于1665年,最早是一家镜子厂商,承建了凡尔赛宫的镜廊。 目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和分销商之一,产品包括平板玻璃、玻璃纤维、陶瓷材料、磨料磨具等,为欧洲50%以上的轿车提供汽车玻璃,2017年的营业收入达到40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66.6亿元) 圣戈班集团旗下有一个业务部门叫做Sully,专门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玻璃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飞机、高铁、大巴、卡车、装甲车以及军舰等,它服务的航空客户包括空中客车,涵盖的机型囊括单通道的A320家族(包括A318、A319、A320以及A321)以及双通道机型A330、A340、A350以及A380。 圣戈班官网上写到:“Sain Gobain Sully一直以来都是空客的首选合作伙伴(preferred partner),为后者提供卓越的驾驶舱、客舱和飞机门玻璃。“ 除了空客,圣戈班的客户还有庞巴迪、达索、ATR,目前已经投入商业运营的首款国产支线飞机ARJ21使用的也是圣戈班的玻璃产品。 圣戈班集团198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主要有两大业务,分别是创新材料事业部(包括平板玻璃和高性能材料)和建筑产品事业部。圣戈班集团在中国拥有约8500名员工,2017年的营业额为13.3亿欧元。 风挡玻璃是飞机的重要结构功能部件,作为机身的一部分,风挡玻璃除了要求保持流线型外型之外,还要求能够承受各种飞行状态下的结构载荷和外部冲击。同时,风挡玻璃要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视野和良好的光学性能,还有具备除雾、泄静电、防雨水、除冰等多种功能。 大型客机的驾驶舱(flight deck)里通常有六块玻璃,除了位于机长和副机长正前方的两块风挡玻璃之外,还有分别位于两侧的四块玻璃,分别是可以打开的滑动侧窗,以及固定侧窗。滑动侧窗在紧急情况下为飞行员逃生所用。 目前,全球有能力为大型客机提供玻璃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有三家,除了圣戈班旗下的Sully之外,还有英国的GKN以及美国PPG公司。界面新闻记者分别致电了其他两家公司,相关负责人都否认川航A319飞机的风挡玻璃为它们所生产。 需要强调的是,确定风挡玻璃的供应商并不意味着风挡玻璃的质量有问题。事故具体造成原因仍需要专业核查分析,目前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1990年,英国航空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正机长前方的风挡玻璃突然脱落,事后的调查发现,风挡玻璃脱落的原因在于维修人员在两天前更换风挡玻璃时使用了不符合规格的螺丝,最终导致险情的发生,但是好在飞机成功备降。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飞行专业技术分会会长陈建国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除了玻璃本身的质量之外,风挡玻璃脱落还有其他三种可能性:使用螺丝不合格或者是安装时用力过猛;风挡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短路或者是发热不均匀,导致玻璃强度变化;被外来物撞击脱落。[详情]

川航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 乘客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川航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 乘客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川航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乘客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川航支付了乘客就医的全部费用,也为乘客提供了转签的服务,但乘客经历了如此大的事故,是否应该获得额外的赔偿? 唐俊TJ陈晓双   5月14日,四川航空从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副驾驶一度被吸出窗外,后在机长的手动驾驶下成功返航落地成都。 根据川航通报,事发后有27名乘客前往医院检查,其余乘客于当日12时09分搭乘成都至拉萨航班继续行程。川航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截至5月15日22时,在医院的所有旅客也都离开了医院。 川航支付了乘客就医的全部费用,也为乘客提供了转签的服务,但乘客经历了如此大的事故,是否应该获得额外的赔偿? 航空法专家刁伟民教授对界面新闻介绍,旅客在购买机票以后,与航空公司形成航空运输合同关系,受法律保护;航空公司是承运人,需要安全及时地把旅客运送到目的地。 在乘客寻求理赔时,航空公司承担的是承运人的责任,跟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是两条线,各自理赔互不干扰。也就是说,如果航空公司未完成航空运输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即使旅客没有购买保险,也有权向作为承运人的航空公司进行索赔。 本次川航事故航班并未及时的将旅客送到目的地。航班原计划06:05起飞,09:05达到。但飞机发生事故后,多数乘客在12:09才从成都再度起飞,于14:01达到拉萨,比预计晚了近5个小时。 川航官网的《旅客、行李国内运输总条件》提到:由于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航空公司的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川航将根据延误的实际情况,向旅客提供经济补偿;延误4小时(含)以上不超过8小时,向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或等值货币。 保险行业律师李滨对界面新闻表示,该航班出现问题是飞机自身质量问题,非不可抗力,航班延迟不能免责;可以基本肯定,在排除飞鸟撞击的情况下,无论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玻璃破碎,都是川航的过错。 此次航班延误近5小时,按照川航自己的规定,应向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或等值货币。但界面新闻联系到认证为“川航挡风玻璃破碎事件乘客”的微博用户@Berton_Chow,该乘客表示他当天直接从成都转机到拉萨,目前没有收到川航的任何赔偿与承诺。 此外,该趟航班乘客马先生一行13人乘飞机去西藏务工,但由于飞机事故,导致他们不能及时达到工地,给他们带来了损失。马先生希望川航能赔偿他们误工费,但川航并未响应马先生的要求。马先生认为虽然自己没有购买保险,但川航也应该对他进行赔偿。 蓝鹏律师事务所张起准律师向界面新闻分析称,不管乘客有没有购买额外的保险,川航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川航肯定是第一责任人,至于问题是出在飞机设计、生产质量、还是维修质量上,应再由川航再向其他责任人追责。赔偿是理所当然的。 北京昶盛律所主任宋云鹏表示,如果旅客身体没有受到伤害,但由于此次事故耽误了后续行程,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等待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如果是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空公司应当对旅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马先生还表示,此次事故让自己受到不小的惊吓,希望川航能承担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宋云鹏分析称,结合法院判例来讲,如果事故造成伤残的,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如果身体没有受到伤害,而单独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不会获得支持。 目前民航界普遍遵守的《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如航空旅客发生伤亡,承运人有无过错均需承担不超过113000sdr(特别提款权,约合13.5万美元);超过部分,实行过失责任推定。本次事故虽然很严重,但乘客都没有明显的伤情,所以存在寻求赔偿难度。 刁伟民教授也对界面新闻表示,乘客要获得精神赔偿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刁教授称,各国法律制度不太一样,例如在针对精神赔偿有比较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不乏获得比较高额精神赔偿的案例。但在中国,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明确,要起诉获得支持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对于购买了保险的乘客,保险公司赔付标准将只按照保险条款履行。由于乘客无伤亡,所以只能获得几百元的赔偿。以携程上售卖的40元航意航延组合险为例,乘客在本次事故中因4小时以上的延误将获得200元赔偿,因航班备降将获得100元赔偿,共计300元。 乘客@Berton_Chow表示,本次飞机事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损失了一定的旅行费,还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阴影。“我们打算等他们的调查原因出来了再做决定,如果是不可抗力因素,就不索赔,如果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肯定要进行索赔。”  [详情]

川航英雄机长背后:1名机长7年时间 培训成本超500万
川航英雄机长背后:1名机长7年时间 培训成本超500万

   川航“英雄机长”背后的中国机长养成记:1名机长,7年时间,培训成本超500万元 每经记者 张晓庆  近日,川航3U8633航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飞行员在恶劣环境下临危不乱,安全备降成都,堪称“史诗级”备降,机长刘传健可谓“英雄机长”。 在为这位英雄机长点赞的同时,飞行员这一群体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那么,一位优秀飞行员是如何“炼成”的?中国目前民航飞行员的供需情况如何?近年来中国航企引入的外籍飞行员数量不断增加是什么原因? 5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飞行员、航企相关人士以及业内专家,看看中国“空中飞人”成长历程。 领高薪承高压 对于民航飞行员,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高薪职业。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机长具体解释称,各航空公司标准不一,一般来说,目前副驾驶的年薪在40万元左右,国企的机长年薪在100万元左右,教员机长的年薪则更高一些,民企机长的薪酬要高于国企,具体则视飞行时间以及所飞航线等而定。 实际上,百万年薪背后背负的也是长期的高压。刚刚结束一段2小时飞行任务的陈机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飞行员的作息时间不定,另外长期承受压力,毕竟掌握着很多人的生命安全,确实比较容易疲劳。” CCAR-121第五次修订规章对飞行机组成员的飞行时间规定为,任一日历月不超过100小时的飞行时间,任一日历年不超过900小时的飞行时间;任何连续7个日历日,不超过60小时的飞行值勤期,任一日历月不超过210小时的飞行值勤期。 而现阶段各航司还可执行旧版规定,即飞行员任一日历年不超过1000小时的飞行时间。 另有余姓机长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飞行员一天不超过8小时或9小时,一周不超过40小时。但这只是指飞行时间,实际运行时的执勤时间要长得多,往往是飞行时间的两倍甚至是更多。 今年是余机长成为机长的第3个年头,他表示,“每一次的飞行,我们都会争取最佳状态,保持一样的严谨和专注。而相比刚开始,现在飞已经多了一份从容,对特情处置的预案也会更全面。” 记者了解到,中国飞行员的发展规划是:飞行学员→副驾驶→机长,三个阶段里还将根据安全飞行时间和技术水平等划分为多档。除了“养成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被选拔为飞行员送到航校接受四年完整的航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外,目前“大改驾”已经成为飞行员来源的主要途径,即从大学生转为飞行员。具体又分为毕业大学生和未毕业大学生,前者叫“大毕改”,也就是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学习,最终考试合格获得飞行执照;后者从大二、大三进入飞行学院学习半年飞行理论课程和英语强化,然后进行一年的飞行实践学习,整个学习周期在两年半至三年。此后还需通过模拟机训练等多个考核,才能正式飞行。 在某航司任职副驾驶的杨明(化名)向记者进一步介绍称,关于考取飞行员执照,民航客运机型必须要通过私用执照、商用执照、仪表等级和机型等级的培训。 根据记者从多位飞行员以及航企方面了解到的情况,飞行学员晋升机长各个公司进度也不一,大概平均需要7年,具体要看副驾驶的飞行时间积累,而空客A330和波音747等重型机所需时间会更长。 除了培养周期漫长,飞行员的培训费用是航空公司很大一笔支出。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以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均透露,目前一名机长的培养成本已经超过500万元,费用主要由航空公司承担。 5月17日,民航业内专家林智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一架飞机配备10名飞行员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但是近几年中国民航飞速发展,而一个机长的培养时间需要7年左右,飞行员的培养速度已经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求。 缺的是成熟机长 根据中国民航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85.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97亿人、货邮运输量23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12.5%、7.3%。 回顾2017年,我国民航业全年实现运输飞行1059.7万小时,通航飞行80.8万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6.2%。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总周转量保持了两位数快速增长,全年运输总周转量首次突破千亿吨公里,达到1083.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5%,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同比增长13.0%,是2010年旅客运输量的2倍;货邮运输量705.8万吨,同比增长5.7%。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客运市场。据民航资源网消息,2017年中国国内民航运输机队规模增长迅速,全年引进飞机424架,含货机17架。 伴随中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飞行员的需求量必然也将持续攀升。《金融时报》援引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预测称,截至2035年,庞大的运力需求预计将使中国新增7000架客机,由此将产生高达11万人的飞行员数量缺口。 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55765本,增幅10.4%。民航局飞标司相关负责人彼时曾表示,这表明中国民航驾驶员的数量不仅基本满足了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后备力量充足。 既然后备力量充足,为何中国民航飞行员不够用的声音长期不绝于耳?上述民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中国民航各家航空公司普遍缺的是成熟机长,副驾驶相对不缺。 航司全球引“洋机长” 据悉,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民航需求,中国141部的飞行培训学校数量从2012年的12家增长到2017年的22家,境外拥有中国民航局141部资质的学校也从2012年的23家增长到27家。 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许多外籍驾驶员也进入中国航空公司参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经为3699名外籍人员颁发了中国驾驶员执照,其中航线照3168本。 近年来,中国航企外籍机长比例逐年攀升,根据《报告》,截至2017年末,奥凯航空外籍机长人数为42人,占比达38.89%;四川航空外籍机长人数为95人,占比为14.75%。目前三大航中,外籍机长所占比例较低,均在5%以下。 张武安透露,飞行机组成员包括机长和副驾驶,春秋航空目前飞行员总人数近900名,其中外籍飞行员达150名。在飞行员培养方面,公司以航校招录养成学员,自我培养飞行员为主,适量引进外籍飞行员,提供上海及春秋各基地的运行。 陈机长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自己培养机长周期很长,跟不上飞机增量所需要的人员配置数量,所以高价聘请外籍机长是目前国内航司的常见手段。 另外,由于培养飞行员的数量有限,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将招聘来的学员送至海外培训。几位受访航企人士以及飞行员均提到,目前飞行员的海外培训地点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据《金融时报》报道,2017年中国5000多位飞行学员中,超过一半有在海外学飞的经历。 也有中国航企通过直接购买海外飞行学院来储备人才。比如东方航空在2015年收购了CAE公司旗下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CAE墨尔本飞行培训有限公司50%股权。据《金融时报》,今年东航在该飞行学校培训150名飞行员,并计划对在建的设施投资5000万美元后,将培训人数提高一倍。[详情]

川航飞机风挡破裂脱落 民航局对A320机型风挡展排查
川航飞机风挡破裂脱落 民航局对A320机型风挡展排查

  川航飞机风挡破裂脱落 民航局飞标司对A320系列机型风挡展开隐患排查 |沸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刘洋)近日,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今日(5月17日),记者从民航局适航维修系统获得一份文件显示,针对川航事件,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简称民航局飞标司)要求,目前购买或租赁了涉事飞机同一批次的A320系列机型的航空公司,展开隐患排查,并上报近五年风挡更换或相关工作记录 。 适航维修系统相关知情人介绍,该文件今日下午已由飞标司下发,他所在单位已经收到。 这份显示为民航局飞标司出具的《关于对风挡进行可靠性评估的通知》,下发至各个地区管理局、运输航空公司、航科院。 鉴于此次事件,通知称,风挡玻璃失效情况对飞行操纵及航班安全带来重大影响。该司拟组织国航,东航,南航,川航,航科院,对A320系列飞机开展一次风挡可靠性评估工作,汇总分析各运营人近年来A320系列飞机的风挡更换、送修及系统可靠性管理信息,并视情采取相应适航管控措施。 该通知请以上公司将近五年来(2013年1月1日起)的A320系列飞机风挡更换情况(机型、注册号、件号、部件生产厂家、使用时间、部件状态、拆下原因等)及相关可靠性文件于5月31日前报该司。为排除安全隐患,各航空公司要加强风挡检查,严把放行标准,并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详情]

川航惊魂始末:两分钟急降2200米 空姐手推车飞到半空
川航惊魂始末:两分钟急降2200米 空姐手推车飞到半空

  川航惊魂始末:两分钟急降2200米,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陈凯姿 陈绪厚 赵孟 来源:澎湃新闻 9800米。 9400米。 7200米。 飞机下降得很快。 3U8633航班的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经历了生死一刻。 5月14日上午,由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承运的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飞机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破碎脱落。在两分钟内急降2200米,且缺氧、低温、强气流的条件下,机长刘传健驾驶飞机于7时42分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刘传健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机组同事和上百名乘客的命。尽管他一再解释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仍有不少人将其称为“英雄”。 澎湃新闻经多方采访,还原3U8633航班的惊魂始末。 5月16日下午,机长刘传健(左)和机组成员与媒体见面。澎湃新闻记者 魏凡 图 顺利 等待登机时,乘客周建强打开手机上的天气软件,查询纳木错的天气。 这是他第一次带女友王露(化名)进藏,软件查到的信息显示,纳木错的天气状况为阴天。女友的愿望可能会落空:她想看纳木错的星空。 23岁的周建强是重庆小伙,2016年10月在九寨沟旅游时认识王露,旅游是两人共同的爱好。前阵子,王露刷微博后表达了想去纳木错旅游的愿望。在查看了日期和机票后,两人购买了原计划5月14日6时5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机票。 算上8个头等舱舱位,这架空客A319-133飞机一共可以搭载132名乘客。当日,共有119名乘客坐上了这架飞机,上座率达90%。这些乘客中,有去拉萨打工挣钱的、有去出差谈生意的,还有去旅游的。 周建强和王露分别坐在16A和16B。16排位于客舱中后部,与两翼的紧急出口只相隔六排。 除了乘客外,飞机还装载行李65件,共717公斤;装运货物36件,共269公斤。 航班乘务长毕楠,乘务员张秋奕、周彦雯、黄婷、杨婷一如往常引导乘客就坐、放行李,给乘客拿毛毯,并做起飞前的安全检查。 驾驶舱内,46岁的机长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也在做着起飞前的最后准备。刘传健毕业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在成为川航飞行员之前,他在母校担任教员。目前,刘传健是A320机型B类教员,总飞行时间13666小时。重庆至拉萨这条线,他飞了不下百次。 飞机在晚点21分钟后顺利起飞。 周建强带了个U型枕,打算吃完飞机餐补个觉。如果机长在空中“轰一脚油门”,或许还能比原计划提前到达海拔3600米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惊魂 大约半个小时后,飞机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 “可能是过高原的缘故,飞机颠簸比较频繁。除此之外,一切正常。”周建强回忆说,7点左右,空姐正在分发早餐。女友没要早餐,他就吃了一块面包和一点水果。 这时,他听到机舱前方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飞机开始剧烈颠簸,“感觉人瞬间往下掉”。 周建强下意识地紧紧抱住身边的王露:“别怕,有我在。” 客舱内的指示灯和照明灯随即熄灭,早餐和他随身携带的行李滑落到地上,氧气面罩也弹了出来。 乘客王乾龙看到,身旁的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中又落下来。他和其他乘客将空姐扶起来后,那名空姐一边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戴上氧气面罩,一边在王乾龙旁边的空位坐下。 周建强记得,客舱内只能听到噪音和空姐提醒的声音,他没有听到有人大喊大叫。“我当时在想,摔下去应该会很疼,粉身碎骨的那种疼。” 在他怀里的王露则一言不发。 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受访者供图 没人知道飞机遭遇了怎样的状况,除了驾驶室里的刘传健和徐瑞辰。 刘传健回忆,他和徐瑞辰先是听到“砰”的一声,随后发现玻璃上出现裂纹。刘传健用手摸了摸玻璃,随后向空管部门汇报,要求返航落地。 “刚说完一秒钟(玻璃就碎了),一瞬间不知道什么情况,(我)睁开眼,看见我的副驾一半身体在外面了,我试图伸手去拉,拉不到。” 意识到危险的刘传健赶紧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 此时,飞机在急速下坠。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监控到了这一险情。据微信公众号“空军发布”报道,值班参谋关健克介绍,他们于7时08分发现偏航,7时10分发现了机械故障代码告警。刘传健发出机械故障代码告警后,飞机飞行高度从9400米急速下降。 7时12分,雷达显示飞机左转下降高度至海拔7200米。 7时15分,指控中心接到通报:3U8633航班风挡玻璃脱落,需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脱险 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严重失压,整架飞机处于紧急危险状态。 刘传健回忆,飞机当时的速度大约为800km/h,强气流灌进驾驶舱,吹得他的脸严重变形。除此之外,身着短袖的他还要“对抗”-40℃左右的低温。 幸运的是,刘传健并未失去对飞机的控制。“握住操纵杆的那一刻,我就有信心让飞机安全落地。” 对于刘传健来说,下降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下降过程太快,驾驶员身体受到的冲击会很大;如果下降的速度慢了,就意味着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待得时间更长。最后,刘传健折中选取了合适的下降速度,以保证包括他在内的机组成员的安全,进而保证119名乘客的安全。 到了后半段,部分“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乘客开始表现出“后遗症”。 周建强看到,有乘客开始呕吐,有乘客出现晕厥,还有乘客放声大哭。 7时42分,飞机顺利备降双流机场。在跑道上滑行时,周建强打开手机,和女友拍了一张自拍照。照片上,两人戴着氧气面罩,比着剪刀手。 53岁的建筑工马孝荣第一次坐飞机就遇到了这样惊险的事情,原本打算去拉萨找活干的他改变了主意:回家。 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和两名受伤的机组人员被送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剩余继续前往拉萨的乘客换乘其他航班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继续出行。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5月15日通报称,入院的29名人员包括2名机组人员、27名乘客,其中男性22名、女性7名,年龄最大54岁,最小18岁。27名乘客经CT、胸片、血气分析等初步检查后,目前情况平稳,其中2名乘客经留院观察治疗后情况好转,已安排离院。 5月16日下午,川航总经理石祖义表示,5月15日22时前,27名乘客全部结束观察离院。 尽管惊魂未定,周建强和女友等人改签至3U8695航班继续前往拉萨,并于当日14时抵达贡嘎机场。说来也怪,到达拉萨后,周建强觉得阴影就消散了。 第二天中午,周建强和女友乘坐客车前往纳木错。在车上,他发微博说:“昨天有人给我说,人生就是经历!不管怎样,这次事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经历!” 当晚,两人在纳木错看见了梦寐以求的星空,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周建强说,他和女友将于5月18日乘飞机返回重庆,“还是坐的川航。” 飞机落地后,周建强和女友自拍留念。受访者供图 团聚 另一边,平安将8名机组同仁和119名乘客送回地面的刘传健松了一口气。 采访接踵而至,网络上对刘传健的赞誉铺天盖地,称其为“英雄机长”。很快,刘传健差点接父亲的班、去水泥厂工作的故事被挖出。直到5月14日晚,部分机组成员才集体亮相。 5月15日晚,刘传健的妻子邹函从重庆前往成都,与丈夫团聚。此前,丈夫很简短地给她报了个平安。刘传健处置险情的经过,邹函还是刷朋友圈得知的,“我知道的还没有你们记者多”。 邹函的一条朋友圈这样写道:“这是一件很大的事,他沉着冷静处置得当,他是我的骄傲;这也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只是去飞了一个航班,履行了一个机长应尽的职责。记得很多年前,一位资深机长跟我说,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作为一名飞行员的家属,我只希望每一次飞行都顺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 邹函的朋友圈。 截屏图 追问 5月15日,民航局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川航3U8633航班风挡玻璃空中爆裂事件。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表示,民航局已成立“5.14”事件调查组,并于事发当天赶赴成都,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通报称,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在民航各部门密切配合下,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有关规定,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5月15日晚,空客公司官方微博称,空中客车已经派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为主导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提供技术支持。由于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同时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附件13的相关规定,空中客车对于该事件暂时不能提供更多信息。 唐伟斌表示,目前判断取向是在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是调查重点,具体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向社会公布,尽短时间公布。 唐伟斌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目前我们在连夜调查,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没有发现维修上做过什么工作。因为它这个风挡只是目视检查,也不能敲打。所以只要是维修部门、工作该做的做到了,责任上就已经明确。维修也是我们必须调查的,用排除法。” 在以往的历次检修中,是否特意检查过这块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呢?对此,川航总工程师陈建中解释称,只要工作包里有此项内容,都是检查了的。不会专门针对这块玻璃,而是每一块玻璃都会认真检查。除此之外,每次航前航后(起飞前、降落后),都有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当时这块玻璃就出现问题并被发现,飞机是不可能起飞的,“处理掉才能走”。 一位从事多年飞机维修的工程师告诉澎湃新闻,风挡玻璃的外观是否完好,属于每天例行检查的项目,飞机会有一个航后检查,英文叫做postflight inspection(PF检查),这个检查项目包含检查驾驶舱玻璃的外观,靠目视检查,就是用眼睛根据标准看是否有裂缝、划伤等一切不正常的情况,肉眼看不到的没有办法。 该工程师表示,此次川航风挡玻璃破裂且脱落是比较奇怪的,他们遇到导致飞机玻璃破裂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一般只是裂开,不会整体脱落。 目前,事件调查仍在进行中。[详情]

