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重启IPO

百威亚太高开高走大涨4% CEO杨克:今天上市非常激动
百威亚太高开高走大涨4% CEO杨克:今天上市非常激动

新浪港股|2019年09月30日  09:49
百威亚太传以下限27港元定价 集资额为50亿美元
百威亚太传以下限27港元定价 集资额为50亿美元

新浪港股|2019年09月24日  10:45
百威亚太最新市值3627亿港元 48倍估值远高于7月份
百威亚太最新市值3627亿港元 48倍估值远高于7月份

新浪港股|2019年09月24日  16:18
港交所将推百威亚太股票期货及期权 上市当日可卖空
港交所将推百威亚太股票期货及期权 上市当日可卖空

智通财经网|2019年09月25日  09:10
百威亚太IPO已获全额认购 每手入场费大减36%较吸引
百威亚太IPO已获全额认购 每手入场费大减36%较吸引

新浪港股|2019年09月19日  15:40
百威亚太发布会8大要点:为何现在上市 为何引入基投
百威亚太发布会8大要点:为何现在上市 为何引入基投

新浪港股|2019年09月17日  18:07
百威亚太目标是进行规模至多70亿美元的香港IPO
百威亚太目标是进行规模至多70亿美元的香港IPO

新浪港股|2019年09月17日  08:42
百威亚太重启港股IPO计划 最快9月内登陆港交所
百威亚太重启港股IPO计划 最快9月内登陆港交所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9月13日  09:40
消息称百威亚太与新加坡GIC商谈约10亿美元投资
消息称百威亚太与新加坡GIC商谈约10亿美元投资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16日  14:56
一图解码:百威亚太 重启港股IPO
一图解码:百威亚太 重启港股IPO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9月13日  11:11
募资近800亿、全球最大IPO 百威亚太再度冲刺港股
募资近800亿、全球最大IPO 百威亚太再度冲刺港股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9月12日  20:36
全球最大IPO:百威亚太再冲港股募800亿 三巨头迎巷战
全球最大IPO:百威亚太再冲港股募800亿 三巨头迎巷战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9月12日  13:44
764亿港元IPO搁浅两月 百威英博亚太子公司重启上市
764亿港元IPO搁浅两月 百威英博亚太子公司重启上市

澎湃新闻|2019年09月12日  09:49

商誉压顶

百威亚太1032亿商誉压顶 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64亿
百威亚太1032亿商誉压顶 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64亿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5月17日  07:44
百威亚太香港IPO:“并购狂”商誉超百亿美元
百威亚太香港IPO:“并购狂”商誉超百亿美元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5月23日  00:13
百威逼进500亿美元:三原因促涨 49倍估值还能走多远
百威逼进500亿美元:三原因促涨 49倍估值还能走多远

  新浪港股讯 9月30日消息,港股又迎来一只巨无霸,曾经在7月上市搁浅的百威亚太(01876.HK)卷土重赖,今日挂牌上市股价高开高走,午盘暴涨近7%,股价高见28.85港元,市值日前突破3800亿港元,折合486亿美元。 市值逼近500亿美元,列港股前20大市值公司 百威亚太市值高达3814亿港元,在港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位列港股20强,市值将超过保诚、港交所、新鸿基、恒生银行等一干龙头,市值更是远超小米。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百威持股87% 根据公司全球配售结果,公司第一大大股东百威在上市后持股87.22%,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92%,前10大股东持股近94%,股权高度集中。不过,据公司公告,公司公众持股占比15%,符合公众持股量。 多空激战,百威获巨额资金买盘 随着百威亚太不断走高,一方面获利盘资金开始抛售。其中,华泰大幅抛售866万股,玖富抛售229万股,富昌抛售224万股,友信抛售近200万股,极讯亚太、信诚等抛售逾100万股。 另一方面,巨额资金大步入场,其中,瑞银巨幅买入1381万股,摩根士单利买入800万股、小摩、汇丰买入400万股。 多空激战,百威亚太买一虽然只有28万股,但买二、买三高达150万股;卖一虽然78万股,但卖二卖三只有不到80万股。卖9有436人排队沽售114万股,说明散户沽售压力在29港元。 估值高达48.6倍,股价为何大涨? 根据wind数据,目前中国啤酒巨头华润啤酒估值为88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65倍;青岛啤酒日前估值为32.1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33倍。虽然百威估值没有华润高,但远远高估于青岛啤酒,日前百威估值为48.6倍。 公开资料显示,两个月之前,百威亚太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过IPO申请。当时,百威之前每股招股价介于40至47港元,不计算超额配股权,集资最多约764.4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93.84亿元)。以其2018年盈利约14.08亿美元计算,百威当时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45倍。不过,这一计划在7月13日被叫停。 目前,百威亚太市盈率高达48.6倍,比7月份的估值更高,当时市盈率最高为45倍。此外,公司公开发售部分初步点算取得超购约2.56倍,认购反应逊于7月时首次上市。更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以下限定价、公开发售认购偏淡、高估高企,为何百威亚太一反港股破发常态,今日却突然大涨了? 首先,暗盘来说,百威香港暗盘收涨1%,国际暗盘大涨近4%。此举揭示百威首日表现不会太差。 其次,百威散户认购少,沽空压力小。百威机构占比高达95%,沽空压力小。百威本次引入基石投资者 GIC,有稳定股价的作用。其中,公司国际发售占比95%,公开发售占比5%,本身机构持股就多。本次百威重启上市,散户认购资金和超购倍数都较上次减少。 根据百威发售公告,公司本次公开发售集资额不足20亿港元,上次集资额近40亿港元。其次,本次公开发售超额认购为2.64倍,7月份超额认购逾3倍。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如果百威第一次成功上市,首天表现便要跌,因为太多散户,潜在沽压大。相反现在都是由机构拿了股份,短期没有太大沽压,我觉得基金会拿住等入富时或MSCI指数才抛出。 最后,被市场一直诟病的巨额商誉大幅减少。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被打包在内澳洲区域业务在这次赴港IPO中已被剥离,原因在于该区域业务已作价1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4.04亿元)出售给日本朝日集团。资产剥离后,公司商誉已经从2018年底的131.54亿美元减少为2018年底的67.18亿美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商誉再度减少600万美元至67.12亿美元。 百威上涨空间还有多少? 根据早间百威买卖盘可以发现,百威散户沽盘集中在29港元,445人排队卖盘132万股,每人平均2966股,大约30手。 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首日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 此外,伯恩斯坦持相同看法,给予百威亚太(01876.HK)与大市持平的初始评级,目标价30.1港元。 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杨克表示:今天上市非常激动,我们一直关注亚洲市场的增长,百威亚太在股市上也一直有强劲需求,相信未来公司会有出色表现。 麦格理发表报告,首次覆盖研究百威亚太,予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34港元。麦格理表示,虽然中国的啤酒销量上升空间有限,但市场竞争是要高档化,公司藉着完整的产品组合、本地化的销售团队和强大的营销能力,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该行预期,百威在中国的毛利率将有实质改善,并将推动整体盈利增长明显超过收入增长,相信公司是投资者接触中国啤酒行业最具吸引力板块的最佳股份。(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金石)[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30日 14:44
百威亚太首日挂牌高开1.48% 市值高达3629亿港元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30日 09:19
百威亚太暗盘收涨1.3% 分析: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
百威亚太暗盘收涨1.3% 分析: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

  新浪港股讯 9月27日消息,卷土重来的百威亚太(01876.HK)将于下周一(30日)挂牌,啤酒巨头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逾2%,最高见27.7港元,收涨1.3%,报27.35港元。该股将于下周一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定价27港元。外电引述消息指,百威亚太暗盘报价为28港元,较定价27港元高3.7%。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这个暗盘不是香港散户暗盘报价,为国际暗盘,机构投资者有个场外暗盘。 百威落实定价后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今次首天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详情]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27日 18:32
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近2% 机构:看好首日表现
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近2% 机构:看好首日表现

  新浪港股讯 9月27日消息,卷土重来的百威亚太(01876.HK)将于下周一(30日)挂牌,啤酒巨头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近2%报27.5港元。该股将于下周一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定价27港元。外电引述消息指,百威亚太暗盘报价为28港元,较定价27港元高3.7%。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这个暗盘不是香港散户暗盘报价,为国际暗盘,机构投资者有个场外暗盘。 百威落实定价后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今次首天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详情]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27日 16:17
百威国际暗盘涨3.7%至28港元 颜招骏:看好首日表现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27日 14:11
香港第三季度六成新股下限定价 机构一致看淡百威
香港第三季度六成新股下限定价 机构一致看淡百威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本港新股集资(IPO)市场淡静如水,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亚太( 01876 )一如所料以招股价下限定价。据本报统计,7至9月份已上市或已公布定价近廿只新股中有12只以下限定价,占比超过六成!惟有分析相信,随着第四季更多公司启动上市计划,香港仍有望跻身全球三甲。 于周一截止招股的百威亚太公布,每股发售价为27元,属招股范围27至30元的下限。公司行使部分发售量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逾12.62亿股扩大至逾14.51亿股。换言之,发行规模调整后,百威亚太最终集资额将接近392亿元,成为本港今年内最大型新股。 另外,香港交易所( 00388 )已通知发行商,百威亚太上市首日将可股轮齐发;百威亚太期货及期权,亦可于同日推出。 若计及百威亚太,以及在今早挂牌、同样以下限49.6元定价的复宏汉霖生物( 02696 ),今年首三季于香港上市的92只新股合共集资1,225亿元,令香港目前在今年度全球交易所集资排名中超越上海,成为第三位。 然而,本报翻查资料发现,撇除未定价新股,今季在港作首次公开发售的19只新股中,有12只以下限定价,占比达63.15%;另有5只定价为中下或接近下限范围。近月新股定价保守,多只中大型新股叫停上市计划,8月份更只有一只新股挂牌,加上中资企业纷纷到美国上市,令人担忧香港今年是否可在全球三甲排名中占一席位。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刘国贤指,企业近月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令首三季度集资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但随着ESR Cayman再度递交上市申请,以及百威亚太成功卷土重来,反映市场气氛改善。 联交所披露易网页显示,不少中大型企业已通过聆讯,随时可开始招股,包括市传集资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的捷克消费金融企业捷信集团、有望成为本港第十只未盈利生物科技股的亚盛医药(Ascentage Pharma),以及今日公布招股详情的内地物管商鑫苑物业服务等。 刘国贤续指,香港新股市场仍然为一众IPO申请人首选的上市地点之一,7至8月的主板新上市申请个案更是按年增长约30%,相信第四季新股上市宗数将回升,令港交所有望保持全球前三大新股市场地位。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亦称,目前不少企业倾向以下限定价,反映IPO市场并非一面倒太悲观,新股减价上市同时是代表企业有给予获利空间,相信能增加投资者信心。但他估计,近月新股市场几乎停滞,加上上市改革后创业板上市宗数锐减,今年首三季新股宗数已按年减少约20%,预期全年宗数也必较去年的逾200宗要少。 集资额方面,他认为目前全球IPO市场都被大型新股所主导,假若沙特阿美于今年内在沙特及其他交易所上市,将轻易令全年排名洗牌;相反如果沙特阿美未能在今年内上市,以及阿里巴巴赶及在年内来港挂牌,香港则有机会跻身三甲。[详情]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25日 15:22
港交所将推百威亚太股票期货及期权 上市当日可卖空
港交所将推百威亚太股票期货及期权 上市当日可卖空

  9月24日,港交所(00388)宣布,百威亚太(01876)股票期货及期权将于下周一(30日)百威亚太上市日同日推出。此外,已通知发行商,与百威亚太相关的衍生权证可于该股份上市当日挂牌。 百威亚太上市后,将于同日纳入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名单。 具体如下: 智通财经了解到,百威亚太每股发行价27港元-30港元,并行使部分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初始的12.62亿股扩大至14.51亿股发售股份,以补足额外市场需求。 百威英博称,在行使超额配股权之前,股票发行的总收益将达到392亿港元(约50亿美元);如果全部行使超额配股权,预计额外收益总额将达到59亿港元(约7.5亿美元)。百威英博计划将股票发行的全部净收益用于偿还债务。[详情]

智通财经网 | 2019年09月25日 09:10
百威亚太最新市值3627亿港元 48倍估值远高于7月份
百威亚太最新市值3627亿港元 48倍估值远高于7月份

  新浪港股讯 9月24日消息,全球最大啤酒公司百威英博旗下的百威亚太24日公告,发行价定为27港元。公司已部分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初始约12.62亿股扩大至14.52亿股,以此计算,公司按招股价上市市值将高达3627亿港元,折合463亿美元,是青岛啤酒的5.2倍,华润的2.7倍。按照计划,百威亚太9月30日将在港交所上市。 百威英博公告称,百威亚太香港IPO定价为27港元/股,已部分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初始约12.62亿股扩大至14.52亿股。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此次发行的总收益将达到392亿港元,如果超额配售选择权被全部行使,百威英博预计额外总收益将达到590亿港元。 集团股份昨日截止认购,消息人士透露,公开发售部分初步点算取得超购约2.56倍,认购反应逊于7月时首次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被打包在内澳洲区域业务在这次赴港IPO中已被剥离,原因在于该区域业务已作价1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4.04亿元)出售给日本朝日集团。在剥离之后,根据公司最新财务资料,公司2017年收入从77.9亿美元变为60.99亿美元,2018年营收从84.6亿美元变为67.4亿美元。公司2017年净利从10.79亿变为5.74亿美元,2018年净利从14.08亿美元变为9.58亿美元。 以公司2018年净利为例,按照百威亚太463亿美元估值,公司估值为48.3倍。而如果以公司中期净利6.02亿美元估算,公司今年净利最高为12亿美元,以此估算公司估值为38.6倍。因此公司估值大约处于38.6倍——48.3倍之间。 公开资料显示,两个月之前,百威亚太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过IPO申请。当时,百威之前每股招股价介于40至47港元,不计算超额配股权,集资最多约764.4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93.84亿元)。以其2018年盈利约14.08亿美元计算,百威当时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45倍。不过,这一计划在7月13日被叫停。 如果以2018年净利估算来看,百威亚太市盈率高达48倍,比7月份的估值更高,当时市盈率最高为45倍。 此外,根据wind数据,目前中国啤酒巨头华润啤酒估值为87.8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67.3倍;青岛啤酒日前估值为32.4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33.8倍。虽然百威估值没有华润高,但远远高估于青岛啤酒。[详情]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24日 16:18
百威亚太传以下限27港元定价 集资额为50亿美元
百威亚太传以下限27港元定价 集资额为50亿美元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信报报道,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B InBev)分拆的百威亚太(01876)传将以下限定价。 消息人士透露,百威亚太将以每股27元定价,为招股价范围每股27元至30元下限,并会行使部分发售量调整权,集资额为50亿美元(390亿港元)。 百威亚太发售12.6235亿股,并拥有发售量调整权,可发行最多4.649亿股额外股份,集资规模最多518.18亿元。 集团股份昨日截止认购,消息人士透露,公开发售部分初步点算取得超购约2.56倍,认购反应逊于7月时首次上市。 股份将于9月30日挂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详情]

新浪港股 | 2019年09月24日 10:45
啤酒巨头百威亚太重启港股IPO 拟募资缩水一半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9月19日 23:16
百威逼进500亿美元:三原因促涨 49倍估值还能走多远
百威逼进500亿美元:三原因促涨 49倍估值还能走多远

