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据及解读

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国企利润同比增48.7%
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国企利润同比增48.7%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27日  09:30
统计局点评工业数据: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新增利润多
统计局点评工业数据: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新增利润多

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27日  09:35
申万评10月工业数据: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申万评10月工业数据: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点评认为,10月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PPI保持稳定,企业盈利虽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详情]

证券时报|2017年11月27日  10:52
专家: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率上升 效益持续改善
专家: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率上升 效益持续改善

何平博士认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7年11月27日  10:09

投资消费数据及解读

10月经济数据回落 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
10月经济数据回落 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

2017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1871亿元,增长9.9%,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3%。[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4日  10:01
10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10% 创七月新低
10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10% 创七月新低

2017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374亿元,增长7.2%。[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4日  10:00
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6.2% 钢材产量降1.6%
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6.2% 钢材产量降1.6%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4日  10:00
前10月全国固投同比增7.3% 增速连续5月回落
前10月全国固投同比增7.3% 增速连续5月回落

2017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1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0月份比9月份增长0.52%。[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4日  10:00
前10月民间固投增5.8% 占全国固投60.6%
前10月民间固投增5.8% 占全国固投60.6%

2017年1-10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3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6%。[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4日  10:00
统计局解读: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统计局解读: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6%,猪肉价格下降10.1%,鲜菜价格上涨0.3%。[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14日  10:00
经济指标都在回落为何还说稳中向好?统计局回应
经济指标都在回落为何还说稳中向好?统计局回应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10月份指标都在回落,为何还说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你如何看待10月份数据表现?[详情]

中国网|2017年11月14日  10:28
李奇霖:制造业投资仍然低迷 趋势短期难有明显改观
李奇霖:制造业投资仍然低迷 趋势短期难有明显改观

三大主要固定资产投向分项增速均放缓。其中地产、基建增速下降符合预期,但制造业在利润改善后,投资仍然低迷,预计这一趋势短期难有明显改观。到位资金增速继续回升,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贡献较多增量。[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14日  10:55
邓海清:中国经济基本面回落 什么能拯救雪崩的债市
邓海清:中国经济基本面回落 什么能拯救雪崩的债市

对于当前的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完全偏离基本面和央行的定价逻辑,用任何传统的债券市场分析框架均无法解释2017年10月份以来的频繁无利空暴跌,以及对利好的极端无视,市场对利多消息的解读是利多出尽,反而成为了更好的做空机会。[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14日  11:10
姜超:10月工业明显降温 经济下行压力渐增
姜超:10月工业明显降温 经济下行压力渐增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较9月基本持平。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仍处低位;基建投资小幅反弹,是投资的中流砥柱;而房地产投资拐头向下,增速降至年内次低点,成为主要拖累。[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14日  11:20

金融数据及解读

10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6632亿
10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6632亿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3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详情]

央行|2017年11月13日  16:00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4万亿 较去年同期多1522亿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4万亿 较去年同期多1522亿

初步统计,2017年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22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635亿元,同比多增62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4亿元,同比少减291亿元[详情]

央行|2017年11月13日  16:00
姜超评10月金融数据:加不起的居民杠杆
姜超评10月金融数据:加不起的居民杠杆

11月13日央行公布2017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10月新增社融1.04万亿,同比多增1522亿;M2增速由9月的9.2%降至8.8%;当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632亿,同比多增119亿。我们的观点是:加不起的居民杠杆![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14日  00:04
邓海清:M2增速再创新低 或与严监管与贷款走低有关
邓海清:M2增速再创新低 或与严监管与贷款走低有关

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632亿元人民币,预期7830亿元,前值12700亿元。10月社会融资规模10400亿元人民币,预期11000亿元,前值由18200亿元修正为18199亿元。10月M2货币供应同比8.8%,增速创历史新低,预期9.2%,前值9.2%。[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13日  17:50
机构评10月信贷数据:中长期贷款增加不是什么坏事
机构评10月信贷数据:中长期贷款增加不是什么坏事

新浪财经讯 11月13日消息,央行今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3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创历史新低。央行同时公布,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2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13日  18:01
联讯证券评10月金融数据:M2增速大幅下滑有两个原因
联讯证券评10月金融数据:M2增速大幅下滑有两个原因

M2增速大幅下滑,有两个原因:一是缴税+国债地方债发行使财政存款高增;二是在存款利率与市场化的理财等资产收益率差距拉大后,存款流失进一步加剧,使居民存款较往年减少更多。[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13日  16:37
国金证券:货币政策有可能在12月经济工作会议上微调
国金证券:货币政策有可能在12月经济工作会议上微调

在经济增长不出现较大下滑压力的背景下,M2增速料在9%的水平上保持平稳。但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经济增长下滑幅度可能超预期,货币政策有可能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微调,届时M2同比增速可能会有明显回升。[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14日  09:23
李慧勇点评10月信贷数据:金融整顿导致数据全面回落
李慧勇点评10月信贷数据:金融整顿导致数据全面回落

10月新增信贷6632亿元,较9月少增6068亿元。一般来说,10月信贷往往较9月季节性回落,但从结构来看,金融整顿对信贷的影响开始显现。[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14日  09:22
中金评货币及信贷数据:10月金融条件保持大体平稳
中金评货币及信贷数据:10月金融条件保持大体平稳

2018年初,我们预计央行将通过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等)回收流动性,以对冲届时生效的“定向”降准可能带来的宽松效应。[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14日  09:16

CPI&PPI数据及解读

10月CPI同比上涨1.9%超预期 猪肉价格下降10.1%
10月CPI同比上涨1.9%超预期 猪肉价格下降10.1%

2017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注:预期1.8%)。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3.2%。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5%。[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09日  09:30
10月PPI同比上涨6.9% 黑色金属材料类环比上涨0.3%
10月PPI同比上涨6.9% 黑色金属材料类环比上涨0.3%

2017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4%,环比上涨0.9%。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4%。[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09日  09:31
统计局解读:10月份CPI同比涨幅稍有扩大 PPI环比涨幅回落
统计局解读:10月份CPI同比涨幅稍有扩大 PPI环比涨幅回落

从环比看,CPI走势基本平稳。食品价格与上月持平,分类价格涨跌互现。鲜果、鲜菜价格分别上涨0.7%和0.4%;节后需求回落,鸡蛋价格下降5.4%。从环比看,PPI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09日  09:37
姜超:10月通胀略超预期 PPI涨价向CPI传导幅度有限
姜超:10月通胀略超预期 PPI涨价向CPI传导幅度有限

统计局今日公布10月CPI为1.9%,PPI持平6.9%。海通宏观姜超点评认为通胀略超预期,PPI涨价向CPI传导幅度非常有限,食品走势仍弱,预测11月CPI同比或微降至1.8%;货币仍旧中性政策难松。[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09日  10:13

进出口数据及解读

10月进出口数据不及预期:出口增长6.1%进口增15.9%
10月进出口数据不及预期:出口增长6.1%进口增15.9%

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4万亿元,增长10.2%。其中,出口1.25万亿元,增长6.1%;进口9940亿元,增长15.9%;贸易顺差2544.7亿元,收窄20.3%。[详情]

海关总署网站|2017年11月08日  11:26
任泽平评10月进出口数据:外需延续景气出口平稳复苏
任泽平评10月进出口数据:外需延续景气出口平稳复苏

从出口经济体看,10月对欧日出口增速上升、对美出口明显下滑但仍保持较高增速,对东盟出口略降。从出口产品类别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08日  18:59
前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9% 贸易顺差收窄
前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9% 贸易顺差收窄

11月8日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5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9%。其中,出口12.41万亿元,增长11.7%;进口10.11万亿元,增长21.5%;贸易顺差2.3万亿元,收窄17.8%。[详情]

澎湃新闻|2017年11月08日  11:56
七大机构评10月外贸数据:进出口走弱再证伪新周期
七大机构评10月外贸数据:进出口走弱再证伪新周期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5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9%。其中,出口12.41万亿元,增长11.7%;进口10.11万亿元,增长21.5%;贸易顺差2.3万亿元,收窄17.8%。对此,七大机构进行分析称,从历年同期情况看,贸易顺差偏低反映进口需求仍然较强。[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08日  13:40
联讯证券解读10月进出口数据:整体而言并不乐观
联讯证券解读10月进出口数据:整体而言并不乐观

分析人士指出进口增速放缓,一是因大宗商品价格小幅下降,二是部分主要工业品,如原油、铁矿石、铜等的进口增速也有所回落。[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1月08日  13:00

PMI数据及解读

10月制造业PMI为51.6 制造业延续扩张发展态势
10月制造业PMI为51.6 制造业延续扩张发展态势

2017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达到今年均值水平,制造业延续扩张的发展态势。[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0月31日  09:01
10月非制造业商务指数54.3% 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10月非制造业商务指数54.3% 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4.3%,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持续上涨,涨幅收窄。[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0月31日  09:04
统计局解读10月PMI: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慢
统计局解读10月PMI: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慢