川航备降客机玻璃脱落前已发现裂纹
川航备降客机玻璃脱落前已发现裂纹

   川航备降客机玻璃脱落前已发现裂纹 5月16日,刘传健(左)回答记者提问。当日,四川航空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14日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相关情况。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昨日,四川航空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14日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的3U8633重庆—拉萨航班相关情况。机长刘传健表示,自己飞过上百次该航线,对当时出现故障的飞机状况较有把握,做出决定非常果断。此外,目前川航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的风挡玻璃进行排查,未发现问题。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祖义通报称,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该航班共运输旅客119名,7时40分左右航班安全备降至成都后,部分旅客改签至成都—拉萨航班,于当日下午飞抵拉萨。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就诊后未见明显异常,目前已全部结束观察离开医院。另有两名机组成员受伤,仍在接受治疗。 15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目前,事件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 讲述 机长:巡航过程中看到风挡玻璃呈网状破裂 3U8633航班于14日6时27分从重庆起飞,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刘传健表示,巡航过程中,他看到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呈网状破裂,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报告:“飞机出现故障,准备返航。”“报告后不到一秒钟,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转头看到副驾驶半个身子飞出窗外,随之飞机开始下落、速度增加。”刘传健说。 刘传健说,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氧和寒冷,当时机舱外的温度约为-40℃,时速约为800公里,飞机必须尽快下降到最低高度。“但是下落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力就会更大。面对这种‘两难’,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速度下降到安全高度。”刘传健说。 ■ 回顾 空军为川航航班备降“保驾护航” 战机紧急避让、空管协同保障,空军和民航密切协同,为川航航班安全备降“保驾护航”,上演了一场动人心魄的天地接力。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双流机场。这一过程中,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在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空管保障。指控中心战勤人员16日接受记者采访,回顾了惊险一幕。 发现异常空情,立即启动处置程序 “7时8分发现偏航,7时10分发现了机械故障代码告警。”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值班参谋关健克说,他们发现异常空情,立即启动处置程序。 值班参谋李东波向记者出示了航管系统关于3U8633的完整飞行记录:3U8633航班发出机械故障代码告警后,飞行高度从9400米急速下降。 空军雷达某旅随即接到指控中心指令,增开雷达,严密跟踪监视航班实时动态,精测密报航班高度等信息。 “把双流机场北部空域释放出来” 7时12分,雷达显示飞机左转下降高度至海拔7200米。 “我们一直严密关注着飞行航迹,飞机急速下降时,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关健克说。 7时15分,指控中心接到通报:3U8633风挡玻璃脱落,需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指控中心航空管制值班员辛鑫,成了备降过程的“空中交警”。“一方面,要把双流机场北部空域释放出来,按照3U8633备降的最便捷航迹,动态调控相关区域活动,保证其他航班无条件让道。”辛鑫说,“另一方面,要保证机场跑道上没有影响备降的其他活动。” 十多架战机中止起飞程序 而此时,附近的空军某机场,十多架战机正蓄势待飞。按照原计划,它们将于7时15分升空训练。接到命令后,十多架战机中止起飞程序,在地面待命。 7时17分,空域释放完毕。7时20分,辛鑫再次接到民航西南空管局的消息,与3U8633取得了间歇性联系。此时,双流机场已做好备降准备。 7时42分,指控中心接到好消息:3U8633成功备降! “这次为了川航航班安全备降,30多分钟内为故障飞机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空管保障,提供了最好的空中通道,确保飞机在最短时间成功着陆。”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航空管制处处长李正军说。 据新华社[详情]

川航:驾驶室无监控视频 已排查同型号客机玻璃
川航:驾驶室无监控视频 已排查同型号客机玻璃

   川航:客机驾驶室无监控视频,已排查全部同型号客机风挡玻璃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实习生 李香逸 来源:澎湃新闻 针对客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一事,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总工程师陈建中5月16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客机驾驶室无监控视频,无法还原玻璃破裂并脱落全过程。在此前的各种检查,包括C检、起降前后的常规检查,都未发现问题。事件发生后,工作人员已立即排查该公司全部24架同机型客机。 媒体见面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魏凡 图 川航总经理石祖义在3U8633重庆-拉萨机组媒体见面会上通报了该事件的详细经过: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飞机于早晨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严重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整个航班飞机处于紧急危险状态。 机长刘传健回忆,他和副驾驶徐瑞辰先是听到“砰”的一声,随后发现玻璃上出现裂纹。刘传健用手摸了摸玻璃,随后向空管部门汇报,要求返航落地。 “刚说完一秒钟(玻璃就碎了),一瞬间不知道什么情况,(我)睁开眼,看见我的副驾一半身体在外面了,我试图伸手去拉,拉不到。” 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按特情程序紧急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石祖义说,局方调查组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根据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飞机检修一般分为A、B、C、D检等级别,其检修力度依次递增。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该飞机最近一次A检于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于2017年3月9日对外委托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在以往的历次检修中,是否特意检查过这块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呢?对此,陈建中解释称,只要工作包里有此项内容,都是检查了的。不会专门针对这块玻璃,而是每一块玻璃都会认真检查。除此之外,每次航前航后(起飞前降落后),都有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当时这块玻璃就出现问题并被发现,飞机是不可能起飞的,“处理掉才能走”。 石祖义也补充称,这块玻璃未进行过任何更换和维修工作。也就是说,它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一架飞机将近有200名工作人员围着这架飞机转。每一个航班的航前、航后都是必须要检查的。而且哪一个地方该检查都是有规定的。检查没检查,也一定是有记录的。” 石祖义表示,目前,公司也是被调查方。有关右侧风挡玻璃破裂并脱落的具体原因,要以联合调查组的结论为准。[详情]

川航备降航班乘客:第一反应抱女友安慰她
川航备降航班乘客:第一反应抱女友安慰她

  原标题:微博被认证“川航挡风玻璃破裂事件乘客” 当事人回应炒作质疑:不是我本意 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拉萨航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情况危急。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飞机安全备降双流机场! 23岁的周建强和女朋友当时也在飞机上。两人本来计划去拉萨纳木错看星空,可没想到经历了让他们此生难忘的“空中惊魂”。 5月15日下午,周建强的新浪微博账号被认证为“川航挡风玻璃破裂事件乘客”,引发网友质疑其炒作。 突然成为网红的周建强,无奈表示,微博认证是运营人员主动加的,“川航挡风玻璃破裂事件乘客”这个身份自己并不知情,“这些都不是我本意”。 微博认证引质疑 “不是我本意” 川航备降事件发生时,周建强和女友在危难时的一张合影,让周建强备受关注。 照片是飞机落地时,两人一起拍的。照片中周建强和女朋友都带着氧气面罩,头挨着头,比起了剪刀手“耶”的手势,庆祝平安。 可让劫后余生的周建强没想到的是,事发后,他的新浪微博账号被认证为“川航挡风玻璃破裂事件乘客”。周建强说,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注册于2013年10月,一直没有进行过认证。这突如其来“黄V”,让他再一次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有网友表示“可以承包一年的笑点”,也有网友质疑他是在拿生命蹭热度。 对此,周建强告诉记者:“这个微博认证是当时微博运营的人找到了我,说可以给我加认证,我说给我加职业吧,他说加职业不太好,我说那你随便加吧,结果他就加到了这个,这些都不是我本意。” 第一反应抱女友 “别怕,有我在” 事发当时,周建强刚吃完早餐,准备拿出平板看电影。突然,“砰”地一声巨响,飞机开始急速下降,氧气面罩掉了下来,机舱内充斥着刺耳的噪音,“那种感觉像是自由落体一般”。 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周建强立马转过头去看女友的反应。“在飞机下降的短短几秒钟时间里,第一反应就是抱住女朋友,安慰她。”他说,在那种紧急情况下,没想到自己会有生命危险,就想着女朋友在旁边,大家在一起就好了。他反复安慰女友:“别怕,有我在。” 周建强坐在靠窗的位置,事发时除了他和女友外,周围的乘客表现得也很淡定。大家相互鼓励,很快镇静下来,并没有惊慌失措。“现在对于这件事的发生,我还在想,如果当时摔下去该怎么办,一定很疼。”好在机组人员第一时间安慰了乘客的情绪,让大家觉得很暖心。 改签航班飞拉萨 “人生就是经历,日后好好享福” 飞机停稳后,有的乘客开始呕吐,他也出现了耳朵疼,头晕想吐的症状。27名乘客由于身体不适选择前往医院就诊。但他们因为这次是去拉萨旅游,已经提前订好了酒店不能退,所以他们也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改签了航班,于当日11:50搭乘了去拉萨的飞机,开始了一场新的旅程。 事发后第二天,他发了一条微博:感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在此再次表达对川航所有工作人员的感谢,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安全迫降!昨天有人给我说,人生就是经历!不管怎样,这次事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经历!我们正在去纳木错的路上,最后祝大家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经历了非常罕见的挡风玻璃破裂事件之后,目前他们已经去过了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咸水湖 ——纳木错湖,感受着圣朝者心中的圣地。他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发生这件事之后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好好享福吧。” 记者:魏唯 编导:柴枫桔 舒俊瑜 [详情]

川航事件后续: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风挡玻璃进行排查
川航事件后续: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风挡玻璃进行排查

  川航事件后续: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风挡玻璃进行排查 16日,四川航空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14日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的3U8633重庆—拉萨航班相关情况。机长刘传健表示,自己飞过上百次该航线,对当时出现故障的飞机状况较有把握,做出决定非常果断。此外,目前川航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的风挡玻璃进行排查,未发现问题。 3U8633航班于14日6时27分从重庆起飞,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刘传健表示,巡航过程中,他看到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呈网状破裂,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报告:“飞机出现故障,准备返航。”“报告后不到一秒钟,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转头看到副驾驶半个身子飞出窗外,随之飞机开始下落、速度增加。”刘传健说。 刘传健说,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氧和寒冷,当时机舱外的温度约为-40℃,时速约为800公里,飞机必须尽快下降到最低高度。“但是下落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力就会更大。面对这种‘两难’,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速度下降到安全高度。”刘传健说。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祖义通报称,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该航班共运输旅客119名,7时40分左右航班安全备降至成都后,部分旅客改签至成都—拉萨航班,于当日下午飞抵拉萨。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就诊后未见明显异常,目前已全部结束观察离开医院。另有两名机组成员受伤,仍在接受治疗。 15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目前,事件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详情]

四川航空: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风挡玻璃进行排查
四川航空: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风挡玻璃进行排查

  川航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风挡玻璃进行排查 新华社成都5月16日电(记者许茹、齐中熙)16日,四川航空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14日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的3U8633重庆—拉萨航班相关情况。机长刘传健表示,自己飞过上百次该航线,对当时出现故障的飞机状况较有把握,做出决定非常果断。此外,目前川航已对所有同型号飞机的风挡玻璃进行排查,未发现问题。 3U8633航班于14日6时27分从重庆起飞,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刘传健表示,巡航过程中,他看到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呈网状破裂,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报告:“飞机出现故障,准备返航。”“报告后不到一秒钟,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转头看到副驾驶半个身子飞出窗外,随之飞机开始下落、速度增加。”刘传健说。 刘传健说,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氧和寒冷,当时机舱外的温度约为-40℃,时速约为800公里,飞机必须尽快下降到最低高度。“但是下落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力就会更大。面对这种‘两难’,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速度下降到安全高度。”刘传健说。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祖义通报称,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该航班共运输旅客119名,7时40分左右航班安全备降至成都后,部分旅客改签至成都—拉萨航班,于当日下午飞抵拉萨。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就诊后未见明显异常,目前已全部结束观察离开医院。另有两名机组成员受伤,仍在接受治疗。 15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 目前,事件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详情]

川航总经理:对备降事件荣誉自豪归零 回归常态运行
川航总经理:对备降事件荣誉自豪归零 回归常态运行

  川航总经理:对超级备降事件荣誉自豪归零,尽快聚焦常态运行 澎湃新闻记者 姚晓岚  5月16日,四川成都,川航召开3U8633航班备降事件新闻发布会。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祖义在发言中介绍,完成了超级备降的英雄机组的3位机组成员均未发生过人为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 据石祖义介绍,该航班的机长为刘传健,是A320机型B类教员,总飞行时间13666小时;第二机长梁鹏,是A320机型B类教员,总飞行时间8789小时;副驾驶徐瑞辰,为A320机型副驾驶,总飞行时间2801小时;3位机组成员均未发生过人为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 当班乘务组一共有5名乘务员,乘务长毕楠,乘务员张秋奕、周彦雯、黄婷、杨婷,另有1名安全员吴诗翼。 目前,1名乘务员腰部受伤,在骨科病房治疗;1名副驾驶(男性)皮肤擦伤,在急诊科留观,“其他机组成员目前身心和精神状况总体尚好,他们还需要充分休息、调节心理、康养身心,相信在合理康养观察后将尽快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履行安全飞行的神圣职责。”石祖义说。 据介绍,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飞机于早晨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严重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整个航班飞机处于紧急危险状态。 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应答机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按特情程序紧急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在民航各部门密切配合下,航班整个机组成员齐心协力、沉着机智,确保了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事件造成驾驶舱部分设备受损,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轻伤。 由于此次备降难度极大,这场紧急备降也被媒体形容为史诗级备降。该趟航班的机长刘传健也因为超级稳定的操作,被网友们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方面派出调查组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自2011年7月26日新机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更换维修工作。目前,事件进一步原因调查仍在进行中。 石祖义介绍,该航班共运输旅客119人,无特殊旅客、无儿童和婴儿;装载行李65件,共717公斤;装运货物36件,共269公斤,无锂电池等危险品。航班备降后,旅客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转至候机楼休息,并改签至3U8695成都至拉萨航班,并于12时09分起飞正常到达拉萨。另有27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下前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就诊后未见明显异常,同时后续在川航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下又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心理疏导并留院观察,已于5月15日晚22时前全部结束观察离院并对后续行程进行了妥善安排,“至此,应该说对整个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阶段性是有序有效的。” 石祖义表示,当前,川航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旅客和机组成员的身体康复、心理关怀等善后工作,配合中国民航局,严谨高效查明事件原因、弄清情况、排查隐患。 他还表示,川航方面强调对此次事件的荣誉、自豪归零,尽快聚焦常态化运行,各司其职,扎扎实实以平常心,以持之以恒的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投入到航空公司日复一日的一个航班、一个航班的安全生产运行当中;高标准、严要求,以该事件为契机,强调责任落实的精度、工作执行的准度、问题整顿的力度、从严治理的尺度、体系管理的维度、安全文化的温度,狠抓安全运行、飞行训练工作上台阶,厚植安全文化土壤,把“安全至上、科学发展”的理念切实融入到“真善美爱”的川航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中。 “在今后的工作中,川航将一如既往地全力做好公司每一个航班的安全正常保障,永远把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这是我们作为航空公司的神圣职责、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石祖义说道。[详情]

红星新闻被质疑专访假机长 回应:言论不实须公开道歉
红星新闻被质疑专访假机长 回应:言论不实须公开道歉

  新浪财经讯 5月16日消息,近日自媒体“航旅圈”在网上发表题为《红星新闻可能专访了个假机长》一文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此事件,成都商报与红星新闻联合发表声明称自媒体“航旅圈”所发言论不实,对红星新闻声誉造成极大影响,要求对方删除不实稿件并公开道歉。 以下为回应声明全文: 成都商报社 红星新闻声明 近日,自媒体“航旅圈”未经核实,在网上发表《红星新闻可能专访了个假机长》等不实文章及言论,称红星新闻报道的《川航英雄机长:万米高空玻璃碎了副手半身飞出迫降只能靠手》“未作采访,纯属瞎编”。 红星新闻严正声明如下: 红星新闻所有采访都保有事实根据。“航旅圈”直接抨击红星新闻及其记者的不实言论,被大量转发,已对红星新闻名誉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红星新闻要求: 1.“航旅圈”应立即停止侵权,删除不实稿件及言论; 2.“航旅圈”须在其微博上公开道歉; 3.“航旅圈”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红星新闻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维护合法权益、追究侵权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成都商报社 红星新闻[详情]