  新浪港股讯 9月30日消息,港股又迎来一只巨无霸,曾经在7月上市搁浅的百威亚太(01876.HK)卷土重赖,今日挂牌上市股价高开高走,午盘暴涨近7%,股价高见28.85港元,市值日前突破3800亿港元,折合486亿美元。 市值逼近500亿美元,列港股前20大市值公司 百威亚太市值高达3814亿港元,在港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位列港股20强,市值将超过保诚、港交所、新鸿基、恒生银行等一干龙头,市值更是远超小米。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百威持股87% 根据公司全球配售结果,公司第一大大股东百威在上市后持股87.22%,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92%,前10大股东持股近94%,股权高度集中。不过,据公司公告,公司公众持股占比15%,符合公众持股量。 多空激战,百威获巨额资金买盘 随着百威亚太不断走高,一方面获利盘资金开始抛售。其中,华泰大幅抛售866万股,玖富抛售229万股,富昌抛售224万股,友信抛售近200万股,极讯亚太、信诚等抛售逾100万股。 另一方面,巨额资金大步入场,其中,瑞银巨幅买入1381万股,摩根士单利买入800万股、小摩、汇丰买入400万股。 多空激战,百威亚太买一虽然只有28万股,但买二、买三高达150万股;卖一虽然78万股,但卖二卖三只有不到80万股。卖9有436人排队沽售114万股,说明散户沽售压力在29港元。 估值高达48.6倍,股价为何大涨? 根据wind数据,目前中国啤酒巨头华润啤酒估值为88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65倍;青岛啤酒日前估值为32.1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33倍。虽然百威估值没有华润高,但远远高估于青岛啤酒,日前百威估值为48.6倍。 公开资料显示,两个月之前,百威亚太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过IPO申请。当时,百威之前每股招股价介于40至47港元,不计算超额配股权,集资最多约764.4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93.84亿元)。以其2018年盈利约14.08亿美元计算,百威当时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45倍。不过,这一计划在7月13日被叫停。 目前,百威亚太市盈率高达48.6倍,比7月份的估值更高,当时市盈率最高为45倍。此外,公司公开发售部分初步点算取得超购约2.56倍,认购反应逊于7月时首次上市。更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以下限定价、公开发售认购偏淡、高估高企,为何百威亚太一反港股破发常态,今日却突然大涨了? 首先,暗盘来说,百威香港暗盘收涨1%,国际暗盘大涨近4%。此举揭示百威首日表现不会太差。 其次,百威散户认购少,沽空压力小。百威机构占比高达95%,沽空压力小。百威本次引入基石投资者 GIC,有稳定股价的作用。其中,公司国际发售占比95%,公开发售占比5%,本身机构持股就多。本次百威重启上市,散户认购资金和超购倍数都较上次减少。 根据百威发售公告,公司本次公开发售集资额不足20亿港元,上次集资额近40亿港元。其次,本次公开发售超额认购为2.64倍,7月份超额认购逾3倍。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如果百威第一次成功上市,首天表现便要跌,因为太多散户,潜在沽压大。相反现在都是由机构拿了股份,短期没有太大沽压,我觉得基金会拿住等入富时或MSCI指数才抛出。 最后,被市场一直诟病的巨额商誉大幅减少。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被打包在内澳洲区域业务在这次赴港IPO中已被剥离,原因在于该区域业务已作价1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4.04亿元)出售给日本朝日集团。资产剥离后,公司商誉已经从2018年底的131.54亿美元减少为2018年底的67.18亿美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商誉再度减少600万美元至67.12亿美元。 百威上涨空间还有多少? 根据早间百威买卖盘可以发现,百威散户沽盘集中在29港元,445人排队卖盘132万股,每人平均2966股,大约30手。 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首日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 此外,伯恩斯坦持相同看法,给予百威亚太(01876.HK)与大市持平的初始评级,目标价30.1港元。 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杨克表示:今天上市非常激动,我们一直关注亚洲市场的增长,百威亚太在股市上也一直有强劲需求,相信未来公司会有出色表现。 麦格理发表报告,首次覆盖研究百威亚太,予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34港元。麦格理表示,虽然中国的啤酒销量上升空间有限,但市场竞争是要高档化,公司藉着完整的产品组合、本地化的销售团队和强大的营销能力,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该行预期,百威在中国的毛利率将有实质改善,并将推动整体盈利增长明显超过收入增长,相信公司是投资者接触中国啤酒行业最具吸引力板块的最佳股份。(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金石)[详情]

百威亚太首日挂牌高开1.48% 市值高达3629亿港元
百威亚太首日挂牌高开1.48% 市值高达3629亿港元

  新浪港股讯 9月27日消息,卷土重来的百威亚太(01876.HK)今日挂牌上市,27日暗盘涨逾1%,今日高开1.48%,报价27.4港元,市值为3629亿港元。 百威落实定价后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今次首天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详情]

百威亚太暗盘收涨1.3% 分析: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
百威亚太暗盘收涨1.3% 分析: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

  新浪港股讯 9月27日消息,卷土重来的百威亚太(01876.HK)将于下周一(30日)挂牌,啤酒巨头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逾2%,最高见27.7港元,收涨1.3%,报27.35港元。该股将于下周一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定价27港元。外电引述消息指,百威亚太暗盘报价为28港元,较定价27港元高3.7%。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这个暗盘不是香港散户暗盘报价,为国际暗盘,机构投资者有个场外暗盘。 百威落实定价后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今次首天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详情]

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近2% 机构:看好首日表现
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近2% 机构:看好首日表现

  新浪港股讯 9月27日消息,卷土重来的百威亚太(01876.HK)将于下周一(30日)挂牌,啤酒巨头百威亚太暗盘盘初涨近2%报27.5港元。该股将于下周一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定价27港元。外电引述消息指,百威亚太暗盘报价为28港元,较定价27港元高3.7%。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这个暗盘不是香港散户暗盘报价,为国际暗盘,机构投资者有个场外暗盘。 百威落实定价后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今次首天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详情]

百威国际暗盘涨3.7%至28港元 颜招骏:看好首日表现
百威国际暗盘涨3.7%至28港元 颜招骏:看好首日表现

  新浪港股讯 9月27日消息,卷土重来的百威亚太(01876.HK)将于下周一(30日)挂牌,外电引述消息指,百威亚太暗盘报价为28港元,较定价27港元高3.7%。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这个暗盘不是香港散户暗盘报价,为国际暗盘,机构投资者有个场外暗盘。 百威落实定价后有分析认为,其估值未算便宜,加上招股反应冷淡,预料百威挂牌后表现一般,股价或见压力。颜招骏表示:看好百威今次首天表现,不在于它的基本面,而是百威的股份主要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上,供求失衡。对比小米首周劲升,最高涨到招股上限22港元,他表示相信百威也会炒到招股上限30港元(最高升幅大约11%)。[详情]

香港第三季度六成新股下限定价 机构一致看淡百威
香港第三季度六成新股下限定价 机构一致看淡百威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本港新股集资(IPO)市场淡静如水,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亚太( 01876 )一如所料以招股价下限定价。据本报统计,7至9月份已上市或已公布定价近廿只新股中有12只以下限定价,占比超过六成!惟有分析相信,随着第四季更多公司启动上市计划,香港仍有望跻身全球三甲。 于周一截止招股的百威亚太公布,每股发售价为27元,属招股范围27至30元的下限。公司行使部分发售量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逾12.62亿股扩大至逾14.51亿股。换言之,发行规模调整后,百威亚太最终集资额将接近392亿元,成为本港今年内最大型新股。 另外,香港交易所( 00388 )已通知发行商,百威亚太上市首日将可股轮齐发;百威亚太期货及期权,亦可于同日推出。 若计及百威亚太,以及在今早挂牌、同样以下限49.6元定价的复宏汉霖生物( 02696 ),今年首三季于香港上市的92只新股合共集资1,225亿元,令香港目前在今年度全球交易所集资排名中超越上海,成为第三位。 然而,本报翻查资料发现,撇除未定价新股,今季在港作首次公开发售的19只新股中,有12只以下限定价,占比达63.15%;另有5只定价为中下或接近下限范围。近月新股定价保守,多只中大型新股叫停上市计划,8月份更只有一只新股挂牌,加上中资企业纷纷到美国上市,令人担忧香港今年是否可在全球三甲排名中占一席位。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刘国贤指,企业近月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令首三季度集资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但随着ESR Cayman再度递交上市申请,以及百威亚太成功卷土重来,反映市场气氛改善。 联交所披露易网页显示,不少中大型企业已通过聆讯,随时可开始招股,包括市传集资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的捷克消费金融企业捷信集团、有望成为本港第十只未盈利生物科技股的亚盛医药(Ascentage Pharma),以及今日公布招股详情的内地物管商鑫苑物业服务等。 刘国贤续指,香港新股市场仍然为一众IPO申请人首选的上市地点之一,7至8月的主板新上市申请个案更是按年增长约30%,相信第四季新股上市宗数将回升,令港交所有望保持全球前三大新股市场地位。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亦称,目前不少企业倾向以下限定价,反映IPO市场并非一面倒太悲观,新股减价上市同时是代表企业有给予获利空间,相信能增加投资者信心。但他估计,近月新股市场几乎停滞,加上上市改革后创业板上市宗数锐减,今年首三季新股宗数已按年减少约20%,预期全年宗数也必较去年的逾200宗要少。 集资额方面,他认为目前全球IPO市场都被大型新股所主导,假若沙特阿美于今年内在沙特及其他交易所上市,将轻易令全年排名洗牌;相反如果沙特阿美未能在今年内上市,以及阿里巴巴赶及在年内来港挂牌,香港则有机会跻身三甲。[详情]

港交所将推百威亚太股票期货及期权 上市当日可卖空
港交所将推百威亚太股票期货及期权 上市当日可卖空

  9月24日,港交所(00388)宣布,百威亚太(01876)股票期货及期权将于下周一(30日)百威亚太上市日同日推出。此外,已通知发行商,与百威亚太相关的衍生权证可于该股份上市当日挂牌。 百威亚太上市后,将于同日纳入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名单。 具体如下: 智通财经了解到,百威亚太每股发行价27港元-30港元,并行使部分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初始的12.62亿股扩大至14.51亿股发售股份,以补足额外市场需求。 百威英博称,在行使超额配股权之前,股票发行的总收益将达到392亿港元(约50亿美元);如果全部行使超额配股权,预计额外收益总额将达到59亿港元(约7.5亿美元)。百威英博计划将股票发行的全部净收益用于偿还债务。[详情]

百威亚太最新市值3627亿港元 48倍估值远高于7月份
百威亚太最新市值3627亿港元 48倍估值远高于7月份

  新浪港股讯 9月24日消息,全球最大啤酒公司百威英博旗下的百威亚太24日公告,发行价定为27港元。公司已部分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初始约12.62亿股扩大至14.52亿股,以此计算,公司按招股价上市市值将高达3627亿港元,折合463亿美元,是青岛啤酒的5.2倍,华润的2.7倍。按照计划,百威亚太9月30日将在港交所上市。 百威英博公告称,百威亚太香港IPO定价为27港元/股,已部分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将全球发售规模由初始约12.62亿股扩大至14.52亿股。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此次发行的总收益将达到392亿港元,如果超额配售选择权被全部行使,百威英博预计额外总收益将达到590亿港元。 集团股份昨日截止认购,消息人士透露,公开发售部分初步点算取得超购约2.56倍,认购反应逊于7月时首次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被打包在内澳洲区域业务在这次赴港IPO中已被剥离,原因在于该区域业务已作价1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4.04亿元)出售给日本朝日集团。在剥离之后,根据公司最新财务资料,公司2017年收入从77.9亿美元变为60.99亿美元,2018年营收从84.6亿美元变为67.4亿美元。公司2017年净利从10.79亿变为5.74亿美元,2018年净利从14.08亿美元变为9.58亿美元。 以公司2018年净利为例,按照百威亚太463亿美元估值,公司估值为48.3倍。而如果以公司中期净利6.02亿美元估算,公司今年净利最高为12亿美元,以此估算公司估值为38.6倍。因此公司估值大约处于38.6倍——48.3倍之间。 公开资料显示,两个月之前,百威亚太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过IPO申请。当时,百威之前每股招股价介于40至47港元,不计算超额配股权,集资最多约764.4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93.84亿元)。以其2018年盈利约14.08亿美元计算,百威当时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45倍。不过,这一计划在7月13日被叫停。 如果以2018年净利估算来看,百威亚太市盈率高达48倍,比7月份的估值更高,当时市盈率最高为45倍。 此外,根据wind数据,目前中国啤酒巨头华润啤酒估值为87.8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67.3倍;青岛啤酒日前估值为32.4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33.8倍。虽然百威估值没有华润高,但远远高估于青岛啤酒。[详情]

百威亚太传以下限27港元定价 集资额为50亿美元
百威亚太传以下限27港元定价 集资额为50亿美元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信报报道,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B InBev)分拆的百威亚太(01876)传将以下限定价。 消息人士透露,百威亚太将以每股27元定价,为招股价范围每股27元至30元下限,并会行使部分发售量调整权,集资额为50亿美元(390亿港元)。 百威亚太发售12.6235亿股,并拥有发售量调整权,可发行最多4.649亿股额外股份,集资规模最多518.18亿元。 集团股份昨日截止认购,消息人士透露,公开发售部分初步点算取得超购约2.56倍,认购反应逊于7月时首次上市。 股份将于9月30日挂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详情]

啤酒巨头百威亚太重启港股IPO 拟募资缩水一半
啤酒巨头百威亚太重启港股IPO 拟募资缩水一半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晨光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过了将近两个月之后,百威亚太再度冲刺港股IPO。9月18日,百威亚太公告称拟于9月18日至23日公开招股。百威亚太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分拆旗下的亚太业务组成的一家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百威亚太拟发行12.62亿股,发行价区间为27港元~30港元/股,预期于9月30日上市。相比上次招股,此次百威亚太还出售了澳洲业务,并多了一位基石投资者——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 剥离澳洲业务 根据招股资料,百威亚太为泛亚洲啤酒酿造商,生产、进口、推广、分销及出售超过50个拥有或获许可使用的啤酒品牌。 百威亚太母公司百威英博总部位于比利时,是全球五大消费品公司之一,百威英博在1987年英特布鲁成立后,开始全球化扩张。2016年百威英博以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酿制企业南非米勒(SABMiller),稳居全球啤酒行业“一哥”宝座。 实际上,今年5月份百威亚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百威亚太7月份时曾宣布暂停IPO,并表示未进行此项交易的原因包括现行市场在内的多种因素。 招股书显示,2017年和2018年,百威亚太的收入分别约为60.99亿美元及67.4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百威亚太拟全球发售约16.27亿股,发售价区间为40港元~47港元/股,按招股价上限计算,百威亚太IPO 最多可募资764.7亿港元。不过此次百威亚太调整了招股价区间,每股发行价为27港元至30港元,拟发行12.62亿股,如果按照价格上限计算,拟募资额最高约为378.6亿港元,相比上次减半。 值得注意的是,百威亚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应付百威英博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 对比可以发现,此次百威亚太还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方面,公司出售了澳大利亚业务给日本朝日集团控股(Asahi Group Holdings , Ltd.),交易价格约为160亿澳元,约折合850亿港元;另一方面,百威亚太找到了基石投资者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背书,二者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同意认购10亿美元左右股份。 香港富昌证券研究员曾子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募资减少,一方面有市场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公司之前出售了澳洲业务。在曾子明看来,百威亚太作为行业龙头,享有高估值也属正常,况且现在食品饮料龙头股大多都处于这几年的新高状态。 国内高端啤酒的“头把交椅” 聚焦到中国市场,百威亚太在高端啤酒领域有较大优势。 根据GlobalData数据,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全球最大,2018年,中国总啤酒市场消费量为488亿升,占全球消费量的25%,但人均只有35升,增长潜力巨大。从市场份额看,华润雪花、青岛、百威、燕京和嘉士伯合计占2018年中国啤酒消费市场总量的约70%,其中百威位列第三位。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国内啤酒行业早些年就已经完成了资本化、寡头化,现在主要向特色化、区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实际上,我国在高端啤酒领域近年来发展较快。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超高端啤酒的价格接近实惠啤酒价格的11.6倍,高端及超高端类别的消费量占比由2013年的10.9%上升至2018年的16.4%。 记者注意到,根据GlobalData数据,在高端及超高端类别啤酒国内市场份额上,百威亚太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占比46.6%,其他高端品牌主要有青岛、雪花、嘉士伯等。 近年来,国内啤酒巨头对高端啤酒也是频频布局,2018年啤酒巨头华润啤酒(00291,HK)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收购喜力在华的7家公司,发力高端市场。 蔡学飞告诉记者,国内之前的主流啤酒是淡啤,近几年的原浆、精酿等属于高端啤酒,现在国内啤酒的高端化主要是“新概念”的高端化,随着消费小众化、多元化,伴随着整个食品行业的消费升级,高端啤酒市场也在快速扩容。 在蔡学飞看来,啤酒品牌品质化、品牌化的回归也促进了高端品牌的发展,“从2016年开始,虽然啤酒行业处于徘徊状态,高端啤酒总量却一直在增长,主要是通过年轻群体消费的场景化,夜场增长幅度很大”。他认为,体育营销也是带动高端啤酒扩容的原因之一。 后来者是否还有机会挤进高端市场?蔡学飞认为,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更透明,网购兴起,催生了很多小众市场,“消费的碎片化、社群化,原来夜场垄断的高端啤酒正向大众消费市场过渡”。[详情]

