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往事

金融危机十周年:为什么穷人最受伤?
金融危机十周年:为什么穷人最受伤?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26日  08:03
后雷曼时代的十年 七张图讲给你听
后雷曼时代的十年 七张图讲给你听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1日  14:11
巴伦周刊:金融危机10周年 对投资者影响仍挥之不去
巴伦周刊:金融危机10周年 对投资者影响仍挥之不去

新浪美股|2018年09月20日  13:57
首任银监会主席回忆雷曼十年:切不可犯美国错误
首任银监会主席回忆雷曼十年:切不可犯美国错误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0日  00:27
经济学家警告:美欧面临下一轮金融危机风险
经济学家警告:美欧面临下一轮金融危机风险

参考消息|2018年09月18日  13:26
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 如今可安好?
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 如今可安好?

界面|2018年09月17日  13:14
次贷危机10年一梦上证涨29% 21只牛基最高暴赚超300%
次贷危机10年一梦上证涨29% 21只牛基最高暴赚超300%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6日  22:43
金融危机十周年:市场的变与不变
金融危机十周年:市场的变与不变

央视财经|2018年09月17日  00:28
雷曼兄弟倒闭10周年:历史灰烬深处有余温
雷曼兄弟倒闭10周年:历史灰烬深处有余温

澎湃新闻|2018年09月15日  20:46
死得荒谬?巴菲特揭十年前雷曼兄弟破产内幕(视频)
死得荒谬?巴菲特揭十年前雷曼兄弟破产内幕(视频)

新京报|2018年09月11日  11:4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福尔德错失白衣骑士巴菲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福尔德错失白衣骑士巴菲特

虎嗅APP|2018年09月16日  02:36
巴菲特解释金融危机:美经济像列车 偶尔会脱轨(视频)
巴菲特解释金融危机:美经济像列车 偶尔会脱轨(视频)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1日  15:50
雷曼兄弟破产前的最后63小时
雷曼兄弟破产前的最后63小时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8月18日  23:05
巴菲特透露其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投资的“简单法则”
巴菲特透露其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投资的“简单法则”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10
德拉吉:雷曼兄弟破产前,全球金融危机就已发生
德拉吉:雷曼兄弟破产前,全球金融危机就已发生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13日  22:29
亚当·图兹:金融危机是如何让世界“崩溃”的?
亚当·图兹:金融危机是如何让世界“崩溃”的?

界面|2018年09月15日  09:22
伯南克回顾金融危机:美联储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伯南克回顾金融危机:美联储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4日  09:26
4万亿!雷曼兄弟“死“在10年前
4万亿!雷曼兄弟“死“在10年前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4日  10:19
次贷危机10年祭——美联储升息和欧债危机背后的故事
次贷危机10年祭——美联储升息和欧债危机背后的故事

汇通网|2018年09月11日  20:53
金融危机十年之后:末日未来 伤疤犹在!
金融危机十年之后:末日未来 伤疤犹在!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52
雷曼倒塌十周年 全球央行的十字路口
雷曼倒塌十周年 全球央行的十字路口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0:37
金融危机十周年:救市三巨头聚首为放任雷曼倒闭辩护
金融危机十周年:救市三巨头聚首为放任雷曼倒闭辩护

界面|2018年09月13日  13:16
金融危机十年 被接管的美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命运几何
金融危机十年 被接管的美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命运几何

央视财经|2018年09月15日  22:12
雷曼兄弟倒闭已十年 欧洲经济仍未摆脱拐杖
雷曼兄弟倒闭已十年 欧洲经济仍未摆脱拐杖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0日  08:29

以史为鉴

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录:世界经济需要全球共同呵护
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录:世界经济需要全球共同呵护

央视财经|2018年09月17日  06:33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三思”方可行远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三思”方可行远

新京报|2018年09月16日  21:59
关于金融危机的再思考: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繁荣
关于金融危机的再思考: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繁荣

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7日  04:45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7日  00:21
雷曼兄弟破产十周年:金融危机还会再次光顾吗?
雷曼兄弟破产十周年:金融危机还会再次光顾吗?

新京报|2018年09月16日  23:05
2008年后被遗忘的20个教训--价投大佬的"肺腑之言"
2008年后被遗忘的20个教训--价投大佬的"肺腑之言"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6日  19:09
巴菲特谈金融危机十周年:我们都是多米诺骨牌
巴菲特谈金融危机十周年:我们都是多米诺骨牌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1日  02:55
另一只眼复盘金融危机:是“黑天鹅”还是利益错位?
另一只眼复盘金融危机:是“黑天鹅”还是利益错位?

经济观察报|2018年09月16日  05:33
雷曼倒塌十周年 下一个风险点在哪儿?
雷曼倒塌十周年 下一个风险点在哪儿?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2日  00:12
金融危机10年 当年救市三人组探讨如何应对下次危机
金融危机10年 当年救市三人组探讨如何应对下次危机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1日  12:35
拉加德:雷曼兄弟事件十年之经验教训与未来挑战
拉加德:雷曼兄弟事件十年之经验教训与未来挑战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07日  00:42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QE依赖症积聚新隐患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QE依赖症积聚新隐患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9月14日  01:50
伦敦政经教授:雷曼破产已十年,金融体系仍脆弱
伦敦政经教授:雷曼破产已十年,金融体系仍脆弱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10日  23:24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再反思:历史很容易重复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再反思:历史很容易重复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9月14日  01:50
雷曼破产十周年 前首席经济学家:"政府还没长记性"
雷曼破产十周年 前首席经济学家:"政府还没长记性"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2日  10:49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央视新闻|2018年09月15日  22:16
对金融危机再次来袭的担忧 一直笼罩着欧洲
对金融危机再次来袭的担忧 一直笼罩着欧洲

一财网|2018年09月12日  22:22
桥水达利欧:债务上升收入不平等将导致严重经济衰退
桥水达利欧:债务上升收入不平等将导致严重经济衰退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24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应对债务危机的十大戒律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应对债务危机的十大戒律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4日  16:45
富达: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 如何识别下轮危机先兆
富达: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 如何识别下轮危机先兆

智通财经网|2018年09月04日  14:32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一夜破产的情景历历在目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一夜破产的情景历历在目

证券时报|2018年09月14日  02:56
邵宇:金融危机10周年 我们学到了什么?
邵宇:金融危机10周年 我们学到了什么?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1日  21:04
金融危机十周年:金融机构是否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金融危机十周年:金融机构是否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财经》杂志|2018年09月14日  19:44
雷曼破产10周年镜鉴: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雷曼破产10周年镜鉴: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2018年09月14日  02:55
金融危机最深刻教训!每次疯狂的泡沫都将以眼泪结束
金融危机最深刻教训!每次疯狂的泡沫都将以眼泪结束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07:48
新华社:十年一训 防范金融危机当自强
新华社:十年一训 防范金融危机当自强

新华网|2018年09月13日  17:11
寻找下一次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的反思
寻找下一次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的反思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03日  05:18

美股将崩?

“股神”巴菲特: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不可避免
“股神”巴菲特: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不可避免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03
2020年危机爆发? 摩根大通保守估计美股将跌20%
2020年危机爆发? 摩根大通保守估计美股将跌20%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4日  01:02
IMF总裁:雷曼引爆危机已十年 世界金融体系仍不安全
IMF总裁:雷曼引爆危机已十年 世界金融体系仍不安全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06日  11:09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谈金融危机:历史还会重演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谈金融危机:历史还会重演

界面|2018年09月11日  11:32
美银美林警告:一切都像极了1998年
美银美林警告:一切都像极了1998年

智通财经网|2018年09月09日  07:45
2020年金融危机爆发条件成熟 末日博士列出10大理由
2020年金融危机爆发条件成熟 末日博士列出10大理由

汇通网|2018年09月14日  16:02
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警告:美股熊市近在眼前
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警告:美股熊市近在眼前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15
桥水基金创始人:美股将在两年后进入熊市
桥水基金创始人:美股将在两年后进入熊市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14日  16:10
外媒:雷曼倒闭10年后危机根源仍存 警惕下一场危机
外媒:雷曼倒闭10年后危机根源仍存 警惕下一场危机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3日  07:56
金融危机将于2020年爆发?小摩作出这些骇人预测!
金融危机将于2020年爆发?小摩作出这些骇人预测!

环球外汇网官网|2018年09月14日  14:36
对冲基金大佬:美股牛市已进入后期 但仍看好FB和美光
对冲基金大佬:美股牛市已进入后期 但仍看好FB和美光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12
孙明春:雷曼破产很可惜 下轮危机或在2020年
孙明春:雷曼破产很可惜 下轮危机或在2020年

界面|2018年09月15日  11:56
桥水达利欧纪念金融危机10周年:历史会重演
桥水达利欧纪念金融危机10周年:历史会重演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1日  10:13
金融危机十年祭:历史还将重演 下次危机将是什么模样
金融危机十年祭:历史还将重演 下次危机将是什么模样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9月15日  23:00
雷曼危机十年后 一场新的“灾难”正在酝酿
雷曼危机十年后 一场新的“灾难”正在酝酿

参考消息|2018年09月01日  22:15

最新新闻

IMF:危机遗留影响难消除 增长减缓债务上升生育下降
IMF:危机遗留影响难消除 增长减缓债务上升生育下降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0月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留下了持久的创伤,包括增长放缓、政府债务增加,甚至生育率降低。 IMF周三在一份报告中称,在2008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十年后,全球逾60%的经济体的产出仍低于未发生危机情形下的水平。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分析章节中表示,经历了金融危机的24个国家的跌幅最大。IMF将于10月9日在印尼举行的年度会议上公布包括全球增长最新预测在内的全部展望内容。 “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该年代前五年的美国房地产繁荣,”IMF表示。“其影响在全球随处可见:在墨西哥的美墨联营工厂关闭、西班牙的地区储蓄和贷款银行重组。” IMF表示,在危机最初,产出和就业遭受最严重冲击的经济体,也是收入不平等趋势最为明显的经济体,这一趋势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反建制情绪高昂和保护主义在全球更具吸引力。[详情]

新浪美股 | 2018年10月04日 00:43
雷曼倒台十年后 后遗症仍隐隐作痛
雷曼倒台十年后 后遗症仍隐隐作痛

  原标题:雷曼倒台十年后,隐痛仍在 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仍隐隐作痛,加剧了美国金融业版图长期调整的趋势。 2008年,华尔街巨头Lucinda Shen兄弟轰然崩塌,拉开了金融危机大幕。从很多方面来看,此后美国经济恢复得相当平稳。 失业率降至数十年来低点,美股一路攀升至历史高点。美国人也前所未有地富有,今年早些时候家庭财产总计达到100万亿美元。 然而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仍隐隐作痛,加剧了美国金融业版图长期调整的趋势。 举例来说,美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尚未达到3%,工资涨幅也自2009年以来停滞不前。 以下是尚未恢复到衰退以前水平的领域: 美国普通家庭 总体来看,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但财富更多流向富裕人群,穷人境况并无明显好转。 根据在线金融咨询公司Betterment于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消费者约有65%均表示尚未恢复。 这可不仅是感觉,政府数据也能提供支持。最新的2016年净值中位数达到97,300美元,但仍低于2007年净值中位数120,600美元,甚至低于互联网泡沫期间。另一方面,最富有的10%美国人在衰退期间的财富缩水程度较低,之后财富不断累积,而且已超过衰退前10%。 “这反映出,数十年来财富增长主要集中在原有的富裕家庭。”德意志银行的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托尔斯腾·斯洛克最近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上一次衰退期间,美国普通家庭遭受了严重打击,至今尚未恢复。” 部分原因在于,与富人相比,普通家庭购房承担更多债务。因此当经济衰退来袭房价降低时,底层的90%受创更严重。 非裔和西裔美国家庭 整体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非裔和西裔家庭就不太富裕。与白人相比,他们年收入更低,衰退期间抵押贷款的比例更高。 结果衰退之后,非裔和西裔家庭的财富与白人家庭财富的差距继续扩大。 2016年白人家庭财富平均净值为171,000美元,比2007年的高点减少约13%,但非裔和西裔家庭的财务状况下滑更严重。2016年黑人家庭财富净值中位数比危机前减少了30%,仅为17,150美元。消费者财务调查显示,西裔家庭财富中位数减少了15%,为20,720美元。 农村经济 衰退后,不仅家庭间不平等现象日益扩大,不同地区之间差距也类似,富裕社区复苏更明显。 “伴随着经济扩张,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斯洛克写道。 根据经济创新集团2017年分析,本次复苏期间就业增长几乎全在所谓的“成功”地区,即高中学历以上人士更多、贫困率更低的地区,也包括一些其他指标。2008年至2015年间排前20%的地区就业岗位增加了270万个。 同期,排名后80%的地区就业岗位则减少了150万个。 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基本一致,即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就业人数下降,因为企业有更经济的选择,例如自动化。 不过,鹿特丹管理学院首席经济学家乔·布鲁塞拉斯表示,2018年的金融危机可能推动一些企业主加速转型,企业被迫裁员并投资转型机械化,努力挺过危机。 不少年轻人蹭父母住房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房价不断上涨,工资涨幅却不温不火,不少年轻人只得赖在家里蹭父母。 危机后留在家里的成年人比例不断上升。根据房地产网站Zillow统计,目前24至36岁的年轻人里约有22.5%与父母同住,而2007年该比例还是16.1%。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有该趋势,可能危机爆发使之加剧。 以前年轻人刚工作时更多选择租房。Zillow经济研究和推广主管斯凯勒·奥尔森表示,开发商建造租赁房产成本越来越高,分区固定也越发严格,导致租赁房产变少,租金也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房价已经超过衰退前水平,2018年二季度美国房主比例降至64.3%,此前曾高达69%。 危机造成的心理阴影 消费者并没有忘记金融危机带来的痛苦。 有个重要迹象,比起经济衰退前几年人们爱储蓄多了。2007年消费者将3.1%至4.4%用于储蓄,今年7月这一数字为6.7%。 “人们经历过信任崩溃,对经济和资本主义也失去信心。”布鲁塞拉斯说。 “这是后危机时代的重要转变。所以美国人民决定下一次衰退来临之前加紧储蓄并不奇怪。” 来源:财富中文网[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10月02日 22:34
金融危机十周年再谈周期:钱太多,项目太少
金融危机十周年再谈周期:钱太多,项目太少

  橡树资本 (Oaktree) 霍华德·马克斯 (Howard Marks) 橡树资本 (Oaktree)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即将出版新书《周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 Getting the Odds on Your Side)。出版此书的初衷是向广大读者分享他的投资想法与理念。书如其名,该书主题就是周期。霍华德深信,尽管投资者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通过敏锐察觉到市场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并依此配置资产、做投资决策,则投资获利的机会会有所提升。以下是他本人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与目前市场状况的最新解读: 这本书的主旨正好可以引用著名大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复,却总是惊人地相似。”虽然市场周期的具体情况(例如周期变化的时间、波动的幅度和速度)不尽相同,周期变化也有各自的原因和影响,但我们总能在不同的周期中找到一些相似的主题。正如我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 一些现象反复为我们预示着经济即将到来的繁荣与衰退:过度乐观的心理总是十分危险;对风险怀有敬畏之心是市场稳健的必要因素;过度宽松的资本市场最终会导致陷入疯狂的融资活动,而最终令市场的参与者们纷纷陷入困境。 要想实现成功的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及时观察到上述因素:投资者失去客观判断能力、资产价格飙升而推高市场风险,反之亦然。当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加深,市场逐渐充满不确定性时,我们应该谨慎前行。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备忘录是2007 年2 月发表的《逐底竞争》。其中,我阐述的一条观点是:投资市场就像是一个拍卖行,拍卖品由出价最高、愿意接受最低资金回报率的买家获得。 与拍卖一样,当潜在买家有限、缺乏充足资金、或买家出资意愿低迷的环境中,拍卖品将难以被出售,即使售出,售价也不会理想。 但若市场上有许多资金充裕的潜在买家,并渴望尽快出资,那么竞标会变得十分激烈,同时售价会被抬高。在这种情况下,买家用同样的钱所换得的实际价值会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预期回报率会很低,而风险会很高。 基于以上,本篇备忘录主题的灵感来自于投资中最不利情境:“钱太多,项目太少。” 2005 年至2006 年,橡树谨慎投资,以高度防守方式布局。我们出售了很多资产,清算了较大规模的困境债务基金并决定将募集目标缩小。与此同时,我们避免投资杠杆水平处于高位项目的高收益债券,并提高了我们的投资门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橡树的困境债务基金过去曾有意降低至20 亿美元规模,但在2007 年年初,我们宣布成立一个储备基金, 为市场出现特殊买入机会时做好充分准备。这支储备基金规模最终达到近110 亿美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市场产生如此负面预测?当时的经济状况尚且良好,股票的估值也没有高得离谱。与其他人一样,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会大规模出现违约,从而引发全球性的次贷危机。事实上,我们的判断依据很简单:美联储为了防止市场出现问题而降低利息,导致投资者近于饥渴地部署资金,期望投资带来更高的回报。当时,我们看到每天的项目量达到惊人水平,而其中很多项目在投资者具备应有的谨慎、准则、逆向思考和避险态度的话,是不可能得到注资的。正如巴菲特所言,“当人们越发不谨慎地进行投资,我们就应当愈加谨慎地进行投资。”因此,2005 至2006 年市场上那些种种不够严谨的交易足以为我们敲响警钟。 当前环境 当前投资环境中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我看来,其中包括: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缩效应,世界各国央行都在向各国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从而人为将信贷利率压至匪夷所思的水平。 这进一步压低了普遍被认为较为安全、低风险投资资产的收益率。这类低风险投资在美国市场目前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在欧洲和其它市场则已呈现负收益或零收益。过去,部份资金会流向较低回报的保守投资,例如国债和高评级债券,而如今这部分资金已转向其他地方投资,以追求更高的回报。目前,大多数美国捐赠基金和固定福利养老基金规定每年最低回报必须达到7至8%之间。有趣的是,非美投资机构很少规定最低回报。即便有,目标回报率的门槛也低很多。 我曾认为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创伤,会令投资者在其后的许多年内都会因强烈的避险态度而拒绝承受高风险投资。然而,美联储通过降低利率,向美国经济体注入大量流动性,在抑制亏损的同时强行开放信贷投资窗口,再次激发了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 在低回报的环境中,投资者追求回报的需求和承担风险的意愿联动,使大量资本流入规模较小、资产风险高、有潜力带来高回报的细分市场。那么,这种资金流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显而易见,资产价格上涨、预期回报降低、证券结构松散以及更高的投资风险。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数字“十”可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月是2008 年9 月15 日雷曼兄弟破产申请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的今天,随之而来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后崩盘阶段。 由于美联储和财政部推出的种种救市措施,美国已人为地制造了为期十年的低利率环境、持续的量化宽松措施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刺激方案。 美国经济复苏已进入第十年。请注意,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复苏期就是持续了十年。 市场从全球金融危机的低位回升已进入第十年。根据公允定义,如果市场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上扬且期间没有经历超过20%的跌幅,则这段时期可以定义为牛市。截止本年度8 月22 日,标普500 指数长期保持上扬且并无超过20%跌幅时间已突破3,453 天,即113 个月,成为史上最长的牛市。有人辩称,如果忽略不计1990 年19.92%的跌幅(并未真正达到20%)的话,股市在1987 年至2000 年期间保持上扬了4,494 天。在我看来,重点不在于哪个牛市更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股市已上涨许久。 以上种种在我看来意味着: 市场已经有足够时间消化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创伤;可怕的回忆已逐渐消退; 同时实施严格信贷标准的初衷也已成为历史。我的朋友Arthur Segel 掌管TA Associates 全球房地产投资。目前他在哈佛商学院教授房地产投资课程,最近,他对学生们说“房地产的周期是十年,好在投资人的记忆只有五年。” 在过往的大量时间中,投资者已充分习惯于货币刺激措施,并依赖美联储注入的流动性来提振经济。 虽然不可一概而论地认为经济复苏总以十年为限,但以史为鉴,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已经持续十年的经济复苏并不会进一步持续太长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复苏速度是二战以来最为缓慢的一次,所以我们相信目前市场并不存在以往危机前通常出现的、需要被纠正的过度现象,并令此次复苏骤然终止。一些观察家认为, 未来如果经济或股市出现疲软,那么富有政治色彩的美联储可能会主动出击,选择重新降息,或至少停止加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入市的投资者都没有亲身经历过熊市,甚至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糟糕的一年,或经历过暴跌且长时间无法回升的市态。因此, 新上任的投资管理人对于规避风险的重要性并无切身体验,也没有在经济放缓、大市长时间下跌、违约率上升和资本稀缺的情况下经受过考验。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这些状况已经创造了泡沫市场的多项所需条件,正如我在本篇备忘录第一页引用新书的一段话所述: 虽然投资者心态上未必乐观,但由于低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太低,他们被迫进行“乐观式”投资。 同样,为了在上述低回报环境中实现可接受的投资业绩,众多投资者不得不放弃他们通常采取的风险规避措施,承担更高的风险。 由于以上两种因素,资本市场变得十分灵活,充分适应投资者的需求。 如果您不同意这些结论,想必也不会想继续阅读以下内容。但这些是我得出的结论,也是我撰写本篇备忘录的起因。 我在过去14 个月发表的备忘录和演讲中,陆陆续续对当前投资环境的一些具体现象发表了我的观点。其中包括: 脸书、亚马逊、苹果、奈飞和谷歌/Alphabet(简称“FAANG”),这四大科技巨头的企业股价体现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抱有极大的期望 企业信贷暂未偿还的规模不断增加,但企业信用评级在下降,债务比率攀升,契约条款逐渐消失,而收益率的利差不断收窄 新兴市场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美国高收益债券,这是史上第三次出现这种情况 软银募集一支专注科技投资的千亿美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资金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比特币在一众虚拟货币中发展势头最猛,2017 年飙升了1400% 当然,具体点出这些现象不是为了批判它们或揭发一些不当的事情。相反,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市场受到下列因素的驱动: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相信未来会更好, 对投资和投资管理人充满信心, 很少持有怀疑态度, 勇于承担风险,抛弃避险立场。 简而言之,这些属性并不能营造获得良好回报、风险低的投资氛围。假设投资者有一定资金并敢于入市,那么只有在价格低、悲观情绪蔓延且其它投资者纷纷避险时投资,才有机会能轻松实现理想的回报并确保资金安全。不过,从以上因素来看,目前并非处于这样的时期。 直接放贷的案例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最初几年,银行仍然犹有如悸,而在多数情况下,需要保持低资本比率且不愿进行太多放贷。因此,一些精明的信贷投资者抓紧这个机遇,开始筹集资金进行“直接放贷”或“私募放贷”活动。由于银行受到法规和低资本比率的限制,非银行放贷人不仅可以选择放贷对象,还能收取高利息,采用低杠杆率并以抵押资产获得良好的保护。 在2010 年至2011 年早期,参与直接放贷业务的投资者还不多。但是,在私募放贷流行起来后,投资者们纷纷涌入,越来越多的基金管理人募集直接放贷资金,迎合市场需求。据《华尔街日报》8 月13 日的报导: 大量资金涌入导致市场竞逐借款人。对于金额较大的贷款,激烈的竞争使贷款利率接近银行的放息水平,信贷条款却变得更加宽松。投资银行Capstone Headwaters 负责为中型企业提供债务咨询服务的负责人Kent Brown 表示,对于金额较小的贷款,“我认为目前的贷款条款对借款人极为有利, 未来也难有这种情况出现。” 直接放贷市场预计将不断扩大,放贷人无论规模大小都在磨拳擦掌,为更严峻的竞争做好准备。根据研究机构Preqin 的数据,总体而言,在2013 年至2017 年期间,有322 支专注直接放贷领域的基金完成募集,其中71 支基金来自之前从未募集过直接放贷类基金的管理人。相比之下,在2013 年的前五年内,仅有85 支直接放贷类基金完成募集,其中仅有19 支是首次募集该类型的基金。 不过,发放贷款的质量如何?《华尔街日报》继续报道: 由于未能符合银行的放贷标准,因此企业纷纷转向直接放贷人借款。然而, 借款人的现金流量难以持久,而同时承担大量债务,或其所在行业已经不再受市场追捧。 直接放贷一般以浮动利率计息。换言之,在加息环境中可以为放贷人带来更多回报。但对习惯于低利率的借款人来说,如果其大量债务出现利息成本上涨情况,可能会措手不及而导致违约。这一风险,加上放贷条款逐渐放宽,以及一些直接放贷人相对经验不足,可能会在经济低迷时期变奏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观察不禁让我想起那句最伟大的投资格言:“智者始,愚者终。”很明显,目前直接放贷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随着放贷人数越来越多,市场上的放贷资金水涨船高,因此放贷人可能会通过降低放贷标准并放宽贷款条款来争取放贷机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竞争加剧使这种形式的贷款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吸引力。 那么,直接放贷是否已经达到不适合再发展下去的临界点?其实,在投资界中,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取决于在什么时候、按什么价格和条款投资,以及进行投资的人是否有足够的技能利用他人的错误,建立自身优势。否则,他便会因为缺乏相关技能而犯错。 目前,筹集并投资大型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增长最快。但在最终的经济调整中,他们可能因追求资产增长以及管理费,而不再对所投资的信贷资产那么精挑细选。 在市场表现理想的时期,很少能验证放贷标准是否严谨、或管理人是否具备优异的信贷选择技能,正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情形一样。如沃伦·巴菲特所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 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老练、自律、谨慎的放贷人可能会顺利过度下一次经济衰退和信贷危机。而能力逊色的基金经理未必能安然过度。 时代的蛛丝马迹 很可惜,没有一个指标能可靠判断市场参与者在某个时间点行为——大家到底是小心谨慎?还是轻举妄动?我们只能尽力收集证据,并尝试从中做出正确的推论。以下是从目前市场环境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除另作说明,这些内容均与美国市场相关: 债务规模: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07 年至2017 年这十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球债务占GDP 的比重从179%攀升至217%。”摘自《金融时报》。 德意志银行表示,美国国会去年已经通过了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的议案,这是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非经济衰退期间出台的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受此影响,联邦债务甚至大有爆表之势,而其占GDP 比重已处于自20 世纪4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会刺激已经达到或高于充分就业水平的经济,从而可能使通货膨胀火上加油”摘自《华尔街日报》。 “根据标普全球评级的数据,随着央行抑制利率的措施接二连三出台,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导致全球范围内高杠杆企业(即债务收益比率为5 倍或更高的企业)的占比在2017 年高达37%,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 年占比32%还要高。”摘自彭博社。 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 的百分比已重回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并接近二战后的高位。摘自《纽约时报》。 当前尚未偿还的杠杆债务总额,包括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高达2.5 万亿美元, 正好是2007 年的两倍。杠杆贷款从08 年金融危机的5,000 亿美元增加到当前近1.1 万亿美元。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相比高收益债券,杠杆贷款的规模增长更快。高收益债券的未偿还债务规模自2013 年底基本没有变化,而杠杆贷款已增加$4,000 亿美金。同时,我们认为贷款的风险水平也持续上升,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抵押贷款证券的强烈需求,以及投资者对浮动利率贷款的需求: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数据显示,5 月份新发杠杆贷款约为1,046 亿美元,打破2017 年1 月所创下的914 亿美元纪录,更是打破2007 年11 月金融危机前的高位818 亿美元。”摘自《巴伦周刊》。 目前,美国BBB 评级债券(也是投资级债券中的最低级别)达1.4 万亿美元,在全部投资级债券中规模占比最大,其中约47%来自美国和欧洲,分别高于十年前的35%和19%。摘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纽约时报》。 CCC 评级的未偿还债务金额比上个周期峰值高出65%,尽管与2015 年峰值相比低10%。主要由于CCC 级债券的发行量下降,大量能源业相关的CCC 级债券发生违约,以及投资者从CCC 级转向对B-级第一留置权贷款强劲的需求(大部分来自贷款抵押证券)。来源:瑞士信贷。 债务质量: 大型企业贷款的平均EBITDA 债务倍数略高于2007 年的此前高位;大型杠杆收购贷款的平均倍数略低于2007 年的高位;中型企业贷款的平均倍数明显处于历史高位。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2017 年发行的条款宽松的低门槛贷款约为3,750 亿美元,占杠杆贷款总发行量的75%,高于2007 年的970 亿美元,占总发行量的29%。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BB 评级的高收益债券源源不断涌入市场,而投资级别债券的契约条款普遍变得更加宽松。 最近,超过30%的杠杆收购贷款以及超过50%的并购贷款交易包含对EBITDA 进行调整,而十年前这一比率仅分别约为7%和25%。15%左右的杠杆收购贷款交易中包含0.5 倍以上的EBITDA 调整,与十年前的仅个位数的百分点大相径庭。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为回购股票或向股东分红而筹措资金的贷款规模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BB/BB-级机构型贷款的综合收益率息差降至200-250 个基点,而2007 年末/2008 年初约为300-400 个基点。B+/B 级贷款的收益率息差也收窄了100-150 个基点。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其他现象: 2018 年年初,共有2,296 只私募基金积极筹资,力图募集7,440 亿美元的股本,募集规模屡创新高。摘自《金融时报》。 截至6 月,软银已为其科技投资基金愿景基金筹集了930 亿美元,目标募资规模达一千亿美元。而且,该公司正试图通过其员工激励计划筹集剩余部分的50 亿美元资金。由于缺乏资金,该员工计划所需资金将从软银借款,而软银又希望从其他日本银行借款。摘自《金融时报》。 为了与软银的充足财力相匹敌,其他风投基金正努力扩大筹资规模,希望能与软银在竞逐新项目一较高下。软银募集资金的目标规模远远高于其过去投资的金额,投资者对软银所报道的表现最佳基金的回报所吸引,而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显然, 如此盲目地大量出资,必定为未来回报蒙上一层阴影: “根据Crunchbase 的数据,今年前七个月风投基金作出多达268 轮投资,而且每一轮都是巨额出资,每轮规模至少1 亿美元或以上。这几乎与2017 年全年273 轮巨额出资的纪录持平。而且,仅仅7 月份单月就达成50 笔项目,交易额总计150 亿美元,创下月度新高。”摘自Robin Report。 从2005 年到2015 年,石油压裂行业的净债务增加了300%,尽管如此,据全球最大空头对冲基金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吉姆·查诺斯所言,从2012 年年中到2017 年年中,60 家最大的压裂公司每季度产生的负现金流达90 亿美元。哥伦比亚大学一位研究员表示,“由于利息持续下降,利息支出增长幅度为债务增长的一半。”摘自《纽约时报》。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生债务增加了一倍多,达到1.5 万亿美元,拖欠率从7% 上升到11%。摘自《纽约时报》。 个人贷款的规模也在激增。第一季度未偿还金额高达1,800 亿美元,增长18%。“总部位于芝加哥的信用报告机构环联公司表示,金融科技公司在2017 年的个人贷款总额中占36%,而2010 年还不到1%。”摘自彭博社。 新兴市场国家已进行大规模发债,其中大部分债务需以美元和欧元偿还,而新兴市场国家获取美元和欧元的渠道十分有限。“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以美元为计值的贷款总额已从2009 年第一季度的5.8 万亿美元跃升至目前的11.4 万亿美元。其中,3.7 万亿美元已流向新兴市场,在此期间增加了一倍多。”摘自《纽约时报》。 一个相对不十分显眼但却极端的例子是,渴望获得收益的日本投资者砸数十亿美元到所谓的“双层”基金,用于投资土耳其资产和/或转换成以土耳其里拉计价的高收益证券组合,尽管收益率不断下跌。摘自《金融时报》。 现在,我们将重点从宏观现状转移到具体层面分析。正如我在撰写《逐底竞争》这篇备忘录时一样,我向橡树的投资专业人士了解他们曾目睹过哪些不严谨的交易。他们提供了以下证据,证实当今资本市场过热,投资人勇于承担风险的现象,同时他们还点评了一些案例。我的儿子安德鲁经常提醒我沃伦·巴菲特的劝告,“赞美时不妨指名道姓;但批评时,就只针对现象或制度”,所以在此我不会提及所涉及企业的名称。 某资本设备公司通过私募基金发行债券以资助其收购活动。虽然我们认为在最初的价格谈判中定价过高,但该交易获得超额认购、实际规模超越原计划额度,定价仅收紧了25 个基点。最终成交的债券条款的契约极为宽松,属于低门槛结构, EBITDA 调整没有设上限,还有潜力发行大量债务。结果,发行后的首两个季度, 该企业表现未如预期,导致第一留置权贷款价格下跌高达5 个基点,而(次级的)高收益债券跌幅更大,高达15 个基点。 欧洲市场对发行人的标准也一再放宽。相比同业公司,某产品服务公司的规模较小,利润率更低,杠杆水平更高,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有限,而且会受到终端市场的周期性影响。几年前,该公司还经历了重组过程。然而,其调整后EBITDA 等于实际EBITDA 数字的150%,该公司还能够发行七年期债券,票息仅5%出头。 某能源产品公司最近上市。尽管该公司拥有24 亿美元的保留赤字,而且S-1 文件显示“我们过去曾遭受重大损失,并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盈利”,但该公司的股价仍然按照首次公开招股价格获得超额认购,目前股价比招股价格高出67%。由于按2020 年的预计收益计算其市盈率为五倍,一名股票分析师认为这个估值是合理的。另一名分析师将目标价格设定为比当前价格低25%,而且计算目标价格的假设是,该能源公司的毛利率在未来12 年内能以每年30%飞速增长,并且2030 年的估值将达到6 倍EDITDA。 过去两年,某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开销相当于其一年的EBITDA 的85%。由于这些回购,该企业目前的负债规模远大于2 年前的水平。相比于最近2 年,此前的七年内我们估计该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金额仅为近两年的十分之一,平均回购价格比过去两年的平均回购价格低85%。 某家杠杆收购私募基金刚刚以15 倍EBITDA 的估值收购一家极好的公司,收购价非常高。而且收购价是基于“调整后的EBITDA”,即实际EBITDA 的125%;因此,收购价相当于实际EBITDA 的19 倍。而所显示的杠杆率为调整后EBITDA 的7 倍,即实际EBITDA 的9 倍。“我们并不是说这注定会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只想说,如果最后真的变成一笔糟糕的交易,也不足为奇。事后每个人都会说,‘他们的出价太高,资产负债表上承担了过多的债务,打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失败。’” 某家公司的EBITDA 盈利十分可观,但60%来自一个不太可靠的客户,而且企业增长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以橡树团队一致同意的价格来看,我们认为这将是一笔很好的投资项目。但公司持有者的要价是我们愿意出价的两倍,而且他们最后以此高价成功售予一家杠杆收购基金。“由于银行和非传统贷款机构采取非常自由宽松的放贷结构,因此私募基金通常也采取非常激进的方式,不仅定价追求完美,还几乎没有容错的余地。而后果可想而知。” 一年前,一家杠杆收购基金以100%债务融资的方式,通过其一家投资组合公司收购某公司,还获得了分红。该交易采用的调整后EBITDA 金额是实际EBITDA 的190%。根据调整后的数字,总杠杆倍数超过7 倍,而实际杠杆倍数高达13.5 倍。目前这些债券的交易价格高于票面价值,而且与第一留置权票据的最低息差不到 250 个基点。 橡树准备退出在某家业绩理想且稳定增长的公司的投资,我们聘请的银行顾问已发出100 个资料简介。我们收到35 个意向买家的回复:其中3 个来自战略型买家, 其余32 个来自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买家不期望在收购之后带来任何协同效应, 而其出价价格却远远高于战略型买家的出价,这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我们从杠杆收购型基金获得四个收购报价,其中一个报价竟被留空。我们最终以14 倍的EBITDA 退出,总杠杆率超过7 倍。 2017 年,投资者从阿根廷和土耳其公司(收益以本地货币计值)购入超过100 亿美元的债务,目前有关债务的交易价格比发行时平均高出500 个基点(例如,当前收益率为11%,而发行时仅为6%)。 尽管在金融历史上,阿根廷曾于1980 年、1982 年、1984 年、1987 年、1989 年和2001 年发生过危机,但阿根廷于2017 年6 月发行27.5 亿美元的100 年期债券并获得超额认购,可谓新兴市场债券史上添上浓墨的一笔。该债券定价为90,收益率达7.92%。目前该债券的价格为75,自发行以来的16 个月内已贬值17%。 在这里我想特别引用橡树美国高收益债券策略的联席投资总监David Rosenberg 的见解, 举例说明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各类限制已被逐渐放宽。美国政府的杠杆贷款指引“于2013 年推出,目标遏制过度承险的行为,并将杠杆倍数最高限制在6 倍,同时还受某些其他条件限制,这减少了受监管银行之间进行过于激进的高风险交易”现在,货币监察署办公室主管表示,“在杠杆贷款中可以承担的风险程度一律应由银行决定”该主管又补充:“但我们告诉银行,除非银行已制定了资本和预期损失模型,并且保留了充裕资本应对预期损失,否则银行还是无法作出这个决定。”引文来自Debtwire 网站。 我想说:上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行得通吗? 关于这方面,David 还发现:“毫无疑问,银行家们已经告诉我,他们正在尝试接受7.5 倍的杠杆收购。最近,某位一直从事信贷审查的银行家告诉我,他于2007 年首次听闻某信贷业务的副主管批准进行一项高风险交易,而获批的理由是该交易属大型投资组合的一小部分,即使蒙受损失也问题不大。但如果未能进行此项交易,他们可能会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予竞争对手。这听起来真像金融危机前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普林斯曾说过的话“只要音乐没有停,你就必须翩翩起舞”。 我想再重复一遍:上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行得通吗? 一语道破,最核心的问题是:整体来说,以上证据说明当今投资者秉持谨慎还是乐观的态度?保持怀疑态度还是接纳简单的解决方案?追求安稳还是害怕错失良机?审慎还是鲁莽?规避风险或承担风险? 对我来说,显而易见,答案都是后者。 * * * 在结尾之前,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尽管股价较高,但除了科技股和社交媒体股等几个特定类别之外,整体股价并不处于极高水平。尤其与其他资产类别相比较而言, 股票不大可能成为金融市场主要的棘手问题。我认为目前股票的表现与2005 年和2006 年相似,基本不会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当然,这并没有让股票投资者免受损失之痛;股市跌幅还是曾一度超过了50%。 其实,主要引发2007 年和2008 年金融危机的并非股票,而是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其他结构性债务和杠杆投资产品、以及衍生工具,而这些都是金融工程的产物。换而言之,问题不在于证券和债务产品本身,而在于其用途。 而在本轮周期的现阶段,主要是公开发行的债务和私募债务越来越广受欢迎,投资者为追求回报而敢于承担不匹配的风险,以及上述的种种激进的投资行为。因此目前看来,下一次危机爆发时,债务证券可能首当其冲而损失惨重。对此,《利率观察者》报刊一语道破其中玄机: 当利率跌至3000 年来最低的水平,自然会影响到人们借贷的方式。正如富国银行证券分析师大卫·普雷斯顿表示,“企业信贷虽然评级低,但杠杆水平高”。这不仅适用于投资级别的企业债务,也适用于贷款市场,还适用于私募信贷。 因此,企业债务是一个软肋,或许是本轮周期中最大的软肋。这与经济复苏并不矛盾,反而可以是由经济复苏导致的结果。经济越景气,利率就越低,投资者就越容易放松警惕。正是由于投资者掉以轻心,才更容易放大失误,导致投资者信心陷入危机。 话说回来,目前总体市场状况并不像2007 年那样恶劣,当时银行杠杆达到32 比1;每天都会发明或吸纳高度杠杆化的投资产品;金融机构大量投资于完全由次级抵押贷款所衍生而缺乏投资实质的投资工具。因此,我并没有在描述一个信贷泡沫或预测市场将出现崩盘。但我确实认为,目前的环境下“钱太多,项目太少”,投资者应该审慎行事,而不是采取激进的投资活动。 另一方面,投资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出现经济严重衰退之前,我并不认为目前投资者的冒险行为会导致市场出现大量违约或蒙受损失。我也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经济衰退。经济持续增长,过剩现象也不多,目前感觉经济增长还能再持续一段时间。 但第三点要注意的是,政府过度刺激经济、通货膨胀升温、货币政策收紧和加息,会导致企业债务偿还的负担加重、政府赤字飙升以及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方面都会给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会一直循环下去。 * * * 我认为,要想衡量市场的温度,就应该时刻对不严谨的证券发行和不可靠的项目计划保持高度警惕。此外,如果我们考虑到屡创新高的历史估值和投资者无比乐观的情绪,衡量市场的温度将使我们感知到:市场已经处于周期中过热的阶段,是时候增加防御型投资了。 虽然这个过程无法准确预测何时或以什么程度出现经济衰退,但却可以让你了解哪个阶段必定会蒙受亏损。现在回首,我于2007 年2 月发表的备忘录《逐底竞争》中的预测似乎是既正确又及时,毕竟全球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期是直到2008 年9 月才蔓延开来。当时距离真正的危机到来还有19 个月,证明那些“离我们还很远”的观点“几乎站不住脚”。在投资领域,我们可能有预感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事情什么时候会发生。因此,当市况变得不稳定时,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审慎行事。我们永远不知道“不稳定的市况”何时演变成“崩盘”,甚或“不稳定的市况”到底会否演变成“崩盘”。 我将重新引用《逐底竞争》的最后几个段落作为本文的结语,这再次印证了历史惊人的相似度: 现今的金融市场环境很容易被归纳为:全球流动性过剩,传统投资利息微薄,对风险的考量出现匮乏,同时预期回报普遍低迷。因此,作为获取充裕回报(但低于之前承诺的回报)的代价,投资者大多提高投资杠杆、使用未经检验的衍生工具和脆弱的交易结构等投资方式并接受巨大风险…… 本备忘录可以高度归纳为为:逐底竞争正在进行,投资者和资金提供方的对风险的审慎度普遍降低。此刻,没有人能够证实,这些激进投资人将会受到惩罚,或者他们的长期表现不会超过严谨保守的投资人。 十一年过去了,我依然只可点到为止。 我绝不是说,投资者应该纷纷退市或不做债务投资。自创立以来,橡树的指导箴言一直指引着我们 “谨慎前行”。市场前景并不那么差,资产价格不那么高,投资者应该持有现金或近似现金的高流动性资产。而不入市可能会产生极高的机会成本,令投资者难以接受。 但对我来说, 这一切都意味着,投资者应该选择注重在大市下跌时抑制损失、而不是只盯着把收益置于首位的投资策略、管理人以及投资方式。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投资领域,关键是采取进取型还是防御型投资。以当今的市况来看,我认为现在正是应该谨慎行事的时候。[详情]

陆家嘴 | 2018年09月29日 01:29
金融危机十周年:为什么穷人最受伤?
金融危机十周年:为什么穷人最受伤?

   徐瑾:回到金融危机源头,危机开始于房子,核心也在于房子,甚至是房贷导致了这次大衰退。中国能从美国经验中汲取什么教训? 弹指之间,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 “为什么没人预测到”?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时,如是反问这家诞生过经济学家哈耶克与科斯、哲学家波普、投资家索罗斯等人物的经济名校。 如今回头看,除了女王之问,尤其还应该追问,为什么危机过去十年,最受伤害的还是穷人? 房屋是核心 公众的痛苦即使没法弥补,也应该得到解释,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为何崩塌? 雷曼倒闭被认为金融危机关键点,甚至被认为是无可挽回的错误,有人无不打趣地说如果雷曼兄弟叫雷曼姐妹,也许它就不会那么贪婪骄傲,也不会在那个夏天率先倒闭,那么也就没有后面一连串后果。对此,组织美国金融危机营救的三巨头保尔森、盖特纳、伯南克都纷纷撰文著书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银行业不得不救助,而雷曼不得不倒闭。 事到如今,昔日“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业,从这些年中,是否汲取了一些挫败或者教训?很可能没有,一度人人喊打的银行家重新回到达沃斯之类场所,曾经血流成河的华尔街更为强大了。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莲-邰蒂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令人意外,这十年不仅银行规模在持续扩张,而且美国金融业的相对实力并没有受到削弱,更不用说,也没有人因为危机直接入狱。 投资银行家的贪婪、次贷衍生品的杠杆、华尔街的阴谋等等,这些过去在主流媒体占据主流的各类解释,虽然符合直观感受,也占据道德高地——这些描述就算是是真的,是否能否解释危机根源、危机何以持续如此长时间等问题,这仍旧存在疑问。对比之下,回到金融危机的源头,这场危机开始于房子,而且核心或许也在于房子。 美国两位经济学新星阿蒂夫-迈恩(Atif Mian)、米尔-苏非(Amir Sufi)的研究正是由此着手。他们对于住房按揭的研究解释了金融危机的另一面真相,即金融危机的起因与扩大都在于债务尤其是家庭债务。在两人合写的《房债》(House of debt)一书中,他们指出经济灾难发生之前,家庭债务的大幅攀升以及居民消费的大幅下降,从美国到国际都有出现。 随着危机爆发,家庭发现其借入的债务过多,而房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完全由家庭自身承担,以至于家庭净财富以不成比例的速度飞快下滑,家庭消费支出因此快速下滑。由于消费是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去杠杆开始,经济飞速下滑,一切人都难以幸免于难。 直到今天,流行的观点还是认为房地产只是美国金融危机起点而已。不少人指责金融危机之前的居住政策的宽松,让很多没有资格获得住房抵押按揭的人(主要是穷人)获得抵押按揭,这本来就是不应该,回过头来,这些人在金融危机之中将房屋退还给银行,也是正常的市场出清行为——这种想法符合直觉以及自由市场精神,然而并不全面。 事实上,房地产信贷不仅影响美国家庭债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次大衰退。真相在于,居者有其屋也许过于奢侈,但是将消费者直接扫地出门,带来的经济后果也许让很多人始料未及。 债务是关键 按照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看法,资本主义是一个金融系统,按照这一逻辑,经济其实也类似一个债务的“纸牌屋”,以债务堆积而成。 经济向好时候,消费与支出皆大欢喜,债务变得如此“便宜”,源源不断增加;一旦家庭债务达到临界点,趋势出现逆转,那么就会出现自我实现式的负向正循环,最终导致经济的雪崩。于是,以住房按揭繁荣开始的经济泡沫,最终幻灭也在于住房按揭,导致美国800万人失业。阿蒂夫-迈恩、米尔-苏非的研究证明,正是家庭债务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这次衰退及其恶化。 更加残酷的真相在于,穷人在危机中变得更穷,这背后隐含了债务游戏中的不平等。 穷人的住房购买往往抵押比例更多,而因此其财富受到的边际影响更大,随着住房抵押出现问题,房价下滑对穷人净财富的伤害远大于对富人。由于穷人的消费边际倾向更高,财富与收入缩水之下,穷人消费被迫缩减,这对于经济衰退的影响不言而喻。更为悲剧的是,随着很多穷人在危机中不得不将房屋交还给银行,这也导致随后的房地产回暖并没有真正惠及这部分人。 换而言之,穷人或者说中下层,在危机前借贷比例更多,在危机中资产损失最多,在危机后享受的复苏最少。有谁能够料到,正是看起来实实在在的房子,最后成为所有人的噩梦——不,更准确地说,中下层的噩梦。 软阶层社会:失落的中产阶层 这些年,美国经济恢复是发达国家恢复最快的,但即使如此,美国中产家庭而言,也可以说是失去的十年,中产阶级的萎缩成为普遍现象。我在公号《徐瑾经济人》也多次谈及,这其实是软阶层社会在全球的不同投射。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分析报告,美国大城市中产阶级从2000到2014年出现空心化趋势,中产在9成的大城市缩减。与此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均出现了下滑,中产家庭尤其严重,收入中位数77898美元下滑72919美元,跌幅为6%。结果是什么?美国出现四十多年来的一个新景观:中产首次不再是社会的最大多数人口。用最广泛的定义来看,美国当下中产占成年人口的比例一半,60年代则高达超过6成。 和中国类似,美国中产也陷入了脆弱的状态,成为极易暴露在风险的软阶层。中产的没落,并没有影响1%富人兴旺乃至于富人区的兴起,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研究,居住在富人区的家庭数量翻了一倍多,1980年比例为7%,2012年则为16%。 至于下层,他们的遭遇就更为悲催。当次贷危机爆发,美国部分贫民区的租金不仅没有降低,而且出现上涨,因为当穷人的房屋被没收,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住所——其中逻辑,类似爱尔兰饥荒中土豆价格上涨。 回顾历史,美国政府鼓励人们拥有住房可以追溯到20时期初期,1918年美国劳工部就发起“拥有自己的房子”运动;60年代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目标,提议创建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他认为拥有房屋可以增加一个人在社区中地位,让人可以骄傲地为此捍卫自身家园。 如今则有了新的变化。买不起房子只是开始,随着房租上涨,当穷人没有能力支付足够租金的时候,等待他们则是扫地出门。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曾经研究驱逐议题,他在《扫地出门》一书中指出,今天美国大多数贫困的租房家庭得将超过一半的收入砸在“住”这件事上,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要用七成以上的收入支付房租和电费。 他以美国中西部的密尔沃基为例,结论是租房家庭105000户,每年大约16000名成人和儿童被扫地出门,相当于每天都有16个家庭经由法庭程序被驱逐。比起法院正式程序,当地还有各种“非正式的驱逐”;2009年到2011年,他指出当地每八名租户中至少有一名经历过强制性搬迁。 美国梦遭遇软阶层时代尚且如此,中国呢? 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的房债故事,对于中国有什么启示呢?如何主动避免一场无法承受的金融危机呢? 首先,中美情况的确有所不同。中国购房首付较高,杠杆率低于美国,加上中国家庭的储蓄偏好,相对来说对房价下滑的抵抗力较强。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家庭债务杠杆率(占GDP比率)到2017年年底为48.4%,只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水平的一半。大众更多关注中国企业债务而不是家庭债务。 其次,美国的经验仍旧宝贵。中国近年来家庭债务绝对水平不高,上升速度却极快,从2016年到207年年底,两年时间内中国家庭债务杠杆率从38.8%上升到48.4%,上升速度相当于房地产泡沫期间美国家庭债务杠杆率增速最快三年的1.5倍。 同时,由于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房价比家庭收入中位数)远高于美国,在大城市高达20倍,而美国仅为3.9倍,中国家庭以收入来吸收房价变化影响的能力仅为美国家庭的1/5——换而言之中国房价对家庭收入的负担是美国家庭的5倍,这样,房价一旦有风吹草动,对中国家庭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以此而论,债务虽美,不宜过度,如何防患于未然,或许是中国决策者应该中汲取的教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之危害不仅在于危机之中的损失,更在于危机之后的恢复往往比较漫长。我在《印钞者》等书,援引哈佛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肯尼斯-罗格夫的研究。通过对历史上100次系统性银行业危机分析,结论是人均收入回到危机前水平所需时间平均需要是8年,中位数为6.5年。 更不同说,经济恢复并不等于昨日重现。即使在美国德国这样收入恢复很快的国家,我们也看到不同的社会问题滋生,如果是恢复更慢的国家,其考验可想而知。 金融危机中,一边数百万家庭流离失所(FT数据为780万),有人被迫卖房,另一边是更有人趁机逢低吸入,更不同提黑石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涌入这个市场,在危机10年之后赚得钵满踢满。如今美国房地产回暖,曾经被驱逐的人群,与经济复苏的收益无缘。如何使得房屋资产的升值,与房客、房主、政府之间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总是未被合理回答一个大问题。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以金钱奖励成功,以失败还赠输家。不过当软阶层社会出现,这场游戏真的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么? 当居者有其房在美国也没法满足的时候,民间的愤怒爆发其实是真真切切的。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川普崛起、英国脱欧甚至贸易战这些看起来很宏大的话题时候,会发现时代的变化并非突然一声巨响,而是在悄无声息中早已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亦为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公号《徐瑾经济人》。(来源:FT中文网)[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9月26日 08:03
十年:雷曼兄弟倒闭后我们经历了什么
十年:雷曼兄弟倒闭后我们经历了什么