川航客机破裂风挡无故障记录 或影响空客可信度
川航客机破裂风挡无故障记录 或影响空客可信度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机长靠飞行经验手动操纵,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在点赞机组之余,更让人关心的就是造成此次惊险事故的真正原因。 昨天(15日)下午,民航局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川航3U8633航班风挡玻璃空中爆裂事件。通报称,该航班破裂风挡玻璃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没有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民航局通报:为英雄机组点赞,脱落玻璃为原装件 民航局通报称,在这次重大突发事件中,四川航空公司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灾难的发生,反映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民航局“为英雄的机组点赞!” 事发后,民航局就成立“5.14”事件调查组,于当天赶赴成都,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同时,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民航局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调查:3U8633航班无风挡故障信息 川航3U8633航班最近一次例行检查是在今年的4月12日在昆明完成的,级别为A检4A5级,此前一次例检级别为C检3C,是在去年的3月9日委托成都方面完成的。事发当天该飞机没有保留的故障项目。查询近15日的维修记录,该飞机也没有风挡故障信息。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飞机检修一般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检修相当于日常汽车到4S店的基本保养,C检相当于一个深度保养。 专家:不能因为一次是事件否定空客320家族 航空不同于地面交通,它是一种没有任何试错余地可言的出行方式。回顾整个航空史,写下的每一条规定,完善的每一个细节,背后的代价都是如此惨痛。此次虽然没有重大伤亡,但足以让人惊出冷汗。 事后很多人不禁要问,风挡玻璃在大家看来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域,检修时不应该很容易被注意到吗?此次事件又该如何追责呢?更多专业性的详细问题,中国之声编辑罗敏采访到了《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楠: 问题一:A检4A5级和C检3C级代表什么意思?是否都于飞机的风挡进行了严格的检验? 王亚楠:飞机它的检修是按照飞行时间和技术要求的不同,大致分为四个级别:ABCD。那么一般A检是在平常日常飞行的时候进行的,一般是250个飞行小时就要进行A类的检查,A类检查要求比较低,它一般是对于外观,对于一些易损件,对于一些重要的动力部件进行日常的检修,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最频繁的检修。那么在1000小时以上,它会进行B级检修,它的复杂程度就要多一些,检修的范围要扩大一些。如果是4000小时的它就要进行C类检修。D类检修那显然它的范围就要最大,其实D类检修是最复杂的,飞行一般在24000小时以上,D类检修可以被理解为到期的一个大型翻修,那么对于飞机所有的部件,全部要进行彻底地检修,特别是它的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航电系统以及飞控系统全部要进行检修,那么检修之后飞机可以说是几乎是脱胎换骨。平常的检修对于风挡一般只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对于风挡外观,就是检查它的外观是否有划伤,破损,目视检查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它的外观的一个判定,其次就是它的功能检查,就是风挡的防风系统它是有日常检查的。在过去的检查我相信一定对这两个内容都进行过确认,那么在这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隐患的可能,那我现在可能我还要等待这个事故的调查,能不能对以前的检修内容,包括这次事件的原因,这两相结合,来推断过去的检修是否完善。 问题二:此次破裂的风挡为“原件”,是否意味着该型号飞机的风挡质量上确实存在缺陷? 王亚楠:在通报会上这一点是被提及的,就是说这个风挡是一个出厂的原装件,原装件的意思就是我们并没有在检修中替换过这个部件,它依然维持着出厂的正常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实际上那么也就是现在很多媒体更关注的一点就是,是不是它在出厂的时候就有问题?那这一点呢我们也只能说是这样怀疑,或者说做这样的推测,但是它并不能直接构成一个证据链。因为空中客车的A320和A319这种飞机,它的风挡的设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准确的说,在几十年前,严格地说在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基本的安装设计,风挡设计。而且这个设计在试航选定的过程中曾经承受过这种高压冲击炮的检验,所以这个设计如果说它有缺陷的话,恐怕现在还很难站住脚。如果更可能的话,很有可能是这一件产品,这一件飞机上这一件产品,它的制造和它的安装是否有缺陷?这个倒是应该鉴定的。这里面还不能排除就是,是否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其他的我们没有判定的事件。比如说是否有一些微小的异物在这个风挡和这个连接线之间,对玻璃构成了不良的影响;比如说构成了应力的集中,导致了破损。这可能都需要我们像侦破案件一样仔细的调查研究,才能找到那个真正的原因。而319和320,包括320整个家族,实际上在运营中应该说是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应该说是给出了不错的运营安全可靠性的业绩。所以说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次事件就去判定整个的320家族。 问题三:在您看来,后续将如何追责? 王亚楠:中方已经就此事件向空客方面进行了通报,空客也要派出技术人员来中国协助完成这次事件的调查。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很负责很积极的态度。对于空客来讲,我想他一定也特别希望知道这次事件真正的原因,因为这对于空客来讲这恐怕也是非常忧虑的事情。因为不管他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它都会影响到空客飞机的市场可信程度。所以如果是空客自己制造的原因,显然危害性更大。即使不是空客制造方面的缺陷,是在运营过程中发现的不为人知的现象,可能也是空客急需要了解到的,因为这对于空客为他们的客户提供维护保养的指导性意见非常重要,那是不是在过去指导性意见里有涵盖不到的地方。我想这个索赔的事件或者赔偿的事件,应该说顺理成章而且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它造成的损失从目前来讲毕竟还是一个可控的或者可以计算的,而且也是可以被弥补的。因为这架飞机基本还是完好的,除了一些舱内的部件破损,如果是空客的问题的话,我想这个责任的追溯,对于空客这样的一个品牌来讲也没问题。 问题四:那么此次发生风挡破裂的飞机将会如何处置?会否受此事件影响,还能否执飞呢? 王亚楠:这架飞机它的基本飞行功能没有受到破坏,除了紧急着陆的时候可能起落架的轮胎需要检修或者更换,起落架的强度从新需要检测。舱内的一些仪器仪表可能需要修复,座舱的风挡玻璃重新更换。那么除此之外它恢复到飞行功能应该不需要其他的更多工作。所以我相信这架飞机在适当的维护之后是可以重新飞行的,这个大家应该是有信心的。因为从它的故障模式来讲,它不会对飞机的结构本身动力系统本身构成致命的影响。这个飞机应该是可以重上蓝天的。但是一切要等到整个调查结束。[详情]

4月京津等机场出现返航备降 全国航班正常率达78.61%
4月京津等机场出现返航备降 全国航班正常率达78.61%

  1-4月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16日从民航局获悉,民航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1—4月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85.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97亿人、货邮运输量23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12.5%、7.3%。 发布会同时发布了4月民航安全运行情况。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介绍,4月民航行业实现运输飞行94.1万小时,同比增长11.2%;实现通用航空飞行8.2万小时,同比增长8.2%,民航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张清介绍,4月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为100.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63.8亿吨公里、36.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4.6%、17.2%。 客运市场方面,4月,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074.2万人,同比增长15.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4540.5万人、533.7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4.2%、25.1%,国际航线连续两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国内航线。货运市场方面则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4月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0.5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39.7万吨、20.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11.6%。 民航航班数量也继续保持向好的增长态势,4月民航共保障各类飞行457733班,15258班,同比增长11.8%。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张翀昱介绍,4月初以来,受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空域用户活动影响,北京、天津、太原等机场出现部分出港延误、返航备降等情况,但在控总量调结构措施的引导下,全国航班正常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达到78.61%,同比提升6.71个百分点。天气原因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占37.94%。 雷雨季节即将来临,张翀昱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重点做好雷雨季节运行保障,组织召开专题视频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派出工作组赴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热点地区进行保障工作检查,开展雷雨保障经典案例复盘研究,为旅客安心、顺心、舒心出行积极创造良好条件。[详情]

追问川航备降:让机长做壮举的机会到底是怎么来的?
追问川航备降:让机长做壮举的机会到底是怎么来的?

   川航备降奇迹背后的追问 舒圣祥 5月14日上午7时40分左右,四川航空公司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通报称,3U8633航班当天上午在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任务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这是历史上第二次机舱玻璃爆裂事件。上一次类似事故,发生在1990年英国航空的5390号航班上。因为发生概率极低,根本没有成熟的处置方法借鉴,全靠机组人员平时的训练有素,特别是机长的高超技能和处置经验,以及在极短的时间内,冷静专业的临场发挥。当然,还得要老天爷帮忙,要有不错的运气。 风挡玻璃在高空掉落后,机舱瞬间失压,空气稀薄,噪音极大,什么都听不见,无线电失灵,温度猛降至零下四五十度,高速飞行的飞机,呈高空自由落体模式……机长要在短短几秒钟时间内,承受猝不及防的慌乱和身体的极度不适,迅速恢复清醒头脑,快速戴上氧气面罩,仅靠目视水平仪,用冻僵的双手,完成一系列规范精确操作,实在太困难了。 川航刘传健机长和他的机组,完成的是一次史诗级处置,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足以写入世界航空史,将来也许还会拍成《萨利机长》那样的影片。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危难时刻,处变不惊,利用专业技能,拯救自己和他人生命,这就是英雄的壮举。挽救生命的英雄机长和英雄机组,配得上举国的称赞和行业的嘉奖。 对当时航班上的乘客来说,他们的惊惶恐惧是难以言述的。那种濒临死亡的绝望,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造成很大影响,有的人也许终身不敢再坐飞机。一方面,这些乘客当然感谢英雄机长救了他们的命,为死里逃生而满怀感恩;但另一方面,他们肯定更想追问,到底是什么可怕的原因,让他们承受了如此巨大的惊吓,甚至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 英雄机长和奇迹迫降,毕竟不是电影里的故事,那是很多人真实经历的可怕的飞行事故。这样的荣誉,机长肯定宁愿不要;这样的经历,再奇特也没人想去尝试。是的,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奇迹,我们需要追问事故的原因。类似事故之前仅仅发生过一次,说明它属于不可思议的重大事故。它原本不该发生,甚至不可能发生,然而它竟然真实发生了。 让英雄机长做出壮举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原因“带来”的?如果是不可抗力导致的,当然没办法去和老天爷较劲。问题是,真的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吗?飞机的风挡玻璃一般分为多层,有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另有多个夹层。这样的设计让风挡玻璃几乎不会完全脱落,飞鸟撞击通常也只会将外层玻璃撞碎,不至于立马完全破碎脱落。何况,万米高空也不可能有什么飞鸟。 28年前发生在英国的类似事故,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螺丝,导致风挡玻璃在高空中无法承受巨大压力差,发生脱落。15日,中国民航局就此事,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通报说明。通报称,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既然是原装风挡玻璃出现故障,该如何引以为戒,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关方面亟须积极面对。对于关注此事的社会公众来说,我们点赞英雄机长,我们更关心事故原因。飞行安全无小事,宁可英雄机长永远没有表现的机会,也不要让乘客再去面对如此可怕的飞行事故。 [详情]

民航西南管理局:普查川航事件同件号部件(客机图)
民航西南管理局:普查川航事件同件号部件(客机图)

  原标题:川航客机脱落风挡玻璃为原装件 未见有故障、维修和更换记录 民航西南局下发通知 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 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从重庆飞往拉萨时,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成都。 昨日(15日)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具体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尽快向社会公布。 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要求各单位及时对机队相关部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 风挡玻璃无故障记录 昨天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对川航客机备降事件进行通报: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该机于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事件造成驾驶舱部分设备受损,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轻伤。 通报称,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在民航各部门密切配合下,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认为在这次重大突发事件中,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灾难的发生,反映出机组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民航局“5·14”事件调查组于事发当日赶赴成都,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涉事飞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对同件号部件进行普查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了解到,5月14日,该局向各航空公司、民航飞行学院、维修单位等相关单位发放了名为“关于‘5·14’事件的通报”的明传电报。电报内容显示,此次脱落的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PN:STA320-2-7-1)产生裂纹随即破裂,玻璃全部脱落。 相关资料显示,风挡玻璃不仅结构复杂,长期承受光照、冰雹和气动加热等影响,风挡玻璃还要具备除冰除雾、泄静电、防雨水等多种功能。 有说法称,飞机的定检周期分为A、B、C、D检等级别,通常8年进行一次D级大检修才会检测风挡玻璃。不过业内人士称,风挡玻璃日常都会检测。 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表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高原、高高原和特殊机场较多,天气状况复杂多变,运行条件复杂,如遇空中释压、单发等特殊情况,空中和地面处置工作难度大。 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目前已向各单位要求全面评估、防控安全风险,有效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机务维修方面要及时对机队相关部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此外,飞行机组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公司相关手册规定,全程系好安全带,做好自身的固定。客舱乘务员应注意按程序提醒旅客全程系好安全带。 空客已派员参与调查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有关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业内人士介绍,之所以请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参与调查,是因为飞机生产商空客的公司注册地在法国。他介绍,一般航空事故的调查主导权在事故发生所在地的事故调查局,而航空公司注册国、起降机场所在国、航空器制造商,以及机上乘客的所属国家航空调查单位都可以参与调查。 据他介绍,目前我国进口的空客大飞机一部分是在国内完成的总装,一部分是从国外整机接回。 空中客车公司昨晚发布声明称,就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备降成都一事,空中客车已经派出专门的技术团队为主导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提供技术支持。 空客透露,该航班由一架A319-100飞机执飞,生产序列号为4660,注册号B-6419。该飞机于2011年7月交付给四川航空公司,截至目前的总飞行时间约为19942小时。 “由于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同时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附件13的相关规定,空中客车对于该事件暂时不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们向所有乘客表示衷心的问候,向全体机组成员致以诚挚的敬意。” 川航就此次事件致歉 15日凌晨,川航官方发布情况说明,就此次事件表达歉意。说明称,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机组按照标准程序应急处置。航班备降后,川航工作人员协助旅客做好航班改签、送医就诊等相关工作。 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 感谢所有乘坐本次航班的旅客的理解和包容,也感谢所有关心关爱川航发展的旅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川航的厚爱。 “机组在应急情况下沉着应对、妥善处置,尽到了航空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机组表示保障航空安全是职责所在,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这将是他们继续做好安全工作的鞭策。目前,机组成员状态良好,充分休息后将继续履行安全飞行的神圣职责。”(记者 孔令晗 蔺丽爽实习生 戴幼卿 张曜麟)[详情]

业内指红星新闻机长采访为假:求媒体“放民航一马”
业内指红星新闻机长采访为假:求媒体“放民航一马”

  媒体,请放民航一马 停机坪 作者 停哥 这几天一直在跟朋友讨论这个问题。今天不想说空话废话,尽量简短。 民航业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很特殊的一个行业。 每当这个行业出现问题,比如安全受影响、航班大面积延误时,总是能受到舆论的空前关注。 纵观全球,民航业出现问题总是能轻而易举的登上报纸头版,因为牵扯面太广,造成的影响太大。 911事件自不必说,空难、失联也不用提,甚至一些捕风捉影的花边新闻,都能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这个行业从诞生那天起,就被贴上了很多挥之不去的标签。 人们在享受民航业在百年发展以来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便利的同时,却总是用“无知”来对我们加以指责。 而且,他们自感师出有名,名曰“监督、促进” 监督和促进是每个行业都需要的,但我们要有一个前提,由谁来监督、由谁来促进? 是只会跟风炒作的媒体?是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还是不全面了解状况就大加评论的专家? 不是,也不该。 人类对天空、对克服重力这事儿本来就带有的一些先天的畏惧,虽然人们不承认,但对未知感到恐惧,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未知的恐惧面前,所谓“理智”“清醒”是很容易迷失的,所以,人们容易受到引导。 所以我们民航业的事,总是在这种前提下,被媒体无限的放大。这个媒体包括官媒、更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我走到哪都不敢以“自媒体”自称,因为觉得自己并不专业,我一再跟团队强调,我们是“写微信公众号的”,并没有“媒体”属性,这不是谦虚,这是事实。 前段时间,一个“飞机就要起飞了,一个男人跪在舱门口”的故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转载这个故事的官媒、自媒无数,但事实是,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故事。当时我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对几个关键点感到质疑,发朋友圈进行了提醒,我朋友圈里有很多媒体的记者,也有很多的活跃大V,但无人理会。 前天,川航8633机组创造了一个奇迹,奇迹之后,在媒体的跟踪、转发、报道下,从舆论角度看,这次的事件在我眼里却发生了变化。 “红星新闻”最早发出了一篇“机长专访”,我当时还在飞机上执行航班,也准备在“专访”里寻找一些值得写、着力写的点,可看来看去,都觉得这篇专访有问题。 因为很多话,不太可能从一名飞了那么多年的飞行员嘴里说出,有的错误是常识中的常识,连我这个乘务员都知道是错的,但媒体就冠以“机长专访”的名头发了出去。 我第一时间向川航相关部门求证,只问了一句话:“那个专访是不是真的?”,对方回答:“不是。” 于是我像上次一样在朋友圈提出质疑,并告诉了一些比较熟悉的记者朋友:专访可能有问题,不建议转发。 但同样无人理会,甚至还有人怀疑我的初衷和目的。(对话框里的这个表情: ,让隔着屏幕的我,脸上火辣辣) 更让我感到无奈的是,多个央媒跟进,无数官媒转发,成千上万的公众号在蹭热点,其中不乏我平时喜欢的一些号。 一时间,朋友圈里、微博上,全是一些“未经证实的话”。 相信我的朋友说,快写一篇怼怼那些人。我说算了,舆论走向是朝着所有人想看到的方向去走的,我又何必去让人感到噪杂? 多说一句,我指的是那篇堪称神速的:“专访川航迫降机长刘传建”,并非后来的视频直播采访。 这事还没完,在昨天,不少在微信领域极有影响力的大号和很多小号继续发文,他们同样感觉自己正义满满,仗剑天涯:“重赏机长!严惩川航!”“追责机务!还我蓝天!”,就好像在朋友圈里拉横幅闹游行一样。 可专业的问题永远是专业的,我理解这些媒体和个人对自身安全以及公共安全的重视,但民航业任何不安全事件(包含事故征候、安全差错),在民航局和飞机制造商的最终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都不能轻易指责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个人。 因为民航业是在不断进化的,从莱特兄弟飞上天那一刻起,这个行业就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化,世界上所有负责任的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每天都如履薄冰,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在现有的技术条件、管理制度下,到底还有没有不安全隐患。 这不是抹黑,每个行业就应该这样,不管是做游戏的还是送外卖的,不管是造汽车的还是做网约车的。 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安全,其他都是狗屁。 回到川航这件事,那块玻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我们已知的可能,比如零部件如螺丝等的不匹配、玻璃质量本身问题、玻璃的加温系统短路、外来物撞击,但是在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 谁敢拍胸脯说绝对不存在。 正是在这种对安全孜孜不倦、对每一个细节都绝不放过的态度下,民航业才敢称自己为“安全的、让人放心的”。 况且,中国民航的管理极其严格,作为一名一线空勤员工,我甚至有时候都觉得已经严到了夸张的程度。 从驾驶舱、到客舱,从空中、到地面,从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到乘务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从机务的专业水准,到空警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置原则,这些事情在民航业内都有着你想象不到的细致的规范、要求、准则,且这些内容随时都在跟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的案例进行着更新和蜕变,而这些事,都不是你们非专业媒体随随便便就能写的。(再次重申,我也不足够专业,民航业内容太大,很多事都要查资料,问行家。) 你们可能不知道,一篇文章推送出去,会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多大的麻烦,多少的被动,而这些麻烦和被动,恰恰阻碍了我们民航业的健康发展,也间接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 本来今天想简单写写没想到还是啰嗦了那么多,不存在对媒体的恶意,只是有些期许:每个写字的人,都请尊重自己的良心,和自己的笔。 如果真的不知道该写啥,那我斗胆请求各位媒体前辈:放民航一马。[详情]