百威亚太IPO已获全额认购 每手入场费大减36%较吸引
百威亚太IPO已获全额认购 每手入场费大减36%较吸引

  新浪港股讯 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亚太(01876)重启香港上市计划。外电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百威亚太多达378亿港元(约48亿美元)的香港IPO已获全额认购。 银行消息透露,百威亚太将引入新加坡主权基金GIC为基石投资者,投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而五大多头投资者(long-only investors)亦表示有兴趣认购该股。连同GIC,指示性买空需求在40亿美元以上。 百威亚太将于纽约时间9月23日公布IPO定价,其招股价范围是每股27至30港元。百威亚太计划全球发售12.62亿股,其中5%在香港公开发售,集资约378亿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约3030.23港元,较7月时招股价入场费每手4747.36港元大减逾36%,预期9月30日挂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 昨天出席推介会的投资者称,百威亚太今次招股吸引力较上次大,因上次定价偏高,而今次公司剥离澳洲业务后,定价对投资者而言相对具说服力,相信今次投资公司的可能性较上一次大。[详情]

散户投资者对百威亚太香港IPO反应慢热 机构已超购
散户投资者对百威亚太香港IPO反应慢热 机构已超购

  新浪港股讯 9月19日消息,香港信报援引券商消息称,迄今为止散户投资者对百威亚太香港IPO的反应慢热;六家本地券商总共借出7.05亿港元孖展额,相当于面向散户部分的约37%。机构部分可能已被超额认购。[详情]

百威重启港股IPO 募资额拟缩减一半仍为今年全球第二
百威重启港股IPO 募资额拟缩减一半仍为今年全球第二

  原标题:日赚2730万元,百威啤酒重启港股IPO!募资额拟缩减一半,仍为今年全球第二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两年来餐饮企业港股IPO如火如荼,在去年海底捞上市、近日卖面的九毛九也递交了招股书之后,啤酒巨头百威亚太也准备再次冲刺港股! 9月18日,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亚太正式开启招股,计划发行12.6亿股,每股发行价27港元-30港元,预计9月30日上市。按照最高发行价计算,百威亚太此次至多可募资378.7亿港元,约合48.5亿美元。 这是百威亚太在今年7月中止港股IPO后,再次向港交所发出上市申请。与第一次上市计划募集98亿美元的资金相比,此次上市募资规模缩减了一半以上,但从规模看仅次于今年Uber81亿美元IPO。百威亚太若成功上市,或将成为年内全球第二大IPO。 销量业绩傲视群雄 科罗娜、百威、哈尔滨啤酒。这些耳熟能详的啤酒品牌有着共同的联系:都是百威亚太旗下产品。百威亚太目前生产及销售的啤酒品牌超过50个,按2018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 根据GlobalData提供数据,百威亚太2018年在中国市场、欧洲、韩国的啤酒销售额均排名第一,在印度与越南的啤酒销售额及啤酒销量排名也位居前三。2018年,按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计,公司亦是以亚洲为基地的啤酒公司中溢利最高的其中一家。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共拥有62家酿酒厂及73个经销中心,全职雇员超过3.1万名。 从产品结构看,百威亚太按照质量与价格将啤酒分为三类:高端及超高端品牌、核心及核心+品牌以及实惠品牌。受亚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与城市化等宏观经济的影响,消费者正偏好更高端的啤酒类别以及贵价啤酒,高端及超高端类别品牌贡献了百威亚太绝大部分收入。 ▽百威亚太啤酒产品一览 与内地多家啤酒上市公司相比,百威亚太的收入规模可谓是傲视群雄。2017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9亿美元、84.5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550.97亿元、598.29亿元,年增长率6.1%;公司纯利分别为10.77亿美元、14.0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76.17亿元、99.66亿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纯利分别为19.93亿美元、3.5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40.96亿元、24.83亿元。 相比之下,A股盈利能力最强的青岛啤酒2018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只有265.75亿元、14.22亿元。 两月之内二度申请上市 此次百威亚太受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在今年7月刚刚中止在港股IPO计划。 2019年5月10日,百威亚太正式递交上市申请文件,6月14日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7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彼时百威亚太拟以每股40-47港元的价格发行16.27亿股,最多可募集764.47亿港元。有望成为年内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但仅仅过了10天,7月14日,百威亚太便宣布基于考虑多项因素,公司与联席代表磋商后,已决定不再进行全球发售及在港上市计划。 对于此前中止IPO,外界猜测或与其发行价及估值较高有关。有媒体报道称,机构投资者认为百威亚太估值过高要求降低定价,但双方均不妥协,于是选择中止IPO。 对于二度申请上市,百威亚太专门于9月17日在香港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有媒体报道称,百威亚太在会上称现在百威IPO跟之前有三点区别:第一,卖了澳洲的一个业务,通过这次IPO,会令百威有大的增长空间,更多的自由现金,帮助未来的并购;第二,多了基石投资者GIC;第三,和投资者沟通,认为现在是个好的时机,市场对这个公司的平台有较大兴趣。 招股书显示,本次百威亚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全部使用于偿还应付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还债是百威英博此次将百威亚太分拆上市的重要原因。 截至2018年末,百威英博净债务高达1028.4亿美元,2019年公司连续遭两家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为减轻债务压力,7月19日,百威英博在全球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显示,百威英博已同意以约16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77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澳大利亚子公司Carlton & United Breweries(CUB)出售给日本饮料食品巨头朝日集团(Asahi Group Holdings Ltd。)。百威英博从澳大利亚业务剥离中获得的大部分收益,将用于还清债务,该交易预计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不过对百威亚太而言,此次上市或将是业绩增长的新起点。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8年,按消费量及价值计,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啤酒消费地区,亦是全球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18年,亚太占全球啤酒消费量的37%,且预期2018年至2023年将贡献全球啤酒消费量增幅的47%。 关于未来发展,百威亚太称将用四大商业策略推动收入增长,具体包括:第一,规模性高端化:透过探索新的包装方式及营销途径,针对特定的消费趋势,持续借助品牌达致增长;第二,核心类别差异化:发展核心及核心+类别品牌的增长潜力;第三,发展关连非啤酒类饮品:通过利用核心资产及资源来不断创造及识别新产品;第四,市场扩张:已开发且会继续配置市场扩张模式,以把握新市场的机会。[详情]

IPO重启 募资额缩水近半 百威亚太曲折港股上市之路
IPO重启 募资额缩水近半 百威亚太曲折港股上市之路

  (本文约2300字,读完需要6分钟) 9月18日,几经波折的百威亚太(01876)终于得以再次回归港股IPO。 时隔两月后,百威亚太将于9月18日-9月23日重新招股,并有望于9月30日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此次招股价定价于27 - 30港元,共计发行12.62亿股,集资额约340.83亿港元至378.69亿港元,较7月份首次IPO 764.47亿港元目标缩水近半。 从此次公司IPO定价来看,显然百威英博(BUD.US)并不想冒更大的风险,采取了一个较为保守的策略。在定价上所做出的巨大让步,也给予了投资者更大的信心。正如百威亚太CEO杨克(Jan Craps)在周二的记者会上提到,现在是个很好的时机,市场对公司平台也有很大兴趣。 如果说,作为世界啤酒巨头旗下企业第一次未能完成IPO是一次不幸,那么第二次若是再被搞砸,就更像是一场事故了。虽然CEO杨克于记者会上表示,如果27 - 30港元的价格依然未能吸引投资者,公司仍愿意再次放弃IPO。但在行为上,公司却为自己保留了发售量调整权。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若IPO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还可行使发售量调整权。据悉,公司将可增发至多38%的股份,总募资额可增至66亿美元,为百威亚太募资提供充足弹药。对此,CEO杨克表示,发售量调整主要应对投资者需要,相信调整并不会使投资者股权被稀释。 1 控制债务为重要目标 回溯公司2个月前的IPO搁置,招商证券剖析有四大原因,除对公司母企债务问题和商誉减值风险的担忧外,发行价格过高则被其作为了四大原因之首。而在此次IPO中,公司则给出了大幅低于首次IPO的价格,除此之外,公司还将澳洲业务出售,并引入了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作为基石投资者。 而若要理解公司所做出一系列动作的背景,则需要从百威亚太首次IPO时便肩负的使命——“子还母债”说起。2016年,百威英博最终以680亿英镑完成了对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SAB Miller的收购。刷新世界啤酒史上收购记录的同时,bud light、budweiser等主要品牌美国份额也有所缩减。截至2018年末,百威英博已以1028.4亿美元债台高筑。 即使是啤酒界的大哥大,也难以摆平这样高额的债务压力。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为解决沉重的债务负担,公司已为稳定资产负债表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在去年决定派息减半,发力高端啤酒并削减成本等。据百威英博表示,公司希望于明年将净负债与营业收入比由18年底的4.6降至4以下。 可以预见,近年围绕百威英博的主题之一少不了“还债、还债、还债”。此次百威亚太在香港的上市,则也是百威英博削减债务的举措之一。 2 出售澳洲业务有何考量? 除此之外,在首次IPO叫停数日后,百威英博所做出的第一个大动作便是将澳洲的业务从百威亚太中剥离。7月19日,百威英博在其官网宣布,已将澳洲子公司以约11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日本朝日集团(Asahi Group Holdings)。 澳大利亚业务的出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母公司部分债务压力。百威亚太于9月12日更新的招股书中也强调到,澳洲业务已并不属于泛亚平台的一部分。百威亚太CFO Guilherme Castellan也表示,从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由于澳大利亚为成熟市场,增长已有所放缓。将澳大利亚业务出售后,百威亚太的债务比率也将显得更为可控。 当然,在公司出售澳大利亚业务的同时,中国区在百威亚太中的比重也被逐渐放大。据百威亚太CFO介绍,对于百威亚太来说,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去年,百威英博在中国的销量增长8.3%。其中,百威(Budweiser)和科罗娜(Corona)等品牌表现尤为出色。 根据GlobalData的资料,公司2018年的啤酒销售额在中国排名第一,高端及超高端类别销售额及销量也均排名第一。 从公司第二次聆讯后提交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出,亚太东部的收入由1%提高至了8.6%。同时,公司出售澳洲业务的举措也符合稳定资产负债表的目标。正如公司CEO杨克在谈到出售该业务时提到的:“我们比两个月前更是一家成长型公司了”。 除了达到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债务的目的外,澳大利亚业务的出售,也使得百威亚太未来的收购变得更有吸引力。百威亚太也曾表达了未来在亚洲扩张的意愿。其中,东南亚或是其最感兴趣的市场,如泰国、越南、菲律宾、老挝和缅甸等。 公司CEO杨克也在记者会上指出,之所以目前东南亚市场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主要与本土品牌没有区域分布有关。他认为,这些市场还没有被完全开发,也没有出现真正的国际品牌,百威亚太有机会将其规模和经验于当地施展。 3 2019年最受瞩目新股 虽然百威对外声称,若投资者认购预期较弱依然可能选择取消IPO,但经历的一次搁置后,这次的IPO百威亚太更需要势在必得。此次,公司也引入了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作为基石投资者。对方同意购买百威亚太10亿美元股票,并持有至少6个月。 对于此次公司提出的价格,信诚证券分析师陈伯豪认为,以上限价及18年度盈利约9.59亿美元计算,市盈率约53倍,目前的估值并不便宜。然而,由于百威亚太规模大于同业,其享有一定溢价。Bernstein饮料分析师Trevor Stirling则表示,该价格在合理价格区间内,为投资者提供了合理的上涨空间。 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百威亚太都将成为今年以来最受瞩目的新股,或将成为2019年全球最大的IPO。 [详情]

百威亚太今起招股:折半的募资额 突然冒出的基石投资
百威亚太今起招股:折半的募资额 突然冒出的基石投资

  据IPO早知道消息,百威亚太将于今天(9月18日)正式开始招股,直至23日结束并完成定价,并计划在9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区间为每股27至30港元。 来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写,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 | C叔 排版 | C叔 按照百威亚太昨日公布的计划,共计发行12.62亿股股票,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作公开发售;按发行价上限计算,此次募资额至多约为379亿港元(约48.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百威亚太7月拟IPO时至多764亿港元(约98亿美元)的募资额,目前预计的募资额仅为彼时的不足5成。与7月公布的募资用途相同,百威亚太此次募资所得资金依旧将用于偿还母公司债务。 此外,与首次IPO未引入基石投资者不同,百威亚太在此次IPO的过程中引入了新加坡主权基金GIC作为基石投资者,投资额为10亿美元左右。 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为何此次选择引入基石投资者时,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Jan Craps表示原因其一是市场环境不同;其二是公司在跟投资者介绍业务的过程中,后者对公司有了更多的了解。Jan Craps还特意在发布会上强调“这次引入基石投资者是因为GIC主动来找我们”。 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Jan Craps 为了在募资规模上有更大弹性,百威亚太的此次招股除了常规的15%超额配股权,另设有发售量调整权,如果发售量调整权全部行使的话,公众持股量将从9.53%增加至15%。 百威亚太亦在发布会上就两次IPO计划的区别作出了总结回应,其表示主要有以下3方面不同:一是出售了澳洲业务;二是引入了基石投资者;三是投资者认为现阶段是一个好的上市时机。 百威亚太管理团队 百威亚太在9月12日更新的招股文件中同样强调了澳洲已并不属于泛亚平台的一部分。更早之前7月19日,百威英博在官网宣布已将澳洲子公司以约113亿美元出售给了日本朝日集团(Asahi Group Holdings);从中所获得的部分收益将用于偿还债务,上述交易预计于2020年Q1完成。 当然,尽管募资额相比之前有了大幅下调,但48.5亿美元的募资额也将使百威亚太成为继Uber之后,2019年全球第二大IPO项目。[详情]

啤酒巨头重启分拆上市:百威亚太今招股
啤酒巨头重启分拆上市:百威亚太今招股

  原标题:啤酒巨头重启分拆上市:百威亚太今招股 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 陈燕青)在暂停IPO计划两个月后,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重启分拆的百威亚太如今又重启发行。百威亚太17日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重启香港IPO。计划以每股27-30港元的价格发行约12.6亿股股票,目标融资至多379亿港元(约48.5亿美元),是7月份首次公布IPO计划时764.47亿港元目标的大约一半。公司预计将于9月23日敲定IPO价格,并于9月30日正式上市。 百威亚太表示:公司将于周三起开始招股,预计9月23日定价,9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 有消息称,百威亚太寻求通过基本交易筹集大约50亿美元,增发选择权融资额在20亿美元左右。如果百威亚太顺利募资70亿美元,其上市规模将是今年全球第二大IPO公司。此前5月份,打车巨头优步在美股募资81亿美元。 一位投资港股的私募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正洽谈引入新加坡主权基金即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为战略投资者,投资额10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百威亚太2017年和2018年营收分别是77.9亿美元及84.59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0.77亿美元及14.09亿美元。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9.93亿美元,净利润3.51亿美元。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6%、55%、54%。 根据安信国际此前统计,国内啤酒行业龙头华润啤酒市盈率53倍、青岛啤酒34倍、重庆啤酒44倍;海外啤酒龙头因处于成熟市场,估值普遍在20-25倍之间。公司作为高端啤酒龙头具有较强稀缺性,应能享有一定估值溢价。 此前,本应于7月19日在香港上市挂牌的百威亚太7月14日突然表示决定终止IPO。母公司百威英博当时称,考虑到香港市场当前环境,公司选择终止百威亚太香港上市计划,但依然对这一市场保持关注,并重新作出评估,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百威亚太则称,基于考虑多项因素,包括现行市况,公司与联席代表磋商后,决定终止上市计划。 根据港交所的上市流程,由于百威亚太此前已通过上市聆讯且在有效期内,因此可以很快启动招股。 对于百威亚太的上市,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百威英博分拆出潜力最大的亚太市场上市,很大目的或是为了降杠杆。此次分拆上市,不但可以筹集几十亿美元资金,而且有利于做大做强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详情]