本月主要特点:一是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慢。二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趋缓。三是进出口仍保持扩张。四是高端制造业、消费品相关制造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10月31日  09:00
姜超评10月PMI:制造业景气转弱 通胀预期难回升
姜超评10月PMI:制造业景气转弱 通胀预期难回升

海通宏观姜超点评称,PMI小幅回落,制造业景气转弱,短期经济仍趋下行,而总需求的回落也意味着通胀预期难以回升。[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10月31日  10:06
连平: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1.8% 全年通胀压力温和
连平: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1.8% 全年通胀压力温和

  新浪财经讯 11月28日消息,11月即将过去,本月物价涨幅如何?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8%左右,涨幅相比上月有小幅回落。若上述预测能够实现,CPI同比涨幅将连续10个月维持在“1时代”。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消费物价短期小幅回落主要是受本月食品价格将环比下降和翘尾因素回落影响,全年通胀压力温和。 CPI翘尾因素及同比走势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进入11月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基本平稳。商务部公布的每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11月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两周小幅上涨,一周小幅下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旬度变动情况来看,11月上中旬主要食品价格基本平稳,呈现蔬菜价格整体小幅回落,肉类价格小幅上涨的局面。 根据以上数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将有所下降,预计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非食品价格方面,本月国内成品油价出现过2次上调,其中11月16日的上调是年内最大幅度的上调,可能带动本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回升。本月翘尾因素将从上月的0.34%小幅回落至0.2%。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综合以上原因,预计1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8%左右,涨幅相比上月有小幅回落。由于今年前10月CPI累计同比为1.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预计12月CPI不会有明显变化,同比维持在2%以下,全年CPI同比将保持在1.5%左右水平,通胀压力温和。 展望2018年总体走势,连平认为,在整体需求平稳、货币环境收紧的大背景下,明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压力,预计明年CPI同比在2%左右,在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有所上升。(新浪财经 陈永乐)[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11月28日 14:42
10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未来将回落
上海证券报 | 2017年11月28日 06:30
前10月工企利润同比增23.3% 煤炭等行业贡献率超一半
前10月工企利润同比增23.3% 煤炭等行业贡献率超一半

  前10月工企利润同比增23.3% 煤炭钢铁等四行业贡献率超一半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也是继1~4月份增长24.4%后再次出现的年内高点。此外,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从行业来看,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飞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上述四大行业都出现了供给减少、需求小幅回升的情况,随着工业产品价格回升,利润出现较大增幅。 同时,记者注意到,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前10月仅3个行业利润下滑 今年以来,工企利润增速较快。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工企利润一直保持超20%的增长率,1~10月增长23.3%,实现了自1~4月以来的又一个高点。 从行业来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行业减少。 主要行业利润情况方面,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纺织业增长3.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1%。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分析,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分析认为,前三季度企业效益改善非常明显,工企利润保持超过20%的增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善主要是由于工业品价格的回升带来的。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虽然上游集中度提升对工业整体盈利恢复贡献巨大,但去产能并不是工业盈利恢复的唯一原因。一方面总需求更具韧性,表现为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远超去年同期的3.9%;其中外需复苏更是超预期的核心动力,表现为1~10月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长10.5%,远超去年同期0.0%。另一方面,当前的政策环境也正在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分配格局,加之企业自身提质增效,使得企业成本率、利润率、资金周转率、产能利用率等都持续改善。 而制造业方面,利润增速不及上游行业,比如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1%,汽车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3%。 江飞涛向记者分析称,从下游行业来看,尤其是消费品如汽车制造等需求弹性大,对价格很敏感,如果价格提升,需求将明显下降,因此上下游的传导效应目前还不明显。 ●工企资产负债率仍处下降趋势 伴随利润改善,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其中,工业企业的降成本效果显现。 记者注意到,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1~10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 而备受外界关注的杠杆率方面,何平表示,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 王一鸣指出,上游企业改善利润的收益主要用于修补资产负债表,处理好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同时促进企业再投资、技术升级,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关注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撰写的《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杠杆率结构继续改善》显示,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从二季度末的156.3%下降到三季度末的154.8%,下降了1.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下降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继续表现出稳定的去杠杆态势,非国有企业是去杠杆的主力。 他分析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主要贡献来自非国有企业的去杠杆。三季度末,全部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7%,仍处于下降趋势中,其中非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从二季度末的52.7%下降到52.5%。  [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7年11月28日 00:52
前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
前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

  前十月规上工业利润公布 最赚钱的居然不是煤炭和钢铁 哪些行业最挣钱? 根据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也就是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增长1.6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 这些行业都是资源能源原材料行业,也就是上游行业(见图打红框的行业,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而下游的行业利润增速显得惨淡。比如2017年1-10月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5%、纺织业增长3.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利润总额增长4.8%,食品制造业增长8.2%。最差的烟草制造业利润增速为-3.8%。 为什么下游行业利润增速低?这是因为下游行业以上游产品为原料。比如汽车要使用钢铁为原料,钢铁涨价,下游的汽车行业利润增速就要受影响。同样,上游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下游的以此为原料的服装、纺织等行业利润将受到影响。 而上游资源能源行业利润总额则比较可观。比如2017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有6万亿,化学原料和制品业有7万多亿,而汽车行业也仅仅7万亿的水平。纺织业才3万多亿利润,副产品价格工业只有5万多亿的利润,食品制造业利润甚至不到2万亿。 不过有些行业看起来很赚钱,实际利润并不高。 比如以利润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看,2017年1-10月工业行业最高的是医药制造业,达到了11.1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为全国第二,为10.8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位第三,利润率为10.67%。烟草制造业利润率为10.24%,以上几个行业利润率超过了10%。 很多行业利润增速低,但是利润率却很高。比如上述下游行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分别达到了7.67%、7.83%,分别为全国第八、第七名。(见图框显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而钢铁行业利润增长迅速到1.6倍,实际利润率只有4.51%,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利润率只有3.53%,为全国倒数第二。这就是说,有些资源行业看起来挣钱快,实际真正赚钱的回报率并不高。 煤炭行业过去多年利润率为负增长,目前也只是暂时好转。与居民消费关系密切的医药、烟草、汽车、食品等利润率在全国靠前。 但是也要注意的是,有些行业,比如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属于利润增速和利润率均低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原料价格增长快,自身劳动力成本上升高,利润变薄,在没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分析指出,今年前10个月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但是他也指出,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3%、2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 这也说明,要实现行业利润快速增长,企业有很好的利润率,各个工业行业仍需要加快创新的步伐。[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11月27日 15:44
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
新华网 | 2017年11月27日 13:19
10月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企增速遥遥领先
10月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企增速遥遥领先

  10月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企增速遥遥领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需求走弱是企业盈利增速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收窄,未来企业盈利增速将继续放缓。 杨业伟分析称,1-10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2.4%,增速较1-9月累计同比增速放缓0.1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继续走弱。同时,行业盈利分化加剧,限产推动下上游产品价格继续上升,支撑上游企业盈利高增长,而需求走弱带动下游盈利增速不断放缓,在限产持续和需求走弱环境下,行业盈利分化会持续。 他表示,在宏观审慎背景下,需求将持续放缓。虽然环保限产下供给继续收缩,但需求放缓速度加快导致工业品价格涨幅有限,随着需求持续下行,工业品价格环比涨幅将继续收窄甚至下跌,带动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弱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行业利润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1%,纺织业增长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7%。 从所有制来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7%,集体企业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2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5%,私营企业增长14.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改革的阶段性结果。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在新闻稿中指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 一方面,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 另一方面,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统计局数据称,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详情]

界面 | 2017年11月27日 11:30
申万评10月工业数据: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证券时报 | 2017年11月27日 10:52
专家: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率上升 效益持续改善
中国新闻网 | 2017年11月27日 10:09
统计局点评工业数据: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新增利润多
国家统计局网站 | 2017年11月27日 09:35
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国企利润同比增48.7%
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国企利润同比增48.7%