   本周五(9月21日),美国股市开盘后再创史上新高,这和十年前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全球市场都处于雷曼兄弟倒闭一周后的愁云惨淡中,CNBC将暴跌中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股价放在屏幕的顶端,称之为“死亡审视”。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到2008年那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如今又过去了十年,金融业在此期间励精图治,谨防重蹈覆辙。然而,对于吸取教训的成效,人们却褒贬不一。 吃一堑长一智 实际上,当年雷曼兄弟的倒闭并不算是金融危机的开端,也非高潮,到了2008年的9月22日,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野村证券宣布收购雷曼兄弟在欧洲、中东、亚洲区包括日本、澳洲和香港的业务,事情也似乎得到了解决。真正让当时亲身经历的人们如今还心有余悸的是,在那之前的不可思议突然变为现实——仅仅是一个高风险证券投资组合就让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产业巨头轰然倒塌,全世界的信贷市场因此而颤抖,整个金融系统似乎在下一刻就会全然崩溃,随之而来的经济萧条也超乎想象。 当时的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收到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的来电。贝兰克梵说他尽力了,但声音颤抖。盖特纳随后回电,让贝兰克梵不要再跟任何人讲话,“如果有人听到你的声音,你会吓坏他们。” 被“吓坏了”的当政者们猛然警醒,对于撬动全球经济的金融业,他们此前忽略了许多早就暗自滋生的“蛀虫”,比如对高风险的追逐、职业道德以及信用问题,于是在灾难过后各国监管机构积极展开了“亡羊补牢”特大行动。 首先是追究当初的罪魁祸首。许多大型银行当时“跟风”参与兜售了许多所谓次级房屋贷款证券。这种房贷的借贷者本身偿还能力不足,美国房价下跌引发了大量的坏账,这除了为祸雷曼之类的金融机构,还让大批事先毫不知情的投资者受损。制造祸端的“坏孩子”们随之受到惩处,根据Keefe, Bruyette and Woods公司在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各大银行因此被处罚了共计2430亿美元。 重要的是,各国开始收紧对金融业的监管,以防这匹曾经“脱缰的马儿”再生事端。 作为危机源头的华尔街,在经历了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并入美国银行、雷曼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等一系列“洗牌”后迎来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这一法案旨在改善金融体系的透明性和增强金融机构的责任,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华尔街最深刻的变革。 曾经受惠于放宽监管所带来的“金融大爆炸”的英国也不得不大力整改。最引人瞩目的“围栏”政策将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隔离开来,为银行的高风险业务设立“防火墙”。 最近的相关新政当属欧盟今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MiFID II。这部全称为《金融工具市场指导》第二版本(Markets in 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的MiFID II几乎涉及金融领域各个角落,可谓是“严防死守”。人们认为MiFID II带来了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专家称,就影响而言,MiFID II会大过“金融大爆炸”。 与此同时,各国还步调一致地要求银行增加资本缓冲,并定时对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经过这番“洗礼”,大多经济学家都承认,如果十年前的情况再现,金融机构再不会像当年的雷曼那样不堪一击。 相比当年的雷曼兄弟,现在银行倒闭的可能性更低,即便真的倒闭,如今的权力机构也已经应付自如,这从2017年西班牙第五大银行Banco Popular的倒闭中就可见一斑。 好了伤疤忘了疼 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忧心忡忡。人类善于在学习中进步是不假,但历史却总在重演,彰显着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的陋习,在金融危机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全球性金融危机自1810年代首次发生开始,每隔10到20年就会爆发一次,起因都出人意料,本质却如出一辙。某种原因导致债务危机,坏账激增,金融机构难堪重负,市场一泻千里,进而殃及整体经济——这个“套路”近两个世纪以来都屡试不爽。 债台高筑显然是危机的重要源头。而上次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让全球债务水平再度攀上警戒线。IMF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让人心惊胆颤。这份报告表明,全世界的公共和私人债务已经高达164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225%,这一比例比2009年时的高峰还要高12%。至于到底债务水平多高会带来下一次危机并没有定论,但那最后一根稻草可能随时会到来。 最近这一波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似乎就是一次小型的预演。虽然部分货币的暴跌如今已经得到控制,但可以想象形势继续恶化所导致的结果。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美元债务已经从2009年的5.8万亿美元升至11.4万亿美元,其中3.7万亿美元都去往了新兴市场,比2008年时多一倍。如果这些市场的本国货币继续下跌,美元则在美联储的加息中节节攀升,上述的“全球金融危机套路”就必定会重演。 让人担忧的还不止于此,其他的因素也在预示着十年前那场危机或许即将重演,比如金融市场的自满。金融危机后各国“央妈”使尽浑身解数刺激经济,全球终于恢复了繁荣景象,随之而来的是以科技公司为首的股市屡破纪录。从2009年3月至今,华尔街的这头“牛”已经逗留了九年半之久,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然而如今美联储进入了加息周期,股市中的泡沫却愈发膨胀。用市盈率(P/E)衡量的美国股市估值此前只有两次达到过如此高的水平,一次是1929年的大萧条,一次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但2000年时,所有上市股票的价值也只是相当于全球GDP总量,而如今已经是三倍。 正如人们并不能确定债务水平多高标志着危机的到来一样,股市的泡沫吹到多大会破也没有固定的规律。但值得警惕的是,如今全球贸易关系岌岌可危,引领股市蒸蒸日上的科技公司也正在发现迅速扩张中的潜在问题,这些都是在发出警报的信号。 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悬而未决的问题还包括全球经济仍然缺乏早期预警系统以及监控金融流动的系统。 如此看来,曾在金融危机期间担任英国首相的布朗最近说的一句话显得颇有道理,他说:“我们只是处理了一些小事,重要的大事却仍未解决。” 更新换代 布朗于2007年接棒布莱尔上任,当选那年的夏季就开始面临金融危机。短短三年后,他在英国战后最长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大选失利。显然,相对大多数普通人,他对当年的情况具有更多的反思和领悟。 在全球金融系统遭受当头棒喝的十年后,这位“危机首相”言辞尖锐:“我们正处于梦游进入未来危机的危险之中。当风险恶化,我们就会猛然醒来,却发现身在一个群龙无首的世界。” 他所指出的正是上一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问题。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拯救了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却没能拯救那些为此失去住所和工作的民众。民粹主义正是由此崛起。有些分析认为,没有那次金融危机,就不会有如今的特朗普总统。而目前特朗普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成为国际合作的最大障碍。当年亲身参与了在金融危机后起到力挽狂澜作用的G20峰会的布朗说道:“2008年时的合作不太可能在下一次危机时发生。我们可能只会互相指责,而非解决问题。” 十年间斗转星移,人类社会的变化当然不止这一个。就拿金融业来说,人们的焦点早已从雷曼之类的大型投行转向了私募股权公司、算法交易和廉价、自动化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从传统金融公司转向了科技公司。 行业在思考如何通过运用分析、人工智能、甚至生物统计学来进行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由计算机代劳的交易会令股市跌势迅速恶化,以及网络攻击给大型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 十年之后,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仿佛又经历了一个轮回,我们可能又站在了一个周期的尾声,此时可以看到金融系统正在努力变得更加安全,但也可以肯定还有足够的教训需要吸取。雷曼倒闭了十年,金融界的修复还远远没有完成。[详情]

FX168 | 2018年09月23日 23:36
达利欧新作详解债务危机:下一场衰退近了?
达利欧新作详解债务危机:下一场衰退近了?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至今恰好十年,在既年初发布了《原则》后,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上周再度发布英文版新书——《理解大型债务危机的模版》(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纪念危机十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押注拉美债务危机错误,达利欧亏得一文不剩,但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机,一来让他开始依赖计算机算法,二来让他开始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力求“知其所以然”。而这可能也是这本关于债务危机的新书的来由。 这本书中的模版涵盖了达利欧对48个历史债务周期的观察。 “这本书的诞生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我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当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的视角,而之所以桥水能安然度过危机,是因为我开发了一个理解所有债务危机如何运作的模版。我希望分享这一模版,来减少未来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债务危机。”他写道。 在书中,第一部分是对模板的解释,即债务周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应对债务周期的原则;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历史上三次大型债务危机,即2008年金融危机、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德国高通胀叠加的经济萧条;第三部分简要介绍过去100年中发生过的一般性债务危机,总共是48次,以便观察这一模板如何适用于所有这些案例。 达利欧也坦言,历史还会重演。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往复循环,每15年左右出现一次大型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掌握规律后化解危机并不难。近期达利欧在采访时更提及,未来2年尤其值得警惕,当前是经济扩张周期的第七年,美联储启动加息,这种扩张周期可能还会持续2年,“未来的债务危机和上一次有很大不同,可能不会是一次‘大爆炸’似的危机,而是慢慢显现、更紧缩的债务危机,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和国际层面的问题。” 从失败中总结“模版” 尽管桥水安然度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桥水也并非没有栽过跟头。因此“总结失败”成了他的职业习惯。 当年,达利欧在他的两居室小公寓里成立了自己名为桥水的公司。很快,他就遭遇了一次人生的重创——1982年,由于石油价格意外下跌、墨西哥比索贬值、利率上升等原因,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在电视上、报纸上,达利欧都给出了自信的判断——拉美国家还不起美国银行借出的大量款项,美国经济和股票行情将大幅下跌。  在2017年的TED演讲中,达利欧还放了上述听证会的视频,他对观众说:“看了这段影片,我只觉得‘这家伙真是个傲慢的混蛋!’” 在那之后不久,美联储降息引发市场的火爆行情,没有料到其会兜底的达利欧因错误的押注,赔光了之前积累的所有资本,以致桥水发不起工资,不得不让同甘共苦的同事陆续走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员工”。最困难时,他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维持生计,又卖掉家里的两辆车才熬过去。 从那开始,达利欧不仅开始总结反思,也开始更依靠电脑来做决策。目前,桥水100%的投资行为都是由算法引领的,且公司内部管理有40%其实也是以算法实现的。桥水还用上述模版建立了电脑决策制定系统,由此更细节性地呈现要如何应对每一个潜在事件。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也写道——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的出发点会和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不同。因为我会在市场变化上下注,强迫我关注资产的相对价值以及资本的流动。作为一个全球宏观投资者,最大的痛苦是看错,最大的快乐是看对。今天给大家提供的现实案例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 “我通过时间序列来研究历史案例,分析了众多细节,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去体悟它们,这就比起只分析我个人的经历,有更广泛和深入的视角。”达利欧称。 在现实生活中,达利欧经历了1966~1971年全球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1970年代的通胀泡沫以及1978~1982年的泡沫破灭,1980年代的拉美通胀和经济萧条,1980年代晚期的日本泡沫以及1988~1991年的泡沫破裂,全球债务泡沫所导致的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2008年的巨型去杠杆。 通过模拟,达利欧还“体验”了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崩塌、1789年的美国债务重组、1920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19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以及1930~1945年吞噬了许多国家的战争等等。 具体而言,这个模版是基于达利欧对48个大债务周期的观察,包含了所有导致GDP下挫3%的案例(即萧条)。达利欧提及,大型债务危机都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周期早期、泡沫阶段、触顶、萧条、去杠杆以及正常化。 通过对于大量的案例进行研究,他开始理解每一次债务危机背后的因果关系,也逐渐建立了一个基于债务周期、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研究框架。同时他能发现这些债务危机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同点。最终将这些案例整合在一起,他可以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图片:这些债务问题有什么同样的驱动因素,许多事情只是在不断重复地发生。 债务周期周而复始 历史上看,达利欧认为主要有两类债券危机: 1. 通缩型衰退。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会将利率下调到0。但是无法再往下降利率了,这时候债务重组和紧缩开始登台。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上限上升,因为收入下滑速度超过了债务重组速度。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债务大量是本地化货币的背景下。 2. 通胀型衰退。主要在资本流动较大,债务以非本国货币的形式发生。当海外资本流入放缓,信用创造变成了紧缩。在一个通胀型去杠杆背景下,资本流出会抽干流动性,汇率贬值,通胀上升。 同时,债务周期也被达利欧分成了短期和长期债务周期。在短周期中,开支受到借贷双方提供和接受信贷意愿的限制。当信贷更易获得时,那么就出现了经济扩张,反之亦然,而信贷的可获得性则受控于央行。每6~10年,央行都可以用降息的方式将经济带出萧条,刺激周期重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短周期的底部和顶部都伴随着比前一轮周期更多的经济活动和债务。 “因为人们有意愿借更多钱并花更多钱来偿还债务,这就是人性。”达利欧表示。 “你可以发现,当债务走高时,利息支付水平始终持平或下降,以至于偿债成本的升幅低于债务升幅本身。这是因为央行通过降息来使得这种以债务融资的扩张得以持续,直到他们无计可施,因为利率已经降至0,此后去杠杆就开始了。” 此时,典型的长期债务周期就出现了,这正是因为偿债成本的上升速度要远快于偿债收入。此时央行的利息降无可降,债务扩张无法持续,严重的债务危机或萧条就出现了。达利欧也认为,长期债务周期其实和短期债务周期很相似,但前者更加极端,因为债务负担更高,且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无效。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美国经历了两次长期债务周期,一次是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大萧条,另一次则是从21世纪开始的繁荣到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 书中的一副图也将一个长期债务周期的七个部分展示了出来: 1. 债务周期的早期。在债务周期的早期,债务增速并不比收入增速更快,因为当时的债务是用来创造快速的收入增速。比如借来的钱会用于投资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推广。这时候资产负债表很健康,债务上限很低。债务增速、经济增速和通胀不高不低。这就是我们说的“Goldilocks”(金发女孩经济指的是某个经济体内高增长和低通胀同时并存,而且利率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的经济状态)。 2. 泡沫期。在泡沫初期,债务会增长的比收入更快,并且提供强劲的资产回报。这时候收入、资产和个人身价的快速增长会形成一种自我循环。假设你年收入5万,但是你能每年借1万,一年的支出就可以达到6万,比你的收入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支出加快,股票估值上升,资产价格上升,人们会越借越多。 3. 顶部。当市场变得完美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变得更好,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还会变得更好,这时候就是市场的顶部。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市场见顶,但一个最常见的就是央行开始收紧,加息。泡沫导致了通胀,带来了加息。当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时,市场的财富效应转向负面,放款人开始担心收不回钱。这时候市场开始降低风险偏好,从高风险资产转向低风险资产。在顶部向下的时候,财富效应先开始毁灭。许多人会忽视财富效应毁灭对于经济的影响,之后收入会出现下降。 4. 衰退。在大部分衰退中,货币政策依然有效。这时候可以通过不断降息来挽救衰退。这样财富效应会逐渐转正,经济也会刺激,债务问题会得到缓解。但是大萧条中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当时的利率水平已经到了最低点。汇率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这种情况在1930到1932年,2008到2009年的美国都发生过。 下一场衰退近了? 大家好奇的是,虽然此书更多在于纪念金融危机十周年,但达利欧从年初就开始预警未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加之美国的扩张周期已经持续近10年,税改等财政刺激措施让牛市续命,但在美国独好、全球动荡的格局下,这种扩张又能维持多久? 当前,达利欧对债务周期的分析也颇为关键——美国经历了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之一,而美联储已经启动加息。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各界开始思考,此轮周期会以何种方式终结,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达利欧认为,即使是在一个很平稳的去杠杆进程中,一般需要大约十年才能使实体经济活动达到此前的峰值。根据桥水对于46个案例的研究,平均需要9年才能使经济回到此前的峰值。而股价如果要回归到过去高点,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因为投资者持有更多股票的前提就是要具备承担风险的意愿。 达利欧认为,债务危机得到完美化解的结果,就是“漂亮地去杠杆”,即在债务负担下降时,经济仍保持增长,而且通胀不出问题。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权衡使用四种途径——紧缩、印钱刺激经济、债务违约/重组、财富再分配。 然而这一组合谈何容易,首先央行的货币政策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缺陷。央行的目标往往是通胀,或通胀和增长,但央行从来不会以管理泡沫为目标,因此如果通胀和实际薪资增长并不太强,那么央行可以容许债务增长,这就可能导致泡沫积聚, 因此当央行加息的时候,通胀和增长往往都已经过热了。 当泡沫破灭时,此前助长泡沫的链条就会反过来导致跌幅自我强化。暴跌的资产价格降低了加杠杆投机者的股票和抵押品价值,这导致贷方惜贷,继而导致投机者被迫抛售资产,使得资产价格大跌,随后进一步导致流动性风险。如果受波及的市场规模够大、此前的杠杆够高,那么债务积聚造成的损失可以引发系统性风险。 达利欧也认为,这一轮扩张周期很可能会在未来两年结束,而美联储应该做的是紧缩的速度不要快于市场预期,否则资产价格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他在今年初的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也提及,“如果利率大幅上行,那么未来18个月债市会出现熊市,经济下行周期很可能会在此后的12个月出现,也就是未来2~3年,这也是下一次总统大选的时点。” 来源:秦朔朋友圈[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23日 00:14
金融危机10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且更惨烈?
金融危机10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且更惨烈?

   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且更惨烈? ■庞中英 2018年9月15日,是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1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10周年的时刻,美国、英国等地的重要研究机构举行了研讨会,媒体则刊发了大量文章,纪念这个10周年。 我珍藏着10年前报道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破产引发美国和全球金融系统几近崩溃的《纽约时报》。 这里,我初步归纳了今天国际上反思金融危机的几个突出重点。 健忘让金融危机白费了? 反思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展开:人们到底长记性了没有?1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着新的金融危机或者下一场金融危机。所以,论者如著名英国评论家沃尔夫(Martin Wolf)在《全球金融危机为何没有带来改变》(《金融时报》,9月6日)中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白费了。持有这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因为金融危机不久,随着危机似乎远去,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导致金融危机的那些根本问题,例如银行持有的“有毒的资产”,并未根本克服,且可能已经积累起比10年前更大的问题。 如同历史上的战争。人们事后从战争中汲取的教训有限。随着和平的到来,战争也被许多人遗忘,直到下一场战争爆发,人们才慌忙探讨战争的根源。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反思,人们指出了全球金融危机与今天各国政治倒退之间的关系。在美欧,正是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了今天弥漫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保护主义),人们甚至不惜摧毁现有的国内体制和国际秩序(以全球性机构为代表),以图逆转给他们造成重大消极影响的全球化。《金融时报》另一位评论员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让民主和全球化成为输家,并导致了特朗普上台、英国退欧和以邻为壑的民族主义兴起”。 上述沃尔夫或斯蒂芬斯的看法告诉我们,有人确实没有学到金融危机的教训,但是大众似乎学到了教训。在西方,大众利用西方现有的民主体制、民主进程,对金融危机做出了有力反应,重创了全球化。 下一场金融危机何时发生? 除了反思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后果,另一个大的对金融危机的反思集中在“下一场金融危机”何时以及如何发生? 著名经济学家兼咨询师鲁比尼与罗萨(Nouriel Roubini和Brunello Rosa)近10年一直很火。他们对金融市场的预见之精准,让人们不能忽视其观点。最近他们合写的《下一场金融危机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广受转发。他们预测,2020年美欧将发生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目前的增长势头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财政政策不可持续)。 特朗普一直鼓吹他将在2020年连任美国总统。鲁比尼和罗萨关于2020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判断,对特朗普可不是好消息。 让历史告诉未来。纪念2008,是为了预防“下一场金融危机”。 英国《金融时报》在《金融危机十年祭》社论中指出,“当今甚嚣尘上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削弱曾经帮助遏制了上一场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体系,从而使下一场危机更糟糕”。确实,新的金融危机假如现在爆发,与2008年不同,将不会有更加有效的国际合作来对付金融危机,缺少国际合作将使未来的金融危机更加惨烈。 2008年时,从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到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Trichet),以及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这场危机没有教科书式的解决方案(textbook solutions)。那么,解决那场金融危机的方案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G20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非教科书式解决方案(non-textbook solutions)之一。当年,许多人为此大跌眼镜。从2008到2010,G20最热。2009和2010,每年两次G20峰会,“新兴经济”与美欧“同舟共济”。 即将在阿根廷举行的第13届G20峰会无疑是加强全球金融治理的机会,但G20不再是针对下一场金融危机的非教科书式方案。 尽管特朗普参加了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2017),也即将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与会G20其他领导人。但是,人们都知道,特朗普政府对G20本身并无真正的兴趣,且继续攻击多边合作。G20的主办国阿根廷以及其他G20中的“新兴经济”成员国家,正在经历历史性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遗憾的是,G20并没有像当年协助美国那样协助各大“新兴经济”克服目前的货币危机。 综上所述,目前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说明世界对10年前发生的全球大危机记忆犹新,而且担心未来发生更惨烈的危机。关于那场金融危机及其后果的研究将继续。很多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人们确认引发金融危机的真正问题,尚未有圆满的方案和行动。 (作者为《华夏时报》专栏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详情]

华夏时报 | 2018年09月22日 05:55
美银美林:美股牛市已死 金融资产或首当其冲
美银美林:美股牛市已死 金融资产或首当其冲

  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美股迎来史上最漫长牛市。但就在此时,美银美林却发出警告称,由于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趋增,利率上升以及债务过高问题升温,美股“大牛市(Great Bull)”已经死亡。 在最新研报中,美银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指出,流动性过剩迎来终结,美股带来的超额回报也将随之结束,将大牛市置于死地。取而代之的是更低的回报率,其中较为薄弱的大多是在经济复苏期间苦苦挣扎的资产。 该行称,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合计减息多达713次,并为市场注入高达12万亿美元流动性。其中,美联储连续7年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同时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向市场注入4.5万亿美元流动性。 低利率和激进的宽松政策也推动了全球债务大幅增长,从危机前的172万亿美元激增至247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务飙升82%,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全球政府债务则上涨73%至67万亿美元。 不过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股市上涨,美股标指自危机以来已累涨超3.3倍。但Hartnett警告称,美联储和全球主要央行当前已相继进入加息周期,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影响,但这个因素暂时还未在股市上反映出来。 昨日,美银美林的9月份基金经理调查亦显示,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悲观程度创下了自从2011年12月份欧洲债务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Hartnett认为,当市场额外流动性减少,额外回报率也会下降,这就相当于牛市已死,未来金融资产将变得薄弱,容易产生波动。 自2015年12月以来,美联储已经七次加息,并且有望在年底前再加息两次。Hartnett建议投资者留意银行股走势。在一般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将带动银行股走高。若这一关系破裂,意味着美联储收紧政策将为市场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Hartnett还称,美联储额外的加息或将导致美国短债收益率超过长债收益率,出现“收益率曲线倒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在过去七次经济衰退前都曾经出现。 就目前来看,无论收益率曲线是趋平还是倒挂,美联储都不会停下加息的脚步。在Hartnett眼中,现在这个比市场预期更偏向鹰派的美联储将是资产市场遭受全新损失的催化剂。[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9月20日 16:11
巴伦周刊:金融危机10周年 对投资者影响仍挥之不去
巴伦周刊:金融危机10周年 对投资者影响仍挥之不去

  图为《巴伦周刊》杂志封面 导读:《巴伦周刊》新一期封面文章称,10年前的金融危机对投资者来说就像世界末日,时至今日投资者仍心有余悸。 10年前雷曼兄弟倒台为市场火上浇油。之后六个月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46%。退休者几十年来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年轻投资者明白了市场如何轰然崩溃。 费城建筑承包商、33岁的邦廷(John Bunting)回忆道:“我当时知道市场不断下滑,股价跳水,但直到雷曼兄弟破产才认识到亏了太多钱。危机期间我的投资价值腰斩。” 2008年9月邦廷才20出头,投资不到5万美元。但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投资行为很多年,使其踏空几次潜在股市投资。 一场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注定将影响投资者多年,这方面的证据相当多。在危机之后的岁月里,美国人想方设法存钱和避免负债。 美国人对股市也充满警惕。据盖洛普民意调查,2007年65%的美国人拥有股票,这一比例到今年则降至55%。 尽管危机后股市屡创新高,危机造成的创伤却持续存在。九年牛市不仅收复了金融危机股市崩盘的所有跌幅,还在前期高点上大涨82%,但那次崩盘的回响仍然不绝于耳。股市始终在如履薄冰地攀升,虽然担忧的对象从欧债危机转到政府关门再转到贸易战。 北卡罗莱纳州Cornerstone Wealth公司执行合伙人卡蓬(Jeff Carbone)称:“如今客户表示,要是再来一场2008年那样的危机感情上将不能接受。”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股市上涨根本没有达到心理水平。智能顾问公司Betterment近日对2000人的调查发现,48%的受访者认为过去10年美国股市根本没有上涨,同时18%的受访者竟表示同期股市下跌。 Betterment行为金融部总监伊根(Dan Egan)称:“那些不储蓄、不投资的人不明白自己在过去10年与200%的回报率失之交臂,今后他们很可能继续不储蓄不投资。” 对投资者的行为研究表明,经济危机通常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伯克利和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2007年的一篇论文称,在大萧条时代是青少年或成年人的美国人终其一生投资股市的可能性是二战后经济繁荣时代身为青年人的美国人的一半,只有13%投资股市。 刚好在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衰退结束后成年的美国人同样回避股市。上述研究称,亲身经历的经济事件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超过从书本和其它来源了解的历史事实。 有证据显示历史正在重演,2008年的崩盘催生了又一批股市投资者“失去的一代”。千禧一代毕业后进入惨淡的就业市场,背负沉重的大学贷款。有储蓄的人发现储蓄迅速消失。华尔街贩子似乎骗过自己的父母进入杠杆过大的住房市场和估值过高的股市。后来年轻人又炒作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其它类型投资。对于股市的投资则不太热衷。据盖洛普调查,2009年-2017年,18岁-29岁的美国人平均只有31%持有股票,2001年-2008年这一比例则为42%。 其他代人持有股票的可能性同样减少,虽然年纪最大的人群(65岁以上)过去10年增加了股票持有。 里士满咨询公司Harris Financial Group执行合伙人考克斯(Jamie Cox)认为,与年纪较大的美国人相比,年轻人感情上对投资更抵触,其行为深受早期职业生涯的影响。该公司是主要为蓝领工人提供投资服务。 美盛集团(Legg Mason)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千禧一代82%表示自己的投资决定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相比之下婴儿潮一代这一比例只有13%,尽管老年投资者损失了更多积累的财富。该调查还发现,与其他代际人群相比,千禧一代更有可能持有现金而非将现金用于投资。年轻人创办企业的可能性同样较小,近年来新创办的初创企业数量稀少或可归咎于这一趋势。 不过,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做出全面结论并非易事,尤其是如果投资者试图概括个性各异的一代人。 虽然一些年轻人或许已经避开股市,但那些仍然投资股市的年轻人难以归类。先锋集团投资者研究中心分析师卢卡(Thomas De Luca)和杨(Jean Young)最近梳理了该公司400万投资家庭的数据,发现年轻投资者分属不同的阵营。绝大多数千禧一代(生于1980年-2000年)资产配置激进,其资金大约90%(中位值)投资股票。这正是绝大多数资产管理公司推荐年轻人为退休而储蓄的增长型资产配置。 然而先锋集团至少四分之一的千禧一代投资者厌恶风险达到不正常的地步。容易受到惊吓的年轻人往往是那些金融危机后开始投资的人。2008年后首次涉足投资的千禧一代22%选择毫无股票的投资组合,2008年前开始投资的千禧一代只有10%完全回避股票。 这种差异也许与金融危机对各个人群的不同影响有关。伊根表示,金融危机时已经就业并开始投资的千禧一代有可能留在股市,受经济衰退影响更直接的年轻人投资股市的可能性较小——即便多年以后也是如此。 伊根称,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2009年或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当时经济萎缩,他们进入职场的起薪较低,找工作很难;自金融危机以来,这种艰难的感觉一直影响着人们。 金融危机后对股市的怀疑情绪不仅在年轻人中间出现。一些年纪较大的投资者也改变了他们的策略——常常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改变策略。 西弗吉尼亚大学63岁的副教授孔茨(Karen Kunz)表示:“我退出股市已有很长时间。如果留在股市一个夏季,对我来说已经太长。我有现金可动用,投资金属和加密货币,因为我认为这是替代股市的优秀投资。” 不过投资模式并非全由心理决定。经济衰退以来的散户投资策略还受到科技、新法规和新产品的影响。 过去10年最突出的市场变化是向被动型低费率投资转变。先锋集团投资者研究中心的杨在2015年的文章中称千禧一代是“自动储蓄的一代”,即投资取代传统共同基金的“投了就不管”(set-it-and-forget-it)投资产品和指数基金。2006年的《养老金保护法案》(Pension Protection Act)促成了这一转变,鼓励雇主让雇员参加先锋集团、富达国际等公司集合的自动参加退休储蓄计划。富达国际401(k)账户如今半数完全投资于目标日期基金,较2008年14%的比例大增。 此种转变有年轻投资者推动,他们更有可能被雇主登记参加目标日期基金。先锋集团发现,主要由于投资目标期限基金,2013年千禧一代拥有专业管理投资组合的可能性是婴儿潮一代的两倍。这意味着他们很少就其投资组合做出有意识的决定,在市场变动时倒腾所持投资的可能性更小。 富达国际研究退休投资趋势的泰勒(Katie Taylor)称,尚不完全清楚这是由于他们信任产品,还是惰性在起作用。 无论是哪种情况,泰勒对结果都感到满意,因为这意味着股市崩盘以来还留在股市的年轻雇员正在养成健康的习惯,更加不可能在股市再次下跌时出现撤出全部资金的失误。 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拥有能够在其一生中再平衡的多种账户,散户投资者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可能性降低。持有所谓“极端”投资组合(即投资组合全为股票或毫无股票)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仍然重仓雇主股票的人越来越少,而重仓雇主股票的趋势重创了之前的几代人。 新型投资产品和股市的疯狂回报也促成了金融危机后另一种趋势的发展。仍然投资股市的投资者仓位往往较之前更加激进。截至2018年,富达国际1970万零售经纪账户中47%的资产由激进投资组合持有,即对股票敞口至少达85%的投资组合。2008年这一比例为40%。这一转变发生在从婴儿潮一代到千禧一代的各种人群且不分性别。 实际上担心亏损已经被担心踏空的情绪取代。邦廷称,他仍然后悔2015年未投资Square的IPO,因为当时太害怕。 邦廷表示,希望今后不让恐惧左右自己的决定,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真应该多买。(柠楠/编译)[详情]

新浪美股 | 2018年09月20日 13:57
首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回忆雷曼十年
首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回忆雷曼十年

  来源:金羊毛工作坊 导读:“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的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没有很好地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需要集中纠正、检视和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创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 编者按:9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暨巴塞尔协议三十周年和金融危机十周年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需要集中纠正、检视和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创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本文根据速录并结合其他媒体报道整理如下: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主旨演讲 刘明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这个研讨会办得非常及时,十年前的昨天,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十年前的今天,AIG申请破产,随后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系统性影响巨大。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反思永远在路上。迎接未来挑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金融危机的内涵与逻辑 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失灵问题,无论是轻微还是重大失灵的集中纠正。每次的金融危机都是非常好的深刻反思的机会,可惜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都没有很好地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有些同志可能有一些毛病,包括监管层记性不好,对这些问题不甚了了。所以,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出现的需要集中纠正和检视、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当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金融创新的外衣,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 从2007年开始,次贷引发了危机,到2008年这个时候,以雷曼兄弟的倒闭作为重要的接口,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暴露出来一系列的内在问题。 我讲讲这里面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教训。 1、信贷质量失控。表现为三个“不合格”:一是不合格的放贷者,在美国50个州突然冒出很多的州立放贷机构和房贷中介,这些放贷者没有很好地受到监管,也没有审核的许可。二是不合格的借款人,这些人信用评分不足,低偿还能力或者根本没有偿还能力,就可以获得房屋的贷款。三是不合格的信贷技术,当时美国发明的零首付,还有气球贷款。气球贷款不用还本金,就还利息,到最后一次性还本。这三个“不合格”标志着信贷质量严重失控,是引发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2、当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关联的时候,千万不要高兴。对这样的事情恐怕惧怕的成分更多,当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关联的时候必须要有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前提就会出问题。证券化与结构化的技术造成了很强大的杀伤力。 一是以次级放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逐步被“简化视同”为普通债券产品得到评级,定价和流通交易。因为评级公司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去评次级放贷为基础的这些证券化产品。 二是做着各种嵌套。在中国市场上,通过嵌入一个信用衍生产品的“创新”名义来做“增信”,误导市场上的安全预期。 三是引入了证券化的证券化等“多层嵌套”安排,形成了相当复杂的“资产池”并对整个资产池来个模糊统一估值,掩盖了不同资产的风险实质和它们之间的差异。总的趋势是倾向于把风险低估。 3、当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价格共振,关联的时候,它们两个“谈上恋爱”你们就要小心了。“亲周期”的内生循环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典型:房地产价格上涨——房货抵押品价值上升——房货融资规模上升——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增强——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模式。与之相反的是,“房地产价格下跌——房货抵押品价值下降——房货融资规模下降——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减弱——房地产价格下跌”。 4、大型金融机构的“自营交易化”和“表外化”交织。这个表现在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里,百年老店的大型银行,大型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失控,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当期收益。这包括自营交易和表外交易。自营交易指的是自有资金和资本从抵补风险的本源功能向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短期获利异化。自营交易拿自己的资本金往这上面赌,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表外交易则指的是规避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约束,降低承担风险的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5、评级机构的问题,源于评级机构公司治理缺陷和严重趋利行为导致市场信息严重误导。评级机构的问题是市场重大的缺陷。 二、从巴塞尔协议修订来看后危机时代的监管重塑 2008年以后,我们把一个论坛改成了巴塞尔协议委员会,G20的框架下,财长、央行行长、监管者都进行了共同的参与,到了2017年12月份,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后危机时代改革的最终方案》,标志着后危机时代整个监管改革金融规则的制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历时整整有9年时间,巴塞尔协议确立了资本监管的主线,仍然持续得到明确和强化。经过这么多年反复讨论,认为资本监管的主线还是要加强,但也应当时刻思考,危机暴露出的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市场、监管一系列问题都不是光靠资本监管的单一方法可以全部解决的。这一点也得到了明确。 首先,资本监管改革。在分子部分:严格资本合格标准。提高资本实际吸收损失的能力。次级债和三级资本工具在危机中并未体现出预期的损失吸收能力。在分母部分:完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限制内部模型的使用,进一步完善标准法,平简计量方法的风险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最后,力图修正违约的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AD)的亲周期性。 第二,推动宏观审慎监管。运用更宏观审慎的监管工具,这里面分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资本、储备资本、杠杆率、前瞻性拨备等,二是跨业维度,要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负外部性,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敞口、同向行为,弱化他们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等。 第三,加强流动性监管。一是设立国际首个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之间的比率,反映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应对至少未来30天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二是设立中长期流动性存量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稳定资金与所需稳定资金之比,引导银行避免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 三、反思次贷危机,厘清错配 次贷危机10年,反思仍在路上,需厘清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错配。 第一个层次:贷款与家庭实际负债能力的错配造成不合格的贷款家庭。 第二个层次,复杂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错配,证券化产品与过度依赖模型计算和外部模型的金融机构等等,和你自己风险定价能力。 第三个层次:金融机构本源定位与所经营业务的错配,商业银行偏离主业,更多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异化,造成自营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过度依赖短期负债等等,去赚快钱,以及进入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进行管理。 2008年危机的教训是——错误的机构在错误的周期内以错误价格与错误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同时,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市场主体,都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力纠正错误。事实证明,事后的纠错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可能数百倍于事前防范的成本。 四、巴塞尔协议Ⅲ的推进与银行的回归 1、对错误的纠正本身就是对常识的回归,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就是银行持续运营的本质规律。所以,做银行的人首先要懂得一个道理,做金融最重要的道理是只有持续运营地存在才能对社会和老百姓负责任。所以,有效实施资本约束是永远抑制银行内在规模冲动、速度冲动和的短期利益的最重要的基础工具。 2、坐实资本+厘清资产,保持真实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是银行经营的应有之义。坐实资本,构建实际有效的风险抵补能力;厘清资产,回归表内本位,准确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3.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核心要义。外在的规则约束如果缺乏市场主体的自我认同和自觉实践,就难以充分发挥效力,甚至成为博以规避的对象。 因此,需要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一是坚守银行的功能本位,明晰面向公众存款人的刚性兑付的受托责任,因此才能按照负债的风险偏好合理安排投资行为,例如审慎经营文化、着眼于穿越周期的长期经营理念等。二是能够充分形成有效制衡,有效约束偏离主业行为和短期行为。三是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金融法则,遵守风险规则。 五、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首先、金融体系和业务复杂化,进行监管规则的设计,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要思考基于此而进行的监管规则设计,是否会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问题:一是监管成本的高企;二是加重市场规避监管的冲动,造成更为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其次,通过股改上市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造,需要同步反思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完备性对上市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耐心、短视的资本市场是否也会对上市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行为产生扭曲。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影响金融商业模式和风险形态的重要变量,且影响速度正在显著加快,不同金融业务和机构之间的边界似乎正在变得模糊。如何前瞻性的研判应对,在创新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合理地设置监管标准,都是现有规则体系尚未深入讨论的方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别忘记了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谢谢大家! 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反思金融危机:监管规则设计要避免造成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的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没有很好地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需要集中纠正、检视和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创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 9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暨巴塞尔协议三十周年和金融危机十周年高级研讨会上,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表《反思金融危机,迎接未来挑战》的主题演讲。 “反思金融危机永远在路上,迎接未来挑战也在路上。”由此,刘明康从四方面对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复盘和反思,并提出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金融危机的内涵与逻辑 刘明康表示,金融危机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深刻检视和反思金融系统内在问题的重要窗口和机会。 他说,2008年由次级房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一个超越历史经验的复杂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内在问题。 首先,是信贷质量的失控,表现为三个“不合格”:不合格的放贷者(州立放贷机构和房贷中介)、不合格的贷款人(信用评分不足的低偿还能力家庭)、不合格的信贷技术 (零首付、气球贷等还款方式)。 他认为,三个“不合格”标志着信贷质量严重失控是引发次债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联。“证券化和结构化的技术造成了很强大的杀伤力。”刘明康指出,证券化与结构化技术包括,一是以次级放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逐步被“简化视同”为普通债券产品得到评级、定价和流通交易;二是通过嵌入信用衍生产品等名义上的”增信”安排,强化了市场的安全预期;三是引入了证券化的证券化等“多层嵌套 ”安排,形成了各类复杂的“资产池”并统一估值,从而模糊甚至掩盖了不同资产的风险实质和差异,更多是倾向于低估风险。 第三,是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价格共振。两者产生“亲周期”的内生循环:“房地产价格上涨——房货抵押品价值上升——房货融资规模上升——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增强——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模式。与之相反的是,“房地产价格下跌——房货抵押品价值下降——房货融资规模下降——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减弱——房地产价格下跌”。 上述循环适用并影响各类“穿透后”以房地产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机构。 第四,大型金融机构的“自营交易化”和“表外化”交织。公司治理失控,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当期收益。包括自营交易和表外交易。自营交易指的是自有资金和资本从抵补风险的本源功能向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短期获利异化;表外交易则指的是规避资本约束,降低承担风险的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第五,评级机构的问题。源于评级机构公司治理缺陷和严重趋利行为导致的市场信息严重误导。 从巴塞尔协议修订看后危机时代的监管重塑 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时代改革的最终方案》,标志着后危机时代国际监管改革金融规则制定工作的基本完成。 巴塞尔协议确立的“资本监管”主线仍然持续得到明确和强化。“但我们也应时刻思考,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问题并非仅靠‘资本监管’的单一方法可以全部解决。”刘明康提到。 首先,资本监管改革方面。在分子部分:严格资本合格标准。提高资本实际吸收损失的能力。次级债和三级资本工具在危机中并未体现出预期的损失吸收能力。 在分母部分:完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限制内部模型的使用,进一步完善标准法,平简计量方法的风险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最后,力图修正违约的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AD)的亲周期性。 其二,推进宏观审慎监管。警惕系统性风险而非单体机构的识别与评估;运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如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资本、储备资本、杠杆率、前瞻性拨备等;跨业维度上的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性,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敞口、同向行为,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等。 其三,强化流动性监管。刘明康建议,一是设立国际首个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之间的比率,反映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应对至少未来30天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二是设立中长期流动性存量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稳定资金与所需稳定资金之比,引导银行避免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 反思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10年,反思仍在路上,需厘清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错配。”刘明康表示。 第一层次的错配表现在贷款与家庭实际负债能力的错配(次贷与不合格贷款家庭); 第二层次表现在复杂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错配(证券化产品与过度依赖模型计算和外部模型的金融机构); 第三层次的错配表现为金融机构本源定位与所经营业务的错配,例如商业银行偏离主业,更多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异化,造成自营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过度依赖短期负债等。 “2008年危机的教训是——错误的机构在错误的周期内以错误价格与错误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同时,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市场主体,都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力纠正错误。”刘明康认为,事实证明,事后的纠错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可能数百倍于事前防范的成本。 反思次贷危机第二点,是注重巴塞尔协议的推进与银行的回归。“对错配的纠正也就是对常识的回归。”刘明康表示,巴塞尔协议的核心,也是银行持续运营的本质规律。有效实施资本约束是抑制银行内在规模冲动和短期利益的基础工具。 同时,坐实资本+厘清资产,保持真实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是银行经营的应有之义。坐实资本,构建实际有效的风险抵补能力;厘清资产,回归表内本位,准确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反思次贷危机的第三点要认识到: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核心要义。刘明康认为,外在的规则约束如果缺乏市场主体的自我认同和自觉实践,就难以充分发挥效力,甚至成为博以规避的对象。 因此,他表示,需要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一是坚守银行的功能本位,明晰面向公众存款人的刚性兑付的受托责任,因此才能按照负债的风险偏好合理安排投资行为,例如审慎经营文化、着眼于穿越周期的长期经营理念等。二是能够充分形成有效制衡,有效约束偏离主业行为和短期行为。三是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金融法则,遵守风险规则。 除了上述反思,刘明康同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三方面内容。首先,要思考基于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复杂化而进行的监管规则设计,是否会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问题:一是监管成本的高企;二是加重市场规避监管的冲动,造成更为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第二,通过股改上市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造,需要同步反思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完备性对上市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耐心、短视的资本市场是否也会对上市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行为产生扭曲。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影响金融商业模式和风险形态的重要变量,且影响速度正在显著加快,不同金融业务和机构之间的边界似乎正在变得模糊。如何前瞻性的研判应对,在创新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合理地设置监管标准,都是现有规则体系尚未深入讨论的方面。[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20日 00:27
IMF:危机遗留影响难消除 增长减缓债务上升生育下降
IMF:危机遗留影响难消除 增长减缓债务上升生育下降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0月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留下了持久的创伤,包括增长放缓、政府债务增加,甚至生育率降低。 IMF周三在一份报告中称,在2008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十年后,全球逾60%的经济体的产出仍低于未发生危机情形下的水平。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分析章节中表示,经历了金融危机的24个国家的跌幅最大。IMF将于10月9日在印尼举行的年度会议上公布包括全球增长最新预测在内的全部展望内容。 “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该年代前五年的美国房地产繁荣,”IMF表示。“其影响在全球随处可见:在墨西哥的美墨联营工厂关闭、西班牙的地区储蓄和贷款银行重组。” IMF表示,在危机最初,产出和就业遭受最严重冲击的经济体,也是收入不平等趋势最为明显的经济体,这一趋势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反建制情绪高昂和保护主义在全球更具吸引力。[详情]

雷曼倒台十年后 后遗症仍隐隐作痛
雷曼倒台十年后 后遗症仍隐隐作痛

  原标题:雷曼倒台十年后,隐痛仍在 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仍隐隐作痛,加剧了美国金融业版图长期调整的趋势。 2008年,华尔街巨头Lucinda Shen兄弟轰然崩塌,拉开了金融危机大幕。从很多方面来看,此后美国经济恢复得相当平稳。 失业率降至数十年来低点,美股一路攀升至历史高点。美国人也前所未有地富有,今年早些时候家庭财产总计达到100万亿美元。 然而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仍隐隐作痛,加剧了美国金融业版图长期调整的趋势。 举例来说,美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尚未达到3%,工资涨幅也自2009年以来停滞不前。 以下是尚未恢复到衰退以前水平的领域: 美国普通家庭 总体来看,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但财富更多流向富裕人群,穷人境况并无明显好转。 根据在线金融咨询公司Betterment于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消费者约有65%均表示尚未恢复。 这可不仅是感觉,政府数据也能提供支持。最新的2016年净值中位数达到97,300美元,但仍低于2007年净值中位数120,600美元,甚至低于互联网泡沫期间。另一方面,最富有的10%美国人在衰退期间的财富缩水程度较低,之后财富不断累积,而且已超过衰退前10%。 “这反映出,数十年来财富增长主要集中在原有的富裕家庭。”德意志银行的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托尔斯腾·斯洛克最近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上一次衰退期间,美国普通家庭遭受了严重打击,至今尚未恢复。” 部分原因在于,与富人相比,普通家庭购房承担更多债务。因此当经济衰退来袭房价降低时,底层的90%受创更严重。 非裔和西裔美国家庭 整体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非裔和西裔家庭就不太富裕。与白人相比,他们年收入更低,衰退期间抵押贷款的比例更高。 结果衰退之后,非裔和西裔家庭的财富与白人家庭财富的差距继续扩大。 2016年白人家庭财富平均净值为171,000美元,比2007年的高点减少约13%,但非裔和西裔家庭的财务状况下滑更严重。2016年黑人家庭财富净值中位数比危机前减少了30%,仅为17,150美元。消费者财务调查显示,西裔家庭财富中位数减少了15%,为20,720美元。 农村经济 衰退后,不仅家庭间不平等现象日益扩大,不同地区之间差距也类似,富裕社区复苏更明显。 “伴随着经济扩张,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斯洛克写道。 根据经济创新集团2017年分析,本次复苏期间就业增长几乎全在所谓的“成功”地区,即高中学历以上人士更多、贫困率更低的地区,也包括一些其他指标。2008年至2015年间排前20%的地区就业岗位增加了270万个。 同期,排名后80%的地区就业岗位则减少了150万个。 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基本一致,即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就业人数下降,因为企业有更经济的选择,例如自动化。 不过,鹿特丹管理学院首席经济学家乔·布鲁塞拉斯表示,2018年的金融危机可能推动一些企业主加速转型,企业被迫裁员并投资转型机械化,努力挺过危机。 不少年轻人蹭父母住房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房价不断上涨,工资涨幅却不温不火,不少年轻人只得赖在家里蹭父母。 危机后留在家里的成年人比例不断上升。根据房地产网站Zillow统计,目前24至36岁的年轻人里约有22.5%与父母同住,而2007年该比例还是16.1%。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有该趋势,可能危机爆发使之加剧。 以前年轻人刚工作时更多选择租房。Zillow经济研究和推广主管斯凯勒·奥尔森表示,开发商建造租赁房产成本越来越高,分区固定也越发严格,导致租赁房产变少,租金也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房价已经超过衰退前水平,2018年二季度美国房主比例降至64.3%,此前曾高达69%。 危机造成的心理阴影 消费者并没有忘记金融危机带来的痛苦。 有个重要迹象,比起经济衰退前几年人们爱储蓄多了。2007年消费者将3.1%至4.4%用于储蓄,今年7月这一数字为6.7%。 “人们经历过信任崩溃,对经济和资本主义也失去信心。”布鲁塞拉斯说。 “这是后危机时代的重要转变。所以美国人民决定下一次衰退来临之前加紧储蓄并不奇怪。” 来源:财富中文网[详情]