百威亚太发布会8大要点:为何现在上市 为何引入基投
百威亚太发布会8大要点:为何现在上市 为何引入基投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百威亚太明起公开招股:最高价30港元 预计30日上市 百威英博亚太子公司重启香港IPO计划,目标融资至多379亿港元(约48.5亿美元),是7月份首次公布IPO计划时764.47亿港元目标的大约一半。百威亚太计划以每股27-30港元的价格发行约12.6亿股股票。公司预计将于9月23日敲定IPO价格,并于9月30日正式上市。 百威亚太:9月18日开始路演 95%国际发售5%公开发售 百威亚太表示:百威亚太计划以每股27-30港元的价格发行约12.6亿股股票。路演9月18日开始,定价日期会在9月23日,上市日期定在9月30日。基石投资者 GIC 投资大约10亿美金左右。其中国际发售占比95%,公开发售占比5%。 百威亚太:敲定基石投资者GIC 投资规模大约10亿美元 百威亚太表示:公司与基石投资者GIC订立基石投资协议,GIC投资大约10亿美金左右。而GIC现时的投资组合规模逾1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百威:重启IPO与之前有3大区别 现在是个好时机 关于现在百威IPO跟之前IPO的区别,百威亚太表示有3个区别,包括:卖了澳洲的一个业务,通过这次IPO,会令到百威有个大的增长空间,更加多的自由现金,帮助未来的并购等。 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是好选择 做决定不看短期看长期 关于怎么样看现在香港社会情况,会否影响到百威的上市计划?百威表示:我们都明白,现在确实是动荡时间,我们作为一个亚太区领先的公司,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香港作为上市地对公司未来增长是个好的选择。我们的历史超过100年,做决定也不是短期的,看长期。 百威:没有特定目标公司要合并 一直会注意亚太市场 公司现在目前是不是在亚太区有合并的机会?百威表示:公司一直重申亚太合并是我们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主要会留意,领先地位的市场,例如日本,亚太区东南亚我们觉得是一个好有趣的市场,例如越南、菲律宾、老挝,这些市场都觉得有增长空间,会留意。 为何选择现在上市?百威:现在公司增长、盈利空间更大 至于为什么现在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增长空间更加大,市况虽然差点,但是公司的增长、盈利空间都比之前更加好,而我们都觉得投资者对这方面更有兴趣。(备注:根据母公司百威英博的公告信息:出售澳大利亚业务给日本朝日集团控股,交易价格是160亿澳元,折合港币881.8亿港元。这个金额比之前百威亚太计划上市时募集的资金上限764.5亿元还要多。) 为何引入基投?百威:投资者希望引入 GIC主动来找 有记者问公司上次为什么没有基石投资者,这次却引入了?公司表示:一是市场环境不同,二是跟投资者接触一轮,介绍业务之后,投资者表示对业务有一定了解,希望引进基石投资者。此外,百威表示:“这次引入基石投资者是因为GIC主动来找我们”。[详情]

为何引入基投?百威:投资者希望引入 GIC主动来找
为何引入基投?百威:投资者希望引入 GIC主动来找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问公司上次为什么没有基石投资者,这次却引入了?公司表示:一是市场环境不同,二是跟投资者接触一轮,介绍业务之后,投资者表示对业务有一定了解,希望引进基石投资者。此外,百威表示:“这次引入基石投资者是因为GIC主动来找我们”。 [详情]

为何选择现在上市?百威:现在公司增长、盈利空间更大
为何选择现在上市?百威:现在公司增长、盈利空间更大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这次IPO,母公司负债量不是唯一目标。公司将通过上市,更加发展公司的品牌,使得公司成为亚太区领先公司,更加发展亚太业务。对于百威重启上市是否有信心,公司表示:我们一直对公司发展有信心,投资者也对我们业务有很大兴趣。 至于为什么现在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增长空间更加大,市况虽然差点,但是公司的增长、盈利空间都比之前更加好,而我们都觉得投资者对这方面更有兴趣。(备注:根据母公司百威英博的公告信息:出售澳大利亚业务给日本朝日集团控股,交易价格是160亿澳元,折合港币881.8亿港元。这个金额比之前百威亚太计划上市时募集的资金上限764.5亿元还要多。) [详情]

百威:没有特定目标公司要合并 一直会注意亚太市场
百威:没有特定目标公司要合并 一直会注意亚太市场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公司现在目前是不是在亚太区有合并的机会?百威表示:公司一直重申亚太合并是我们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主要会留意,领先地位的市场,例如日本,亚太区东南亚我们觉得是一个好有趣的市场,例如越南、菲律宾、老挝,这些市场都觉得有增长空间,会留意。一般我们有兴趣的市场,且在品牌高端化上比较落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市场上推行品牌高端化。目前没有特定目标公司要合并,但一直会注意亚太市场。(发自香港 新浪财经 徐雯) [详情]

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是好选择 做决定不看短期看长期
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是好选择 做决定不看短期看长期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关于怎么样看现在香港社会情况,会否影响到百威的上市计划?百威表示:我们都明白,现在确实是动荡时间,我们作为一个亚太区领先的公司,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香港作为上市地对公司未来增长是个好的选择。我们的历史超过100年,做决定也不是短期的,看长期。(发自香港 新浪财经 徐雯) [详情]

百威:重启IPO与之前有3大区别 现在是个好时机
百威:重启IPO与之前有3大区别 现在是个好时机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关于现在百威IPO跟之前IPO的区别,百威亚太表示有3个区别:1)卖了澳洲的一个业务,通过这次IPO,会令到百威有个大的增长空间,更加多的自由现金,帮助未来的并购。2)多了基石投资者就是GIC(注: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立于1981年,GIC现时的投资组合规模逾1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3)目前和投资者沟通,认为现在是个好的时机,现在市场对这个公司的平台有好大兴趣。 [详情]

百威亚太:敲定基石投资者GIC 投资规模大约10亿美元
百威亚太:敲定基石投资者GIC 投资规模大约10亿美元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闻发布会。 百威亚太表示:公司与基石投资者GIC订立基石投资协议,GIC投资大约10亿美金左右。而GIC现时的投资组合规模逾1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此外,百威表示:百威是一个有强达增长前景和盈利的公司,在亚大区是最有盈利公司之一,2018年收入67亿美金。未来会通过并购在亚太区保持巨大的增长,通过亚太区的合并可以继续推进品牌高端化,也都可以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亚太区有56个啤酒厂,61个分发中心。(发自香港 新浪财经 徐雯) [详情]

百威亚太:9月18日开始路演 95%国际发售5%公开发售
百威亚太:9月18日开始路演 95%国际发售5%公开发售

  新浪港股讯 9月17日消息,百威亚太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将出席发布会。 百威亚太表示:百威亚太计划以每股27-30港元的价格发行约12.6亿股股票。路演9月18日开始,定价日期会在9月23日,上市日期定在9月30日。基石投资者 GIC 投资大约10亿美金左右。其中国际发售占比95%,公开发售占比5%。(新浪财经 徐雯 发自香港) [详情]

百威亚太明起公开招股:最高价30港元 预计30日上市
百威亚太明起公开招股:最高价30港元 预计30日上市

  新浪港股讯 据知情人士称,百威英博亚太子公司重启香港IPO计划,目标融资至多379亿港元(约48.5亿美元),是7月份首次公布IPO计划时764.47亿港元目标的大约一半。消息人士称,百威亚太计划以每股27-30港元的价格发行约12.6亿股股票。公司预计将于9月23日敲定IPO价格,并于9月30日正式上市。[详情]

百威英博或以最高每股30港元推介百威亚太香港IPO
百威英博或以最高每股30港元推介百威亚太香港IPO

   知情人士透露,百威英博已重启亚洲子公司的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并势将以每股27-30港元推介其股票。由于事未公开,知情人士不愿透露姓名。 彭博上周报道称,百威亚太计划不晚于本月底通过在香港发行股票募集约50亿美元。这大约是7月最初上市计划的一半,那时它计划筹集高达98亿美元的资金。 百威亚太重启IPO势将给香港交易所带来提振。据汇编数据,以50亿美元的筹资规模来看,这家啤酒酿造商的IPO将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排在第一的是Uber Technologies 5月份的81亿美元IPO。 知情人士称,发行计划的细节仍可能有变化。百威英博的一位代表不予置评。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此次香港股票发售的联席保荐人。[详情]

传百威亚太招股价介乎27-30港元 集资最多70亿美元
传百威亚太招股价介乎27-30港元 集资最多70亿美元

  新浪港股讯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重启分拆的百威亚太在港上市,并拟通过基本交易筹集50亿美元(约392.5亿港元)及增发选择权融资20亿美元,集资最多70亿美元(约549.5亿港元),招股价介乎27-30港元。 百威亚太将于今日(17日)下午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执行董事兼 首席执行官杨克(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及执行董事Frank Wang将会出席。据此前报道指,百威亚太新集资目标为50亿美元,预计本月23日定价,本月30日挂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上市保荐人。[详情]

百威亚太目标是进行规模至多70亿美元的香港IPO
百威亚太目标是进行规模至多70亿美元的香港IPO

  新浪港股讯 据IFR Asia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百威亚太寻求通过基本交易筹集大约50亿美元,增发选择权融资额在20亿美元左右。根据此前报道,百威亚太将于周二下午5点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执行董事Frank Wang将出席发布会。 百威亚太将于今日(17日)下午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执行董事兼 首席执行官杨克(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及执行董事Frank Wang将会出席。据此前报道指,百威亚太新集资目标为50亿美元,预计本月23日定价,本月30日挂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上市保荐人。[详情]

二次冲刺IPO 百威亚太为何对香港市场恋恋不舍?
二次冲刺IPO 百威亚太为何对香港市场恋恋不舍?

  原标题:二次冲刺IPO 百威亚太为何对香港市场恋恋不舍? 来源:格隆汇 百威亚太第一次IPO是在7月初,两个月之后继续冲刺IPO。当时百威取消上市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发售的机构订单不足,但是又不愿意下调募资额。结果多数机构没有买账,最终导致上市流产。 第二次IPO有哪些不一样? 那么这次上市结果会不一样吗?9月12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百威亚太已经重新提交资料,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保荐代表人。有著名投行背书,相信难度也会小很多。 这段时间内,百威亚太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百威”,为什么呢?因为百威亚太已经发生过重大资产变更。根据母公司百威英博的公告信息:出售澳大利亚业务给日本朝日集团控股,交易价格是160亿澳元,折合港币881.8亿港元。这个金额比之前百威亚太计划上市时募集的资金上限764.5亿元还要多。 百威英博的控股方是一群擅长精打细算的巴西佬,对于这笔交易百威是没有吃亏的。百威英博在澳洲有7家酿酒厂,其中一次性打包出售的还包括公司在该地区的品牌所有权和使用权。至于百威亚太地区的业务这么多,为什么会偏偏选中澳大利亚这块市场出售,这就离不开巴西人的精明了。 根据百威亚太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按消费量和增速计算,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也是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2018年到2023年预计亚太地区将会贡献全球啤酒消费量增幅的47%。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啤酒市场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这片市场里的增长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公司产能分布来看,中国,澳洲,韩国,印度和越南是主要市场。其中亚太地区东部主要是澳洲,日本韩国,是高度成熟的啤酒市场;而西部地区包括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是增速较快的市场。 百威出售澳洲地区的业务不仅因为市场高度成熟,增长空间不大,而且澳洲地区的竞争格局明朗,也有来自对手的压力。2018年,澳洲市场啤酒行业的CR5占比是91.9%,百威英博占比48.8%,Lion Nathan 品牌以36.4%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市场高度成熟的背景下,消费量始终上不去,加上当地啤酒品牌的实力不弱,百威挑中这块资产出售也在意料之中。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对于百威亚太估值逻辑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澳洲地区处于成熟市场,业绩增速慢,会拉低百威亚太整体的业绩表现。剥离这部分业务之后,公司的财务数据会更加靓丽,之前不愿意给出高估值的投资人也会改变看法。 同时经过各种暴力事件冲击之后,香港金融业也不是很乐观,券商投行的日子也不好过。香港的新股市场萎靡不振,8月份只有1起IPO,对于百威亚太这么大体量的肥肉,大投行自然不会放过。经过‘精心打扮’之后的百威亚太,成功实现一石二鸟的套路,通过卖资产既缓解了母公司短期的债务压力,又改变了市场对于公司估值的看法。所以这次上市比上次阻力更小,已经十拿九稳。 坚持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百威英博在2015年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之后,从此也就奠定在啤酒市场全球霸主的地位。同时并购背后带来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百威英博也是负债累累。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百威英博的杠杆比率从2015年的320%又增长到360%,净债务高达1028.4亿美元,为此2018年的利息支出也高达629.2亿元人民币。 在巨额的财务杠杆下,2018年百威英博的净利润才299.8亿元,利息支出是净利润的2倍有余,可以想象,高负债吞噬了公司大块的利润,而且影响了业绩增速。 一次不成,坚持第二次成功上市,这就是百威亚太上市的目的——替老子还债。百威在卖掉部分资产之后还是谋求机会继续上市,而且百威亚太在第一次递交招股书的时候,就已经说明募集资金的用途就是为了还债,可见母公司是多么缺钱啊。 “圈钱”只是目的之一,坚持上市的目的不排除百威为了价值最大化的圈钱。香港市场已经有两家啤酒公司巨头华润和青啤,而且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享受着市场给与的高估值和高溢价,前者作为全国型企业享受着90X的高估值,后者是区域型公司也有35X PE。面对诱人的市场红利,难保百威不看着眼红。 时隔两个多月,百威亚太瘦身之后,宁愿剔除低增速地区带来的业绩干扰,来提升估值,抬高身价,这就是百威打的如意算盘。 啤酒公司哪家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然百威亚太上市是为了融资还债,但用“圈钱”来形容似乎又有点“小肚鸡肠”,毕竟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优化的产品结构,稳定的盈利能力都是可以得到投资界认可的。 啤酒这个新物种作为国外的舶来品,对比国外的啤酒行业历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国外啤酒行业的历史就会发现,啤酒公司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持续不断的吞并史。具体来看:在2008年行业龙头百威的母公司AB公司被比利时英特布鲁收购,行业的老二,老三米勒和康胜合并了在美国的业务,成立了米勒康胜公司。自此以后,啤酒行业集中度更加收缩并且稳定,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局面,行业CR2接近80%。 而国内啤酒行业的现状是,华润已经通过并购扩张的外延式战略成长为全国性品牌企业;青啤因为占据山东,华北,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区域性公司;燕京啤酒的生存处境却更加艰难,只有北京和内蒙古两大主要市场。所以对比来看,国内品牌未来将是华润,青啤,燕京三大啤酒企业之间的角逐,同时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直到存在寡头或者双寡头的垄断局面出现,这也是未来的啤酒市场竞争格局之一。 行业集中度提升是一方面,随着啤酒行业的销量放缓,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是未来行业的更大看点。从百威啤酒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它走的是高端化的路线。百威旗下的品牌在高端以及超高端产品中以46.6%的绝对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接着排在后面的就是青啤,华润,重庆啤酒(嘉士伯集团控股)。 上一次百威亚太IPO时,按照申购价的估值区间大概在38X—45X之间,大投行觉得估值高于预期而没有买单,而估值接近90倍的华润啤酒却受到市场的追捧,市场是不是存在泡沫呢?如果说百威亚太第一次IPO时高估,那么现在的华润啤酒绝对高估。 啤酒行业受季节性的影响较大,上半年的净利润几乎就是全年的,四季度完全亏损。这些行业特点可以从华润啤酒,和青啤的财报可以看出。 华润啤酒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很快,净利润同比增长24%,达到18.7亿元的净利润和青啤相差不大,但是估值却有天壤之别,况且今年6月份华润还收购了喜力啤酒在中国地区的业务,还带来了并表方面营收的增长。 百威亚太上市后,3家公司还是有可比性的。华润啤酒作为全国性企业,在产能布局和渠道方面比青啤更有优势,但是在产品结构方面,青啤高端产品的市占率比华润更好,所以体现在净利润上,青啤用产品的高利润弥补了不足。 而百威亚太具有两者的优势,却没有两者的不足。百威在印度、韩国、越南、中国都有产能布局,市场份额跨区域,跨国家这是公司在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同时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以46.6%的市占率位列第一,又完全超越青啤。所以从品牌渠道,产品结构方面进行考量,百威亚太都可以完胜华润和青啤。 最后谈谈估值,在净利润相当的前提下,青啤33X的估值比华润89X估值更具投资价值,如果百威亚太第二次IPO成功上市,新股估值又和青啤不相上下,那么就首选百威。所以经过综合考量之后,港股的3个啤酒标的,第一选择百威亚太,其次就是青啤,不得已才会选择华润。[详情]

传百威亚太拟引入GIC为基石投资者 明召开发布会
传百威亚太拟引入GIC为基石投资者 明召开发布会

  新浪港股讯 9月16日消息,外电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重启分拆的百威亚太,正洽谈引入新加坡主权基金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为基石投资者 ,投资额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报道指,有关交易尚未作最终定案,细节可能仍有变化。 百威亚太将于明日(17日)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执行董事兼 首席执行官杨克(Jan Craps),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及执行董事Frank Wang将会出席。据此前报道指,百威亚太新集资目标为50亿美元,预计本月23日定价,本月30日挂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上市保荐人。[详情]