  2017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097.1亿元,同比增长48.7%;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3亿元,增长3.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723亿元,增长2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32.8亿元,增长18.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285.6亿元,增长14.2%。 1-10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111.6亿元,同比增长4.1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4847.8亿元,增长2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491.4亿元,下降16.3%。 1-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1%,纺织业增长3.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1%,汽车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7%。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发生主营业务成本85.5万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7%;负债合计62.1万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49.4万亿元,增长9%;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产成品存货41908.2亿元,增长9%。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2.1元,同比增加4.6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3.9万元,同比增加15.9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0.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天,同比减少1天。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4.1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9月份放缓2.6个百分点。 表1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分组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总计 1019145.1 12.4 1000662.9 12.4 62450.8 23.3 其中:采矿业 45856.6 22.0 43722.4 21.9 4111.6 405.4 制造业 917884.7 12.2 902342.2 12.2 54847.8 20.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5403.8 8.7 54598.3 8.6 3491.4 -16.3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221154.4 16.1 212764.0 16.3 14097.1 48.7 其中:集体企业 5347.3 6.2 5242.4 5.7 371.3 3.2 股份制企业 735730.6 13.4 722209.2 13.3 43723.0 25.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24175.0 11.1 220091.8 10.9 15132.8 18.5 其中:私营企业 355863.4 10.5 352943.1 10.5 20285.6 14.2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表1 (续表)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分组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总计 871717.2 12.0 855170.1 12.0 其中:采矿业 35842.9 12.2 33813.8 11.8 制造业 786493.6 12.1 772543.8 12.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380.7 11.7 48812.5 11.6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181842.6 15.5 174162.6 15.7 其中:集体企业 4491.8 5.9 4405.9 5.6 股份制企业 629446.2 12.9 617119.9 12.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90569.7 11.0 187121.3 10.9 其中:私营企业 311621.5 10.3 308942.7 10.3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表2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分组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 资产负债率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 (%) (元) (元) (元) (万元/人) (%) (天) (天) 总计 6.24 85.46 7.38 112.1 133.9 55.7 13.9 38.0 其中:采矿业 9.40 77.34 10.14 55.4 90.6 60.4 13.1 33.1 制造业 6.08 85.62 7.35 132.2 134.4 54.2 14.8 38.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39 89.40 5.78 41.8 196.8 61.0 0.6 26.2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6.63 81.86 8.05 61.8 169.3 60.9 15.5 41.0 其中:集体企业 7.08 84.04 8.80 117.1 128.4 60.1 21.3 26.1 股份制企业 6.05 85.45 7.37 112.7 135.3 56.5 14.1 34.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6.88 85.02 7.92 123.2 125.4 54.2 14.5 53.7 其中:私营企业 5.75 87.53 6.28 181.0 128.0 51.4 11.6 27.0 表3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行业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总计 1019145.1 12.4 1000662.9 12.4 62450.8 23.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3496.3 32.9 21701.1 34.1 2506.3 628.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338.3 22.6 6211.1 22.4 406.5 (注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5084.4 14.4 5006.5 14.2 372.4 56.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419.1 9.7 5371.4 9.5 514.2 41.8 非金属矿采选业 4241.3 1.5 4178.4 0.7 303.4 5.8 开采辅助活动 1241.5 6.4 1218.2 5.5 7.4 (注2) 其他采矿业 35.6 58.2 35.6 58.9 1.5 36.4 农副食品加工业 56766.9 6.5 56475.4 6.6 2597.9 5.1 食品制造业 19832.7 8.9 19598.7 8.9 1520.2 8.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5608.5 9.6 15438.8 9.6 1690.0 20.0 烟草制品业 8232.5 1.7 7460.1 3.5 842.8 -3.8 纺织业 34742.5 6.6 34232.4 6.3 1658.8 3.2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832.4 5.0 19631.9 5.1 1097.7 8.6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2895.8 5.7 12864.4 5.7 763.4 9.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1929.5 4.0 11900.9 3.9 672.9 4.8 家具制造业 7567.9 11.1 7525.7 11.0 449.6 11.2 造纸和纸制品业 13288.7 14.6 13126.0 14.4 849.0 44.5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6927.4 8.3 6873.2 8.2 449.9 8.0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4745.2 10.6 14626.4 10.2 790.3 10.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34431.2 25.4 33620.9 25.3 1892.2 41.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77929.8 14.8 76699.4 14.9 5096.4 37.9 医药制造业 24294.6 13.0 24102.9 13.1 2713.2 18.2 化学纤维制造业 7363.3 15.2 7193.8 15.4 364.8 48.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7726.8 9.0 27414.2 8.9 1546.2 4.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4103.9 10.9 53797.1 10.8 3719.5 23.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0714.3 23.3 58350.7 23.5 2737.3 162.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9277.8 17.4 47724.4 17.1 1738.9 44.1 金属制品业 32773.2 9.8 32389.1 9.5 1667.1 7.8 通用设备制造业 41544.3 9.8 40701.6 9.8 2585.4 14.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1709.5 10.5 31422.3 10.6 2011.0 27.1 汽车制造业 71799.6 11.7 69957.2 11.6 5622.1 8.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3481.9 7.6 13299.9 7.4 770.4 4.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5664.6 12.3 64319.7 12.4 3859.4 9.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7919.0 13.1 86929.3 13.1 4079.1 19.3 仪器仪表制造业 8234.6 14.4 8162.2 14.6 704.1 24.4 其他制造业 2103.9 9.8 2090.0 9.6 116.0 12.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557.4 17.6 3537.6 17.8 199.1 40.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885.0 14.2 876.0 14.0 42.9 -4.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8023.4 7.9 47447.3 7.8 2856.2 -21.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5370.2 15.0 5250.2 15.3 415.9 13.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10.2 11.0 1900.8 11.4 219.3 42.5 注: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年同期亏损372.4亿元。 2、开采辅助活动上年同期亏损46.3亿元。 表3(续表)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行业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总计 871717.2 12.0 855170.1 12.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7526.7 18.9 15848.4 19.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4835.0 6.0 4668.5 6.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308.6 12.0 4242.4 12.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483.6 7.1 4446.8 7.1 非金属矿采选业 3475.4 1.2 3422.5 0.4 开采辅助活动 1185.1 0.7 1156.8 -1.1 其他采矿业 28.5 59.2 28.5 59.2 农副食品加工业 51083.1 6.6 50841.9 6.7 食品制造业 16159.2 9.6 15945.1 9.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1660.7 9.0 11529.4 9.1 烟草制品业 2877.3 -1.1 2123.4 4.0 纺织业 31240.2 6.7 30817.0 6.7 纺织服装、服饰业 17102.7 4.7 16934.0 4.8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1219.1 5.4 11196.1 5.4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510.0 4.0 10489.2 4.0 家具制造业 6426.3 10.6 6395.4 10.6 造纸和纸制品业 11441.4 13.6 11309.4 13.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5909.2 8.6 5871.1 8.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2960.6 10.7 12856.3 10.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7516.6 29.7 26740.1 29.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6665.3 14.2 65565.3 14.3 医药制造业 16843.3 11.4 16706.8 11.5 化学纤维制造业 6625.6 14.4 6472.2 14.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4096.6 9.5 23826.4 9.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6171.2 10.1 45921.5 10.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4883.0 21.1 52648.1 21.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5730.3 16.8 44220.6 16.4 金属制品业 28855.1 10.1 28533.6 9.9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303.9 9.7 34537.3 9.6 专用设备制造业 26658.7 9.8 26437.3 9.9 汽车制造业 60387.1 12.3 58812.8 12.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1608.6 7.6 11451.3 7.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6277.9 12.5 55050.3 12.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7802.9 12.7 76922.9 12.8 仪器仪表制造业 6681.4 14.1 6633.8 14.3 其他制造业 1822.0 9.8 1810.1 9.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213.3 16.9 3194.3 17.2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760.8 13.8 751.2 13.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3260.1 11.3 42822.1 11.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37.3 16.0 4567.4 16.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483.3 11.2 1423.1 11.4 附注 1、指标解释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增值税款和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 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同比持平。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和增长量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2011/。[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 | 2017年11月27日 09:30
连平: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1.8% 全年通胀压力温和
连平: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1.8% 全年通胀压力温和

  新浪财经讯 11月28日消息,11月即将过去,本月物价涨幅如何?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8%左右,涨幅相比上月有小幅回落。若上述预测能够实现,CPI同比涨幅将连续10个月维持在“1时代”。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消费物价短期小幅回落主要是受本月食品价格将环比下降和翘尾因素回落影响,全年通胀压力温和。 CPI翘尾因素及同比走势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进入11月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基本平稳。商务部公布的每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11月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两周小幅上涨,一周小幅下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旬度变动情况来看,11月上中旬主要食品价格基本平稳,呈现蔬菜价格整体小幅回落,肉类价格小幅上涨的局面。 根据以上数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将有所下降,预计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非食品价格方面,本月国内成品油价出现过2次上调,其中11月16日的上调是年内最大幅度的上调,可能带动本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回升。本月翘尾因素将从上月的0.34%小幅回落至0.2%。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综合以上原因,预计1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8%左右,涨幅相比上月有小幅回落。由于今年前10月CPI累计同比为1.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预计12月CPI不会有明显变化,同比维持在2%以下,全年CPI同比将保持在1.5%左右水平,通胀压力温和。 展望2018年总体走势,连平认为,在整体需求平稳、货币环境收紧的大背景下,明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压力,预计明年CPI同比在2%左右,在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有所上升。(新浪财经 陈永乐)[详情]

10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未来将回落
10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未来将回落

  10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供给侧改革效果显著   ⊙记者 宋薇萍 ○编辑 林坚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月至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申万宏源证券最新研报认为,进入四季度以后,尽管经济数据有所回落,但由于工业品价格的韧性以及集中度提升、资产周转加快等带来企业利润率的持续改善,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表现为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资金周转加快,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效率继续提高,经营风险持续降低等。 数据显示,1月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1至10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18.1%。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一方面,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数据显示,1月至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保持较快增长。1月至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月至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3%、2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 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认为,由于高基数和PPI涨幅回落的原因,预计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是未来半年至一年工业企业利润仍然将保持8%至12%左右的增长。[详情]