金融危机十周年再谈周期:钱太多,项目太少
金融危机十周年再谈周期:钱太多,项目太少

  橡树资本 (Oaktree) 霍华德·马克斯 (Howard Marks) 橡树资本 (Oaktree)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即将出版新书《周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 Getting the Odds on Your Side)。出版此书的初衷是向广大读者分享他的投资想法与理念。书如其名,该书主题就是周期。霍华德深信,尽管投资者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通过敏锐察觉到市场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并依此配置资产、做投资决策,则投资获利的机会会有所提升。以下是他本人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与目前市场状况的最新解读: 这本书的主旨正好可以引用著名大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复,却总是惊人地相似。”虽然市场周期的具体情况(例如周期变化的时间、波动的幅度和速度)不尽相同,周期变化也有各自的原因和影响,但我们总能在不同的周期中找到一些相似的主题。正如我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 一些现象反复为我们预示着经济即将到来的繁荣与衰退:过度乐观的心理总是十分危险;对风险怀有敬畏之心是市场稳健的必要因素;过度宽松的资本市场最终会导致陷入疯狂的融资活动,而最终令市场的参与者们纷纷陷入困境。 要想实现成功的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及时观察到上述因素:投资者失去客观判断能力、资产价格飙升而推高市场风险,反之亦然。当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加深,市场逐渐充满不确定性时,我们应该谨慎前行。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备忘录是2007 年2 月发表的《逐底竞争》。其中,我阐述的一条观点是:投资市场就像是一个拍卖行,拍卖品由出价最高、愿意接受最低资金回报率的买家获得。 与拍卖一样,当潜在买家有限、缺乏充足资金、或买家出资意愿低迷的环境中,拍卖品将难以被出售,即使售出,售价也不会理想。 但若市场上有许多资金充裕的潜在买家,并渴望尽快出资,那么竞标会变得十分激烈,同时售价会被抬高。在这种情况下,买家用同样的钱所换得的实际价值会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预期回报率会很低,而风险会很高。 基于以上,本篇备忘录主题的灵感来自于投资中最不利情境:“钱太多,项目太少。” 2005 年至2006 年,橡树谨慎投资,以高度防守方式布局。我们出售了很多资产,清算了较大规模的困境债务基金并决定将募集目标缩小。与此同时,我们避免投资杠杆水平处于高位项目的高收益债券,并提高了我们的投资门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橡树的困境债务基金过去曾有意降低至20 亿美元规模,但在2007 年年初,我们宣布成立一个储备基金, 为市场出现特殊买入机会时做好充分准备。这支储备基金规模最终达到近110 亿美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市场产生如此负面预测?当时的经济状况尚且良好,股票的估值也没有高得离谱。与其他人一样,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会大规模出现违约,从而引发全球性的次贷危机。事实上,我们的判断依据很简单:美联储为了防止市场出现问题而降低利息,导致投资者近于饥渴地部署资金,期望投资带来更高的回报。当时,我们看到每天的项目量达到惊人水平,而其中很多项目在投资者具备应有的谨慎、准则、逆向思考和避险态度的话,是不可能得到注资的。正如巴菲特所言,“当人们越发不谨慎地进行投资,我们就应当愈加谨慎地进行投资。”因此,2005 至2006 年市场上那些种种不够严谨的交易足以为我们敲响警钟。 当前环境 当前投资环境中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我看来,其中包括: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缩效应,世界各国央行都在向各国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从而人为将信贷利率压至匪夷所思的水平。 这进一步压低了普遍被认为较为安全、低风险投资资产的收益率。这类低风险投资在美国市场目前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在欧洲和其它市场则已呈现负收益或零收益。过去,部份资金会流向较低回报的保守投资,例如国债和高评级债券,而如今这部分资金已转向其他地方投资,以追求更高的回报。目前,大多数美国捐赠基金和固定福利养老基金规定每年最低回报必须达到7至8%之间。有趣的是,非美投资机构很少规定最低回报。即便有,目标回报率的门槛也低很多。 我曾认为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创伤,会令投资者在其后的许多年内都会因强烈的避险态度而拒绝承受高风险投资。然而,美联储通过降低利率,向美国经济体注入大量流动性,在抑制亏损的同时强行开放信贷投资窗口,再次激发了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 在低回报的环境中,投资者追求回报的需求和承担风险的意愿联动,使大量资本流入规模较小、资产风险高、有潜力带来高回报的细分市场。那么,这种资金流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显而易见,资产价格上涨、预期回报降低、证券结构松散以及更高的投资风险。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数字“十”可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月是2008 年9 月15 日雷曼兄弟破产申请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的今天,随之而来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后崩盘阶段。 由于美联储和财政部推出的种种救市措施,美国已人为地制造了为期十年的低利率环境、持续的量化宽松措施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刺激方案。 美国经济复苏已进入第十年。请注意,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复苏期就是持续了十年。 市场从全球金融危机的低位回升已进入第十年。根据公允定义,如果市场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上扬且期间没有经历超过20%的跌幅,则这段时期可以定义为牛市。截止本年度8 月22 日,标普500 指数长期保持上扬且并无超过20%跌幅时间已突破3,453 天,即113 个月,成为史上最长的牛市。有人辩称,如果忽略不计1990 年19.92%的跌幅(并未真正达到20%)的话,股市在1987 年至2000 年期间保持上扬了4,494 天。在我看来,重点不在于哪个牛市更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股市已上涨许久。 以上种种在我看来意味着: 市场已经有足够时间消化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创伤;可怕的回忆已逐渐消退; 同时实施严格信贷标准的初衷也已成为历史。我的朋友Arthur Segel 掌管TA Associates 全球房地产投资。目前他在哈佛商学院教授房地产投资课程,最近,他对学生们说“房地产的周期是十年,好在投资人的记忆只有五年。” 在过往的大量时间中,投资者已充分习惯于货币刺激措施,并依赖美联储注入的流动性来提振经济。 虽然不可一概而论地认为经济复苏总以十年为限,但以史为鉴,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已经持续十年的经济复苏并不会进一步持续太长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复苏速度是二战以来最为缓慢的一次,所以我们相信目前市场并不存在以往危机前通常出现的、需要被纠正的过度现象,并令此次复苏骤然终止。一些观察家认为, 未来如果经济或股市出现疲软,那么富有政治色彩的美联储可能会主动出击,选择重新降息,或至少停止加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入市的投资者都没有亲身经历过熊市,甚至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糟糕的一年,或经历过暴跌且长时间无法回升的市态。因此, 新上任的投资管理人对于规避风险的重要性并无切身体验,也没有在经济放缓、大市长时间下跌、违约率上升和资本稀缺的情况下经受过考验。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这些状况已经创造了泡沫市场的多项所需条件,正如我在本篇备忘录第一页引用新书的一段话所述: 虽然投资者心态上未必乐观,但由于低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太低,他们被迫进行“乐观式”投资。 同样,为了在上述低回报环境中实现可接受的投资业绩,众多投资者不得不放弃他们通常采取的风险规避措施,承担更高的风险。 由于以上两种因素,资本市场变得十分灵活,充分适应投资者的需求。 如果您不同意这些结论,想必也不会想继续阅读以下内容。但这些是我得出的结论,也是我撰写本篇备忘录的起因。 我在过去14 个月发表的备忘录和演讲中,陆陆续续对当前投资环境的一些具体现象发表了我的观点。其中包括: 脸书、亚马逊、苹果、奈飞和谷歌/Alphabet(简称“FAANG”),这四大科技巨头的企业股价体现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抱有极大的期望 企业信贷暂未偿还的规模不断增加,但企业信用评级在下降,债务比率攀升,契约条款逐渐消失,而收益率的利差不断收窄 新兴市场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美国高收益债券,这是史上第三次出现这种情况 软银募集一支专注科技投资的千亿美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资金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比特币在一众虚拟货币中发展势头最猛,2017 年飙升了1400% 当然,具体点出这些现象不是为了批判它们或揭发一些不当的事情。相反,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市场受到下列因素的驱动: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相信未来会更好, 对投资和投资管理人充满信心, 很少持有怀疑态度, 勇于承担风险,抛弃避险立场。 简而言之,这些属性并不能营造获得良好回报、风险低的投资氛围。假设投资者有一定资金并敢于入市,那么只有在价格低、悲观情绪蔓延且其它投资者纷纷避险时投资,才有机会能轻松实现理想的回报并确保资金安全。不过,从以上因素来看,目前并非处于这样的时期。 直接放贷的案例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最初几年,银行仍然犹有如悸,而在多数情况下,需要保持低资本比率且不愿进行太多放贷。因此,一些精明的信贷投资者抓紧这个机遇,开始筹集资金进行“直接放贷”或“私募放贷”活动。由于银行受到法规和低资本比率的限制,非银行放贷人不仅可以选择放贷对象,还能收取高利息,采用低杠杆率并以抵押资产获得良好的保护。 在2010 年至2011 年早期,参与直接放贷业务的投资者还不多。但是,在私募放贷流行起来后,投资者们纷纷涌入,越来越多的基金管理人募集直接放贷资金,迎合市场需求。据《华尔街日报》8 月13 日的报导: 大量资金涌入导致市场竞逐借款人。对于金额较大的贷款,激烈的竞争使贷款利率接近银行的放息水平,信贷条款却变得更加宽松。投资银行Capstone Headwaters 负责为中型企业提供债务咨询服务的负责人Kent Brown 表示,对于金额较小的贷款,“我认为目前的贷款条款对借款人极为有利, 未来也难有这种情况出现。” 直接放贷市场预计将不断扩大,放贷人无论规模大小都在磨拳擦掌,为更严峻的竞争做好准备。根据研究机构Preqin 的数据,总体而言,在2013 年至2017 年期间,有322 支专注直接放贷领域的基金完成募集,其中71 支基金来自之前从未募集过直接放贷类基金的管理人。相比之下,在2013 年的前五年内,仅有85 支直接放贷类基金完成募集,其中仅有19 支是首次募集该类型的基金。 不过,发放贷款的质量如何?《华尔街日报》继续报道: 由于未能符合银行的放贷标准,因此企业纷纷转向直接放贷人借款。然而, 借款人的现金流量难以持久,而同时承担大量债务,或其所在行业已经不再受市场追捧。 直接放贷一般以浮动利率计息。换言之,在加息环境中可以为放贷人带来更多回报。但对习惯于低利率的借款人来说,如果其大量债务出现利息成本上涨情况,可能会措手不及而导致违约。这一风险,加上放贷条款逐渐放宽,以及一些直接放贷人相对经验不足,可能会在经济低迷时期变奏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观察不禁让我想起那句最伟大的投资格言:“智者始,愚者终。”很明显,目前直接放贷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随着放贷人数越来越多,市场上的放贷资金水涨船高,因此放贷人可能会通过降低放贷标准并放宽贷款条款来争取放贷机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竞争加剧使这种形式的贷款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吸引力。 那么,直接放贷是否已经达到不适合再发展下去的临界点?其实,在投资界中,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取决于在什么时候、按什么价格和条款投资,以及进行投资的人是否有足够的技能利用他人的错误,建立自身优势。否则,他便会因为缺乏相关技能而犯错。 目前,筹集并投资大型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增长最快。但在最终的经济调整中,他们可能因追求资产增长以及管理费,而不再对所投资的信贷资产那么精挑细选。 在市场表现理想的时期,很少能验证放贷标准是否严谨、或管理人是否具备优异的信贷选择技能,正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情形一样。如沃伦·巴菲特所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 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老练、自律、谨慎的放贷人可能会顺利过度下一次经济衰退和信贷危机。而能力逊色的基金经理未必能安然过度。 时代的蛛丝马迹 很可惜,没有一个指标能可靠判断市场参与者在某个时间点行为——大家到底是小心谨慎?还是轻举妄动?我们只能尽力收集证据,并尝试从中做出正确的推论。以下是从目前市场环境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除另作说明,这些内容均与美国市场相关: 债务规模: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07 年至2017 年这十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球债务占GDP 的比重从179%攀升至217%。”摘自《金融时报》。 德意志银行表示,美国国会去年已经通过了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的议案,这是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非经济衰退期间出台的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受此影响,联邦债务甚至大有爆表之势,而其占GDP 比重已处于自20 世纪4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会刺激已经达到或高于充分就业水平的经济,从而可能使通货膨胀火上加油”摘自《华尔街日报》。 “根据标普全球评级的数据,随着央行抑制利率的措施接二连三出台,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导致全球范围内高杠杆企业(即债务收益比率为5 倍或更高的企业)的占比在2017 年高达37%,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 年占比32%还要高。”摘自彭博社。 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 的百分比已重回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并接近二战后的高位。摘自《纽约时报》。 当前尚未偿还的杠杆债务总额,包括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高达2.5 万亿美元, 正好是2007 年的两倍。杠杆贷款从08 年金融危机的5,000 亿美元增加到当前近1.1 万亿美元。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相比高收益债券,杠杆贷款的规模增长更快。高收益债券的未偿还债务规模自2013 年底基本没有变化,而杠杆贷款已增加$4,000 亿美金。同时,我们认为贷款的风险水平也持续上升,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抵押贷款证券的强烈需求,以及投资者对浮动利率贷款的需求: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数据显示,5 月份新发杠杆贷款约为1,046 亿美元,打破2017 年1 月所创下的914 亿美元纪录,更是打破2007 年11 月金融危机前的高位818 亿美元。”摘自《巴伦周刊》。 目前,美国BBB 评级债券(也是投资级债券中的最低级别)达1.4 万亿美元,在全部投资级债券中规模占比最大,其中约47%来自美国和欧洲,分别高于十年前的35%和19%。摘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纽约时报》。 CCC 评级的未偿还债务金额比上个周期峰值高出65%,尽管与2015 年峰值相比低10%。主要由于CCC 级债券的发行量下降,大量能源业相关的CCC 级债券发生违约,以及投资者从CCC 级转向对B-级第一留置权贷款强劲的需求(大部分来自贷款抵押证券)。来源:瑞士信贷。 债务质量: 大型企业贷款的平均EBITDA 债务倍数略高于2007 年的此前高位;大型杠杆收购贷款的平均倍数略低于2007 年的高位;中型企业贷款的平均倍数明显处于历史高位。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2017 年发行的条款宽松的低门槛贷款约为3,750 亿美元,占杠杆贷款总发行量的75%,高于2007 年的970 亿美元,占总发行量的29%。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BB 评级的高收益债券源源不断涌入市场,而投资级别债券的契约条款普遍变得更加宽松。 最近,超过30%的杠杆收购贷款以及超过50%的并购贷款交易包含对EBITDA 进行调整,而十年前这一比率仅分别约为7%和25%。15%左右的杠杆收购贷款交易中包含0.5 倍以上的EBITDA 调整,与十年前的仅个位数的百分点大相径庭。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为回购股票或向股东分红而筹措资金的贷款规模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BB/BB-级机构型贷款的综合收益率息差降至200-250 个基点,而2007 年末/2008 年初约为300-400 个基点。B+/B 级贷款的收益率息差也收窄了100-150 个基点。摘自《标普全球市场情报》 其他现象: 2018 年年初,共有2,296 只私募基金积极筹资,力图募集7,440 亿美元的股本,募集规模屡创新高。摘自《金融时报》。 截至6 月,软银已为其科技投资基金愿景基金筹集了930 亿美元,目标募资规模达一千亿美元。而且,该公司正试图通过其员工激励计划筹集剩余部分的50 亿美元资金。由于缺乏资金,该员工计划所需资金将从软银借款,而软银又希望从其他日本银行借款。摘自《金融时报》。 为了与软银的充足财力相匹敌,其他风投基金正努力扩大筹资规模,希望能与软银在竞逐新项目一较高下。软银募集资金的目标规模远远高于其过去投资的金额,投资者对软银所报道的表现最佳基金的回报所吸引,而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显然, 如此盲目地大量出资,必定为未来回报蒙上一层阴影: “根据Crunchbase 的数据,今年前七个月风投基金作出多达268 轮投资,而且每一轮都是巨额出资,每轮规模至少1 亿美元或以上。这几乎与2017 年全年273 轮巨额出资的纪录持平。而且,仅仅7 月份单月就达成50 笔项目,交易额总计150 亿美元,创下月度新高。”摘自Robin Report。 从2005 年到2015 年,石油压裂行业的净债务增加了300%,尽管如此,据全球最大空头对冲基金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吉姆·查诺斯所言,从2012 年年中到2017 年年中,60 家最大的压裂公司每季度产生的负现金流达90 亿美元。哥伦比亚大学一位研究员表示,“由于利息持续下降,利息支出增长幅度为债务增长的一半。”摘自《纽约时报》。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生债务增加了一倍多,达到1.5 万亿美元,拖欠率从7% 上升到11%。摘自《纽约时报》。 个人贷款的规模也在激增。第一季度未偿还金额高达1,800 亿美元,增长18%。“总部位于芝加哥的信用报告机构环联公司表示,金融科技公司在2017 年的个人贷款总额中占36%,而2010 年还不到1%。”摘自彭博社。 新兴市场国家已进行大规模发债,其中大部分债务需以美元和欧元偿还,而新兴市场国家获取美元和欧元的渠道十分有限。“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以美元为计值的贷款总额已从2009 年第一季度的5.8 万亿美元跃升至目前的11.4 万亿美元。其中,3.7 万亿美元已流向新兴市场,在此期间增加了一倍多。”摘自《纽约时报》。 一个相对不十分显眼但却极端的例子是,渴望获得收益的日本投资者砸数十亿美元到所谓的“双层”基金,用于投资土耳其资产和/或转换成以土耳其里拉计价的高收益证券组合,尽管收益率不断下跌。摘自《金融时报》。 现在,我们将重点从宏观现状转移到具体层面分析。正如我在撰写《逐底竞争》这篇备忘录时一样,我向橡树的投资专业人士了解他们曾目睹过哪些不严谨的交易。他们提供了以下证据,证实当今资本市场过热,投资人勇于承担风险的现象,同时他们还点评了一些案例。我的儿子安德鲁经常提醒我沃伦·巴菲特的劝告,“赞美时不妨指名道姓;但批评时,就只针对现象或制度”,所以在此我不会提及所涉及企业的名称。 某资本设备公司通过私募基金发行债券以资助其收购活动。虽然我们认为在最初的价格谈判中定价过高,但该交易获得超额认购、实际规模超越原计划额度,定价仅收紧了25 个基点。最终成交的债券条款的契约极为宽松,属于低门槛结构, EBITDA 调整没有设上限,还有潜力发行大量债务。结果,发行后的首两个季度, 该企业表现未如预期,导致第一留置权贷款价格下跌高达5 个基点,而(次级的)高收益债券跌幅更大,高达15 个基点。 欧洲市场对发行人的标准也一再放宽。相比同业公司,某产品服务公司的规模较小,利润率更低,杠杆水平更高,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有限,而且会受到终端市场的周期性影响。几年前,该公司还经历了重组过程。然而,其调整后EBITDA 等于实际EBITDA 数字的150%,该公司还能够发行七年期债券,票息仅5%出头。 某能源产品公司最近上市。尽管该公司拥有24 亿美元的保留赤字,而且S-1 文件显示“我们过去曾遭受重大损失,并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盈利”,但该公司的股价仍然按照首次公开招股价格获得超额认购,目前股价比招股价格高出67%。由于按2020 年的预计收益计算其市盈率为五倍,一名股票分析师认为这个估值是合理的。另一名分析师将目标价格设定为比当前价格低25%,而且计算目标价格的假设是,该能源公司的毛利率在未来12 年内能以每年30%飞速增长,并且2030 年的估值将达到6 倍EDITDA。 过去两年,某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开销相当于其一年的EBITDA 的85%。由于这些回购,该企业目前的负债规模远大于2 年前的水平。相比于最近2 年,此前的七年内我们估计该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金额仅为近两年的十分之一,平均回购价格比过去两年的平均回购价格低85%。 某家杠杆收购私募基金刚刚以15 倍EBITDA 的估值收购一家极好的公司,收购价非常高。而且收购价是基于“调整后的EBITDA”,即实际EBITDA 的125%;因此,收购价相当于实际EBITDA 的19 倍。而所显示的杠杆率为调整后EBITDA 的7 倍,即实际EBITDA 的9 倍。“我们并不是说这注定会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只想说,如果最后真的变成一笔糟糕的交易,也不足为奇。事后每个人都会说,‘他们的出价太高,资产负债表上承担了过多的债务,打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失败。’” 某家公司的EBITDA 盈利十分可观,但60%来自一个不太可靠的客户,而且企业增长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以橡树团队一致同意的价格来看,我们认为这将是一笔很好的投资项目。但公司持有者的要价是我们愿意出价的两倍,而且他们最后以此高价成功售予一家杠杆收购基金。“由于银行和非传统贷款机构采取非常自由宽松的放贷结构,因此私募基金通常也采取非常激进的方式,不仅定价追求完美,还几乎没有容错的余地。而后果可想而知。” 一年前,一家杠杆收购基金以100%债务融资的方式,通过其一家投资组合公司收购某公司,还获得了分红。该交易采用的调整后EBITDA 金额是实际EBITDA 的190%。根据调整后的数字,总杠杆倍数超过7 倍,而实际杠杆倍数高达13.5 倍。目前这些债券的交易价格高于票面价值,而且与第一留置权票据的最低息差不到 250 个基点。 橡树准备退出在某家业绩理想且稳定增长的公司的投资,我们聘请的银行顾问已发出100 个资料简介。我们收到35 个意向买家的回复:其中3 个来自战略型买家, 其余32 个来自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买家不期望在收购之后带来任何协同效应, 而其出价价格却远远高于战略型买家的出价,这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我们从杠杆收购型基金获得四个收购报价,其中一个报价竟被留空。我们最终以14 倍的EBITDA 退出,总杠杆率超过7 倍。 2017 年,投资者从阿根廷和土耳其公司(收益以本地货币计值)购入超过100 亿美元的债务,目前有关债务的交易价格比发行时平均高出500 个基点(例如,当前收益率为11%,而发行时仅为6%)。 尽管在金融历史上,阿根廷曾于1980 年、1982 年、1984 年、1987 年、1989 年和2001 年发生过危机,但阿根廷于2017 年6 月发行27.5 亿美元的100 年期债券并获得超额认购,可谓新兴市场债券史上添上浓墨的一笔。该债券定价为90,收益率达7.92%。目前该债券的价格为75,自发行以来的16 个月内已贬值17%。 在这里我想特别引用橡树美国高收益债券策略的联席投资总监David Rosenberg 的见解, 举例说明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各类限制已被逐渐放宽。美国政府的杠杆贷款指引“于2013 年推出,目标遏制过度承险的行为,并将杠杆倍数最高限制在6 倍,同时还受某些其他条件限制,这减少了受监管银行之间进行过于激进的高风险交易”现在,货币监察署办公室主管表示,“在杠杆贷款中可以承担的风险程度一律应由银行决定”该主管又补充:“但我们告诉银行,除非银行已制定了资本和预期损失模型,并且保留了充裕资本应对预期损失,否则银行还是无法作出这个决定。”引文来自Debtwire 网站。 我想说:上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行得通吗? 关于这方面,David 还发现:“毫无疑问,银行家们已经告诉我,他们正在尝试接受7.5 倍的杠杆收购。最近,某位一直从事信贷审查的银行家告诉我,他于2007 年首次听闻某信贷业务的副主管批准进行一项高风险交易,而获批的理由是该交易属大型投资组合的一小部分,即使蒙受损失也问题不大。但如果未能进行此项交易,他们可能会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予竞争对手。这听起来真像金融危机前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普林斯曾说过的话“只要音乐没有停,你就必须翩翩起舞”。 我想再重复一遍:上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行得通吗? 一语道破,最核心的问题是:整体来说,以上证据说明当今投资者秉持谨慎还是乐观的态度?保持怀疑态度还是接纳简单的解决方案?追求安稳还是害怕错失良机?审慎还是鲁莽?规避风险或承担风险? 对我来说,显而易见,答案都是后者。 * * * 在结尾之前,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尽管股价较高,但除了科技股和社交媒体股等几个特定类别之外,整体股价并不处于极高水平。尤其与其他资产类别相比较而言, 股票不大可能成为金融市场主要的棘手问题。我认为目前股票的表现与2005 年和2006 年相似,基本不会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当然,这并没有让股票投资者免受损失之痛;股市跌幅还是曾一度超过了50%。 其实,主要引发2007 年和2008 年金融危机的并非股票,而是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其他结构性债务和杠杆投资产品、以及衍生工具,而这些都是金融工程的产物。换而言之,问题不在于证券和债务产品本身,而在于其用途。 而在本轮周期的现阶段,主要是公开发行的债务和私募债务越来越广受欢迎,投资者为追求回报而敢于承担不匹配的风险,以及上述的种种激进的投资行为。因此目前看来,下一次危机爆发时,债务证券可能首当其冲而损失惨重。对此,《利率观察者》报刊一语道破其中玄机: 当利率跌至3000 年来最低的水平,自然会影响到人们借贷的方式。正如富国银行证券分析师大卫·普雷斯顿表示,“企业信贷虽然评级低,但杠杆水平高”。这不仅适用于投资级别的企业债务,也适用于贷款市场,还适用于私募信贷。 因此,企业债务是一个软肋,或许是本轮周期中最大的软肋。这与经济复苏并不矛盾,反而可以是由经济复苏导致的结果。经济越景气,利率就越低,投资者就越容易放松警惕。正是由于投资者掉以轻心,才更容易放大失误,导致投资者信心陷入危机。 话说回来,目前总体市场状况并不像2007 年那样恶劣,当时银行杠杆达到32 比1;每天都会发明或吸纳高度杠杆化的投资产品;金融机构大量投资于完全由次级抵押贷款所衍生而缺乏投资实质的投资工具。因此,我并没有在描述一个信贷泡沫或预测市场将出现崩盘。但我确实认为,目前的环境下“钱太多,项目太少”,投资者应该审慎行事,而不是采取激进的投资活动。 另一方面,投资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出现经济严重衰退之前,我并不认为目前投资者的冒险行为会导致市场出现大量违约或蒙受损失。我也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经济衰退。经济持续增长,过剩现象也不多,目前感觉经济增长还能再持续一段时间。 但第三点要注意的是,政府过度刺激经济、通货膨胀升温、货币政策收紧和加息,会导致企业债务偿还的负担加重、政府赤字飙升以及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方面都会给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会一直循环下去。 * * * 我认为,要想衡量市场的温度,就应该时刻对不严谨的证券发行和不可靠的项目计划保持高度警惕。此外,如果我们考虑到屡创新高的历史估值和投资者无比乐观的情绪,衡量市场的温度将使我们感知到:市场已经处于周期中过热的阶段,是时候增加防御型投资了。 虽然这个过程无法准确预测何时或以什么程度出现经济衰退,但却可以让你了解哪个阶段必定会蒙受亏损。现在回首,我于2007 年2 月发表的备忘录《逐底竞争》中的预测似乎是既正确又及时,毕竟全球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期是直到2008 年9 月才蔓延开来。当时距离真正的危机到来还有19 个月,证明那些“离我们还很远”的观点“几乎站不住脚”。在投资领域,我们可能有预感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事情什么时候会发生。因此,当市况变得不稳定时,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审慎行事。我们永远不知道“不稳定的市况”何时演变成“崩盘”,甚或“不稳定的市况”到底会否演变成“崩盘”。 我将重新引用《逐底竞争》的最后几个段落作为本文的结语,这再次印证了历史惊人的相似度: 现今的金融市场环境很容易被归纳为:全球流动性过剩,传统投资利息微薄,对风险的考量出现匮乏,同时预期回报普遍低迷。因此,作为获取充裕回报(但低于之前承诺的回报)的代价,投资者大多提高投资杠杆、使用未经检验的衍生工具和脆弱的交易结构等投资方式并接受巨大风险…… 本备忘录可以高度归纳为为:逐底竞争正在进行,投资者和资金提供方的对风险的审慎度普遍降低。此刻,没有人能够证实,这些激进投资人将会受到惩罚,或者他们的长期表现不会超过严谨保守的投资人。 十一年过去了,我依然只可点到为止。 我绝不是说,投资者应该纷纷退市或不做债务投资。自创立以来,橡树的指导箴言一直指引着我们 “谨慎前行”。市场前景并不那么差,资产价格不那么高,投资者应该持有现金或近似现金的高流动性资产。而不入市可能会产生极高的机会成本,令投资者难以接受。 但对我来说, 这一切都意味着,投资者应该选择注重在大市下跌时抑制损失、而不是只盯着把收益置于首位的投资策略、管理人以及投资方式。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投资领域,关键是采取进取型还是防御型投资。以当今的市况来看,我认为现在正是应该谨慎行事的时候。[详情]

金融危机十周年:为什么穷人最受伤?
金融危机十周年:为什么穷人最受伤?

   徐瑾:回到金融危机源头,危机开始于房子,核心也在于房子,甚至是房贷导致了这次大衰退。中国能从美国经验中汲取什么教训? 弹指之间,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 “为什么没人预测到”?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时,如是反问这家诞生过经济学家哈耶克与科斯、哲学家波普、投资家索罗斯等人物的经济名校。 如今回头看,除了女王之问,尤其还应该追问,为什么危机过去十年,最受伤害的还是穷人? 房屋是核心 公众的痛苦即使没法弥补,也应该得到解释,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为何崩塌? 雷曼倒闭被认为金融危机关键点,甚至被认为是无可挽回的错误,有人无不打趣地说如果雷曼兄弟叫雷曼姐妹,也许它就不会那么贪婪骄傲,也不会在那个夏天率先倒闭,那么也就没有后面一连串后果。对此,组织美国金融危机营救的三巨头保尔森、盖特纳、伯南克都纷纷撰文著书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银行业不得不救助,而雷曼不得不倒闭。 事到如今,昔日“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业,从这些年中,是否汲取了一些挫败或者教训?很可能没有,一度人人喊打的银行家重新回到达沃斯之类场所,曾经血流成河的华尔街更为强大了。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莲-邰蒂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令人意外,这十年不仅银行规模在持续扩张,而且美国金融业的相对实力并没有受到削弱,更不用说,也没有人因为危机直接入狱。 投资银行家的贪婪、次贷衍生品的杠杆、华尔街的阴谋等等,这些过去在主流媒体占据主流的各类解释,虽然符合直观感受,也占据道德高地——这些描述就算是是真的,是否能否解释危机根源、危机何以持续如此长时间等问题,这仍旧存在疑问。对比之下,回到金融危机的源头,这场危机开始于房子,而且核心或许也在于房子。 美国两位经济学新星阿蒂夫-迈恩(Atif Mian)、米尔-苏非(Amir Sufi)的研究正是由此着手。他们对于住房按揭的研究解释了金融危机的另一面真相,即金融危机的起因与扩大都在于债务尤其是家庭债务。在两人合写的《房债》(House of debt)一书中,他们指出经济灾难发生之前,家庭债务的大幅攀升以及居民消费的大幅下降,从美国到国际都有出现。 随着危机爆发,家庭发现其借入的债务过多,而房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完全由家庭自身承担,以至于家庭净财富以不成比例的速度飞快下滑,家庭消费支出因此快速下滑。由于消费是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去杠杆开始,经济飞速下滑,一切人都难以幸免于难。 直到今天,流行的观点还是认为房地产只是美国金融危机起点而已。不少人指责金融危机之前的居住政策的宽松,让很多没有资格获得住房抵押按揭的人(主要是穷人)获得抵押按揭,这本来就是不应该,回过头来,这些人在金融危机之中将房屋退还给银行,也是正常的市场出清行为——这种想法符合直觉以及自由市场精神,然而并不全面。 事实上,房地产信贷不仅影响美国家庭债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次大衰退。真相在于,居者有其屋也许过于奢侈,但是将消费者直接扫地出门,带来的经济后果也许让很多人始料未及。 债务是关键 按照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看法,资本主义是一个金融系统,按照这一逻辑,经济其实也类似一个债务的“纸牌屋”,以债务堆积而成。 经济向好时候,消费与支出皆大欢喜,债务变得如此“便宜”,源源不断增加;一旦家庭债务达到临界点,趋势出现逆转,那么就会出现自我实现式的负向正循环,最终导致经济的雪崩。于是,以住房按揭繁荣开始的经济泡沫,最终幻灭也在于住房按揭,导致美国800万人失业。阿蒂夫-迈恩、米尔-苏非的研究证明,正是家庭债务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这次衰退及其恶化。 更加残酷的真相在于,穷人在危机中变得更穷,这背后隐含了债务游戏中的不平等。 穷人的住房购买往往抵押比例更多,而因此其财富受到的边际影响更大,随着住房抵押出现问题,房价下滑对穷人净财富的伤害远大于对富人。由于穷人的消费边际倾向更高,财富与收入缩水之下,穷人消费被迫缩减,这对于经济衰退的影响不言而喻。更为悲剧的是,随着很多穷人在危机中不得不将房屋交还给银行,这也导致随后的房地产回暖并没有真正惠及这部分人。 换而言之,穷人或者说中下层,在危机前借贷比例更多,在危机中资产损失最多,在危机后享受的复苏最少。有谁能够料到,正是看起来实实在在的房子,最后成为所有人的噩梦——不,更准确地说,中下层的噩梦。 软阶层社会:失落的中产阶层 这些年,美国经济恢复是发达国家恢复最快的,但即使如此,美国中产家庭而言,也可以说是失去的十年,中产阶级的萎缩成为普遍现象。我在公号《徐瑾经济人》也多次谈及,这其实是软阶层社会在全球的不同投射。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分析报告,美国大城市中产阶级从2000到2014年出现空心化趋势,中产在9成的大城市缩减。与此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均出现了下滑,中产家庭尤其严重,收入中位数77898美元下滑72919美元,跌幅为6%。结果是什么?美国出现四十多年来的一个新景观:中产首次不再是社会的最大多数人口。用最广泛的定义来看,美国当下中产占成年人口的比例一半,60年代则高达超过6成。 和中国类似,美国中产也陷入了脆弱的状态,成为极易暴露在风险的软阶层。中产的没落,并没有影响1%富人兴旺乃至于富人区的兴起,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研究,居住在富人区的家庭数量翻了一倍多,1980年比例为7%,2012年则为16%。 至于下层,他们的遭遇就更为悲催。当次贷危机爆发,美国部分贫民区的租金不仅没有降低,而且出现上涨,因为当穷人的房屋被没收,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住所——其中逻辑,类似爱尔兰饥荒中土豆价格上涨。 回顾历史,美国政府鼓励人们拥有住房可以追溯到20时期初期,1918年美国劳工部就发起“拥有自己的房子”运动;60年代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目标,提议创建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他认为拥有房屋可以增加一个人在社区中地位,让人可以骄傲地为此捍卫自身家园。 如今则有了新的变化。买不起房子只是开始,随着房租上涨,当穷人没有能力支付足够租金的时候,等待他们则是扫地出门。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曾经研究驱逐议题,他在《扫地出门》一书中指出,今天美国大多数贫困的租房家庭得将超过一半的收入砸在“住”这件事上,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要用七成以上的收入支付房租和电费。 他以美国中西部的密尔沃基为例,结论是租房家庭105000户,每年大约16000名成人和儿童被扫地出门,相当于每天都有16个家庭经由法庭程序被驱逐。比起法院正式程序,当地还有各种“非正式的驱逐”;2009年到2011年,他指出当地每八名租户中至少有一名经历过强制性搬迁。 美国梦遭遇软阶层时代尚且如此,中国呢? 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的房债故事,对于中国有什么启示呢?如何主动避免一场无法承受的金融危机呢? 首先,中美情况的确有所不同。中国购房首付较高,杠杆率低于美国,加上中国家庭的储蓄偏好,相对来说对房价下滑的抵抗力较强。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家庭债务杠杆率(占GDP比率)到2017年年底为48.4%,只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水平的一半。大众更多关注中国企业债务而不是家庭债务。 其次,美国的经验仍旧宝贵。中国近年来家庭债务绝对水平不高,上升速度却极快,从2016年到207年年底,两年时间内中国家庭债务杠杆率从38.8%上升到48.4%,上升速度相当于房地产泡沫期间美国家庭债务杠杆率增速最快三年的1.5倍。 同时,由于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房价比家庭收入中位数)远高于美国,在大城市高达20倍,而美国仅为3.9倍,中国家庭以收入来吸收房价变化影响的能力仅为美国家庭的1/5——换而言之中国房价对家庭收入的负担是美国家庭的5倍,这样,房价一旦有风吹草动,对中国家庭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以此而论,债务虽美,不宜过度,如何防患于未然,或许是中国决策者应该中汲取的教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之危害不仅在于危机之中的损失,更在于危机之后的恢复往往比较漫长。我在《印钞者》等书,援引哈佛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肯尼斯-罗格夫的研究。通过对历史上100次系统性银行业危机分析,结论是人均收入回到危机前水平所需时间平均需要是8年,中位数为6.5年。 更不同说,经济恢复并不等于昨日重现。即使在美国德国这样收入恢复很快的国家,我们也看到不同的社会问题滋生,如果是恢复更慢的国家,其考验可想而知。 金融危机中,一边数百万家庭流离失所(FT数据为780万),有人被迫卖房,另一边是更有人趁机逢低吸入,更不同提黑石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涌入这个市场,在危机10年之后赚得钵满踢满。如今美国房地产回暖,曾经被驱逐的人群,与经济复苏的收益无缘。如何使得房屋资产的升值,与房客、房主、政府之间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总是未被合理回答一个大问题。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以金钱奖励成功,以失败还赠输家。不过当软阶层社会出现,这场游戏真的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么? 当居者有其房在美国也没法满足的时候,民间的愤怒爆发其实是真真切切的。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川普崛起、英国脱欧甚至贸易战这些看起来很宏大的话题时候,会发现时代的变化并非突然一声巨响,而是在悄无声息中早已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亦为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公号《徐瑾经济人》。(来源:FT中文网)[详情]

十年:雷曼兄弟倒闭后我们经历了什么
十年:雷曼兄弟倒闭后我们经历了什么

   本周五(9月21日),美国股市开盘后再创史上新高,这和十年前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全球市场都处于雷曼兄弟倒闭一周后的愁云惨淡中,CNBC将暴跌中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股价放在屏幕的顶端,称之为“死亡审视”。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到2008年那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如今又过去了十年,金融业在此期间励精图治,谨防重蹈覆辙。然而,对于吸取教训的成效,人们却褒贬不一。 吃一堑长一智 实际上,当年雷曼兄弟的倒闭并不算是金融危机的开端,也非高潮,到了2008年的9月22日,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野村证券宣布收购雷曼兄弟在欧洲、中东、亚洲区包括日本、澳洲和香港的业务,事情也似乎得到了解决。真正让当时亲身经历的人们如今还心有余悸的是,在那之前的不可思议突然变为现实——仅仅是一个高风险证券投资组合就让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产业巨头轰然倒塌,全世界的信贷市场因此而颤抖,整个金融系统似乎在下一刻就会全然崩溃,随之而来的经济萧条也超乎想象。 当时的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收到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的来电。贝兰克梵说他尽力了,但声音颤抖。盖特纳随后回电,让贝兰克梵不要再跟任何人讲话,“如果有人听到你的声音,你会吓坏他们。” 被“吓坏了”的当政者们猛然警醒,对于撬动全球经济的金融业,他们此前忽略了许多早就暗自滋生的“蛀虫”,比如对高风险的追逐、职业道德以及信用问题,于是在灾难过后各国监管机构积极展开了“亡羊补牢”特大行动。 首先是追究当初的罪魁祸首。许多大型银行当时“跟风”参与兜售了许多所谓次级房屋贷款证券。这种房贷的借贷者本身偿还能力不足,美国房价下跌引发了大量的坏账,这除了为祸雷曼之类的金融机构,还让大批事先毫不知情的投资者受损。制造祸端的“坏孩子”们随之受到惩处,根据Keefe, Bruyette and Woods公司在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各大银行因此被处罚了共计2430亿美元。 重要的是,各国开始收紧对金融业的监管,以防这匹曾经“脱缰的马儿”再生事端。 作为危机源头的华尔街,在经历了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并入美国银行、雷曼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等一系列“洗牌”后迎来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这一法案旨在改善金融体系的透明性和增强金融机构的责任,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华尔街最深刻的变革。 曾经受惠于放宽监管所带来的“金融大爆炸”的英国也不得不大力整改。最引人瞩目的“围栏”政策将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隔离开来,为银行的高风险业务设立“防火墙”。 最近的相关新政当属欧盟今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MiFID II。这部全称为《金融工具市场指导》第二版本(Markets in 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的MiFID II几乎涉及金融领域各个角落,可谓是“严防死守”。人们认为MiFID II带来了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专家称,就影响而言,MiFID II会大过“金融大爆炸”。 与此同时,各国还步调一致地要求银行增加资本缓冲,并定时对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经过这番“洗礼”,大多经济学家都承认,如果十年前的情况再现,金融机构再不会像当年的雷曼那样不堪一击。 相比当年的雷曼兄弟,现在银行倒闭的可能性更低,即便真的倒闭,如今的权力机构也已经应付自如,这从2017年西班牙第五大银行Banco Popular的倒闭中就可见一斑。 好了伤疤忘了疼 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忧心忡忡。人类善于在学习中进步是不假,但历史却总在重演,彰显着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的陋习,在金融危机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全球性金融危机自1810年代首次发生开始,每隔10到20年就会爆发一次,起因都出人意料,本质却如出一辙。某种原因导致债务危机,坏账激增,金融机构难堪重负,市场一泻千里,进而殃及整体经济——这个“套路”近两个世纪以来都屡试不爽。 债台高筑显然是危机的重要源头。而上次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让全球债务水平再度攀上警戒线。IMF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让人心惊胆颤。这份报告表明,全世界的公共和私人债务已经高达164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225%,这一比例比2009年时的高峰还要高12%。至于到底债务水平多高会带来下一次危机并没有定论,但那最后一根稻草可能随时会到来。 最近这一波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似乎就是一次小型的预演。虽然部分货币的暴跌如今已经得到控制,但可以想象形势继续恶化所导致的结果。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美元债务已经从2009年的5.8万亿美元升至11.4万亿美元,其中3.7万亿美元都去往了新兴市场,比2008年时多一倍。如果这些市场的本国货币继续下跌,美元则在美联储的加息中节节攀升,上述的“全球金融危机套路”就必定会重演。 让人担忧的还不止于此,其他的因素也在预示着十年前那场危机或许即将重演,比如金融市场的自满。金融危机后各国“央妈”使尽浑身解数刺激经济,全球终于恢复了繁荣景象,随之而来的是以科技公司为首的股市屡破纪录。从2009年3月至今,华尔街的这头“牛”已经逗留了九年半之久,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然而如今美联储进入了加息周期,股市中的泡沫却愈发膨胀。用市盈率(P/E)衡量的美国股市估值此前只有两次达到过如此高的水平,一次是1929年的大萧条,一次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但2000年时,所有上市股票的价值也只是相当于全球GDP总量,而如今已经是三倍。 正如人们并不能确定债务水平多高标志着危机的到来一样,股市的泡沫吹到多大会破也没有固定的规律。但值得警惕的是,如今全球贸易关系岌岌可危,引领股市蒸蒸日上的科技公司也正在发现迅速扩张中的潜在问题,这些都是在发出警报的信号。 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悬而未决的问题还包括全球经济仍然缺乏早期预警系统以及监控金融流动的系统。 如此看来,曾在金融危机期间担任英国首相的布朗最近说的一句话显得颇有道理,他说:“我们只是处理了一些小事,重要的大事却仍未解决。” 更新换代 布朗于2007年接棒布莱尔上任,当选那年的夏季就开始面临金融危机。短短三年后,他在英国战后最长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大选失利。显然,相对大多数普通人,他对当年的情况具有更多的反思和领悟。 在全球金融系统遭受当头棒喝的十年后,这位“危机首相”言辞尖锐:“我们正处于梦游进入未来危机的危险之中。当风险恶化,我们就会猛然醒来,却发现身在一个群龙无首的世界。” 他所指出的正是上一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问题。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拯救了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却没能拯救那些为此失去住所和工作的民众。民粹主义正是由此崛起。有些分析认为,没有那次金融危机,就不会有如今的特朗普总统。而目前特朗普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成为国际合作的最大障碍。当年亲身参与了在金融危机后起到力挽狂澜作用的G20峰会的布朗说道:“2008年时的合作不太可能在下一次危机时发生。我们可能只会互相指责,而非解决问题。” 十年间斗转星移,人类社会的变化当然不止这一个。就拿金融业来说,人们的焦点早已从雷曼之类的大型投行转向了私募股权公司、算法交易和廉价、自动化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从传统金融公司转向了科技公司。 行业在思考如何通过运用分析、人工智能、甚至生物统计学来进行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由计算机代劳的交易会令股市跌势迅速恶化,以及网络攻击给大型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 十年之后,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仿佛又经历了一个轮回,我们可能又站在了一个周期的尾声,此时可以看到金融系统正在努力变得更加安全,但也可以肯定还有足够的教训需要吸取。雷曼倒闭了十年,金融界的修复还远远没有完成。[详情]

达利欧新作详解债务危机:下一场衰退近了?
达利欧新作详解债务危机:下一场衰退近了?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至今恰好十年,在既年初发布了《原则》后,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上周再度发布英文版新书——《理解大型债务危机的模版》(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纪念危机十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押注拉美债务危机错误,达利欧亏得一文不剩,但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机,一来让他开始依赖计算机算法,二来让他开始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力求“知其所以然”。而这可能也是这本关于债务危机的新书的来由。 这本书中的模版涵盖了达利欧对48个历史债务周期的观察。 “这本书的诞生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我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当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的视角,而之所以桥水能安然度过危机,是因为我开发了一个理解所有债务危机如何运作的模版。我希望分享这一模版,来减少未来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债务危机。”他写道。 在书中,第一部分是对模板的解释,即债务周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应对债务周期的原则;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历史上三次大型债务危机,即2008年金融危机、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德国高通胀叠加的经济萧条;第三部分简要介绍过去100年中发生过的一般性债务危机,总共是48次,以便观察这一模板如何适用于所有这些案例。 达利欧也坦言,历史还会重演。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往复循环,每15年左右出现一次大型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掌握规律后化解危机并不难。近期达利欧在采访时更提及,未来2年尤其值得警惕,当前是经济扩张周期的第七年,美联储启动加息,这种扩张周期可能还会持续2年,“未来的债务危机和上一次有很大不同,可能不会是一次‘大爆炸’似的危机,而是慢慢显现、更紧缩的债务危机,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和国际层面的问题。” 从失败中总结“模版” 尽管桥水安然度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桥水也并非没有栽过跟头。因此“总结失败”成了他的职业习惯。 当年,达利欧在他的两居室小公寓里成立了自己名为桥水的公司。很快,他就遭遇了一次人生的重创——1982年,由于石油价格意外下跌、墨西哥比索贬值、利率上升等原因,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在电视上、报纸上,达利欧都给出了自信的判断——拉美国家还不起美国银行借出的大量款项,美国经济和股票行情将大幅下跌。  在2017年的TED演讲中,达利欧还放了上述听证会的视频,他对观众说:“看了这段影片,我只觉得‘这家伙真是个傲慢的混蛋!’” 在那之后不久,美联储降息引发市场的火爆行情,没有料到其会兜底的达利欧因错误的押注,赔光了之前积累的所有资本,以致桥水发不起工资,不得不让同甘共苦的同事陆续走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员工”。最困难时,他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维持生计,又卖掉家里的两辆车才熬过去。 从那开始,达利欧不仅开始总结反思,也开始更依靠电脑来做决策。目前,桥水100%的投资行为都是由算法引领的,且公司内部管理有40%其实也是以算法实现的。桥水还用上述模版建立了电脑决策制定系统,由此更细节性地呈现要如何应对每一个潜在事件。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也写道——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的出发点会和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不同。因为我会在市场变化上下注,强迫我关注资产的相对价值以及资本的流动。作为一个全球宏观投资者,最大的痛苦是看错,最大的快乐是看对。今天给大家提供的现实案例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 “我通过时间序列来研究历史案例,分析了众多细节,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去体悟它们,这就比起只分析我个人的经历,有更广泛和深入的视角。”达利欧称。 在现实生活中,达利欧经历了1966~1971年全球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1970年代的通胀泡沫以及1978~1982年的泡沫破灭,1980年代的拉美通胀和经济萧条,1980年代晚期的日本泡沫以及1988~1991年的泡沫破裂,全球债务泡沫所导致的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2008年的巨型去杠杆。 通过模拟,达利欧还“体验”了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崩塌、1789年的美国债务重组、1920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19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以及1930~1945年吞噬了许多国家的战争等等。 具体而言,这个模版是基于达利欧对48个大债务周期的观察,包含了所有导致GDP下挫3%的案例(即萧条)。达利欧提及,大型债务危机都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周期早期、泡沫阶段、触顶、萧条、去杠杆以及正常化。 通过对于大量的案例进行研究,他开始理解每一次债务危机背后的因果关系,也逐渐建立了一个基于债务周期、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研究框架。同时他能发现这些债务危机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同点。最终将这些案例整合在一起,他可以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图片:这些债务问题有什么同样的驱动因素,许多事情只是在不断重复地发生。 债务周期周而复始 历史上看,达利欧认为主要有两类债券危机: 1. 通缩型衰退。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会将利率下调到0。但是无法再往下降利率了,这时候债务重组和紧缩开始登台。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上限上升,因为收入下滑速度超过了债务重组速度。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债务大量是本地化货币的背景下。 2. 通胀型衰退。主要在资本流动较大,债务以非本国货币的形式发生。当海外资本流入放缓,信用创造变成了紧缩。在一个通胀型去杠杆背景下,资本流出会抽干流动性,汇率贬值,通胀上升。 同时,债务周期也被达利欧分成了短期和长期债务周期。在短周期中,开支受到借贷双方提供和接受信贷意愿的限制。当信贷更易获得时,那么就出现了经济扩张,反之亦然,而信贷的可获得性则受控于央行。每6~10年,央行都可以用降息的方式将经济带出萧条,刺激周期重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短周期的底部和顶部都伴随着比前一轮周期更多的经济活动和债务。 “因为人们有意愿借更多钱并花更多钱来偿还债务,这就是人性。”达利欧表示。 “你可以发现,当债务走高时,利息支付水平始终持平或下降,以至于偿债成本的升幅低于债务升幅本身。这是因为央行通过降息来使得这种以债务融资的扩张得以持续,直到他们无计可施,因为利率已经降至0,此后去杠杆就开始了。” 此时,典型的长期债务周期就出现了,这正是因为偿债成本的上升速度要远快于偿债收入。此时央行的利息降无可降,债务扩张无法持续,严重的债务危机或萧条就出现了。达利欧也认为,长期债务周期其实和短期债务周期很相似,但前者更加极端,因为债务负担更高,且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无效。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美国经历了两次长期债务周期,一次是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大萧条,另一次则是从21世纪开始的繁荣到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 书中的一副图也将一个长期债务周期的七个部分展示了出来: 1. 债务周期的早期。在债务周期的早期,债务增速并不比收入增速更快,因为当时的债务是用来创造快速的收入增速。比如借来的钱会用于投资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推广。这时候资产负债表很健康,债务上限很低。债务增速、经济增速和通胀不高不低。这就是我们说的“Goldilocks”(金发女孩经济指的是某个经济体内高增长和低通胀同时并存,而且利率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的经济状态)。 2. 泡沫期。在泡沫初期,债务会增长的比收入更快,并且提供强劲的资产回报。这时候收入、资产和个人身价的快速增长会形成一种自我循环。假设你年收入5万,但是你能每年借1万,一年的支出就可以达到6万,比你的收入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支出加快,股票估值上升,资产价格上升,人们会越借越多。 3. 顶部。当市场变得完美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变得更好,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还会变得更好,这时候就是市场的顶部。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市场见顶,但一个最常见的就是央行开始收紧,加息。泡沫导致了通胀,带来了加息。当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时,市场的财富效应转向负面,放款人开始担心收不回钱。这时候市场开始降低风险偏好,从高风险资产转向低风险资产。在顶部向下的时候,财富效应先开始毁灭。许多人会忽视财富效应毁灭对于经济的影响,之后收入会出现下降。 4. 衰退。在大部分衰退中,货币政策依然有效。这时候可以通过不断降息来挽救衰退。这样财富效应会逐渐转正,经济也会刺激,债务问题会得到缓解。但是大萧条中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当时的利率水平已经到了最低点。汇率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这种情况在1930到1932年,2008到2009年的美国都发生过。 下一场衰退近了? 大家好奇的是,虽然此书更多在于纪念金融危机十周年,但达利欧从年初就开始预警未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加之美国的扩张周期已经持续近10年,税改等财政刺激措施让牛市续命,但在美国独好、全球动荡的格局下,这种扩张又能维持多久? 当前,达利欧对债务周期的分析也颇为关键——美国经历了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之一,而美联储已经启动加息。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各界开始思考,此轮周期会以何种方式终结,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达利欧认为,即使是在一个很平稳的去杠杆进程中,一般需要大约十年才能使实体经济活动达到此前的峰值。根据桥水对于46个案例的研究,平均需要9年才能使经济回到此前的峰值。而股价如果要回归到过去高点,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因为投资者持有更多股票的前提就是要具备承担风险的意愿。 达利欧认为,债务危机得到完美化解的结果,就是“漂亮地去杠杆”,即在债务负担下降时,经济仍保持增长,而且通胀不出问题。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权衡使用四种途径——紧缩、印钱刺激经济、债务违约/重组、财富再分配。 然而这一组合谈何容易,首先央行的货币政策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缺陷。央行的目标往往是通胀,或通胀和增长,但央行从来不会以管理泡沫为目标,因此如果通胀和实际薪资增长并不太强,那么央行可以容许债务增长,这就可能导致泡沫积聚, 因此当央行加息的时候,通胀和增长往往都已经过热了。 当泡沫破灭时,此前助长泡沫的链条就会反过来导致跌幅自我强化。暴跌的资产价格降低了加杠杆投机者的股票和抵押品价值,这导致贷方惜贷,继而导致投机者被迫抛售资产,使得资产价格大跌,随后进一步导致流动性风险。如果受波及的市场规模够大、此前的杠杆够高,那么债务积聚造成的损失可以引发系统性风险。 达利欧也认为,这一轮扩张周期很可能会在未来两年结束,而美联储应该做的是紧缩的速度不要快于市场预期,否则资产价格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他在今年初的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也提及,“如果利率大幅上行,那么未来18个月债市会出现熊市,经济下行周期很可能会在此后的12个月出现,也就是未来2~3年,这也是下一次总统大选的时点。” 来源:秦朔朋友圈[详情]

金融危机10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且更惨烈?
金融危机10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且更惨烈?