“啤酒界阿里”的百威上市被取消 为什么戛然而止?
“啤酒界阿里”的百威上市被取消 为什么戛然而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一步之遥,百威英博亚太上市计划搁浅了。 7月13日,百威英博亚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发表公告称,已决定不再推进百威英博亚太在中国香港的IPO计划。消息公布后,百威英博这家号称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股价应声跳水,7分钟内下跌近3%,此后虽有回升,最终收跌3.03%。 如果上市成功,百威英博亚太将成为2019年全球最大的IPO,也会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在香港IPO后的特大型项目,为什么会戛然而止呢?  翻车 “针对当前市场状况,公司没有再推进此项交易,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基于严格的财务纪律持续评估各种选择,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并推动长期增长。围绕百威英博亚太在香港上市的定价问题,公司与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未能达成共识。”百威英博在公告中表示。 此前,百威英博亚太上市计划被资本市场誉为“啤酒界的阿里巴巴要上市了”,引起市场轰动。作为当今啤酒界的“巨无霸”,百威英博旗下啤酒品牌众多,包括全球品牌百威、科罗娜、福佳等,地区性品牌凯狮、哈尔滨啤酒等。 百威英博亚太公司是百威英博的亚太区公司,截至3月31日,百威英博亚太的业务主要由位于中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及越南的62家酿酒厂(包括1家苹果酒厂)及73个经销中心组成。 百威英博亚太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8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77.90亿美元、84.59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55.7%、55.2%,净利润分别为10.77亿美元、14.09亿美元。百威英博亚太全球公开发售约16.27亿股,其中包括国际发售15.45亿股股份、香港地区公开发售0.81亿股股份,报价每股40至47港元之间。 按照原定计划,7月5日起,百威英博亚太正式招股,截止时间为7月11日。若按招股价上限计算,百威英博亚太IPO最多可募集764.47亿港元。业内人士测算,如果百威英博亚太上市,市值将介于4239亿港元至4981亿港元之间。若成功上市,这家公司有望成为2019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 让百威英博亚太没有想到的是,7月12日传出消息称,尽管百威英博亚太按照最低价招股,但下单数额不足,相关投行仍在与百威英博亚太管理层协商,希望能够降低募资额度、调低定价等方式重新上市,但未达成共识。 另有媒体早前报道称,百威英博亚太在国际配售及公开配售已录得足额认购,甚至有超购情况,但这次公司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令国际配售部分增添不确定性,因为投资者可以随时改变主意。 香港一位券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百威英博亚太这次对自己太自信,不仅不引入基石投资者,而且在和券商的定价上也不让步,虽然百威英博亚太顶着光环而来,但是市场不太买账。 还债 在IPO停摆背后,百威英博这个巨无霸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资金缺口严重、高端啤酒格局突变及市场份额缩减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其最严峻的问题是债务危机,其母公司债务高企,此次的IPO筹资就是为了还债。 根据招股书披露,如果此次全球发售完成后,百威英博将间接控制百威英博亚太约84.48%股份。百威英博亚太将会用全部IPO净筹资额清偿其母公司收购韩国企业的债务,以及偿还收购南非米勒的债务。 百威英博为什么欠下这么多债?这是因为过去几年一直疯狂买买买导致。 2004年,百威与巴西安贝夫合并,超越南非米勒,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2008年百威并购安海斯-布希公司,称雄美国市场。尤其在2016年,百威以1055亿美元完成对行业第二名南非米勒公司的并购,一跃成为啤酒行业的巨无霸,但这一系列收购也让百威资金压力陡增。 截至2018年末,百威英博财报显示,其净债务为1025亿美元。2019年3月,全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P)下调了对于百威的评级,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也将其信用评级由A3降至Baa1。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百威英博不断卖资产、裁员、降派息。 例如,百威英博将华润雪花49%股权出售给华润集团,分别以售价28亿美元、78亿美元将南非米勒西欧资产和东欧资产出售给朝日啤酒。百威英博还宣布2018财年的分红将减少50%,节约40亿美元用于偿还因收购米勒公司欠下的高额债务。2017年以来,百威英博陆续从北美高端部门裁掉约380名销售人员,又在今年年初裁掉(美国)圣路易斯酿酒团队工作的员工。 变局 目前,高端啤酒市场玩家众多、竞争激烈。 以亚太市场为例,根据券商安信国际报告称,亚太啤酒行业即将迎来拐点,不再以规模增长为主,高端化需求成为大势所趋。 而中泰国际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按消费量及价值计,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啤酒消费市场,亦是全球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按市场份额划分,百威英博亚太位列中国啤酒市场第三,2018年市场份额约为16.4%,排名前两位的华润啤酒及青岛啤酒市场份额分别为23.2%、16.4%。 中国高端啤酒江湖基本被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5家寡头垄断。 例如,华润啤酒积极布局高端市场,2018年11月通过收购喜力中国区业务及推出自有高端品牌,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青岛啤酒也逐渐增加中高端啤酒比重。2014年-2017年间,奥古特、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销量占比从18.16%提升至20.38%,带动啤酒吨价年均提升1.43%。 在中国市场,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正不断布局高端,百威英博所处的高端啤酒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编辑 | 陈栋栋 编审 | 张    伟 版式 | 刘屹钫[详情]

上市不成也赚371万?百威亚太被指“揩油”打新者
上市不成也赚371万?百威亚太被指“揩油”打新者

  上市不成也赚371万?百威亚太被指“揩油”打新者,港交所表态将研究修改制度 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创: 罗曼  百威亚太虽然取消了IPO计划,但事情并没有结束,至少公众股东认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百威亚太虽然取消上市,但在其IPO招股期间,公众认购部分冻结资金至少达389亿港元,而且这部分冻结资金均在百威亚太银行账户,百威获得的利息收入可达371万港元。上不了市还能赚钱,这是什么sao操作?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寒心的则是打新不成却白白损失了一笔钱。据悉,港股新股申购款项主要包含三部分:入场费+手续费+孖展利息。而这三部分手续费除了认购新股缴纳的入场费会退还,手续费以及孖展利息却不退。对此,有不少散户投资者认为这不公平,要求券商退还利息损失,并直指港股IPO交收周期T+5(即发行人完成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后,须等待5天才能上市交易)偏长,存在变数过多。 百威亚太取消上市还能捞一笔,投资者白白亏损申购费用 ▲▲▲ 一般港股申购新股需要入场费+手续费+孖展利息。对于参与申购港股新股申购,公司却在临上市前取消上市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孖展(即保证金),将赔掉手续费,而如果进行了孖展,那除了赔掉手续费,还要赔掉孖展利息。 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表示,以百威亚太为例,孖展认购的投资者都需支付利息,加上最近息率升高,散户均损手离场。 所谓孖展,其实就是杠杆融资,即如果散户打新资金不够可以向券商借钱。以百威亚太为例,若散户申购亚太百威10000股,按照招股价上限47港元计算,合计需要47万港元。而如果进行9倍孖展融资,自己只出十分之一即4.7万港元。而孖展所申请到的42.3万港元,若按照6.8%的年利率计算,每日所需支付券商利息为79港元(42.3万港元*0.068/365),按照香港目前结算周期发行人完成IPO定价后须等待5天——7天才能上市交易,这期间孖展融资是冻结状态,所以散户最高需要支付利息553港元。如果再加上认购手续费100港元,那么就是653港元。 据耀才证券数据显示,百威亚太IPO招股期间,公众认购部分冻结资金至少达389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香港新股认购制度,投资者认购新股的这笔资金会进入百威亚太银行账户,待股份分配确定后,未获分配股份的认购资金才会退回申请人账户,这段时间一般为5至7天,而这段期间资金产生的收入便归新股发行人。 中泰国际(香港)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时报君表示,若这笔资金按照香港银行存款息率0.5%计算,百威亚太每日可收取利息38,900,000,000*0.5%/365天=53万港元,若冻结7日利息收入可达371万港元。 以过往新股“冻资王”为例,若在息口高时冻资收入颇为可观,2007年5月上市的百丽(现已除牌),新股认购冻资4328亿港元,当时储蓄存款利率为2.26厘,这笔冻资为百丽带来了约1.87亿港元利息收入。 耀才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港交所上市机制存在漏洞,未能完全保障投资者利益,希望港交所可修改条例,一旦公司搁置上市,需赔偿投资者孖展利息。” 相比之下,A股的相关制度为,目前个人投资者申购新股已经取消预缴款,而且申购新股无需缴纳佣金及入场费。即便缴款成功但公司最终未能上市,根据安排,发行人需要将投资者本金加上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返还给投资者。需要说明的是,取消预缴款制度后,A股尚未出现缴款成功但上市失败的案例。而在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之前,投资者预缴资金至中签缴款期间产生的利息费用,是归集于投保基金。 香港金融发展局董事会成员、达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翊庭7月1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我们在2014年已经提交政策争议,要求港交所缩短新股发行的交割周期,相比其他IPO市场,T+5的交收周期过长,导致一些有借贷的散户投资者在公司临时取消上市计划后,遭受一定的利息损失。”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表示,会研究缩短新股招股至上市之间的时间,让散户毋须提前缴付认购新股的款项。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港交所修改认购缴款规则,但通过香港券商认购新股的入场费和佣金,依然需要投资者承担。 港交所有望年内提出具体方案,缩短新股交收周期 ▲▲▲ 李小加在上市新规一周年回顾中坦言,今年在优化新股发行机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上市前投资、重复申请、基石投资者、新股回拨机制、配售指引、定价机制的灵活性等六个方面要继续改善。 其中,重点提到了港交所正在研究如何缩短新股发行结算周期,让市场的定价功能更真实地反应市场环境。目前美国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日与上市日之间只相隔一天(俗称T+1),而香港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日和上市日之间最短也隔着5个工作日(即T+5),在市况平静时,5天之内市场环境不会有很大变化,但遇到市况急剧变化时,5天前的定价很可能完全不能反应5天后的市场温度,出现定价失真情况,无法真实有效地反应当天的市场供需。 据时报君多方了解,港交所目前正在对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研究,其中一种方案是认购新股资金不会实时过账至发行人账户,而是先“锁起”并保存在银行或证券行户口,待认购者获得确定股份分配数目,才把实际认购资金过户至发行人,以减少处理认购时资金往来,及退还未获分配股份的资金,目前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已设立专门小组检讨新股上市及发行流程。 据李小加表示,港交所将会改革新股认购的运营模式,目标是实现发行人在首次公开募股定价后一天就开始交易,即T+1,缩短现时定价日与上市日有5个工作日的相隔时间。对于此改革方向,李小加指目前交易所与市场人士还在就此讨论,但今年内会提出具体方案。 至于是一次性让所有市场人士参与并完成改革,还是暂时允许T+1与T+5两套系统并行,让市场人士自愿选择参与,李小加表示,若改革牵涉范围大,对市场影响大,将需要公众咨询,但若仅是试点自愿参与,推行时间更快。[详情]

耀才许绎彬:百威亚太取消上市 未来新股上市或更审慎
耀才许绎彬:百威亚太取消上市 未来新股上市或更审慎

  新浪财经讯 7月18日消息,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接受新浪财经专访,回答了公司今年发展策略、港股破发、百威亚太取消港股上市、港股壳公司等热点问题。 对于百威亚太取消港股上市以及对港股的影响,他表示:连同百威亚太在内,及更早前是继原定在港上市集资近一百亿港元的亚太区物流地产平台ESR Cayman之后,已是月内第二只集资百亿的大型新股搁置上市计划。 港股连失两只百亿新股,主要原因在于外围前景未明,导致大市缺乏方向,成交不断萎缩,令市况及投资气氛不佳,因此若此情况若仍未明朗化,未来有意赴港上市的企业,特别是集资额较大的新股,必定将会更谨慎,甚至可能要缩减集资额及降低估值,才有更大的机会顺利上市。总括而言,大市气氛未能改善,新股市场自然难独善其身。[详情]

大摩与小摩因百威亚太IPO失败痛失1.7亿美元收入
大摩与小摩因百威亚太IPO失败痛失1.7亿美元收入

   新浪美股讯7月16日消息,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上周错失了从本可能是今年最大规模首次公开募股(IPO)中赚取丰厚佣金的机会。 知情人士表示,作为百威英博亚太子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前两大顾问,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本应该分享高达1.4亿美元至1.7亿美元的手续费收入。全球最大的酿酒商百威英博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不超过98亿美元,但在周五宣布以当前市场状况为由不再推进这笔交易。 上述以信息不公开为由而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说,百威亚太公司的上市顾问原本将分享IPO募集资金的约2%,而作为牵头安排行的保荐人将获得佣金收入的大约70%,以及潜在的激励金。 IPO失败引发了分析师的指责,导致两家银行的声誉和收入双双受损。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自2017年以来,摩根士丹利一直都在亚太地区的股票发行方面排名第一。今年迄今为止,摩根大通在该地区的股权交易方面排名第八。 Bryan Garnier&Co.的分析师Nikolaas Faes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将此次IPO称为“惨败”,并表示“百威英博及其以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首的银团未能妥善定价,吸引基石投资者并鼓励需求。” 百威英博、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代表拒绝发表评论。 百威亚太原计划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募集83亿至98亿美元的资金,对其业务的估值高达640亿美元。以亚洲啤酒市场的增长作为卖点,这笔IPO交易本可能成为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的一笔首次公开募股交易,超越硅谷宠儿Uber Technologies Inc.在5月份的股票发行。[详情]

百威亚太:终止港股上市 入场费7月17日前退还
百威亚太:终止港股上市 入场费7月17日前退还

   相关报道:百威亚太取消上市:申购款项是否都会退还 你亏多少 新浪财经讯 7月14日消息,百威亚太在港交所公告,基于考虑多项因素,包括现行市况,公司与联席代表磋商后,已决定全球发售及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在此刻不予进行。有关国际发售的国际承销协议将不会签订,而有关香港公开发售的香港承销协议亦因此不会成为无条件。 申请香港发售股份的申请股款(包括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及0.005%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悉数退还。(小浪注:这部分为入场费) 以白色或黄色申请表格申请香港发售股份的申请股款(包括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及0.005%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悉数退还,倘申请人以白色或黄色申请表格申请,则退款支票将于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或之前以普通邮递方式寄往申请人于有关申请表格(视情况而定)所示的地址,邮误风险概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透过白表新股认购服务申请香港发售股份的申请股款(包括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及0.005%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悉数退还透过。单一银行账户缴付申请股款的申请,退款将于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以电子退款指示形式发送至各自申请付款账户。透过多个银行账户缴付申请股款的申请,退款将会于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或之前以退款支票形式以普通邮递方式寄往申请人于白表新股认购服务申请中所示地址,邮误风险概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透过向香港结算发出电子认购指示申请香港发售股份的申请人,其所有已付申请股款(包括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及0.00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的退款,将不计利息于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或之前存入彼等的指定银行账户或彼等经纪或托管商的指定银行账户。[详情]

百威啤酒700亿IPO计划告吹 究竟为何喊停?
百威啤酒700亿IPO计划告吹 究竟为何喊停?