前10月工企利润同比增23.3% 煤炭等行业贡献率超一半
前10月工企利润同比增23.3% 煤炭等行业贡献率超一半

  前10月工企利润同比增23.3% 煤炭钢铁等四行业贡献率超一半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也是继1~4月份增长24.4%后再次出现的年内高点。此外,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从行业来看,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飞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上述四大行业都出现了供给减少、需求小幅回升的情况,随着工业产品价格回升,利润出现较大增幅。 同时,记者注意到,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前10月仅3个行业利润下滑 今年以来,工企利润增速较快。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工企利润一直保持超20%的增长率,1~10月增长23.3%,实现了自1~4月以来的又一个高点。 从行业来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行业减少。 主要行业利润情况方面,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纺织业增长3.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1%。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分析,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分析认为,前三季度企业效益改善非常明显,工企利润保持超过20%的增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善主要是由于工业品价格的回升带来的。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虽然上游集中度提升对工业整体盈利恢复贡献巨大,但去产能并不是工业盈利恢复的唯一原因。一方面总需求更具韧性,表现为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远超去年同期的3.9%;其中外需复苏更是超预期的核心动力,表现为1~10月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长10.5%,远超去年同期0.0%。另一方面,当前的政策环境也正在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分配格局,加之企业自身提质增效,使得企业成本率、利润率、资金周转率、产能利用率等都持续改善。 而制造业方面,利润增速不及上游行业,比如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1%,汽车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3%。 江飞涛向记者分析称,从下游行业来看,尤其是消费品如汽车制造等需求弹性大,对价格很敏感,如果价格提升,需求将明显下降,因此上下游的传导效应目前还不明显。 ●工企资产负债率仍处下降趋势 伴随利润改善,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其中,工业企业的降成本效果显现。 记者注意到,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1~10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 而备受外界关注的杠杆率方面,何平表示,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 王一鸣指出,上游企业改善利润的收益主要用于修补资产负债表,处理好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同时促进企业再投资、技术升级,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关注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撰写的《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杠杆率结构继续改善》显示,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从二季度末的156.3%下降到三季度末的154.8%,下降了1.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下降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继续表现出稳定的去杠杆态势,非国有企业是去杠杆的主力。 他分析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主要贡献来自非国有企业的去杠杆。三季度末,全部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7%,仍处于下降趋势中,其中非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从二季度末的52.7%下降到52.5%。  [详情]

前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
前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

  前十月规上工业利润公布 最赚钱的居然不是煤炭和钢铁 哪些行业最挣钱? 根据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也就是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增长1.6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 这些行业都是资源能源原材料行业,也就是上游行业(见图打红框的行业,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而下游的行业利润增速显得惨淡。比如2017年1-10月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5%、纺织业增长3.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利润总额增长4.8%,食品制造业增长8.2%。最差的烟草制造业利润增速为-3.8%。 为什么下游行业利润增速低?这是因为下游行业以上游产品为原料。比如汽车要使用钢铁为原料,钢铁涨价,下游的汽车行业利润增速就要受影响。同样,上游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下游的以此为原料的服装、纺织等行业利润将受到影响。 而上游资源能源行业利润总额则比较可观。比如2017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有6万亿,化学原料和制品业有7万多亿,而汽车行业也仅仅7万亿的水平。纺织业才3万多亿利润,副产品价格工业只有5万多亿的利润,食品制造业利润甚至不到2万亿。 不过有些行业看起来很赚钱,实际利润并不高。 比如以利润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看,2017年1-10月工业行业最高的是医药制造业,达到了11.1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为全国第二,为10.8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位第三,利润率为10.67%。烟草制造业利润率为10.24%,以上几个行业利润率超过了10%。 很多行业利润增速低,但是利润率却很高。比如上述下游行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分别达到了7.67%、7.83%,分别为全国第八、第七名。(见图框显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而钢铁行业利润增长迅速到1.6倍,实际利润率只有4.51%,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利润率只有3.53%,为全国倒数第二。这就是说,有些资源行业看起来挣钱快,实际真正赚钱的回报率并不高。 煤炭行业过去多年利润率为负增长,目前也只是暂时好转。与居民消费关系密切的医药、烟草、汽车、食品等利润率在全国靠前。 但是也要注意的是,有些行业,比如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属于利润增速和利润率均低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原料价格增长快,自身劳动力成本上升高,利润变薄,在没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分析指出,今年前10个月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但是他也指出,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3%、2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 这也说明,要实现行业利润快速增长,企业有很好的利润率,各个工业行业仍需要加快创新的步伐。[详情]

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
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

  今年前十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陈炜伟)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1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至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放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统计显示,1至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行业减少。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7%。 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0.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天,同比减少1天。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工业效益处处长何平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资金周转加快,经营效率继续提高;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详情]

10月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企增速遥遥领先
10月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企增速遥遥领先

  10月工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企增速遥遥领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需求走弱是企业盈利增速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收窄,未来企业盈利增速将继续放缓。 杨业伟分析称,1-10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2.4%,增速较1-9月累计同比增速放缓0.1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继续走弱。同时,行业盈利分化加剧,限产推动下上游产品价格继续上升,支撑上游企业盈利高增长,而需求走弱带动下游盈利增速不断放缓,在限产持续和需求走弱环境下,行业盈利分化会持续。 他表示,在宏观审慎背景下,需求将持续放缓。虽然环保限产下供给继续收缩,但需求放缓速度加快导致工业品价格涨幅有限,随着需求持续下行,工业品价格环比涨幅将继续收窄甚至下跌,带动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弱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行业利润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1%,纺织业增长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7%。 从所有制来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7%,集体企业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2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5%,私营企业增长14.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改革的阶段性结果。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在新闻稿中指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 一方面,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 另一方面,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统计局数据称,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详情]

申万评10月工业数据: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申万评10月工业数据: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申万宏源评10月工业数据: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27日讯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发布,同比增长25.1%,前值27.7%。2017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点评认为,10月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PPI保持稳定,企业盈利虽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进入四季度以后,尽管经济数据有所回落,但由于工业品价格的韧性以及集中度提升、资产周转加快等带来企业利润率的持续改善,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详情]

专家: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率上升 效益持续改善
专家: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率上升 效益持续改善

  专家: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率上升 效益持续改善 中新网11月2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2017年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认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何平博士认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 一是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1-10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 二是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18.1%。 三是资金周转加快,经营效率继续提高。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天,同比减少1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0.6天。1-10月份,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2.1元,同比增加4.6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3.9万元,同比增加15.9万元。 四是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 五是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六是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3%、2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详情]

统计局点评工业数据: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新增利润多
统计局点评工业数据: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新增利润多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2017年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 一是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1-10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 二是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18.1%。 三是资金周转加快,经营效率继续提高。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天,同比减少1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0.6天。1-10月份,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2.1元,同比增加4.6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3.9万元,同比增加15.9万元。 四是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 五是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六是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3%、2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详情]

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国企利润同比增48.7%
前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国企利润同比增48.7%