   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且更惨烈? ■庞中英 2018年9月15日,是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1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10周年的时刻,美国、英国等地的重要研究机构举行了研讨会,媒体则刊发了大量文章,纪念这个10周年。 我珍藏着10年前报道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破产引发美国和全球金融系统几近崩溃的《纽约时报》。 这里,我初步归纳了今天国际上反思金融危机的几个突出重点。 健忘让金融危机白费了? 反思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展开:人们到底长记性了没有?1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着新的金融危机或者下一场金融危机。所以,论者如著名英国评论家沃尔夫(Martin Wolf)在《全球金融危机为何没有带来改变》(《金融时报》,9月6日)中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白费了。持有这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因为金融危机不久,随着危机似乎远去,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导致金融危机的那些根本问题,例如银行持有的“有毒的资产”,并未根本克服,且可能已经积累起比10年前更大的问题。 如同历史上的战争。人们事后从战争中汲取的教训有限。随着和平的到来,战争也被许多人遗忘,直到下一场战争爆发,人们才慌忙探讨战争的根源。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反思,人们指出了全球金融危机与今天各国政治倒退之间的关系。在美欧,正是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了今天弥漫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保护主义),人们甚至不惜摧毁现有的国内体制和国际秩序(以全球性机构为代表),以图逆转给他们造成重大消极影响的全球化。《金融时报》另一位评论员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让民主和全球化成为输家,并导致了特朗普上台、英国退欧和以邻为壑的民族主义兴起”。 上述沃尔夫或斯蒂芬斯的看法告诉我们,有人确实没有学到金融危机的教训,但是大众似乎学到了教训。在西方,大众利用西方现有的民主体制、民主进程,对金融危机做出了有力反应,重创了全球化。 下一场金融危机何时发生? 除了反思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后果,另一个大的对金融危机的反思集中在“下一场金融危机”何时以及如何发生? 著名经济学家兼咨询师鲁比尼与罗萨(Nouriel Roubini和Brunello Rosa)近10年一直很火。他们对金融市场的预见之精准,让人们不能忽视其观点。最近他们合写的《下一场金融危机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广受转发。他们预测,2020年美欧将发生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目前的增长势头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财政政策不可持续)。 特朗普一直鼓吹他将在2020年连任美国总统。鲁比尼和罗萨关于2020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判断,对特朗普可不是好消息。 让历史告诉未来。纪念2008,是为了预防“下一场金融危机”。 英国《金融时报》在《金融危机十年祭》社论中指出,“当今甚嚣尘上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削弱曾经帮助遏制了上一场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体系,从而使下一场危机更糟糕”。确实,新的金融危机假如现在爆发,与2008年不同,将不会有更加有效的国际合作来对付金融危机,缺少国际合作将使未来的金融危机更加惨烈。 2008年时,从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到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Trichet),以及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这场危机没有教科书式的解决方案(textbook solutions)。那么,解决那场金融危机的方案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G20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非教科书式解决方案(non-textbook solutions)之一。当年,许多人为此大跌眼镜。从2008到2010,G20最热。2009和2010,每年两次G20峰会,“新兴经济”与美欧“同舟共济”。 即将在阿根廷举行的第13届G20峰会无疑是加强全球金融治理的机会,但G20不再是针对下一场金融危机的非教科书式方案。 尽管特朗普参加了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2017),也即将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与会G20其他领导人。但是,人们都知道,特朗普政府对G20本身并无真正的兴趣,且继续攻击多边合作。G20的主办国阿根廷以及其他G20中的“新兴经济”成员国家,正在经历历史性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遗憾的是,G20并没有像当年协助美国那样协助各大“新兴经济”克服目前的货币危机。 综上所述,目前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说明世界对10年前发生的全球大危机记忆犹新,而且担心未来发生更惨烈的危机。关于那场金融危机及其后果的研究将继续。很多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人们确认引发金融危机的真正问题,尚未有圆满的方案和行动。 (作者为《华夏时报》专栏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详情]

美银美林:美股牛市已死 金融资产或首当其冲
美银美林:美股牛市已死 金融资产或首当其冲

  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美股迎来史上最漫长牛市。但就在此时,美银美林却发出警告称,由于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趋增,利率上升以及债务过高问题升温,美股“大牛市(Great Bull)”已经死亡。 在最新研报中,美银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指出,流动性过剩迎来终结,美股带来的超额回报也将随之结束,将大牛市置于死地。取而代之的是更低的回报率,其中较为薄弱的大多是在经济复苏期间苦苦挣扎的资产。 该行称,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合计减息多达713次,并为市场注入高达12万亿美元流动性。其中,美联储连续7年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同时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向市场注入4.5万亿美元流动性。 低利率和激进的宽松政策也推动了全球债务大幅增长,从危机前的172万亿美元激增至247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务飙升82%,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全球政府债务则上涨73%至67万亿美元。 不过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股市上涨,美股标指自危机以来已累涨超3.3倍。但Hartnett警告称,美联储和全球主要央行当前已相继进入加息周期,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影响,但这个因素暂时还未在股市上反映出来。 昨日,美银美林的9月份基金经理调查亦显示,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悲观程度创下了自从2011年12月份欧洲债务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Hartnett认为,当市场额外流动性减少,额外回报率也会下降,这就相当于牛市已死,未来金融资产将变得薄弱,容易产生波动。 自2015年12月以来,美联储已经七次加息,并且有望在年底前再加息两次。Hartnett建议投资者留意银行股走势。在一般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将带动银行股走高。若这一关系破裂,意味着美联储收紧政策将为市场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Hartnett还称,美联储额外的加息或将导致美国短债收益率超过长债收益率,出现“收益率曲线倒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在过去七次经济衰退前都曾经出现。 就目前来看,无论收益率曲线是趋平还是倒挂,美联储都不会停下加息的脚步。在Hartnett眼中,现在这个比市场预期更偏向鹰派的美联储将是资产市场遭受全新损失的催化剂。[详情]

巴伦周刊:金融危机10周年 对投资者影响仍挥之不去
巴伦周刊:金融危机10周年 对投资者影响仍挥之不去

  图为《巴伦周刊》杂志封面 导读:《巴伦周刊》新一期封面文章称,10年前的金融危机对投资者来说就像世界末日,时至今日投资者仍心有余悸。 10年前雷曼兄弟倒台为市场火上浇油。之后六个月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46%。退休者几十年来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年轻投资者明白了市场如何轰然崩溃。 费城建筑承包商、33岁的邦廷(John Bunting)回忆道:“我当时知道市场不断下滑,股价跳水,但直到雷曼兄弟破产才认识到亏了太多钱。危机期间我的投资价值腰斩。” 2008年9月邦廷才20出头,投资不到5万美元。但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投资行为很多年,使其踏空几次潜在股市投资。 一场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注定将影响投资者多年,这方面的证据相当多。在危机之后的岁月里,美国人想方设法存钱和避免负债。 美国人对股市也充满警惕。据盖洛普民意调查,2007年65%的美国人拥有股票,这一比例到今年则降至55%。 尽管危机后股市屡创新高,危机造成的创伤却持续存在。九年牛市不仅收复了金融危机股市崩盘的所有跌幅,还在前期高点上大涨82%,但那次崩盘的回响仍然不绝于耳。股市始终在如履薄冰地攀升,虽然担忧的对象从欧债危机转到政府关门再转到贸易战。 北卡罗莱纳州Cornerstone Wealth公司执行合伙人卡蓬(Jeff Carbone)称:“如今客户表示,要是再来一场2008年那样的危机感情上将不能接受。”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股市上涨根本没有达到心理水平。智能顾问公司Betterment近日对2000人的调查发现,48%的受访者认为过去10年美国股市根本没有上涨,同时18%的受访者竟表示同期股市下跌。 Betterment行为金融部总监伊根(Dan Egan)称:“那些不储蓄、不投资的人不明白自己在过去10年与200%的回报率失之交臂,今后他们很可能继续不储蓄不投资。” 对投资者的行为研究表明,经济危机通常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伯克利和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2007年的一篇论文称,在大萧条时代是青少年或成年人的美国人终其一生投资股市的可能性是二战后经济繁荣时代身为青年人的美国人的一半,只有13%投资股市。 刚好在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衰退结束后成年的美国人同样回避股市。上述研究称,亲身经历的经济事件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超过从书本和其它来源了解的历史事实。 有证据显示历史正在重演,2008年的崩盘催生了又一批股市投资者“失去的一代”。千禧一代毕业后进入惨淡的就业市场,背负沉重的大学贷款。有储蓄的人发现储蓄迅速消失。华尔街贩子似乎骗过自己的父母进入杠杆过大的住房市场和估值过高的股市。后来年轻人又炒作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其它类型投资。对于股市的投资则不太热衷。据盖洛普调查,2009年-2017年,18岁-29岁的美国人平均只有31%持有股票,2001年-2008年这一比例则为42%。 其他代人持有股票的可能性同样减少,虽然年纪最大的人群(65岁以上)过去10年增加了股票持有。 里士满咨询公司Harris Financial Group执行合伙人考克斯(Jamie Cox)认为,与年纪较大的美国人相比,年轻人感情上对投资更抵触,其行为深受早期职业生涯的影响。该公司是主要为蓝领工人提供投资服务。 美盛集团(Legg Mason)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千禧一代82%表示自己的投资决定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相比之下婴儿潮一代这一比例只有13%,尽管老年投资者损失了更多积累的财富。该调查还发现,与其他代际人群相比,千禧一代更有可能持有现金而非将现金用于投资。年轻人创办企业的可能性同样较小,近年来新创办的初创企业数量稀少或可归咎于这一趋势。 不过,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做出全面结论并非易事,尤其是如果投资者试图概括个性各异的一代人。 虽然一些年轻人或许已经避开股市,但那些仍然投资股市的年轻人难以归类。先锋集团投资者研究中心分析师卢卡(Thomas De Luca)和杨(Jean Young)最近梳理了该公司400万投资家庭的数据,发现年轻投资者分属不同的阵营。绝大多数千禧一代(生于1980年-2000年)资产配置激进,其资金大约90%(中位值)投资股票。这正是绝大多数资产管理公司推荐年轻人为退休而储蓄的增长型资产配置。 然而先锋集团至少四分之一的千禧一代投资者厌恶风险达到不正常的地步。容易受到惊吓的年轻人往往是那些金融危机后开始投资的人。2008年后首次涉足投资的千禧一代22%选择毫无股票的投资组合,2008年前开始投资的千禧一代只有10%完全回避股票。 这种差异也许与金融危机对各个人群的不同影响有关。伊根表示,金融危机时已经就业并开始投资的千禧一代有可能留在股市,受经济衰退影响更直接的年轻人投资股市的可能性较小——即便多年以后也是如此。 伊根称,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2009年或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当时经济萎缩,他们进入职场的起薪较低,找工作很难;自金融危机以来,这种艰难的感觉一直影响着人们。 金融危机后对股市的怀疑情绪不仅在年轻人中间出现。一些年纪较大的投资者也改变了他们的策略——常常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改变策略。 西弗吉尼亚大学63岁的副教授孔茨(Karen Kunz)表示:“我退出股市已有很长时间。如果留在股市一个夏季,对我来说已经太长。我有现金可动用,投资金属和加密货币,因为我认为这是替代股市的优秀投资。” 不过投资模式并非全由心理决定。经济衰退以来的散户投资策略还受到科技、新法规和新产品的影响。 过去10年最突出的市场变化是向被动型低费率投资转变。先锋集团投资者研究中心的杨在2015年的文章中称千禧一代是“自动储蓄的一代”,即投资取代传统共同基金的“投了就不管”(set-it-and-forget-it)投资产品和指数基金。2006年的《养老金保护法案》(Pension Protection Act)促成了这一转变,鼓励雇主让雇员参加先锋集团、富达国际等公司集合的自动参加退休储蓄计划。富达国际401(k)账户如今半数完全投资于目标日期基金,较2008年14%的比例大增。 此种转变有年轻投资者推动,他们更有可能被雇主登记参加目标日期基金。先锋集团发现,主要由于投资目标期限基金,2013年千禧一代拥有专业管理投资组合的可能性是婴儿潮一代的两倍。这意味着他们很少就其投资组合做出有意识的决定,在市场变动时倒腾所持投资的可能性更小。 富达国际研究退休投资趋势的泰勒(Katie Taylor)称,尚不完全清楚这是由于他们信任产品,还是惰性在起作用。 无论是哪种情况,泰勒对结果都感到满意,因为这意味着股市崩盘以来还留在股市的年轻雇员正在养成健康的习惯,更加不可能在股市再次下跌时出现撤出全部资金的失误。 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拥有能够在其一生中再平衡的多种账户,散户投资者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可能性降低。持有所谓“极端”投资组合(即投资组合全为股票或毫无股票)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仍然重仓雇主股票的人越来越少,而重仓雇主股票的趋势重创了之前的几代人。 新型投资产品和股市的疯狂回报也促成了金融危机后另一种趋势的发展。仍然投资股市的投资者仓位往往较之前更加激进。截至2018年,富达国际1970万零售经纪账户中47%的资产由激进投资组合持有,即对股票敞口至少达85%的投资组合。2008年这一比例为40%。这一转变发生在从婴儿潮一代到千禧一代的各种人群且不分性别。 实际上担心亏损已经被担心踏空的情绪取代。邦廷称,他仍然后悔2015年未投资Square的IPO,因为当时太害怕。 邦廷表示,希望今后不让恐惧左右自己的决定,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真应该多买。(柠楠/编译)[详情]

首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回忆雷曼十年
首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回忆雷曼十年

  来源:金羊毛工作坊 导读:“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的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没有很好地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需要集中纠正、检视和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创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 编者按:9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暨巴塞尔协议三十周年和金融危机十周年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需要集中纠正、检视和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创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本文根据速录并结合其他媒体报道整理如下: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主旨演讲 刘明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这个研讨会办得非常及时,十年前的昨天,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十年前的今天,AIG申请破产,随后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系统性影响巨大。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反思永远在路上。迎接未来挑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金融危机的内涵与逻辑 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失灵问题,无论是轻微还是重大失灵的集中纠正。每次的金融危机都是非常好的深刻反思的机会,可惜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都没有很好地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有些同志可能有一些毛病,包括监管层记性不好,对这些问题不甚了了。所以,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出现的需要集中纠正和检视、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当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金融创新的外衣,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 从2007年开始,次贷引发了危机,到2008年这个时候,以雷曼兄弟的倒闭作为重要的接口,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暴露出来一系列的内在问题。 我讲讲这里面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教训。 1、信贷质量失控。表现为三个“不合格”:一是不合格的放贷者,在美国50个州突然冒出很多的州立放贷机构和房贷中介,这些放贷者没有很好地受到监管,也没有审核的许可。二是不合格的借款人,这些人信用评分不足,低偿还能力或者根本没有偿还能力,就可以获得房屋的贷款。三是不合格的信贷技术,当时美国发明的零首付,还有气球贷款。气球贷款不用还本金,就还利息,到最后一次性还本。这三个“不合格”标志着信贷质量严重失控,是引发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2、当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关联的时候,千万不要高兴。对这样的事情恐怕惧怕的成分更多,当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关联的时候必须要有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前提就会出问题。证券化与结构化的技术造成了很强大的杀伤力。 一是以次级放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逐步被“简化视同”为普通债券产品得到评级,定价和流通交易。因为评级公司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去评次级放贷为基础的这些证券化产品。 二是做着各种嵌套。在中国市场上,通过嵌入一个信用衍生产品的“创新”名义来做“增信”,误导市场上的安全预期。 三是引入了证券化的证券化等“多层嵌套”安排,形成了相当复杂的“资产池”并对整个资产池来个模糊统一估值,掩盖了不同资产的风险实质和它们之间的差异。总的趋势是倾向于把风险低估。 3、当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价格共振,关联的时候,它们两个“谈上恋爱”你们就要小心了。“亲周期”的内生循环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典型:房地产价格上涨——房货抵押品价值上升——房货融资规模上升——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增强——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模式。与之相反的是,“房地产价格下跌——房货抵押品价值下降——房货融资规模下降——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减弱——房地产价格下跌”。 4、大型金融机构的“自营交易化”和“表外化”交织。这个表现在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里,百年老店的大型银行,大型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失控,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当期收益。这包括自营交易和表外交易。自营交易指的是自有资金和资本从抵补风险的本源功能向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短期获利异化。自营交易拿自己的资本金往这上面赌,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表外交易则指的是规避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约束,降低承担风险的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5、评级机构的问题,源于评级机构公司治理缺陷和严重趋利行为导致市场信息严重误导。评级机构的问题是市场重大的缺陷。 二、从巴塞尔协议修订来看后危机时代的监管重塑 2008年以后,我们把一个论坛改成了巴塞尔协议委员会,G20的框架下,财长、央行行长、监管者都进行了共同的参与,到了2017年12月份,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后危机时代改革的最终方案》,标志着后危机时代整个监管改革金融规则的制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历时整整有9年时间,巴塞尔协议确立了资本监管的主线,仍然持续得到明确和强化。经过这么多年反复讨论,认为资本监管的主线还是要加强,但也应当时刻思考,危机暴露出的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市场、监管一系列问题都不是光靠资本监管的单一方法可以全部解决的。这一点也得到了明确。 首先,资本监管改革。在分子部分:严格资本合格标准。提高资本实际吸收损失的能力。次级债和三级资本工具在危机中并未体现出预期的损失吸收能力。在分母部分:完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限制内部模型的使用,进一步完善标准法,平简计量方法的风险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最后,力图修正违约的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AD)的亲周期性。 第二,推动宏观审慎监管。运用更宏观审慎的监管工具,这里面分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资本、储备资本、杠杆率、前瞻性拨备等,二是跨业维度,要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负外部性,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敞口、同向行为,弱化他们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等。 第三,加强流动性监管。一是设立国际首个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之间的比率,反映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应对至少未来30天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二是设立中长期流动性存量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稳定资金与所需稳定资金之比,引导银行避免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 三、反思次贷危机,厘清错配 次贷危机10年,反思仍在路上,需厘清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错配。 第一个层次:贷款与家庭实际负债能力的错配造成不合格的贷款家庭。 第二个层次,复杂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错配,证券化产品与过度依赖模型计算和外部模型的金融机构等等,和你自己风险定价能力。 第三个层次:金融机构本源定位与所经营业务的错配,商业银行偏离主业,更多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异化,造成自营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过度依赖短期负债等等,去赚快钱,以及进入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进行管理。 2008年危机的教训是——错误的机构在错误的周期内以错误价格与错误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同时,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市场主体,都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力纠正错误。事实证明,事后的纠错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可能数百倍于事前防范的成本。 四、巴塞尔协议Ⅲ的推进与银行的回归 1、对错误的纠正本身就是对常识的回归,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就是银行持续运营的本质规律。所以,做银行的人首先要懂得一个道理,做金融最重要的道理是只有持续运营地存在才能对社会和老百姓负责任。所以,有效实施资本约束是永远抑制银行内在规模冲动、速度冲动和的短期利益的最重要的基础工具。 2、坐实资本+厘清资产,保持真实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是银行经营的应有之义。坐实资本,构建实际有效的风险抵补能力;厘清资产,回归表内本位,准确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3.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核心要义。外在的规则约束如果缺乏市场主体的自我认同和自觉实践,就难以充分发挥效力,甚至成为博以规避的对象。 因此,需要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一是坚守银行的功能本位,明晰面向公众存款人的刚性兑付的受托责任,因此才能按照负债的风险偏好合理安排投资行为,例如审慎经营文化、着眼于穿越周期的长期经营理念等。二是能够充分形成有效制衡,有效约束偏离主业行为和短期行为。三是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金融法则,遵守风险规则。 五、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首先、金融体系和业务复杂化,进行监管规则的设计,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要思考基于此而进行的监管规则设计,是否会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问题:一是监管成本的高企;二是加重市场规避监管的冲动,造成更为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其次,通过股改上市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造,需要同步反思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完备性对上市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耐心、短视的资本市场是否也会对上市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行为产生扭曲。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影响金融商业模式和风险形态的重要变量,且影响速度正在显著加快,不同金融业务和机构之间的边界似乎正在变得模糊。如何前瞻性的研判应对,在创新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合理地设置监管标准,都是现有规则体系尚未深入讨论的方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别忘记了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谢谢大家! 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反思金融危机:监管规则设计要避免造成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的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没有很好地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所需要集中纠正、检视和反思的问题,在这十年中,被很多人重新设计,披上创新的外衣,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 9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暨巴塞尔协议三十周年和金融危机十周年高级研讨会上,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表《反思金融危机,迎接未来挑战》的主题演讲。 “反思金融危机永远在路上,迎接未来挑战也在路上。”由此,刘明康从四方面对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复盘和反思,并提出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金融危机的内涵与逻辑 刘明康表示,金融危机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深刻检视和反思金融系统内在问题的重要窗口和机会。 他说,2008年由次级房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一个超越历史经验的复杂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内在问题。 首先,是信贷质量的失控,表现为三个“不合格”:不合格的放贷者(州立放贷机构和房贷中介)、不合格的贷款人(信用评分不足的低偿还能力家庭)、不合格的信贷技术 (零首付、气球贷等还款方式)。 他认为,三个“不合格”标志着信贷质量严重失控是引发次债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联。“证券化和结构化的技术造成了很强大的杀伤力。”刘明康指出,证券化与结构化技术包括,一是以次级放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逐步被“简化视同”为普通债券产品得到评级、定价和流通交易;二是通过嵌入信用衍生产品等名义上的”增信”安排,强化了市场的安全预期;三是引入了证券化的证券化等“多层嵌套 ”安排,形成了各类复杂的“资产池”并统一估值,从而模糊甚至掩盖了不同资产的风险实质和差异,更多是倾向于低估风险。 第三,是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价格共振。两者产生“亲周期”的内生循环:“房地产价格上涨——房货抵押品价值上升——房货融资规模上升——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增强——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模式。与之相反的是,“房地产价格下跌——房货抵押品价值下降——房货融资规模下降——融资人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减弱——房地产价格下跌”。 上述循环适用并影响各类“穿透后”以房地产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机构。 第四,大型金融机构的“自营交易化”和“表外化”交织。公司治理失控,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当期收益。包括自营交易和表外交易。自营交易指的是自有资金和资本从抵补风险的本源功能向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短期获利异化;表外交易则指的是规避资本约束,降低承担风险的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第五,评级机构的问题。源于评级机构公司治理缺陷和严重趋利行为导致的市场信息严重误导。 从巴塞尔协议修订看后危机时代的监管重塑 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时代改革的最终方案》,标志着后危机时代国际监管改革金融规则制定工作的基本完成。 巴塞尔协议确立的“资本监管”主线仍然持续得到明确和强化。“但我们也应时刻思考,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问题并非仅靠‘资本监管’的单一方法可以全部解决。”刘明康提到。 首先,资本监管改革方面。在分子部分:严格资本合格标准。提高资本实际吸收损失的能力。次级债和三级资本工具在危机中并未体现出预期的损失吸收能力。 在分母部分:完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限制内部模型的使用,进一步完善标准法,平简计量方法的风险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最后,力图修正违约的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AD)的亲周期性。 其二,推进宏观审慎监管。警惕系统性风险而非单体机构的识别与评估;运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如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资本、储备资本、杠杆率、前瞻性拨备等;跨业维度上的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性,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敞口、同向行为,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等。 其三,强化流动性监管。刘明康建议,一是设立国际首个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日现金净流出量之间的比率,反映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应对至少未来30天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二是设立中长期流动性存量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稳定资金与所需稳定资金之比,引导银行避免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 反思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10年,反思仍在路上,需厘清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错配。”刘明康表示。 第一层次的错配表现在贷款与家庭实际负债能力的错配(次贷与不合格贷款家庭); 第二层次表现在复杂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错配(证券化产品与过度依赖模型计算和外部模型的金融机构); 第三层次的错配表现为金融机构本源定位与所经营业务的错配,例如商业银行偏离主业,更多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异化,造成自营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过度依赖短期负债等。 “2008年危机的教训是——错误的机构在错误的周期内以错误价格与错误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同时,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市场主体,都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力纠正错误。”刘明康认为,事实证明,事后的纠错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可能数百倍于事前防范的成本。 反思次贷危机第二点,是注重巴塞尔协议的推进与银行的回归。“对错配的纠正也就是对常识的回归。”刘明康表示,巴塞尔协议的核心,也是银行持续运营的本质规律。有效实施资本约束是抑制银行内在规模冲动和短期利益的基础工具。 同时,坐实资本+厘清资产,保持真实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是银行经营的应有之义。坐实资本,构建实际有效的风险抵补能力;厘清资产,回归表内本位,准确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反思次贷危机的第三点要认识到: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核心要义。刘明康认为,外在的规则约束如果缺乏市场主体的自我认同和自觉实践,就难以充分发挥效力,甚至成为博以规避的对象。 因此,他表示,需要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一是坚守银行的功能本位,明晰面向公众存款人的刚性兑付的受托责任,因此才能按照负债的风险偏好合理安排投资行为,例如审慎经营文化、着眼于穿越周期的长期经营理念等。二是能够充分形成有效制衡,有效约束偏离主业行为和短期行为。三是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金融法则,遵守风险规则。 除了上述反思,刘明康同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三方面内容。首先,要思考基于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复杂化而进行的监管规则设计,是否会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问题:一是监管成本的高企;二是加重市场规避监管的冲动,造成更为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第二,通过股改上市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造,需要同步反思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完备性对上市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耐心、短视的资本市场是否也会对上市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行为产生扭曲。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影响金融商业模式和风险形态的重要变量,且影响速度正在显著加快,不同金融业务和机构之间的边界似乎正在变得模糊。如何前瞻性的研判应对,在创新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合理地设置监管标准,都是现有规则体系尚未深入讨论的方面。[详情]

分析师:来自有钱人世界的警示,股市崩溃要来了?
分析师:来自有钱人世界的警示,股市崩溃要来了?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9月18日消息 周一,美股又是“昨日重现”,贸易紧张关系让股票市场承压。 但不要害怕。投资者今年一整年都在关注这些问题,但他们还是不断推动这个市场走高。标普500指数目前仅比8月底的高点低0.4%,道指和纳指距离歷史最高点也不过2%。 自从雷曼兄弟在十年前的金融危机爆发时崩溃以来,这个牛市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金融危机的10周年纪念引起了很多反思,并且有很多投资者提出关键问题 - “我们怎么知道下一次崩盘会不会到来呢?” AJ Bell的投资总监Russ Mould建议,美国人应该通过照镜子的方法来寻找答案。 Mould指出,最近,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危机发生10年后,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最终回到2007年的水平 - 为61,372美元。这与美国家庭凈资产数据相反,后者最近首次突破100万亿美元大关,比十年前的周期性高点高出近50%。 Mould在最近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最近家庭凈资产的增长速度和收入增长速度之比是不可持续的。 “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金融和其他资产价值的激增 - 股票,债券,地产以及从古董车到艺术品到葡萄酒再到棒球卡之内的所有东西 - 这就是一个警告,让我们知道在某个阶段金融市场的另一次崩溃将席卷全球。” Mould指责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资产的通胀,他警告,美联储距离再引发另一场大的金融危机只差了一个错误的政策。 “这是因为借款的规模越来越大,家庭财产暴露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任何加息行为和证券估值下降(股市下跌)的影响都可能被放大,”他写道。 Mould表示,随着加密货币最近的大跌和新兴市场危机的爆发,我们已经看到美联储关闭水龙头的第一个影响。“美联储似乎决心推进加息,而危险就是他们操作过度,因此美联储的政策错误仍然是市场新一轮下跌(如果发生的话)元兇的第一候选人,” Mould说。 下周,整个金融市场近期最大的风险事件就将到来,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将公布。这一次,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几乎一定会进行加息,预计美联储在9月25-26日的FOMC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4.4%,12月会议再度加息的概率达到75.9%。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详情]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又逢“9·15”,曾叱咤风云的雷曼兄弟不经意间已“凉”了许久。从这家百年老店当年申请破产保护时算起的国际金融危机,正云淡风轻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散去,亲历者也渐渐退出了金融舞台。 当然,十周年是个大日子,出来凭吊雷曼兄弟的人自然也多。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就是其一。他如今是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还充当两家投资集团的顾问。伯南克在雷曼兄弟倒闭十周年之际发表文章,专门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演进方式。在他看来,融资和证券化市场中的恐慌是危机如此严重最终一溃千里的主要原因。伯南克称,当时美联储聚焦于扑灭华尔街的恐慌情绪、投入巨资为银行纾困并没有错。这一看法与伯南克在其自传《行动的勇气》中阐述的观点是一致的。伯南克在书中指出,雷曼兄弟的崩溃是市场运行而非政策选择的结果,而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等“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头实属无奈,美联储随后执行的超常规货币政策也是顺势而为。 当年与伯南克一起见证这场危机的决策者还有保尔森、盖特纳、戈登·布朗等人。据英国《卫报》报道,危机时期担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现在是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主席,对目前美国政府放宽金融监管的做法颇有微词。在今年7月与老战友伯南克和盖特纳共同出席的一次活动中,保尔森警告说,削弱以《多德-弗兰克法案》为代表的金融监管政策是危险之举。“聚焦于教训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保尔森说,“我们并不确信人们记住了每一件他们应该记住的事”。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对金融业保持警惕,因为“这个缺乏领导力的世界正在梦游中步入下一场危机”。 前雷曼兄弟首席执行官富尔德曾风光无限,掌控这家华尔街巨头长达14年之久,最后却因公司破产而颜面扫地,不得不一次次前往国会山接受两党议员们的质询。但他始终认为,在雷曼兄弟破产问题上,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和无休止的谣言要负很大责任,美国政府更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元凶。现年72岁的富尔德掌控着一家名为Matrix私人资本的公司,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场合中,人们可以看到他那日渐老去的身影,但此君同过去一样还是斗志满满。2015年,他曾这么说,无论结局怎样,享受过程就好,不留些许遗憾。 当然,在Ebay上,有卖家用另一种方式唤起了人们对雷曼兄弟的记忆。雷曼兄弟公司流落民间的各类文具和周边产品,被一一挂上价签,在网站上高价兜售。其中,在2000年制作的一款庆祝雷曼兄弟成立150周年的便笺纸标价500美元,略微便宜一些的包括活页夹、镇纸和棒球帽等。 从宏观的角度看,当时雷曼兄弟的业务波及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7000多个实体,它倒台后这些实体都必须经历复杂且代价不菲的估值与清算程序,这也是其最终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因之一。从好的方面讲,雷曼兄弟到了,金融危机来了,最后才唤醒了金融市场的“看门人”,着手对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监管,“压力测试”、“生前遗嘱”等举措纷纷推出,重点防范系统性风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根据最新数据,美国五大银行目前控制着银行资产的47%而2007年为44%。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任何监管机构解决了“大到不能倒”这个难题。 同样让人感到意外的,还有全球债务水平在这10年间不降反升。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确实经历了去杠杆化,银行和对冲基金行业也是如此,但全球债务总额出现飙升:去年,美国全球债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7%,较2007年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 此外,当前全球经济虽然步入复苏轨道,国际金融秩序得到重构,但留下了一堆疑问。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说,世人刚刚感觉到金融危机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后果,包括对自由民主制度、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的质疑,金融危机并非引发这股浪潮的唯一原因,但确实起到了催化作用。评论说,人气渐长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仅有可能破坏金融危机预防方面的进展,还对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构成了威胁,这是2008年9月时几乎无人预见到的。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新作《今日简史》中也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对自由主义这套故事越来越感到理想幻灭,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大行其道。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人类今天面临着三个共同问题——核战争、气候变化和科技颠覆,而过去被封为圭臬的自由主义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或许,答案就在不远的未来,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言,“人类的智慧是非常强大的”。不过,他也说过,绝不能低估人类的愚蠢。[详情]

经济学家警告:美欧面临下一轮金融危机风险
经济学家警告:美欧面临下一轮金融危机风险

  经济学家警告:美欧面临下一轮金融危机风险 英媒称,下一轮经济下滑将媲美大萧条,会抹去美国家庭10万亿美元资产。一旦全球周期转变,欧元区命运也将更加糟糕。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16日报道,全球主要经济体如履薄冰,并缺少对抗下一轮经济下滑的财政、货币和紧急措施。 报道称,一批资深危机经济学家担心,当目前这轮已在尾声的经济扩张结束后,会出现超过上次金融危机的、更加难以应对的暴跌。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说:“我们无力扭转经济。”他表示:“下次衰退来临时,将比以往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费尔德斯坦曾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描述了更加类似19世纪70年代或20世纪30年代的凄惨景象,为战后所未见。他警告称,美联储十年来的超低利率和货币刺激措施将华尔街股票价格推至超高水平,未遵循历史基本原则。股票价格最终将不可避免跌落尘埃。 国债利率将飙升 费尔德斯坦称,下一轮熊市很可能由10年期国债利率飙升引发,并将导致美国家庭资产损失10万亿美元。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财富效应”将使零售经济每年损失3000亿至4000亿美元。 他之前在意大利科莫湖边举行的安布罗塞蒂论坛场外表示:“财政赤字逼近1万亿美元,债务比率已经是10年前的两倍,因此财政扩张的空间很小。”  报道称,一旦全球周期转变,欧元区命运将更加糟糕,因为欧洲中央银行尚未建立起安全缓冲机制以应对通货紧缩带来的震动。这个巨大货币同盟尚未完全建成,这差不多意味着它采取的所有措施都会太慢且力度太小。 他说:“欧洲人没有财政备份。他们什么也没有。至少你们英国有自己的央行和财政部,你们会乐观一些。” 他说:“(若)马里奥·德拉吉离开欧洲中央银行,他应该会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的利率依然为零,还不知道如何摆脱这一切。他们再不能使用欧元贬值的策略了。” 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德国、爱尔兰以及荷兰,五年及更长期国债到期时收益仍将为负数。这是严重结构性问题的体现。 欧洲中央银行之前就表示,2019年底之前的参考利率都将为负0.4%。届时全球经济将处于极大风险中,因为特朗普减税及基础设施开支所带来的利好将逐渐消失。 报道称,美国正在进入未知的危险海域。在紧急关头,它是否能够像日本一样将国债比率提高至极高水平依然尚无定论。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说,美国有足够缓冲办法应对一般衰退,但是面对严重下滑就需要打破常规了。 次贷正卷土重来 经过之前几轮量化宽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可怕的”4.2万亿美元,并将继续大规模增加。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16日报道,雷曼兄弟公司倒闭10年后,与导致这家美国银行业巨头破产的原因类似的高强度行为正卷土重来。 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次级抵押贷款放款机构贝尔蒙特·格林公司已经向对房地产市场有高风险投资欲望的投资者出售了超过10亿英镑(约合13.1亿美元)的抵押贷款。 参与这一业务的还包括北石银行的前老板亚当·艾普尔加思和莱斯利·休厄尔。前雷曼兄弟公司欧洲抵押贷款部门高级副总裁盖伊·巴彻勒现在则是“维达住房贷款”(贝尔蒙特·格林公司的交易名称)的营销总监。该贷款机构由美国私人股本公司松溪公司管理。 该机构通过中间人经纪公司向借款人提供产品,首次购房者的贷款价值比最高可达90%。 “维达住房贷款”在其网站上说,它是“现代抵押放贷者”,帮助“那些可能不符合主流银行目前要求标准的客户”。这些客户可以包括那些“信用记录受损者”。它还提供只付息抵押贷款服务,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经对这类抵押贷款发出了警告。 2013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对只付息抵押贷款进行审查后发现,将近一半的抵押贷款可能无法全额偿还。[详情]

金融危机十周年 全球债务猛增75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十周年 全球债务猛增75万亿美元

    文章来源:日经中文网 被认为百年一遇的雷曼危机到9月15日迎来10周年。由于各国保持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全球债务达到247万亿美元,超过危机之前,增至历史最大规模。虽然全球经济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但仍难以消除危机卷土重来的风险。 “新的金融危机正在接近,这一点毫无疑问”,美国著名投资者吉姆·罗杰斯这样警告。这是因为他认为全球范围债务增加,有可能发生不测事态。 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全球债务余额(包括政府、企业、家庭、金融机构债务)截至2018年3月底达到247万亿美元。比2008年底增加75万亿美元(43%)。 与此同时,全球GDP仅增长24万亿美元(37%),债务与GDP之比从2.9倍扩大至3.2倍。作为金融危机的间接原因,“背负与收入不相符的债务”这一问题正在恶化。 因债务增加和债务置换而被注入的资金很多都流向金融和资产市场。从全球整体来看,股票总市值增加52万亿美元,迅速增长至约2.6倍。英国房地产企业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估算认为,全球房地产的总市值仅2017年就增加6%,2017年底达到281万亿美元,。 这是因为在老龄化等原因下,全球经济增长力放缓,越来越难以找到有望获得收益的投资机会。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全球潜在增长率呈现下降态势,2018年仅为1.81%,大幅低于1990年的3.26%。 按不同主体来看,企业债务增加28万亿美元,增幅尤为突出,但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较弱。 中国占到企业债务增加部分的3分之2。在贵州省,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黔东南州凯宏资产运营”7月未能如期偿还逾约50亿日元的理财产品。这是因为资金投向了老旧住宅再开发等低收益项目。这种债务违约正在逐渐增加。 在发达国家,资金也难以用于保增长投资。在美国,星巴克在截至6月的1年里实施了49亿美元股票回购。提供资金支撑的是星巴克同一期间发行的29亿美元公司债。 政府债务也增加近29万亿美元。在雷曼危机后,美欧日中等国实施了大规模财政刺激。由于之后的利率降低,财政纪律松弛,加剧了债务的增加。特朗普政权的大规模减税和财政支出扩大产生了影响,美国2020财年(2019年10月~2020年9月)财政赤字预计将突破1万亿美元。[详情]

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 如今可安好?
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

  金融危机十周年④|昔日对抗风暴的华尔街“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 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命运,也让这些机构背后掌控者们的人生滑向了不同的方向。 吕伟 2018年7月,一则重磅人事变动引爆华尔街。 高盛集团掌门人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宣布,将在9月底正式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这位在2008年带领高盛挺过金融危机的传奇人物的落幕,不禁让人们回想起那些华尔街大佬们命运各异的危机往事。 十年前,刚刚开启第三年任职的贝兰克梵遭遇了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缘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危机,直接造成了美国著名的住房贷款和担保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称“两房”)以及大量从事住房债券保险业务的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股价暴跌、濒临破产。 随着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全球金融行业,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以及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相继被收购或是倒闭。独善其身的只有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但它们也不得不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的命运,也让这些机构背后掌控者的人生滑向了不同的方向。当年对抗金融危机大风浪的“老船长们”如今可安好?这些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坚守者 还是从贝兰克梵说起。 除去曾经领导高盛长达35年的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贝兰克梵——这位邮政分拣员的儿子,凭借着12年的任期成为了高盛历史上任职第二长的CEO,而大型企业的CEO一般任职不会超过10年。  贝兰克梵 凭借着敏锐的风险预测力,贝兰克梵在刚接任高盛CEO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做空抵押贷款市场,将不想要的、评级糟糕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向客户出售。随后次贷危机爆发,由于先前的做空,贝兰克梵成功带领高盛挺过了这次危机,并逆市暴赚130亿美元。2008年,在同行亏光殆尽、被扫地出门的时候,贝兰克梵却获得现金、股票和期权奖励达6850万美元,创下了高盛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让一众同行蒙羞。 2009年,由于前一年金融危机中的杰出表现,贝兰克梵分别被英国《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和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评为年度人物和美国商界最有权势的五大人物之一。然而,因为在金融危机期间押注楼市崩盘并且将明知有问题的抵押贷款资产公开出售,贝兰克梵也由此被称作是“华尔街恶魔博士”。 2010年4月,贝兰克梵也因此而接受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质询。国会参议员认为高盛在金融危机前的表现堪称“贪婪无度”,贝兰克梵辩护称,高盛并没有误导投资者,后者的投资失利是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自愿承担了高风险。  2010年4月,贝兰克梵出席国会听证会。 但在听证会结束的当晚,贝兰克梵却在接受CNBC采访时承认对2007年至2008年间的金融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我觉得,金融机构让公众失望;而我们是一家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所以我们承担一份相应的责任。”当然,后来贝兰克梵似乎并没有受此太大的影响,依旧担任高盛集团CEO至今。 2015年,贝兰克梵被诊断为淋巴癌并需要接受数月的化疗,华尔街一度盛传如“查尔斯王子”般的高盛总裁科恩(Gary Cohn)终要“媳妇熬成婆”。然而,随着贝兰克梵在化疗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科恩最终选择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担任特朗普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尽管如此,贝兰克梵卸任的消息还是一直不绝于耳。去年11月,当被问到接班人的问题时,贝兰克梵拒绝就此发表评论,并开玩笑说:“自己或许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在办公桌前。”今年3月,华尔街日报又透露贝兰克梵将于年底离职的消息,但是他回应称,“这是华尔街日报的声明,不是我的。” 最终,7月17日,传言落定。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他会在2019年高盛成立150周年的时候荣休隐退。 贝兰克梵卸任后,意味着当年对抗金融危机大风浪的“老船长们”只剩下摩根大通的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 与贝兰克梵一样,戴蒙于2006年接任摩根大通CEO。2008年3月,摩根大通以难以置信的每股10美元超低价格成功收购贝尔斯登,从而使得这家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免于破产。 彼时,戴蒙成了华尔街上“最闪亮的星”。 整个金融危机期间,摩根大通“一枝独秀”,在戴蒙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平稳过渡,投行业务更是在五大投行纷纷倒台的情况下逆市走高,成为危机期间唯一一家没有亏损的大银行。  杰米·戴蒙 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戴蒙在华尔街中的地位,也让他与华盛顿的关系日益密切。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在各大媒体的文章中,戴蒙总是被说成是奥巴马最喜欢的银行家,没有之一。那年年底,金融圈内还一度盛传,戴蒙将接替蒂姆·盖特纳,成为美国新任财政部长。事实上,作为一名资格较深的民主党人,戴蒙自奥巴马参选总统伊始,就是忠实的追随者。大选之后,他又花费了不少精力为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改革法案出谋划策。 然而随着美国国际集团“奖金门”事件的爆发,华尔街巨头们一边拿着纳税人的救助资金,一边却大肆发放高额奖金的做法立即招致民众山呼海啸般的批评。奥巴马也在节目采访中,将银行高管称为“肥猫”,宣告了自己与华尔街的决裂。 2010年10月,美国中期大选,奥巴马带领的民主党惨遭失败。关键时刻,华尔街重量级银行家反戈一击,掀起了反奥巴马的浪潮,戴蒙也加入其中,一改过去支持奥巴马的形象,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奥巴马的金融法案。 2012年5月,危机以来的幸运并没有一直延续,没被金融危机击中的戴蒙却被自家员工“迎头一击”。一名叫布鲁诺·伊克西尔(Bruno Iksil)的交易员,绰号“伦敦鲸”(the London whale),由于判断失误,给公司造成了近20亿美元的损失。 戴蒙遭遇了危机后的人生至暗时刻,在多方的压力下,他在2013年10月决定放弃其银行业务部门的董事长职位,仅任摩根大通CEO一职。2013年,受“伦敦鲸”事件的影响,摩根大通在戴蒙长达9年的任期中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令这个华尔街上曾经最闪亮的星“光辉黯淡”。 多年的掌门人经历,已经让外界将戴蒙和摩根大通划上等号。2014年7月,戴蒙对外宣布自己患上了咽喉癌,但所幸并未扩散,仍可通过放疗治愈。如今,这位“老船长”仍然驾驶着摩根大通驶向远方。 归隐者 与前两位金融巨头仍然驰骋华尔街不同,也有一些大佬深深被危机“刺痛”,选择转身离开,追求自己的人生乐趣。 10年前,那场金融风暴发生后,美国政府组成了以财政部长保尔森和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总裁盖特纳的“救市三人组”。在雷曼倒闭的几天内,保尔森说服了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国会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为了促成计划的通过,保尔森甚至向众议院女议长佩洛西(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单腿下跪,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救市计划最终拯救了华尔街。  美国民众华尔街集会,抗议政府7000亿救市计划 凭借着危机中的表现,保尔森也获得了2008年度《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候选人提名,但最终不敌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未能登上封面。 令人唏嘘的是,在接受美国政府1820亿美元巨资救助后,美国国际集团(AIG)前CEO莫里斯·格林伯格却在2011年起诉联邦政府这一援助计划,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巨额救助,使得政府占有AIG 80%的股份,此举稀释了原来众多股东手中的股份。而格林伯格正是AIG原最大的股东之一。受此影响,保尔森作为前财长也不得不出庭作证,为当时救助AIG的决定进行辩护。 卸任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后,保尔森于2011年6月创立了保尔森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力于在美国和中国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在美国中部农场长大的保尔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环保人士,他很喜欢动物,少年时代的梦想便是当一名护林员。在妻子温蒂的影响下,他还成为了一个观鸟者,常在世界各地旅行的闲暇去观鸟。公开报道中,他就曾去江苏如东和天津北大港观鸟。 保尔森的另一情结是他和中国的不解之缘。过去26年里,作为高盛的前CEO和美国的前财政部长,他曾到访中国100多次,英国的《金融时报》曾称他为“除基辛格外无人可以与其媲美”的中国观察者。  保尔森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 2016年,针对多年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与心得,保尔森写了一本书叫做《与中国打交道:亲历一个新经济大国的崛起》,在新书的推介会上,保尔森坦言,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变得“更艰难,更有挑战性”。 当然,他一直都在为建立中美之间更融洽的关系而效力,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他从原任理事职位进入论坛咨询委员会,继续为发展中美关系发光发热。在他的外交哲学中,他一直相信中国生意人的一句箴言:和气生财。  保尔森在博鳌论坛上 保尔森之外,选择转身离开华尔街的还有贝尔斯登前CEO吉米•凯恩(Jimmy Cayne)。 10年前危机爆发之际,这位贝尔斯登最大的个人股东兼董事长当时正在底特律参加北美桥牌巡回赛,直到3月15日并购小组进驻公司才匆匆返回。那场危机中,收购贝尔斯登的正是前文提到的摩根大通CEO戴蒙。 彼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盖特纳允许了贝尔斯登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贝尔斯登——这家具有85年历史的全美第五大投行,只能选择破产或者把资产贱卖给摩根大通。在凯恩看来,这是华尔街竞争对手的一场阴谋,他感到非常愤怒。  2008年5月,吉米·凯恩的画像在贝尔斯登总部大楼前展出,路人签名表达对公司衰败的不满。 危机后的凯恩最终选择了转身离开金融圈而专注桥牌界和慈善事业。2014年10月,他在中国参加了为期15天的红牛世界桥牌赛,但是遗憾未能夺冠。当年11月,他又和妻子帕特里西亚参加了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的“儿童癌症和血液基金会”组织的慈善晚会。 时间已经冲淡一切,也让凯恩失去了抱怨的动力,他再也没有兴趣去谈论金融危机。2014年12月,凯恩出庭为佛罗里达对冲基金CEO布鲁斯·S·谢尔曼的控诉案作证时,证词模棱两可,他表示自己远离华尔街太久,记忆已经有所模糊。 在公开场合下,也许他更愿意自己是一个愉快而健忘的老人。 沉沦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华尔街高管们都有前面提到的几位幸运。在舆论、破产、监管调查等多重压力下,曾经在华尔街上风光无限的大佬们,有的诉讼不断,也有的草草了此一生。 2009年4月,当时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的蔓延和深化,美国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地美公司首席财务官大卫·科尔曼(David Kellermann)被发现在弗吉尼亚的家中自杀。 2008年9月,房地美和房利美濒临破产时,美国政府宣布接管。而在接管后,房地美的原先管理层遭到了监管部门的替换,时任高级副总裁的科尔曼在此时被任命为代理首席财务官。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要求“两房”每月购买和出售成千上万份住房抵押贷款,以维持房地产市场交投活跃,这在当时显然难以做到。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也在此刻就房地美可能存在的会计舞弊进行调查,身为公司财务主管,科尔曼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据《纽约时报》报道,科尔曼自那时起,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体重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科尔曼也向朋友抱怨,监管层、国会议员、投资者以及公司其他高管向他提出互相矛盾的要求,他无法满足每个人。 政府压力之外,科尔曼还面临着社会上的舆论与苛责。2009年4月初,媒体爆出“两房”将在未来18个月中发放总额为2.1亿美元的奖金,以吸引员工留任。其中,科尔曼的奖金总额为85万美元,这让他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国会议员们的轮番呛声。  最终,在重重压力之下,科尔曼选择了用终结生命而逃避一切。 无独有偶,在科尔曼自杀两个月后,荷兰银行前首席财务官鲍米斯特 (Huibert Boumeester)也被发现在离伦敦25英里的温菲尔德的林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金融风暴来临时,这家鲍米斯特已经工作21年的银行被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鲍米斯特本人也不得不辞去CFO的职务,警方调查发现,辞职后的鲍米斯特一直郁郁寡欢,饮弹自尽大概与此有关。 生命中有多少荣光,就有多少辛酸,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详情]

美股或无惧新兴市场动荡 中期选举后有望继续上涨
美股或无惧新兴市场动荡 中期选举后有望继续上涨

  投资者可能希望,能少花点时间担心新兴市场破坏美股的反弹。有分析师暗示,他们的这种希望可能成真。 PNC金融服务集团(PNC Financial)的经济学家米尔斯(Jeffrey Mills)表示,华尔街一直在夸大新兴市场资产破坏美股的风险,因为熊市通常不会传染。美股今年表现良好,升至创下纪录高位。 米尔斯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市场与陷入困境的新兴市场脱钩是有历史先例的。举例来说,如果追溯到90年代中期,新兴市场的跌幅就超过了30%,但标普500指数却表现良好,并在1995年出现大幅反弹。当然,没有规定称,美股需要对新兴市场的情况做出反应。” 在米尔斯发表上述看法之际,陷入困境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录得三周来首次上涨,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新兴市场的跌势有所减轻。尽管如此,由于土耳其、巴西等国的不稳定,该指数在过去12周内仍下跌了近8%。 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在历史高点附近震荡。上周,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出现收涨。 米尔斯称:“市场的反弹趋势可能持续到今年年底。只要能维持目前的市盈率,我认为标普500指数就能反弹到3000点以上。我们通常不会给出一个具体的目标点位,但我对该指数的反弹非常有信心,尤其是随着我们顺利度过中期大选。” 米尔斯预计,无论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如何,市场在选举结束后都会出现反弹。他表示,一旦市场度过了这种不确定性时期,就会知道具体发生了哪些情况,然后就会继续上涨。  此外,米尔斯还表示:“明年年底之前,公司收益预期将保持不变,这都是美股上涨的好兆头,无论海外形势如何发展。我们没有看到股指预测出现下调。在我们看来,这对市场和整体经济都是有利的。[详情]

黑石集团副主席:下一次金融危机还很远
黑石集团副主席:下一次金融危机还很远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7日早间CNBC称,黑石集团执行副主席托尼-詹姆斯(Tony James)认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下一次金融危机将很快发生。 詹姆斯上周六在新加坡一次年度峰会上表示,上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大约10年后,形势“绝对更安全了”,因为银行更加稳健,风险和合规程序得到改善,监管机构更加警惕,企业不太可能从事风险行为。事实上,似乎还有一段时间才会出现问题。 他表示:“上一次危机是一场可怕的危机,但这既是一场金融危机,也是一场经济衰退。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任何经济衰退的迹象,所以我认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这些因素的汇合点。” 但詹姆斯也承认,金融冲击的性质意味着它们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很难判断何时压力正在构建。他表示:“这是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它们总是会让你吃惊。” 谈到中国问题,这位高管表示,黑石集团对亚洲最大经济体“热情不减”,尤其是鉴于最近中国在金融领域开放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他补充说,他的公司在评估中国时看到的最大风险并不一定是贸易争端或政府阻力,而是货币。 詹姆斯表示:“显然,在这个时候,人民币贬值或允许人民币贬值会产生一些好处,但同时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因为如果它走得太远,就会导致踩踏。同时,如果人民币太过疲软,也会引发华盛顿的政治问题。” “所以我认为中国做得很好,允许人民币走弱——已经有所下降。”“我怀疑贸易问题会使人民币进一步走软,但我不认为这会是个大问题,我认为他们会处理得很好。” 詹姆斯也承认,如果人民币走软,在中国的任何投资按美元计价都会出现贬值,所以他的公司必须时刻关注人民币的前景。[详情]

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录:世界经济需要全球共同呵护
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录:世界经济需要全球共同呵护

  2008年9月15日,以拥有158年历史的老牌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为标志,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宣告爆发。世界金融体系遭受巨大冲击,多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站在危机爆发1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如何看待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给予人们的经验和教训?如何避免危机重演?9月16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曾刚以及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全球金融危机  为什么会爆发? 曾刚: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债务危机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曾刚:次贷危机根源来自债务的过度积累,当时金融机构以非常低的门槛给买不起房子的人发放贷款,而且发放次贷之后,又通过包装把它卖给全世界的投资人,所以当借款人出现违约风险,就会波及到所有人,就使国内风险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如果再往前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是日元和美元利率非常低,东南亚大量金融机构在国际上借美元或者日元,这就导致如果你的汇率下跌,本币贬值,那么债务就会一下上升,这场危机表现为金融部门币种上的错配,但是背后的实质还是过度借贷。 胡颖廉:高杠杆是金融危机的直接推手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胡颖廉:2007年8月到2008年年初,我在美国访学看到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当时很多经济学家已经在课堂上讨论美国房产贷款,尤其是次级贷款可能的泡沫和潜在的危机,但是并不受外界关注,监管层也没有什么动作;再一个我所在的大学商学院最受欢迎的一个专业叫金融工程,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债务,通过各种计算模型打包成大家看不大清楚里面隐含风险的资产包裹,再高价卖出。所以今天来看,监管层的自我甚至是自负,导致金融危机放大和蔓延,这一点也非常值得反思。 全球金融危机  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曾刚:量化宽松的应对措施治标不治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曾刚:从短期效果来讲,如果以避免大萧条、极端经济紧缩的结果来看,当时的量化宽松还是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QE解决不了过度负债的问题,反而让债务可能更多了。美国全社会包括居民杠杆都比国际线更高,用更多的钱或者更高的债务来推高基本市场和经济繁荣,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现在看就会有新的隐忧。 胡颖廉:监管政策碎片性 风险危机放大化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胡颖廉:危机爆发以后,其实一直存在各种争论,比如救还是不救?再比如先救华尔街还是救普罗大众?这种现象,在学术界叫做监管的碎片化或者治理的碎片化。再比如欧盟跟美国就很不一样,2008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欧盟都持比较保守的财政政策,但又带来了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争论,和不确定的政策,就导致了治理的碎片化,使得风险和危机被不断放大。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曾刚:加强监管和体制改革是应对的根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曾刚:一是监管要逐渐优化和调整,再一个还有不少体制性问题需要改革。为什么美元升值会加剧全球危机?因为国际货币体系跟国际治理体系过度依赖,这就需要形成一个新的治理格局。如果这些深层次的制度没有很好推进,光靠金融监管或者货币政策,还是很难解决问题。 胡颖廉:加强金融监管 多设路标 少设路障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胡颖廉:监管的本质是寻求一种均衡,企业有企业的利益,金融机构有金融机构的利益,居民有居民的利益,而且它们彼此间还可能相互冲突。监管就是要在不同的利益之间寻求动态均衡。单纯只强调加强监管,可能就会导致产业丧失活力,对整个经济不利。 曾刚:应对金融危机 需探寻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曾刚: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未来金融危机从形成到应对,实际上都是全球化的过程。所以应对潜在的金融危机,还要探寻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一要让全球监管规则统一,避免监管套利空间;二是各国都要尽到各自的责任,共同呵护世界经济。一些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就不仅要考虑自己内部,还要考虑全球的责任和影响。   [详情]

人民日报钟声栏目刊文: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
人民日报钟声栏目刊文: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钟声) 只有本着合作的精神、坚持共赢的初衷、采取协同的行动,才能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刚刚过去的一周,国际舆论场集中掀起一场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9月15日,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10周年的日子。重新梳理10年前那个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起点,那个被描述为“金融体系瞬间冻结,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也无法流动”的时刻,人们从多种角度分析原因与后果,种种诘问、忧思、预言也随之而起。 这的确是历史罕见的危机。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迅速在超过20个国家引发银行业危机,数以百万计的人丢了工作和房产,法国《回声报》文章称之为“引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萧条的地狱机器”。这个“地狱机器”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一击:很多国家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一些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西方制度缺陷在这场危机中显露无遗,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对“没有节制、疏于监管的资本主义”的强烈谴责。 10年过去了,反思一直没有停止,今天尤其引人深思。其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新挑战——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贸易摩擦升温。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所指出,西方世界日益高涨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特别是美国政府当前遵循的那些对外关系理念,就根植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后果。 透过国际金融危机,人们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内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著名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借用地质学中的术语“断层线”来解释引发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当地壳岩石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本身强度之后,就会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地震往往就沿着断层线发生。拉詹认为,美国收入差距和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冲撞、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不同金融体系之间的碰撞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继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人们要问,那个“断层线”现在是否已经弥合并归于稳定?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美国国会议员们用了数年时间指责华尔街,结果限制了其关键的做市和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却没有触及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充满矛盾的模式,没有取得其他有意义的成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近日撰文指出,世界正面临新的危机后“断层线”——包括金融监管可能撤销、过度不平等带来不良后果、保护主义和内向型政策实施,以及全球失衡加剧。 事实上,一个不安的美国正在给世界带来焦虑。美国政治日益极化、铁锈地带凋敝、中产阶层缩水、贫富差距拉大、非法移民激增、阿片类药物泛滥等社会问题凸显。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屡屡“出位”表现,已让“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上的一次次“退群”,在贸易问题上的四处树敌,与传统路线渐行渐远,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冲击。人们面对的现实是,全球经济“断层线”两侧颇不平静,种种摩擦挑战着“地壳”的承受力。正因为如此,很多国际经济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下一次危机迫近的担心。 防患于未然,需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历史的教训需要记取。为避免发生冲击世界的金融危机,如何解码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这台精密机器的机理,给其装上消火栓或者至少是警报器,正在考验着人类智慧。历史的经验不能忘记。回望10年前国际社会各成员本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携手努力,一步步走向经济复苏,今天的人们理当认识到,只有本着合作的精神、坚持共赢的初衷、采取协同的行动,才能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详情]