  来源:券商中国 本来以为会再来一个“中烟香港”,没想到被放了鸽子! 7月13日,全球最大啤酒公司百威英博发表声明表示,已决定,此时,不再推进其旗下子公司百威亚太在中国香港的IPO计划。 百威英博表示,由于多种因素,包括目前的市场状况,公司未再推进这笔交易。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情况,不断评估各种选择,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推动长期增长,同时遵守严格的财务纪律。 今年5月10日,百威亚太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申请,并于6月14日、7月2日先后更新了通过聆讯后的招股书。7月5日,百威亚太正式招股,招股价介于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之间。按照招股价上限计算,百威亚太此次IPO最多可募集764.47亿港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笔近期全球最大的IPO搁浅呢?从目前的资讯来判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该公司发行价定价过高,导致多方分歧加大。香港媒体报道称,有长线基金因市况及外围经济问题,退出百威亚太IPO认购,这导致其他机构投资者“压价”或减少认购数量。 现在的问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百威亚太的估值并未太过离谱,但投资者却依然认为偏高。那么,这对整个市场来说是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对于高高在上的A股消费类品种来说,又是不是压倒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百威亚太上市因何搁浅 7月13日,尚在愉快地度周末的投资者,被突如其来的百威亚太暂停上市的新闻搞得一脸懵圈。 当日,国际啤酒巨头百威英博发布声明称,公司已决定不再推进百威亚太在中国香港的IPO计划。百威英博表示,由于当下市场情况等方面因素,公司目前尚不具备继续推进上述IPO计划的条件。这离百威亚太招股仅仅过去一周时间,有一些投资者已经缴款准备享受一波类似于“中烟香港”的红利,未料却是一个这样的结果。 更有报道指,新股的申购款会退,利息和认购费则一般不会返还。据媒体测算,9成孖展申购10000股,如果百威亚太取消上市,投资者有可能亏损近千港元。 那么,百威亚太IPO究竟是因何搁浅呢? 百威英博在发表的声明中表示,由于多个因素,包括当前市场状况,公司没有推进此项交易。公开资料显示,在百威英博决定暂停亚太业务IPO之前,市场传出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募资规模减半,而此前的瑞士再保险周四宣布暂停子公司ReAssure Group Plc规模41亿美元的IPO,理由同样是投资者需求疲软。投资者对当前市况的担心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据香港媒体报道称,有长线基金因市况及外围经济问题,退出百威亚太IPO认购,这导致其他机构投资者“压价”或减少认购数量。 据新浪港股的信息,评估投资者认购的交易安排行迄今都难以找到足够的需求,以在初步指导区间之内为该IPO定价。而围绕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的定价问题,公司与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未能达成共识。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有可能给予公司定价在招股价以下,而百威英博则可能认为低价不利于公司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从而造成了百威亚太定价和IPO夭折。 百威亚太定价是否过高 可以肯定的是,百威亚太IPO暂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要的投资者不认可百威亚太当前的定价。那么,百威亚太的定价究竟有多高,又是否合理呢? 数据显示,百威亚太近年收入和盈利能力保持快速增长。2017-2018年,公司销量分别为101986十万公升和104266十万公升,同比增长2.2%;收入分别为77.90亿美元和84.59亿美元,同比增长6.1%(扣除货币换算影响,下同);受益于产品组合高端化,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3.9%;正常化EBITDA分别为24.79亿美元和27.92亿美元, 同比增长12%;净利润分别为10.77亿美元和14.09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根据安信国际的测算,按该股招股定价(40-47 港元)和 2018净利润人民币1409百万美元计算(按每1美元兑7.7897港元计算),发行后市值4239.81-4981.77亿港元,对应公司 2018 年全面摊薄PE 为38.6-45.4倍。 而全球啤酒行业的可比公司(港股、A 股和海外)对比发现,国内啤酒行业龙头:华润啤酒 2019E市盈率 53 倍、青岛啤酒34倍、重庆啤酒44 倍;海外啤酒龙头因处于成熟市场,增长相对平稳,估值普遍在20-25倍之间。安信国际认为,结合亚太地区啤酒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市场趋势,百威亚太发行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公司作为高端啤酒龙头具有较强稀缺性,享有一定估值溢价。 中泰国际则表示,亚太地区啤酒人均消费量水平增长空间巨大。根据Global Data的资料,截至2018年,按消费量及价值计,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啤酒消费市场,亦是全球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来亚太地区将会继续维持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地位。此外中国占全球啤酒消费量的25%。按市场份额划分,百威亚太位列中国啤酒市场第三,2018年市场份额约为16.4%(排名前两位的华润雪花及青岛市场份额分别为23.2%、16.4%)。经营业绩方面:2017、2018财年及2019年一季度,百威亚太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7.9亿美元、84.6 亿美元、及19.9亿美元,2018年增幅由于中国在电商业务的强劲带动下,超高端品牌继续录得显著增长及澳洲精酿啤酒组合方面,公司收购继续大幅增加录得双位数销量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有小幅下跌由于2019 年农历新年较前一年提早来临,使得18年第四季及19年第一季出现销量变动及复活节假期较迟来临引致澳洲的销量录得减少;毛利率一直保持稳定在55%左右;净利率方面分别为13.83%、16.66%及17.61%。 从估值来看,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106亿股本计算,公司市值为4,240-4,982亿港元,相比港股同行最高。公司聚焦在整个亚太地区市场,相比于青岛啤酒(168 HK)及华润啤酒(291 HK)主要聚焦中国市场的啤酒同业有一定估值溢价,2018年的市盈率约为38.5-45.2倍,低于行业平均。盈利能力方面,2018年的ROE、ROA分别 为6.17%和4.0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百威亚太IPO暂停或是一记警钟 既然无论是从市场前景,还是从公司当前的地位来看,百威亚太IPO估值都不算过高,那么为什么会有投资者弃购,会被投资人嫌贵呢?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于整个市场和高高在上的消费股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有一种分析表明,百威非常看重亚洲市场,其中亚洲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5%左右,而亚洲则要看中国。若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产生怀疑,则会反应在对股价的博弈上。若“有长线基金因市况及外围经济问题,退出百威亚太IPO认购”这一报道属实,则意味着整个风险资产市场已经开始被一些长线资本怀疑。 本周,券商中国曾报道,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将切换至防御模式。而来自华泰证券李超团队的信息显示,贝莱德集团研究所包括Elga Bartsch在内的多位投资策略师表示倾向于降低整体股票持有,继续将政府债券作为投资组合中的稳定剂,并增持现金。贝莱德对美国股市保持增持立场,对欧洲股市转持中性看法,并降低了对新兴市场和日本股市的评估,因为它们对中国的增长状况很敏感。 7月12日,摩根大通的基金联席经理Eric Bernbaum表示,已将一支全球收益基金持有的发展中国家固定收益和股票资产分别减少一半,并转向购买欧洲企业垃圾债券和美国国债。Bernbaum对亚洲新兴市场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尤其是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如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原因是该地区暴露在贸易争端冲击之下,极易受到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供应链中断和需求减少的冲击。 从中观层面来看,消费板块的估值亦可能因为百威亚太而受到冲击。百威亚太IPO受挫,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外资认为价格太高。而从全行业可比市盈率水平来看,该公司的估值却并未离谱。那就意味着,外资可能也不认可当前消费板块的估值水平。这一点,或许可以从北上资金的流向中找到一些答案。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近三个月北上资金在贵州茅台突破千元之际,净卖出该股110.9亿元,净卖五粮液51.6亿元,净卖伊利股份18亿元,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亦合计遭遇逾百亿甩卖,之前被外资普遍看好的恒瑞医药亦遭遇25.67亿元净卖出。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外资已经为内地资金抱团的所谓“核心资产”撕开了一条裂缝。那么,百威亚太会不会压倒这类资产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详情]

百威亚太取消上市:申购款项是否都会退还 你亏多少
百威亚太取消上市:申购款项是否都会退还 你亏多少

         相关报道: 燕京啤酒销量连续五年下降 产品高端化或是突围路径 行业观察 百威亚太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百威亚太IPO细节:2019年Q1销量下滑 关厂裁员大瘦身 百威亚太取消上市:申购款项是否都会退还 你亏多少 深度:是百威亚太物美价廉?还是本土啤酒估值虚高?        百威剥离700亿业务 华润啤酒能否突围“三国杀”? 新浪港股讯 7月13日消息,百威英博(BUD.US)表示,已决定不再推进亚太子公司(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香港信报更是表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B InBev)宣布,取消分拆亚太业务分支百威亚太(01876)在香港上市的计划。消息一出,引发市场热议! 网友怀疑:公司是彻底放弃港股上市还是重启IPO;网友可惜:好好的白马股没的玩了;网友指责:申购的缴纳的各种费用怎么办? 号称今年至今全球最大规模IPO巨无霸啤酒龙头百威亚太突然取消上市,引发市场疑问:百威亚太是取消上市还是搁置上市计划,具体包括哪些原因,是否和各种负面传闻有关,投资者申购缴纳的各种费用会否退还? 新浪港股查询wind数据发现,百威亚太至少650亿的首发集资额,是可以比肩建行、至少跻身港股IPO第6名巨无霸IPO(数据从2000年开始统计)。而如果集资额达到764.46亿港元,将超越建行,排名第五。 百威亚太是彻底放弃还是搁置上市? 1)据彭博指出,百威英博已经暂停其亚太子公司可能融资98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2)路透表示:百威亚太将不会按照原定计划在周五为其规模高达98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定价。3)知情人士透露,百威亚太公司原先计划在周五对香港IPO进行定价,如今该公司正在权衡各种选项,其中包括推迟进行IPO并更改条款。4)分析人士则认为,百威亚太或再次尝试在香港或其他交易所上市,不过它需要重新提交新的上市文件,提供更新的财务数据。5)香港信报援引百威英博观点表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B InBev)宣布,取消分拆亚太业务分支百威亚太(01876)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6)香港文汇报表示:知情人士指公司还在权衡进行IPO更改条款等,目前尚无最终决定,百威亚太方也未作出正面回应。 综合各家消息,百威亚太或已取消本次的上市计划,至于后期是否上市要看公司评估结果。如果是推迟上市,短期将进行IPO更改条款;如果取消上市,后期再上市的话,公司将需要重新提交申请资料。 为何取消上市计划,具体包括哪些原因? 公司表示:“由于几个因素,包括当前市场状况,公司没有在推进此项交易,”百威英博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基于严格的财务纪律持续评估各种选择,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并推动长期增长。” 知情人士表示,评估投资者认购的交易安排行迄今都难以找到足够的需求,以在初步指导区间之内为该IPO定价。而围绕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的定价问题,公司与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未能达成共识。 公司取消上市,最主要原因就是公司IPO定价问题,也就是说根据发售结果,公司未能实现在招股区间进行定价。 根据招股材料,百威亚太本次IPO拟发行16.27亿股,其中95%国际配售,5%公开发售。招股价区间为40港元至47港元。若顺利实现挂牌,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106亿股本计算,百威亚太上市时市值将高达4239.81亿港元至4981.78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以中间值4610.8亿港元计,可以跻身港股市值前20位。 不过,国际发售方面,根据提供融资打新业务的9家券商提供的数据,百威亚太融资认购额约161亿港元,相当于公开发售超额认购逾3.2倍。公开发售部分吸引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约11倍,冻资金额达440亿元。 公司国际发售仅数倍认购,决定了公司发行价定于招股价区间的中下水平。百威亚太公开发售的超额认购11倍,仍然偏冷,更没有启动回拨机制。虽然最终发行价的确定也会考虑公开发售的超额认购程度,但是决定发行价主要还是看累计投标期间机构投资者的踊跃程度。而如果出现国际配售部分认购不足,公司要么是取消发行,要么就是继续降价发行。 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有可能给予公司定价在招股价以下,而百威英博则可能认为低价不利于公司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从而造成了百威亚太定价和IPO夭折。 为何会出现认购遇冷情况? 1)市况较差导致投资者需求疲软。百威英博表示:“由于几个因素,包括当前市场状况,公司没有在推进此项交易”。在百威英博决定暂停亚太业务IPO之前,瑞士再保险周四宣布暂停子公司ReAssure Group Plc规模41亿美元的IPO,理由是投资者需求疲软。 分析目前港股市场,恒指一直处于28000点与29000点区间震荡,缺乏明确方向,大市成交额极度萎缩,目前在700亿以下徘徊。京华山一研究部主管彭伟新表示,港股牛皮,28900点阻力非常巨大,但技术而言,50天线即28,080点不容有失,一旦失守,将会触发新一轮跌浪。他又说,美股虽然上涨,但港股的基本因素疲弱,无论预测市盈率或周息率均逊于A股及标指等,故恒指现水平投资的风险较外围大。他特别指出,市场已逐渐消化所有的利好消息,例如美息很大机会调减,股民现在没可炒作借口,令后市缺乏明确方向。 A股、港股、美股更是接连暴雷,港股市场最近1月,几乎每天都会有暴雷股。进入7月份以来,香港已经有新城系、丰盛、承兴国际、雅迪、中国奥园、广汇宝信、金利丰持仓系等公司相继暴雷。暴雷突发,更加证明市况不稳。 要知道,6月13日,中国互联网巨头此前传言拟募资200亿美元,6月14日,IFR引消息指阿里的最终集资额未必达200亿美元,目标150亿美元或较为实际。7月12日,阿里募资再度下降,传阿里巴巴集团确认下调港股上市募资额度至100亿美元,这个规模较6月初的传闻已经腰斩。因此,百威亚太近100亿美元的募资规模可以说体量巨大。 2)百威亚太募资以及估值是否合理?按照百威亚太市值4239.81亿港元至4981.78亿港元、2018年纯利14.09亿美元计算,其市盈率介于38.5倍至45倍。而华润啤酒及青岛啤酒H股的市盈率分别为108倍及40倍,青岛啤酒A股的市盈率为44倍,A股其他啤酒企业的市盈率则在36.6倍至97.7倍之间。多家投行表示百威亚太估值合理,原因是和中国其他啤酒龙头相比估值合理,中信、安信证券则表示:公司作为高端啤酒龙头具有较强稀缺性,有较强的护城河,享有一定估值溢价。 不过,在市况较差的情况下,百威亚太依然要募资650-750亿港元,近乎100亿美元的募资额对市场的抽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市况较差的情况下市场是否认可其估值?海外啤酒龙头估值普遍在20-25倍之间,这个估值则又是高估的。 如果考虑到公司巨额商誉,一旦发生商誉减值,将大大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届时公司目前38-45倍的市盈率将明显偏低,公司估值将被高估。 3)未引入基石投资者增大了投资风险。公司并未引入基石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上市以后的风险。和大多数的港股IPO不一样,百威此次并未引入基石投资者。据悉当时百威管理层认为百威定价合理,自信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机构投资者,不担心认购不足的可能性。 百威亚太IPO保荐人摩根士丹利亚太股本市场部和承销部主管Alex Abagian对此表示,百威亚太并不需要基石投资者,设立基石投资者源于一些中国的国企在港上市,而百威是一家国际化公司,希望公开市场能有更多的股票供应,更充足的流动性。 首席财务官Guilherme Castellan表示,不清楚公司不引入基投的原因,而自己只是跟从公司指示做。 由于并未引入基石投资者,没有知名机构背书,没有相应的限售期,公司股价一旦未能获得投资者认可,公司股价将可能迎来巨大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募资额高达100亿美元,有分析认为,百威亚太募资主要是为了替母公司还债。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坦言,此次IPO筹资净额将全数用于偿还母公司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招股书资料显示,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百威亚太的债务总额为26.34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即将到期的债务为17.4亿港元,面对巨额的债务压力。 2019年一季度百威亚太销量下滑,营收下降,负债增加以及在中国活跃酒厂减少、员工减少都表明,百威亚太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好。 4)公司承销商德银深陷裁员风波。如果百威亚太的8大承销商全部陷入裁员风波,包括压缩剥离股票销售及交易等投行业务,那么百威亚太的发售将会多惨淡?当然这是假设。但是百威亚达的其中一个承销商却真的陷入了裁员风波,而且要压缩剥离股票销售及交易等投行业务。股票销售业务剥离,这是否影响了百威亚太的国际发售和公开发售? 7月7日,德意志银行(以下简称“德银”)宣布将大规模削减投资银行业务,退出全球股票交易业务,并剥离740亿欧元风险加权资产,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金融中心撤出,预计裁员人数高达1.8万人,其幅度之大仅次于雷曼兄弟倒闭时的裁员人数。据媒体获悉,截至7月9日,德意志银行中国区已有逾100人被裁。 作为拥有近150年历史的德国老牌银行,德银不断扩张资本市场业务,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与华尔街超级投行相匹敌的金融巨人。比肩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大型投行的梦想,令过去30年德银在投行业务拓展方面显得格外激进且缺乏内控基因,引发一系列经营风险。 更有报道表示:截至2018年末德银名义衍生品风险敞口达到了43.5亿欧元,折合380亿港元。要知道,公司2018年才实现净利2.67亿欧元,此前三年更是连续亏损。2015年亏损67亿欧元,2016年亏损14亿欧元,2017年亏损7.35亿欧元。 即便如此大的业务剥离,降低成本和风险,市场仍然对德银推出质疑。投资调研机构CFRA分析师Firdaus Ibrahim质疑德银的“执行力”,理由是这家银行过去都未能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且当前全球经济增速乏力与贸易局势趋于紧张,都给银行业带来更严峻的经营环境与业绩压力。 多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也认为,即便经历大规模裁员与业务收缩,德银也未必能实现70%成本收入比目标。毕竟,今年一季度,德银企业及投行业务(CIB)的成本收入比高达95%,私人银行业务(PCB)成本收入比则达到88%,要将这个数值降低18-25个百分点,绝非易事。 投资者申购缴纳的各种费用会否退还? 百威亚太取消港股上市,最惨的就是投资者。作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申购的各项款项能否全部退还,因为申购新股需要入场费+手续费+孖展利息,是否这三块的相关费用都无法退还?具体会退哪部分呢? 针对此事,知名股评人、方正证券(香港)渠道发展部董事林子俊对新浪港股表示:申购款会退,利息和认购费一般不会。 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指出,目前百威亚太未宣布延迟上市,所以投资者仍观望,无论公司最终作任何决定,以孖展认购的投资者都须付利息,加上息率较高,相信散户都要损手离场。 那么入场费中的1.0077%费用会退吗?老虎证券表示:这笔费用老虎是在中签的时候收的,不中签不会收,而中签一般发生在新股上市前一天(小编注:百威亚太也就是7月18日才会确认)。光大新鸿基表示:这部分款项不收。耀才证券表示:1.0077%费用会退还。方正证券(香港)渠道发展部董事林子俊表示:1.0077%费用不会收的,因为是按照中签的数额收取。 因此,如果你没有孖展,那么你将只赔手续费;如果你进行了孖展,那么你将赔手续费+孖展利息二者之和。 入场费:申购一手新股所需费用,入场费=(1+1.0077%)*一手股数*申购价上限 注:入场费中包含的“1.0077%*一手股数*申购价上限”的费用,在没有中签的情况下,该笔费用将退还。(1.0077%为:1%的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征费+0.005%联交所交易费)。 我们以百威亚太为例:招股价介乎40港元至47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1+1.0077%)*100*47=4747港元。 2、手续费:申购过程中券商收取的费用,每家券商各不相同,一般在0~100元不等。 3、 孖展:即杠杆,如果打新资金不够可以向券商借钱,有2倍(50%)、3.33倍(70%)、10倍(90%)、20倍(95%)、100倍(100%)孖展之分,例如,你有1万的资金,打算放10倍的孖展,那你的总金额变成10万,券商借给你了9万。 根据辉立证券,如果是7月10日下午之前的第一轮申购,全额付款客户一律0手续费;孖展融资客户一律100手续费。 第二轮认购(7月10日下午3点以后到7月11日上午9点半):9成孖展申购4000股以下全部免息:具体来看,申购2000股以下,有68元手续费;申购3500股以下为100手续费;申购400股要缴纳138元手续费及20行政费。超过4000股将收取孖展利息费用,7日年化利息为4.08%。 7月10日下午3点以前,假设你在辉立证券9成孖展申购10000股,那么你将需要缴纳:1000*(1+1.0077%)*47+100=47573.6港元。如果百威亚太取消上市,你将亏损100港元,因为入场费将全部退还。 若是7月10日下午3点以后,7月11日上午9:30以前,假设你在辉立证券,9成孖展申购10000股,那么你将需要缴纳:1000*(1+1.0077%)*47+100+47*9000*4.08%*7/360=47473.7+100+335.58=47909.28港元。如果百威亚太取消上市,你将亏损手续费+孖展利息,也就是100+335=435港元。 来源: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 作者:金石[详情]