  2017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3.3%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097.1亿元,同比增长48.7%;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3亿元,增长3.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723亿元,增长2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32.8亿元,增长18.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285.6亿元,增长14.2%。 1-10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111.6亿元,同比增长4.1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4847.8亿元,增长2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491.4亿元,下降16.3%。 1-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1%,纺织业增长3.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1%,汽车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7%。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发生主营业务成本85.5万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7%;负债合计62.1万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49.4万亿元,增长9%;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产成品存货41908.2亿元,增长9%。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2.1元,同比增加4.6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3.9万元,同比增加15.9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0.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天,同比减少1天。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4.1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9月份放缓2.6个百分点。 表1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分组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总计 1019145.1 12.4 1000662.9 12.4 62450.8 23.3 其中:采矿业 45856.6 22.0 43722.4 21.9 4111.6 405.4 制造业 917884.7 12.2 902342.2 12.2 54847.8 20.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5403.8 8.7 54598.3 8.6 3491.4 -16.3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221154.4 16.1 212764.0 16.3 14097.1 48.7 其中:集体企业 5347.3 6.2 5242.4 5.7 371.3 3.2 股份制企业 735730.6 13.4 722209.2 13.3 43723.0 25.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24175.0 11.1 220091.8 10.9 15132.8 18.5 其中:私营企业 355863.4 10.5 352943.1 10.5 20285.6 14.2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表1 (续表)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分组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总计 871717.2 12.0 855170.1 12.0 其中:采矿业 35842.9 12.2 33813.8 11.8 制造业 786493.6 12.1 772543.8 12.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380.7 11.7 48812.5 11.6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181842.6 15.5 174162.6 15.7 其中:集体企业 4491.8 5.9 4405.9 5.6 股份制企业 629446.2 12.9 617119.9 12.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90569.7 11.0 187121.3 10.9 其中:私营企业 311621.5 10.3 308942.7 10.3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表2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分组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 资产负债率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 (%) (元) (元) (元) (万元/人) (%) (天) (天) 总计 6.24 85.46 7.38 112.1 133.9 55.7 13.9 38.0 其中:采矿业 9.40 77.34 10.14 55.4 90.6 60.4 13.1 33.1 制造业 6.08 85.62 7.35 132.2 134.4 54.2 14.8 38.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39 89.40 5.78 41.8 196.8 61.0 0.6 26.2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6.63 81.86 8.05 61.8 169.3 60.9 15.5 41.0 其中:集体企业 7.08 84.04 8.80 117.1 128.4 60.1 21.3 26.1 股份制企业 6.05 85.45 7.37 112.7 135.3 56.5 14.1 34.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6.88 85.02 7.92 123.2 125.4 54.2 14.5 53.7 其中:私营企业 5.75 87.53 6.28 181.0 128.0 51.4 11.6 27.0 表3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行业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总计 1019145.1 12.4 1000662.9 12.4 62450.8 23.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3496.3 32.9 21701.1 34.1 2506.3 628.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338.3 22.6 6211.1 22.4 406.5 (注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5084.4 14.4 5006.5 14.2 372.4 56.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419.1 9.7 5371.4 9.5 514.2 41.8 非金属矿采选业 4241.3 1.5 4178.4 0.7 303.4 5.8 开采辅助活动 1241.5 6.4 1218.2 5.5 7.4 (注2) 其他采矿业 35.6 58.2 35.6 58.9 1.5 36.4 农副食品加工业 56766.9 6.5 56475.4 6.6 2597.9 5.1 食品制造业 19832.7 8.9 19598.7 8.9 1520.2 8.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5608.5 9.6 15438.8 9.6 1690.0 20.0 烟草制品业 8232.5 1.7 7460.1 3.5 842.8 -3.8 纺织业 34742.5 6.6 34232.4 6.3 1658.8 3.2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832.4 5.0 19631.9 5.1 1097.7 8.6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2895.8 5.7 12864.4 5.7 763.4 9.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1929.5 4.0 11900.9 3.9 672.9 4.8 家具制造业 7567.9 11.1 7525.7 11.0 449.6 11.2 造纸和纸制品业 13288.7 14.6 13126.0 14.4 849.0 44.5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6927.4 8.3 6873.2 8.2 449.9 8.0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4745.2 10.6 14626.4 10.2 790.3 10.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34431.2 25.4 33620.9 25.3 1892.2 41.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77929.8 14.8 76699.4 14.9 5096.4 37.9 医药制造业 24294.6 13.0 24102.9 13.1 2713.2 18.2 化学纤维制造业 7363.3 15.2 7193.8 15.4 364.8 48.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7726.8 9.0 27414.2 8.9 1546.2 4.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4103.9 10.9 53797.1 10.8 3719.5 23.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0714.3 23.3 58350.7 23.5 2737.3 162.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9277.8 17.4 47724.4 17.1 1738.9 44.1 金属制品业 32773.2 9.8 32389.1 9.5 1667.1 7.8 通用设备制造业 41544.3 9.8 40701.6 9.8 2585.4 14.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1709.5 10.5 31422.3 10.6 2011.0 27.1 汽车制造业 71799.6 11.7 69957.2 11.6 5622.1 8.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3481.9 7.6 13299.9 7.4 770.4 4.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5664.6 12.3 64319.7 12.4 3859.4 9.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7919.0 13.1 86929.3 13.1 4079.1 19.3 仪器仪表制造业 8234.6 14.4 8162.2 14.6 704.1 24.4 其他制造业 2103.9 9.8 2090.0 9.6 116.0 12.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557.4 17.6 3537.6 17.8 199.1 40.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885.0 14.2 876.0 14.0 42.9 -4.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8023.4 7.9 47447.3 7.8 2856.2 -21.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5370.2 15.0 5250.2 15.3 415.9 13.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10.2 11.0 1900.8 11.4 219.3 42.5 注: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年同期亏损372.4亿元。 2、开采辅助活动上年同期亏损46.3亿元。 表3(续表) 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行业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1-10月 同比增长 1-10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总计 871717.2 12.0 855170.1 12.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7526.7 18.9 15848.4 19.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4835.0 6.0 4668.5 6.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308.6 12.0 4242.4 12.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483.6 7.1 4446.8 7.1 非金属矿采选业 3475.4 1.2 3422.5 0.4 开采辅助活动 1185.1 0.7 1156.8 -1.1 其他采矿业 28.5 59.2 28.5 59.2 农副食品加工业 51083.1 6.6 50841.9 6.7 食品制造业 16159.2 9.6 15945.1 9.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1660.7 9.0 11529.4 9.1 烟草制品业 2877.3 -1.1 2123.4 4.0 纺织业 31240.2 6.7 30817.0 6.7 纺织服装、服饰业 17102.7 4.7 16934.0 4.8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1219.1 5.4 11196.1 5.4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510.0 4.0 10489.2 4.0 家具制造业 6426.3 10.6 6395.4 10.6 造纸和纸制品业 11441.4 13.6 11309.4 13.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5909.2 8.6 5871.1 8.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2960.6 10.7 12856.3 10.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7516.6 29.7 26740.1 29.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6665.3 14.2 65565.3 14.3 医药制造业 16843.3 11.4 16706.8 11.5 化学纤维制造业 6625.6 14.4 6472.2 14.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4096.6 9.5 23826.4 9.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6171.2 10.1 45921.5 10.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4883.0 21.1 52648.1 21.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5730.3 16.8 44220.6 16.4 金属制品业 28855.1 10.1 28533.6 9.9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303.9 9.7 34537.3 9.6 专用设备制造业 26658.7 9.8 26437.3 9.9 汽车制造业 60387.1 12.3 58812.8 12.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1608.6 7.6 11451.3 7.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56277.9 12.5 55050.3 12.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7802.9 12.7 76922.9 12.8 仪器仪表制造业 6681.4 14.1 6633.8 14.3 其他制造业 1822.0 9.8 1810.1 9.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213.3 16.9 3194.3 17.2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760.8 13.8 751.2 13.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3260.1 11.3 42822.1 11.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37.3 16.0 4567.4 16.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483.3 11.2 1423.1 11.4 附注 1、指标解释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增值税款和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 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同比持平。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和增长量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2011/。[详情]

人民日报刊文:M2增速没那么低 不必反应过度
人民日报刊文:M2增速没那么低 不必反应过度

  M2增速,没那么低(金海观潮) 王 观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7日 18 版) M2增速降低是前几年高增长后向合理水平的回归,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M2增速虽然放缓,但维护流动性稳定和实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没有改变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2.8个百分点,结束9月份的短暂回升。一时间,“金融数据低于预期”“M2再创历史新低”等说法在市场上广泛流传,引来议论纷纷。 近一年多来,M2略显反常的低增速状态备受关注。有人担心,这种增速持续低位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市场流动性,推高市场利率。从数据看,M2每个月都不到10%的增速与过去相比确实低一些,但是,对于这一变化的产生原因和实际影响,应当全面客观认识,不必反应过度。 一方面,M2增速降低受金融去杠杆影响较大,是金融监管加强的反映。过去,M2增速较高有其客观原因,比如与住房等货币化密切相关,也与理财等业务发展较快有关。近期M2增速减慢,正是加强金融监管、缩短资金链条、减少多层嵌套的体现。随着金融去杠杆进程的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减少,虽然部分表外融资转移到表内,表现为银行信贷增加,但贷款以外的表外融资压缩更多。可见,M2增速降低是前几年高增长后向合理水平的回归,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发展带来的“存款搬家”影响了M2增速提升。近年来,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居民和企业存储货币的途径不断增加,包括银行表外理财、货币基金、互联网金融存款、各类资管计划等,这些金融产品货币属性都很强,增长都很快,但并没有完全在银行体系的报表里体现出来。并且,很多企业和居民选择货币基金等存款以外的形式储蓄,导致银行存款来源不足,负债压力加大,派生贷款的能力下降。从某种程度上讲,M2增速没有那么低,有些是“存款搬家”,未必真的意味着货币增速下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一直把目光放在M2的增速上,似乎透过其任何微小变化都能解读出有关经济运行的喜与忧。然而,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推进,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在新的背景下,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M2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也在下降,其预测性、可控性可能没有过去那么强,对其变化不必过度关注。 对此,看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也能得到印证。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是从全社会资金供给角度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后者是金融体系提供的流动性和购买力,反映了总需求的情况。今年二季度以来,相比M2增速下降,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趋势向好,依然保持平稳,正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并无减弱,实体经济流动性未过多受到金融去杠杆的影响。 从根本上讲,无论是M2还是社会融资规模,支撑数据背后变化的还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对金融业而言,去杠杆是未来大方向,但去杠杆不等于过快压缩信贷,M2增速虽然放缓,维护流动性稳定和实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没有改变。前不久,央行发布将于2018年启动的定向降准政策,原有定向降准覆盖贷款范围进一步扩充。此次定向降准虽非“放水”信号,却有利于改善预期,引导和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流向。更重要的是,定向降准的再次使用体现了配合金融去杠杆和“脱虚向实”的政策导向,相信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有多种政策工具的支持,M2增速将处在合理水平,金融体系也会保持安全稳定。 ■链接 M2是什么? M2即广义货币,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0和M1代表的也是货币供应量,只不过三者的统计口径有所不同。M0指流通中的现金; M1指狭义货币供应量,由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1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详情]