关于金融危机的再思考: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繁荣
关于金融危机的再思考: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繁荣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钟声) 人民日报 只有本着合作的精神、坚持共赢的初衷、采取协同的行动,才能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刚刚过去的一周,国际舆论场集中掀起一场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再思考。9月15日,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10周年的日子。重新梳理10年前那个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起点,那个被描述为“金融体系瞬间冻结,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也无法流动”的时刻,人们从多种角度分析原因与后果,种种诘问、忧思、预言也随之而起。 这的确是历史罕见的危机。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迅速在超过20个国家引发银行业危机,数以百万计的人丢了工作和房产,法国《回声报》文章称之为“引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萧条的地狱机器”。这个“地狱机器”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一击:很多国家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一些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西方制度缺陷在这场危机中显露无遗,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对“没有节制、疏于监管的资本主义”的强烈谴责。 10年过去了,反思一直没有停止,今天尤其引人深思。其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新挑战——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贸易摩擦升温。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所指出,西方世界日益高涨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特别是美国政府当前遵循的那些对外关系理念,就根植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后果。 透过国际金融危机,人们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内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著名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借用地质学中的术语“断层线”来解释引发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当地壳岩石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本身强度之后,就会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地震往往就沿着断层线发生。拉詹认为,美国收入差距和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冲撞、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不同金融体系之间的碰撞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继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人们要问,那个“断层线”现在是否已经弥合并归于稳定?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美国国会议员们用了数年时间指责华尔街,结果限制了其关键的做市和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却没有触及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充满矛盾的模式,没有取得其他有意义的成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近日撰文指出,世界正面临新的危机后“断层线”——包括金融监管可能撤销、过度不平等带来不良后果、保护主义和内向型政策实施,以及全球失衡加剧。 事实上,一个不安的美国正在给世界带来焦虑。美国政治日益极化、铁锈地带凋敝、中产阶层缩水、贫富差距拉大、非法移民激增、阿片类药物泛滥等社会问题凸显。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屡屡“出位”表现,已让“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上的一次次“退群”,在贸易问题上的四处树敌,与传统路线渐行渐远,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冲击。人们面对的现实是,全球经济“断层线”两侧颇不平静,种种摩擦挑战着“地壳”的承受力。正因为如此,很多国际经济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下一次危机迫近的担心。 防患于未然,需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历史的教训需要记取。为避免发生冲击世界的金融危机,如何解码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这台精密机器的机理,给其装上消火栓或者至少是警报器,正在考验着人类智慧。历史的经验不能忘记。回望10年前国际社会各成员本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携手努力,一步步走向经济复苏,今天的人们理当认识到,只有本着合作的精神、坚持共赢的初衷、采取协同的行动,才能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详情]

金融危机十周年:市场的变与不变
金融危机十周年:市场的变与不变

  原标题:【热点】金融危机十周年:市场的变与不变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老牌投行雷曼兄弟最终难逃被次贷危机所拖累,宣布破产。之后,它的倒闭成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在过去这十年当中,金融危机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 △央视财经《国际财经报道》栏目视频 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十年之后,很多投资者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市场崩盘时的恐慌和不知所措。在CNBC,记者整理了十年前,不断有坏消息突发时的一些新闻片断,带我们回顾和再次感受一下,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意味着什么。  CNBC主持人 曼迪·朱尔瑞:华尔街遭遇了7年来最糟糕的一天,伴随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险公司AIG(美国国际集团)正在苦苦挣扎。  分析师:它比雷曼兄弟的影响要大得多。这不仅会影响到华尔街,还会影响到普通民众。 CNBC主持人 马丁·宋:这是9·11袭击后下跌的最大幅度,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500点。 时任美国财政部长 保尔森:我们无法在其中全身而退,接下来会有一些非常严峻的时刻。  CNBC主持人 曼迪·朱尔瑞:亚洲股市遭到重创,尤其是金融方面打击最大。这是由于华尔街正在面临历史上最重大的重塑。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十年之后,这样的恐慌仍然在影响着市场。 首先,是美股当中上市公司的数量呈现大幅度的减少。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的1998年,美股中的上市公司数量在7500家左右,这个数字在2004年下降到了5000家。在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下滑到了4300家。而截至去年年底,已经到了3482家。 其次,市场中的波动性大幅度降低。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全球各大央行在过去十年中,纷纷实行超低利率政策,而这样的长期不正常的货币政策推高了股市等风险资产,使得波动性降低。 如今,美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很多条件和当前都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一些数据指标却开始让不少人担心,特别是债务水平上的迅速回升,以及美国开始有苗头要重新放宽金融监管。  同时,美国的公司债务占GDP比重在快速上涨,使得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担心私营市场中的债务偿还能力。最后,这些公司债务,很多都和能源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油价再度下跌,这将让不少公司的偿还能力受到打击。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已经数次警告全球的负债问题,可能会引发下一次的危机。  [详情]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雷曼十年祭:归去来兮皆“兄弟”? 经济参考报 □王龙云 又逢“9·15”,曾叱咤风云的雷曼兄弟不经意间已“凉”了许久。从这家百年老店当年申请破产保护时算起的国际金融危机,正云淡风轻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散去,亲历者也渐渐退出了金融舞台。 当然,十周年是个大日子,出来凭吊雷曼兄弟的人自然也多。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就是其一。他如今是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还充当两家投资集团的顾问。伯南克在雷曼兄弟倒闭十周年之际发表文章,专门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演进方式。在他看来,融资和证券化市场中的恐慌是危机如此严重最终一溃千里的主要原因。伯南克称,当时美联储聚焦于扑灭华尔街的恐慌情绪、投入巨资为银行纾困并没有错。这一看法与伯南克在其自传《行动的勇气》中阐述的观点是一致的。伯南克在书中指出,雷曼兄弟的崩溃是市场运行而非政策选择的结果,而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等“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头实属无奈,美联储随后执行的超常规货币政策也是顺势而为。 当年与伯南克一起见证这场危机的决策者还有保尔森、盖特纳、戈登·布朗等人。据英国《卫报》报道,危机时期担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现在是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主席,对目前美国政府放宽金融监管的做法颇有微词。在今年7月与老战友伯南克和盖特纳共同出席的一次活动中,保尔森警告说,削弱以《多德-弗兰克法案》为代表的金融监管政策是危险之举。“聚焦于教训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保尔森说,“我们并不确信人们记住了每一件他们应该记住的事”。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对金融业保持警惕,因为“这个缺乏领导力的世界正在梦游中步入下一场危机”。 前雷曼兄弟首席执行官富尔德曾风光无限,掌控这家华尔街巨头长达14年之久,最后却因公司破产而颜面扫地,不得不一次次前往国会山接受两党议员们的质询。但他始终认为,在雷曼兄弟破产问题上,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和无休止的谣言要负很大责任,美国政府更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元凶。现年72岁的富尔德掌控着一家名为Matrix私人资本的公司,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场合中,人们可以看到他那日渐老去的身影,但此君同过去一样还是斗志满满。2015年,他曾这么说,无论结局怎样,享受过程就好,不留些许遗憾。 当然,在Ebay上,有卖家用另一种方式唤起了人们对雷曼兄弟的记忆。雷曼兄弟公司流落民间的各类文具和周边产品,被一一挂上价签,在网站上高价兜售。其中,在2000年制作的一款庆祝雷曼兄弟成立150周年的便笺纸标价500美元,略微便宜一些的包括活页夹、镇纸和棒球帽等。 从宏观的角度看,当时雷曼兄弟的业务波及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7000多个实体,它倒台后这些实体都必须经历复杂且代价不菲的估值与清算程序,这也是其最终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因之一。从好的方面讲,雷曼兄弟到了,金融危机来了,最后才唤醒了金融市场的“看门人”,着手对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监管,“压力测试”、“生前遗嘱”等举措纷纷推出,重点防范系统性风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根据最新数据,美国五大银行目前控制着银行资产的47%而2007年为44%。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任何监管机构解决了“大到不能倒”这个难题。 同样让人感到意外的,还有全球债务水平在这10年间不降反升。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确实经历了去杠杆化,银行和对冲基金行业也是如此,但全球债务总额出现飙升:去年,美国全球债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7%,较2007年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 此外,当前全球经济虽然步入复苏轨道,国际金融秩序得到重构,但留下了一堆疑问。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说,世人刚刚感觉到金融危机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后果,包括对自由民主制度、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的质疑,金融危机并非引发这股浪潮的唯一原因,但确实起到了催化作用。评论说,人气渐长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仅有可能破坏金融危机预防方面的进展,还对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构成了威胁,这是2008年9月时几乎无人预见到的。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新作《今日简史》中也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对自由主义这套故事越来越感到理想幻灭,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大行其道。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人类今天面临着三个共同问题——核战争、气候变化和科技颠覆,而过去被封为圭臬的自由主义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或许,答案就在不远的未来,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言,“人类的智慧是非常强大的”。不过,他也说过,绝不能低估人类的愚蠢。[详情]

雷曼兄弟破产十周年:金融危机还会再次光顾吗?
雷曼兄弟破产十周年:金融危机还会再次光顾吗?

  在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以及美元升值的打击下,不少新兴经济体正在遭受着股市汇市暴跌、通货膨胀急速上升、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痛苦。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十年前的2008年9月15日,美国知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这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演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这股金融风暴始于美国,却最终波及全球。 时至今日,当年危机的后遗症依然困扰着许多国家。然而,让人忧虑的是,金融危机的旧疤尚未好,又在添新伤。如何避免这种经济灾难的再次发生,是世界各国都应该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回顾历史,当年那场危机的直接原因肇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但根源则是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在暴利和贪婪本性的驱使下,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创造出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在这条长长的利益链条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最终接盘灾难的就是普通民众。 美联储的一项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使每个美国人的终生收入平均损失7万美元,大多数受冲击的国家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而为抵御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不当措施,又给之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和障碍,至今仍有不少国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十年来,世界各国在加强金融体系安全方面下了许多功夫,但究竟效果如何,仍有待时间的检验。经济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人们对待危机的态度总是“集体性失忆”,而这也成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心理特征。 二战以来,经济金融危机几乎每隔十至十五年就要爆发一次。最近则明显表现为十年左右为一周期:从1987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间又到了2018年,许多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危机还会再次光顾吗? 令人不安的是,环顾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然呈现出不明朗的态势,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在欧洲,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财政压力巨大等问题几乎变成了难以治愈的痼疾;在亚洲,长时间发展迟缓的日本似乎还在泥沼里挣扎,中国虽然继续保持了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实体经济经营困难、总负债率偏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即便是从经济危机中率先走出来并且复苏强劲的美国,也正面临着经济过热、金融泡沫聚集、贫富差距拉大的风险。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以及美元升值的打击下,不少新兴经济体正在遭受着股市汇市暴跌、通货膨胀急速上升、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痛苦。 日本野村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斯里兰卡、南非、阿根廷、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和乌克兰等国家是未来面临较高汇率风险的国家。而美银美林就发出警告,现在全球市场的环境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非常相似,新兴市场崩溃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的概率大增。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事实上,大多数国家容易诱发或者抵御不了金融危机,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经济出了问题,诸如经济增长停滞、结构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财政赤字过高、通货膨胀严重等等。 当然,这不是说,人们在金融危机面前就完全无能为力。恰恰相反,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或者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世界各国都能够保持国内经济稳定持续地发展,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以及通过完善制度来规制人们的贪婪,那么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十年一轮回的魔咒就能彻底被打破。[详情]

次贷危机10年一梦上证涨29% 21只牛基最高暴赚超300%
次贷危机10年一梦上证涨29% 21只牛基最高暴赚超300%

  原标题:次贷危机10年一梦!上证涨29%,21只牛基却笑了,最高暴赚超300% 中国基金报 记者 应尤佳 李树超 2008年9月15日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银行破产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动荡,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 那时的国内A股正在经历史上大牛市泡沫之后的回调。2008年9月16日,A股开盘直接击穿2000点整数关口,其后是连续多日的下跌。 十年一瞬,白驹过隙。十年间A股市场历经牛熊变化,起伏跌宕,上周五,上证指数收于2681点相对十年前涨幅不过3成左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内主动管理型基金期间的平均收益率却达到102%,远远跑赢指数。过去十年,国内公募基金为投资者创造出远超指数的绝对收益。 基金10年长期业绩 跑赢绝大多数指数 从2008年9月15日到2018年9月14日的10年时间里,主动偏股基金102%的业绩跑赢了绝大多数指数。 上证指数过去10年涨幅为29%,这一涨幅还不是沪深两市主流指数中最低的,深证成指由于在2015年从40只大盘股变成了500只大中盘股,在主流指数中10年表现最低,为17%。 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42%和56%,中小板指的表现较好,达到了100.6%,10年前还没有创业板指数,基金同期102%的涨幅超过了这5大指数。在主流指数中,基金的表现比中证500指数低一点,这一指数10年涨幅为129%。 据统计,在约200只有完整10年业绩的主动偏股基金中,有超过89只产品业绩翻倍,占比超过了四成。 这十年间,表现最好的基金是易方达中小盘,该基金为投资者获取了338%的累计回报。统计显示,为投资者获取超过300%回报的基金共有3只,另外两只分别是银河竞争优势成长和兴全社会责任,10年收益率分别为316%和308%。 为投资者创造超过200%累计回报的共有21只基金。在所有这些“牛基”中,富国基金和嘉实基金各独占3只基金,银河基金也旗下也有2只基金入围。 信诚盛世蓝筹在过去10年间为投资者实现了235%的回报,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吴昊认为,基金行业取得的成绩与近十年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分不开的。近十年来,A股公司的累积盈利增速在160%以上,如果投资人能够在合理的估值水平进行资产配置,就有望取得翻倍的收益。“这要求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增长的识别有较强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要求投资者对于定价更加理性,能够在市场悲观低估时买入、乐观高估时卖出;就这两方的面要求而言,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基金公司通过其投研体系和基本面研究,能能够比一般投资者做得更好,从而更容易实现不错的回报率。” 富国天源基金也获得超过200%以上的回报,该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曹晋分析,大盘主流指数特别是上证指数,指数成份股严重偏向周期性行业和大金融行业。过去10年,由于创新科技和内需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大部分基金根据基本面分析,超配了消费和创新科技,低配了周期和金融行业,所以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邬传雁认为,主动型基金的赚钱效应比指数强,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市场有效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通过努力工作是能够发现一些不对称信息、布局好相关的股票,从而获取超额收益的。“所以我们看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基金的收益是比指数强的。A股市场未来可能依然会长期处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邬传雁说。 基金经理看雷曼破产10年 邬传雁对此表示,雷曼兄弟破产以来迄今十年,A股指数处于一个上涨的过程中,中小板、中证500等指数符合经济转型逻辑,在过去十年走势相对较好;上证指数、深证指数代表的传统行业的,在2008年之前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增长,过去十年涨幅相对落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开始了一个时间跨度相当长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这期间A股是赚钱的,但指数也出现明显分化,印证了经济转型的基本逻辑。”邬传雁说。 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吴昊分析,从足够长的时间维度去观察权益资产,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企业盈利,而盈利的驱动因素是所处的宏观经济。过去十年,中国名义GDP从2008年的32万亿元增长到今年预计90万亿元,累计增速183%;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A股各主要指数均取得了不错的盈利增长。 富国天源基金经理曹晋认为,全球金融风暴之后,全球各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和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包括中国的四万亿刺激政策、美国的QE,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股市也体现了不错的赚钱效应。 在天弘基金高级宏观研究员李云洁看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看作是市场自发的对泡沫的一次出清,同样出清的还有欧洲房地产泡沫和银行危机。全球这十年的大牛市乃是彻底出清后的回馈。 然而,当前的中美贸易争端让近十年世界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复苏的进程遭遇挑战,不过,多位基金经理认为,美国无法扼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势头,在技术革新浪潮下,中国及新兴经济体将进入新的经济增长轨道。 邬传雁认为,目前的中美贸易战表面上对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有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停留在预期层面。在全球技术革新的浪潮下,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很快,并将进入新的增长轨道,而这个增长是结构性而非总量意义上的增长——符合新的经济结构特征的产业增长率会比较高,部分传统资源类产业增长放缓。 吴昊也认为,中美贸易争端确实是破坏世界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复苏进程的重要风险,但未必是全球经济复苏趋势遭到破坏的核心因素。应当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中美贸易摩擦保持警惕,但更重要的是识别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研判这个动力的持续性和潜在风险。 十年十倍股扎堆医药 事实上,在A股近十年的赚钱行情中,不少板块和行业走出一批大牛股。Wind数据显示,十年十倍股多达40只,其中医药股13只,长春高新、片仔癀、上海莱士等都在近十年斩获20倍以上的收益。 谈及大牛股为何集中在医药领域,吴昊认为,消费属性强的公司在十倍股中占比特别多,这是由于消费能够为这些公司提供足够大的成长空间:大消费行业充分享受了过去十年城镇化、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宽松的红利;同时,医药行业有更高的技术壁垒,独家品种的差异可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并享受人均消费量提升带来的成长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十年,医药行业出现十倍股的概率仍然是比较高的。随着老龄化,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提升的趋势仍会延续,每一个医药创新都可能是一个孕育十倍股的机会。” 李云洁也认为,医药股作为防御品种,本身就会受到资金的追捧,加之2008~2010年医保改革的制度红利,以及人口老龄化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未来十年医药股还会有大的机会。 曹晋则认为,好的行业是牛股的温床: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过去十年,医药行业保持了10%以上的平均增速。未来,国家医保支出压力增大,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会逐步削弱,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医药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除了医药股,计算机是第二个牛股辈出的板块,4家公司涨幅超过十倍;此外,国防军工、电子元器件、房地产、家电板块的十倍大牛股也有3只以上。 未来的十年十倍股基金经理看好医药、科技 未来十年十倍股潜伏在哪些行业?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大概率会出现在养老医疗、科技创新、大消费板块。 邬传雁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城镇化、房地产行业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这些行业推动的高速发展阶段已临近尾声,人口的红利也难以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支柱。未来十年的十倍股大概率会出现在以下两类行业:一是和养老健康相关的方向,包括医药医疗等板块;二是和新技术相关联的产业,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新技术向传统产业应用普适性较强的公司。 吴昊认为,持续的科技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方向,这些行业涌现十倍股的概率更高,这在美国市场得到了验证,市值靠前的公司正逐渐从传统的消费品、制造业公司转变为互联网、高科技公司。 李云洁表示,站在当下时点,预计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吸引力更大,虽然盈利可能下滑,但在缩量市场中可能因为资金抱团出现估值提升。 基民盈利如何? 虽然从整体来看,基金行业近十年来的长期回报可观,但是基金的回报不能完全代表基民的收益。有数据显示,真正赚钱的基民并不多。基金行业整体面临着,基金回报良好但基民却不赚钱的问题。 国泰基金方面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长期赚钱效应显著。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偏股型基金近19年的年化收益率达16.18%,跑赢同期上证综指近1倍。但在投资过程中,基金持有人多喜欢做波段、频繁进行申赎,导致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情况。中国基金业协会曾做过一项调研,国内基民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较短,接近45%的基民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不超过1年。他们认为,只有让投资者有持续稳定的收益预期,为他们实实在在赚钱,基金管理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曹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A股目前仍然是散户为主的市场,机构占比偏低。散户为主的市场其重要特征就是波动较大,基民如果不是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往往容易在股市高点买入,低位卖出。这就会导致虽然基金净值和A股指数都是赚钱,但是基民和股民却有可能不赚钱。 汇丰晋信投资总监郑宇尘告诉记者,他们针对过去的A股市场做了归因分析后发现,价值是A股市场贡献超额收益最多的因子,而择时提供的超额回报则比较差。也就是说,短线炒作基金,择时买卖,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回报是比较差的。他们做了一个测算,汇丰晋信龙腾基金过去10年累计回报205.25%,回报排在所有偏股型基金的前10%。但是如果投资者错过了涨幅最高的10个交易日,那么收益只剩下了65.65%。 如果错过了涨幅最高的20个交易日,收益还剩5.83%,如果错过了涨幅最高的30个交易日,收益就变成亏损27.67%了。而30个交易日只占10年全部2435个交易日的1.23%。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犯1%的错误,就有可能损失233%的收益率。“所以还是要进行长期投资,尤其是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逐步建仓,平滑成本,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郑宇尘说。 在天弘基金高级宏观研究员李云洁看来,投资者首先应当树立资产配置的理念,预先设定好自己希望的收益和能承受的风险,并根据这个预期将资金按照比例分散到股票和债券两类对冲性质的资产当中,然后根据经济基本面,估值来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组合中股票债券的比例。[详情]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三思”方可行远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三思”方可行远

   原标题: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三思”方可行远 |新京报财评 2008年9月15日,市值曾经位列美国第4的投行雷曼兄弟,因投资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不当蒙受巨大损失,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破产成为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全世界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十年前,雷曼兄弟轰然倒下,成为改写世界经济史的重要事件,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烙上了巨大的印痕。目前被视为热点的贸易战摩擦和汇率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十年前金融危机的产物。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已然远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因此认真对十年前的金融危机加以总结和反思,可以让我们在未来避免陷入如此巨大的浩劫。 在这之后的10年中,我国经济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在席卷全球的衰退潮中,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通过贸易和投资,中国有力帮助世界多国走出危机。 但是,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可能出现一些风险隐患,因此要对再度爆发危机有足够的思想警惕,同时要出台有效的、科学的发展政策及监管机制,做到未雨绸缪,将有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现实情况来看,有三方面值得深刻反思,一是,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否到位;二是,把优化产业结构当着防范金融风险的后盾,我们目前执行得是否到位;三是,推动供给侧改革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垫脚石”,我们实行得是否足够彻底。“三思”方可行远,这样的反思确实是有必要的。 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把防范金融风险防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监管制度进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为巩固目前金融稳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掀起各种金融监管风暴,对金融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有效整治。不可忽视的是,金融业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乱象,部分风险隐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就要求金融监管当局应时刻保持高度的监管警惕性,常常向金融业敲响监管警钟,并进一步将各类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建立更加规范、科学和反映灵敏的监管机制,打一场金融监管的持久战。 优化产业结构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后盾。房地产业一度占据了绝大部分资源,使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种种问题。当前,我国将房地产定为“房住不炒”的属性,力图遏制市场对楼市的投资机制行为,确定了“遏制房价上涨”的楼市调控总基调。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今年已出台逾200项房地产调控措施。 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有67个处于上涨态势,这说明楼市调控效果虽不明显但已经初步见效,因此楼市调控需要下的力气还要更重,出台的各种措施还要更加严厉。应该通过更加细致的楼市调控政策,消除调楼市调控中的一切打马虎眼行为,最终将房地产业引向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此外,推动供给侧改革是摆脱经济困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垫脚石”。“垫脚石”是否足够坚实,有赖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因此,我们应下定决心,将供给侧改革的突破重点确定好,真正清除我们经济领域中的一切尘埃,吐故纳新,疏通经济金融发展中的经络,让中国经济恢复健康、焕发生机活力,最终经受住来自各种金融经济风险的考验。 莫开伟(财经评论人)[详情]

巴菲特十年前为何不救雷曼兄弟和AIG?他如此解释
巴菲特十年前为何不救雷曼兄弟和AIG?他如此解释

  TechWeb 文/宋星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距今已有十年。伯克希尔CEO、“股神”巴菲特近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讲诉了他当年不救助雷曼兄弟和AIG(美国国际集团)的原因。 2008年9月,美国两家金融巨头,雷曼兄弟和AIG正拼命寻求现金维生,他们都先后找到了巴菲特。(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向来以坐拥充足现金进行交易著称。) 巴菲特称,那是一个周六,他之前一直答应要求埃德蒙顿,他和妻子,还有另一对夫妇一起去了那儿,大约六点在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 巴菲特表示,他当时接到了一个电话,这通电话来自一个银行家,他是来为陷入困境的雷曼兄弟寻求融资的。 巴菲特对这名银行家表示,他要和另一对夫妻一起去看演出,发一封传真过来,确切描述你想要什么,并说明回报是什么。 巴菲特表示,看完演出回来后,没有收到传真,他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二年夏天,巴菲特和他女儿一起去太阳谷的时候,她女儿发现巴菲特手机上有一条短信。 巴菲特不知道怎么打开这条短信,于是他女儿帮忙打开了这条短信,而那就是那个周六晚上(雷曼兄弟方面)发来的信息,上面写着“打电话给我们”等等内容,但是,这已经晚了。 外媒记者问巴菲特,所以你不认为这条短信本可以改变什么?巴菲特答道,不会,我不会做出那样的承诺。 其实,这并不是2008年第一次有人联系巴菲特来帮助雷曼兄弟,早在当年3月28日,巴菲特就接到了雷曼兄弟CEO富尔德的电话。但是巴菲特查看过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后,发现了许多有问题的地方,麻烦非常多。看完财报后,巴菲特决定不能借钱后雷曼兄弟。 于是,在2008年9月15日早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冲击了全球金融系统。 AIG当时也曾向巴菲特求助。巴菲特称,就在雷曼出事那个周末之前的周五,他接到了AIG的电话。 巴菲特表示,AIG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周破产,他们在金融产品运营中,做了一些非常愚蠢的事情。巴菲特认真研究后,最后决定,无法在之后的一周内提供现金援助,甚至可能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也不行。 不过,在2008年9月16日,美国政府以850亿美元救助了AIG。 巴菲特总结称,2008年的经验给我们的教训是,美国的每家公司都是一块多米诺骨牌,这些多米诺骨牌紧挨着彼此摆放,所以,当它们开始倒下时,其它的也接连受绊。 巴菲特最后说道,像雷曼这样的公司,或者任何主要金融机构,都依赖于明天人们是否还愿意和他们做生意,愿意借钱给他们,而且第二天就能兑现承诺。没有人非得和雷曼兄弟或其他机构做生意,一旦人们失去信心,一切都结束了。[详情]

英国官员孟珂琳:英国力避金融危机重蹈覆辙
英国官员孟珂琳:英国力避金融危机重蹈覆辙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孟珂琳:英国力避金融危机重蹈覆辙 那些在欧洲金融危机中一度岌岌可危的英国银行现在过得如何了? 2018年初,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宣布了其十年来首次扭亏为盈的年报,不过目前英国政府所持有的RBS股权比例仍高达71%,而根据英国民调机构YouGov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金融危机10年后英国公众仍不信任银行业,并认为银行业并未因他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受到足够严厉的惩罚。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孟珂琳(Catherine McGuinness)指出,为帮助金融机构摆脱困境,英国政界和商界领袖一直努力避免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 “以切实可行的方式改革金融监管是第一步。” 孟珂琳表示,这包括改善了问责制度,提高金融行业的专业标准,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和透明度,并鼓励企业进行长期规划。而伦敦金融城一直坚信,破坏商业规则,不遵守法律的个人或企业,应该受到严厉的制裁,并为他们的行为面临法律诉讼。 2008年以来通过80多项立法 10年前,为避免金融风暴中的RBS不沦为第二个“雷曼兄弟”,英国政府出手救助,前后向其注资455亿英镑。2018年,用了10年扭亏为盈的RBS股价却依旧低迷不振,目前的股价仍是英国政府持股RBS前502便士/股的一半左右。 前述民调亦显示,英国公众认为,尽管经过多年的结构重组,并支付了罚金和为不当行为提供的补偿,银行业仍需要努力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在调查中,有66%的英国成年受访民众不相信银行业会为社会的最大利益而运作。 英国金融行业是否在过去10年中进行了认真地改革,以确保纳税人不需要再为一家银行纾困了,并完全摆脱了危机的影响了呢? 孟珂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得益于金融监管的加强,例如在银行资本要求方面的监管,都让我们整体的金融行业情况改善了得多。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已有超过80项立法通过。” “已经发生的改革代表了我们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当然,有必要提高问责制和透明度,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已经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她表示,当然英国也不能自满,应该时刻警惕金融系统可能出现的任何新的风险。 英国退欧仍是金融风险 孟珂琳指出,仍然存在风险的领域,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英国退欧,尤其是在无协议退欧的情况下,将对英国各行各业,尤其是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市场对无协议脱欧”十分担忧。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近日也警告道,若硬脱欧,则将令英国经济陷入与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的混乱之中,引发英国楼市崩盘,房价或下跌达35%。 而评级机构穆迪则指出,若硬脱欧,英国经济可能面临陷入衰退的风险:即英国短期内通胀飙升,2~3年内英国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最终传导至居民消费。 孟珂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即将到来的英国脱欧,正发生的贸易摩擦,以及世界各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威胁着自由贸易的未来。同时,债务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时间会告诉我们这是否已经达到了顶点。 不过,她指出,“但是在英国,我们仍然对我们的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即使英国退欧的发生,伦敦也将继续作为一个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详情]

2008年后被遗忘的20个教训--价投大佬的"肺腑之言"
2008年后被遗忘的20个教训--价投大佬的

   在雷曼兄弟破产10周年之际(2008年9月15日凌晨1点,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破产),大批的回忆性观点和文章开始在出现。但这些观点中,大部分都是毫无价值的,其中许多观点要么来自对金融危机负有责任的人,要么就是那些根本没有预见到危机的人。 在这里回顾传奇价值投资者Seth Klarman在雷曼破产一周年之际所写的20个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教训,来缅怀这场改革世界的危机。 2008年被遗忘的教训 Seth Klarman 人们可能认为,那些在2008年经历了濒死体验的投资者将会为未来创造出宝贵的教训。我们都知道经历过大萧条的父母和祖父母的“抑郁心态”。对艰难时期的记忆影响了他们超过一代人的行为,导致他们承担有限的风险,并为经济健康增长奠定了可持续的基础 然而,在2008年股市崩盘一年后,投资者又恢复了令人震惊的投机行为。一个州的投资委员会最近通过了一项计划,增加其投资组合——特别是政府和高等级债券的持有——相关的资产占比在未来的三年内可能会增加到20%。对于那些仔细研究过2008年事件的人们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我们认为可以而且应该从2008年的动荡中吸取的教训。其中一些是2008年的危机所独有的;其他则是从过去几十年从市场观察中得出的,在去年得到了加强。但令人震惊的是,几乎所有这些教训要么从未学到,要么被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立即遗忘。 2008年的20个投资教训 1、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一定会有规律地发生。你必须随时准备应对意外情况,包括市场和经济的突然大幅下滑。无论你能想到什么不利的情况,现实可能会更糟。 2、当诸如宽松的贷款标准等过度行为普遍存在并持续一段时间时,人们就会陷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之中,从而制造出更加危险的局面。在某些情况下,过度行为会超出地区或国家边界,提高投资者和政府的赌注。这些过度行为最终将结束,并引发一场危机(规模至少与过度行为的程度成正比)。当杠杆被迅速解除时,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可能高得惊人。 3、并不是说投资者不应该努力赚取每一美元的利润,而是说对于风险的关注决不能退居次要地位。以保守的持仓进入危机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人能够保持长期的导向,清晰的思维,并专注于新的机会而其他人则在危机中被分散注意力或者被迫出售。资产组合对冲必须在危机到来之前到位。一个人不可能可靠地或负担得起地增加或替换在金融危机期间正在进行的对冲。 4、风险不是投资固有的,它总是与付出的代价相关。不确定性与风险不同。事实上,当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2008年秋季——将证券价格推至特别低的水平时,它们往往成为风险较小的投资。 5、不要相信金融市场风险模型。现实总是太复杂,无法精确建模。对风险的关注必须是一种时时刻刻的痴迷,人——而不是电脑——实时地评估和重新评估风险环境。尽管一些分析师倾向于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模拟金融市场,但市场是由行为科学而非物理科学控制的。 6、不要为了短线利益而承担市场的主要风险:对于额外获取几个基点收益的贪婪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招致更大的风险。从而导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和增加损失的可能性。而与此同时,(投资者)需要现金支付费用,完成合同或者进行关键的长期投资。 7、最近的证券交易制造了一种危险的错觉,(使得投资者相信)市场价格接近其真实价值。在市场繁荣时期,这种海市蜃楼尤其危险。将“私人市场价值”作为对企业正确估值的依据的概念,也可能在特定的时期被扭曲,人们应该始终以健康的怀疑态度来看待这一概念。 8、在危机期间,广泛而灵活的投资方式至关重要。机会可能是巨大的,短暂的,并且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僵化的单一投资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劣势。 9、你必须在下跌的时候买进。下跌的交易量远远大于上涨的交易量,买家之间的竞争也要小得多。早买总比晚买好,但你必须做好降价的准备。 10、金融创新可能非常危险,尽管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这一点。新的金融产品通常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创造出来的,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对“暴风雨天气”进行过压力测试。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几乎完全符合这种描述的领域;次级抵押贷款等证券化资产市场在2008年完全崩溃,尚未完全恢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政府则急于让证券化市场恢复到崩溃前的水平。 11、评级机构是高度矛盾、缺乏想象力的傻瓜。他们幸福地意识不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投资者永远不应该相信他们。 12、要确保你的非流动性得到了很好的补偿——尤其是无法控制的非流动性——因为它会造成特别高的机会成本。 13、在同等回报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投资通常优于私人投资,不仅是因为它们流动性更强,还因为在困境中,公开市场比私人市场更有可能提供有吸引力的下跌机会。 14、小心各种形式的杠杆。借款人——个人、公司或政府——应始终将其债务与资产存续期相匹配。借款人必须永远记住,资本市场可能极其反复无常,假定到期的贷款可以展期是永远不安全的。即使你没有使用杠杆,其他人使用的杠杆也会导致价格和估值的剧烈波动;而经济中突然缺乏杠杆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 15、许多杠杆收购是人为灾难。当支付的价格过高时,杠杆收购的权益部分实际上是一种价外看涨期权。许多受托人在2006年和2007年将大量资金投入了此类项目。 16、金融类股风险尤其大。银行业,是一个高度杠杆化、极具竞争力和挑战性的行业。一家主要的欧洲银行最近宣布了在几年内实现20%股本回报率(ROE)的目标。不幸的是,净资产收益率高度依赖于绝对收益率、收益率息差、维持足够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所使用的杠杆量。如果不能马上达到20%,银行的管理层要如何做?加杠杆?持有高风险资产?忽视损失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来说,即便是设定ROE目标,也会招致灾难。 17、拥有长期定位的客户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什么比投资公司的成功更重要了。 18、当一位政府官员说某个问题已经被“控制”时,不要理他。 19、政府——以短期为导向的参与者——无法承受经济或金融市场的巨大痛苦。紧急救援和资助很可能会发生,尽管对投资者来说(这种投资机会)没有足够的可预测性来轻松利用。政府将在这种干预措施中承担巨大风险,特别是如果费用可以方便地推迟到将来。其中一些价格标签是以后退和担保的形式出现的,其成本几乎无法确定。 20、几乎没有人愿意为自己在引发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这些人包括杠杆投机者,故意视而不见的金融机构领导人,监管者、政府官员、评级机构或政客。 那些错误(假)的教训 1、没有任何长期的教训。 2、坏事会发生,但真正的坏事不会。一定要买入下跌的股票,尤其是那些在压力下表现最差的证券,因为下跌很快就会逆转。 3、没有多少坏消息是市场无法忽略的。 4、如果你只是盯着深渊看,那么赶快忘掉它:历史的教训只会让你止步不前。 5、人、机器或财产的过剩产能将很快被吸收。 6、市场不需要相互同步。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可以根据持续的艰难时期、股市强劲复苏和金价高通胀来定价。这种明显的脱节是可以无限期持续下去的。 7、在危机中金融公司的股票是很好的投资,因为潮流必然会转向。坏账和不良投资的巨额损失与价值无关;无论未来几年利润是否必须用来弥补贷款损失和股票短缺,改善趋势和未来前景都是重要的。 8、政府可以合理地依赖债务评级,当它制定计划借钱给那些原本不具吸引力的债务工具的买家时。 9、政府可以无限期地控制短期和长期利率。 10、只要政府认为方便,就可以随时拯救市场或干预合同法,而无需付出明显的代价。[详情]

外媒:雷曼危机后 中国等新兴国家脱颖而出
外媒:雷曼危机后 中国等新兴国家脱颖而出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后至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率下降,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存在感上升。 据日本《每日新闻》15日报道,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15日迎来十周年。 报道称,雷曼危机后,美国政府向花旗银行、美国国际集团注入公共资金救助,为的是防止庞大金融机构破产导致金融系统崩溃。出于对“大而不能倒”问题的反省,美国后来加强了金融监管。 作为震源地的美国在2010年7月奥巴马政府时期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其核心的“沃尔克规则”原则上禁止银行使用自己的资金买卖金融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存款保险限额由人均10万美元提高至25万美元,推进了预防破产的安全网建设。 报道称,世界经济从雷曼危机后的全面萧条中复苏,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继续着缓慢的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率下降,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存在感上升。 美国在雷曼破产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汽车巨头通用汽车也一度面临经营破产。不过,美国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以及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从危机中站了起来。 欧洲以希腊等南欧国家为中心爆发了债务危机,经济复苏迟缓。不过,现在正在缓慢复苏,欧洲央行也在寻求结束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也从2008年起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但自2012年12月起,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在日本银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助推下,日本出现了战后第二长的经济复苏期。 报道指出,虽说经济复苏,但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比较低。另一方面,维持较高增长率的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中国2008年出台了四万亿元人民币大型经济刺激计划,早早地实现了复苏。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新兴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率从雷曼危机前的约30%升至约40%,提高了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报道称,世界经济尽管持续复苏,但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英国脱欧、美国加息导致资金从新兴国家流出等风险堆积如山,前景不容乐观。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5日报道,雷曼危机后,美国坏掉的政治体系所拿出的短期补救措施没能减少债务。相反,它们大幅增加、国有化并重新分配了债务——从家庭抵押贷款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美国人可能即将感受到积累更多债务来解决债务危机的后果。 报道称,没有人对雷曼危机负有具体责任。因党派之争而陷入瘫痪的美国国会运转失灵。它勉强通过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授权财政部购买违约债券。然后,它用了数年时间指责华尔街,结果限制了其关键的做市和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却没能触及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充满矛盾的模式。在接下来的八年里,议员们没能取得任何其他有意义的成果。 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图为2009年12月15日,工人在福建福州港青州集装箱码头指挥运输。[详情]

外媒:雷曼危机10周年警醒世界 西方制度缺陷暴露无遗
外媒:雷曼危机10周年警醒世界 西方制度缺陷暴露无遗

  外媒评述:雷曼危机十周年警醒世界 西方制度缺陷暴露无遗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 外媒称,十年前,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十年后,人们开始觉察到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后果。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14日报道,2008年9月15日,位于纽约第七大道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几个小时之后华尔街开市,雷曼兄弟的股价暴跌94%,跌到了只有21美分。在纽约,公司员工都在拿着纸箱收拾自己的东西。华尔街的恐慌蔓延到了全世界所有的金融市场。之后呢?各国政府被迫纷纷推出各项措施,挽救金融业犯下的错误并极力避免全球动荡,同时纷纷许愿“再也不能发生这种事了”。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5日报道,十年前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这家银行的破产后来成了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啸爆发的标志。而引发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是从2007年就开始浮出水面的次贷危机。 报道称,这场席卷全球的大风暴风速极快,令所有国家措手不及,纷纷推出各种应急措施,但几乎都无济于事。美国带头实施的好几轮量化宽松以及财政救助行动向市场注入了大笔的流动性,局部缓解了各大银行的窘境,但也因此带来了后遗症。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 外媒称,十年前,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十年后,人们开始觉察到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后果。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14日报道,2008年9月15日,位于纽约第七大道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几个小时之后华尔街开市,雷曼兄弟的股价暴跌94%,跌到了只有21美分。在纽约,公司员工都在拿着纸箱收拾自己的东西。华尔街的恐慌蔓延到了全世界所有的金融市场。之后呢?各国政府被迫纷纷推出各项措施,挽救金融业犯下的错误并极力避免全球动荡,同时纷纷许愿“再也不能发生这种事了”。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5日报道,十年前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这家银行的破产后来成了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啸爆发的标志。而引发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是从2007年就开始浮出水面的次贷危机。 报道称,这场席卷全球的大风暴风速极快,令所有国家措手不及,纷纷推出各种应急措施,但几乎都无济于事。美国带头实施的好几轮量化宽松以及财政救助行动向市场注入了大笔的流动性,局部缓解了各大银行的窘境,但也因此带来了后遗症。[详情]

另一只眼复盘金融危机:是“黑天鹅”还是利益错位?
另一只眼复盘金融危机:是“黑天鹅”还是利益错位?

  另一只眼复盘金融危机 吴晨 十年前的9月15日,华尔街大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倒下,21世纪最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汹涌而来:原本秩序井然的金融市场,竟然会发生衍生品价格暴跌,有着百年历史的投行在几天内破产的惨剧。上万亿美元的资产在很短时间内就灰飞烟灭。 十年之后,研究金融危机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是两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为什么这么多经济学家都没有能够准确预测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们到底能从上一次金融危机中学到什么,帮我们避免下一场金融海啸?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危机复盘,也需要从经济学和金融学学科之外,尤其是从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研究中,汲取营养。 金融危机复盘 雷曼兄弟倒台的导火索是基于房贷为标的的次级债CDO(担保债务凭证)发生违约。为什么会违约?首先是各大评级机构当年并没有预料到CDO的潜在风险。这并不是因为评级机构没有充足的数据,症结在他们设计的风险模型中并没有认真考虑美国各地房价之间的相关性,因此也就没有考虑到不同市场房价同时大跌带来的风险。当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的房价同时下跌时,CDO原先的逻辑暴露出致命伤——次级贷即使涵盖了全美各地不同的房地产,仍然无法抵御市场的整体下跌。 CDO作为一种房贷资产证券化工具之所以这么火爆,背后是美国房地产从1996年到2006年的繁荣。这十年间,美国人均房产价值翻番。到了2006年,美国总共有11万亿美元的房贷。美国房贷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从1996年的4800亿美元上涨到2003年的3万亿美元。房贷相关的资产证券化成为了金融市场里的新宠。 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的不仅仅是金融机构,政客大力鼓励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住房也是美国房地产非理性繁荣的一个推手。政客们非常乐于见到“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为新的美国梦。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大量道德风险,金融机构不断降低标准,甚至出现忍者贷款(NINJAloan),也就是给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抵押资产的三无人员贷款。 较低的利率让更多人能得到房地产按揭、房价持续增长带来的财富效应,以及转按揭和其他依赖房地产的再融资方式比较容易,这三点是房价带来的“免费午餐”。这三条中,如果每一条单独出现,都是经济上的利好。但时,当三条同时出现时,就会引发泡沫和危机。因为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去杠杆”的时候,房产作为一种流动性很差的资产,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并非没有人看到美国房地产持续上涨的泡沫。研究美国房价的专家,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2005年1月就曾经断言,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已经无法支持房价的暴涨。前印度央行行长,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拉格拉姆·拉扬在2005年全球央行行长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年会上也曾警告说,金融创新已经改变了金融风险,系统虽然可以更广泛地分配风险,但是同时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的风险,因为各类资产之间的关联度比以前要高得多。他断言,这样的系统也许能承受小的风险,但是无法抵御大的风险的打击。拉杨的这一论断几乎可以完全套用在CDO身上。CDO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创新的确可以有效分配地方性房价调整的小风险,但是却没办法抵御全美房地产崩盘的大风险。 美国前财长萨摩斯当年就主持了拉杨的讨论。他在拉杨发言之后,一面称赞拉杨的观点有点道理,另一方面却强调系统风险被夸大了。他把全球金融市场比喻成美国的航空市场,金融创新就好像航空市场上建设起的多个干线枢纽与上百条支线网络,带来巨大的方便和效率。而担心金融危机,萨摩斯比喻说,就好像美国最大的十个航空干线枢纽同时瘫痪,而且其中两个还因为无法解释的撞机而被摧毁。萨摩斯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就像航空业很难想象会发生如此规模的灾难,金融市场也大可不必为类似的“黑天鹅”而担心。 萨摩斯的观点代表了一种对金融创新充满自信的思潮。反讽的是,他的比喻用来形容三年后的金融危机恰当无比。金融市场的从业者的反应却是另一种代表:他们对泡沫的预警视而不见,原因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火中取栗”的竞争场景,就像当年花旗集团的CEO普林斯所说,“只要音乐不停,我们都还会接着跳舞。”而且普林斯并不认为,2008年到了音乐该停下的时候。花旗和其他大的金融机构一样,都低估了风险。他们普遍的想法是,既然现在市场上还有钱赚,为什么要担心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闻全也是比较早指出金融市场风险的人。他在2004年对对冲基金的研究中发现,因为竞争激烈,所以市场上套利的机会越来越少,利润越来越薄,对冲基金需要不断增加杠杆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当市场变得越来越拥挤,大家的策略越来越同质化,杠杆加地越来越高,而标的资产越来越多是流动性很差的房贷时,金融市场就埋下了严峻的危机。2004年10月,《纽约时报》对罗闻全的分析给出了如此评价:“罗教授所描绘的灾难性剧本需要一系列高杠杆的对冲基金破产,引发向它们提供融资的银行或者投行的垮台。”言下之意,这怎么可能?《纽约时报》的评论,提前四年为金融危机写好了剧本。 金融市场是个生态圈 罗闻全的著作《适应性市场》(AdaptiveMarkets)和理查德·布克斯塔伯的新书《理论的终结》,都从进化的角度去试图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布克斯塔伯认为,把经济学当成一门科学来研究,整体的出发点就错了。数学的经济模型是没有办法推演出复杂的金融世界的运行规则的,因为经济活动是“复杂”的,而传统经济学中对理性人的推断,完全没有办法涵盖复杂经济活动中千万参与者的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为。 具体来说,因为经济活动中有大量人的参与,他们的行动很多时候受到他们所在环境的影响。他们会基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以及自己遵循的一套经验法则,做出决策。而且每个人的决策都会相互影响,反过来还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变化了的环境又再反过来影响到市场里的参与者。整个金融市场里存在着大量这样的观察、判断、决策、反馈的循环,每个参与者都会在这些不断循环的过程之中汲取经验,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经验法则。 从这一视角变化,可以推导出两个结论:根据过去的金融市场经验很难推导出未来的市场发展,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市场主体的经验也已经有了提升;在市场主体层面的“理性”选择,比如说在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平仓,也可能在金融市场这一复杂系统的层面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市场暴跌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罗闻全从进化论的视角来观察金融市场在一个更长时间跨度中的发展。进化论强调生物通过竞争、变异、繁殖和适应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金融市场也类似。金融市场里充满了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需要不断地创新,也就是变异。经历市场检验的创新会被大量复制或者快速壮大,也就是繁殖。而最终适应市场环境的投资者能够胜出。 如果从过去五十年来看全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都适应了自1980年代开始的一个波动性比较低的新环境,逐渐丧失了在1970年代波动幅度更大的市场中培养出来的一些能力。但是2000年之后的市场环境又发生了巨大变化。 科技是变化背后最大的推手之一,宽客基金与高频交易就是主要的代表。市场中新的参与者层出不穷,参与者的适应力变得更强,新技术和新策略的采用也变得更普遍更迅捷,这些都导致了环境的改变。 2000年之后金融市场环境的另一个重大改变是全球宏观经济的改变,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经济的崛起。中国和印度对全球贸易走势、劳动力供给、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都有深远影响,中国和印度崛起的中产阶层也对金融资产的供求关系带来了大的影响。 科技的快速变革与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变,导致2000年之后全球金融市场环境的一大特点就是波动性再次增强。因为金融机构都适应了自1980年代开始金融市场相对波动性比较低的环境,市场的参与者往往会低估市场的风险。此外因为碰到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比较少,投资人也很难从暴跌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一旦遇到新情况,尤其是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样的冲击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非理性的反应,也就是所谓的群体的盲动,导致市场暴跌,市场疯狂追捧无风险资产。这里的非理性行为,并不是不可理喻或者随机的行为,而是进化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一旦应用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一下子变得不合时宜了。 无论是罗闻全还是布克斯塔伯都站在“复杂系统”的角度去剖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去看,如果市场的参与者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如果市场的竞争导致他们越来越采取类似的策略,如果金融创新意味着越来越多原本没有相互关联的资产被打包在同一个池子里或者被同一家金融机构所持有,那么金融风险的传导性就比以前要容易得多,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后果就不堪设想。 用这一思路来观察2008年的金融危机,布克斯塔伯提出,根本的问题并不是房贷的过度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甚至链条过长之后爆发的“道德风险”,根本的问题是金融创新把各种资产之间的关联拉近了,资产变得环环相扣,一旦出问题,就会立刻蔓延,而次级债只是那个最先破的泡沫,危机的导火索。 罗闻全则从竞争与适应的视角提出,之所以金融市场上会催生出如此环环相扣的金融工程创新,主要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和宏观环境的变化让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对冲基金这样激进的参与者,很自然地通过金融创新来适应这种市场的变化,并且在创新中变得更为同质化,也因为同质化导致利润变薄之后不得不通过加杠杆的方式保持利润不下滑。这些市场参与者就好像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上,要想保持持续的步伐,必须不断加速,这个时候任何一个闪失都有可能带来大问题。 是“黑天鹅”,还是利益错位? 2008年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塔勒布在著作《黑天鹅》中给出的解释是,造成金融危机原因是不可预测的重大却稀有的事件,比如没有人能够预见雷曼兄弟这样的大投行的倒闭。在新书《切身利益》(SkinintheGame)中,塔勒布的思考又深入了一个层次。他认为,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出现了不对称,考核金融市场参与者收益的时间窗口太短,而风险积累了七八年又不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才会带来大的金融动荡。这种不对称让金融市场从业者的“切身利益”与整个市场的利益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如果以银行业为例,银行家们的业绩考核时限通常是一年,年终他们都会根据年度的业绩领取丰厚的奖金。因为考核期限只有一年,银行家们会极力将他们看到的风险像踢皮球一样踢到将来,或者掩藏起来,确保年度考核的业绩达标以保证自己拿到丰厚的奖金。换句话说,因为考核期限短带来了银行家的驱动力发生了扭曲,他们的“切身利益”变成了如何每年都赚取高额的奖金,这样他们即使看到了金融市场里的风险,也更倾向于“转移风险”,而不是“化解风险”。因为他们很清楚,金融危机从埋下风险的种子到最终的爆发,一般有七到八年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他们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有几个银行家会因为金融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而弄的家破人亡呢?换句话说,长期累积下来的风险爆发带来的市场动荡,不会影响到大多数银行家的“切身利益”。 的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花了上万亿美元救市,却没有几个银行家把市场繁荣期间赚取的高额奖金退还,更没有一个银行家因为金融危机而锒铛入狱。银行家享受到了市场繁荣的短期红利,而把长期累积的风险让市场和政府买单,出现这种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对奥巴马当时处理金融危机的批评也集中在他对银行业纾困的同时却没有对银行家加大惩处力度上,从侧面也反映出不少人对没能处理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问题的不满。 这种风险与收益的错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塔勒布强调,如果要避免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必须要让金融市场的历史参与者都为累积的风险带来的损失负责。 塔勒布在《切身利益》中也顺便对“为什么没几个专家预测到金融危机”这个问题做出了他特有的辛辣回答。他特别警告不要为市场上各种所谓专家和学者的评论所迷惑。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专家准确预测了危机的发生,很多人还在强调市场的韧性,认为市场仍有上涨的前景。这些人之所以无法预测危机,因为他们中大多数是靠动嘴皮子谋生,根本没有对金融市场发展深入的洞见。 塔勒布认为,只有两种情况下专家的观点可以信。第一种是专家保证为自己的观点负责,比如如果他们鼓吹市场还会上涨,结果投资人追涨亏了钱,他愿意认罚。另一种情况下是一名很知名的专家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能够打破常规,给出尖锐的不同观点。在这两种情况下,专家们都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和未来的结果捆绑,都在因为自己的观点而冒险,第一个会因为自己的观点错误而亏钱,第二个会因为自己的观点错误而名声扫地。 未来需要提防流动性危机 研究十年前发生的金融危机灾难,为的是更好地预测和应对下一场危机。那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又会是什么呢?布克斯塔伯在金融危机之后加入美国证监会,参与银行监管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制定,同时也参与了金融市场的压力测试,他认为,下一场危机将会是流动性危机,相比市场主体的高杠杆,流动性的风险更大。 很多专家都分析认为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过高的杠杆,所以监管在危机之后把去杠杆放在了第一位。危机之后通过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就特别强调了对银行的杠杆率的监管。欧洲针对银行监管的巴塞尔协议III也同样强调了要控制银行的杠杆率。美国金融改革法案也强调要对银行进行拆分,要对那些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银行着重监管。 但是这样的强监管也带来了它的副作用,让银行的做市能力,也就是撮合交易的能力变弱。在强化监管之前,如果遇到了危机,比如说某个资产被大甩卖,银行会用自营业务来做市,暂时用自己的资金买入卖单,等待买家出现。这么做虽然有风险,但是因为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是长期交易,所以如果这时银行不接盘,未来客户就不会选择这家银行作为中介。但是现在既然监管不再允许银行用自营业务接盘,银行也就乐得在危机出现的时候站在一边袖手旁观。出现危机的时候,没有银行在其中撮合交易,市场中的流动性会更有问题。这是为什么布克斯塔伯认为未来金融危机会因为流动性所引发的第一层原因。 第二层原因是监管既然专注在杠杆率,风险就会被推向流动性。因为监管与市场主体永远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作为老鼠的市场主体永远要找监管的漏洞,监管既然专注杠杆率,对杠杆的规定非常严格和具体,老鼠就一定会从别的方面去找到空子去钻。此外,西方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连续多年的量化宽松,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而现在美元进入了加息周期,回收流动性的本身也会给整个市场带来更大的外部压力。 第三层原因是因为相比杠杆,流动性更难观察到。一个市场主体的杠杆率有多高,比较容易看出来,查一下它的公开资料,或者用它持有的资产除以他的资本金,就能算出来。而流动性则比较难以判断,尤其是流动性是一个动态的参数,当市场一旦紧张,价格下跌有大量的卖盘出现的时候,反而是流动性抽紧的时候。 从技术和监管的视角,布克斯塔伯对流动性的担忧值得关注。从整体来看,金融生态圈是观察金融市场未来变化比较好的视角。罗闻全提出,必须用动态的视角来观察金融市场的变化,未来各种风险不同的金融资产之间联系只会变得更为紧密,一方面需要监管能穿透性地发现资产背后的关联,防止风险蔓延,另一方面,投资者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 (作者系《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详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福尔德错失白衣骑士巴菲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福尔德错失白衣骑士巴菲特