点赞完机长世纪迫降 现在该说说川航的风挡玻璃了
点赞完机长世纪迫降 现在该说说川航的风挡玻璃了

  14日早上7:06左右,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至成都空管区域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内外压差造成的巨大吸力把副驾驶半个身子都吸出舱外。 英雄机长还原40分钟生死迫降 在高速、低温、缺氧、噪音巨大的情况下,机组人员最终驾驶飞机于昨天早上7点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在这生死迫降的40分钟里,经历了怎样的险情?下面是机长刘传健的讲述↓↓↓ 3U8633航班机长 刘传健:没有任何征兆。 记者:右侧的挡风玻璃是突然掉了还是被吸出去了? 3U8633航班机长 刘传健:它不是掉,是爆裂。因为我们在空中是有压差的。 记者:爆裂过后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3U8633航班机长 刘传健:副驾驶飞出去了,当时整个人飞出去一半在外面挂着,整个东西飞出来了。驾驶舱里面,我们的副驾驶瞬间就挂在外面了,当时对我来说唯一想到的就是,我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纵下去。 故障发生后,飞机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骤降到零下40多度、自动设备失灵。机长刘传健有着二十多年飞行经验。他表示,这样的情况虽然是第一次遇到,但是类似的训练经历过很多次,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操纵好飞机,保证大家的安全。 3U8633航班机长 刘传健:现在这种情况就是其它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只有你全人工来飞行。 记者:这个航班发出了7700的指令,这个指令是你发出来的吗? 3U8633航班机长 刘传健:对,必须要发的,因为我们下降的时候就发了,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一种暗语我做了什么,现在我需要帮助。 发生破裂脱落的飞机前风挡玻璃位于驾驶舱右侧,正是航班副驾驶徐瑞辰面前的那块。据机长刘传健描述,风挡玻璃脱落时,徐瑞辰已经半边身体悬挂在窗外。徐瑞辰面部有擦痕,右眼有擦伤,目前情况稳定,能思维清晰、语言流利地与人交流。 昨天晚上,川航3U8633机组成员首次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亮相。 川航3U8633航班机长 刘传健: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川航的关心和厚爱,对这件事的关心。然后14日发生的这件事,应该是很罕见,非常罕见。但是经过我们机组的共同努力,保障了我们所有旅客的安全。我今天非常感谢我的第二机长,和所有的乘务组人员,他们是我的最好的帮手。 飞机风挡玻璃脱落有哪些危险?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张维:驾驶舱玻璃的破裂或者客舱玻璃的破裂直接导致的就是座舱失压,简单来讲就是客舱里的空气一下就没了,严重的情况会导致飞机机体结构的破损,飞机驾驶舱的风挡玻璃其实是飞机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是由是一组玻璃,就是很多组透明材料组成的,它包括外层的玻璃,就是遮风挡雨的这一层,还有中间层,比如说它可能有加热层,有的这种玻璃的厚度甚至达到五六厘米,这几层玻璃出现这种事故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对飞机进行进一步分析,取得更多的材料和证据之后,才能去确认它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 据了解,出现故障的飞机为空客A319,2011年7月26日进入川航,截至2018年5月14日,共使用19912.25小时,12920循环。最近一次A检于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2017年3月9日对外委托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公司的维修工作没有涉及到风挡玻璃,正常的维修是按照空客给的维修工作包进行的,与这次风挡玻璃破损没有任何关系。 3C是一个定检级别,大概一年到一年半做一个C检,3C就是第三次C检,主要对各个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如飞控系统、动力系统、起落架系统、空调系统等几十个系统进行检查,并有局部结构检。 飞机的定检周期,一般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检等级别。从A到D,检修级别越来越高。D检是最高级别的检修,对飞机的各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装修,通常8年会进行一次大检修。 民航局:川航脱落风挡玻璃为飞机原装件 无维修更换过 此事也得到了民航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民航局已成立调查组,就“5.14”事件展开调查。今天下午,民航局举行首次通报发布。 记者 王哲: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结束,民航局安全总监唐伟斌就川航3U8633航班,前风挡玻璃破裂情况进行了通报。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显示,这架飞机的风挡玻璃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没有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 唐伟斌: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 民航局表示,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成都空管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在民航各部门密切配合下,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 昨天,民航局成立的“5.14”事件调查组,已经赶赴成都,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 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 唐伟斌: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专家:川航紧急备降航班机组及乘客可要求赔偿 本次川航风挡玻璃空中脱落事件,虽然最后飞机平稳降落,但是紧急突发的状况,还是使很多旅客受到了惊吓,甚至留下来心里阴影,民航法学专家表示,机组和乘客都有权利要求赔偿。 民航法学会副会长 张起淮:对于飞机上的机主和飞机上的乘客,分两类涉及到法律上的赔偿问题,飞机的机组是在执行任务,在工作中如果真的发生了伤害,那应该算工伤、事故。如果不是自己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不当违规去驾驶,造成了伤害,那由航空公司雇佣方,用人单位予以赔偿。 张起淮表示,用人单位先直接赔偿,经过调查,最后造成事故的原因如果是生产厂家设计等方面有问题,那由航空公司向销售商生产制造商来主张赔偿。同时机组人员如果发生了身体的伤害,第一需要体检,第二需要休息,第三应该给予疗养,身体的疗养和心灵的疗养,给予心理辅导。 民航法学会副会长 张起淮:飞机上的旅客是有权利来主张赔偿的,当然了首先主张的赔偿就向这家航空公司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适用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也可以适用我国的《合同法》,具体赔偿标准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法规来确定。如果适用《侵权责任法》,可以主张精神赔偿,如果适用《合同法》,是有违约责任,那叫违约之诉。 新闻链接:美国两架客机因玻璃出现问题紧急迫降 放眼全球,飞机在飞行中玻璃受损的情况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本月初,美国两架客机就因玻璃出现问题而紧急迫降。 美国当地时间6号下午,美国捷蓝航空的一架原定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客机,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的风挡玻璃外层受损出现裂纹,貌似有受到撞击,所幸并没有导致玻璃脱落。航班随即紧急备降在附近机场。 据了解,这架客机是空客A320机型,与空客A319客机同属于同系列产品。此外,当地时间5月2号,美国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也在飞行中出现机舱窗户玻璃破裂的情况,虽然没有导致机舱失压,但飞机仍被迫改道并紧急降落。 另外在上个月,西南航空从纽约飞往达拉斯的一个航班在飞行时,发动机碎片击破了窗户,事故造成飞机上一名乘客死亡。西南航空承认,这起致命事故已造成5月份机票预订量减少,给公司带来多达1亿美元的收入损失。[详情]

川航客机生死2400秒:遇险 急降 盲飞 降落
川航客机生死2400秒:遇险 急降 盲飞 降落

  生死2400秒 来源:华西都市报 5月14日拍摄的发生故障后准备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的川航3U8633。新华社发 故障发生时,机舱内一片狼藉。 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内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40℃。机组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危急关头,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的的情况下,凭借20年的飞行经验和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手动操纵飞机,于7时40分左右,成功让飞机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5月15日凌晨3点,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发布情况说明,表达对中国民航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四川省机场集团等社会各界的感谢。在飞机紧急下降的2400秒过程中,川航机长刘传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7:00 遇险 万米高空惊魂 风挡突然破裂 早上6时27分,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 7时左右,飞过成都后100公里-150公里位置时,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忽然出现裂纹。 “不好!”曾担任多年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教员的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了一下。飞机此时位于9800米的高空,由于舱内外气压差,驾驶舱玻璃上承受的压力可以按“吨”计算,这很可能导致风挡玻璃破碎。必须马上备降! 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申请下降高度,并请求备降最近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区域空管部门马上发出相关指令,引导航班返航。 就在此时,“轰”的一声,风挡玻璃承受不住高压突然爆裂。驾驶舱就像一个扎紧的气球被针突然刺破,猛烈的风一下涌进来,仪表上的东西瞬间被吸了出去。在近万米高空中,副驾驶徐瑞辰还没反应过来,强风就把他的半个身子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着安全带,被拉了回来。 低温、噪音瞬间充斥着整个驾驶舱,情况十分危急。 7:12 急降 飞机急速下降 客舱突然断电 飞机下降得很快,最高达到了每秒钟51米。飞机刚刚飞了半个多小时,正是吃早餐的时间,乘务员推着餐车,给乘客们发放早餐。 第一次坐飞机的四川西昌籍旅客骆田正准备享受早餐,突然,飞机开始剧烈抖动,小桌板上的餐食掉到地上,氧气面罩从头顶掉了下来,他心里一沉:“完了。” 25岁的西藏拉萨籍旅客平措正在打盹。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垂落,飞机失重急速下降,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下方的冰山。 飞机不再继续下降,平稳地向前飞行。 机长刘传健经历过无数次“玻璃爆破”的模拟演练,深知面对危险,最重要的是按照程序处置,不能让飞机失控。他急速下降飞机以减压,并抓住掉落的氧气面罩戴上,发出7700紧急代码——这代表飞机出现紧急情况。 邻座,彼此的眼中都是恐慌。有的开始发问:“发生了什么事?”乘务员没有解释,只是反复说:“请大家在原位上坐好,戴好氧气面罩,请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备降地面。” 7:15 盲飞 机长手动操控 目视驾驶飞机 此时的驾驶舱,正经历着生死劫。噪音巨大,听不到无线电指令;瞬间失压,眼膜、耳膜、皮肤被巨大的力量撕扯着;极寒低温,气温零下40℃。 飞机在7000多米的高空,下面是川西高原的冰山。刘传健用力控制住飞机。“如果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以200公里的时速开车,你把手伸出窗外,能做什么?”事后,刘传健这样比喻。 当时的飞行速度是800-900公里/小时,零下数十摄氏度的低温。刘传健在这条航路飞了上百次,凭着目视驾驶飞机,使其平稳飞行。 成都区域空管部门,也是一片忙碌。无线电联系断掉了,根据雷达信号,飞机还在正常的轨迹上。按照正常的应急程序,不断给机组发出指令,告知坐标、高度等。同时,向同一航路上的其他航班发送指令,要求避让,腾出空中绿色通道。 7:42 降落 航班安全着陆 所有乘客平安 7时42分,航班安全降落,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人群有序地走下飞机,才看见机头的玻璃少了一块。 摆渡车带着劫后余生的乘客们转到休息室。来了很多救援的人和车,藏族小伙平措和邻座素昧平生的小伙子紧紧拥抱在一起,庆祝这场“有惊无险”。他在朋友圈深情地写下:“感谢3U8633航班的飞行员和空姐,是你们的镇定,创造出了迫降奇迹。为你们点赞!” 11时许,民航西南管理局发布消息: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27名感觉不适的乘客被送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检查后没有明显异常。58名乘客选择乘坐12时的航班,继续飞往拉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李智综合《四川日报》 川航3U8633备降时间轴 07∶00 川航3U8633航班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忽然出现裂纹,之后脱落。 07∶10 3U8633航班发出“7700”紧急求助信号。 07∶12 3U8633航班从9400米急速 下 降 到7200米。 07∶13 3U8633航班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 07∶15 地面确认该航班风挡破裂,决定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07∶20 3U8633航班与地面进行间歇性联系。成都双流机场现已做好备降准备。 07∶22 地面各单位严密监控空中动态。 07∶42 3U8633安全备降双流机场。[详情]

川航启示:飞行全程系好安全带 绝对是说说而已
川航启示:飞行全程系好安全带 绝对是说说而已

  川航奇迹点赞机长 防患于未然也很重要 陈姗姗 [在正常情况下,驾驶舱风挡可以承受5倍飞机最大内外压差载荷,如果一层结构层破损,仍然可以承受2倍最大压差的荷载] 近期,相信每一个人都被四川航空的英雄机长刷屏了。 具体事件的情况,我们用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网站发布的权威信息先回顾下: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 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 从局方公布的事件表述来看,这是一起非常罕见的飞行特情。 首先,驾驶舱风挡完全脱离的情况就比较少见。1990年,英航一架BAC1-11客机也曾经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意外,驾驶舱里机长前面的风挡玻璃发生爆炸性失压,但当时飞机的飞行高度远没有这次川航的高。 其次,在右座前风挡玻璃完全脱落后,机外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空气冲入驾驶舱,大部分自动飞行控制组件失效,机组只能顶着时速800公里的气流,伴着巨大的噪音急速下降(飞机落地后现场检查,飞机氧气面罩全部脱落,前飞控面板FCU右侧三分之一脱落),这需要过硬的技术、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最终能让飞机安全落地,实属不易。 当然,同样不易的还有一直稳定乘客情绪的乘务员和给出简洁明确指令的当班管制员。空中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 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紧急情况后,也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 所以,如果没有民航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也无法创造这一次中国民航史的奇迹。 不过,尽管机组和民航各部门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都值得点赞,但究竟为什么会引起这次险情,以及如何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同样值得关注。 根据局方的最新通报,四川航空的这架飞机是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的,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还没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目前,民航飞机驾驶舱的风挡玻璃基本都是原装进口,常见的外物击伤导致碎裂都会在设计安全内。在正常情况下,驾驶舱风挡可以承受5倍飞机最大内外压差载荷,如果一层结构层破损,仍然可以承受2倍最大压差的荷载。 那么,此次风挡玻璃为何在空中出现裂纹进而完全脱落?这值得相关调查组尽快查明原因并引以为戒了。 据悉,目前民航局已经成立了“5·14”事件调查组,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设立综合安全、飞行运行、适航、空管、机场、客舱安全和生存因素等专业小组,全面开展调查工作。同时也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期待调查结果尽可能详尽地公布,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飞行全程系好安全带,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的小事。[详情]

川航3U8633航班生死备降事故原因调查启动
川航3U8633航班生死备降事故原因调查启动

  川航3U8633航班生死备降 事故原因调查启动 本报记者 彭苏平 上海报道 导读 此次川航的紧急备降事件已经引起了民航局的注意。据悉,民航局已经下发通知,对同批次飞机的风挡进行专项检查。 “没有任何征兆。”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回忆起那场备降,第一印象便是惊心动魄。 5月14日早上,川航空客A319飞机执飞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巡航时,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 尽管当时驾驶舱部分设备受损,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伤,但机组第一时间实施了紧急处置程序:联系空管、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 在民航各部门配合下,飞机于上午7时42分安全降落在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 5月15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对这次“史诗级”备降给予了高度肯定,称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航空事故的发生”,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民航局表示“一定会奖励”、“怎么奖都不为过”。 无疑,刘传健成为这次事件中的“英雄机长”,但惊叹于他的高技术、高素质之余,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的原因也备受关注。 多位相关的行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失效分析看,应该是某处出现了裂纹,导致玻璃内部的应力作用失效,最终破裂。但具体什么原因造成裂纹,没有大量的数据很难准确判断。 最新消息显示,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更早之前,空客中国对外表示,已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由民航局主导”的事件调查提供任何必要支持。 排除维修操作不当 民航局的通报确认,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这就将焦点锁定在了原装产品上。一位在某大型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失效分析工作的人士向记者推演了玻璃破裂的可能路径:由一个起始点慢慢散开,即便飞机风挡玻璃有五六层,只要任何一层出现缺陷,局部便会遭受高压,内部相互作用的应力释放后,将延壁后或者四周扩展,导致玻璃打穿、炸裂。 不过她同时强调,即便是原装产品质量的问题,具体原因也很难讲,从设计规范、制造工艺、使用材料等等,每个环节都要一一排查。 曾在航司担任过航空工程师的资深媒体人“超侧卫”指出,一般来说飞机风挡玻璃损坏有以下原因:外来物撞击、老化、加温系统电弧、受潮、分层、产品质量、安装问题等,这次有消息称一开始出现裂纹时有电火花,有可能是加温层出现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从机组的回忆来看,基本排除了外来物撞击的可能。另外,资料显示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进入川航,截至2018年5月14日,共使用19912.25小时,12920循环,时间并不长,频率也不算太高,“老化”一说也站不住脚。。 一位飞机制造行业的工程师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目前关于玻璃破裂原因的讨论很多,有人分析是电阻丝加热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导致的,但他认为当前下结论还太早,至少要看数据,看玻璃的破坏形式,特别是接口处的残留情况。 类似的事件此前已有先例。 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航班,由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拉加的途中,BAC111客机左风挡脱框,机长大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幸亏被随后赶来的空乘抓住,飞机也在副驾驶的操纵下安全备降。 根据纪录片《空中浩劫》,当时的情况与此次川航的经历十分类似。“我听见一声巨响,然后是空气向外冲出的声音,风挡玻璃在眼前飞走,像子弹一样消失在远处……”5390航班机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资料显示,BAC111客机是一百座级短程喷气式客机,由英国飞机公司在1960年代研制生产。事后调查发现,飞机在事发前一天刚刚检修过风挡玻璃,但机务用了错误型号的螺丝固定风挡玻璃,导致其在巡航时无法承受压力差而迸裂。 据悉,飞机装置风挡玻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内装置,用舱内压力来加以固定,但BAC111客机的风挡玻璃是从外面用螺丝锁上去的。 调查发现,维修工程师在更换螺丝时,没有参考零件目录查询所需,而是直接去仓库里找零件,用肉眼比对新螺丝钉和旧螺丝钉,但后来在阴暗的环境中出现差错,取出直径小了1/200寸的螺丝。这次“无心之失”最终酿成大祸,不过这次川航的涉事飞机风挡玻璃破裂却基本排除了这个原因。 事件调查或有难度 目前,民航局已会同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空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何时能出,各方意见也不统一。 上述外资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失效分析难度很大,因为归根结底是找到一个点,就好比所有人的手都抓在一起,突然一个人的手坏了,一溜的人都会被外力冲开,但现在只是拿到了一堆碎片,想找到那个特定的“点”,难度可想而知。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可以搜集到的碎片数量很有限。“当然飞机上的人可能知道位置点在哪里,如果在坠落下来后这一部分还有保留,还相对好找。”她补充道。 另外,她还强调,在失效分析中不能随便下结论,因为会有很多可疑点没办法回答,如果把矛头指向一个方面的原因,这些可疑点便会出来“打脸”;而且实际中很多可疑点是无法证明、再现的,所以常常采用的工作方式便是从每个可疑点都进行优化。 上述工程师则表示,“难度不大,应该很快。”但他也指出,这次玻璃破裂即便是质量问题,也应该是偶发因素导致的,而不是在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失误。 “工程上存在很多偶发因素,这些因素不一定能够被准确分析出来。如果事情发生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分析不出原因,或者是多重原因,并且判断以后不会再发生的,可能不会再做进一步研究了。”他向记者坦言。 不过,航空法领域知名律师张起淮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确认是产品质量问题,相关供应商和制造商都将面临索赔,相关产品甚至会被召回。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飞机空客A319不是第一次经历玻璃开裂。新闻报道显示,此前空客A319和其同系列的A320、A321便已经有过玻璃破裂的先例,虽然没有这次川航航班严重,但也十分惊险。 2016年6月21日,在从河内飞往芹苴途中,越南航空一架载有177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的空客A321-200客机上,机组人员发现副驾驶座位旁的风挡玻璃突然破裂,随后在胡志明市紧急降落,好在安全着陆。 更早之前的2015年11月11日,俄罗斯航空旗下子公司联合远东航空公司Aurora一架空客A319-100飞机(与川航此架飞机同款)也出现了窗户破裂。在从哈巴罗夫斯克机场前往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机场途中,驾驶舱内机长后侧固定窗爆裂,导致机组返航哈巴罗夫斯克机场。 同年7月,菲律宾航空公司1架A320客机,也因驾驶舱内风挡玻璃龟裂,被迫折返马尼拉国际机场,幸无人在事件中受伤。不过,这次龟裂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因为遭冰雹击中。 目前,另外两起事件中玻璃破裂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不过,此次川航的紧急备降事件已经引起了民航局的注意。据悉,民航局已经下发通知,对同批次飞机的风挡进行专项检查。 (编辑:贾红辉,邮箱:jiahh@21jingji.com)[详情]