10月热点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反弹 分析称上涨空间不大
10月热点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反弹 分析称上涨空间不大

  10月热点城市新房价格现环比反弹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今年10月,全国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1-0.3个百分点;天津、上海和成都分别上涨0.1%、0.3%和0.7%。这意味着,一二线热门城市新房价格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止涨,出现反弹。分析认为,这或许意味着热点城市调控效果出现分化,但整体来看,全国大中城市房价上涨空间已经不大。 从70个大中城市整体来看,10月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同比涨幅均连续13个月回落,10月比9月继续回落0.5和0.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11个月回落、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3个月回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指出,随着“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深入,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在此前两个月全面下行后,10月个别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所反复。虽然从10月数据看,热点城市调控效果出现一定分化,但目前还无法判断二线城市新房价格会否上涨,有待后几个月数据进一步例证。[详情]

招商固收:NCD反弹叠加去杠杆 债市恐仍未见底
招商固收:NCD反弹叠加去杠杆 债市恐仍未见底

  【寒飞论债】NCD反弹叠加去杠杆,债市恐仍未见底(徐寒飞/刘郁/李豫泽)-债市每日观点20171114 来源:寒飞论债 招商证券固收研究 10年国债短暂突破4%,期货上演“V形”反转。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及预期,并未扭转现券颓势,早盘收益率一路上行;下午开盘后,10年国债短暂突破4%。随后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估值出现回落。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跌势亦同步放缓,临近收盘翻红,T1712收涨0.15%。一级市场方面,5只关键期限国开中标收益率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认购倍数唯5年和10年高于3倍,配置需求依旧低迷。  微观结构的脆弱特征此次为何极具“杀伤力”?杠杆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坠落所致。10月债市调整以来,我们曾试图从多方面予以剖析,厘清调整的逻辑。无论是经济基本面抑或是监管担忧在预期层面产生的扰动,都无法脱离脆弱的市场微观结构而起作用。不过,诟病微观结构的脆弱性,并非本轮调整才出现,为何此次却极具“杀伤力”?事实上,杠杆视角下交易盘与配置盘之间的分歧,是加剧市场震荡的关键。 一方面,业绩考核压力催化非银机构抬升杠杆,3季度达到年内高点。上半年经历央行全面上调政策利率到银监会“三三四”检查,非银机构不仅被动去杠杆,同时出现浮亏的情况不在少数。3季度监管步伐放缓与负债端压力释放,加之经济增长动力式微预期增强,业绩考核压力的催化下,交易型机构通过抬升杠杆水平的方式做多收益。因此,以基金和券商为代表的交易型机构,银行间杠杆水平在6月出现抬升,并在9月左右达到年内高点。 另一方面,监管阴霾未消散,配置机构杠杆一降再降。相反,上半年监管趋严后,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机构杠杆整体趋于回落,叠加下半年超储率偏低及负债端层面的担忧,杠杆率锐减至16年以来低点。 非银机构杠杆高位被迫压缩,是本轮调整如此剧烈的推手。3季度抢配置造就非银机构存量杠杆水平升至年内高点,不仅难以维系,同时防御波动能力弱化。10月以来,多重利空堆叠形成下跌与被动止损的正反馈效应后,短期内被动去杠杆加剧调整。而配置盘虽有承接市场抛压,但幅度有限,不足以稳定市场价格。 杠杆已在去化,今日回暖会否延续?非银机构杠杆率尚处相对高位,加之负债端压力显端倪,难言企稳。其一,10月调整后,基金及证券公司杠杆率回落至5-6月水平,但处16年以来高位,应对市场波动能力未显著恢复;其二,近期NCD发行利率与净融资齐升,反映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边际上持续抬升,或将掣肘配置步伐;其三,信用利差压缩格局并未扭转,利率品仍将成为释放组合流动性压力的工具。 每日专题:不是“坑”不够大,而是“心”太受伤——10月经济数据解读 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预期10.5%,前值10.3%;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预期6.3%,前值6.6%;10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3.2%,前值6.2%;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7.3%,预期 7.3%,前值 7.5%。 今天早上10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债市又开启了新一轮大跌,宣泄对经济数据韧性的恐慌,经济似乎没有出现市场希望看到的“失速下滑”。但其实细看10月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面走弱的趋势在加速,尤其是需求端的萎缩,其实比我们预测报告中的判断还要弱。现在来看,对经济“韧性”的要求,已经低到3.2%的投资增长就足够好的地步,对我们来说,这也始料未及。 在经历了情绪的宣泄之后,下午债市又经历了一轮情绪的反转,尾盘国债期货收红,10年国债和国开活跃券也收复部分失地,全天上演过山车行情。这可能可以归结为超跌之后的反弹。往后看,短期内债市的情绪仍有待恢复,筑顶的过程可能有反复。 总体来看,10月数据有三点值得重视: 1)投资单月增速仅3.2%,创2005年以来新低; 2)地产销售、新开工、施工增速全面转负,地产对经济由拉动转为拖累; 3)工业增加值不弱,但产销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2%,反映供给出现相对过剩迹象。 1. 尽管投资累计增速显出一点“韧性”,但投资单月增速创2005年以来新低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仅3.2%,创2005年以来新低。投资全面走弱,从单月同比增速来看,基建降至11.6%(前值15.7%),地产降至5.6%(前值9.2%),制造业投资1.2%(前值2.2%),民间投资降至1.2%(前值3.9%)。 这反映需求端在加速回落,正如我们此前所分析的,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仍低(单月同比从9月的7.2%下滑至5.8%),资金入不敷出的现象仍在进一步恶化,这可能主要体现在基建的投资增速上;二是取暖季也导致了一些引发粉尘等污染的的项目停工。 分类别来看: ① 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继续趋弱值得关注,朱格拉周期仍遥遥无期,从产能过剩走向紧平衡,企业再度追加产能无益于自讨苦吃,而仅仅依赖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需求并不足以支撑一轮制造业投资的周期。 ② 地产投资,仍依赖土地购置,土地购置面积单月同比仍在18.3%的较高增速,扣除拿地,地产投资5.6%的增速可能要削减到4%以下,甚至更低。 ③ 基建可能逐渐告别15%+的高增速,发改委、财政部对PPP要求愈发严格,可能会导致一些基建项目面临被清除出PPP项目库的风险。PPP的规范化是大势所趋,很可能对短期内的基建投资形成拖累。 2. 地产销售、新开工增速全面转负,对经济由拉动转为拖累 10月地产销售面积单月同比-6.0%,销售额单月同比也转负,为-1.7%。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单月同比增速也均为负。 地产销售数据全面走弱,一定程度上是棚改货币化相关的地产销售在四季度所剩无几。而地产新开工和施工偏弱,则反映出地产商在拿地之后,并没有很快开工,这可能和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增速较低有关,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单月同比已连续四个月在4%以下。尤其是其中的个人按揭贷款,单月同比增速已连续6个月为负,10月仅为-18.8%。 值得重视的是,地产销售、新开工等增速全面转负,对四季度的经济由拉动转为拖累。地产大周期的趋势下滑,对经济拖累效应将愈发明显,四季度经济很难维持6.8%。当前地产投资的较高增速主要受拿地支撑,但资金来源仍受限,地产销售回款也随着销售额转负越来越少。拿地支撑的地产投资,对经济的真实拉动较为有限。 3. 工业增加值不弱,但产大于销,出现供给相对过剩的迹象 10月工业增加值回落至6.2%,显示工业生产还可以,但产品销售率同比下降0.2%。这与制造业PMI数据中生产分项较强,订单分项明显回落相一致。这说明经济的需求端不强,与投资和出口数据走弱相一致,而工业生产的供给端则不弱,工业存货预计出现“积压”。从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来看,9月以来价格涨幅不断下行,11月上旬平均的环比涨幅已转负,瓦楞纸等此前涨幅较多的产品价格下跌。此外,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增速也较9月下滑0.3%,说明服务业与工业同步下滑。 与工业密切相关的发电量数据增长也较为疲弱,10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2.5%,其中火电同比增长-2.8%。发电量的数据也指向取暖季限产实则已开始发威。不排除是“可比口径”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弱(可比口径下,仅统计核算仍在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值情况,被关停的企业被调出统计范围)。统计局公布的30种产品增速,其中21种的同比增速较上月出现下滑,仅有9种同比加速。这也反映出“可比口径”数据可能高估了经济的“韧性”。 4. 社消数据是最不及市场预期的,但似乎市场并不太担心 10月社消同比增长10%,而市场预期10.5%,并且10月社消实际当月同比(扣除价格)仅增长8.6%,不仅为年内除2月以外的最低值,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8%。10月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仅增长7.3%,分类别看,10月限额以上零售同比的拆分中,地产类消费的拉动作用出现了明显下滑,由9月的0.6%下降至0.3%,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地产链对经济拉动的减弱。其次,汽车类消费的拉动也连续三月下滑。此外,零售数据中的多数产品增速均有下滑。 考虑到经济名义增速在11%+,社消的增速却勉强到10%,依靠消费拉动经济似乎也有困难。拉长期限来看,本轮经济复苏并未明显带动社消数据明显反弹,可能也算是美中不足。市场有一种解读认为“双11”导致商品购买延迟。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辩证的看。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越少,才会对“双11”的促销越敏感。居民越来越关注打折促销,恰恰反映出消费的不可持续性。经济反弹了,收入增长却不消费,而是更关注打折促销,说明钱可能被用到了加杠杆买房等方面,实际上挤出了消费。因此我们也不必为电子商务的千亿销售额欢呼,因为这些销售很可能是建立在“迁移”的基础之上。 [详情]