   原标题:雷曼倒闭十周年 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今天是雷曼兄弟倒闭十周年。这个拥有无数华尔街经验的百年老店为什么就在瞬间倒闭,并且将2008年金融危机带到了最高潮。相信许多人依然记得雷曼倒闭后,全球股市的暴跌,包括A股最惨烈的杀跌,也是在雷曼倒闭的那一个月发生。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雷曼倒闭,期间雷曼是否有起死回生的机会,雷曼倒闭背后的经济学思考又是什么,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研究心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福尔德 十年前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排名全美第四大的投行雷曼兄弟正式倒闭。虽然在此之前金融危机的风暴已经席卷了全球,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又早早被次贷危机打垮。但是雷曼的倒闭还是让世界震惊。雷曼兄弟有着158年的历史,有数次从死亡边缘华丽转身的经历,著名的纽约大学教授史密斯将雷曼称为“一只有19条命的猫”。而这一次的倒闭,却又和身上流着雷曼血液的CEO福尔德分不开关系。 福尔德身上有很强烈的交易员特征,他好胜心极强,一点也不服输,也不愿意让别人占到任何便宜。在他的带领下,雷曼兄弟好几次都力挽狂澜。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违约,导致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投资大鳄俄罗斯也兵败莫斯科。当时许多人担心雷曼兄弟也会受到影响,纷纷卖出雷曼的股票。在股价创出新低后,福尔德迅速带领雷曼的交易团队创造了巨额利润,第二年股价反弹了145%! 2001年的911事件,福尔德亲自指挥员工撤离,也让雷曼兄弟很快从这次灾难中恢复过来。到了2007年6月,美股牛市蒸蒸日上,福尔德带领的雷曼也创造出了历史最佳业绩:收入达到5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利润也达到了13亿美元。当雷曼的股价达到87美元时,福尔德说我们的目标是200美元。 当时的雷曼很有强的员工持股文化。给予员工的报酬中有很大比例是公司的股票和期权,锁定期要比其他同行更长。1994年雷曼刚上市的时候,员工持股比例只有4%,但是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已经突破了30%。有趣的是,福尔德也就是在1993年,上市前一年临危受命,成为了雷曼的CEO。华尔街对他有一个外号:最凶狠的斗牛犬(Bulldog)。从他接手雷曼开始,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 当时间来到2008年,这时候贝尔斯登已经破产被收购,华尔街的聪明人知道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最早指出雷曼问题的是绿光资本创始人大卫.埃因霍温。他公开发表演讲说,雷曼兄弟持有价值超过65亿美元的CDO,资产负债表远远比许多人想的脆弱。埃因霍温作为当时已经比较有影响力的对冲基金经理,公开宣称对雷曼兄弟做空,这让福尔德气愤不已。 越来越多分析师指出了雷曼兄弟的问题,在其8000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净值只有250亿美元。这时候美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了崩溃迹象,雷曼在房地产相关证券的头寸,比竞争对手都要多。 错失白衣骑士巴菲特 事实上福尔德已经开始寻找潜在资金方了。2008年3月28日,福尔德给股神巴菲特打了一个电话。在此之前,巴菲特不太了解福尔德,他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2007年华盛顿的一次财政部晚宴上,当天晚上巴菲特不小心把一杯红酒全洒在了福尔德身上。在电话中,福尔德告诉巴菲特目前雷曼兄弟的股价被压得很低,这正是一个符合股神买便宜货的好机会,市场对于雷曼到底有多“好”根本不了解。福尔德说,雷曼兄弟正在寻找30亿到50亿美元的投资。 巴菲特安静的听着福尔德和他CFO对公司情况的分析,然后很快提出了建议:9%的雷曼优先股和40美元行权价的认股权证。当时雷曼股票的收盘价为37.87美元。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先知所给出的报价很苛刻,9%的红利相当昂贵。举例来看,假如巴菲特进行一笔 40亿美元的投资,那他一年就会获得3.6亿美元利息,不过,这是利用巴菲特的声誉所要付出的代价。之后巴菲特说,会把雷曼2007年财报好好看一遍,再和福尔德联系。 当天晚上,巴菲特真的把雷曼财报研究了一遍,发现了大量的问题。就在看财报的时候,美国财长鲍尔森也打来电话,向巴菲特游说给雷曼增资。不过当时鲍尔森也不是特别迫切,巴菲特看了财报之后也发现了雷曼很多问题,当时也处于一个不太想投,除非条件特别好的心态。 第二天早上,福尔德给巴菲特打了电话。不愿意让人占便宜的性格又显现出来了。福尔德告诉巴菲特,看了公司财报应该知道雷曼有多好了吧。他要求巴菲特把认股权证的价格,从当前40美元提高40%,否则福尔德可能就接受别人的报价了。福尔德的态度很明确,我们雷曼兄弟很好,外面有大把的钱要给我们。 巴菲特的态度也很明显,雷曼兄弟问题很多,没有足够安全边际,我才不会进去的。就这样,雷曼兄弟错过了巴菲特。周一上午,富尔德以7.2%的利率及32%的转股溢价,从一家已持有雷曼股份的大型投资基金公司那里,筹集到 4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但是任何机构,都无法带来巴菲特的声誉。 巴菲特一直说过,他非常看重声誉。有时候良好的声誉会带来金钱以外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雷曼虽然融到了钱,却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而之后的高盛一定要让巴菲特这个“白衣骑士”成为股东,无论这位奥马哈先知提出什么条件。很显然,高盛比福尔德聪明多了。 美国政府拒绝出手 时间到了雷曼倒闭前的几天,这时候福尔德已经错过了来自韩国和中国的买家,他知道留给雷曼的时间不多了。他最大的依靠是财政部长鲍尔森,同是华尔街出身的老朋友,应该在临危之际拯救雷曼兄弟一下。福尔德一直认为雷曼兄弟是“大而不倒”,美国政府不会让这个有着150年历史的投行倒闭。 而鲍尔森却面临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国会代表着底层纳税人的利益,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华尔街的投行在好的年份赚钱进自己腰包,出了问题就要全美老百姓买单。他们甚至不理解,美国经济少了几百个年薪百万的华尔街银行家,难道会有什么大问题。这时候两边无法做人的鲍尔森给了雷曼一个明确的答复:政府不会出手。You are on your own!这也导致巴克莱银行的最终退出。 雷曼兄弟的最后一个救命稻草美洲银行,却在最后关头改变主意,选择了第三大投行美林。雪上加霜的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后也给福尔德打来电话,告诉他美联储会拒绝出手。他们要让雷曼破产,以告诉市场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 这时候福尔德的内心是绝望的,或许他们每个人都应该让桥水的达里奥告诉他们什么是债务周期。 2008年9月15日凌晨,雷曼兄弟宣布倒闭,雷曼的员工一个个从位于48街的公司总部离开。有意思的是,多年之前也出现过一个类似的大券商倒闭,这家券商叫做所罗门兄弟。以至于多年后,许多人说再也不相信后缀带兄弟两个字的券商了。 逃不开的债务危机 我们发现每隔十年,二十年,都会有大投行倒闭。金融企业表面上看,利润率很高,富国银行的ROE稳定在15%的水平,如同一台印钞机。但是长期看,金融企业常常面临归零倒闭的风险。多年以后我们才明白,这就是达里奥说的债务周期(Debt Cycle)。 在一个债务周期中,消费力受到了借款人和放款人提供流动性意愿的影响。如果流动性很宽松,经济就会增长。如果流动性并不那么宽松,经济就会衰退。流动性的开关掌握在央行手里。但在长期债务周期中,一定是债务上升速度比收入上升速度要快的,这是人性所致。大部分人是愿意承担更高风险,去借更多钱来消费,消费又推动了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借钱形成一种自我循环。一旦债务增长对应收入增长的上限达到,整个过程就会反转。 资产价格暴跌,投资者恐慌,导致更多的资产抛售。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整个消费开始下降。股票价格也会大跌,同时带来失业率的上升。长期债务问题会一直存在,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今天的美国,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过。 达里奥认为,在债务泡沫资产价格顶部和去杠杆和经济衰退中,管理层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好的管理和差的管理差别很大。在泡沫阶段,好的管理会将债务增长作为目标,财政政策开始收紧,来管理债务的泡沫。坏的管理会被市场投资者驱动,管理层仅仅看到通胀和经济增长,导致流动性长期以很便宜的价格出现。 在债务周期顶部的时候,好的管理通过货币政策,微观流动性操作来缓和泡沫的顶部。而糟糕的管理就是不断收紧收紧再收紧,刺破泡沫。在经济萧条中,好的管理是杨浩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性,推动充裕的流动性,将短期利率迅速降低到0%。而糟糕的管理是缓慢降低,提供有限的流动性,过早的收紧。在去杠杆阶段,好的管理会快速的货币化,资产的收购以及货币的贬值,将名义增速带动利率水平之上。而糟糕的管理则是几乎没有资产的收购,并没有基于财富效应做任何的动作。 很显然,2008年美联储操作并非完美,其一开始提供有限的流动性,过早开始收紧,没有迅速释放货币。直到2008年雷曼倒闭之后,整个美国金融行业的流动性完全枯寂,研究大萧条出身的伯南克才大梦初醒,然后迅速向市场注入了天量的流动性!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才不多1年多,美国股市和经济很快开始复苏。 当遇到问题时,看谁跑得快 多年以后,一部叫做《Margin Call》的电影,从一个简单视角反应了次贷危机的风险。当时电影中的大老板有过一句名言:我在这个市场生存就三个法则,Be First, Be Smarter or Cheat。当然,I don‘t Cheat!  在当时看到了公司持有的次级债出现问题时,虽然老大对于这是什么并不懂,但他很清楚知道要怎么做:立刻清仓。将自己知道持有一文不值的“垃圾”,卖给每一个愿意买入的买家,这些人甚至包括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商业合作伙伴。 在危机来临时,Be First很重要,要坚决的生存下去,迅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雷曼的倒闭还是管理层在问题处理上过于由于,福尔德太拘泥于一点点的价格,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正因为此,导致了这家百年投行的破产。 历史一定会重复,因为债务周期本身就是一个轮回,在我们的生命中,也一定会见到下一个雷曼倒闭事件。[详情]

金融危机十年之后:末日未来 伤疤犹在!
金融危机十年之后:末日未来 伤疤犹在!

   对投资者而言,当年发生的那一切简直就像是世界末日。 最新一期《巴伦》杂志刊发封面报道称,到这个周末,就是雷曼兄弟破产十周年了,当时这一消息的爆出对于已经愈演愈烈的危机而言不啻是火上浇油。接下来的六个月时间里,标普500指数暴跌了46%之多。退休者损失了几十年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而年轻的投资者则领教了残酷的投资第一课。 “我也知道市场是会下跌的,我也知道有时候股价会直线坠落,但是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前,我是真的没有想到过那会意味着怎样规模的损失。”班廷(John Bunting)现年33岁,是宾西法尼亚州的一位住宅承包商,他回忆说,危机期间,自己的投资价值缩水了50%。 危机阴影仍在 2008年9月,当时班廷才20岁出头,个人投资不到5万美元。可是,那段可怕的经历却直接改变了他之后的投资行为方式,使得他错过了一系列有利可图的股票交易。 班廷的情况并非个例。一场深度威胁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危机注定要影响投资者若干年,而现实当中也有充分的证据显示,这影响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在之后的那些年里,美国人一直汲汲于储蓄现金,远离债务。 他们对股票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盖洛普民调记录显示,2007年,65%的美国人拥有股票,而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却降低至55%。 甚至股市已经一再创下历史新高的事实也无法掩饰深深的伤疤。长达九年的牛市已经挽回了之前崩盘全部的金钱损失,而且在此基础上还额外上涨了82%,但是崩盘造成的心理损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股市持续上涨中,一轮又一轮崩盘预言不断出现,“忧虑之墙”似乎永远也翻越不完,差别只在于大家每次忧虑的东西不尽相同,从欧洲债务危机到政府停摆再到贸易局势紧张。 “现在客户来找我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说,‘我在感情上实在无法再面对一次2008年那样的情况’。”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Cornerstone Wealth的执行合伙人卡邦(Jeff Carbone)介绍说,他总是必须同时向人们介绍自己在牛市和熊市两种情况下的不同操作方案。 记载在纸上的上涨数据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却未能在投资者的心里留下印象,或曰得到认可。机器人理财顾问公司Betterment近日委托民调机构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00位受调查者当中,48%都觉得股市过去十年并没有实质性涨势,还有18%认为是下跌了。 “那些没有储蓄和投资的人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刚刚错过了过去十年200%的回报率。”Betterment行为财务学主干艾甘(Dan Egan)解释道,“他们恐怕将来也依然不会储蓄和投资。” 投资者行为研究早已发现,经济危机往往都会产生持续的长期效应。比如,2007年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联合研究就显示,在大萧条时代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一代人,后来一生投资股票者所占据的比例比起战后繁荣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低了大约一半。 事实上,恰好在1970年代早期衰退之后成人的一代也呈现出类似的规避股票的倾向。研究结论是,较之“从书籍和其他来源获得的历史概要记录”,亲身经历的重大经济事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 拳王泰森(Mike Tyson)有句话说得好:“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的计划,直到他们嘴上吃了一拳之前。” 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历史现在正在重演,2008年崩盘已经造就了股票投资者又一个“失落的世代”。当千禧世代毕业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惨不忍睹的就业市场,而与此同时,他们还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学生贷款。哪怕是那些有点积蓄的人,也只能眼巴巴看着积蓄迅速耗尽。在他们看来,华尔街就是一群无良商贩,骗自己的父母为住宅背负上了过多的债务,骗他们购买了过于高估的股票。之后的若干年当中,这些年轻人一直都在尝试其他的非主流投资,包括虚拟货币在内,而对于股票,他们却兴味索然。 对投资者的影响 盖洛普民调记录显示,2009年到2017年间,18岁到29岁的人群平均只有31%持有股票,而2001年到2008年,这个数字是42%。 其他年龄层的人持股的比例也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唯一的例外是岁数最大的人群(65岁以上),持股比例在这段时间内有所提升。 “我认为,与较年长的人群相比,较年轻的人在情绪面对投资的反应更加犹豫。”里士满咨询公司主要面对大西洋中部地区的蓝领客户,其执行合伙人考克斯(Jamie Cox)解释道,“人们的行为方式往往都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定型的。” Legg Mason去年的一次调查发现,82%的千禧世代都表示他们的投资决定受到了那次危机的影响,而在婴儿潮世代当中,存在类似情况的人比例只有13%,哪怕事实上,这些年长的投资者损失了更多的财富。和其他年龄层相比,千禧世代更倾向于囤积现金,而非拿出来投资。与此同时,年轻人自己开创企业的意愿也相对较低,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初创企业近年来呈现出发展疲软的势头。 无可否认,试图就投资者的心态和行为做出全面性的结论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在进行跨世代比较时尤其是如此。 尽管说一些年轻人可能选择了对股票背过身去,但是那些依然在持续投资的人,却很难被归为某个特定的种类。先锋投资者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分析师德卢卡(Thomas De Luca)和扬(Jean Young)最近汇集了在先锋有投资的400万美国家庭的资料,发现那些较为年轻的投资者其实是来自各个不同的人群。大多数所谓千禧世代,即出生于1980年到2000年的投资者,资产配置都较为激进,股票投资占据的比例中值为90%。这正是大多数自查经理人会推荐给年轻的退休储蓄者的成长型配置方案。 可是,先锋的千禧世代投资者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表现出了异常的风险规避趋势。这些人往往都是危机之后开始投资的——那些2008年开始投资的千禧世代,有22%都选择了干脆没有任何股票成分的投资组合,而2008年前就已经开始投资的千禧世代,完全拒绝股票者的比例却只有10%。 这种差异或许与不同人群从金融危机受到的不同影响有关。Betterment的艾甘解释说,那些在危机来袭之前就已经上班和开始投资的千禧世代往往会继续留在市场上。与此同时,那些受到了衰退更直接冲击的人则会多少规避股票,哪怕他们开始投资时,危机已经过去了若干年。 “受打击最严重的,主要是2009年和2010年走出大学校门的人们。”艾甘指出,“由于经济处在收缩周期,他们找工作很困难,或者哪怕找到了工作,起薪也相对较低。危机的这一残留影响持续了很多年。” 不过,对市场本身的怀疑可不只是局限在年轻人当中。一些较为年长的投资者也改变了他们的策略,而且常常还是以让人吃惊的方式。 “我再也不会长期待在市场里面了,我会快进快出。”西弗吉尼亚州大学副教授昆兹(Karen Kunz)今年63岁,“如果整个夏天都在市场里,那就已经过长了。我保持着灵活的现金储备,投资金属和虚拟货币,因为我觉得这后两者都是优秀的股市替代品。” 不过,决定投资风格的要素不单单只有心理一个。自从大衰退以来,零售投资策略已经在科技发展、新规则和新产品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市场过去十年间最重大的变化,就是消极的低成本投资的日益成为主流。先锋投资者研究中心的扬曾经在2015年撰写过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千禧世代正是“自动化储蓄世代”,在他们那里,一劳永逸的投资产品和指数基金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共同基金。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也与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的刺激有关,这一由先锋和富达等公司全力支持通过的法案鼓励雇主将自己的员工自动登入退休储蓄计划。目前,富达旗下的401(k)账户资产有一半都投入了目标日期基金,较之2008年的14%增长巨大。 那些更可能被雇主直接登入目标日期基金的年轻投资者无疑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先锋2013年发现,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目标日期基金的缘故,千禧世代拥有专业管理的投资组合的可能性要相当于早前的婴儿潮世代的两倍。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必再去自己深思熟虑作出决定,在市场发生变动时,他们改变自己投资组合构成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富达负责退休投资研究的高管泰勒(Katie Taylor)表示,她目前只是无法判定这种变化“是因为他们信任这些产品,还是主要出于惰性的作用”。 无论怎样,她都对这种变化感到满意,因为这意味着这些年轻人危机以来一直坚持在市场当中,养成了健康的习惯,而且在市场再度下跌时做出错误的全面退出决定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和过去相比,人们的投资基于年龄和投资周期的配置变得更加合理了。” 由于多数人都会采用默认选项,进入会在他们一声当中不断重置的多元化账户,散户投资者当中,将全部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的可能性已经大为降低。那种要么全部股票,要么没有股票的极端投资组合所占据的比例正在持续缩水。之前的世代当中有不少人因为过度投资自己雇主的股票而受到了损害,这种做法现在也少见了许多。 与此同时,伴随新投资产品的诞生和监管的日益严格,危机以来,还有一种新的趋势出现在了市场上。具体来说就是,那些依然坚持投资股市的人,资产配置情况要比之前激进得多。至2018年,富达旗下1970万券商账户当中,47%的资产都投入了激进投资组合,即至少有85%股票敞口的投资组合。2008年时,这一数字只有40%。值得指出的是,这是一个覆盖所有人群的变化,不管是千禧世代还是婴儿潮世代,也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事实上,对蒙受损失的恐惧已经让位于对错失机会的担忧。宾州的承包商班廷说,直至今日他都在后悔自己2015年因为过度恐惧而错过了Square的IPO投资机会——后者的股价上市以来已经上涨了大约十倍。 他希望自己未来的决定不会再因为恐惧而被扭曲。“如果这交易是在今天出现”,他计划提醒自己,“是的,你是可能遭遇股价下跌,但那只是股价下跌,还不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如果能够回到当年,我肯定会多多买进。”(费绿)[详情]

桥水达利欧:债务上升收入不平等将导致严重经济衰退
桥水达利欧:债务上升收入不平等将导致严重经济衰退

   世界最大对冲击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Ray Dalio)认为,现在的美国经济和上世纪30年代动荡时期的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他预计,下一场金融危机不会与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谷底并且几乎引发另一场大萧条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也就是说,达利欧担心,当经济衰退来袭时,投资者、公司、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措手不及,情况甚至可能会更糟。资本主义和民主体系、美国政府,将受到比现在更猛烈的攻击。 达利欧在本周的电话采访中表示,“我担心下一次经济衰退,它不会很快到来,但也不会很久。如果从现在起看未来两到三年,在政治和社会两极分化的情况下,经济下滑的风险非常大。这与上世纪30年代末非常相似。 作为一个执着于做好充分准备的人,达利欧明白不受欢迎的惊喜就会引发恐慌、自我保护和其他恐惧反应,即使是在正常的理性人群中也是如此。 在他的著作《理解重大债务危机的模板》(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is)中,对美国投行雷曼兄弟破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危机过去10年之后的现在,进行了分析。 达利欧表示,“我认为未来两三年还会出现其他重大问题,因为债务、养老金和医疗负担、财富两极分化、民粹主义崛起,以及央行政策的有效性下降,使得扭转经济下滑的难度加大。” 此外,他补充说,“通过降低利率来放松货币政策的能力在美国变得有限,而在欧洲和日本则直接不存在,而且量化宽松在未来的效果将远不如过去有效。” 个人经验 达利欧在书中通过历史案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债务问题,也就是10多年前,桥水对引发2008年危机的摇摇欲坠的债务和可疑衍生品的了解,以及这些是如何产生的原因分析。 达利欧表示,在戳破当时不断膨胀的抵押贷款和衍生品市场的泡沫后,桥水得出结论,债权人、投资者甚至美联储都过于乐观。 因此,在该公司的“萧条指数”和其他自主算法的帮助下,桥水与投资者一起度过了1929年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 达利欧对桥水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期间和之后的思考的叙述,让人对投资者如何逆势而为、如何有足够的毅力犯错,直到被证明是对的,有了深刻的认识。 两极分化与停滞 债务如果无人照管,可能会从仁慈的建设者变成恶毒的破坏者。达利欧的书详细描述了债务周期的各个阶段,并讨论了当借贷变得危险时,有效和无效的反应。 在本书中达利欧描述了如何化解一颗滴答作响的债务炸弹,并向现任和未来的央行行长们提供了一份处方,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诊断和处理重大金融危机。如果决策者知道采取适当的手段,他们就能平息愤怒,让经济更快增长。 理想的情况是,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需要认识到,必须同舟共济。2008年金融市场崩盘后,美国几乎全国齐心协力,政府和企业、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基本上都同意,所有人都需要参与其中——即使这些人无法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但2018年的美国在社会和政治上更加分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2008年以来的十年对一些美国人来说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尤其是一些股票股东,而同时其他大多数人仍然伤痕累累。在遭受过度债务和经济紧缩之苦的国家,财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 少数人的经济 不断加剧的收入不平等是一个鲜明的警示标志:正如债务可以吞噬一切一样,一个经济体系也可以吞噬一切。当这个系统只对少数人有效而对其他人无效时,怨恨和愤怒就会膨胀。 达利欧自称是“职业资本主义者”。但达利欧也对美国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感到震惊。 达利欧说道,“世界各地涌现越来越多的民粹主义,因为资本主义对很多感到被剥夺公民权的人已经不起作用。当经济出现下滑时,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增加。” 达利欧称:“如果我们不能让资本主义为大多数人服务,那么资本主义和民主都将面临风险。” 因此,达利欧预计,下一次经济大衰退将加深这些创伤——除非现在找到能够保护民众免受即将到来的风暴影响的政治意愿。 回到20世纪30年代 不作为的代价是高昂的。达利欧多年来一直这么说,美国经济和社会如今令人不安的方式与上世纪30年代如出一辙。例如,1929年10月股市崩盘后,美联储大幅降息并开始印钞,制造了达利欧所说的“美丽的去杠杆化”——在重大债务危机中控制通胀和通缩的完美平衡。2008年之后,美国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上世纪30年代中期,美联储推动的经济复苏引发了股市和高风险资产的反弹,就像2008年后美联储的举措令今天的股市投资者大幅受益一样。 但是,由于大多数美国人在上世纪30年代没有持有股票(现在仍然没有),财富差距突然扩大到人口中十分之一人群中的1%的财富,相当于底层90%人群财富的总和。目前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大致相同。 因此,与当时一样,现在许多人看到了民粹主义及其专制、威权的根基,将他们从金融不安全感中解救出来,让他们重新回到“美好的过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达利欧说道,“过去与今天最相似的时期是1935-1940年。”对他来说,当前的经济周期反映了1937年左右的情况。80年前美国失业率很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因此,美联储收紧了利率政策。 那么美国股市对此有何反应? 达利欧认为这将导致股市大幅下挫。道指在1937年3月达到峰值,一年后回升了近50%。 更糟糕的是,达利欧认为,这“导致了更多的社会和政治冲突,最终导致了战争”。不过他解释道他并不是说未来会是一样的,而是这些联系是相同的,必须注意类似的东西。 达利欧补充道:“我们如何度过下一轮经济衰退将取决于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法律和制度可以让你走得更远。这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将所面临的问题视为共同的问题,我们是否保持冷静,努力克服这些问题,而不是变得情绪化,彼此争斗。” 温斯顿-丘吉尔有句名言: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如下一场金融危机将揭示的那样,对他们来说也将是最艰难的。(仲夏)[详情]

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警告:美股熊市近在眼前
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警告:美股熊市近在眼前

  美股市场仍沉浸于“史上最长牛市”所带来的喜悦,华尔街却在此时频频发出警告,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大行领衔给出悲观预期。 在最新研报中,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Michael Wilson指出,美股已经处于“滚动熊市”(不同板块、行业或资产轮流出现下跌)的阵痛之中。由于更高的借贷成本代替企业的强劲盈利成为市场焦点,未来数年,标普500指数预计交投于2400-3000点区间。 我们认为,在去年12月市场估值登顶和今年1月投资者情绪达到峰值时,滚动熊市已经开始了。 在滚动熊市之中,最薄弱的环节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这一观点与美银美林此前的警告不谋而合。美银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认为,在全球过剩的流动性发生逆转的大背景下,全球已经开始出现“滚动熊市”,今年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正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Wilson也称,诸如比特币、新兴市场股债、基本金属等资产风险尤其大,他对信息技术(IT)板块也不是特别看好。 摩根士丹利表示, 我们将企业盈利增长的变化速度视为股票价格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因此,对于我们的悲观预期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相信2019年,企业盈利增速的放缓程度将比市场预期更大。 Wilson进一步解释道,若对上述预测追本溯源,那就是他们对供应成本上升有所预期。能源、运输、劳动力、资金、材料和关税成本应该都会迎来上涨。 贸易摩擦阴云之下,关税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摩根大通在研究了超过7000份企业财报和电话会记录后发现,在上一个财报季,企业对关税的讨论度高于减税,其中有35%的企业认为关税是一种威胁。 摩根大通策略师Dubravko Lakos-Bujas团队预计,特朗普征收的高额关税将令标普500指数企业每股收益(EPS)整体下降10美元,而他们此前的预期是165美元。 贸易摩擦升级或将严重拖累企业未来的EPS,尤其是明年。 高盛首席策略师David Kostin的预想则更为悲观:高额关税将抹去标普500指数企业明年的增长。在美国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极端情况下,由于成本上升,这些企业的盈利可能下降10%。 与此同时,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市场估值走低。Kostin预计,最坏情况下,标普500指数或将跌至2230点。与8月29日的历史新高2914点相比,这一数字下跌了23%,进入熊市区间。[详情]

对冲基金大佬:美股牛市已进入后期 但仍看好FB和美光
对冲基金大佬:美股牛市已进入后期 但仍看好FB和美光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对冲基金大佬、阿帕卢萨资产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周四接受CNBC采访,分享了他的市场观点。他认为,美国股市的牛市已经进入了后期阶段,并称其已经卖出了一部分持股。 泰珀在接受CNBC旗下节目“Halftime Report”采访时说道,现在他对股市的敞口为25%左右。“我已经减少了自己对股市的敞口。”他说道。 在今年1月份时,泰珀对股市的立场则要更加乐观一些,他曾在当时向CNBC表示,股票市场的牛市仍有上升的空间,原因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经出台了减税政策,而且股票的估值也还是合理的。 减税政策 而在周四接受采访时,泰珀则表示减税政策过于激进了,很可能是从未来“借”来了经济增长。 “有些减税措施是很好的,但有些则没那么好。”泰珀说道。他还说道,在经济正在增长之际,减税政策有些“过度”了。 去年,特朗普和共和党推进了大规模的减税政策,预计这种政策将令联邦政府赤字扩大1.5万亿美元。而在今天,美国国会批准更多减税政策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根据联合税收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作出的估测,这可能会令联邦政府赤字进一步增加6270亿美元。 泰珀在采访中表示,这可能会在未来造成不好的后果。“我并不认为我们需要(在如此之高的程度上)减税”,他说道。“我们是否正在从未来‘借’来经济增长呢?” 他还补充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很可能不得不‘血债血偿’。” 看好Facebook和美光 泰珀认为,从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NASDAQ:FB)的当前股价来看,这只股票看起来“还挺便宜的”。 “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这只股票在当下的市场上还是挺便宜ID。因此,我们仍旧持有这只股票,持股规模跟以前一样大。”泰珀说道。在他发表这番言论之后,Facebook股价从周四早些时候触及的低点回升,但仍呈现出小幅下跌的走势。 与此同时,泰珀还称其仍旧“非常看好”美光科技(NASDAQ:MU)的股票。 受此影响,美光科技股价在周四的最新的交易中上涨了6%左右。 据一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自1993年成立以来,阿帕卢萨资产管理公司的年度毛回报率达到了30%以上。目前,阿帕卢萨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总额为140亿美元左右。 除了阿帕卢萨资产管理公司以外,这位亿万富翁投资人还是全美橄榄球联盟(NFL)卡罗莱纳黑豹队(Carolina Panthers)的老板。(星云)[详情]

巴菲特透露其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投资的“简单法则”
巴菲特透露其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投资的“简单法则”

   在2008年秋季全球市场都处于崩溃的境地。拥有600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于当年9月15日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经济放缓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失业率已经高达10%。 两周后,在9月29日的一天中,美国股市下跌了1.2万亿美元,道琼斯指数下跌了778点,接近7%。 “你当时只会觉得整个市场都在崩溃,”一位名叫瑞恩-拉森的资深股票交易员当天告诉纽约时报。 “人们开始抛售,疯狂的抛售,但是卖出去并不容易。你买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点是你卖了。” 但有一位超级投资家有着不同的看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 事实上,“股神”沃伦-巴菲特当时还在买入。 “我一直在购买美国股票,”巴菲特于2008年10月16日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经济危机期间也进行了大量投资,主要支持通用电气和高盛。 巴菲特也认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他告诉CNBC那一年的美国市场就像一个“经济珍珠港”。但是,当其他人在往枕头下塞钱时,为什么巴菲特选择购买价格迅速下跌的股票呢? 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写道:“决定我购买行为的一个简单的规则是: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在他看来,尽管危机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痛苦,但是美国创新企业的长期价值将不断增加。 巴菲特警告大家不要投资“高度杠杆化的实体,或竞争弱势的企业”,但是提醒大家经济衰退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以低价购买强势公司股票的机会。 “简而言之,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它让你以显着降价的价格购买美国一部分的未来市场,”巴菲特在专栏中解释道。“担忧众多机制完善的公司能否保持长期繁荣毫无意义。这些企业确实会像往常一样遭受盈利打击。但大多数大公司将在未开5年、10年和20年后创下新的利润记录。” 实践证明这一预测结果是正确的:在雷曼兄弟倒闭后的10年间,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30%。像苹果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市值已经飙升到新的高度,估值达到万亿美元。 根据CNBC的计算,如果你在2008年8月初向苹果投资1000美元,那么截至2018年8月2日它的价值将超过9,222.50美元,或超过9倍。 不过,巴菲特的战略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他承认,由于市场在2009年继续暴跌,他10月份的购买时间有点偏差。巴菲特告诉CNBC,“至少还可以推后四到五个月。” 当然,巴菲特在接受CNBC纪录片“华尔街危机:震惊世界的那一周”的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上涨时想要进行投资是人性。 “人们会对某些正在升值的某些东西感兴趣,但并不是因为他们理解它或其他任何东西,”巴菲特说。 巴菲特建议不要按照情感本能行事,而是遵循这个简单的规则。 巴菲特在2018年的股东信中写道:“尽管市场总体上是理性的,但它们偶尔会做出疯狂的事情。” “抓住当时提供的机会并不需要很好的智慧,经济学学位或熟悉华尔街术语。投资者当时需要的是能够既忽视多数散户的恐惧或热情,又专注于一些简单的基本面。在持续一段时间内做一些看起来缺乏想象力的事情,甚至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愚蠢,但这也是很有必要的。”(崔斯特)[详情]

“股神”巴菲特: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不可避免
“股神”巴菲特: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不可避免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NYSE:BRK.A,NYES:BRK.B)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发出警告称,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被CNBC主持人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问及,他是否担心金融危机将再次发生。 “未来某个时候肯定还将再发生一次(金融危机)。”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 本周是雷曼兄弟破产的十周年,许多投资者都认为雷曼兄弟破产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大事件。 被誉为“奥马哈先知”的巴菲特解释道,另一个泡沫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嫉妒和贪婪。 “人们开始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不是因为他们了解这样东西或是其他任何东西。但如果隔壁的某个众所周知的蠢人变富了,那么他们的配偶就会说,你为什么不行呢? ”巴菲特说道。“这是很有传染性的。而这正是整个系统中永久存在的一个部分。” 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15日倒闭之后的几个星期时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抓住机会,对高盛集团(NSYE:GS)和通用电气(NYSE:GE)进行了重大投资。(星云)[详情]

金融危机十年祭:历史还将重演 下次危机将是什么模样
金融危机十年祭:历史还将重演 下次危机将是什么模样

  和2008年时相比,这个世界的银行系统已经变得安全许多,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诸多领域,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急剧地向着相反的方向滑落。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报道称,当历史学家们回望21世纪初期,有两场地震山崩一般的变故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忽视的。第一场是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而第二场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今年9月,恰好是危机爆发标志性事件雷曼兄弟破产整整十周年。九一一导致了战争,而雷曼兄弟的破产则带来了经济和政治的总清算。现在,战争还在绵延之中,而总清算也远没有到可以结束的时候。 雷曼兄弟破产,是因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有毒贷款和证券给他们造成了重大的亏损。雷曼兄弟的倒下就像揭开了魔瓶的盖子,无穷无尽的混乱被释放出来。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额都缩水了。真实经济当中的信贷供应大幅下滑,单单美国的下滑幅度可能就有2万亿美元之巨。为了控制自己的债务问题,不少政府都不得不诉诸紧缩的财政政策。各央行持续降息到无可再降,也只好选择了量化宽松的非常规政策(本质上就是印钞购债)。 一次次不同的金融危机拥有不同的成因,而后果自然也各不相同。今日世界民粹主义抬头,财富不均、就业安全,乃至全球化都成为了被质疑的对象,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拜十年前那场风暴所赐。诚然,金融系统在那之后也发生了变化,或者说调整,但问题是——这些变化是否足够? 挥霍乃人之天性 有一种度量进步的方法是,认为以后不会再有危机发生——当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系统性银行崩溃其实正是人类历史的特色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统计,从1970年到2017年,总计发生过124次这种崩溃。毫无疑问,哪怕只是因为好时光让人们渐渐放松了警惕,也足以注定新的崩溃迟早还要发生。比如当下,特朗普政府正在经济繁荣当中逐步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监管,联储也不再提升他们的逆周期资本要求,这或许就是心安理得、志得意满情绪的证据。哪怕所有人都能够保证本分和审慎,监管缺失本身也依然是巨大的风险。 更好的方法其实是判断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会被降低到怎样的程度,以及一旦发生,其损害会被削弱到怎样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摆在世界面前的可谓是既有好消息,又有坏消息。 先说好消息。现在,银行被强迫增加储备,减少债务。和过去相比,他们已经不再那么依赖自营交易来获取利润,也不再那么频繁地以短期大规模借贷来作为运作资金的来源了。当然,金融行业自身对这些监管措施一直是抱怨声不断,尤其是那些所谓大而不倒的超级大机构。在大西洋两岸,银行都被要求定期接受压力测试,以及必须递交确保自己“有序死亡”的应急计划。当年直接导致了保险巨头美国国际(AIG)崩塌的衍生产品市场,已经缩小了许多,而且也安全了许多。调整后的薪酬政策应该也可以防止银行家们重演用公众的钱来给自己开出肥厚薪水的劣行——2009年,五家最大银行的高层整整席卷了1140亿美元。 遗憾的是,还是有许多的教训没有被吸取。比如,政策制定者们当年危机发生后的措置失当就是一例。国家别无选择,只有站出来支持那些破产的银行,但是与此同时,政府不该做出那些有欠考虑的决定,几乎彻底放弃了所有失去偿还能力的美国家庭。大约有900万美国人在衰退期间失去了自己的住宅,失业人口增加了800万之多。当众多美国家庭不得不以还债为第一要务时,消费支出自然遭到了沉重打击。 在那之后,美国靠着长达十年的经济刺激才逐渐让经济恢复健康。与此同时,许多欧洲经济体直至今日还依然没有摆脱总需求持续疲软的折磨。原本,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设计得当的话,复苏是可以来得更快更好的。遗憾的是,在当时那么紧急的关头,决策者们却还在想着政府债务或者通货膨胀的遥远威胁,而没有处理好迫在眉睫的事情。最要命的事实在于,直至今日,这些政策面的错误还没有得到广泛而清楚的认识和总结,这就等于为下次危机到来时错误的政策反应埋下了伏笔。 经济停滞是民粹主义的必然温床。民粹主义者们汲汲于寻找替罪羊,寻找过于简单的解决方案去惩罚这些替罪羊,这就使得人们只能与解决危机暴露出的真正问题的正确选项渐行渐远。这些真正的问题当中,有三个是最显而易见的——房市、离岸美元、欧元。 下一次危机的模样 下一次危机会是怎样的模样,站在今天是难以清楚洞见的,毕竟如果人们能够看清楚,就不会让它发生。只不过,不管下一次危机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面貌呈现出来,十有八九,房地产市场都会牵涉其中。包括2000年代中期的实例在内,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发达国家的政府总是无法摆平民众拥有自己住宅的强烈意愿与危险的房地产信贷繁荣之间的关系。在美国,政府对这一矛盾的持续逃避使得纳税人实质上成为了70%的新抵押放款的担保者。几乎在每个领域,监管原则实质上都是在鼓励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而非借钱给企业。只有在政治家们愿意从基本面开始改革,比如推广风险分担抵押贷款机制或者对贷款房价比做出永久性限制时,这一风险才可能真正得到缓解。美国纳税人早就该卸下为抵押债务背书的可怕担子了。遗憾的是,民粹主义者几乎是不可能站在有房一族身边的。 接下来是美元。危机之所以会蔓延开来,正是因为欧洲银行耗尽了手头的美元,无法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债务了。联储扮演了终极放款者的角色,向外国人提供了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从那时到现在,离岸美元债务几乎翻了一番。不难想见,即便下一次危机发生时特朗普已经离开了白宫,美国的政治系统也不大可能允许联储再度扮演同样的角色了。要找到确保离岸美元安全的方法,比如将这些美元储备存置在新兴市场国家,是需要整个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的,而后者现在似乎正越来越不流行了。 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另外一个影响是,直接阻碍了欧元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危机已经充分显示了一国的银行系统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会有多么错综复杂——国家无法借来足够的钱来支持本国银行,而政府自身债务的贬值又会进一步拖累银行系统。这个“致命循环”今天几乎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除非欧洲各国能够进一步共担更多风险——不管是通过金融市场、存款担保、财政政策还是其他什么渠道——不然的话,单一货币未来的命运就将注定还是个巨大的问号。如果大家真的目睹了整个欧元区的分崩离析,那么相比之下,2008年所发生的一切就实在不足一提了。 诚然,这个世界上的政策制定者们确实让经济变得更加安全了,但是他们还有足够多的教训没有记取,足够多的事情没有做到。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形势的破裂化正使得全球大金融层面的运作变得更加困难。雷曼兄弟倒下十年后,全球金融系统依然有众多触目惊心的问题亟待解决。(费绿)[详情]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2008年9月15日,市值曾经位列美国第4的投行——雷曼兄弟因投资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不当蒙受巨大损失,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破产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被看成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引爆点。 十年前的这场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至今仍然令人心有余悸。十年后的今天,在世界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当下再回首这场危机,它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教训和启示? 有经济史学家认为,2001年的“9·11”事件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的走向,而论后续影响力,雷曼兄弟10年前的倒下,同样是“改变历史的一天”,在全球经济史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目前被视为热点的贸易战和汇率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10年前开始的那场金融危机的产物。 金融危机改变全球宏观环境 那场来势迅猛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市场的宏观环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危机限制了欧美政府解决日益加剧的不平等问题的能力和意愿。各国不但在增长方面付出经济代价,也付出了社会日益分裂的更高成本。在美国,这种改变导致右翼思潮的泛滥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对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挑战的结果之一,就是美国更轻率地对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在欧洲,金融危机带来了主权债务危机。虽然欧洲央行已经实施了10年的刺激政策,但一些欧元区主要经济体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10年前的那场危机同样也改变了中国。在这10年里,中国经济不仅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在席卷全球的衰退潮中,中国发挥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与推进器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通过贸易和投资,中国有力地帮助世界多国走出危机。 外汇储备多元化成趋势 就危机的影响而言,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已经被十年前的危机所撼动。量化宽松是金融危机的一个明显而直接的结果,从“直升机本(·伯南克)”到“德拉吉火箭炮”再到“安倍三箭”,全球主要央行打开“军火库”的结果是人为制造出流动性。尤其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也永久性地损害了美元的信誉,让握有美元者更加坚定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途径,不愿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一些国家通过货币互换,努力避开美元而实现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防范金融风险 监管不能缺位 另外,市场监管规则的重写则是金融危机留下的一份难得的“礼物”。以往,一些国家的监管层会认为市场自身更具有判断风险的能力,倾向于将大量的风险交由市场的自我纠错机制来解决。但市场监管缺位的可怕后果被金融危机清晰地放大,金融监管层对未能有效发现风险点、并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巨大的责任,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此金融危机之后,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陆续出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目前金融稳定的基础。不过遗憾的是,银行业“大到不能倒”的规则仍没被重写,而且一些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规模甚至比金融危机前更大。 世界经济需要各方共同呵护 在10年前的那场危机中,各国得出的宝贵经验是:要应对全球危机,就需要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携手行动,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提供动力,增进合作,促进普遍繁荣。在历尽风险之后重新稳固下来的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应该得到各国的珍视,做世界经济负责任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尤其是在民粹主义驱动的单边行动卷土重来的时刻,更需要各方努力呵护和加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能够惠及更多人。 危机已经爆发十年,一些国家的经济延续了复苏的势头,甚至增长态势可能比危机前的水平还要好。因此,不少人已经患上健忘症,忘记了十年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携手同行、同舟共济的一幕。甚至觉得自己今天的复苏,完全是一己之力。诚然,某些人确实有那样的天性,好了伤疤忘了疼。但这不会没有代价。忘记历史,很可能会让历史再次重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些人或许可以搞单边主义,但带来的后果未必是单边的。目前,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出现泡沫的迹象,金融市场的风险也在积聚,一些新兴市场的资产遭到抛售,这些都增加了危机再次降临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重温10年前那场危机的“病因”和痛苦总结出的“药方”,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循环。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亚宏[详情]

金融危机十年 被接管的美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命运几何
金融危机十年 被接管的美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命运几何

  十年前,在金融危机来袭之际,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不得不接受政府救济和接管。从那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危机,美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监管措施。“两房”在这十年中改变了多少? 房地美和房利美不直接提供抵押贷款服务,但是它们让出借方们能够“制造”抵押贷款:通过购买“两房”的贷款,并将其包装成担保债券,来让投资者购买。这就是出借方向买房者提供贷款的方式。 十年前,房地美和房利美在抵押贷款中占据至少40%的份额。当房地产市场崩溃时,美国政府决定注资2000亿美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以防“两房”破产进一步重创本已深陷困境的楼市。然而美国政府名义上是暂时“托管”,但如今,房地美房利美依然没有解脱出来。 美国考恩华盛顿研究集团房地产政策分析师贾瑞特·赛波格:美国政府的做法确实帮了忙:房地美和房利美限制了银行贷款,人们被限制购买抵押贷款证券,联邦住房管理局也按照计划中进行扩张。所有的都奏效了,并且人们以为会持续几十年的房地产危机仅仅持续几年,而房价也开始迅速地回升。 在托管之下,房地美和房利美从财政部获得资金,但是他们被要求向美国政府支付所有的利润,十年后,美国政府获得了利润回报: 房地美和房利美从财政部一共接受了1914亿美元,但是它们如今已返还2797亿美元,以及883亿美元的净利润,并且他们还在继续支付。今天的市场与十年前已经大为不同。 CNBC记者戴安娜·奥力克:借款现在又开始兴起了,特别是在上涨利率背景下的高价房地产市场中。出借方开始提供更多创新性的借款产品,但是最不同的一点是,现在借款人需要出示他们的收入并证明他们有还款的能力。 [详情]

雷曼兄弟倒闭10周年:历史灰烬深处有余温
雷曼兄弟倒闭10周年:历史灰烬深处有余温

  雷曼兄弟倒闭10周年:历史灰烬深处有余温 十年前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也标志着本次危机大幕的拉开,而本次危机的规模和持续期几乎和上世纪的“大萧条”相当,因而危机初就被贴上了“百年一遇”的标签,而回望金融危机爆发迄今的10年间(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次贷危机爆发,而2008年9月15日,雷曼的破产则标志着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围绕危机和反危机的诸多单一话题,像一颗颗串珠被挖掘出来,几近穷尽。由此,把这些散落的串珠穿联成彼此联系的“纵贯线”,就有了现实基础。 至于说穿联的必要性。“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危机初期,我们的第一应激反应就是回望上世纪“大萧条”实况,为的就是向历史索要危机可能的路径;而危机本身又是经济运行中人性最为集中的展现,不然牛顿怎会感慨“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那么反危机能否顺畅则取决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尽快重建,由于“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只要能抓住余温,经济之火就可重燃。 因此,对过去10年经济运行逻辑的梳理,就成为一件既必要,又可行的事,意义不仅在于当下的“内省”,更在于未来不时之需的“参照”。 本次危机祸起美国房地产泡沫,背后则是次贷[注: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即“次级按揭贷款”。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为首金融扩张失序下,房地产市场和各类金融市场的过度纠缠和捆绑,加之危机前市场已习惯了多年的“歌舞升平”,所以当泡沫破裂,资产价格开始大幅缩水,经济顿陷“惊慌失措”之中,融资条件收紧之快超过危机前的扩张速度。面临市场的突变,人们仿佛是首次领略到“资产波动——负债刚性”经济规律的威力,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开始“竞赛式”的缩表,以求在自身资产流动性没有完全丧失前,尽最大限度地削减负债。而当所有微观经济主体均以此来理性来保全自己“信用好人”形象时,集体非理性的“合成谬误”应运而生,结果必然是出现负的经济产出缺口,通缩、失业等问题相机而至,经济轨迹面临由“衰退”坠入“萧条”的巨大风险。 美国经济运行逻辑 数据来源:作者制作 “大萧条”的回望,结论显而易见——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反危机”。至于说,完全依靠市场自行出清来等待经济转机,仅能作为理论分析来为现实提供参考。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政府的公共行为越来越依托于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持续运转,当危机几近要摧毁这个运动体系时,政府必须出手干预和纠正。 由此,我给反危机下了个定义:通过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非市场化手段),来阻止经济增速自由落体的下降,阻止市场运转的猝死,修正市场失灵的促发因素,明确退出反危机的条件。通俗的讲就是:先救火,后防火;进的来,出的去。 以美国为例,来观察上述四步反危机路径。 ①先救火。2008年9月15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同日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当时全球金融市场是用“金融海啸”来形容此突变,加之AIG、房利美、房地美等金融巨头均距破产也是一步之遥,市场变得人人自危。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当务之急就是稳定人心,因此在经过激烈的政治博弈之后,美国财政部启动了资产救助计划(TARP),美联储相继实施零利率(ZIRP)和量化宽松(QE)的宽松货币政策。 ②后防火。针对诱发本次危机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其金融监管体系,对微观主体的风险偏好进行了引导和纠偏。 ③进的来。为了更好的达到反危机效果,尤其是在“攻占华尔街”的压力之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在政策协调方面,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工作,同时在本次危机以来,建立了与市场、公众的常规沟通机制,并且就反危机路径、措施等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实现修复经济产出缺口、稳定市场预期等反危机目标。 ④出的去。在反危机过程中,除了填补危机下的缺口之外,更为重要是反危机措施的有序退出,在此环节,美联储堪称典范——明确告知市场退出触发条件,反复沟通退出时机和路径,基本实现了政策转向未给经济带来额外不利影响。 以上就是危机10年来,美国经济运行的“纵贯线”,现在美国经济的复苏景象(经济已持续108个月扩张),表明其反危机路径的有效,而同期凡是在防火和救火、反危机进与出的路径上混乱不清的经济体,其反危机后果均是新问题比当初想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相信与“大萧条”一样,本次危机必将成为宏观经济殿堂的另一座圣杯,仅一条“纵贯线”是远远不够的,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仍需要时间的发酵,才能被充分认识。[详情]