追问川航原因:维修公司称没修过 民航局通报是原装
追问川航原因:维修公司称没修过 民航局通报是原装

   追问川航客机风挡玻璃爆裂原因 维修公司称没修过 民航局通报是原装 每经记者 谢宏辰 靳水平 每经编辑 文 多 5月14日早间,由川航执飞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点赞机长的操作之余,外界还关心的是:飞机风挡玻璃为何会爆裂? 5月15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通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此前为故障飞机提供C检的是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采访到公司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此前公司的维修工作没有涉及飞机风挡玻璃,而正常维修是按空客给的维修工作包进行,与这次风挡玻璃破损没有任何关系。 民航局通报:风挡玻璃为原装 民航局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川航3U8633航班风挡玻璃空中爆裂事件作出通报: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备降事件飞机为法国空客公司制造,机号A319/B-6419。事件发生后,民航局迅速组织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重庆监管局,以及民航局的事故调查中心加入到调查组通力合作。 14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曾繁舸对媒体表示,根据目前调查情况,初步掌握的是飞机的前右侧风挡在空中脱落,飞机的驾驶舱前FCU ,就是飞行控制面板右侧的三分之一在空中也脱落了。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有关规定,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唐伟斌还透露:目前判断取向是在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作为调查重点,具体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向社会公布——尽短时间公布。 5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就事故情况进行了采访。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事件正在调查当中,不会这么快出结果。而一位川航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暂无更多信息。 维修公司:C检未涉及风挡玻璃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5月14日,上述川航出现故障的飞机共使用19912.25小时,12920循环。该飞机最近一次A检于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于2017年3月9日对外委托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据记者了解,飞机一般按照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检等级别。 A检无须专门的飞行日来作停场维修,利用每日飞行任务完成后的航行后时间来进行此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飞机运营者、航空公司维修部门往往取消B检,并把B检的项目调整到A检或C检工作中。 C检为彻底对飞机外部,内部,驾驶舱和发动机做目视检查,每隔6000个~7000个循环(大概一年到一年半时)做一次C检。3C就是第三次C检,主要对各个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如飞控系统、动力系统、起落架系统、空调系统等几十个系统进行检查,并有局部结构检。 D检,又叫大修、翻修,是飞机长期运行后的全面检修,通常8年~10年会进行一次大检修。 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前公司维修工作没有涉及风挡玻璃,维修是按照空客给的维修工作包(进行的),与这次风挡玻璃破损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当时检修有没有发现风挡玻璃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川维该名负责人称,飞机维修不是什么都换,它有一套维修大纲。所有维修不是以发生故障来进行维修的,有详细的维修方案,这个问题比较专业,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川航备降客机生平(机号:A319/B-6419 机型:A319) 入职:2011年7月26日作为新机加入川航运营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 工作:共使用19912.25小时 履历: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A检记录(级别最低):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A检一般利用每日飞行任务完成后的航行后时间来进行 B检记录: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取消B检,并把B检的项目调整到A检或C检工作中 C检记录:2017年3月9日对外委托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完成,3C;3C就是第三次C检,主要对各个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公司的维修工作没有涉及飞机风挡玻璃 D检:无;D检是飞机长期运行后的全面检修[详情]

妈妈:这件事是人生财富 副驾:这财富我自己有就行
妈妈:这件事是人生财富 副驾:这财富我自己有就行

  妈妈说这件事是人生财富 备降客机副驾:这财富我自己有就行 每经记者 陈星 实习记者 李诗韵 每经编辑 文 多 距离川航3U8633备降事件已过去超过24小时,机上旅客与航班副驾驶状况如何?5月15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探望航班副驾驶徐瑞辰和十余名住院观察的旅客。 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已有一些旅客先行出院,而徐瑞辰仍在病房内观察治疗。徐瑞辰母亲表示,徐瑞辰主要进行一些高压氧治疗(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减压病、高原病等),等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而有旅客在回忆起空中的“惊魂35分钟”时,最难忘的就是那“突如其来的下坠持续了几秒钟”。 留院乘客:现在觉得活着真好 “你做过那种瞬间掉入深渊的梦吗?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回忆起发生在5月14日上午的惊险一刻时,陈女士这样说道。 5月14日早间,由川航执飞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班于当日7时42分安全落地。该事件引发巨大关注。川航14日晚间对外表示,“经初步调查,该事件为飞机的风挡玻璃破裂,导致失压,整个飞机极速下降。” 据悉,从FR24提供的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川航3U8633航班于北京时间早上7时07分开始从32000英尺紧急下降,到7时11分时,航班已经降至24000英尺。7时42分左右,航班安全着陆在成都双流机场。整个过程历经35分钟。 “我只听到‘砰’的一声,飞机就开始从高空往下坠,突如其来的下坠持续了几秒钟。我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陈女士回忆道。 5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巡逻的保安、警戒线和时不时出现的探望者,显示着14日因川航3U8633受伤的副驾驶徐瑞辰和少数旅客们仍住在这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只有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轻伤,但5月15日仍有十余名旅客在该医院接受住院观察。在病房里,大部分旅客正躺在病床上掩面休息。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打算与家人一起乘坐川航3U8633号航班前往拉萨做生意。 陈女士说:“几秒的下坠之后,飞机就稳住了,在空中盘旋了十多分钟后才安全降落。”一边说,她一边握住一旁丈夫的手,“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的,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就觉得活着真好。” 陈女士丈夫在一旁补充道:“别说她们了,连我都觉得害怕,这种经历一生一次就够了。” 目前,陈女士与同行二人还在医院接受住院观察。另一位住院的李姓乘客则表示:“我现在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但心情和平常是完全不一样的。”据了解,除了这十余名住院观察的旅客外,还有少数人被安置在华西医院等处。 四川航空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4日来到成都市一医院的13名旅客中有几位已准备出院。大部分乘客14日中午已转机前往拉萨,还有少部分乘客改坐高铁前往拉萨。 副驾徐瑞辰的妈妈:现在已是理想结局 在事故中受轻伤的副驾徐瑞辰一直在病房内休息。 “儿子确实比较辛苦,昨晚做高压氧到凌晨一点,今天输完液后还要再进行一次高压氧治疗。”徐瑞辰的母亲15日凌晨赶到成都,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徐瑞辰没有网传的听力受损等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目前病情主要是擦伤,观察一段时间后将进行再一次全面检查。 “我之前也是担心他耳膜受伤,因为那个风挡去掉以后,空气会造成很大施压,但现在来看都没事。”说起儿子身体情况,徐瑞辰母亲表情显得较为轻松。言谈中,她也一直在感谢来自外界的关心。 徐妈妈透露,徐瑞辰在生活中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的性格,14日也是因为“事情太大瞒不住”才通知家里人。“但他一直跟我说,妈妈,我只是受了点轻伤,我很好,真的没事”。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徐瑞辰今年刚刚27岁,这个习惯“报喜不报忧”的年轻人,在听到妈妈将这次经历比喻为人生宝贵财富时,他回答说:“这个财富我自己有就可以了,其他人不要再有了。” “我也表扬了孩子,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得非常勇敢、镇定。我现在很庆幸的是他平时挺注重健身,会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也看了很多空难应急处理的资料,又遇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机长,现在已是很理想的结局。”说完这句话,徐瑞辰母亲又匆匆赶回了病房。  [详情]

川航副驾:妈妈说这次经历是财富 "只我自己有就行了"
川航副驾:妈妈说这次经历是财富

  妈妈说这件事是人生财富 备降客机副驾:这财富我自己有就行 每经编辑 祝裕 每经记者 陈星 实习记者 李诗韵 每经编辑 文 多 距离川航3U8633备降事件已过去超过24小时,机上旅客与航班副驾驶状况如何?5月15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探望航班副驾驶徐瑞辰和十余名住院观察的旅客。 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已有一些旅客先行出院,而徐瑞辰仍在病房内观察治疗。徐瑞辰母亲表示,徐瑞辰主要进行一些高压氧治疗(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减压病、高原病等),等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而有旅客在回忆起空中的“惊魂35分钟”时,最难忘的就是那“突如其来的下坠持续了几秒钟”。 留院乘客:现在觉得活着真好 “你做过那种瞬间掉入深渊的梦吗?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回忆起发生在5月14日上午的惊险一刻时,陈女士这样说道。 5月14日早间,由川航执飞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班于当日7时42分安全落地。该事件引发巨大关注。川航14日晚间对外表示,“经初步调查,该事件为飞机的风挡玻璃破裂,导致失压,整个飞机极速下降。” 据悉,从FR24提供的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川航3U8633航班于北京时间早上7时07分开始从32000英尺紧急下降,到7时11分时,航班已经降至24000英尺。7时42分左右,航班安全着陆在成都双流机场。整个过程历经35分钟。 “我只听到‘砰’的一声,飞机就开始从高空往下坠,突如其来的下坠持续了几秒钟。我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陈女士回忆道。 5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巡逻的保安、警戒线和时不时出现的探望者,显示着14日因川航3U8633受伤的副驾驶徐瑞辰和少数旅客们仍住在这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只有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轻伤,但5月15日仍有十余名旅客在该医院接受住院观察。在病房里,大部分旅客正躺在病床上掩面休息。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打算与家人一起乘坐川航3U8633号航班前往拉萨做生意。 陈女士说:“几秒的下坠之后,飞机就稳住了,在空中盘旋了十多分钟后才安全降落。”一边说,她一边握住一旁丈夫的手,“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的,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就觉得活着真好。” 陈女士丈夫在一旁补充道:“别说她们了,连我都觉得害怕,这种经历一生一次就够了。” 目前,陈女士与同行二人还在医院接受住院观察。另一位住院的李姓乘客则表示:“我现在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但心情和平常是完全不一样的。”据了解,除了这十余名住院观察的旅客外,还有少数人被安置在华西医院等处。 四川航空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4日来到成都市一医院的13名旅客中有几位已准备出院。大部分乘客14日中午已转机前往拉萨,还有少部分乘客改坐高铁前往拉萨。 副驾徐瑞辰的妈妈:现在已是理想结局 在事故中受轻伤的副驾徐瑞辰一直在病房内休息。 “儿子确实比较辛苦,昨晚做高压氧到凌晨一点,今天输完液后还要再进行一次高压氧治疗。”徐瑞辰的母亲15日凌晨赶到成都,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徐瑞辰没有网传的听力受损等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目前病情主要是擦伤,观察一段时间后将进行再一次全面检查。 “我之前也是担心他耳膜受伤,因为那个风挡去掉以后,空气会造成很大施压,但现在来看都没事。”说起儿子身体情况,徐瑞辰母亲表情显得较为轻松。言谈中,她也一直在感谢来自外界的关心。 徐妈妈透露,徐瑞辰在生活中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的性格,14日也是因为“事情太大瞒不住”才通知家里人。“但他一直跟我说,妈妈,我只是受了点轻伤,我很好,真的没事”。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徐瑞辰今年刚刚27岁,这个习惯“报喜不报忧”的年轻人,在听到妈妈将这次经历比喻为人生宝贵财富时,他回答说:“这个财富我自己有就可以了,其他人不要再有了。” “我也表扬了孩子,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得非常勇敢、镇定。我现在很庆幸的是他平时挺注重健身,会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也看了很多空难应急处理的资料,又遇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机长,现在已是很理想的结局。”说完这句话,徐瑞辰母亲又匆匆赶回了病房。[详情]

业内人士谈川航事故:大飞机风挡玻璃裂纹国内有先例
业内人士谈川航事故:大飞机风挡玻璃裂纹国内有先例

  业内人士谈川航飞机玻璃空中爆裂事故:大飞机风挡玻璃裂纹国内有先例 除本身质量,运维也十分重要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文 多     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风挡玻璃空中爆裂事件中,飞机机型为空客A319。就事件原因,5月14日晚,空中客车中国公司(简称空客中国)方面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在这件事里提供技术支持,由航空公司和民航局主导调查。” 5月15日,作为资深机长,现为某航空公司A320机长的轩言民就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风挡玻璃属“高精尖”技术,除了玻璃本身质量的技术,运维方面也十分重要。 此前出现裂纹的案例不少但这种脱落非常“特殊” 据空客中国官方网站显示,A319客机属于单通道的A320系列产品。A319是A320缩小更改的版本。A319项目发起于1993年6月,1996年5月交付使用。其航程可达到3900海里(7200公里),是空中客车A320系列中航程最长的型号。此外,空中客车公司称,每年投入大约3亿欧元用于A320系列飞机的各项改进。 在本次时间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空客在国内出现玻璃破裂或现裂纹的事件。 2015年11月21日,南方航空一架A321飞机在沈阳桃仙机场起飞后,机组发现前风挡玻璃破损,随后安全备降青岛。 2016年7月9日,南航一架飞机由广州飞往成都,这架机型为空客A320的飞机落地后,经机务工作人员航后检查,飞机前部雷达整流罩和驾驶舱1号2号风挡玻璃及部分机体结构出现损伤。该事件最初判断为飞行过程中遭遇冰雹冲击。 波音也曾出现类似问题。2004年10月12日,由昆明飞往上海的一架波音737,在飞到贵州边境上空时驾舱玻璃突然破裂,飞机出现颠簸。后飞机成功迫降。 对上述飞机风挡玻璃出现裂纹的事,轩言民表示,这在民航界甚至不被列为“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只能列为“非正常情况”。即便飞机出现此类事情,飞行员按照飞行程序处置就可以保证飞行安全。只要机组准备到位,密切配合,按照处置程序,即便出现风挡破损,也能化险为夷。 不过,轩言民表示,此次川航备降中整个玻璃破裂掉落,在业界属于十分“特殊”的情况。 风挡玻璃属“高精尖”技术质量运维均十分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多方资料及采访相关人士发现,飞机风挡玻璃占整机比重虽然很小,但却是重要关键部件之一。 飞机风挡玻璃的制造几乎涵盖了玻璃原片和深加工的所有高精尖技术。全球大飞机制造商主要是波音和空客,而能够为大飞机配套提供风挡玻璃的,主要有美国PPG、法国圣戈班Sully、英国GKN等。 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飞机已安装上我国自己制造的风挡玻璃,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俄等少数几个能自行研制飞机玻璃的国家之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飞机风挡玻璃ITO薄膜激光刻化技术销售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飞机风挡玻璃这一块属于高端制造,目前我国大型飞机风挡玻璃技术刚刚起步,在许多关键技术上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技术、工艺、装备上不断突破。 轩言民5月15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根据空客320飞机的FCOM手册(DSC25-0-10-10)说明,飞机前风挡玻璃共有6层,从外到内分别是外层、加温涂层、夹层、中间层、另一夹层、内层。 其中,外层是非结构层,它只是一个保护层,外层有加温作用,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飞机空中飞行时外界温度会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加温风挡可以有效保持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第二层的加温薄膜,可为风挡玻璃/窗户除雾和防除冰。 结构层则包括中间层和内层,这两层每一个都能承载独立的压力载荷。任何一层都具有承担两倍于飞机最大压差的能力,所以只要有中间或者内层任何一层玻璃在,飞机都是安全的。 轩言民介绍道,纵观国内外航空公司,空中发生风挡玻璃破损,大多选择返航或备降,以减少未知风险发生,保证飞行安全。 谈及此次川航航班风挡玻璃脱落,轩言民认为现在民航局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有多种可能。此次川航备降飞机的服役时间已近8年,不算很长,在轩言民个人看来,一般而言,航空玻璃属于高端制造品,除了玻璃本身质量技术,安装等其他方面的运维,也十分重要。[详情]

追问川航客机风挡玻璃爆裂原因:维修公司称没修过
追问川航客机风挡玻璃爆裂原因:维修公司称没修过

  追问川航客机风挡玻璃爆裂原因:维修公司称没修过,民航局通报是原装 每经记者 谢宏辰 靳水平    每经编辑 文多     5月14日,当事客机正进行检查,破损的右侧风挡玻璃处已经被临时遮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早间,由川航执飞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点赞机长的操作之余,外界还关心的是:飞机风挡玻璃为何会爆裂? 5月15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通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此前为故障飞机提供C检的是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采访到公司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此前公司的维修工作没有涉及飞机风挡玻璃,而正常维修是按空客给的维修工作包进行,与这次风挡玻璃破损没有任何关系。 民航局通报:风挡玻璃为原装 民航局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川航3U8633航班风挡玻璃空中爆裂事件作出通报: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备降事件飞机为法国空客公司制造,机号A319/B-6419。事件发生后,民航局迅速组织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重庆监管局,以及民航局的事故调查中心加入到调查组通力合作。 14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曾繁舸对媒体表示,根据目前调查情况,初步掌握的是飞机的前右侧风挡在空中脱落,飞机的驾驶舱前FCU ,就是飞行控制面板右侧的三分之一在空中也脱落了。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有关规定,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唐伟斌还透露:目前判断取向是在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作为调查重点,具体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向社会公布——尽短时间公布。 5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就事故情况进行了采访。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事件正在调查当中,不会这么快出结果。而一位川航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暂无更多信息。 维修公司:C检未涉及风挡玻璃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5月14日,上述川航出现故障的飞机共使用19912.25小时,12920循环。该飞机最近一次A检于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于2017年3月9日对外委托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据记者了解,飞机一般按照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检等级别。 A检无须专门的飞行日来作停场维修,利用每日飞行任务完成后的航行后时间来进行此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飞机运营者、航空公司维修部门往往取消B检,并把B检的项目调整到A检或C检工作中。 C检为彻底对飞机外部,内部,驾驶舱和发动机做目视检查,每隔6000个~7000个循环(大概一年到一年半时)做一次C检。3C就是第三次C检,主要对各个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如飞控系统、动力系统、起落架系统、空调系统等几十个系统进行检查,并有局部结构检。 D检,又叫大修、翻修,是飞机长期运行后的全面检修,通常8年~10年会进行一次大检修。 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前公司维修工作没有涉及风挡玻璃,维修是按照空客给的维修工作包(进行的),与这次风挡玻璃破损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当时检修有没有发现风挡玻璃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川维该名负责人称,飞机维修不是什么都换,它有一套维修大纲。所有维修不是以发生故障来进行维修的,有详细的维修方案,这个问题比较专业,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详情]

民航局:川航玻璃是原件没换过 未有任何故障记录
民航局:川航玻璃是原件没换过 未有任何故障记录

  民航局最新通报川航事件:玻璃是原件没换过 未有任何故障记录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经初步调查,该事件为飞机的风挡玻璃破裂,导致失压,整个飞机极速下降。 5月15日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通报了川航3U8633次航班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一事。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据了解,目前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川航已安排专人全程陪护旅客就诊。 3U8633航班机组人员状态良好 此外,四川航空(川航)15日也就5月14日重庆至拉萨航班备降成都发布情况说明。川航表示,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 飞机安全备降的消息确实令人倍感欣慰,在为英雄机组赞誉的同时,对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的追问也不应缺位。 一、飞机风挡为何会破裂? 曾在中国空军航空兵部队担任参谋长的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分析,飞机上的玻璃是特殊高强度多层玻璃,之所以破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一是外部物体碰撞,比如飞鸟撞击,在近万米高空,可以碰撞到的一般只有天鹅。 二是玻璃防结冰系统可能出现故障,因为舱内外温差在几十度,飞机玻璃是增温状态,如果说防结冰系统故障,造成玻璃温差不稳,从而造成破裂。 三是有可能是安全维修保障不到位,检查不够细致,玻璃存在破损没有发现。 四是有可能玻璃本身质量问题。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应该认真检查同类型飞机,甚至可能要召回了。 具体的事故原因,需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二、飞机风挡玻璃脱落后有哪些危险? 据专家表示:轻则没有空气可供呼吸,大家可靠氧气面罩呼吸一会儿;重的情况就是,飞机结构可能破损,无法飞行,出现更严重的事故。详情戳视频↓ 三、川航这一航班执飞航线与其他航线有何不同? 张起淮称,川航这一航班执飞航线,属于“高高原飞行”,飞机一般是进行改装后,包括发动机改装、制氧系统调整,适应氧气稀薄、气温低的情况,才能飞这个高度,普通飞机是不行的。而且,“高高原飞行”航班一般是采用双机长的机组搭配。 四、事故是否为航空史上首例? 据北京青年报,3U8633航班由一架空客A319客机执行,注册号B-6419,机龄6年10个月。 虽然此次事故极为罕见,但在航空史上并非首例。 资料显示,1990年6月10日上午7点20分左右,英国航空5390航班在从英国伯明翰起飞前往西班牙马拉加途中,驾驶舱左侧风挡玻璃脱落,机长蒂姆受气流冲击,上半身被吸出驾驶室。经过20多分钟紧急操作后,飞机最终平稳降落于跑道,成为英国民航史上最惊险的一次迫降。 据事后调查,该客机曾在出事前27小时更换风挡玻璃,维修人员在更换风挡玻璃的同时也换了螺丝钉,但并没有参考飞机的维修手册使用标准的螺丝钉。由于使用了更细的螺丝,才造成风挡玻璃在飞行途中脱落。 五、川航此次紧急迫降有多难? 国航某机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是世界航空级事件。 驾驶员只有13秒的时间反应,其中七秒的愣神反应时间,这剩下的六秒钟时间内有四秒钟,他需要戴上氧气面罩。打开氧气开关。实际操作时间只有两秒钟,去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由于爆炸性减压,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去。图为副驾驶被撕烂的衣服。来源:成都商报 据科技日报,一位专家表示,相比英国航班事发时5300米的飞行高度,此次川航事件难度更高。 他说,3U8633航班在近万米高空飞行时,时速800公里左右,在自动驾驶失效并面临-50℃至-60℃强低温、强气流的情况下,操作飞机完成降落,其迫降难度超过此前同类事故。 “我查看了当时航线,应该是迎着太阳飞行。而克服上述种种困难,依靠人工操作在十多分钟将飞机下降到3000米左右,非常了不起。” 六、涉事飞机什么型号? 涉事飞机的信息 根据公开信息,涉事飞机是一架空客A319型客机,中国民航注册号B6419,于2011年由空中客车公司位于中国天津的总装厂完成并交付。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7年底,四川航空的机队中共拥有23架A319型客机。 空客A319型客机是著名的A320系列的缩短版,通过减少载客量换取较好的飞行性能,目前在飞拉萨的高原客运航线上处于垄断地位。 在意外发生后,万米高空中,机组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机组向地面控制台发出了“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状况),紧急求助。 7700代码是民航界约定的遇到紧急情况的制定代码。应答机是一部能在收到无线电询问信号时自动做出回应的电子设备。应答机代码是一组4位8进制数字,通过分配应答机代号,飞行管制人员可以对飞行器进行区分。应答机代号取值从0000到7777,共4096个。其中一些组合带有特定含义,像7700代表紧急状态,7500代表非法行为(如劫机)。 采访这次川航的飞行员时也提到了,出事后机舱内噪音很大,无线电根本没法使用,应答机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看到这些代码管制人员就会做出相应的安排,比如优先着陆、消防车出动等等。 目前中国民航局调查组已进驻川航进行调查。[详情]