为何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半数企业家称宏观经济正常
为何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半数企业家称宏观经济正常

  10月部分指标的同比增速略有回落,但就业等指标超预期 为何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来源:人民日报 11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似乎“喜忧参半”:一方面,工业生产、社会消费的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前10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创年内新低。另一方面,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工业产能利用率创下近5年来新高,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究竟如何来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特点与发展趋势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仍然用“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来描述。 既然不少指标增速出现了回落,为何还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跳出增速看经济 月度增速波动较小且好于上年同期,就业、物价、企业效益等指标稳步向好 “与上月相比,这个月很多指标的增速出现了波动。但当前的月度波动区间比较小,且大部分指标的增长水平都好于上年同期。”刘爱华说。 就增速,看增速,增速波动仍在合理区间。 看生产,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 看需求,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月持平;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7.3%,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在持续发挥。 看出口,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跳出增速看经济,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含金量提高,也称得上稳中向好。 首先,就业持续向好。作为判断宏观经济平稳健康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0月均降到5%以下。从就业总量来看,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了1191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1100万人。 “今年以来就业充分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亮点,这既归功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也归功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持续增强。”刘爱华说。 其次,物价总体稳定。10月CPI上涨1.9%,在经济增速保持较快的水平下,CPI保持在2%以下的涨幅是非常理想的水平。10月份PPI上涨6.9%,涨幅与上月持平,表明市场供求关系持续改善。 最后,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我们判断经济是否向好,不能仅盯着速度,更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介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4%;前三季度累计,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创下近5年来最高水平,这些指标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 “生产需求保持稳定、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为更好地完成全年预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爱华说。 透过数据看后劲 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 透过数据看后劲,目前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积增多,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 首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先进产能加快发展。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 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前10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煤炭和钢铁的年度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尤其是“地条钢”的产能出清。 优质供给在加快孕育。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8%,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在加速,制造业中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4%。 “先进产能加快发展,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关系到下一步发展的优质供给也在较快增长,可以说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地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是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今年进一步深入推进的重要成果。这种供给体系的改善为我们下一步激发需求的潜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刘爱华说。 其次,在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需求潜力逐渐释放,形成了内外需求联动的良好格局。 从消费看,今年3月份以来,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总体上消费完全有条件延续目前总量扩张、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加快发展态势。 从投资看,今年以来,企业利润持续改善,意味着企业投资能力逐渐增强。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的增速在逐月加快,投资增速回升的条件在慢慢增多。 从出口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加快,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10月末回升到1500点以上,创出了近两年的新高。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加上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提高,对扩大出口总体有利。 着眼长远看预期 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占比创2011年来的最高值 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不仅是当下的核心指标表现抢眼,市场预期也在持续向好。 看先行指标。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6%,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3%,连续很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 看企业反馈。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是对市场冷暖最敏感的群体。11月13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第二十五次全国性企业家年度跟踪调查显示,2017年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企业家首次超过一半,为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认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家占53.4%,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为17.8%,为近5年来最低。 基于企业景气状态的回升,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也趋于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占41.5%,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比2016年上升了21.2个百分点;预计明年经营状况“好转”的企业家占41.9%,预计“不变”的占47.5%,预计“恶化”的占10.6%;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上升了5个百分点,也要高于2016年的调查结果。 “不管从供给还是从需求,从发展动力还是从发展信心,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方面来看,支持经济下一步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条件和基础越来越稳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刘爱华说,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明年经济的判断不能就增速谈增速,从经济发展的更大逻辑来讲,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前景和潜力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详情]

前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7% 先进产能加快发展
前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7% 先进产能加快发展

  前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国家统计局认为 明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向好 制图:陈健珊 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效益▶▷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1-9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张卫华解读10月份工业生产数据时表示,今年“十一”长假导致工作日同比减少一天,是影响工业增幅略缓的短期因素。总体看,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 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虽然一些数据月度之间出现了小波动,但是总体上、多维度观察,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生产需求来看,总体保持比较稳定,大部分的生产需求指标月度之间波动比较小,增长水平大都好于上年同期。从生产方面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从需求方面来看,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与上年同月持平;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9月份略有回落,但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在持续发挥。从出口看,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从前三季度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利润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1.4%,也是比较高水平的增长。从企业的经营效益来看,今年以来持续提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4.8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16万元,包括产成品的周转天数等效益指标都表明,微观企业的经营效率也是在提高的。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1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10月份当月投资增长6%,增速比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表示,虽然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略缓,但结构继续优化。 工业新动能投资较快增长。1-10月份,工业投资19097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工业投资中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中高端制造业投资快速推进,产能过剩、高耗能领域投资持续负增长,工业投资质量明显提升。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成为新亮点。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1288亿元,增长16.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12.7个百分点;对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9.1%,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2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1-10月份,装备制造业投资66019亿元,增长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3.9个百分点。 供给▶▷先进产能加快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看,前10个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刘爱华表示目前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积增多,主要表现在供给、需求和预期三方面。 供给质量持续改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先进产能加快发展。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里面处于较快增速。现代服务业增速更快,发展势头更加良好。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7.5%。 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1-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落后产能也在逐渐退出,今年的煤炭和钢铁的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 优质的供给在加快增长。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8%,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在加速,制造业技改投资1-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3.4%。 刘爱华表示,从这三个方面看,先进产能发展在加快,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关系到下一步发展的优质供给也在较快增长,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地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是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成果。 消费▶▷需求潜力逐渐释放 在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需求潜力也逐渐释放。 从消费来看,今年3月份以来,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消费升级态势比较明显。 从未来消费潜力来看,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消费环境、支持消费的政策不断完善,总体上看消费完全有条件延续目前总量扩张、结构升级的发展态势。从投资来看,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比较平稳。从企业效益来看,前三季度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服务业利润增长30%以上,意味着企业投资能力逐渐增强。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国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增长在逐月加快,支持投资较快增长的条件在逐渐增多。 从外需来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加快,国际市场需求回暖。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10月末回升到1500点以上,创出了近两年的新高,外部环境整体改善,加上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提高,对于抓住世界经济的上升周期扩大出口总体是有利的。 此外,市场预期持续向好。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1.6%,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3%,连续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 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不管是从供给方面、短期需求方面来看,还是市场预期方面,明年完全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增速的变化,更多地扩展到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调整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程度、发展方式的变化、总体质量效益的提高以及生态发展等,内涵较以往更加丰富。[详情]

业内:新旧动能转换初显成效 经济态势保持稳中向好
业内:新旧动能转换初显成效 经济态势保持稳中向好

  新旧动能转换初显成效 经济态势保持稳中向好   ⊙记者 王宙洁 实习生 秦蔚 ○编辑 林坚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高技术产业等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 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消费将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超越年初所设目标。而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已初显成效。 四季度消费仍将是重要支柱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进出口总额为22425亿元,同比增长10.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10月很多指标的增速与上月比出现了波动,但如果将这些指标与上年同期或者在季度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的月度波动处于合理范围内,波动区间也较小。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实现了6.9%的超预期增长,即便四季度放缓到6.6%至6.7%,全年增速也将达6.8%左右,超过年初所设6.5%的增长目标。 他预计,四季度消费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消费结构会更加倾向于服务类。鉴于国内补库存周期进入尾声,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可能会持续放缓,因此四季度海外需求改善将成为支撑国内工业生产景气度的重要因素。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及研究员王小广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上半年出口非常强劲,全年出口基本可以达到两位数的增幅。而进口的增速更快,可以说全球景气周期与中国这一年来的强劲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效突出 在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背景下,部分高端细分行业的亮眼表现为未来增长带来底气。 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10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0.6%,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其中,航天器、锂离子电池、通信系统设备、集成电路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在其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转型升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三去一降一补”已经取得新进展。 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3%。去杠杆、降成本则在稳步推进,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3元。而短板领域得到加强,1至10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的同比增速快于全部投资。 王小广指出,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初显成效,工业增加值细分领域表现亮点频频。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将来自消费驱动、创新驱动、服务驱动以及制造业升级驱动。 章俊则建议,中国应该利用目前全球经济依然处在温和复苏轨道中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他表示,在工业品补库存需求走软和棚改货币化效应减弱的背景下,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回落至6.5%左右。但在整体经济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过程中,就业势头良好,加上目前来看实现GDP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没有太多悬念,因此在货币财政政策层面无需再次启动逆周期操作,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结构性改革上。[详情]