近100亿美元IPO暂停 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被取消
近100亿美元IPO暂停 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被取消

  原标题:近100亿美元IPO暂停,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被取消 来源:格隆汇 作者 | 烟雨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百威亚太规模近100亿美元的IPO大计胎死腹中。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BUD.US)表示,已决定不再推进亚太子公司(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环境影响,百威亚太称:包括当前市场状况,公司没有在推进此项交易,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基于严格的财务纪律持续评估各种选择,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并推动长期增长。而且围绕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的定价问题,公司与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未能达成共识。 受此影响,百威英博(BUD.US)周五收跌3.03%,报86.94美元。 而此次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的暂停,是有记录以来被取消的规模第三大IPO。2011年,西班牙彩票巨头SociedadEstataldeLoteriasyApuestasdelEstadoSA曾寻求上市融资101亿美元;2009年,保险公司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AIAGroupLtd,1299.HK,简称∶友邦保险)曾首次尝试在香港上市,当时该公司寻求融资100亿美元。 百威亚太和前段时间认购超过100倍的中烟香港相比,“抽烟喝酒”的题材却是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原先安排,百威亚太以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招股,发售16.265亿股,集资650.6亿至764.46亿港元。若百威亚太行使超额配股权,发售规模增至18.705亿股,集资额增至748.2亿至879.14亿港元。也就是说,以其2018年盈利约14.08亿美元计算,百威此次上市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45倍。 注意的是此次并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据悉当时百威管理层认为百威定价合理,自信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机构投资者,不担心认购不足的可能性。在过去这一周多时间,按照港交所的流程,百威进入紧张的招股期。但尽管百威按照最低价招股,但是下单数额仍不够,百威没有办法按计划上市。 总的来看投资者都认为百威的估值还是太高了,但是在已上市的啤酒股来看,百威亚太贵不贵? 此次百威亚太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倍至45倍,若按照上述最高价的话对应市值在4982亿港元,如果与A股和港股的啤酒公司比,百威亚太的估值似乎并不贵。 从上图可以发现,国内的啤酒公司以重庆、华润代表的企业普遍估值高,其中港股的华润啤酒和A股的燕京啤酒最高。而在海外龙头方面,因为较于成熟的一个市场,每年增长的幅度相对比较平稳,估值普遍在25-45之间。 而百威亚太估值较其母公司略高,主要在于经营业绩占到百威英博每个月的六分之一左右,同时因为亚洲市场还为开发完毕,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人均啤酒消费只有35升左右,较美国或者欧洲的人均消费量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个市场的潜力很大,给予其高出母公司的估值并不意外。 并且百威亚太作为国际啤酒龙头,从其招股书披露可知,有着丰富的产品线和中国内地高市占率,其中便有国内非常知名的百威、科罗娜、福佳、凯狮、哈尔滨啤酒等。其中,百威亚太还入股了知名珠江啤酒,作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9.99%。并且在2018年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和超高端类别市场的份额占有率达到了46.6%。另一方面,在其他亚洲地区的销售成绩同样非常优秀,澳洲、韩国等多个国家都拿到了销售额第一名。 在IPO招股书表现出来的十分优异的百威亚太,估值也是较为合理,为什么此次受到投资者的冷落,而导致上市计划的流产? 母公司债务高企,此次的IPO筹资只为还债。百威集团是百威亚太的控股股东,而如果此次全球发售完成后,百威集团将间接控制百威亚太约84.48%股份。根据招股书披露,百威亚太将会用全部IPO净筹资额悉数清偿其于韩国债务应收贷款项下的债务,以及偿还其于股东贷款项下对ABInBevInvestmentHoldingCompanyLimited的部分债务。而韩国债务是在百威亚太上市前母公司通过业务转移转给百威亚太的。 同时,百威亚太在2019年至2023年间,必须在百威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的现金池里存放24.5亿美元至30亿美元不等的存款。此举是为得到“百威集团的全球行业经验及知识、规模经济及议价力”而与百威集团“按公平磋商的条款”订立的。如果日后发生关于百威集团偿债能力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百威亚太无法从现金池中提取资金。 简单的来讲,用市场上筹措来的钱,用于偿还以往债务,而不是用于发展业务,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事看起来并不那么靠谱。 百威集团疯狂并购,形成高商誉,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亚太的商誉为132亿美元。这些高商誉的风险相信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前阵子A股商誉暴雷造成大量企业现金流以及业绩大幅度亏损。一旦商誉减值,那么就会造成不单单导致其业绩的亏损,还会引发未来经营环境的变化。 其次还存在44亿美元的无形资产。招股书披露,其中39亿美元为具有无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品牌及公司为自身产品购买的若干经销权。 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亚太商誉132亿美元,占总资产的51%,其他无形资产为44亿美元,占总资产17%。 小结 此次百威亚太取消在港上市计划,这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脱不开关系。但是作为一家知名的企业,如果能够积极处理好,那么在未来的香港,或许还是能够在见到这家企业。[详情]

若百威亚太不能按计划上市 机构:打新资金将亏损利息
若百威亚太不能按计划上市 机构:打新资金将亏损利息

  原标题:新股消息 | 若百威亚太(01876)不能按计划上市 打新资金将亏损利息 来源: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13日消息,据报道,百威亚太(01876)未能如期在昨日(12日)完成定价,目前原因未知。按招股文件,如公司未能在下周一(15日)定价,将不会继续上市。对此,百威亚太代表未作回应。有券商表示,如今该股未宣布延迟上市,但一旦决定推迟,已“入飞”孖展认购将会支付最少7日利息,势必“未上市先蚀息”。 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指出,目前百威亚太未宣布延迟上市,所以投资者仍观望,无论公司最终作任何决定,以孖展认购的投资者都须付利息,加上息率较高,相信散户都要损手离场。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按公司原定招股时间表,昨日(12日)为定价日,最迟为下周一(15日),下周四(19日)挂牌交易。据报道,承销团按目前投资者的要求,难以在原定招股价范围40至47港元内定价。市传因为国际配售反应未如理想,有长线基金因市况及外围经济问题而退出,影响其他机构投资者都压价或减少认购数量。有消息人士指出,公司考虑在稍后日子以不同价格或发售条件重新上市。 据港交所(00388)今年2月发出的新指引信,上市申请者可使用灵活定价机制下调发售价,最多为招股价范围下限的10%,而毋须触发撤回机制。据指引信,如公司有意变动招股价,须作出各项披露,包括发售价下调公告及补充招股章程。 去年7月上市的齐屹科技(01739)也经历定价日后宣布延迟上市。当时公司原定挂牌日(7月5日)的前两日宣布延迟一周至7月12日,公司需要补充招股章程,已认购散户需要在限时前确认申请,否则被视为放弃认购。借孖展的投资者若弃购,因仍要付利息所以必然有损失,继续认购的就要支付更多的利息。最后齐屹科技以原定招股价下限6.8港元劈价近三成,即4.85港元作招股价。公司上市一年,昨日收报2.77港元,股价累计跌42.89%。 集资近百亿元的物流平台公司ESR Cayman(01821)同样在定价日(上月12日)翌日宣布,因市况而延迟上市。公司公告称,会将认购的股份申请及款项退回,但未表示是否或何时重启计划。[详情]

百亿美元IPO大计胎死腹中 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取消
百亿美元IPO大计胎死腹中 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取消

  格隆汇7月13日丨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百威英博(BUD.US)表示,已决定不再推进亚太子公司(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百威亚太规模近100亿美元的IPO大计胎死腹中。 公司称,由于几个因素,包括当前市场状况,公司没有在推进此项交易,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基于严格的财务纪律持续评估各种选择,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并推动长期增长。 据悉,围绕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的定价问题,公司与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未能达成共识。 百威英博(BUD.US)周五收跌3.03%,报86.94美元。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根据原先安排,百威亚太以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招股,发售16.265亿股,集资650.6亿至764.46亿港元。 若百威亚太行使超额配股权,发售规模增至18.705亿股,集资额增至748.2亿至879.14亿港元。 也就是说,以其2018年盈利约14.08亿美元计算,百威此次上市对应的市盈率介于38.5~45倍。 知情人士表示,该子公司周四曾向投资者暗示,IPO发行价将处于之前的指导价格区间的下半段。 还值得一提的是,和大多数的港股IPO不一样,百威此次并未引入基石投资者。据悉当时百威管理层认为百威定价合理,自信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机构投资者,不担心认购不足的可能性。 此次百威亚太在港上市计划的暂停,是有记录以来被取消的规模第三大IPO。2011年,西班牙彩票巨头Sociedad Estatal de Loterias y Apuestas del Estado SA曾寻求上市融资101亿美元;2009年,保险公司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AIA Group Ltd., 1299.HK, 简称∶友邦保险)曾首次尝试在香港上市,当时该公司寻求融资100亿美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该亚洲子公司或再次尝试在香港或其他交易所上市,不过它需要重新提交新的上市文件,提供更新的财务数据。 不过就目前而言,搁置融资计划可能会加大该亚洲子公司进行地区性并购交易的难度,也会加大母公司百威英博削减巨额债务的难度。在进行一连串收购后,百威英博去年年底的负债超过了1000亿美元。[详情]

百威亚太延迟香港IPO定价 或将以新条款重启IPO
百威亚太延迟香港IPO定价 或将以新条款重启IPO

   来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写,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 | C叔 排版 | C叔 百威亚太是由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所分拆的、主要负责亚洲业务的公司,百威英博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市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和越南。 5月10日,百威亚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申请,并在6月14日和7月2日先后更新了通过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 按照原计划,百威亚太此次IPO拟计划发行16.27亿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作公开发售,招股区间介于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募资总额约为83.35亿美元至97.82亿美元,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百威亚太自7月5日起开始招股,并在11日中午截止公开发售。根据香港媒体报道,尽管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数倍超额认购,但并未如预期一样火爆,发行人和承销商均倾向于将发行价定于招股价区间的中下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百威亚太此次IPO不设有基石投资者,这也是近年来较为罕见的做法。对此,百威亚太IPO保荐人摩根士丹利亚太股本市场部和承销部主管Alex Abagian在7月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百威亚太并不需要基石投资者,设立基石投资者源于一些中国的国企在港上市,而百威是一家国际化公司,希望公开市场能有更多的股票供应,更充足的流动性。” 在C叔看来,除了不设基石投资者这一举动可能导致招股不利外,另一大原则则在于百威亚太拟将本次募资金额用于偿还母公司债务,这极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其增长潜力持有保留态度。 百威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龙头地位,过去几年内不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并购扩张,尤其是在2016年以790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第二大啤酒厂商南非SAB Miller,进而也导致饱受高负债的困扰。 此外,百威亚太还将全数偿还韩国债务应收贷款项下我们对MexbrewInvestment SARL的债务,这是在此次IPO前母公司通过业务转移而来。 更为直观的来看, 2018年百威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67%,资产中商誉的占比高达57.2%,如果扣除这部分商誉,资产负债率高达158%。 可以说,尽管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成,同时也是市占率前五品牌中唯一一家在过去5年内呈增长趋势,但巨额负债和商誉危机给本次IPO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令百威亚太自己都始料未及。 至于最终百威亚太将招股家定为几何,甚至是否真的会设定新的招股条款重启IPO,C叔也将继续关注。 本文由公众号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C叔↓↓↓ 添加C叔微信(ID:UncleC_C) 加入【IPO早知道用户交流群】 参与资本市场讨论 获取第一手价值讯息 喜马拉雅[详情]

百威英博取消分拆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
百威英博取消分拆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信报报道,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B InBev)宣布,取消分拆亚太业务分支百威亚太(01876)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原因是市场环境影响。  根据原先安排,百威亚太以每股40元至47元招股,发售16.265亿股,集资650.6亿至764.46亿元。 若百威亚太行使超额配股权,发售规模增至18.705亿股,集资额增至748.2亿至879.14亿元。(小浪注:单位为港元) 新浪港股从公司官网获悉,7月12日,公司已经决定不再推进百威亚太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百威英博表示,公司未进行此项交易的原因包括现行市场在内的多种因素。公司称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在严格的财务纪律约束下,公司不断评估其期权,以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和推动长期增长。 以下为英文版: 12 July 2019 – Anheuser-Busch InBev (Euronext: ABI) (NYSE: BUD) (MEXBOL: ANB) (JSE: ANH) (the “company”) has decided that, at this time, it is not proceeding with the announced public offering of a minority stake in its Asia Pacific subsidiary, Budweiser Brewing Company APAC Limited,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The company is not proceeding with this transaction due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revailing market conditions. The company will closely monitor market conditions, as it continuously evaluates its options to enhance shareholder value, optimize the business and drive long-term growth, subject to strict financial discipline.[详情]

百威亚太或推迟IPO定价 百威亚太方面未作出正面回应
百威亚太或推迟IPO定价 百威亚太方面未作出正面回应

   ■昨天有四只新股挂牌上市,包括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丈夫潘乐陶(右二)担任主席的安乐工程。香港文汇报记者梁祖彝摄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文汇报(记者周晓菁)今年内全球最大IPO百威亚太(1876)上市时间表或有变数。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称,公司或未能按预期的7月12日定价,因协调人审视投资者订单后,发现要在现有定价范围内找到足够需求存在困难。消息称公司已引导潜在投资者至其指导价格区间的低档,或以招股价中下限范围定价。知情人士指公司还在权衡进行IPO更改条款等,目前尚无最终决定,百威亚太方也未作出正面回应。 市场消息透露,百威亚太公开发售部分吸引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约11倍,冻资金额达440亿元。招股价介于每股40元至47元,发售16.265亿股,其中95%国际配售,5%公开发售,集资额可高达765亿元,是今年至今全球最大规模IPO。按计划,公司必须在7月15日前定价,股份预计下周五(19日)挂牌。 安乐工程每手赚860元 昨有四只新股挂牌上市,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丈夫潘乐陶担任主席的安乐工程(1977)最受瞩目,开市较招股价低开约4%,随后逐渐回升,收报1.63元,较招股价1.2元上升35.8%,全日高见1.71元,成交3.05亿股,涉及金额4.33亿元。不计手续费及佣金,一手2,000股赚860元。 是次安乐上市集资额约3.4亿元,但此前公司派息却高逾10亿元,潘乐陶于上市仪式后回应,公司始终都保持财政稳健,过去多年积攒了很多利润,在上市前持股股东理应享受所带来的利益,决定在上市前将这些利润分出去。他相信未来公司仍有足够财力来应付香港业务发展。 由于身份特殊,市场质疑安乐工程旗下政府项目的收入占比较大,潘乐陶称这二三十年都做了很多政府工程,但占比不是太多,来自政府和私营的业务占比分别为15%和85%。针对安乐工程股权高度集中,而在新股配发公告中更主动披露,上市后首25名大股东共持逾九成股权一事,潘乐陶认为,根据保荐人和承销商的资料,公司目前股权集中程度和很多其他公司差不多。 现场更有记者询问潘乐陶去年底购入两个总价超过1.6亿元的半山豪宅,但郑若骅却未将此两处物业进行申报。潘乐陶笑言:‘两个物业是我自己的物业,至于需不需要申报你可以去问我太太(郑若骅)。’ 和泓服务首挂升34% 另外,华检医疗(1931)昨收报3.07元,与招股价相同,成交3,832.4万股,涉及金额1.19亿元,一手未有入账。物管公司和泓服务(6093)收报1.72元,较招股价1.28元上升0.44元或34.3%,盘中高见2.23元,成交7,936.1万股,涉及金额1.52亿元,不计手续费及佣金,一手2,000股赚880元。机械租赁服务商维亮(8612)首日挂牌收报0.78元,较招股价0.55元上升0.23元或41.8%,最高曾见0.81元,成交1.3亿股,涉及金额9,037万元,不计手续费及佣金,一手1万股赚2,300元。[详情]