人民日报:致敬生死迫降 也要让隐患无处藏身
人民日报:致敬生死迫降 也要让隐患无处藏身

  致敬生死迫降,也要让隐患无处藏身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这两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川航航班迫降的消息刷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近万米的高空中风挡玻璃脱落、副驾驶身体飞出去一半、自动驾驶失灵,这样的事故,可谓惊险。纵然只有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但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关系到的就是上百人的生命。克服超低温、超低压、设备损坏等困难,通过冷静处置和科学操作实现成功迫降,避免了一场近在眼前的空难,机长刘传健的操作处置被不少人称赞为“史诗级壮举”。古人讲,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能够在千钧一发之际临危不乱,用力挽狂澜的努力实现最好的结果,刘传健以及他的机组被称之为“英雄”,可谓恰如其分。 与网上的热烈赞誉相比,处理此次事故的刘传健和他的同事在接受采访时,显得要平静许多。“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从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描述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当时情况的惊心动魄,能够读到机组成员高超的处理能力和心理素质。飞行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职业,系统全面的训练必不可少,更需要一份职业精神。而刘传健从空军飞行学院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的教官,到英雄的民航机长,只有真正热爱这份职业、在训练中刻苦钻研追求精益求精,才能练就如今出色的处置突发情况、确保飞行安全的能力。 机组成员的职业精神令人钦佩,同样,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坚强毅力和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也值得赞誉。航空灾难不可想象,死里逃生之后不少乘客惊魂未定、心有余悸,但是除了一名副驾驶和乘务员外,没有一名乘客受到伤害,这样的结果可谓万幸。任何时候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飞行员的使命;确保每一次飞行的安全着陆,这是一个飞行员的责任。也正是这种责任感,让机组成员能够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的身体痛苦,凭借着坚强意志,让飞机穿越了生死的云端。 回顾世界民航运输的历史,诸如此次川航所遭遇的特殊情况,非常罕见。纪录片《空中浩劫》介绍,1990年英国航空5390次航班发生过前挡玻璃脱落导致机长被吸出机外,当时的飞行高度远低于川航的这次,也没有面临如此复杂的地形、环境等危险。从命悬一线,到化险为夷,短短的40分钟考验着机组成员、地面指挥、机场调度、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不论是空姐那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迫降地面”,给惊慌失措的乘客以宽慰,还是相关单位第一时间协调机场设备,开辟出空中生命通道,可以说,这次事故的安全处置也是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事故终究是事故,英雄值得赞誉,问题也必须正视。英国航空事故的发生,就被查明是在换玻璃时候,一名工程师不小心使用了一个错误的螺丝钉。安全是一道生命线,也是底线,万里高空中,任何细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于公众而言,风挡玻璃是如何破碎脱落的?搞清楚这个问题,最为关键。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民航西南局发出明传电报要求各单位做好隐患排查,这些都是必要之举。从整备、安检,到调度、飞行,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迫降英雄一样的专业和敬业,才能让每一次起飞都能安全抵达。 这正是:高空遇险难,壮举定安全,掌声不为过,更需查隐患。 (文 | 桂从路) [详情]

川航备降飞机去年曾进行大范围检修 含所有窗玻璃
川航备降飞机去年曾进行大范围检修 含所有窗玻璃

  川航备降飞机去年曾进行C检,专家:C检含所有窗户玻璃检修 费成鸿、吴丹若/成都商报客户端 成都商报客户端消息,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因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安全备降成都。据了解,该飞机为法国空客公司制造,机号A319/B-6419,于2011年7月26日加入川航机队。事情发生以后,中国民用航空局立刻成立调查组,调查工作于5月15日上午启动,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本文图片均来自成都商报客户端 C检属大范围检修 标准上包含了玻璃维护检查 四川一家知名的航空维修企业技术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目前使用的是欧美飞机维修标准,即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分为ABCD检等级别,一般来说4A=B,4B=C,8C=D,各类检查的飞行间隔主要因机型而定。据悉,A检属于小范围检修,C检属于大范围检修。 广州航佳技术创始人、航空高级工程师、中国宏泰航空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绍新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根据A、B、C、D检等级别不同,检修深度、范围而不同,由A到D逐渐深入维护工作和检修力度,航前、航后和A检,通常都是比较简单的维护工作,会有大量的目视检查内容。 一般情况下,A检也仅仅利用每日飞行完任务后的航行后检查时间来进行检查。蒋绍新还告诉记者,C检检查的范围更广、深度更深、要求更高,按照检修要求,C检肯定会包含了飞机所有窗户玻璃的检修,针对风挡玻璃,甚至还会有功能性检查,比如加温测试、电阻测量、排除故障信息(如有)等内容,通常不会对状态正常的玻璃进行拆除,而D检包含了飞机结构性的检查、寿命件更换、监控件、重要器材的送修等工作,因此也会包括风挡玻璃拆装和测试、周边结构检查等工作,经过D检的飞机理论上就要将飞机恢复到原有设计水平的可靠性能,从而再次投入营运。据蒋绍新介绍,“检测的参考标准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主要根据厂家的要求进行维检,另外,各个国家民航局也会制定相应的检修标准”。 上述知名航空维修企业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时间间隔和维修项目内容由飞机的制造厂家指定标准,按机型提供维修大纲,维修单位在维修保养时必须按照大纲规定来操作。肉眼检测玻璃,只能检测是否有表面损坏,例如老化、龟裂。无法检测出配件规格是否符合规定,需要专门的检测工具。飞机航前、航后维护仅针对一般情况,具体工作依据具体飞行任务安排,各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标准,执行过程中有对应的工卡,依据飞机制造厂家的规定按流程操作。 故障调查已启动 详细情况待进一步调查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曾繁舸表示,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是,“根据我们目前调查情况发现,飞机的前右侧风挡在空中脱落,飞机的驾驶舱前FCU,就是飞行控制面板,右侧的三分之一在空中也脱落了”。 针对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一事,空中客车方面回应表示,目前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据悉,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进入川航,截至2018年5月14日,共使用19912.25小时,12920循环。最近一次A检(小范围检查)为4A5,2018年4月12日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大范围检查)为3C,2017年3月9日外委成都川维完成。飞机当日无保留故障项目。查询近15日维修记录,该机无风挡故障信息,详细情况需进一步调查。 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飞行周期)后,可能发生磨损、松动、腐蚀等现象,飞机各系统使用的工作介质,如液压油、润滑油等也需要更换或者添加,所以经过一段飞行后,就必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修理,并对飞机各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发现和排除存在的故障。[详情]

一张图看懂:川航客机的风挡玻璃为什么会破裂
一张图看懂:川航客机的风挡玻璃为什么会破裂

  一图 | 川航客机的风挡玻璃为什么会破裂? 5月14号,重庆飞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出现了险情,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导致驾驶舱瞬间失压,自动化设备失灵……危急关头,机组成员手动操作飞机,处置得当,最终化险为夷,飞机平安备降成都。 飞机机组人员 在网友盛赞机组人员的同时,很多人也在追问事故原因:飞机前风挡玻璃为何会突然破裂?飞机玻璃在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通过一张图来了解相关信息→ 今天(15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川航3U8633次航班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一事。 调查显示,出事客机2011年7月26日加入川航运营,目前风挡玻璃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是调查重点,具体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向社会公布。此前,民航局已下发通知,对同批次飞机风挡进行专项检查。 [详情]

川航成功备降背后:空军紧急清理空域 叫停十余架军机
川航成功备降背后:空军紧急清理空域 叫停十余架军机

  川航航班成功备降背后:空军紧急清理空域,叫停十余架军机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微信公号消息,5月14日,川航3U 8633飞行过程中,前风挡玻璃破裂,惊魂40分钟后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当所有人都在为“中国版萨利机长”刘传健疯狂打CALL时,西部战区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的态势目标席和航空管制席一如平常正在紧张工作。 鲜有人知道,5月14日清晨,正是因为这些“千里眼”“空中交警”,发现了意味着飞机机械故障的“7700”代码,并迅速叫停十余架已滑上跑道的飞机,将进藏航线以北空域由民航调配,保证川航3U 8633才得以最短航路、最少时间成功备降。 英雄,不止刘传健一个人。 航空管制值班员辛鑫(左)和战友在操作台察看当天空中航线情况 本文图均为 四川在线 图 雷达发现川航3U8633偏航 一分钟下降2000米 5月14日,清晨7时08分,西部战区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态势目标席上,值班参谋关健克、李东波正在监控责任区内及周边空中态势。 雷达情报值班员关健克紧盯屏幕,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监视空中各类飞行器飞行情况。 突然,他们发现川航执飞重庆至拉萨的3U 8633航班,在川藏航线双流机场正西122公里处,突然改变航向,偏离航线向南飞行:“飞行高度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从9400米开始急速下降到7300米。”关健克立即通知相关空域的空军雷达某旅,转进一等值班并增开雷达,加强对3U 8633的监控,密切关注高度变化。同时,通报本级各值班席协同处置。 川航“英雄机组”3U8633航班当时飞行航迹图 7时10分30秒,雷达情报显示,川航3U 8633二次代码已由显示正常飞行的2245,跳变为意味着飞机机械故障的“7700”。关健克立即启动异常空情处置程序,通报本级相关席位协同处置。 5分钟十余架军机“刹停” 6分钟释放空域供民航调配 7时11分,正在打电话调配军机的值班员辛鑫猛一抬头,航空管制席航管终端屏幕上闪烁的“7700”提醒着已坚守这个岗位6年的他:“有大事发生!” 航空管制值班员辛鑫 电脑显示出航班号,此时,川航3U8633的高度已降至7200米。辛鑫立即与民航西南空管局值班人员联系,得知川航3U 8633前风挡玻璃裂了,正在备降双流机场,但机场已无法联络机组:“整个通话不到一分钟,接电话的人很着急,说话语速很快。”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 辛鑫根据川航3U8633航班紧急备降可能涉及的区域,对有关活动实施了紧急调配,并迅速向指挥所总值班员和空军航管值班员报告,协同民航组织好飞机避让。约一个小时前,辛鑫打过很多电话,每一个电话,都是联系当天军机的接收和放飞。他知道,其时,已经有10余架军机,滑入了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跑道待飞,还有一些训练飞行即将进行。这些军机,将飞向国内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辛鑫当即致电空军航空兵某师管制值班员:“所有转场飞机和本场训练飞机,听令起飞。你们的塔台频率和双流机场一致,立即尝试用无线电和川航3U8633联系。” 地面,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跑道上,10余架军机安静地待命。此时,是7时16分。 空中,西部战区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释放了进藏航线以北空域,由民航航班作为调配使用。这片空域,平常民航机是禁入的。此时,是7时17分。 三地联动 直至3U 8633安全备降 7时20分,辛鑫接到民航西南空管局值班人员报告,与川航3U8633取得间断性联系,可以听见空中通话,但空中无法收到地面通报,双流机场已做好备降准备。 此际,民航西南空管局、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西部战区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均在拼尽全力为川航3U8633保驾护航。 辛鑫紧盯屏幕,看着飞机的飞行高度一点点往下降:“离地面近一点,我的心,就往下落一点。”短短几分钟,辛鑫的内心千回百转“如果不放油,降落是否安全?”“民航如何指挥降落?”“能不能安全降落?” 作为一名空中管制员,他知道机长在9000多米的高空之上,如果玻璃裂了是不可能听到地面呼叫的:“座舱失压,人体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失去知觉。平常我们训练,4000米以上座舱需要全封闭,而且要戴上氧气面罩。” 7时25分,辛鑫再一次打电话至民航西南空管局,要求及时报告备降情况。 从7时25分至7时42分,辛鑫的双眼一直盯着屏幕,再也没有离开过:“飞机离地面大约700米时,我们就不会再监测到。” 电话突然响起,辛鑫以秒接的速度听到好消息:“川航3U8633成功备降!”[详情]

人民日报:是时候该聊聊川航风挡玻璃为什么碎了?
人民日报:是时候该聊聊川航风挡玻璃为什么碎了?

  点赞完机长,现在该聊聊川航的风挡玻璃了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经初步调查,该事件为飞机的风挡玻璃破裂,导致失压,整个飞机极速下降。 5月15日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通报了川航3U8633次航班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一事。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据了解,目前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川航已安排专人全程陪护旅客就诊。 3U8633航班机组人员状态良好 此外,四川航空(川航)15日也就5月14日重庆至拉萨航班备降成都发布情况说明。川航表示,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 飞机安全备降的消息确实令人倍感欣慰,在为英雄机组赞誉的同时,对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的追问也不应缺位。 一、飞机风挡为何会破裂? 曾在中国空军航空兵部队担任参谋长的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分析,飞机上的玻璃是特殊高强度多层玻璃,之所以破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一是外部物体碰撞,比如飞鸟撞击,在近万米高空,可以碰撞到的一般只有天鹅。 二是玻璃防结冰系统可能出现故障,因为舱内外温差在几十度,飞机玻璃是增温状态,如果说防结冰系统故障,造成玻璃温差不稳,从而造成破裂。 三是有可能是安全维修保障不到位,检查不够细致,玻璃存在破损没有发现。 四是有可能玻璃本身质量问题。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应该认真检查同类型飞机,甚至可能要召回了。 具体的事故原因,需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二、飞机风挡玻璃脱落后有哪些危险? 据专家表示:轻则没有空气可供呼吸,大家可靠氧气面罩呼吸一会儿;重的情况就是,飞机结构可能破损,无法飞行,出现更严重的事故。详情戳视频↓ 三、川航这一航班执飞航线与其他航线有何不同? 张起淮称,川航这一航班执飞航线,属于“高高原飞行”,飞机一般是进行改装后,包括发动机改装、制氧系统调整,适应氧气稀薄、气温低的情况,才能飞这个高度,普通飞机是不行的。而且,“高高原飞行”航班一般是采用双机长的机组搭配。 四、事故是否为航空史上首例? 据北京青年报,3U8633航班由一架空客A319客机执行,注册号B-6419,机龄6年10个月。 虽然此次事故极为罕见,但在航空史上并非首例。 资料显示,1990年6月10日上午7点20分左右,英国航空5390航班在从英国伯明翰起飞前往西班牙马拉加途中,驾驶舱左侧风挡玻璃脱落,机长蒂姆受气流冲击,上半身被吸出驾驶室。经过20多分钟紧急操作后,飞机最终平稳降落于跑道,成为英国民航史上最惊险的一次迫降。 据事后调查,该客机曾在出事前27小时更换风挡玻璃,维修人员在更换风挡玻璃的同时也换了螺丝钉,但并没有参考飞机的维修手册使用标准的螺丝钉。由于使用了更细的螺丝,才造成风挡玻璃在飞行途中脱落。 五、川航此次紧急迫降有多难? 国航某机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是世界航空级事件。 驾驶员只有13秒的时间反应,其中七秒的愣神反应时间,这剩下的六秒钟时间内有四秒钟,他需要戴上氧气面罩。打开氧气开关。实际操作时间只有两秒钟,去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由于爆炸性减压,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去。图为副驾驶被撕烂的衣服。来源:成都商报 据科技日报,一位专家表示,相比英国航班事发时5300米的飞行高度,此次川航事件难度更高。 他说,3U8633航班在近万米高空飞行时,时速800公里左右,在自动驾驶失效并面临-50℃至-60℃强低温、强气流的情况下,操作飞机完成降落,其迫降难度超过此前同类事故。 “我查看了当时航线,应该是迎着太阳飞行。而克服上述种种困难,依靠人工操作在十多分钟将飞机下降到3000米左右,非常了不起。” 六、涉事飞机什么型号? 涉事飞机的信息 根据公开信息,涉事飞机是一架空客A319型客机,中国民航注册号B6419,于2011年由空中客车公司位于中国天津的总装厂完成并交付。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7年底,四川航空的机队中共拥有23架A319型客机。 空客A319型客机是著名的A320系列的缩短版,通过减少载客量换取较好的飞行性能,目前在飞拉萨的高原客运航线上处于垄断地位。 七、飞行员挂出“7700”代码指什么? 在意外发生后,万米高空中,机组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机组向地面控制台发出了“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状况),紧急求助。 7700代码是民航界约定的遇到紧急情况的制定代码。应答机是一部能在收到无线电询问信号时自动做出回应的电子设备。应答机代码是一组4位8进制数字,通过分配应答机代号,飞行管制人员可以对飞行器进行区分。应答机代号取值从0000到7777,共4096个。其中一些组合带有特定含义,像7700代表紧急状态,7500代表非法行为(如劫机)。 采访这次川航的飞行员时也提到了,出事后机舱内噪音很大,无线电根本没法使用,应答机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看到这些代码管制人员就会做出相应的安排,比如优先着陆、消防车出动等等。 目前中国民航局调查组已进驻川航进行调查。[详情]

民航局官员称肯定奖励川航备降机组:怎么奖都不为过
民航局官员称肯定奖励川航备降机组:怎么奖都不为过

  民航局官员称肯定会奖励川航超级备降机组:怎么奖都不为过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宁 方枪枪  5月15日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在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时表示,肯定会奖励(川航机组),怎么奖励都不为过,“但是现在还没有具体方案,还在研究,也希望社会和媒体多提意见。” 目前,川航方面尚未对此表态。 据民航局通报,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该机于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事件造成驾驶舱部分设备受损,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轻伤。 由于此次备降难度极大,这场紧急备降也被媒体形容为史诗级备降。该趟航班的机长刘传健也因为超级稳定的操作,被网友们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民航局方面在5月15日的通报中称,在这次重大突发事故中,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航空事故的发生,反映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当代民航精神(即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民航局近年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和提升应急能力建设成效的 一次重大检验。 “我们为英雄的机组点赞。”据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通报,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关于这次备降,刘传健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表示,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5月14日晚间,在机组见面会后,刘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想的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操纵好飞机落地,保证旅客的安全和机组的安全。” 据央视报道,这位创造民航史奇迹的机长以全优毕业,曾多次进行“玻璃爆裂”教学,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飞龄,“做过类似的训练,也想象过”。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作为飞行教员,刘传健每年都要带着学员进行“玻璃爆裂”训练。[详情]