雷曼倒塌十周年 全球央行的十字路口
雷曼倒塌十周年 全球央行的十字路口

  来源:港股那点事 作者:Jessie 今天9月15日,是个周末,想必广东地区的朋友都囤好了泡面、火腿与瓜子,等着风暴的来袭。这个月全球都在台风,至于即将登场的“山竹”,画风感受一下。 10年前的今天是个周一,也有一场袭击全球的风暴,画风是这样的。 你是不是以为他们是在台风前撤离? No,他们不是在风暴前撤离,他们已经在风暴里了。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上图是雷曼兄弟的员工离开办公室的场景,他们失业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还有更多的人失去了工作。(下图:美国失业率) 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收入,许多人还不起月供,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房子。 而房子,正是这场风暴的风眼。 现在我们经常提到危机十年了,不过要给全球金融危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的话,那非雷曼时刻莫属了。 所以,我们在“山竹”的风暴中来复盘一下这场过去整整十年的全球风暴。 1 雷曼时刻 2008年9月12日(周五)晚上,美联储邀请了一众大型金融机构的CEO来纽约储备银行开会,目标是达成一个能够救助雷曼的协议。 这个场景,穿越百年,一直在不同的国家上演。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的金融恐慌,摩根把一众银行家关在屋子里,要他们拿出钱来挽救危机。 1913年摩根去世,1914年11月16日,美联储正式成立,打开了摩根家族的大门,从此央行替代了摩根,在危机的时候组织救助。 雷曼当时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行,排名第五的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就出事了,在美联储的援助下,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贝尔斯登的事情了结后,市场一度平静了一段时间,道指2007年10月掉头,2008年3月下旬开始反弹,到5月一度距离高位仅7个百分点。 但好景不长,市场很快找到了新猎物,盯上了雷曼。 当天晚上潜在的买家有两个,一个是美国银行,一个是英国的巴克莱银行。BUG是这两家都发现雷曼的资产有毒,毒性不是一般的强,他们要求美国政府提供400亿到500亿美元的资本。 美国政府也是头疼,之前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已经动用巨额资金救助了贝尔斯登和两房,政治压力非常的大,三天两头的要去国会参加听证会,饱受折磨。所以,雷曼上面美国政府也只想私人资本来,不想出钱了。 2008年9月14日(周日),美国银行明确表示放弃收购雷曼,因为它盯上了美林,雷曼倒掉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第三大投行美林。而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也担心雷曼的毒,不批准巴克莱银行的收购。 于是没辙了,雷曼只能破产了。 2008年9月15日(周一),雷曼申请破产。当天,道指跌4.42%,是美国7年来股市最大的单日跌幅。因为美林被收购了,剩下的两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跌超12.5%。 最夸张是的是AIG,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跌掉了60%。没错,60%!9月12日(周五),AIG跌掉了30%,9月15日(周一)跌掉了60%,两个交易日AIG的股价从321美元到87美元。 为什么AIG会这么惨呢? AIG做的是保险的生意,本来只是普通人的保险业务,不过它的管理层发明了新的玩法,反正是做保险,就帮许多债务也做了担保,发行了天量的金融衍生品CDS。雷曼破产后,更多的债务将会违约,AIG收了这么多年保费,现在要承担的债务也就成了天文数字。 而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如果破产,那会是什么景象? 雷曼倒下后,还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货币市场基金出现亏损。 我们今天很难想象货币市场基金会亏损,但当时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主要储备基金,跌破了1美元的面值,原因是它投了7.85亿美元在雷曼的商业票据上,雷曼破产后,这些票据变得一文不值。 这导致了投资者大量的恐慌性赎回,到周二,也就是两天时间投资者赎回了400亿美元,几乎等同于这只基金价值的三分之二,随后几天,挤兑波及其他货币基金。 几乎所有市场的流动性都消失了。 2 杠杆的凶残 这场风暴的风眼是房子。 美国的房价,跟我们的一样,基本上也一直在涨。进入新世纪后,美国人终于相信房价再也不会跌了,于是房价的上涨速度变非常快,从2000年到2006年见顶,上涨了65%(嗯,跟我们比还是太小巫了,这个涨幅我们一年就可以完成)。 会涨得这么快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民主政府的野心,希望居者有其屋,也有民众的盲目乐观。美国70年代通胀问题,80年代萧条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之后,美国重新走向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光明道路。长期的增长,不仅带来了收入的增长,还提升了民众对未来的乐观。 于是美国民众开始愉快地加杠杆,因为房价一直涨,这个里面,加杠杆的很愉快,放资金的也很愉快,政府也很愉快。 为了有更多的资金借出,金融机构们想出了新的玩法,这就是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投行们把民众的房贷证券化后再卖给投资者,而且卖到了全球各地,这就把更多的人卷进来了。因为收益率不错,投资者也很愉快。 由于大家都愉快,银行就想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愉快呢?所以申请住房贷款的条件不断被压低,包括零首付,更多人加杠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从而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2004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但房价的美妙音乐直到2006年才停止。 2006年美国房价见顶,之后房价下行,抵押贷款的拖欠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原本稳赚不赔的生意开始亏钱。 2007年6月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基金涉足次级贷款市场的基金出现重大亏损,无法赎回。7月31日贝尔斯登宣布这两只基金倒闭。 2007年8月美国就业机会减少了4000个,这是2003年来首个出现下跌的月份。 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降低利率0.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原本下行的股市重新上扬,并在10月份创出历史新高。 从美股当时的估值来看,与2000年的泡沫不同的是,它确实不贵,2007年1月标普500的估值是17倍,2008年1月是21倍,不能说便宜,但绝对算不上泡沫(如今也是,估值大概在24倍左右)。所以,即使新高也没什么的,恐怕当时没有人想到一场股灾即将来临。 但泡沫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看,PE=市值/盈利,一个是显性的,即高得不可思议的市值,这是大众所能常见的泡沫。另一个带有隐蔽性,即泡沫化的盈利,由不可持续的杠杆推动。如果盈利消失了,看似不贵的估值立即就变高了。 今天许多人担心美联储加息,但相信我,如果美联储降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美联储降息,意味着经济中出现了逆风的因素,而坏消息一旦出现,从来不会露个鬼脸就消失的。 这就是后面发生的,2007年10月24日,美林(当时第三大投行)宣布了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23亿美元,2007年11月4日,花旗宣布减记旗下80亿到100亿美元与次贷相关的资产。 雷曼一直不肯减记,直到2008年6月,雷曼宣布二季度亏损28亿美元。 当杠杆不可持续后,盈利也就变得不可持续。雷曼时刻其实就是一场以破产的方式进行了去杠杆,而雷曼破产所造成的恐慌导致大量的投资者都在收回资金,这就是短时间内狂风暴雨式的去杠杆。 加杠杆是创造货币的过程,而去杠杆是消灭货币的过程,雷曼时刻,瞬间大量的杠杆被去掉,经济体里的货币快速消失了。 这点我们可以看美国的M2货币乘数,几乎是断崖式暴跌,2008年8月是9.1,到2008年底,只有4.92了。货币消失了,资产价格当然支撑不起。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美联储的那几轮QE,美国的货币将紧缩成什么样。 去杠杆所造成的信贷紧缩,最终让金融领域的危机走向实体领域的危机。2008年三季度美国经济萎缩了2%,四季度经济萎缩了8.2%,2009年一季度又萎缩了5.4%。当盈利消失了,所有便宜的股票都被杀死了,原本不贵的估值就变得相当贵了。 3 央行的十字路口 这场危机起于美国的次贷,在雷曼倒闭后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在欧洲还分化出欧债危机,而在中东则上演了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这场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的最大危机。 比较好玩的是2006年1月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他几乎就是为这场危机准备的,他之前对大萧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崩溃与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导致了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所以在十年前的那个十字路口上,在他的带领下,全球央行都把自己推进了前所未有的未知状态:不仅把利率降到了0甚至负的,还前所未有的扩张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伯南克在2009年到2013年一共进行了三轮QE,和一轮扭曲操作。2013年12月开始逐月缩减收购规模,2014年10月彻底结束收购计划。 这些操作之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2008年9月,美联储的总资产只有0.96万亿,到2014年10月超过了4.5万亿,2017年开始缩表,目前降到了4.2万亿美元。 这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吓坏了,一想到这么庞大的资产,第一反应就是超级通胀要来了。不过至少到目前,通胀还没有影子。 另一个担心的是,一想到这么庞大的缩表,资产价格分分钟要崩,但也还没出现。 主要的原因还是货币乘数,央行创造的基础货币是通过货币乘数再放大的,如果M2乘数没起来,货币总量的增加并没有基础货币扩张那么恐怖。而如果M2乘数逐步增加,抵消了缩表的影响,货币总量并不受影响,自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现在还很难评价伯南克的政策,毕竟缩表还没完成,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是经济恢复的最好的,欧洲与日本在量化上束手束脚,表现不如美国。 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在当时世界末日般的金融废墟上,美国竟然走出了百年来最长的牛市,是主要市场表现最好的。多数国家都走出了08年来的深坑,不过我们还在坑里。 相信目前中国许多投资者都担心美国股市崩掉带给中国股市的压力。 从估值上面来说,美国标普500的估值大概是24.8倍左右,不便宜,甚至剔除2000年与2008年异常估值,这个估值是过去百年的估值区间上限。过去美国的估值大概是16倍左右,目前24.8倍看上去是非常高的,但简单的这样比较是有问题的,因为没考虑利率。目前美国利率是历史低位,所以考虑利率因素,这个估值不算便宜,但绝对说不上泡沫。 不过我们也说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股市的估值也一样不贵,20多倍。但随后的盈利消失让这个估值立即惊人。 目前是否存在让盈利消失的宏观恶劣环境呢?不知道,预测宏观是个算命的事情。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新兴市场的压力。因为过去十年美国带领下的全球放水,利率比较低,新兴国家的美元债急剧上升。 现在随着美国加息,美元升值,这些国家的货币承压,贬得非常厉害,然后悲催的是明后两年有一波债务到期高峰,是否会发生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还是且看着。 然后还有美国与许多国家贸易冲突的不确定性。 在这些背景下,对今天的央行来说,怎么处理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又是一个十字路口了。拿捏的不好,或许是像喊了很多年“狼来了”的通胀,或许是又一个危机。 4 结语 码完这些字,本年最强的飓风“山竹”还没有来,深圳一片平静。但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来,因为今天的先进技术已经能够让我们捕捉到它。 遗憾的是,尽管人类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厉害,我们仍然捕捉不到金融危机发生的迹象。雷曼倒闭十年了,美国股市也涨到了第十个年头,总让人觉得一场大危机将要到来。 然而,从来不是我们找上了系统性危机,而是系统性危机找上了我们。 不过吧,金融市场从来没有逃过周期,无论人类对它进行了多少预测,进行了多少防范,危机总是突然间敲门,承平越久,越是世纪大危机,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们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毕竟2008年金融危机后是百年来的最长牛市。 但你要享受这场牛市,是先要活着的。所以,目前这个环境下,不要用杠杆压死了自己。 你知道,台风会压垮房屋,一方面是台风的威力,另一方面是房屋的结构性缺陷。 [详情]

雷曼十周年伤痛难平 以史为鉴三大经验三大教训
雷曼十周年伤痛难平 以史为鉴三大经验三大教训

  原标题:以史为鉴 雷曼十周年伤痛难平 警惕资产管理业成为新的大而不倒 中国基金报 10年前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深陷困境,申请破产保护。这场银行体系内的危机开始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美国政府允许全球型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数天之内该股票疯狂下跌,开始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影响了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房利美,随后波及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若仍由此发展而坐视不管,银行挤兑,金融萧条最终会让数百万人失业。不得以,美国政府最后只得被动输血,在输入上万亿美元进入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并在财政刺激上花费了上千亿美元后,美国政府才得以阻止这一1930年大萧条以来的最恶劣金融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 巴菲特在近期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从金融危机中我们学习到,在特定的恐慌中我们都是多米诺骨牌,我们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巴菲特表示,监管者对于金融体系的修复面临巨大压力非常巨大,他对包括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财长保尔森以及当时的总统布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这次危机的影响持续至今,仅仅在美国约有1.4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在危机中被永远抹去,而而且穷人从中遭受更多的损失。这次促使金融体系运转所付出的巨额经济成本,使得发达国家政府陷入自二战以来最深的债务困局,并且使得中央银行疲于应对下次到来的经济衰退。此外,民粹主义由此开始影响发达国家,并把特朗普总统送上了总统位置,使得民众对政府的声望降到了一个低点。 全球最大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的安联欧洲首席经济顾问埃尔 - 埃利安认为,美国仍然没有从雷曼兄弟倒闭中学到足够多的教训。考虑到这次危机的规模,其教训本应该被政治家、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所时时铭刻在心,但令人吃惊的是,很快这些经验都被遗忘,而且美国金融体系依然相当脆弱。 在这次危机后,他对于资产管理行业集中度快速提高,一些风险产品面临的流动性问题特别关注。不过,仍然有一些经验从这次危机中被吸取。他表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有三大经验值得总结: 经验一:促成更加健全的银行体系。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对资本缓冲垫的加强以及更加负责任对待资产负债表,都开始实行了更好的流动性管理,这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都不再存在主要的系统性风险。这并不表示每个国家和每间银行都是安全的,但银行不再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 经验二:促成更加健全的支付和结算体系。 银行体系的健全,降低了交易和支付环节中出现所谓“突然停顿”的风险。这意味着由于对对手方的缺失信任,锁死最基础的金融交易,并导致经济瘫痪的风险已经大为降低。 经验三:更加优化的国际合作。这次危机显示了各国政府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危机管理的合作,更需要加强预防措施上的合作。这其中的步骤就包括加强监管合作,更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共享,更加有效的监督在国际间活跃的银行等等。个别国家都开始增强包括宏观和微观层面审慎的监管措施。 此外,也有三大教训值得汲取: 教训一:全面内生性的增长仍然没有出现。政策制定者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引起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不可忽视的是,这其中包括了结构性和长期性的因素。一些传统观点从开始就阻碍了政策制定者,去设计并执行能够促进内生性和快速增长的措施。等到观念改变,政策窗口已经缩短。至到今天,许多发达国家也没有能够采取足够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教训二:金融体系内错误的激励机制没有改变。 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仍时时爆出抓人眼球的不当行事件,这可看出一些金融体系的激励措施仍然有改进空间。这些机构需要进一步控制风险不当行为,对不可容忍的金融操守严厉追责,并降低过高的金融薪酬支付体系。 教训三:资产负债表缺乏足够的耐心。将具有风险的证券资产放入隔离的资产负债表中,是控制大型金融风险的关键。这在财富分配方面令人着实担忧,这其中就包括了更多考虑企业利润而不是提高工资,更多偏好金融机构而并非实业企业,更多考虑富人利益而非穷人。这都降低了在未来风险产生时,资产负债表工具的可用程度。 同时也带来了三大意想不到的结果及影响,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大而不倒”并没从金融体系中根除,以美国为首的资产管理行业的集中度还在进一步提高。 影响一:金融机构大则更大,而小变得更加复杂。危机爆发后,针对大型银行已经采取了更多的措施来防止出现风险扩散,尤其是美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较大改变。但金融机构大则更大的现象还在继续上演:其中一个最著着例子就是资产管理行业更加集中: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成长,往往是以吞并中型资产管理公司为代价。美国基金行业中强者恒强的局面没有发生改变。同时小型金融机构则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快速成长,但是他们变得更加复杂,且至今还没有经历过经济下行周期。 影响二:金融风险演化并转移到未受监管地带。市场结构的改变关系到另一现象:金融风险演化并转移给非银行体系,尤其是在数年来全球充裕的流动性和市场低波动性的影响下,市场对流动性供给有过高期待,而且对于低波动性也认为理所当然。一方面,这种观念就体现在金融产品供给不断丰富,这包括了市场上不断增长的ETF。而这些基金产品承诺能够保证交易时间实时赎回,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市场可能遭受流动性危机的情况。 影响三:金融政策灵活性降低。 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发达国家,他们的银行利率仍然贴近0或者类似,这意味着当再次出现风险时他们将没有利率工具可以使用。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庞大,且债务水平也显然高于08年金融危机。即使政策制定者有足够的意愿,但他们手头管理危机并从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和十年前相比,却是减弱了。 华尔街同时也仍有许多其他不同的观点,如:量化宽松政策确实奏效:任何人试图从雷曼兄弟倒闭中吸取经验,都应该了解到有两个关键步骤阻止了美国银行业的破产,最著名的就是银行业大而不倒,最重要的就是量化宽松。 其二,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美国老百姓。雷曼兄弟倒闭10年后最明显的就是许多普通老百姓的口袋被掏空。尽管还不知道下一次危机在何时发生,但这次危机中获取的教训就是散户投资者应该把钱在口袋里管好,以免费被更精明的玩家骗走。 其三,欧洲银行家是这次危机中的大输家。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欧洲银行业久久难以复原,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美国一家苹果公司的市值就接近于欧洲48上市银行的市值总和。 其四,量化宽松政策也存在许多负面评价。在许多方面,外界对于全球央行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的评价都是正面的。但是从美联储到日本央行,却不知道何时结束10年以来的宽松量化政策。宽松量化政策刺激热钱进入金融市场并导致其迅速膨胀,目前全球的债务负担达到了惊人的250万亿美元。 此外,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许多人认为金融危机后的应当是一个三连幕的演出,华尔街银行和美国经济首当其冲;其次则是影响到欧洲多国,尤其对许多国家的主权债产生影响;最终开始影响到新兴市场,这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中国在2008年后的借贷泡沫。不过, 结局并非所想象的,雷曼兄弟加速破产后却使得新兴市场更加平稳。 [详情]

末日博士列出十大理由警告:2020年将爆发金融危机
末日博士列出十大理由警告:2020年将爆发金融危机

   原标题:“末日博士”鲁比尼列出十大理由警告:2020年将爆发金融危机 “末日博士”鲁比尼周四撰文表示,在我们纪念雷曼兄弟倒闭10周年之际,人们仍在就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后果、以及为下一次危机做了什么准备以及吸取到什么教训辩论不休。 但展望未来,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会引发下一次全球衰退和金融危机,以及将在何时发生。 鲁比尼认为,目前全球扩张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因为美国有巨额财政赤字,欧洲仍在复苏道路上。但到2020年,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的条件将会成熟,或迎来新一轮金融危机。 2020年发生金融危机的10大理由 首先,目前推动美国经济年增长率超过2%的财政刺激政策是不可持续的。到2020年,刺激计划将消耗殆尽,届时将把经济增长率从3%拉到略低于2%。 其次,由于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时机不佳,美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过热状态,通货膨胀正超出预期。因此,到2020年,美联储将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2%提高到至少3.5%,这可能会推高短期和长期利率以及美元。 与此同时,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也在上升,而不断上涨的油价正加大通胀压力。这意味着其他主要央行将跟随美联储走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这将降低全球流动性,并对利率构成上行压力。 第三,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全球贸易争端几乎肯定会升级,这将导致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 第四,美国其他政策将继续加大滞胀压力,促使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特朗普政府正限制向内/向外的投资和技术转让,这将扰乱供应链。 这将限制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而需要维持增长的移民进入美国,阻碍了对绿色经济的投资。同时并没有解决供应方面瓶颈的基础设施政策。因此一旦出现调整,流动性不足和贱卖/低估的风险将变得更加严重。 第五,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当其他国家认为有必要对美国的保护主义进行报复时,增速可能会放缓。已经脆弱的新兴市场将继续受保护主义和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六,由于货币政策紧缩和贸易摩擦,欧洲经济增长也将放缓。此外,意大利等国的民粹主义政策可能导致欧元区内部债务不可持续。政府与持有公共债务的银行之间仍未解决的“恶性循环”,将放大这个风险分担不足、不完整的货币联盟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另一场全球衰退可能会促使意大利和其他国家彻底退出欧元区。 第七,美国和全球股市存在泡沫。美国的市盈率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50%,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的估值已经过高,而且鉴于其低收益率和负期限溢价,政府债券也过于昂贵。随着美国企业杠杆率达到历史高点,高收益信贷也变得越来越昂贵。 此外,许多新兴市场和一些发达经济体的杠杆显然过高。商业和住宅地产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出现价格过高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乌云密布,新兴市场股票、大宗商品和固定收益资产的调整将继续。前瞻性投资者已经开始预测2020年的将出现增长放缓,市场将在2019年重新评估风险资产。 第八,一旦出现调整,流动性不足和贱卖/低估的风险将变得更加严重。中间商减少了做市和仓储活动。高频/算法交易将增加“闪电崩盘”的可能性。固定收益工具也越来越集中于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和专用信贷基金。 在规避风险(risk-off)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的金融部门将无法再以美元计价的巨额债务作为安全资产。随着通胀上升和政策正常化的进行,各国央行在后危机时期提供的支撑政策已经不再可靠。 第九,尽管美国经济增速达到4%,特朗普仍在攻击美联储。但到2020年选举年,那时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到1%以下,失业也会出现。特朗普制造外交危机来“左右局面”的可能性将会很高,尤其是如果民主党今年重新执掌众议院。 因特朗普早已挑起了全球贸易争端,且不敢攻击拥有核武器的朝鲜,他最好的目标将是伊朗。通过挑起与伊朗的军事冲突,他将引发与1973年、1979年和1990年油价飙升不相上下的地缘政治冲击。不用怀疑,这将使得即将到来的全球衰退更加严重。 最后,一旦上述完美风暴出现,能解决危机的政策工具却极度缺乏。大规模公共债务已经限制了财政刺激的空间。更多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受到资产负债表膨胀和降息空间不足的限制。在民粹主义运动死灰复燃、政府几近破产的国家,金融部门的救助将是效果甚微的的。 特别是在美国,议员们限制了美联储向非银行和外国金融机构提供美元债务流动性的能力。而在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正使得推行欧盟层面的改革、建立必要的机构以应对下一场金融危机和衰退变得更加困难。 与2008年不同的是,当时各国政府拥有防止经济衰退所需的政策工具,但在目前总体债务水平高于上次危机的时刻,那些必须面对下一场衰退的决策者将束手无策。当危机到来时,可能会比上一次更严重、更持久。(编辑:王梦艳)[详情]

孙明春:雷曼破产很可惜 下轮危机或在2020年
孙明春:雷曼破产很可惜 下轮危机或在2020年

  2010年9月24日,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举行的雷曼兄弟收藏拍卖会做准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标题:金融危机十周年②│孙明春:雷曼破产很可惜 下轮危机或在2020年 原雷曼兄弟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一旦减税效应过去,美国经济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滑,而新兴市场和欧洲都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一时间节点大概率在2020年。 十年前的今天,2008年9月15日,创立于1850年的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当日,市场信心一泻千里,自2007年逐渐深化的次贷危机就此演变为金融海啸,进而发展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消息传出的前一天晚上,时任雷曼兄弟亚洲高级经济学家的孙明春在香港和他的同事们聚餐时,还以为第二天会宣布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收购雷曼兄弟的消息,没想到早上起来却得知,美国银行最终收购的是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两者后合并为美银美林,而雷曼已经申请破产保护。 “虽然总公司不在了,但大家还是各在其位,有些与客户相关的岗位,如销售、前台,还在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消息。”孙明春对界面新闻回忆到,“客户都很着急,有的有资产在雷曼兄弟,有的是交易还在这里。” “那段时间,尽管楼下围满了记者,但实际上,整体仍然有序,可以说井井有条。”他说。 一周后,2008年9月22日,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野村证券宣布收购雷曼兄弟在欧洲、中东、亚洲区包括日本、澳洲和香港的业务。在这之前,孙明春和他的同事们也在积极寻找出路。 “当时有人来找,(被找的同事)会告诉对方,‘要我可以,但要把我们团队都要过去’。”回忆当年,孙明春颇有感慨地说,“这个过程其实挺感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雷曼这个团队非常好。”孙明春至今仍和他当年雷曼香港的同事们保持着联系,今晚他们又将聚在一起,为纪念十年前的那一天。 雷曼亚洲被野村收购后,孙明春先是担任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第二年被任命兼任中国股票研究主管。2010年11月,孙明春离开野村加入大和资本,担任中国研究主管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2013年,他从卖方进入买方,参与创立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孙明春在香港创立博海资本有限公司,现任博海资本董事长、投资总监兼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受美联储不断加息、缩表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再现货币危机,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心也随之再起。近日,关于十年前的那场危机、“十年一轮回”的魔咒、金融监管等话题,界面新闻对孙明春进行了专访。 雷曼兄弟倒闭“可惜”了 界面:美国次贷危机是怎么演变为金融海啸进而发展为全球危机的? 孙明春: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金融衍生品链条。原先次级抵押贷款的市场规模并不大,整个次级贷款也就三四千亿美元,即便全部出问题,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对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形成的冲击应该是有限的。后来住房抵押贷款被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y,简称MBS),这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在证券化的基础上,又做了CDO(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也就是所谓的分层。 举个例子,把100元的MBS分成八类、九类或十类,其中有最安全级也有最不安全级,最安全级的那些可以以3A级投资卖出去,原来不能买的投资机构如退休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也可以买了。高风险的产品,有些被对冲基金买走了,有些因为卖不掉,投行被动持有,有些因为收益率高,投行主动持有。这样一来,风险就转移了。不停地打包加杠杆,还做了CDO的CDO,也就是CDO的二次方、三次方,原本三四千亿美元的底层资产,最后放大到几万亿美元。 在次级贷款不断加杠杆的同时,AIG(美国国际集团)还为此做保,有机构担心次贷违约,就在AIG购买一份保险,作为对冲。但是次贷危机爆发后,AIG根本赔不起。 界面:雷曼是这次危机的一个关键点? 孙明春:是的。其实,如果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没有被救的话,可能金融海啸从那时就开始了。但是,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暂时避免了一场系统性危机。(注:2008年3月,美联储决定通过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以缓解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危机)。 在这之后,市场猜测谁是下一个倒下的,雷曼这个时候出现流动性问题。流动性其实就是一个信心问题,当大家注意到下一个有可能是谁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先把钱从那里抽走,免得遭受损失。 但是,雷曼毕竟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投行,上上下下有很多交易对手,覆盖了固定收益、股票等,还有很多对冲基金,他宣布破产后,整个金融秩序就全乱套了。此后,美国国会虽然也批了一些救助基金,但量很小。市场起初并不买账,一直到2009年3月份,市场才慢慢起来。 界面: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雷曼呢? 孙明春:从政治上来讲,当时美国政府,财政部和央行想去救助确实很难,因为来自国会的压力很大。贝尔斯登3月份被救后,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指责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华尔街,认为华尔街的“坏孩子”应该得到教训。同时,在经济学理论上,要是不惩罚一个坏孩子,道德风险也会很大。 但等到雷曼宣布破产,由于链条断裂,更多的金融机构风雨飘摇,尤其是AIG,这时候,大家意识到雷曼倒闭这事儿影响非常大。 从成本上来看,让雷曼倒闭有点得不偿失。2008年以来,全世界央行大规模放水,付出更大的代价救其他企业、金融机构,同时也付出了更大的成本和流动性来恢复市场信心、解决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这些代价远远大于当年若是救雷曼所需要的代价。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能说所有的投行,但绝大部分的投行都存在流动性问题和资不抵债的问题。现在对此也很难做一个黑白评价。我觉得,只能说可惜。如果雷曼能活下来,我相信到今天,它仍然会是全球排在前列的投行之一。 下一轮危机也许在2020年 界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8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又陆续发生货币危机。“危机十年一轮回”的说法越来越流行,真的有这样的魔咒吗? 孙明春:肯定是没有的,现在算是碰巧吧。回头去看全球金融市场,过去几十年,每年都会发生很多事,到底哪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委内瑞拉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算不算?2016年年初,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的价格跌成了什么样子,那么多商品公司都要破产了,这算不算? 而且,今年是不是发生问题还不敢说,也许这一轮要到2019年,也许是2020年。另外,2008年的危机,其实在2007年的时候,次贷危机就开始了。以2007年为起点,那这一轮应该在2017年就开始了。 界面:您刚刚提到,下一轮危机也许会在2019年、2020年发生,为什么? 孙明春:我觉得今年可能属于预演,甚至明年也可能是预演。因为当前美国经济强劲,很多新兴市场受益于美国这个全球需求大国,这对他们的外需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经常账户还是货币,都由此受益。另外,欧洲经济也不差,它受美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如果美国经济不出问题,欧洲经济也不会太坏。反之,一旦美国需求突然下来,新兴市场和欧洲都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原本存在的问题又会浮出水面。 因此,最关键的还是美国经济,而美国经济本身很强,在此基础上又减税,相当于加了把虚火,一旦减税效应过去,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滑。目前,美国资产价格也就是股票价格并不便宜,尽管我不认为它是泡沫,但仍属于偏贵,一旦信心有变化,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虽然会有调整,但不会有危机。它的各个方面,至少现在看来,都很健康,包括各主要行业,家庭、企业、金融部门在内,都没有看到太大风险点。但是,它可能会把新兴市场甚至欧洲拉下来,当美国经济减弱,股市下跌,其他国家可能会随之下降。我觉得这个更大的概率在2020年。 不管怎样,危机总会来的,80年代以来,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衰退,全世界还是在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每一轮放出的水都比上一轮大,利率一轮比一轮低,到2016年底,欧洲和日本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为负,全世界有10万亿美元的国债收益率为负。虽然在市场稳定、经济好转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会收缩,但收得并不够,而且每次回收货币总会出现问题,要么是自己的资产价格出问题,要么就是其他国家受损,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常常被殃及池鱼,甚至被搞死。我们虽然可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但总是避免不了摔倒。每次出问题,还是放水,这样一轮又一轮。 界面:这样一个趋势下去,感觉是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危机。 孙明春:是的,可能性很大。货币放多了,肯定容易引起通胀,过去大家想起通胀总是以为是消费物价,是CPI的通胀,回头看,其实主要是资产价格的通胀。一个人的消费总是有限的,当有越来越多的钱时,会将越来越大的比例放在资产市场上。 过去这些年放出去的货币,其实绝大部分不是进入消费领域,而是进入了资产市场。一面是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一面是劳动者收入增长有限,前者比后者高得多的多。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有资产和没资产的群体,财富差距越拉越大,这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产生社会矛盾。 监管要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界面: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金融危机再次上演? 孙明春:很难,这是无法避免的。关于这一点我体会挺深的。 首先是人性,有时候贪婪、有时候恐惧,好的时候容易过度乐观,坏的时候又容易过度悲观。这些我们在股票市场上天天可见。这是心理上的一个特征。 同时,作为投资者,还有一个制度上的原因,委托和代理的激励机制问题。举个例子,在美国传记剧情片《大空头》里,迈克尔·布瑞最早看到了问题,很早就去做空,买了CDS(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在泡沫破裂前,他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投资者不断地问他:“为什么你要买这个东西?为什么别人都在赚钱的时候,你还在亏钱?”。为了避免投资者撤资,他甚至一度禁止了赎回。 但很少有人能做到他这一点。沪指6000点的时候,你不去买,万一继续涨了呢?或者说,在2600点的,你去抄底,万一接着往下跌呢?别人赚钱的时候你不赚钱,别人没有亏钱的时候你亏钱了,投资者和上司都会非常不高兴。所以,对于在现实中操作的人而言,他要考虑很多因素。 这个时候,大家都宁愿做右侧(注:右侧交易,也就是追涨杀跌),而不去做左侧(左侧交易也叫逆向交易),无非就是想减少这种可能性。但这却很容易造成,涨的时候大家都去买,跌的时候大家都去卖。 监管方面也面临这个问题。就像之前谈到的雷曼,如果监管者能提前一步救助,可能会避免后来金融海啸发生。但监管者要考虑道德风险、政治阻力,不能在问题一出现的时候就去救助。 界面:难道不能设计一套机制,从根上杜绝危机发生的可能? 孙明春:没有办法。 首先,没有完美的监管政策。任何一个监管体系都是不完美的,它所监管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监管体制需要不断调整,有时候调整得慢,有时候调整得快,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慢。一旦监管机制追不上金融体系的变化,就可能会出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听起来非常粗浅的道理。每个国家虽然有很多监管者,但永远少于市场参与者,所谓自上而下的监管总是非常困难,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而且,收入高的市场参与者有很强的激励机制去创新,他们总是会走在最前沿,而监管部门的收入相对没有那么高,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激励。监管者不仅寡不敌众,对方还那么凶猛。 界面:过严的监管尽管降低风险却会抑制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过多又会加大风险,甚至引爆金融乃至经济危机,怎么才能避免过紧或过松,平衡好风险和效率? 孙明春:估计没有太好的办法。风险和收益总是正相关的,为了控制风险,就得牺牲一部分效率,为了得到一定的效率,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前面提到的美国次贷的那些衍生品,实际上增强了很多资产的流动性,但显然也增加了杠杆率,风险随之上升,一旦信心变化,交易方向逆转,杠杆大的出的问题大,损失也大。 但金融创新还是应该鼓励的,因为科技、经济、社会都在发展,他们对金融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金融创新需要不断进步,才能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这个过程中,确实需要平衡一下效率和风险的关系,但把握起来很难,有时真的需要承担一些风险,否则,可能会没有发展。 界面:1993—1999年,您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任职,作为曾经的监管者,您对监管当局有什么希冀? 孙明春: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事情应该是监管可以做到的,主要是两点,一是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二是要有一致性。 尽管监管要随着金融体系的变化有所调整,但还是得保持基本稳定,这样市场参与者才能形成比较合理的预期、稳定的预期,“老实人”才能不吃太大的亏。当监管政策有所调整时,调整的逻辑要一致,这样有新情况,哪怕监管未出现,市场参与者也知道应该怎么做。我觉得这两点要坚持,尤其不能搞运动式监管,那是非常坏的监管。 另外,我觉得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要有一定的平等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要“平起平坐”。当然,不是完全的“平起平坐”,这也不可能,但是对监管者而言,还是要有一个反馈机制,甚至是投诉机制,由监督机制来监督监管者。如果监管明明出错,被监管者却不能申诉,这并不合适,如果被监管者能说出监管者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讲政治正确,很多风险其实都可以避免,有些错误也不会再犯。 如果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地位悬殊太大,对监管者不敢说话,明知有问题也不敢讲,那时大家想的就不是群体,而是自己,有问题自己先跑,不会考虑到整个行业。因为地位悬殊太大,谁站出来讲,就可能得罪监管部门,将来可能会很麻烦。总之,这是一个需要通过法治去解决的问题,任重道远。 “四万亿计划”本身没什么问题 界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这两场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太多,这是为什么? 孙明春:之所以这两次危机中国都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那么开放。1998年,中国还没有加入WTO,资本项目完全管制。2008年,虽然已经加入WTO并融入了全球大循环,但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危机对中国的传染仍较为有限。 还有一点,很多人可能没有在意,其实不论是1998年还是2008年,在危机前一两年甚至更长,我们已经开始宏观调控,注意控制风险,避免过热,因此当危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过热状态,比较容易采取对策,也有空间去应对。 这一次,我们从2016年底去杠杆、防风险,有关资产泡沫已经开始提前挤压,若是有海外危机传到中国,可能会影响一些信心,但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我们已经提前把该做的功课做了,与1998年、2008年很像。 过去二三十年,整个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讲,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我们抵御危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界面:为了增强抗体,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孙明春:相对于周期型的刺激性政策,投资者更期待的是更大胆的市场化改革,如放松管制,真正意义上减税,尤其是降低企业流转税、所得税,真正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投资者现在不仅看短期,也看中长期。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成长的潜力非常大,有很多正面的因素,关键是要把机制理顺,让企业家、劳动者,能全身心投入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希望有太多的管制。 中国本身的国内市场相当大,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内需发展出来其实也够了。近些年,我们多次强调要发展内需,特别是消费,但是只靠消费并没有可持续性,我觉得还是需要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做一些资本性开支,这些资本性开支不应投入到产能过剩的行业中,而应往中高端去,也包括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 界面:说到周期性刺激政策,这些年“四万亿计划”颇受争议,您怎么看? 孙明春:我觉得“四万亿”计划本身没什么问题。2008年中央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出未来两年要进行4万亿元的投资,中央政府出1.18万亿元,其余2.82万亿元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配套支出。我觉得无论是提振信心还是增加有效需求,这个政策在当时都是恰当的。但问题是,后来失控了,各个地方层层加码,4万亿变成了20万亿、30万亿。 如果要反思,我觉得应该是“为什么我们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在还是这样,我们的体制存在什么问题? 另外,我有一点看法和大家不同。虽然这些投资里有一些无效投资、有浪费的、有回报不高的,也有可做可不做的,但是回头去看,更多的投资是对经济成长和国家发展很有意义的。 比如,“铁公机”的建设,特别是高铁。我当时在投行做首席,去路演的时候,见到的十个人中有七八个都在批评高铁——建设成本高,建好后票价贵没人坐得起,运营会亏很多钱,根本不该做。但是现在来看,高铁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好处不只是出行方便,还有上下游,包括旅游、供应链、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纵四横”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现在已向“八纵八横”升级。再比如高速公路,我们的物流之所以发展这么快,高速公路起了很大作用。还有电信网络,没有3G、4G,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高收入的互联网巨头们。 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本身不见得有回报或者说没有很高的回报,但没有它就不可能有它的下游。一些民营企业、国营企业,他们很多利润实际上正是来源于这些基础设施。比如4G,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常用的,但因此产生的利益,三大电信拿去的只是小头。 在“四万亿”里还有一个小的政策——汽车补贴,虽然补贴的钱不是很多,但从数据来看,中国汽车业就是从那时开始腾飞的,到今天我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年产销3000万辆的汽车大国,远高于美国约2000万辆的水平。 总的来看,“四万亿”对增强中国国家竞争力,对经济的转型升级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正面效益还是很大的。 界面:目前A股市场的低迷还会持续多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跌破7吗? 孙明春:现在大家的信心确实很差,股市低迷究竟还会持续多久,很难判断。但我感觉应该不会太久,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不会太久。这个判断风险很大,中国股市基本上专治不服。但现在的估值越来越合理,很多股票已经相当便宜,在信心稳定后,应该就差不多了。 至于人民币汇率,我觉得“破7”概率不大。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度贬值的基础,现在更多的是波动,而不是趋势性贬值。我认为,汇率最终还是要看经常账户,这是基本面,近几年中国经济经过转型升级,竞争力更强了,而且以后还会增强。再者,我们还有外汇管制,资本账户并没有完全放开。不管是好是坏,不管你喜不喜欢,外汇管制确实可以应对非理性的资本流动。[详情]

亚当·图兹:金融危机是如何让世界“崩溃”的?
亚当·图兹:金融危机是如何让世界“崩溃”的?

   原标题:金融危机十周年①|亚当·图兹:金融危机是如何让世界“崩溃”的? 金融史学家亚当·图兹认为,金融危机带来了民主的衰退,这是特朗普能够当权的原因之一。西方国家错过了诸如重组银行、改变体制、加强监管等一系列历史机遇,我们仍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 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如何改变了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 在新近发表的危机反思著作《崩溃:金融危机十年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Crashed: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ld)一书中,金融史学家亚当·图兹(Adam Tooze)对这个问题做了系统性的回答。这本长达600页的学术著作在金融危机十年之际出版,甫一问世,便受到了各界的极大关注。《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称它的分析是“丰碑式的”,《卫报》则将它评为“对2008年事件感兴趣的人最该阅读的书”。在华尔街、华盛顿、伦敦、法兰克福,一时间洛阳纸贵。 51岁的亚当·图兹是全球金融史领域的知名学者,目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他先后毕业于剑桥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后进入耶鲁大学担任教职。过去的很多年里,反思金融危机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很少有像亚当·图兹一样,将这场源自美国的危机放在全球的框架下来解读。长久以来学界有观点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美国的危机,几年后又出现了一场不一样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但在亚当·图兹看来,这些危机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原因是,欧洲银行早已深度卷入了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在书中,亚当·图兹不仅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了2008年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还花很大篇幅提到了它对最近十年政治形态的塑造,包括美国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中国在金融市场上的崛起等等。 近日,界面新闻就金融危机相关的话题对亚当·图兹进行了专访。在专访中,他表示,金融危机带来了民主的衰退,这是特朗普能够当权的原因之一。他指出,2008年危机中的关键干预措施在于美国将美元注入全球银行体系这一前所未有的跨国行动,这加强了美国与全球经济体的联系,但也让美元主导的格局更加固化。 亚当·图兹认为,眼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都正在遭遇重大困境,但如果今天再爆发一次全球性危机,大概率会出现在诸如中国、印度之类的新兴市场,因为这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来源。而如果危机再次爆发,他对于“美国优先”思想指导下的特朗普政权能否担当起全球的救助者表示悲观,因为现在的美国总统“会为上证股市的下跌而发推特庆祝,宣称这标志着他打赢了对华贸易战”。 他还指出,欧元区的问题是决策涣散、格局太小,他对于默克尔关于共同预算数额极低的设想感到失望,他还预测欧元区最大的风险将出现在意大利。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回看2008年危机,他发现,西方国家错过了诸如重组银行、改变体制、加强监管等一系列历史机遇。而从今天的现状来看,我们仍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 金融危机导致了民主的衰退,余震之一是把特朗普送上台 界面新闻:您在新书的引言中提到,我们从2008年金融危机被挽救出来,但也在那之后的十年里付出了持续的代价。今天,这些恶果正逐渐显现在欧美的民主土壤之上。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您看来,我们付出的代价具体是什么? 亚当·图兹:我有时会把它比作一场地震。冲击以大西洋两岸的欧洲和美国经济为原点,一路扩散,进而波及到全世界。冲击的严重性当然取决于你距离震中有多远,但它也取决于你的政治体制是否稳健以及该体制对危机作出了何种反应。世界各国对此的反应是多样的,冲击所造成的损害也是各异的。 就民主制度而言,它在多个层面上导致了民主的衰退。首先,金融危机给那些技术官僚式的决策者赋予了本不属于它们的权力,这些金融专家们的合法性更多是源于专业技能而非民众的政治支持。他们在危机发生后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基本思路是通过动员公共资源来稳定那个以私有利益为基础的系统。由于那些措施必须在短时间内到位,而政治家们也迫切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决策也就被这些专家们和每日发酵的客观环境推着走。在西方,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条件下金融危机对民主造成损害的基本方式。 在美国,这种损害特别突出,它分裂了共和党。在当时的布什政府中,一部分人支持政府出手救助、以尽快稳定美国与全球经济;但共和党的基本盘却对此感到暴怒、拒绝提供必要的支持。对后者来说,一方面,他们采取拒斥国家介入的普遍姿态;另一方面,他们将救助危机看做是某种形式的福利、是对失败者的补贴,这是他们尤其反感的。这种分裂造成的损害是极为巨大的:最重要的西方国家的最主要政党之一也遭遇了危机,它的恶果,我们已经在特朗普的执政中见识到了。特朗普当权,本身就是金融危机的余震。 政党原本应当是组织政府而非输送选票的工具。它不应是追求特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工具,而要体现代表性,并且是有效的代表性,它要代表短期和长期中的集体利益——但特朗普当选总统以后就没有这回事了。就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在如今的环境下,中国人或者欧洲人究竟有什么理由来相信美国在地区治理方面仍然是个富有竞争力的、可靠的、易于合作的伙伴,恐怕不甚明了。如今的环境也不单是特朗普做总统这一个问题,他所代表的政党现况不佳,全党及其头面人物都不太情愿与特朗普通力合作,且坚持认为现政府不可靠,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有鉴于此,可以说未来几年里这种损害确实会继续下去。 上面的分析对欧洲大体上也能成立。2010年到2012年间,欧洲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堪称绝佳的负面教材:它们以“不应对”危机而闻名。直到2015年以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才开始变得相对合理,以稳定和全欧经济增长为导向,但其政治基础仍然是脆弱的。欧洲的主导国家——德国——仍在追求一种没什么道理的财政政策。为提高长期的生产力以及劳动力教育水准,德国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它却不顾事实上的零利率而拒绝靠借贷来取得基建所需的资金。在欧洲层面上,没有决策;在德国的例子中,执行了一种具有长期负面影响的决策——这两种状况,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仍会影响欧洲。 我提两个例子。一个是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它已经十年没有任何增长了。长期来看,这当然不可持续。第二个是东欧。这个地区在10~15年前还被当作后冷战世界的典范,但自从2008年以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冲突、金融危机导致的西欧国家资金短缺并从本地区撤资,都造成了长期的不稳定和地缘政治紧张局面。曾经,欧洲和美国希望通过东欧发展的成果,来向全球展示与西方阵营一体化相伴随的各种好处,来凸显它们冷战赢家的身份。但现在,我们不会再讲这种故事了,其实从2008年来我们就已经没法再理直气壮地讲述它。 界面新闻:您在书中的结论之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关键干预措施并不是银行救助或央行的购买计划,而是美国将美元注入全球银行体系这一所谓前所未有的跨国行动。在您看来,将大量美元注入到全球银行体系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全球性影响? 亚当·图兹:这个问题很不错。我们需要分辨出三个层面。第一是银行因不动产投机而蒙受的损失,这只能由资本结构调整以及在银行内部加强财政储备来予以缓解。美国已经透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稳定资产市场,途径则是央行的资产购买,所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央行已经适时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行动,这在欧元区以及日本仍有持续,并一直延续至今。 但还有第三个层面:2008年真正对全球经济有威胁且直接导致了当年危机的东西,在于西方的所有银行都发生了挤兑。而你明白,挤兑的发生与银行的长期偿付能力及其资产价值都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它可以单单出自银行投资者的决定——我们传统上把这群人想象为储户——决定撤出投资并以持有现金替代之。特别地,在1990年代于西方逐渐发展出来的现代银行体系中,大部分资金——至少就银行体系已有过度扩张之嫌的那一部分而言——都来自各种各样的短期大额货币市场基金,还牵涉到各类外国资金借贷。这就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基于储户的筹资模式。影子银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种投资银行泡沫的延伸,其中没有储户,而只是在货币市场里借钱来做长期投资。 因此,面对这样的危机,资本结构调整和资产购买不会起到多大作用,因为从短期来看你面临的情况就好比是这样:打个比方,雷曼在九月初某一天还能向零售市场注资2000亿美元,但到了九月中旬就一分钱也拿不出了。在那种状况下,你需要做的不过是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把流动性差的长期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去除掉——永久性的或者短期如此都可以——并用现金来替代。美国在这方面动作很大,达到了数万亿美元的量级:或者是直接注入给纽约的各大银行,或者间接地通过他国的央行注资。其中一个重要的操作便是货币互换安排(currency swap lines):美联储把美元贷给其他国家的央行,随后这些国家以本币带利息偿还。如此一来,日本的央行将会用日元来交换美元,并将这些美元提供给日本各大银行,欧洲央行在某些情形下也有类似动作,其花费约为2.5万亿美元。这就注入了巨大的流动性。其后果则令全球银行体系变得不稳定了。 美元之所以是全球金融和商业领域的主要货币,不是因为美国政府说了算,而是在于私人企业的使用:它便宜、简单、易于取得,具有如今欧元-美元市场的成熟法律框架来作为离岸美元借款和贷款的基础。而美联储在2008年危机中的做法则表明,美元体系的后盾乃是美国的整个国家系统。在那场危机发生的时候,美联储充当了全世界最后的贷款人,数万亿计美元通过各种不同的货币市场交易流出。而美国这个民族-国家是惟一能担当后盾的主体,因为没有别的国家能提供无限量的美元。 因此,从一方面看,美联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稳定,然而这么做的同时也固化了现有的美元主导格局并使其更加难以改变了。它表明了美国以外的国家政府——某种意义上甚至包括美国政府本身——都无法真正控制全球经济究竟选择什么来担当其主要的、起组织作用的货币。你可以试着去指导或引领它,但网络效应最终将每个人都引向了美元,那它就成了我们最终的选择。 界面新闻:如您所说,全球经济通过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但我们也知道,特朗普的政策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美国优先”。这二者之间似乎存在不小的矛盾。假如我们现在再遭遇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您认为,我们是否还能像十年前那样把危机摆平? 亚当·图兹: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你明白的,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假设性问题。 特朗普政府是极难预测的,它的运作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我们甚至不能把它化约为白宫来看待。我在书中对过去的一些年进行了回顾。在2015-2016年间,中国也与危机擦肩而过。2015年夏天,全球和中国国内都有不少人在担忧,中国是否会遭遇使其高速增长骤然中断的大危机,暴跌或崩溃? 当时,货币是其中尤为令人担忧的一点:虽然中国对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且官方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中国企业仍因为美元的便宜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渐升值而选择借入美元。他们等于是被绑上了一架马车,借入美元来在中国投资、买入原材料、投资中国的贸易,借助投资到中国的美元来搞社会融资。如果美元的利率上扬,人民币开始对美元贬值并出现恐慌,且你正好又在中国经济当中大量借入美元,那你就遇上大麻烦了。因此我们能在大量抛售人民币的风潮中看出一种真实的焦虑感,而这将进一步导致人民币贬值。随着人民币的贬值,其它的新兴市场货币也会跟着贬值,其借款人当中但凡借入过美元的,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后来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政府最后协力解决了危机。第一是,它们稳定了收支平衡。第二,中国的外汇管理者准许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流出中国,掌控了局面并平息了风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所有的美元需求。第三,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项目,它让中国的经济开始重新增长。 但这也少不了第四个因素:那就是中国与美联储的合作。当时的美联储负责人是耶伦(Janet Yellen),那时大家正在讨论美国是否要提升利率的问题。“鉴于美国正在步出危机,我们需要常态化,需要有所收敛。”出人意料的是,2015年9月,在一波贬值以及上证股市大跌之后,美联储决定不提升美国的利率,不再进一步对中国施压。他们做的还不只是这些,耶伦还开了个新闻发布会。我记得,在解释美联储的行动时,她八次提到中国、十二次提到全球环境。可以说,美联储的头号人物公开承认了他国的环境乃是其决定是否要提升美国利率时的重要变量,此举从国际协作的角度看可以称得上是重大进展。 但时过境迁,现在我们似乎不该对期待这种场景重现抱有太大希望。现在的美国总统会为上证股市的下跌而发推特庆祝,宣称这标志着他打赢了对华贸易战。它们把中国股市的问题看成是美国的胜利,而不能预见到:假如中国经济出现大危机,那世界上并不会有什么赢家可言。华盛顿现在的这种心态十分危险。 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美国或不是易于合作的玩家 界面新闻:听上去您对中国可能出现的危机颇为担忧。记得您曾多次提到,假如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卷土重来,它不大可能会发生在诸如美国这样的国家,而是会发生在新兴市场。 亚当·图兹:2008年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它不只是美国的危机。如果它仅限于美国范围,那它其实跟2000年至2001年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差不多。那场互联网泡沫的影响之所以扩散到世界其他地方,是因为它破坏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但它还不算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多极的危机。但2008年的危机却是真正的多极危机;它同时发生于大西洋的两岸,韩国、俄罗斯也受其波及,世界上的许多经济中心一下子就背上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回头看一下现在的全球经济,你会发现三分之一的增长都来自中国,美国和欧盟的贡献加起来也就跟中国差不多,剩下的则来自于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跟十几年前相比,全球经济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假如再来一场真正具有历史分量的危机,那它几乎肯定会发生在新兴市场。这是因为,就算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彻底垮掉,那规模上也不会比2008年大多少,甚至于拿1929年大萧条来比较也是如此,毕竟均势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因此,世界经济的大戏现在说到底就是新兴市场的大戏:戏中主角是中国和印度,那是增长的真正来源。如果再次出现危机,几乎肯定会在东方上演。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的债务有爆发性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今年夏天以来的任务将全部聚焦在维持稳定性上面,因为监管者清楚地认识到了债务泡沫当中所蕴藏的风险。如果你细心审视某一有过热问题的经济体,那几乎肯定会牵涉到影子银行体系、地方政府融资、不动产领域以及某几个重工业领域等等。但其实几乎所有大的宏观经济体都面临着风险。印度的坏债会伤及本国的银行体系;美国的企业部门当中也潜藏着不小的风险。在中国的例子中,政府对这一高风险的事实直言不讳,并且已经推出了不少举措来处理它们。至于这些措施是否成功,外人是很难说清楚的。但总的来说,眼下的金融监管正遭逢重大困境应该已经是个常识了。 界面新闻:如果回顾一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不难发现,这也是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逐步崛起的十年。您如何看待2008年金融危机和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崛起这两件事的相关性? 亚当·图兹:中国当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故事关乎增长类型的逻辑。一个小国的高速增长不怎么会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图景,大国的增长也需要先积累一定的经济体量才有全球影响。在1990年代之前,中国是个体量很小的经济体,虽然它的人口众多,但它当时很穷。即便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一度有很快的增长,也没法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但在2008年就不一样了。受益于北京当时的大规模刺激贷款,中国是当时全球唯一一个可称之为仍在增长的经济体,而它的体量放到2008年来看也已经非常大了,这就防止了全球经济的大滑坡,形成了实质性的遏制力。较之于美国,中国的经济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增长,增长率从6%、7%、8%、9%一直到10%不等——这就逐步地改变了均势,其全球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至少从200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也逐渐不再是一个出口导向的、高度依赖贸易净出口的国家了。如果你仔细观察2008年以前中国的增长结构,不难发现贸易净出口额或者说贸易顺差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间中国实际上遵循了日本或德国的增长模式。然而,2008年却有个相当大的变化,自从那年以后中国的增长相对就不那么依赖出口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不再出口,它的出口额无疑还是很大的,但它主要把精力放在了维持对诸如美国这样的单个国家的贸易顺差上。相对于全世界来看,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是在呈现扩大趋势。 这也是其惊人之处。随着中国日渐成熟和富裕,你会期待它越来越有力量,会期待中国能补上服务业出口的短板,并且为了制造业而加强国家的服务职能。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渐转向依赖国内的投资及消费。世界经济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刻正在于此。也许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增长中开始占据绝对的核心地位,随着其重要性逐渐超过其它所有竞争者,它将不只是个激动人心的新兴市场,更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源头,一切西方企业都需要参与进去。目前通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比美国国内还大;这类企业的未来前途可以说高度依赖于中国。谷歌原本因为坚持自身价值观而退出中国,但我们知道它现在已经在开发一种能适应中国当局要求的搜索引擎了。对于谷歌这样的美国公司来说,这可是难以想象的让步。 整个格局都发生了转变。从金融经济学的角度看也是如此。但现在我们不妨回到之前的观点,也就是北京维持局面的能力依赖于保障收支平衡和调控现金流的能力。这么一来,加深全球一体化和保持对局面的掌控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微妙的均衡,2015年到2016年的状况看起来就是如此。目前来看,中国的政策似乎回到了强化控制的方向上。我觉得中断一体化是不可想象的;但这的确表明一体化的进程多少变慢了。 界面新闻:说到中国与世界金融市场加深一体化,另一个重要议题是人民币国际化。尽管近两年来这一趋势似乎有所放缓,但呼声一直不减。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您判断它将会走向何方? 亚当·图兹:如我之前所说,货币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在于企业自身,尤其是私人企业。政府的决策可以对此有所推进,可以消除一些障碍,但不能一锤定音。人民币是否会成为广泛使用的全球性货币,要看全球的企业是否买它的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愿意以人民币代替美元的人群可能还没有那么庞大。 欧元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原则上而言它的使用并没受到什么控制,在全球经济里发挥着不小的影响力,其金融体系也十分复杂精巧,但它在商业活动里仍然是偏向小众的货币。人们热切希望中国进一步推动本国货币的全球化,但欧盟之前其实已经在这么做了,然而欧元仍未能取得接近于美元的全球地位。以此观之,我们恐怕也不应该夸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实际影响力或其促使世界作出改变的能力,毕竟欧元区都还没能担当起这个角色。 此外,人民币的全球化还有一些实质性的不利之处;最关键的是你将失去对它的控制。如果你的货币全球化了,全世界人民都在使用它,那你就不再能有效地控制境外的资金流动了。这正是2015年到2016年间北京当局在面临危机时希望重新强化控制的原因。事实上,当时西方国家也大多赞成中国重新强化控制——如果你读过那时的《经济学人》杂志或者《金融时报》,基本上每个人都在高声喝彩。西方人说出这种话是有些尴尬的,毕竟我们以往一贯信奉市场、自由化和一体化。但事实上,如果我们要在两者中做出选择——中国发生超出控制的金融危机、还是北京延缓人民币全球化的进程并维持稳定来约束危机——那大部分人会宁可让北京加强控制。如果西方想要与中国进一步一体化,那就需要对此拥有信心:美国和中国其实可以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这不是对中国的批评,从全局来看,中国在金融政策上还是倾向于全球合作的。目前真正令人担忧的反而是美国。美国在全球金融事务中是否仍然是一个易于合作的玩家?我不觉得我们现在能够轻易地回答这个问题。 界面新闻:中美关系无疑会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两国都面临贸易战的压力。在您看来,贸易战除了不利于商贸往来之外,是否也会令金融市场的风险增高? 亚当·图兹:这是肯定的。需要注意的是,贸易战和金融领域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它们不是同一类问题。就算贸易战继续保持当前这种规模,世界末日也并不会来临,对美国、中国乃至于全球经济而言都是如此。争斗的升级是完全不必要的,中国和西方之间或许有些真实的纠葛,但贸易战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从西方的眼光看,甚至于“西方”本身也感到需要维持均势:你会期待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和日本通力合作,但目前美国并没有那么做。 即便如此,我觉得政治方面的风险仍不可忽视。如果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围绕贸易而展开的口水仗继续升级,从贸易政策的转变一直上升为安全政策的极端化,那麻烦就大了。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令两国央行之间的金融合作可以富有成效且在政治上可行的条件就被破坏了。一边在讨论士兵交火或者军事对峙之类的东西,一边在隐喻的层面上谈论贸易战。身为世界经济中的两大鳌头,两国的央行如何能静下心来维持货币、利率以及资本管控的均衡态势?要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 有人也许会说,“央行的运作不太一样,这跟政治没有关系,那更多是个技术活,我们会做一些有利于稳定市场的工作。”这在西方人眼里是有些反民主的——试想,如果人民选出了一个决定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政府,如果我们选出了一个士兵们打算持续令冲突升级的政府,那么同一个政府领导下的央行还应该呆在一旁各自为政、以有利于金融稳定为宗旨吗?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因为它从根本上讲是自相矛盾的。这要么意味着你要让所有政策协调一致,这无疑会极大地加剧紧张;要么你就允许央行推行一种倾向于合作与和谐的政策,签一些技术性的协定,但这样又在事实上与民选政府的政策方向相违背,进而也就侵犯了民主的原则。要化解这一局面是不易的。 西方曾错过太多机遇,直到今天仍未吸取教训 界面新闻:关于全球货币也一直有不少讨论。其中一种构想是,也许在将来,我们可以有一种独立的全球货币,它不与任何单一的国家或政权相捆绑。您如何看待这种构想? 亚当·图兹:没记错的话,2009年的春天,中国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召开之前也提出过类似的构想。从纸面上看,这个点子很有吸引力;谁不想希望全球经济能拥有一种真正的全球货币?像美元这样,一种全球货币以某个国家的货币为基础并仰赖其央行,显然是不正常的。但凡有理性的人都不会签字同意这样的协定。 但是,这样的构想低估了一个因素,也是我在我们的对话中反复强调过的:全球经济究竟包含哪些要素?大的私营企业,大银行,全球金的资产管理者。全球经济应当如何运作?它肯定不是某一个政府就能拍板的。1944年我们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恰逢二战的结束阶段;当时还没有全球银行体系,企业都还在各国政府的控制之下。中国固然来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没什么大的企业可以控制。英国爽快地同意了它,其私营领域仍完全在战时规管的控制之下。政府代表和他们带来的专家,比如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便会坐下来表示,“好吧,这就是我们组织货币体系的方式。” 但如今的全球货币体系却只是一种由私人银行在利润驱动下组织起来的私人信用。数以十万亿计的巨额私人交易也是透过它来完成的。因此,政府关于货币的会议其实取决于国内的经济状况。因为政府毕竟没法决定人民应如何安排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组合。如果西方国家试图决定私人部门使用货币的方式,那是需要一场革命的。 界面新闻:您刚才提到了欧元对国际化的尝试和欧元区的角色。我们知道欧盟内部的某些领导人——譬如马克龙总统——正试图推动欧元区共同预算的方案,也许还会为此设置一个财政部长。在你看来,这对欧洲和欧元区来说是否是一个明智之举?此举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亚当·图兹:这当然是很好的一步。但今年我们听到的最令人沮丧的一件事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回应。她表示自己将要在小小的百亿欧元这个量级上来构想未来对此的诸项安排。面对如今这个世界,区区百亿欧元并不是我们所需要谈论的额度。中国推行的经济政策不会只有这个量级,当美国希望积极地推行经济政策时也不会只有这个量级。默克尔的说法表明欧洲的格局不够大,而这是我今年听闻的最值得警惕的事情之一。 假如把默克尔和德国看成是特朗普统治美国之后自由世界领袖的另一候选人,那这种信号所暗示的东西就是灾难性的。当今世界上不少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其耗资都是万亿级的,而非默克尔心目中为欧洲共同预算计划所拟定的那个低得出奇的百亿元量级。在今后的十到二十年里,要对付气候变迁、欧盟危机和未来的技术挑战这类问题,资金规模必须是巨大的。 界面新闻:说起德国在欧元区里的角色,我想起了最近刚结束紧急援助项目的希腊。在希腊过去多年的紧缩和衰退之中,德国似乎扮演了颇有争议的角色。最近我刚去过雅典,发现民间缺充斥着大量的不信任感,人们对银行和欧盟的感受都很复杂。不过希腊大概不算一个“正常的”案例。 亚当·图兹:恕我直言,希腊的情况是相当畸形的。欧盟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希腊做出那些事情?这需要一些解释。这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灾难,其严重程度是相当之少见的。虽然你明白问题并不止于此,但你也就只能听任它发生了。很不幸,希腊是个灾难;他们从那时起就彻底被边缘化了。 不过,从整体上的影响来看,整个希腊的人口只有北京的一半;还只是个很小的地方。我觉得对欧盟的真正考验还是来自意大利,它是欧盟的第三大经济体,它也经历过了与希腊类似的危机,并且它去年以来的经济表现还不太明朗。不管欧盟是否允许意大利维持现状,不管意大利人自己是否打算忍受现状,这一切都将是欧盟今后会面对的问题。 界面新闻:您在书里提到,美国政府在2008年作出的决定是,“先救华尔街、再救普罗大众”。这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挽救措施的推行——至少比当时没有共识的欧盟决策层要好一点——但也让普通民众和银行以及政府之间滋生了极为强烈的不信任感,并催生了后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在您看来,重建信任是否该成为当下的一个优先考虑? 亚当·图兹:我是个历史学家,不是政策制定者。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我认为我们错过了历史机遇。在2008到2009年的时候,西方国家确实错过了重组银行、改变体制、宣布与过去决裂、追求更小的银行以及更有力的监管措施等一系列机遇……我们一件事也没做成。我们决定暂且把它们放在一边,将其束之高阁。打个比方,我们没有关闭核反应堆,甚至没有改用其它型号的核反应堆,而只是简单地表示:“我们会加强控制,并聘请更优秀的工程师来更有效地运作这一系统。”这可不是重建信任的好办法。坦白讲,我觉得眼下欧洲或美国的任何一名政治领袖都不太愿意承担此风险,即便这将是一桩不错的政绩。他们甚至没有去认真理解问题的性质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此一来,机会自然就溜走了。 眼下的情况很不一样,我们现在应当做些什么是很难说的。危急时刻也跟好的机遇一样,持续时间很短。当你身处目前这种“看上去貌似没有什么问题的环境”时——银行运作正常,信贷基本稳定,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欧洲经济起码也开始复苏了——你就很难去说,“不,我们现在亟需重建金融资本主义的秩序。”要说服人们把它摆在第一位是相当困难的。 欧洲和美国目前确实兴起了一些此前几十年都未曾见到过的左翼政党:英国有科尔宾的工党,美国有民主党内的社民派和伯尼·桑德斯运动……西方年轻一代追求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再是工作,而是希望能讨论一些激进的观念;但他们毕竟是少数,进入主流政治的机会在2008年、2009年时就已经错过了。共识派-中间派的政治家看上去也不太想诉诸激进的手段来改变社会。这么一来,人们的不满就开始以各种花样爆发了;诸如对移民的犹疑态度和种族主义等等……现在我们很容易转过头去操心别的事情,然后放任这些更为根本的问题掉到比较低的优先级上。我会认为它们其实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比维护一个现行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更加根本。 界面新闻:您提到了身为历史学家的角色。对于这本书,您会称它为历史学著作吗?书里面谈到的事情仍在发生当中,尚未结束,似乎跟我们熟悉的那种“历史”有点不同。 亚当·图兹:我不觉得历史是某种已经完成了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历史并没有终结。我觉得历史乃是一种我们沉浸于其中的东西。我们所身处的每一特定瞬间,迟早都会变为历史,我们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生活就是历史。这么看的话,那种认为历史已经终结、已经完成并因此而一目了然的观点,我觉得它们是极具欺骗性的。把刚刚经历了的过去写下来,会迫使你去直面那些事实。现实是,即便我们认为某些东西是我们在过去已经思考过的,或者已经长眠于过去,但它们仍然能一下子变得与当下具有相关性。或者说,我们对当下的看法可以彻底地改变我们对过去的想法——以刚过去不久的事情为写作题材,其中的一大挑战就是过去与当下以及当下与过去的复杂交织。这对历史学家来说无比重要,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面对此挑战,而这种体验在我成为历史学者之前是从未有过的。对历史学家来说,这算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操练,我希望读者同样能发现它的有趣之处。 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的主旨更接近于,“让我们想象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乃至于四十年前;我们将会如何书写这段历史?”而它所做的就是去表明,“好吧,那件事只过去了十年而已,但眼下我们还是写下那段历史为妙,看看我们有哪些得失。”我不觉得单凭一本书就能一锤定音,或者能提供最终的定论——那太荒唐了;它不过是简要地刻画了一番现阶段的历史而已。有人曾经说过“记者写的是历史的初稿”,那这本书就算是第二稿。但它毕竟也是未完成稿,将来还会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乃至于第七稿。这本书只不过是一种初步的解释性尝试,意在激发对话并鼓励人们参与到对话当中来。现在,我们又打算怎样来书写这段历史?我是等不到别人来写第三稿了。可能五年以后,到2008年金融危机十五周年的时候,又有人会写一本书并表示,“Adam Tooze提出的这些解释完全是一派胡言”或者“这些论证确实有一定道理”。这个过程是不会中断的。 因此,这种对近期动向作出检讨的做法在我看来并不算特立独行。它所做的就是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去处理问题,并揭示出诸多不足之处。你被迫打起精神来面对问题,采纳某个你难以忽略的视角,这样各种脉络就会显露出来,你必须去思考它们,就此而言,它类似于一种颇有价值的操练。 界面新闻:我最后想问一个私人一点的问题。您之前有本拿过奖的书,名叫《毁灭的代价》(The Wages of Destruction),它是关于纳粹德国经济的。现在这本则与金融危机有关。您似乎对于问题语境下的金融或经济体很感兴趣。我能问下为什么吗? 亚当·图兹:我的成长经历跨越了大西洋两岸,辗转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间。我想,如果你跟我一样在西方国家长大,经历了西方的60、70和80年代,大概会理解那种社会形态。由于战争难免以核对抗结束,我们根本不想再打仗了,将来也不会有大的战争了,也不会有人想当兵了。我以往对军事史特别感兴趣,但欧洲的军事大戏已经谢幕了,余下的戏码只能留给科技变革与经济发展。 我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追踪这场历史大戏的不同面孔之间彼此是如何发生联系的。这也是一种经典的迷恋(crush):把地缘政治和大国对抗纳入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故事当中来。美国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都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这一切也将继续成为我长期的探究对象。 (界面新闻驻欧记者王磬发自布鲁塞尔)[详情]