百威英博表示将停止推进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
百威英博表示将停止推进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

  原标题:百威英博表示将停止推进百威亚太子公司在香港的IPO计划 百威英博表示,已决定不再推进亚太子公司在香港的IPO计划。百威原计划将其在该子公司的少数股权上市。百威英博列举了几个因素,包括现行市况。该股跌幅一度达到4.4%。[详情]

传百威亚太将考虑以新条款重新启动香港IPO
传百威亚太将考虑以新条款重新启动香港IPO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信报引述消息报道指,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B InBev)分拆的百威亚太(01876),将不会按照原定计划在周五为其规模高达98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定价。百威亚太的发言人未予置评。 今日早间市场消息指出,今年最大型新股百威亚太(01876-HK)昨日截止认购,市场消息透露,公开发售部分吸引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约11倍,冻资金额约440亿元,料将成为今年本港新股“冻资王”外,更可顺利荣膺全球新股“集资王”。[详情]

百威双料新股王11万人追捧 超购约11倍拟中下限定价
百威双料新股王11万人追捧 超购约11倍拟中下限定价

  来源:财华社 今年最大型新股百威亚太(01876-HK)昨日截止认购,市场消息透露,公开发售部分吸引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约11倍,冻资金额约440亿元,料将成为今年本港新股“冻资王”外,更可顺利荣膺全球新股“集资王”。 据承销团给予机构投资者的定价指引显示,百威亚太将以招股价中下限范围定价;该股的招股价范围介乎每股40元至47元,即使以下限定价,集资额仍高达650.6亿元,超越网约车平台Uber今年5月在纽约上市时录得81亿美元(约632亿港元)的集资规模。 百威亚太公开发售部分约有8132.7万股,每手100股计,共有逾81万手,料可以做到一人一手。同时,由于公开发售部分超购不足15倍,因此毋须由国际配售部分作回拨,意味有更多货源分派予机构投资者。该股预计于7月19日(下周五)挂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此外,港交所(00388-HK)已批准发行商推出百威亚太的相关窝轮,并可与正股在下周五同日上市。[详情]

巨额负债及商誉压顶 百威亚太在港招股遇冷
巨额负债及商誉压顶 百威亚太在港招股遇冷

  原标题:巨额负债及商誉压顶 百威亚太在港招股遇冷 来源:上海证券报 98亿美元 7月11日,百威亚太结束公开招股,12日进行定价后,将于19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百威亚太本次IPO募资总额为83.35亿美元至97.82亿美元,若募资金额达到目标区间最高值98亿美元,其将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记者 时娜 ○编辑 邱江 全球最大啤酒酿造商百威英博将其亚洲子公司分拆至港股上市进入倒计时。7月11日,百威亚太结束公开招股,12日进行定价后,将于19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百威亚太本次IPO募资总额为83.35亿美元至97.82亿美元,若募资金额达到目标区间最高值98亿美元,其将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并创下有史以来食品饮料业公司IPO规模之最。 与A股和港股的啤酒公司比,百威亚太的估值似乎并不贵。尽管契合了今年最火爆的“大消费”及“抽烟喝酒”题材,但据接近承销团队的人士透露,百威亚太的公开发售并没有像中烟香港一样,在香港获得热捧。盘子大、与母公司债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资产负债表上有巨额商誉及巨额无形资产等,或是这只巨无霸遭市场“冷遇”的部分原因。 百威亚太究竟贵不贵? 根据招股材料,百威亚太本次IPO拟发行16.27亿股,其中95%国际配售,5%公开发售。招股价区间为40港元至47港元。若顺利实现挂牌,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106亿股本计算,百威亚太上市时市值将高达4239.81亿港元至4981.78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以中间值4610.8亿港元计,可以跻身港股市值前20位。 2018年,中国内地市场前五大啤酒酿造商华润、青岛、百威、燕京和嘉士伯,合计占据了中国内地市场70.4%的啤酒销量。其中,华润为领导者,占比23.2%;青岛与百威分别占比16.4%和16.2%。 百威亚太不仅拥有中国内地市场,还占据了澳洲、韩国、印度及越南等市场。根据招股书,百威亚太2018年收入84.59亿美元,而华润啤酒2018年营收为318.7亿元人民币,只有百威亚太的55.3%;青岛啤酒2018年营收265.75亿元人民币,是百威亚太的45.75%。 从赚钱效应来看,百威亚太2018年纯利为14.09亿美元,是青岛啤酒当年净利的6.2倍、华润啤酒当年净利的约10倍。百威亚太高达55%的毛利率也明显高于青岛啤酒的37.7%与华润啤酒的33%。 按照百威亚太市值4239.81亿港元至4981.78亿港元、2018年纯利14.09亿美元计算,其市盈率介于38.5倍至45倍。而华润啤酒及青岛啤酒H股的市盈率分别为108倍及40倍,青岛啤酒A股的市盈率为44倍,A股其他啤酒企业的市盈率则在36.6倍至97.7倍之间。 或以招股价区间中下水平定价 与A股和港股的啤酒公司比,百威亚太的估值似乎并不贵,但其公开发售并没有像中烟香港一样,在香港获得热捧。 据透露,百威亚太可能仅获得数倍的超额认购,发行人和承销商倾向于将发行价定于招股价区间的中下水平。 而根据提供融资打新业务的9家券商提供的数据,百威亚太融资认购额约161亿港元,相当于公开发售超额认购逾3.2倍。不过,由于有部分投资者是通过银行等渠道用现金认购的,具体超额认购倍数可能会比这一数值略高。 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指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18年,中国内地啤酒市场总消费量为381亿升(反映指定规模以上啤酒酿造商的全国产量),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市场,分别占该地区消费量及消费额的约66%及41%。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中国内地啤酒人均消费量水平与其他基准市场相比(如美国、巴西及墨西哥分别为71升、60升及74升),依然较低,只有人均35升,表明中国内地啤酒消费量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盈利能力不俗,估值不高,且前景广阔,为啥投资者反应平平呢?分析人士指出,除了盘子大外,还跟百威亚太集资主要用于还债、资产负债表上有巨额商誉及巨额无形资产有关。 募资主要用于还债 百威集团是百威亚太的控股股东,全球发售完成后,百威集团将间接控制百威亚太约84.48%股份。有分析认为,百威亚太的上市,主要是为了替母公司还债。 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坦言,此次IPO筹资净额将全数用于偿还母公司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 根据招股书,完成全球发售后,百威亚太将利用全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悉数清偿其于韩国债务应收贷款项下的债务,以及偿还其于股东贷款项下对AB InBev Inves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的部分债务。而韩国债务是上市前母公司通过业务转移转给百威亚太的。 同时,根据股份发行协议的条款,如果上市后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全部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偿还百威亚太在股东贷款下向APAC HoldCo 2承担的债务。倘超额配股权未获悉数行使,于超额配股权行使期末,百威亚太将向APAC HoldCo 2发行相当于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时将予发行的数量,以注销股东贷款的所有余下本金。 此外,百威亚太还参与了与百威集团的若干现金池安排,在2019年至2023年间,必须在百威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的现金池里存放24.5亿美元至30亿美元不等的存款。招股书称,此举是为得到“百威集团的全球行业经验及知识、规模经济及议价力”而与百威集团“按公平磋商的条款”订立的。 根据相关安排,参与者的现金结余存入Cobrew NV/SA(百威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的一个中央现金池账户,倘日后发生关于百威集团偿债能力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百威亚太无法从现金池中提取资金。 根据招股书,2016年10月,百威集团斥资790亿英镑收购了其竞争对手、全球排名第二的啤酒公司南非米勒啤酒公司(SAB),此举使其背负了巨额债务。 存巨额商誉及无形资产 由于百威集团的发展策略一直是买买买,不断并购本地啤酒商,所以百威亚太本身形成了高达百亿美元的商誉。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亚太的商誉为132亿美元。公司经营恶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减少、市况欠佳、适用法律及法规的不利变动等各种因素均可能导致商誉减值。 “任何商誉减值均不会于其后拨回。倘我们面临预期之外的困难或我们的业务不如预期般发展,未来可能会产生巨额减值费用,这可能对我们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构成不利影响。”百威亚太称。 除了132亿美元商誉外,百威亚太还有44亿美元的无形资产。招股书披露,其中39亿美元为具有无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品牌及公司为自身产品购买的若干经销权。 “我们整体表现或特定资产的表现恶化、市况欠佳、适用法律及法规的不利变动及各种其他因素均可能导致减值。倘我们面临预期之外的困难或倘我们的业务不如预期般发展,未来可能会产生巨额减值费用。”百威亚太同样提示了风险。[详情]

百威亚太或以区间低端定价 股份将于7月11日截止认购
百威亚太或以区间低端定价 股份将于7月11日截止认购

  新浪港股讯 文件显示,百威亚太向指导价区间低端引导香港IPO价格。今年最大型新股百威亚太(01876)7月10日截止孖展认购,耀才证券录得孖展额约30亿元,综合8间券商合同借出逾168亿元,按公开发售集资额计,超额认购逾3倍。 百威亚太计划以每股40元至47元招股,发售16﹒27亿股,集资额介乎650﹒61亿至764﹒46亿元。股份将于明日(11日)截止认购,预计7月19日挂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详情]

百威亚太孖展超购逾3倍 入场费4747.36港元
百威亚太孖展超购逾3倍 入场费4747.36港元

  据财华社,今年最大型新股百威亚太(01876-HK)今日截止孖展认购,综合8间券商合同借出逾168亿元,按公开发售集资额计,超额认购逾3倍。 其中耀才借出30亿元,辉立和信诚分別借出86亿元和18.5亿元。 该公司以每股40元至47元招股,发售16.265亿股,其中95%国际配售,5%公开发售,集资650.6亿至764.46亿元。 百威亚太明日(11日)截止认购。一手100股,入场费4747.36元。 股份预计7月19日挂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 百威亚太为百威集团的一部分,按2018年零售额计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产品销往亚太地区39个地区,包括中国、澳洲、韩国、印度及越南。[详情]

“啤酒之王”赴港上市 或成港股9年来“集资王”
“啤酒之王”赴港上市 或成港股9年来“集资王”

  原标题:765亿港元!“啤酒之王”赴港上市 或成港股9年来“集资王” 来源:证券时报网 如今,“啤酒之王”百威亚太即将香港上市。 香港某中资机构投行告诉时报君,投资者对百威亚太的申购热情高涨,仅招股首日(7月5日)就录得75.4亿港元孖展额(即保证金),当天就超额认购1倍。 百威亚太(01876)周一(8日)进入招股期第二天,综合券商数据,截至下午约5时,已录得逾92亿元孖展认购额,以百威亚太公开发售集资额约38.22亿元计,认购率已超额认购1.42倍。 “啤酒之王”百威亚太即将登陆港股 ▲▲▲ 据百威亚太招股公告显示,百威亚太于7月5日至11日招股,拟全球发售约16.27亿股,发售价每股40~47港元,按照招股价上限计算,拟募资765亿港元。Wind数据显示,港股历史上募资额超过700亿港元的只有5家,且全部为金融公司,以此次IPO募资上限来看,百威亚太在港股历史的集资额排名“第四”,但却是近9年来最大的一宗IPO。 招股首日,香港某中资投行就向时报君透露,百威亚太招股首日已录得75.4亿港元孖展额,超额认购1倍,当中以孖展息率为3.88厘的辉立证券、耀才证券、信诚证券借出最多孖展额,分别为25亿港元、23亿港元及15亿港元,另外新浪旗下华盛证券以1.6厘孖展低息吸引客户,录得2亿元孖展认购,由此可见投资者对这只啤酒股的申购热情。不过7月5日招股当天并未有“顶头槌飞”(即顶格申购)。 公告显示,百威亚太每手股数100股,入场费大概在4000-4700港元,总股本为108.43亿股,市值在4337.4-5096亿港元,远高于华润啤酒(港股00291)以及青岛啤酒的市值,市盈率在39.55-46.48倍。有投行认为,不管最后涨不涨,券商肯定是赚的盆满钵满,由于定价相对较高,首日不会有太惊艳的表现,但是从孖展的热情来看,即使涨幅有限,但是由于基数大,收益应该也是相当可观。 值不值得打新? ▲▲▲ 百威亚太在招股书中是这样描述自己在啤酒界的地位: 按照2018年零售额计,我们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按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计,我们也是以亚洲为基地的啤酒公司中净利润最高的一家。拥有超过50个啤酒品牌组合,包括全球品牌百威、时代、科罗娜、福佳、凯狮、Great Northern、哈尔滨及Victoria Bitter等。总之,就是啤酒界的王者。 时报君查阅招股书财报,公司于2017年及2018年,收入分别是77.9亿美元(约人民币537.5亿元)及84.59亿美元(约人民币583.67亿元),2017年及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亿元)及14.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亿元)。截至2019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9.93亿美元(约人民币137.5亿元),净利润3.51亿美元(约人民币24亿元)。且百威亚太的毛利非常高,2017年及2018年度,毛利分别为43.39亿美元、46.67亿美元,截至2019年一季度,为10.83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56%、55%、54%。 (A股、港股啤酒上市企业主要数据 注明:数据为7月7日收盘) 毫无疑问,百威亚太是啤酒行业中的航空母舰,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远超同行,但是估值却相对较低。第一上海(港股00227)证券分析师认为,百威亚太的估值相对华润及青岛啤酒来说并不算贵,百威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力深入人心,也是公司拟最大的护城河。 此次百威亚太的第一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大摩)。从保荐人的过往保荐项目来看,最近摩根士丹利保荐的项目上市表现整体不错,如康希诺生物、翰森制药(港股03692)、锦欣生殖(港股01951)、鹰普精密(港股01286)等。近两年来摩根士丹利亚洲共参与20个项目,首日上升的就有14个,平均首日表现为11.2% 上市后加大中国市场布局 ▲▲▲ 招股书显示,百威亚太旗下50多个啤酒品牌(包括自百威集团获得许可的品牌)中,其中有近6成为高端及超高端品牌,这些品牌也成为百威抢占市场的利器。 而根据百威亚太披露的数据,2018年,百威亚太在高端和超高端类别市场的份额占有率达到了46.6%,远高于排名紧随其后的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的总和。 招股书中提到,中国啤酒市场属于全球最大,根据GlobalData估计,于2018年,中国的总啤酒市场消费量为488亿升,中国占全球啤酒消费量的25%,但尽管市场规模大,但中国啤酒人均消费量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较低,表明啤酒消费量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GlobalData数据显示,中国前五大酿酒商(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嘉士伯)占2018年啤酒市场总量的70.4%,整合主要是通过收购规模较小的当地啤酒厂实现,同时,地区性品牌被更大的全国性品牌所取代。 按照消费量及价值计,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局有明显差异,按消费量计算,2018年华润雪花啤酒为市场领导者,其次为青岛及百威亚太。然而,根据价值基准,百威亚太为市场领导者,其次为华润雪花啤酒及青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百威亚太尚未公布此次融资的目的,但企业布局中国市场,持续提升国内高端啤酒市场占比的意图非常明显。可以说,赴港上市后,百威亚太在高端啤酒方面的进一步布局将会对国内其他品牌造成一定的压制。[详情]

一图读懂

行业对比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