民航西南局发“特提”明传电报 要求普查同件号部件
民航西南局发“特提”明传电报 要求普查同件号部件

  民航西南局发“特提”明传电报,要求普查同件号部件 澎湃新闻记者 赵孟 陈绪厚 王鑫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相关渠道获悉,5月14日,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向各航空公司、民航飞行学院、维修单位等相关单位,发出名为“关于‘5.14’事件的通报 ”的明传电报,通报事件经过,并要求各航空公司要引起高度警觉,全面评估、防控安全风险,要求机务维修方面要及时对机队相关部件深入开展隐患普查工作,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飞行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了这份明传电报。该电报对事件经过的表述为:5 月 14 日,四川航空 A319/B-6419 号机执行 3U8633 重庆至拉萨航班,在成都区域 MIKOS 附近 9800 米高度,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PN:STA320-2-7-1)产生裂纹随即破裂,玻璃全部脱落。飞机释压,机组实施紧急下降,07:46 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现场检查飞机氧气面罩全部脱落,前飞控面板 FCU 右侧三分之一脱落。管理局已成立调查组,调查工作正在全面进行中。 明传电报下发给了西藏区局,各监管局,西南空管局,各航空公司,民航飞行学院,各机场(集团)、维修单位。级别为“特提”。一位飞机工程师对澎湃新闻解释,“特提”即就是单独针对一个事情的说明,但是还没有结论,但有必要先提示。 通知称,西南地区地形复杂,高原、高高原和特殊机场较多,天气状况复杂多变,运行条件复杂。如遇空中释压、单发等特殊情况,空中和地面处置工作难度大。为确保民航西南地区航空安全,对各单位提出以下四点要求: (一)各航空公司要引起高度警觉,全面评估、防控安全风险,有效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机务维修方面要及时对机队相关部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同件号部件开展普查。 (二)飞行机组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公司相关手册规定,全程系好安全带,做好自身的固定。客舱乘务员应注意按程序提醒旅客全程系好安全带。 (三)各单位应加强应急管理,及时、准确报送安全信息,不断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飞行、乘务、签派等专业人员要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飞行机组与客舱乘务组应做好飞行前准备,协同好应急处置预案,如遇特情应及时沟通,确保按程序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四)各单位应加强专业人员资质管理,加强对高原、特殊机场运行、特情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训练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空中和地面的处置协调能力。[详情]

川航航班玻璃为何脱落?民航局:设计制造是调查重点
川航航班玻璃为何脱落?民航局:设计制造是调查重点

  川航超级备降航班玻璃为何脱落?民航局:设计制造是调查重点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宁  5月15日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通报了川航3U8633次航班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一事。 关于这次川航3U8633次航班右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的原因,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表示:目前判断取向是在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是调查重点,具有原因调查组会抓紧时间会同各方向社会公布,尽短时间公布。目前只能说这么多。 据民航局通报,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该机于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该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事件造成驾驶舱部分设备受损,副驾驶和一名乘务员受轻伤。 由于此次备降难度极大,这场紧急备降也被媒体形容为史诗级备降。该趟航班的机长刘传健也因为超级稳定的操作,被网友们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据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通报,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详情]

民航局通报川航备降:风挡玻璃为原装件 无故障记录
民航局通报川航备降:风挡玻璃为原装件 无故障记录

  民航局通报川航超级备降:是当代民航精神的具体体现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宁 姚晓岚 5月15日下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简称“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通报了川航3U8633次航班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一事。 民航局方面在通报中称,在这次重大突发事故中,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次重大航空事故的发生,反映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当代民航精神(即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民航局近年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和提升应急能力建设成效的 一次重大检验。 “我们为英雄的机组点赞。”据民航局安全总监兼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唐伟斌通报,根据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新机加入川航运营。脱落的右侧风挡玻璃为该机原装件,投入运营至事发前,未有任何故障记录,也未进行过任何维修和更换工作。 据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5月14日通报,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 由于此次备降难度极大,这场紧急备降也被媒体形容为史诗级备降。该趟航班的机长刘传健也因为超级稳定的操作,被网友们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关于这次备降,刘传健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表示,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5月14日晚间,在机组见面会后,刘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想的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操纵好飞机落地,保证旅客的安全和机组的安全。” 据央视报道,这位创造民航史奇迹的机长以全优毕业,曾多次进行“玻璃爆裂”教学,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飞龄,“做过类似的训练,也想象过”。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作为飞行教员,刘传健每年都要带着学员进行“玻璃爆裂”训练。 而据成都商报报道,3U8633航班的副驾徐瑞辰,生于1991年,事发时碎裂的玻璃就是他前面那块。目前徐瑞辰的身体情况还算不错,“感觉很好”,而对于大家“英雄机组”的夸赞,他表示都是应该做的,需要保证乘客的安全。对于遭受的惊险一刻则并未多讲。 “航旅纵横”的信息显示,执飞该航班的机型为空客319客机,机龄为6.8年,为单通道飞机,飞行次数达1859次,次数超过约87%中国民航运营客机。 5月14日晚间,空中客车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回应表示,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详情]

川航:受伤机组人员恢复良好 正配合查明原因
川航:受伤机组人员恢复良好 正配合查明原因

  川航:受伤机组人员恢复良好 正配合有关方面查明原因 新京报快讯(记者潘佳锟)“5·14”川航航班因驾驶舱风挡破裂备降成都一事引发关注。今日(15日)新京报记者从四川航空处获悉,有2名机组人员在此次事件中受伤,现留院观察,目前情况平稳,恢复良好。另有27名旅客就诊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已开始陆续离院。事件调查仍在进行,川航正配合局方及有关方面机构和专家查明原因。如有最新消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5月14日上午,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安全备降成都。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一名乘务员受轻伤,另有旅客感觉不适前往医院检查就诊。机长刘传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故障“很罕见”。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通报称,事发后,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详情]

业内质疑媒体川航事件报道:可能专访了个假机长
业内质疑媒体川航事件报道:可能专访了个假机长

  红星新闻可能专访了个假机长 来源:航旅圈 “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下,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 降落后可以看到副驾驶前面风挡玻璃丢失 座舱盖是什么?挡风玻璃是什么?为何使用爆裂一词?驾驶员是什么?在民航领域,“挡风玻璃”的专业叫法应该是“风挡”。官方通报以及其他文稿中均用“破裂脱落”来形容风挡的情况,何谓“爆裂”一说?开飞机的人是飞行员,绝非驾驶员。更不用提什么座舱盖这种子虚乌有的东西。很难想象中国本土培养的机长用词会如此不专业。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驾驶舱实拍 何为仪表盘?图片显示,驾驶舱中被掀开的部位应该叫遮光板,或FCU面板,一般不会叫做仪表板。根据周围机组,当时飞机并没有无线电失灵,仍能有限地接受指令,并正确执行。“目视”和“水平仪”这两个词一般不会出现在一起,目视通常是指进行VFR飞行,而水平仪属于驾驶舱内仪表,依靠仪表飞行属于IFR,与VFR相对。况且,所谓“水平仪”的专业称呼应该是“姿态仪”。姿态仪只能提供飞机姿态的信息,并不能提供高度速度航向等必要信息,只依靠姿态仪飞行是十分作死的行为。况且,A319的基础飞行信息都显示在PFD上,并无单独姿态仪,如PFD失灵,备份仪表也是将信息集成显示的。 “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空客驾驶舱的氧气面罩是按压式 非常扯淡。A319驾驶舱的氧气面罩并不会从头顶脱落,而是需要从座位侧自取(虽然自取也十分便利)。A319驾驶舱与客舱的舱门并没有气密性设计,无法承受空气压力,所以驾驶舱失压客舱也会失压。根据乘客,失压并未对客舱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到客舱。 “应该是7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 作为机长,在发生特情时不注意时间于地点都属于不负责任的耍流氓行为,一般不会发生。 “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系了安全带身体如何飞出去一半?难不成两根肩带都断了?机长你这么说考虑过副驾的感受嘛???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驾驶舱物品不会飞起来,而是飞出去。 “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 一派胡言!7700是应答机编号(sqauwk code)而不是所谓的指令。应答机设7700的步骤在紧急下降检查单中,照理说是应该刚开始下降(initiating descend)的时候调定,而不是在下降时。7700代表紧急情况(Emergency),而不是所谓的需要帮助。不存在管制台这样一个单位,要么管制员(ATC),要么管制单位(ATS)。管制员只会知道发生了紧急情况,并不会知道大概如何,也不会知道发生了怎样的问题。这架A319的应答机代码确实由一个小的数字键盘输入,但是何为”键盘输入数字“?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提一句? “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根据当时飞行轨迹来判断,飞机并未处于VFR状态,并没有进行目视飞行。整段话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让人无法理解。 “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 这句话很怪,一般我们说安全飞下去,或者安全降下来,安全操作下去???感觉很外行。 “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仅仅是避免机组收到伤害吗?何为减速迫降?在紧急下降情况下,下降是首要任务。“紧急高度下降”又是什么?“自动设备“又是什么?侧操纵台上的“方向杆”在空客A319中应该被称作“侧杆”。飞机并没有返航重庆而是备降成都了哟,机长怎么可能说返航呢? “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这句话很哲学,让人无法理解。 “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和机上人员的伤害。” 紧急下降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下降率来减小速度,完全不用平飞。在24000英尺改平,主要是由于地形复杂,所以B213航路设有最低安全高度防止可控触地,也就是撞山。飞过山区,便可以继续下高了。 “能见度非常好” 根据当时天气,ZUUU 140000Z 00000MPS 5000 BR NSC 21/18 Q1004 NOSIG成都能见度只有5000米并且伴随雾霾(mist),能见度并不是非常好。一般能见度在超过10千米时飞行员才会认为能见度不错。 “并且反推设备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离要长,轮船摩擦更久,导致温度过高,然后轮胎自动瘪气——这是一个保护,不是爆胎。” 飞机反推失效?(需要证实)A319的主起落架带有刹车散热风扇以避免刹车过热,但是并没有让轮胎瘪气的保护系统。试问,如果轮胎瘪了,飞机怎么继续滑行?靠轮毂嘛?[详情]

川航现实版“萨利机长”:史诗级紧急迫降难在哪?
川航现实版“萨利机长”:史诗级紧急迫降难在哪?

  川航现实版“萨利机长”:史诗级紧急迫降难在哪?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黄子懿 童淑婷 惊魂40分钟 5月14日早上9点多,四川航空(下称“川航”)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由川航执飞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已于7时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机休息。 新闻越短,事情越大。随着信息越来越多的披露,大众才逐渐了解到这是一次多么了不起的迫降,堪称在中国上演的现实版的“萨利机长”,被人称作载入航空史的“史诗级”迫降。 图片来自成都商报微博 重庆飞往拉萨属于高原航线,飞机在过雅安后开始爬高,最高时已于早上7点左右达到32000英尺左右(约9800米)的高空中。但就在这时,驾驶舱右侧的风挡玻璃发生脱落,整块飞出,飞机从7:07开始紧急下降高度,7:11左右下降至24000英尺(约7300米),此后再次下降直至7:43分平安在成都着陆。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风挡脱落,气流瞬间涌入对驾驶舱设备造成了严重破坏,驾驶舱高度表拨定值,电子飞行仪器系统都吹歪,自动驾驶功能全失。而当班机组则硬生生地穿着短袖衬衫,将飞机安全迫降,除副驾驶和一名乘务轻伤之外,所有乘客暂无大碍。 一名资深空军飞行员对此次迫降表达了赞许。“玻璃脱落之后,打烂了领航的仪表仪器,比开车没有仪表盘还要严重,只有完全通过飞行经验判断。”该空军飞行员表示,风挡玻璃脱落会对飞行员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打乱正常的注意力分配,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与操控判断观察能力要求非常非常高。“因为民航对航线的高度使用非常密集,还要及时跟地面协调求助,快速打开紧急备降通道。” 更重要在于,玻璃脱落后可能产生的减压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即人在原有的高压条件下,被突然暴露在低压环境下,溶解在体液内的气体会突然释出,导致身体产生各种不适、运动功能障碍等,更严重者会产生气体栓塞、血管破裂,甚至威胁生命。 高原空气稀薄,压力小,飞机在起飞后往往会在客舱增压,“至少也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压力水平”,风挡玻璃脱落,会导致爆炸性释压,“相当于人在1000米左右的高度,突然上升到一万米。”前述飞行员还解释,万米高空比地标温度低近60℃,在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还有迎着约800公里/小时狂风,因故本次降落极为不易。 图片来自成都商报微博 根据气象探空数据显示,玻璃突然破碎时,9520米高度的气温约为-35.9度,气压300百帕,10760米高度的温度是-43.1度,气压250百帕。有气象爱好者在微博解释,“当时川航飞行员,面临1秒之内降压500百帕、1秒之内降温近70度、1秒之内由静风到140米/秒,相当于在-40度的最高级别的龙卷风中心,而且穿的是短袖。” 完成了这次紧急迫降壮举的机长刘传建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玻璃破碎后,副驾驶身体已飞出去一半,好在系了安全带。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他什么都听不见,多数无线电亦失灵,他只能依靠目视水平操作迫降。失压和低温让他每一个动作都异常困难,“如果你在零下40-50℃的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再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从网传图片看,当飞机稳稳落地之后,副驾驶衣服已近乎碎片,他本人也住进了医院,好在并无大碍。除了他以及另外一个空乘轻伤之外,机上所有人的身体状况经检查后都较为良好。 另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因涉及西藏航线,该航班是三人制飞行,会有双机长执行航班。在副驾受伤的情况下,双机长的存在也是迫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挡风玻璃疑问 机舱失压导致的飞行事故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罕见。 1999年,一架利尔35喷气公务机在上升过程中出现机舱失压,机内所有人昏迷,最终飞机燃油耗尽,在南达科他州坠毁。遇难者中,有美国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佩恩-斯图尔特(Payne Stewart)。 更为人熟知,也是更类似于本次事件的,是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事故。1990年6月10日,这驾由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洛卡的航班起飞后不久,在驾驶室中的一块挡风玻璃突然脱落,飞机爆炸性释压并将机长吸出机外。凭着副驾驶的努力,航机安全降落于南安普敦,正机长奇迹生还。该事故起因是由于维修人员安装挡风玻璃时使用的90颗螺丝钉全都过短或过细。并且,从外部安装的挡风玻璃也是一大设计瑕疵,不易承受高空压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川航本次的紧急迫降比5390更难,压差、缺氧、低温和飞行时速都高于英航5390。但至于玻璃破碎的原因,川航表示,目前相关机构已启动了故障调查,但仍未有太大进展,具体原因将以官方公布为准。 图片来自成都商报微博 据披露,执飞该航班的飞机是空客A319-100。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进入川航,截至目前共使用19912小时。最近一次A检为4A5,于2018年4月12日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2017年3月9日外委成都川维完成。飞机当日无保留故障项目。查询近15日维修记录,该机无风挡故障信息。风挡玻璃为原件。 前述飞行员解释,风挡玻璃破碎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低空的飞鸟等外来物撞击,而在高原航线等高空,可能由于部件老化等原因,导致缝隙扩大,“在高空气流冲击之下可能会松动,以至破碎。” 就在4月17日,美国西南航空一架从纽约飞往达拉斯的航班因引擎爆炸紧急迫降费城。该航班被鸟撞击到引擎引发爆炸,引擎碎片击碎了客舱挡风玻璃,以至于一名乘客被“吸”出窗外。 一位民航工程师在微博上分析称,目前民航飞机驾驶舱玻璃基本是原装进口的,多以美国PPG、法国SGS和德国GKN厂家为主。本次爆裂玻璃疑似是法国SGS,其重量约在35kg,总厚度约3-4cm,由一层3-4mm厚和两层8mm厚的加强钢化玻璃组成,外层有电加热膜具有防冰功能,中间有粘接起到防爆作用。 另据飞行手册处置程序介绍,风挡玻璃一般有两层,如果仅外层破裂,没有任何影响,内层破裂才需要下降高度至23000英尺(约7000米)并减小压差,同时并不属于需要迫降的紧急任务。从图片看,风挡玻璃的压板,螺钉全完好在位。 “这次两层同时破裂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该民航工程师称,他个人怀疑是质量问题。“设计上允许裂纹,但不允许彻底失效,因此常见外物击伤导致碎裂是在设计安全内的,但很少见到整块玻璃爆裂崩溃,本次事件实属罕见,等待详细的官方调查。再次对机组点赞。” 据披露,机长刘传建为“军转民”,现年40岁左右,原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教练员,2006年转业到四川航空,飞行驾龄长达几十年,在该航线上飞行上百次。 有业内空乘对本刊记者表示,“空军飞行员靠原始飞行数据飞,而不是先进仪表,所以基本功要够硬,对飞机姿态、特性的判断要有功力才落得了。” (王珊对此文亦有贡献)[详情]

民航部门谈川航风挡事件初步调查:机组处置迅速得力
民航部门谈川航风挡事件初步调查:机组处置迅速得力

  民航管理部门谈川航风挡玻璃破碎初步调查:机组处置迅速得力 央视新闻5月15日消息,据了解,该飞机为法国空客公司制造,机号A319/B-6419,于2011年7月26日加入川航机队。事情发生以后,中国民用航空局立刻成立调查组,调查工作于昨天上午启动。 民航局是调查组织部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重庆监管局,以及民航局的事故调查中心都加入到调查组通力合作。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曾繁舸:“根据我们目前调查情况发现,初步掌握的情况是,飞机的前右侧风挡在空中脱落,飞机的驾驶舱前FCU,就是飞行控制面板,右侧的三分之一在空中也脱落了,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们机组处置应该是迅速得力的,在比较危急的情况,使飞机安全地备降在成都,我们相应的地面部门,包括我们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及时启动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清空了障碍物,保证了飞机的一个正常备降。” 针对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一事,空中客车方面回应表示,目前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详情]

川航机长刘传健:为什么我可以备降成功?(视频)
川航机长刘传健:为什么我可以备降成功?(视频)

   【微视频】川航机长刘传健:为什么我可以备降成功? 在机组见面会后,《四川观察》记者采访到了机长刘传健,在备降成功后他也被网友们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当时想的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操纵好飞机落地,保证旅客的安全和机组的安全”刘传健这样描述事故发生当时的第一想法。 当时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呢?刘传健机长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就像我们(平时)开车开50公里(每小时),突然开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然后把手伸出去”。 据了解,这位创造民航史奇迹的机长以全优毕业,曾多次进行“玻璃爆裂”教学,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飞龄,“做过类似的训练,也想象过”。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作为飞行教员,刘传健每年都要带着学员进行“玻璃爆裂”训练。[详情]