金融危机最深刻教训!每次疯狂的泡沫都将以眼泪结束
金融危机最深刻教训!每次疯狂的泡沫都将以眼泪结束

  文章来源:牛弹琴 (一) 10年,一次危机。 整整10年前的这个周末,一场危机改变了美国,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真是惊心动魄,股市在崩盘,企业在倒闭,华尔街笼罩在末日中,美国政府也是惶惶不安,大批大批美国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积蓄。人们都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怎么样。 这是一场经典的照片:一个刚刚失业的华尔街白领,走出富丽堂皇的摩天楼,白色的衬衫撸起了袖子,左手纸箱里是他的全部个人用品,右手攥紧的他脱下了西服…… 欲哭无泪,这是当时华尔街的最真实写照。 曾经那个如日中天的美国,又一次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对应的,人们后来称呼这一次危机是大衰退。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当时在美国工作,全过程地经历了这场危机,几乎每小时都有从北京打来的各种问询约稿电话,电话那头的人,经常匆忙得忘了还有时差。 一切的一切,都像电影一样。白宫外面的抗议,财政部楼里的焦虑,华尔街里的面面相觑,以及普罗大众的哀嚎哭泣……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2008年冬天奥巴马当选的深夜,华盛顿的大学生兴奋地聚集到白宫门外的宾夕法尼亚大街,高呼着还在白宫内的小布什早点滚蛋。 这是一场全面的危机,源头就是10年前的这个周末,雷曼兄弟破产。 在那个周末,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从办公室给家里打电话。连续数天的加班让他精疲力尽,他对夫人温迪说:“每个人都在看着我,我却不知道答案。” “我真的害怕了!”保尔森说。 刚从教堂祈祷回来的温迪安慰他说:“你不应该害怕,你的工作反映了上帝的无限心智,你能够依靠他的力量。” 保尔森有理由恐惧。正是在他的袖手旁观下,位列华尔街投行老四的雷曼兄弟,走到了末路的尽头,金融海啸席卷华尔街,已成定局。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美国《新闻周刊》一篇报道的标题就是:星期天,一个流血的星期天。 9月15日,星期一,股市开盘就是崩盘,金融海啸,就这样开始了。 (二) 真是血淋淋的教训。 今天的美国人都很清楚,雷曼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悲剧,与此前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密切相关。但把时间再往前提推,美国人对房地产繁荣更多的是兴奋,而不是恐惧。 2006年6月,我刚到华盛顿工作时,一位华人朋友就颇有悔意地对我说,以前他买的60万-70万美元一套的别墅,当时已涨到了150万美元左右,如果多买一套,那该多好! 但很可惜,这种乐观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也正是从2006年起,美国房市在火爆多年之后,开始下滑,随后则急转而下。 房价在20%、30%甚至50%、80%的折扣比例暴跌。 请注意这些数据,20%、30%、50%、80%,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别以为房价不可能下跌,跌起来更是一泻千里。 买房者和建房者,都成了房东,作为一个最直接的日常感受:从2006年起,美国街道旁的一道独特风景,就是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广告。降价促销、赠送礼券,卖房者使出浑身解数,购房者却依然寥寥。在首都华盛顿,不少刚建成的楼盘在销售不畅之后,最终只能打出“暂时出租”的广告。 在描述美国房市危机时,我在报道中曾多次引用过这样一个例子: 美国亚里桑那州,从业15年的房地产经纪人内尔·布鲁克斯,碰到一件情绪严重失控的女客户。 “她把手机从左手到右手不停地掂量,好像在玩一把刀子,然后就突然向我砸过来,我一闪身,身后的墙上就留下了一个坑。”他说。 淑女也疯狂,究竟为什么?原来,布鲁克斯告诉她,她房子价值又缩水了6万美元。6万美元,对美国人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关系到生存本钱。 当房价上行的时候,怎么出手,都是机遇;但随着泡沫的破灭,此前的决定,都成了生活的噩梦。 持续走低的房价,除了“套”住了兴冲冲高价买房的美国人;随即被套的,还有美国的房贷公司,尤其是风险较高的次级抵押贷款金融公司。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告破产。这家在2007年初资产规模还超过17亿美元的次贷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规模缩减到不足5500万美元。 翌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披露说,在整个2006年,美国次级贷款高达6400亿美元,约为3年前的两倍,次贷占到了美国全国房贷市场总规模的20%,金融公司、对冲基金手中以次贷抵押的债券总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 是泡沫,总会破裂的。按照业内人士的统计,当时13%的次级贷款已形成了坏账。于是,就在2007年的春天,美国次贷行业开始全面崩溃,市场上一片杀伐之声,超过20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 由此,世人所知的美国次贷危机渐显峥嵘。 次贷危机这个中文名称,应该也是我和同事们最早定名的。 在美国,“次级”是相对于“优惠级”而言。所谓次贷,就是发放给信用较低的贷款者的贷款。与普通的按揭贷款不同,次级房贷的简单过程如下:信用较低的人从次级放贷机构获得贷款;放贷机构将房屋抵押的债权出售给投资银行,用收益进行再贷款;投资银行则将债权重新包装成债券,在资本市场发行。 相对于针对高信用客户的“优惠级”贷款,次级贷款利率高,收益大,但杠杆大,风险也大。 但在2001年至2005年美国房市火爆时,买房是最赚钱的生意,人们希望买房,房贷公司也乐意发放次级贷款实现高收益。很多公司纷纷加大杠杆,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吸引贷款人。 房价暴跌,次贷成了坏账,一个个曾经呼风唤雨的金融巨擘,现在是厄运难逃。 2007年6月7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停止赎回。这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序曲。2008年3月14日,贝尔斯登股价暴跌45.9%。在流动性全面恶化的压力下,贝尔斯登不得不向美联储申请紧急贷款。 两天后,为防止金融市场出现灾难性暴跌,在财政部和美联储施压下,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元的“跳楼价”将自己卖给了摩根大通。美联储则为这笔并购案提供了大约300亿美元的担保。 对于这起并购案,许多媒体均以“枪口下的婚姻”来形容,意指贝尔斯登虽万般无奈,但为了存活,最后只能委身于摩根大通。 随后则是美国印地麦克(IndyMac)银行。2008年7月11日,该银行因不堪巨额亏损和挤兑而关门歇业,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个大银行倒闭事件。然后噩梦又轮到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两大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 “两房”是美国政府授权企业,外国政府都购买了多达1万亿美元的“两房”债券。“两房”一旦垮台,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将血本无归。保尔森后来回忆,当时俄罗斯和中方高层接触,要求两国联合抛售“两房”债券,以此迫使美国实行紧急授权,接管这两大企业。 抛售将加剧美国的危机,并使美国国债面临危机。保尔森赶紧和中方沟通,随后他迅速拍板,将“两房”收归国有,以此确保外界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中国投资也总算有惊无险,得到了保全。 但“两房”危机还只是整个危机的一个插曲。凄风苦雨中,雷曼兄弟也走到了末路的尽头,更大危机还在后面。 (三)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围绕着雷曼的命运,华尔街的“密室政治”在燥热中开始,在冰冷中结束。 从阿拉巴马一家棉花经纪行起步的雷曼兄弟,有着158年的历史。作为华尔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在过去几年美国房市泡沫期,不断放大杠杆大举扩张,这使雷曼业务迅速膨胀,现在,到了破裂的时候了。 2008年9月10日,雷曼对外宣布,2008年第三财季损失39亿美元。9月11日,此前已连续暴跌的雷曼股价一天之内再度暴跌42%。 雷曼作为华尔街“大到不能倒”中的一员,一旦倒闭,影响深远。为挽救雷曼公司,被誉为“飚风汉克”的保尔森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保尔森、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以及时任纽约联储行行长盖特纳的要求和安排下,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在纽约举行碰头会,就雷曼前途进行磋商。 鉴于形势紧急,保尔森发出警告:必须找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因为雷曼破产会给所有人带来风险。 对这次闭门会谈,一位美国联邦官员感慨道,这实际上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牌局”。 但保尔森也划出底线,政府不会救助雷曼公司,因为他害怕纳税人攻击他慷国家之慨,拯救一个挥金如土的华尔街大佬。 美国政府不出手,其他公司岂敢冒险?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福尔德拨了一个又一个求助电话,但却无人理睬。他事后哀叹:“这种痛苦将伴随我的余生。”  对于见死不救的指责,保尔森则回应说,他当时如果能救,肯定会对雷曼施以援手,毕竟,他的一个弟弟也在雷曼做事。 但从事后来看,保尔森彻底赌输了,他低估了市场的反应。而市场的恐慌,更将整个华尔街拽入了深渊,美国由此陷入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句名言: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但在当时,市场彻底笼罩在一片恐惧中,金融海啸越来越猛烈,我们看到的是摧枯拉朽的破坏。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美国第四大投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被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收购。 9月16日,星期二,评级机构穆迪公司(Moody)和标普公司(Standard and Poor)调低陷入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评级,AIG股价开始暴跌。 9月17日,星期三,美联储被迫对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避免该公司陷入破产。 9月18日,星期四,保尔森、伯南克和一些重量级议员紧急磋商,要求国会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以此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伯南克警告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可能星期一就会没有美国经济。” 9月19日,星期五,保尔森公布了金融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小布什后来回忆说,“(我的)主要经济顾问们告诉我,我们现在的处境可能比‘大萧条’还要糟糕。” 9月20日,星期六,美国政府正式向国会提交救市计划。 9月21日,星期日,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业银行。 9月25日晚,星期四,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WaMu,Washington Mutual),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 至此,次贷危机使美国前五大投行全军覆没。华尔街经历了一场“世纪洗牌”。路透社则发表评论说,一个时代终结了。 美国许多媒体在报道时都使用了一个相同的词:BLOODY(流血的)——这是华尔街流血的一周、流血的一月。 (四) 美国媒体曾刊登了一幅漫画: 金融海啸后,在华尔街残存的一块废墟上,保尔森问华尔街的幸存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幸存者则发问:这应该是我来问你。 在五大投行中,保尔森曾执掌的高盛状况,相对最好。一些国会议员就指责,保尔森其实早就知道危机的严重性,但却因为本身利益考虑,未能及时采取有效而更强硬的行动。 议员的指责未必都是事实,但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依然是“贪婪与恐惧”交缠。华尔街的贪婪,是危机全面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谈起这场危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对我说,美国金融市场沦落到这种地步,与美国金融机构的投机性太强有关。此外,由于金融的创新,大量金融衍生品推向市场,而许多投资者其实对这些金融工具的风险性不清楚,这就埋下了重大隐患。 当时备受危机困扰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则毫不留情地指斥华尔街“喝醉了”,而且“还在宿醉中。问题在于它多久才能清醒过来,不再用那些千奇百怪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品之祸,是将一个领域的泡沫,扩展至整个经济基本面的泡沫。林毅夫就对我说,这次危机就暴露了美国金融创新的隐患,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监管又没跟上,这就使泡沫不断膨胀,最终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房地产的泡沫、金融衍生品的泡沫、债务的泡沫,以及泡沫破裂后的恐慌性心理,让当时的美国陷入几乎万劫不复之地,并连带将世界拖入国际金融危机。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Robert Reich)指出,美国金融体系存在不透明性,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借贷大大地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必然会导致问题。 2002至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则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都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 当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暴跌时,许多人就处于无力还贷的境地,次贷危机由此爆发,危机随后不断扩展,终于将一个一个领域都拖入灾难。 但在房地产火爆的狂热中,又会有多少人能理性认识到危机正在降临呢。  巴菲特后来也感慨,当时所有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房价会永无止境地上涨,“基本上,四五年前,几乎每个美国人脑袋里都有这样一个概念,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认为房价不可能大幅下跌……” (五) 规律总是颠扑不破的,早一点晚一点而已。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不管是股票还是房屋,如果价格脱离了实际,市场最终会作出反应。上世纪日本房市的疯狂,本世纪初美国房市的火爆,最终都演变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危机也让美国经济模式遭到了广泛质疑。金融危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让美国衰退变得不可避免,与此同时,金砖国家整体崛起,G20峰会由此成为惯例,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十年一个轮回。 但十年后,我们看到了一些进步,但其实更多还是凶险。 《金融时报》最近在反思这场危机的一篇社论中这样说: 按照某些衡量标准,下一场危机看上去已经该降临了。2007-08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债务过多——已经变得更糟。 尽管各国政府采取紧缩政策,特别是在欧洲,但全球债务总额现在约为250万亿美元,比雷曼倒闭时高出75%。无疑,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帮助修复了银行资产负债表,刺激了经济活动。但它们放大了债务问题。利用低利率鼓励投资者买入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滋生了新的泡沫。股市接近历史高位。全球主要城市的房地产达到创纪录的房价收入比倍数。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股市现在正面临更大的风险,略有讽刺意味的是,至少中国股市还是健康的,尽管健康得中国人想忘了它。 而且,以前债多,现在债更多。别忘了希腊债务危机,别忘了现在阿根廷、土耳其的苦苦挣扎。欠债总是要还钱的。 另外,美国已经不是那个美国。曾经是自由经济和全球化提倡者的美国,现在则成了自由经济和全球化的最大敌人。用《金融时报》的话说,美国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削弱帮助遏制了上一场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体系,这可能会使下一场危机更糟糕。 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迫的时候,不少美国官员口头禅是“美中在一条船”上,中国的4万亿计划也确实极大地帮助了美国,只是现在美国又开始翻脸了。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另一个可怕的现实是,全世界的房地产泡沫。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人的房价。当年在美国工作时,一位美国政府统计学专家听说,北京的房价比华盛顿还要贵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连连呼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美国人,那还是几年前,他估计听到现在北京的房价,肯定认为华盛顿都是落后地区了。 有机构统计,早在2016年,中国居民房屋总市值最高的前50个城市,市值总和超过了200万亿人民币,达到219万亿元,已经超过美国全国的居民房屋总市值200万亿元。也难怪领导人要大声疾呼: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网上有个段子说:房产交易中心里,一拨人卖掉了房,准备进股市抄底,另一拔人,刚从股市中套现准备扫房子。两队人马擦身而过,互相瞟了一眼,心底都念了一个词,SB…… 新的泡沫,会以眼泪结束吗?时间会告诉一切,尽管结果往往格外残酷。 愿这样的危机,永远不要再来! [详情]

伯南克致歉 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恐慌和银行断贷
伯南克致歉 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恐慌和银行断贷

  来源:债券圈 作者:路闻卓立 伯南克 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近期在“布鲁金斯经济活动论文2018年秋季版”中发表了论文--《金融危机的真正影响》。 他深度反思了为什么许多宏观经济预测者们未能预见到此大萧条的严重性,以及真正推动经济陷入如此混乱的局面是什么。 他依据对金融危机如何影响经济的定量分析指出,房地产泡沫破灭虽然具有显著的破坏性,却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大衰退如此糟糕。 他提出,为了充分了解经济衰退的深度和影响时间,应该关注随后的金融恐慌--包括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以及随后对信贷相关资产的销售--这严重限制了信用创造。 如果伯南克的调查结果是正确的,那么政策制定者就应该实施一些最具争议性的金融危机政策,包括拯救大银行和重新启动信贷市场的努力。通过相对较快地控制恐慌,这些政策阻止了更深刻和更持久的经济衰退。 以下为伯南克发表在Brookings.com上的 博客 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纷纷低估了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的纵深度和严重性。 我在最近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要纠正这种失败,就需要在经济模型和预测中更全面地纳入信贷市场因素。这篇论文今天发表在了布鲁金斯学会经济活动论文上。 有一种观点是这样的,“经济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恐慌情绪对信贷供应的负面影响”,这以观点想要说明的关系有点复杂,拆开看就是,金融情绪恐慌上升造成信贷供应大幅下降,进而使得经济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加深;而我最新发表的这篇论文就提供了能支撑之一观点的新证据。 尤其是在单一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这次经济大萧条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的这些新证据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对十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通过何种途径打击美国经济活动的研究,经济学家已经给出了两种观点:一来,本世纪初,家庭债务因房贷而大幅增加,而当美国家庭因经济衰退而无法维持自身债务之时,也即房产被大面积抛售进而造成房价大幅下跌之时,最终家庭债务、经济萧条、房价下跌“三期”叠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大大减少,美国经济活动的降温也就可以预见了。正可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各种衰退因素陷入了互相触发、互相加重的“贫困陷阱”之中了。 二是金融系统的脆弱性,所谓的脆弱性指的是,当时整个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所具备的高风险偏好和商业银行对短期批发性融资的过度依赖造成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而这种脆弱性就直接导致的金融恐慌情绪和信贷紧缩。 背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零售存款,银行通过“借短贷长”获得收益。在金融脱媒的影响下,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居民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不断增多,储蓄存款出现一定程度的分流,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日趋缩小;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自身也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如通过同业批发性融资市场,或者在资本市场发行各种金融工具来获得资金。因此,商业银行零售存款的比重不断下降,批发性融资的比重开始上升。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前,西方国家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这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从传统的“发起—持有”模式转向“发起—分销”模式。银行发起贷款后,不需要持有到期,而是选择在二级市场上利用资产证券化把未到期的贷款打包出售,获取流动性。在此影响下,商业银行融资模式的变化更为明显,商业银行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为支撑的短期批发性融资。 其实上面这两种途径是相互交叉的,而这两种途径中都对实体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都比较重要,也就造成了金融监管和(宏观)政策制定者之间对未来经济危机的政策响应上的冲突。 要想理解上面两个途径和信贷市场中各个要素在宏观经济中所扮演的一般性角色,那就得从理解这样一句话开始,这句话就是“可以出借资金的一方要找到高信誉的借款人是需要成本的”。 经济学中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么一说,这种信息不对称其实就存在资金出借人向贷款人出借资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资金借出前,审核贷款人的资质和资金出借后贷款人的信誉情况。而资金出借人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得付出成本。 将这些成本相加就形成了外部融资溢价,所谓的外部融资溢价,是两种成本之差,一是借钱给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像美国政府这种安全系数比较高的机构的成本,二是借钱给高风险的个人的成本之和。 一般而言,外部融资溢价的大小取决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财务状况。 举个例子,抵押品优质、有大额首付的借款人的借款成本就比较低,因为这类人的还款有保障,就像有大量资本缓冲的银行就能以较低的成本吸引到所需资金。 注:资本缓冲是指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与一国监管当局提出的法定监管要求的差值。 在平衡利润最大化和安全性的经营原则选择中,各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行为应具有利益最大化驱使下的内生性。由于各家银行发展战略以及对利益最大化平衡选择的差异,使得其资本缓冲行为呈现出较大差异。回顾金融危机期间世界各国银行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资本缓冲调节,大部分国家银行对资本缓冲的调节都具有与经济周期负相关的特征,并且该特征在危机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同样的原因,当借款人或贷款人的总体财务健康状况下降时,信贷扩张的成本增加,从而抑制了投资和消费行为,进而抑制了经济增长。 对这两个渠道总结一下就是,一个与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有关,另一个与信贷中介的中断有关,而要了解这两个渠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追踪他们对信贷成本及其可用性(可得性)的影响。 近期,包括阿蒂夫•米安(Atif Mian)和阿米尔•苏菲(Amir Sufi)在内的研究人员提出,本世纪初房地产繁荣期间的债务积累,让家庭特别容易受到其净资产变化的影响。意思就是,家庭的债务偿还能力与他们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息息相关。 当房价下跌,作为房主的主要抵押品也就是房产的净值就开始收缩,这群人也就很难再得到新的信贷资金,而当他们的资产和收入纷纷下跌时,情况更是如此,接下去的情况就是信贷收缩进一步导致消费下降。 实际上,家庭面临的外部融资溢价大幅上升。Mian和Sufi等人将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衰退主要归因于房地产财富的繁荣和随后的衰退,以及相关的去杠杆化和家庭支出的减少。 而这种理论其实是抓住了借款人资产负债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同时淡化了最受关注的金融市场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第二个渠道是严重的金融恐慌——对信贷提供者(包括银行,但重要的是,也包括投资银行和金融公司等非银行贷款机构)的系统性挤兑。 在正常时期,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发放贷款,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大部分信贷风险。 信贷提供者通过发行安全的、主要是短期负债的方式来为其贷款融资,这些负债不仅包括老式的活期存款(对银行而言),还包括所谓的批发融资形式,比如商业票据和回购协议,后者是一种短期抵押贷款。 在危机爆发前,尽管政府没有提供担保,但因为这些资产具有流动性,而且被认为是相当安全的,所以投资者当时乐于提供大规模融资。 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偏好于低成本的批发融资,同时这些机构也看中了批发性融资可以吸引大量机构投资者的特点。 在危机爆发的前几年,信贷中介机构对批发融资的依赖程度大大提升。 就在各种消息传来,投资者得知他们持有的自认为“安全”的短期资产其实并不安全之时,恐慌也就爆发了。 再差一点的情况就是,投资者从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撤资,不再于资产到期时将这些短期债务展期。 随着中介不断流失资金,他们就会在接下来的阶段被迫出售现有贷款,并停止发放新贷款的业务,从而推高外部融资溢价。 包括购买房产或者汽车、商业投资等大额购买、投资活动在内的几乎任何项目的融资成本,都将飙升,最终导致经济放缓, 2007年夏季,在一系列次贷相关资产风险的披露之后,恐慌型现象也就在各种宏观背景下出现了。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在各种复杂的证券中,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与其他类型的信贷相结合,让投资者不仅对次级贷款失去信心,甚至几乎对所有由私人信贷支持的证券失去信心。 多种融资形式下的投资者也就会紧随其后,进行资金的挤兑,包括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结构性投资工具和其他渠道、证券借贷和货币市场基金。 回购市场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回购市场对许多中介机构(尤其是投资银行)的日常融资操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挤兑和融资收缩状况紧接着导致了许多其它与房地产市场无关的证券遭遇了大面积的抛售,比如公司债券和学生贷款和信用卡支持的证券。 其实这种观点Gertler和Kiyotaki在2015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他们认为这种恐慌扩散到非抵押贷款信贷,导致家庭和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飙升,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在危机爆发前,央行和预测者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美联储的工作模型——对如何考虑信贷市场中断的经济影响几乎没提供什么有意义的指导。 因此,美联储工作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低估了衰退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例如,在2008年10月,当金融恐慌最严重的时候,美联储的工作人员预测失业率将会达到略高于7%的峰值;实际上,到2009年秋季,这一比例达到了10%。 其他预测人士也低估了危机的影响。 正如我在论文中所讨论的,这场危机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学家对信贷因素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的看法。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有趣的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怎么把它们纳入宏观经济预测和分析的想法。 但,我们能对此提出改进之处的工作还可以做很多。 新证据 我的这篇论文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研究危机影响经济的两个潜在渠道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家庭资产负债表运作的渠道和与金融恐慌相关的渠道。 为了研究两者的相对重要性,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金融危机的不同阶段。 下面的图表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进而说明危机的四个阶段:投资者对次级抵押贷款的信心的崩溃,始于广泛存在于融资市场中的压力,恐慌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的低价抛售(包括非抵押信贷),以及恶化的银行和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在图中,标为“次级”的变量来自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估值指数(见我的论文),显示了投资者对住房市场和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的担忧。 在危机的第一阶段,随着房价下跌和抵押贷款违约率从2007年初开始上升,这些担忧不断加剧。 标为“融资”的变量,是衡量银行为日常运营融资而使用的短期融资市场压力的一个指标。 2007年8月,法国最大的投资银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宣布无法对其三大投资基金的资产进行估值,由此拉开了第二阶段的序幕。 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后,融资压力达到顶峰,但随着各种政府计划的实施,融资压力在年底有所下降。 危机的第三阶段,用“非抵押贷款信贷”系列市场代表,这反映的是恐慌从抵押贷款到非抵押资产的大面积扩散。 市场中的资金紧张和投资者对私人信贷支持证券丧失了信心,就迫使投资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出售大量风险资产,而且往往以低价出售。 最后一个系列被标为“银行偿付能力”,表明大型商业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因抵押贷款损失、融资压力和贱卖而恶化。 这一变量显示,在危机的第四个阶段,银行的健康状况在整个2009年初是不断恶化下去的(高估值意味着更高的违约风险);而在2009年的那个春天,随着监管者在大银行中的压力测试,大银行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随着2011年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欧洲境内的债务危机爆发,银行的债务状况又再次恶化。 虽然这些个人数据状况很好地说明了金融危机的各个阶段,但它们也只是个人数据而已。 我们怎么知道他们是有代表性的? 在论文的分析中,我使用了大量的每日财务数据,构建了四个汇总变量,分别用来表示住房和抵押市场情况、短期批发融资情况、非抵押信贷情况以及银行和其他贷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情况。 事实证明,这些具有总结性的变量或“因素”与图中所示的危机的四个阶段密切相关,表明基本情况是稳健的。 在估计了这些因素之后,我接着针对它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住房和抵押贷款泡沫破裂,但融资和证券市场保持相当稳定,GDP和其他衡量实体经济活动的指标会发生什么变化? 经济衰退会如此这般严重吗? 方便起见,我将这四个估计因素分为两组:首先,我将反映短期融资压力和非抵押贷款信贷市场上的低价抛售压力的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称之为“恐慌因素”。 这两个因素与始于2007年夏季的金融恐慌密切相关,但在雷曼兄弟破产和美国国际集团被政府纾困后,这种恐慌变得更为强烈。 其次,我将描述房地产和抵押贷款市场崩溃以及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资产负债表走软的因素结合起来,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因素”。 资产负债表因素包括Mian和Sufi描述的家庭资产负债表渠道,以及抵押贷款损失对贷方资本状况的影响。(排除银行偿付能力因素,只留下描述住房和抵押贷款市场的因素,不会改变结果。) 然后我回答了这两组因素对GDP、工业生产、住房开工、就业、消费和其他实际活动指标的预测效果如何这一问题。 说明下面的图表显示,恐慌因素对自己的(即抽象下跌的住房房价)一致预测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和其他实际变量,标志着经济大衰退的早期阶段,而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的因素不预测经济衰退。 这些结果表明,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不能仅用住房和消费者金融状况的恶化来解释,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短期融资和证券化信贷的普遍挤兑。 他们还指出,决策者为结束华尔街金融恐慌而采取的激进行动,对于防止对普通民众造成更大的打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资产负债表的因素并不能预测经济衰退的剧烈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无关紧要。 当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首先就是引发恐慌的导火索。 此外,许多其他的证据(Mian和Sufi等人)都与家庭去杠杆化的观点相一致,即家庭去杠杆化既导致了最初的支出下降,也导致了复苏的缓慢。 这很可能是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演变过于缓慢和平稳,以致于它们的影响无法完全用我论文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来解释,我的论文倾向于强调短期波动。 但我的研究结果确实表明,在没有恐慌的情况下,大衰退初期就业、消费和产出的下降将明显减轻。 2008年的恐慌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不同之处在于,近期金融体系的挤兑是在批发融资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是通过电子方式发生的,而在上世纪30年代,散户储户在街头爆发。 但整体效果是一样的:对信贷提供者的信心丧失导致信贷供应暴跌,外部融资溢价飙升,实体经济迅速收缩。 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需要考虑到信贷市场在普通衰退和金融恐慌中受到的干扰会如何损害实体经济。[详情]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应对债务危机的十大戒律
金融危机十周年反思:应对债务危机的十大戒律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十年后,美国房价已经超过危机前高点,标准普尔500指数更是几乎翻番、一度超过2800点。在房地产、股票和债券三大主要市场上危机的影子荡然无存。全球各主要央行为应对危机推出的量化宽松(QE)直接催生了资产价格繁荣,资产价格繁荣又掩盖了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欧洲边缘国家虽然债务高企,还是能轻松获得市场融资,成本比美国更低。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市场情绪高涨,危机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所以,不是所有的教训都能被铭记,但危机仍然是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对宏观经济学和监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1920-30年代的大萧条。正是这次危机催生了以凯恩斯主义财政刺激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金融业分业经营,同时还成立了美国证监会(SE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等重要机构。 2008年危机后的反思和改革虽然不及大萧条后那般具有革命性和系统性,也触发了对中央银行单一目标制和金融体系重要性的再认识,催生了以宏观审慎监管为代表的监管变革和一系列监管机构。国内政策制定者也从危机的成因、中央银行的作用等角度对2008年危机进行反思。 刘鹤(2013)通过比较大萧条和2008年危机发现两次危机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危机爆发前都经历了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大繁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财政和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民众极端投机心理等。易纲(2010)指出,美国失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宏观因素,监管缺失是酿成危机的微观原因,决策迟缓导致危机的传导和蔓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金融危机再度恶化。徐忠(2018)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是由轻触式、碎片化监管所造成,危机后中央银行普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在应对系统性风险和金融监管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危机的反思不是一成不变,新发现的事实和对事实的重新考量会颠覆之前的认识。 大萧条三十年后到1960年代,Friedman和Schwartz(1963)通过对美国货币史的研究发现不是总需求的迅速崩溃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大萧条,中央银行应该扮演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催生了货币主义的复兴,被认为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再过去三十年到1990年代,Bernanke等人(1999)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理论,揭示了大萧条背后的信贷传导机制,强调金融系统会放大经济波动。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认识也经历了反复。前十年的主流看法是IMF开出的紧缩政策和浮动汇率药方加剧了危机。等到2008年亚洲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加之欧元区边缘国家因为固定汇率等因素深陷债务和衰退泥沼,观察家们又将亚洲能迅速走出危机归结为浮动汇率和彻底的结构性改革。 对2008年危机的反思集中体现在时任IMF首席经济学家Blanchard(2011, 2013)组织召开的数次大型宏观研讨会,主要是从宏观政策框架和加强监管方面反思,较少从债务危机角度阐述应对之道。在欧债危机爆发前,Koo(2009)基于大萧条和日本1990年代经验,强调债务危机引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比传统意义上经济衰退更为严重,此时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财政政策是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重要工具。 欧债危机是典型的债务危机,对高杠杆国家有很强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欧债危机救助的经验,总结出三大类十条教训。必须指出这个单子可以很长,如何选取也取决于个人视角和经历。笔者选取的标准是两条:一是相对重要性,取决于是否贯穿欧债危机演进与救助全程;二是普适性,不仅影响欧洲债务危机走向,还对中国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本文所列十条教训有些已经被吸取形成制度,有些正在被忘却,还有些则是基于人性难以被根除,但可以做得更好。 可以被吸取,且正在被实施的教训 第一类是已经总结得比较好,可以被吸取而且正在被实施的教训。欧债危机让各国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修复资产负债表、加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和保持汇率灵活性的至关重要性,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 第一条教训:资产负债表至关重要。又可分为三个小点: (1)监管整个资产负债表。美国次贷危机前,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将风险资产转移至表外,风险长期被忽视。危机后新修订的《巴塞尔协议III》将监管从表内扩展到全面监管表内和表外。类似的,由于监管套利和金融创新,中国衍生出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为控制风险,2017年初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进行考核。 (2)快速修复资产负债表。危机后欧洲复苏远慢于美国,重要的原因在于欧洲依赖银行间接融资、企业破产难导致银行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慢。 (3)只有一张资产负债表。这一教训在欧债危机期间尤为深刻。监管者通常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分开,包括设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只强调公共债务纪律,忽视对私人债务的管控。危机前,爱尔兰政府债务很低,占GDP比重不到30%,安全边际看似很高,但是对银行的救助短短两年内就将政府债推高到GDP 的100%。这说明,危机时政府和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都很重要,且不能绝对分割,危机救助最后考验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资产负债表。 第二条教训:监管!监管!监管!系统性重要机构出现问题时,政府往往面临救与不救的两难。救会加剧道德风险,不救则会有系统性风险。雷曼的倒掉就有监管者故意为之教训金融机构的成分。但雷曼破产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让政策制定者们认识到,在真正的系统性风险面前,对道德风险的担忧往往不堪一击。结果就是,机构越大越安全,只有做到一定规模,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才会不得不救。 解决道德风险和“大而不能倒”的出路在于建立事前规则、加强监管。针对此有两项主要变革。一是设立“生前遗嘱”,保证再大的机构在出现问题时也能按事前议定的程序实现有序清偿,而不会把整个系统拖下水;二是设立自救(bail-in)规则,不浪费纳税人的钱,要救就先用股东和债权人的资金,比如欧盟《银行复苏和清算指令》就规定自救金额至少要在总负债的8%以上。 实践当中自救规则仍面临不少挑战。塞浦路斯是少有的采纳自救方案的案例,主要是基于政治原因,有很多俄罗斯富豪的存款在塞浦路斯,欧盟不愿意用纳税人的钱去拯救俄罗斯富豪。而意大利是典型的自救原则受到冲击的案例。2015年意大利Banca Etruria银行出现危机,政府让债权人承担风险,持有该行次级债的68岁退休工人Luigino D‘Angelo血本无归后自杀,舆论哗然。当债权人不是国外富豪(塞浦路斯案例)而是国内退休工人时(意大利案例),强推自救规则让中小投资者承担损失会面临舆论压力和政治反弹。2017年意大利在对锡耶纳银行实施自救规则时,经欧盟许可对零售投资者进行了豁免。 第三条教训:保持汇率灵活性。政策制定者在汇率问题上常常重复两个错误,先是在危机之初不敢贬值并怀疑汇率贬值是否有用,贬值之后继而又高估其作用,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汇率之上而不进行结构改革。如果说2014年之前对汇率贬值的看法仍有分歧(世行和IMF曾同时发布报告,前者认为贬值无用,IMF则指出贬值仍然有效),欧央行2015年量化宽松后的汇率和经济表现则再一次统一了认识。 名义汇率不能调整,真实汇率就只能依靠对内贬值来调整,也即压低商品价格和工资。降价和削减工资都是通缩性的,异常痛苦,处理不当还会引发“债务-通缩”螺旋。当然,把贬值作为药方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有债务上的货币错配,否则会加剧债务负担,如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南亚诸国。此外,汇率贬值还有先行者优势,等所有国家都加入形成竞争性贬值时,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一度被吸取,但很快被忘却的教训 第二类是一度被吸取,但是随着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的改善又很快被忘却的教训。危机发生后在一段时间内人们会注重控制杠杆率、加强监管并保持对泡沫的警惕。但随着周期的演进和资产价格的持续繁荣,这些教训很快会被抛诸脑后。 第四条教训:杠杆的顺周期性。危机发生后,人们都将罪恶的根源归结于高杠杆。1998年长期资产管理公司(LTCM)因为高杠杆而覆灭,2008年雷曼重蹈覆辙,而且两者杠杆率都差不多。1998年初LTCM资本金为47亿美元,债务高达1245亿美元,杠杆率约25倍,而在1998年9月亏损导致资本金大幅下降,LTCM杠杆率超过250倍;2008年危机前,雷曼持有6800亿美元资产,但是资本金仅为225亿美元,杠杆率也有30倍。 Lowenstein(2000)的畅销书《当天才失败时》把LTCM高杠杆的教训讲得很透彻,市场人士都耳熟能详,但为什么错误还是被重复?因为没有高杠杆就没有高回报。金融从业人士远多于任何一个奥林匹克项目的运动员,获取超额收益(阿尔法)比获取金牌还难。怎么办?加杠杆!所谓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常常是高杠杆作用于普通的投资机会。远到300年前英国南海泡沫,近到中国2015年股灾中的场外配资和融资融券莫不如此。 所以我一直认为,控制住杠杆才能控制住资产泡沫,杠杆是资产价格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利率不是最重要的。莎士比亚经典名著《威尼斯商人》中,很少有人关注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借钱给安东尼奥的利率是多少(0%),但是他所要求的抵押物却让人印象深刻,还不上钱就割下一磅肉抵债。2004-06年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但投资者根本不在乎一两个点的利率上升,因为只要3%甚至零首付就能大举加杠杆买房,房价因而一路上涨。2016到2017年,我国一线城市房价疯狂上涨,也是通过大幅提高首付比、直接控制杠杆率才得到遏制。 第五条教训:监管自身的周期性。刘鹤(2015)将监管的周期总结为“危机-管制-金融抑制-放松管制-过度创新-新的危机”。危机发生后,加强监管,矫枉必须过正,出现过度监管(Blinder, 2015)。但监管的效力会随着金融创新、监管规避等而逐渐减弱。金融机构会在市场繁荣时期向监管机构施压以便能提高杠杆率和发行新产品。市场越是繁荣,要求去监管的呼声也越高,因为此时被监管束缚的机会成本(投机和套利收益)越高。特朗普政府去监管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值得强调的是,监管的放松往往埋下下一次危机的种子。 第六条教训:市场总是对的,直到它错了。当市场繁荣的时候,做一个逆向投资者很难。因为“市场可能是非理性的,但市场非理性的时间可以长到让你破产”。当前股票、债券和信用市场价格都处于历史高位,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券收益率甚至要远低于美国。面对这般高的资产价格,投资者的担心不是资产太贵了,而是担心错过机会。这一点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能够在泡沫破灭前的高位成功脱逃。这种自满心态,在个体层面有可能是理性的,但在集体层面只可能是非理性的,它不仅加剧了泡沫的上涨,也放大了泡沫破灭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一直在尝试,但始终是挑战的教训 第三类是一直在尝试吸取但始终是挑战的教训。包括和民众沟通,打破利益集团阻挠,推动结构性改革和预防下一个危机。 第七条教训:正确的政策,错误的政治。很多危机救助尽管在政策上是成功的,但在政治上是失败的。 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被演绎为华尔街和“主街”的矛盾,催生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审计美联储动议。欧债危机救助则被描绘成65岁还在工作的德国老人救助50岁已经退休的希腊懒人。这导致民众对任何建制派、政府都很反感,哪怕政府在政策上是对的。我亲历的救助项目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葡萄牙在野的左翼联盟反对执政联盟所达成的一切救助协议,但当他们2015年上台之后,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基本上都和前任政府一样,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即便这样,还是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由此可见,不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危机救助政策仍可能成功,但民众对政府的反感和民粹主义会风起云涌。这也是特朗普上台,英国退欧,反贸易和反全球化的后危机时代背景。民众关注的焦点是公平。政策的制定和议题的陈述应该从这个角度入手,不能简单粗暴的将矛盾转嫁到国外或者反对派,否则长期后果更堪忧。 第八条教训:一切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在利益面前,思想往往居于次要地位。结构性改革难就难在打破利益集团的阻挠。解决之道,一是增强受援国参与度(ownership)。强加于人的改革很难被接受,欧债危机救助的附加条款就被认为是德国的意志,包括引入IMF施压边缘国家(Brunnermeier等人,2016)。回过头来看,危及之初的改革措施不应该由“三驾马车”来宣布而应该由受援国政府主动出面。二是要照顾社会承受能力尤其是弱势群体和社会组织生态。三是关键改革需要打破利益集团阻力,比如欧洲劳动力市场改革上的工会反对和产品市场上无穷无尽的行业协会审批。 第九条教训:在形势好的时候推进改革。是事前未雨绸缪还是事后来应对?对这一问题的主流看法曾被总结为“格林斯潘教条”:资产价格泡沫难以被定义和发现,发现了央行也没有合适工具应对,最好是泡沫破灭后来清场。通俗的话就是“如果还没坏,就不要去修”。这一教条已经让位于更严格的事前监管和对资产价格泡沫的防范。因为在泡沫破灭、经济衰退时加强监管和推进结构改革实在是代价惨痛。在经济、金融市场和政治上行周期推进结构性改革能够降低阵痛。问题是,形势好的时候进行改革的压力进而动力不足。 第十条教训:预防下一个危机。有一种说法,“这次不一样”。上一次危机的教训不一定能用,不能总是在打上一场战争。还有一种说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每次危机有不同,但也有很多共同点。危机的背后是人性,人的贪婪和恐惧交织,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交替。人性不可能被消灭,因而危机总会发生,繁荣和萧条是金融的固有形态。上一个危机的应对常常埋下下一个危机的种子。从互联网泡沫到房地产泡沫,从大衰退后的QE到资产价格繁荣。危机发生,应对危机,宏观刺激,形势好转,监管放松,志得意满,危机又爆发,如此周而复始,政策、市场和人性纠缠在一起。 下一个危机在哪? 我国是过去四十年少有的没有发生大的危机和系统性风险的国家。虽然2013年有“钱荒”,2015年有股灾,2015-16年资本外流,但总体影响可控。也许危机本该发生了,换作任何一个新兴国家,如果有超过GDP之10%的资本外流,货币和金融危机早就都发生了,但我们有以外汇储备为代表的良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这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而是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动力。 加快出清过剩产能,修复企业资产负债表,加强宏观审慎和微观市场监管,保持定力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的过快攀升,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遏制房价快速上涨,脱贫攻坚照顾弱势群体利益,推动国企改革和在经济内外环境较好时去杠杆,这就是我的应对危机的十大戒律。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原标题:次贷危机十年反思:我国应对债务危机的十大戒律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缪延亮[详情]

道指实时行情

标普500实时行情

纳指实时行情

美元指数走势图

黄金走势图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