机长你不够伟大
机长你不够伟大

  机长你不够伟大 槽边往事 作者 和菜头 【微信号】Bitsea 《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里曾经写道: 你们是世上的盐。 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身为一名业余佛教爱好者,今天我却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引用马可福音中的这一段话:盐若失了(咸)味,怎能再叫它再咸呢?原因是如今太多人使用中文的方式太过可怕,以至于让中文失去了对应的意义和力量,这就如同盐失去了咸味。 今天早晨6点26分,川航3U8633航班起飞执行重庆---拉萨任务。7点左右,飞机在9800米巡航高度,导航点MIKOS附近,右侧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破碎,驾驶舱失压。机组立即按照紧急处置程序控制飞机,下降高度,将应答机调整至7700。在失去自动驾驶和通讯联系能力的情况下,采用目视进近方式紧急备降成都机场。7点42分,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降落,全体旅客和机组人员中,唯有副驾驶有擦伤,一名空中乘务员有腰部肌肉扭伤。 如果说以上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大概是它太过写实,不够戏剧化。它说明了飞机发生了什么状况,机组如何处理,以及最终的结果。任何人只要有心的话,都能从中读出当时的危急和机组的伟大,也能够从中体会到飞行机组的不易。但是,许多人觉得这样的文字还不够劲,还不够动人,还不够说明机长的伟大。 所以,从今天上午开始,社交网络上就充斥着各种“感人的文字”。有些人非要站出来用哽咽的声音、颤抖的嘴唇、泛红的双目加解说词: 知道么?当时除了低温和大风,他们还得迎着刺眼的阳光...... 知道么?当时飞机的瞬间下降率达到了10000英尺/分钟,那是多少?那就是每秒51米呀…… 知道么?当时飞机在飞高高原航线,机组不能立即下降高度,生生在高飞行层坚持飞了10分钟呀,10分钟…… 甚至还有这样的微信截图传遍网络: 我的问题是:机组把一架在高空中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的飞机平安降落回双流机场,是不是还不够感人?是不是还不够伟大?以至于还需要加上这些所谓“细节”? 3U8633航班驾驶舱失压,机组立即转向降低高度,你怎么知道他们会被东边的阳光耀眼?你怎么知道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还会注意到舷窗外的日光?飞机紧急下降高度不假,在没有拿到机载数据之前,你怎么知道下降率是10000英尺/分钟?你根据第三方APP计算出来的瞬时下降率有什么意义么?在完全不清楚具体飞行过程的情况下,你怎么知道的出事时的具体位置,出事的具体时刻,怎么知道当时的航路最低安全高度是多少?怎么知道飞行机组是在高高度层坚持了10分钟而不是立即下降?又是零下50度低温,又是坚持飞行10分钟,那么,为什么最后副驾驶没有任何冻伤的消息? 以及:为什么川航领导如同马景涛扮演的角色一样要“近乎疯狂的和医生在吼”?为什么川航领导不知道自己属下的名字?而是要叫他“我的副驾驶”?为什么川航领导会叫航班副驾驶“我的副驾驶”,难道他就是当班机长? 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让动人的事迹失去了感人力量的,让伟大的功业失去了赞美冲动的,正是上面的这些人,和他们使用中文的方式。因为无论他们如何表述,使用何种技巧,这些中文字读起来都是一样的内容: X你妈!我都说成这样了,你怎么还TM不感动?!! 因为这些文字里没有额外提供一毛钱的信息,无论有多少人端着脸盆用凄惨的声音召唤读者流下眼泪来,我只知道一直到了今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才第一次通过媒体得知驾驶3U8633航班安全落地的机长叫做刘传健。一帮人哭了大半天时间,都不知道应该抱着具体的谁哭,为了具体的谁而感动,这不有点可笑么? 对于我而言,一个受过职业训练的专业人士,在最为不利的条件下,恪尽职守,倾尽全力完成他的使命,这本身就已经很感人,很感动了。凡人极艰难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这件事情本身就蕴含了足够多的力量。不需要他口袋里装着老婆生孩子、父母病危的电报,不需要额外为他制造更多关于困难的所谓“细节”,仿佛他如果不够惨,不够人生低谷,就配不上他的伟大功业似的。 为什么觉得机长刘传健把飞机平安降下来还不够感人,还不够伟大?那是因为有些人用汤勺口服味精,已经忘记了盐的滋味是什么。任何事情,不往里面加两捧鸡精,就根本没有能力去理解和接受。而在所有的真实和伟大之中,是没有味精存在空间的,也没有戏精存在空间的。在现实中,越是伟大的时刻,也许越是平淡,甚至有些乏味。 在我的《专业》一文里,记录了迫降哈德逊河的全美航空1549航班上机长和副驾驶的对话: But as soon as the plane encountered the birds and the engines quit nearly simultaneously, Captain Sullenberger, 58, took over.   “My aircraft,” he announced to his first officer, using the standard phrasing and protocol drilled into airline crews. 【注】My aircraft,很酷,不是么?机长用最简短的指令要求飞机置于他的完全控制之下。   “Your aircraft,” Mr. Skiles responded. 【注】副驾驶复颂命令,移交控制权给机长。 1549航班上,来自真实的力量体现在极为简单的两个单词上:My aircraft。3U8633航班上,来自真实的力量体现在机长没有一句话,在沉默中把飞机落向地面。 《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里曾经写道: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题图摄影:Anja Osenberg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禅定时刻 最搞笑的是,飞机一落地一堆人开始赞美:听说机长以前是空军的,难怪技术好。去搜索一下:川航+空军飞行员,看看历史上有多少人抱怨川航飞行员起飞动作太大,认为原因是他们的飞行员里有太多来自空军转业; 再看看一堆人赞美川航,认为他们的技术一流。那麻烦再搜索一下:3U8903+落错跑道[详情]

空客回应川航风挡玻璃破裂:已派专门团队提供支持
空客回应川航风挡玻璃破裂:已派专门团队提供支持

  【川航一客机备降成都】空客:已指派专门技术团队为中法民航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针对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一事,空中客车方面回应表示,目前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央视记者 曹丹)[详情]

川航就航班备降成都对旅客表示歉意 感谢理解和包容
川航就航班备降成都对旅客表示歉意 感谢理解和包容

  川航就航班备降成都发布情况说明:对旅客表示歉意 中新网5月15日电 今日,四川航空(川航)就5月14日重庆至拉萨航班备降成都发布情况说明。川航表示,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截图。 川航介绍,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机组按照标准程序应急处置,航班于当日7时42分安全落地。航班备降后,川航工作人员协助旅客做好航班改签、送医就诊等相关工作。 川航表示,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感谢所有乘坐本次航班旅客的理解和包容,也感谢所有关心关爱川航发展的旅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川航的厚爱。 川航指出,机组在应急情况下沉着应对、妥善处置,尽到了航空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机组表示保障航空安全是职责所在,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这将是他们继续做好安全工作的鞭策。目前,机组成员状态良好,充分休息后,将继续履行安全飞行的神圣职责。[详情]

川航机长:成员状态良好将继续履行安全飞行神圣职责
川航机长:成员状态良好将继续履行安全飞行神圣职责

  川航披露3U8633航班情况 机长代表机组发言   民航资源网2018年5月15日消息:关于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的情况发布 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机组按照标准程序应急处置,航班于当日7时42分安全落地。航班备降后,川航工作人员协助旅客做好航班改签、送医就诊等相关工作。 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感谢所有乘坐本次航班旅客的理解和包容,也感谢所有关心关爱川航发展的旅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川航的厚爱。 机组在应急情况下沉着应对、妥善处置,尽到了航空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机组表示保障航空安全是职责所在,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这将是他们继续做好安全工作的鞭策。目前,机组成员状态良好,充分休息后,将继续履行安全飞行的神圣职责。 在此,川航特别感谢四川省委省政府、西部战区空军、中国民航局、四川省国资委、成都市委市政府、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民航西南空管局、四川省机场集团、四川省卫计委、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对川航的深情厚爱。 保障航空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神圣使命。川航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每一个航班的运行,全力保障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5日 03:00[详情]

川航20分钟奇迹备降 副驾驶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
川航20分钟奇迹备降 副驾驶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

  川航20分钟奇迹备降 副驾驶: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 华西都市报 20分钟 奇迹备降 机长刘传健(中)和3U8633航班机组人员。忻晓松摄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下文简称“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在意外发生后,万米高空中,机组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机组向地面控制台发出了“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状况),紧急求助。 危急关头,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情况下,依靠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于7时40分左右,成功让飞机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仅20分钟。 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川航本次备降“是一个奇迹”。 目前,川航、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详细调查。 空中惊魂 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 飞机紧急备降成都 14日早上,微博多个长期关注民航的自媒体相继发帖称,早上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的玻璃突然破裂,情况危急。 网帖附上了多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出事客机的驾驶舱,一块玻璃已经不见了,在驾驶舱内部,控制台上的电子设备七零八落,已经不能正常使用。 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备降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全国网友高度关注。记者在乘客提供的视频中看到,在机舱内部,盒饭散落一地,乘客座位上的氧气面罩也脱落了下来,乘客们纷纷戴起氧气面罩,空姐正在安抚大家。 网帖也称,在驾驶舱玻璃破碎后,机组副驾驶差点被强风“吸”了出去,衣服也被撕了个粉碎,飞机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后,可以明显看到轮胎已经瘪了。 14日上午9时许,川航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已于7时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机休息。 随后,川航正换机执行成都至拉萨航班,预计旅客将于上午11时飞往拉萨。 官方发布 两名乘客受伤 民航管理部门介入调查 14日下午1点50分,川航再次发布官方消息称,航班落地后,旅客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转至候机楼休息,并改签至3U8695成都至拉萨航班,该航班已于12时09分起飞。 其次,有29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就诊。经初步检查,目前,一人因腰伤收治入院,一人皮肤擦伤,其余人员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对于网传“航班机长耳朵受伤”,川航也发布声明称,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正在休息。 其次,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 目前,川航、中国民用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详细调查。 乘客回忆 “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14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9名感觉不适的乘客正在医院就诊。53岁的内江籍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意外发生之前,飞机正在平稳飞行,乘客也都在吃早餐。 “突然一声巨响,然后飞机极速降落,飞机舱内空气不够,我感觉呼吸都困难。”不过随后不到一分钟时间,飞机逐渐平稳下来了,降落在成都,乘客被送往医院。 另一位乘客曾先生表示,经历高空失压后,他的头部胀痛,妻子已经昏迷两次,目前还在治疗中。在医院内,一位刚从高压氧舱出来的乘客感叹:“真是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 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行共13人,是去拉萨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据他回忆,飞机遇险时,正好是吃饭时间,机务人员都在发放餐食,突然感觉飞机一直就往下掉,心里一片空白,空姐马上提醒大家,带好氧气面罩。 “在飞机机舱内,乘客们都按照空姐的指示戴好了氧气面罩,没有大喊大叫。”马先生说,后来感觉飞机慢慢稳定,不过自己接着就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但目前已经好多了。 川航机长手动操控平安备降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也见到了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遭遇:“很罕见,极其罕见。” 据他介绍,早上6点过,当飞机距离成都100-150公里左右时,没有任何征兆,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前方的玻璃就爆裂了,“副驾驶当时就被‘吸’了出去,半个身子都在外面。” 在玻璃爆裂后,驾驶舱内很快发生了失压,很多物品都飞了起来,很多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仪表盘也看不清楚。 “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他说,失压会给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温度会骤然下降到零下四十摄氏度,人体很快就会被冻伤。 “在发生爆裂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他说。 在飞机诸多自动化设备失灵以后,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只能依靠手动操纵飞机,甚至有段时间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好在发生故障后,机组第一时间向地面发出了“7700”的信号,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 “自动化设备失灵,给操纵飞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过我飞行超过20年,这条航线也很熟悉。”刘传健说,对于这种紧急情况,川航平时也组织过严密的训练,正是有了平时的训练,才能让他在危急关头,能够冷静处理危机。 从出现玻璃破裂到飞机安全备降成都,机组整整与死神搏斗了20分钟。 受伤的副驾驶徐瑞辰(中)。忻晓松摄 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 “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 在医院病房内,3U8633航班副驾驶徐瑞辰正卧床休息,这是一名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目前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比较稳定。 在飞机驾驶舱玻璃爆裂时,他就坐在驾驶舱右侧,爆裂的玻璃,就位于他的正前方。在玻璃爆裂的瞬间,在近万米高空中,强风把他的半个身体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着安全带,被拉了回来。 在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 14日,不断有网上传言称,由于驾驶舱高空失压,副驾驶徐瑞辰的耳朵受到严重伤害,不过根据医院检查,徐瑞辰只是面部和胸部受到了一定擦伤,听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记者的提问,躺在病床上的徐瑞辰能听清楚,回答问题也很有条理,身体并无大碍,“目前来看,没有影响到我的听力,希望大家放心。” 14日晚,经历了一场“空中危机”后,整个机组的情绪比较平稳,机长刘传健再三强调,航班成功备降,他要特别感谢包括副驾、空乘在内的全体9名机组人员,正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民航业内人士: 本次备降是一个奇迹 一位民航业界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已公布的信息分析,机组先发现玻璃上有裂纹,接着玻璃马上就碎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玻璃老化,也有可能是因为固定螺丝丢失或失效。 民航飞机高度大概九千八百米,三万两千多英尺,在这个高度下,极度低温、极度缺氧,并且有强风、强噪音的干扰,这种环境下,人类大概几秒钟就会失去意识。 他分析说,一般来说,在飞机正常失压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戴上氧气罩,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像今天这种情况,玻璃破损后,驾驶员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戴氧气面罩,强风就已经来了。 他说,在驾驶舱飞行管理组件完全失效、无法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机组只能完全靠最原始的方式——用一块备用仪表,以人工导航的形式来驾驶飞行。“这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操作技术要求特别高。”他认为,在自动化设备失效、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机组依然将飞机安全降落,“真的是一个奇迹”。 对话·川航“英雄机组” “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 ——机长刘传健 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智张福超   [详情]

川航客机惊魂27分钟:万米高空剧烈颠簸 事故调查启动
川航客机惊魂27分钟:万米高空剧烈颠簸 事故调查启动

  川航客机空中惊魂27分钟 驾驶舱玻璃破裂脱落 副驾驶险被“吸出”舱外 从32000英尺高空惊险备降 3U8633航班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降落时全部“消失”供图/万赑 飞行控制面板右侧1/3脱落 只听“轰”的一声,氧气面罩迅速垂下供图/旅客 机长刘传健供图/《成都商报》 从准备备降到成功降落,机长刘传健用了27分钟。 昨天早上,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从重庆飞往拉萨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由于失压,驾驶舱气温迅速下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大多数仪表都已失灵。 危急时刻,机组成员靠目视和手动操作,成功将飞机从32000英尺(约9800米)的高度备降到成都双流机场。 空客中国公司已经指派技术团队,为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的事件调查提供支持。 万米高空剧烈颠簸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面前的氧气罩就掉了下来。”乘客王小悠(化名)回忆说。 5月14日早上6点26分,王小悠乘坐的3U8633航班起飞,这比原计划的起飞时间晚了21分钟。 由于工作需要,他曾多次乘坐该航线航班。像往常一样,起飞后不到一个小时,乘务员开始陆续发放早餐,入睡没多一会儿的王小悠也因此被叫醒。 早餐还没有吃完,飞机顶部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垂在了眼前。 王小悠感觉到,飞机在急速下降。失重的体感中,他脑子里一片空白,“看了四周才确定这不是梦,然后在乘务员的指导下戴上氧气面罩”。 掉下来的氧气面罩,让乘客苏婉君(化名)的心揪了起来。 “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以为自己就要完了,还有人被吓到头晕、呕吐。”她拍摄的一段事发视频显示,客舱地面上散落着不少杂物,场面混乱。 王小悠证实,故障发生得太突然,四周很嘈杂,有人哭但声音不大,很快乘务员就开始安抚大家。 坐在中部靠前位置的赵仕海回忆,飞机出现剧烈颠簸时,自己正在睡觉,“整个人都被抛了起来,来来回回好几次”。没等他缓过来,驾驶舱的门开了,迎面吹来一股冷风,客舱里的东西很快被吹得七零八落,不少乘客还摔倒了。 乘客王强(化名)说:“当时乘务员正在我附近派餐,旁边有乘客的粥都洒出来了,当时我都吓傻了。”他介绍,氧气面罩掉下来后飞机就很颠簸,前排有乘客说看到驾驶舱爆开了一个大窟窿,很快机组工作人员开始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戴上氧气面罩。 风挡玻璃空中脱落 7点半左右,航空摄影爱好者朱明(化名)通过航班追踪软件,得知3U8633航班有特殊情况发生。于是,他立即赶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跑道边,并成功拍下3U8633落地前的一组照片。 从他拍摄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降落时,驾驶舱右侧的风挡玻璃已经消失。 不久,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通过官网发布消息: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 通报称,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被划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 短短一百余字,体现在飞行轨迹上,形成一段“勺子形”的曲折路线。 飞行轨迹显示,3U8633航班从重庆起飞后,不久就升至32000英尺,经过成都区域时,飞机仍正常前行,但很快又折回成都方向,转圈一周后,逐渐从近万米高空降落。 空中惊魂的27分钟 3U8633航班的航空日志显示,当天早上7点15分,飞机开始处于备降状态,27分钟后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机长刘传健描述,事发时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就突然爆裂,发出“轰”的一声巨响。“我往旁边看时,发现副驾驶的身体已经飞出去了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刘传健机长告诉媒体记者,当时距离成都刚刚过去100多公里。风挡玻璃脱落后,驾驶舱所有物品都飞了起来,许多设备都出现了故障。由于噪音巨大,无线电的声音开始难以被听见,与此同时,飞机强烈的震动,也让看清仪表变得十分困难。 他回忆,当时飞机时速达八九百公里,且处于高空。风挡玻璃脱落后,驾驶舱瞬间处于失压、低温环境,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十分艰难。 在发出7700紧急代码后,刘传健凭借目视,人工操作完成返航迫降,“靠毅力在掌握方向杆。”直到平安落地后,他才意识到,“当时我的身体应该也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作为有着几十年飞行经验的“老机长”,刘传健说,在学习飞行的初级教练阶段,曾经有过一个极端情况的模拟训练,但其高度和速度都不像这次这么高、这么快。 刘传健表示,这次成功备降多亏了当时天气好,“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他有些后怕,如果当天有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后果将无法预料。 一次“世界级”备降 来自四川航空的通报显示,机长刘传健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人员腰部受伤。此次航班故障备降中,共29名旅客感觉不适。 昨天下午2点05分,除了部分选择放弃继续飞行的乘客,3U8633航班的50余名乘客改签3U8695航班飞抵拉萨。 至此,遭遇此次高空危机的众人终于舒了一口气。机组人员紧急时刻沉着冷静的处理也得到了一众赞叹,被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 果壳网主笔、航空科普作家瘦驼解释说,故障发生时,3U8633航班的飞行高度比珠峰还高,机舱外温度可达零下四五十摄氏度。而飞机的客舱经过增压处理,可以保持人体需要的温度、湿度和氧含量。“驾驶舱玻璃脱落后,舱内首先会听到巨响,随后处于低压缺氧状态,空气急速从机舱内被抽离,要不是安全带绑着,人都可能被刮出去”。 安全落地后,王小悠把此次经历记在了备忘录上,称自己“大难不死”,做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梦。他说,在飞机备降的过程中,一度觉得自己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王小悠暂时放弃了此次行程,他选择留在成都,住进川航安排的酒店,享受四川的美食。他表示,近期不想再坐飞机。 与王小悠不同,王强和苏婉君选择了改签航班,当天下午就已抵达拉萨。王强心情不错,在社交网站更新了好几条后续动态,跟关心自己的网友互动。苏婉君有点高原反应,稍作调整后她打算继续原来计划的旅程,她说:“感谢机长把我们从死神那边拉回来。”而赵仕海因受伤暂时待在医院,同行的妻子陪着他。 事故调查已经启动 在川航客机遭遇空中惊魂之后,除了点赞机组人员,也有声音提出质疑:最为坚固的风挡玻璃为何会在空中破裂脱落?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3U8633航班由一架空客A319客机执行,注册号B-6419,机龄6年10个月。 虽然此次事故极为罕见,但在航空史上并非首例。资料显示,1990年6月10日上午7点20分左右,英国航空5390航班在从英国伯明翰起飞前往西班牙马拉加途中,驾驶舱左侧风挡玻璃脱落,机长蒂姆受气流冲击,上半身被吸出驾驶室。经过20多分钟紧急操作后,飞机最终平稳降落于跑道,成为英国民航史上最惊险的一次迫降。 据事后调查,该客机曾在出事前27小时更换风挡玻璃,维修人员在更换风挡玻璃的同时也换了螺丝钉,但并没有参考飞机的维修手册使用标准的螺丝钉。由于使用了更细的螺丝,才造成风挡玻璃在飞行途中脱落。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消息称,关于此次事故的调查工作已于昨天上午8点启动,事故导致前右侧风挡在空中脱落,飞行控制面板右侧三分之一脱落,后续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空客中国公司称,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的要求,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的事件调查提供任何必要的支持。 对于涉事飞机设计制造情况和进一步的资料,空客中国方面表示暂无其他信息可提供。 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实习生 戴幼卿[详情]

现场视频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