10月末商品房库存下降10%以上 15个热点城市房价回落
10月末商品房库存下降10%以上 15个热点城市房价回落

  10月末商品房库存下降10%以上 15个热点城市房价回落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自去年四季度“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以来,70个大中城市的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同比和环比涨幅都出现了回落。 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1月份至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9%。 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0258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882万平方米。1月份至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941亿元,同比增长7.4%。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楼市调控背景下开发投资依然强劲,1月份至10月份保持在7.8%的同比增幅 水平上,预计未来两个月也会在5%至10%的区间波动,充分体现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下,房企积极进行开发投资。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很多地产企业还 是具备了较多的投资热情,对于未来两年的房屋销售依然是认可的。各地近期也在加快房企进行在途房源的开发,尤其是要管控一些囤地的房企行为,过去一些地块 的开发节奏或在加快。 “另外从购地数据来看,目前1月份至10月份同比增幅达到了12.9%,总体上比预期要好。当然这和部分三四线城市拿地有关,近期一些大城市土地市场更多的是进行结构性调整,比如说租赁型用地供应和交易节奏的加快。” 严跃进表示。 刘爱华表示,目前房地产去库存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0%以上,房地产投资目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房地产销售态势平 稳回落。最近很多热点城市按照十九大报告对住房的定位,就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按照这个制度,很多城市加大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新试点。[详情]

10月工业投资指标短期波动 民投积极性下滑仍是隐忧
10月工业投资指标短期波动 民投积极性下滑仍是隐忧

  10月宏观数据 显现供给侧改革成效 工业、投资指标短期波动 祝嫣然 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显示,虽然工业、投资等经济指标短期回落,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动能加速孕育,转型升级成效突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些数据月度之间出现了小波动,但从总体上、多维度观察,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更好地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1~9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张卫华撰文称,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行业增长面基本稳定,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2.9%,与上月持平。其中医药、电子、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等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上个月反弹之后,重新回落,从6.6%降至6.2%,与此前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济人指数(PMI)和发电量双双回落互相印证。虽然最近几个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依然维持强势,但10月份PMI中的产成品库存上升,同时原材料库存下降,说明企业在终端需求回落的情况下补库存意愿开始下降。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结构上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主要受到采矿业的影响,电气机械、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仍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数据显示,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1~10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和4.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9%,新能源汽车增长36.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14.1%。 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在稳步提升。从前三季度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增速比较高。服务业实现利润也比较高,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1.4%,也是比较高水平的增长。 企业经营效益今年以来持续提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4.8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16万元,包括产成品的周转天数等效益指标都表明,微观企业的经营效率也在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就业数据亮点频现,就业持续向好。就业是否充分是判断整体经济是否平稳和健康的重要指标。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无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双双降到5%以下。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8个月保持在5%以下,同时企业用工时间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从就业总量来看,人社部统计的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月份完成了1191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1100万人。 刘爱华表示,不管是从失业率还是从就业总量来看,今年以来就业形势确实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亮点,主要归功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也归功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持续增强。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回落,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1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313734亿元,增长5.8%。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优化,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113103亿元,同比增长19.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8%,增速快于全部投资9.5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2%。 刘哲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缓回落,主要受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与上月持平,考虑到土地购置面积仍维持高速增长,基建投资仍有一定的弹性空间,预计未来投资大幅下滑的概率不大。 章俊表示,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说明制造业企业在目前需求复苏和工业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资本开支的意愿依然较弱,同时在金融去杠杆推动资金“脱虚向实”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大部分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们的投资步伐。 “10月份民间投资增速连续第4个月放缓,从6月的7.2%降至5.8%。政府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激发民间投资的政策,包括最近的普惠降准,如果这些政策在未来能得到有效落实,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有望企稳回升。”章俊说。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刘爱华表示,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新的进展,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 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短板领域也得到加强。1~10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1%、23.4%和17.6%,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8、16.1和10.3个百分点。 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受到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回落的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连续下滑,仍是最值得重点关注的经济隐忧。未来应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松服务行业、垄断行业的行政管制,提高微观主体的活力,提升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章俊表示,中国应该利用目前全球经济依然处在温和复苏轨道中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剩下的都是需要打攻坚战的硬骨头。要想有所突破,不仅要有打破条条框框的勇气,更需要在机制上有创新的智慧。[详情]

一财评经济指标增速下滑: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财评经济指标增速下滑: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由“量”转“质”看待经济数据 每次经济数据公布总能引来关注,数据出现的变化则往往成为思考和探讨焦点。10月份经济数据这两日悉数公布,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下滑,有些不如预期,由此引来一些担忧之声。 传统经济数据近乎全面回落。投资方面,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终端需求方面,10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10%,创7个月新低;与中间需求密切相关的生产方面,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此外,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7.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上述指标来看,10月份经济确实出现放缓迹象。不过值得说明的是,10月份经济数据回落有其客观原因,包括“双11”消费节点对于10月份消费的影响,以及按照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中央环保督查组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密集出动,部分地区加快了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的力度。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此前偏重经济增速,如今更倾向于经济发展质量。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从经济数据中可见一斑。例如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利润率同比增速均呈现向上趋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8%,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2%,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转型升级成效突出。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3%;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23元;短板领域得到加强,1~10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1%、23.4%和17.6%,均大幅快于全部投资。 央行公布的信贷数据,同样证明金融去杠杆取得成效的同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并未减弱: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2.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M2增速趋于下降时,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长,可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保证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此外,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8个月保持在5%以下,同时企业用工时间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水平;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9%,在经济增速保持较快的水平下,价格保持在2%以下的涨幅是颇为理想的水平。这些都证明,虽然部分传统经济数据在10月份出现了回落,但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 经济的质量与效率,决定了经济未来能否稳定、健康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对传统行业依赖十分明显,特别是房地产。因此,对于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数据放缓无需忧虑,而对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的整体回落,更需注重结构的变化。 总体而言,如果此前经济发展“量”的提升占据主导,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经济数据在某一时段的变化,应该辩证看待。[详情]

楼市数据继续下挫: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增速首现负增长
楼市数据继续下挫: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增速首现负增长

  楼市数据继续下挫: 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增速首现负增长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持续不断的房地产调控,给市场带来的叠加影响仍在发酵。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到位资金等指标的增速继续下滑。其中,9月和10月单月,房地产销售规模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受此影响,在房企到位资金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无论热点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近几个月的房价涨幅都出现回落,这体现了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取得的成效。 与销售数据相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经过此前两个月的企稳和回升后,再度出现下滑。虽然土地交易旺盛支撑了绝对值,但该指标也难免受到调控的影响。 近期以来,热点城市土地成交的溢价率明显下降,部分城市还出现流拍现象。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连续拿地带来的资金压力正在显现,未来企业收缩投资将是大概率事件。由此,至少从明年来看,供需两端的指标都将逐渐回稳,并标志着此轮热潮逐渐冷却。 销售下滑无碍“去库存” 销售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的先行指标。在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去年以来,全国房地产销售增速总体呈下滑态势。 到今年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102990亿元,增长12.6%。两项指标的增速均连续4个月下滑。且与去年4月时的高点(销售面积增长36.5%,销售额增长55.9%)相比,增速已大幅收窄。 其中,10月单月的销售面积为14248万平方米,销售额为11086亿元。环比分别下滑18%和20%。且销售面积是继9月之后,又一次出现同比下降。 有分析认为,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商品房月度销售规模很可能已经进入下降通道。 另据中原地产的统计,今年1-10月,各地发布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超过210次,在此前的限购、限贷、限价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限售和鼓励租赁两项。这些政策效果的累加,被认为是导致销售增速出现下滑的主因。 受此影响,在房企资金来源中,与销售有关的“定金及预售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两项指标也在下滑。其中,前10月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为-1.0%,多月来首次下滑。 但由于此前的成交规模较大,加上不排除房企年末冲击业绩的可能,大部分机构认为,今年全年的销售规模仍会保持正增长。由此,今年将超过去年,再创销售的历史新高。 这也将带动库存规模进一步下降。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0258万平方米,与2014年年末的水平相当。与2016年2月份的库存最高点相比,库存消化了1.3亿平方米,降幅达到18.5%。 “楼市去库存第一阶段基本完成。除了东北、西北等少数城市,大部分城市的库存已经进入良性周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 刘爱华在11月14日答记者问时也表示,“目前房地产去库存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 资金面或现拐点 与销售相比,投资增速的下滑并不平稳。在经过8月(累计,下同)的持平,9月的提升后,房地产投资增速在10月再度出现下滑,但绝对增速仍维持在7.8%的水平,高于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上海易居研究院认为,投资增速下滑与新开工指标走弱相关,这同样是受到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发酵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由于年末土地供应规模仍大,企业的拿地补仓意愿较为强烈,支撑了投资增速维持在一定水平。 今年前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90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由于过去两年(2015年和2016年)房企的拿地面积均出现负增长,该增速也创下最近三年来的新高。 中信建投也在报告中指出,土地供给侧改革将延续投资的生命力,因此到年底投资仍会有所支撑。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10月末开始,北京、广州、南京等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出现降温迹象。部分热门地块在竞拍时,收到的报价低于最高限价。11月3日,北京平谷的一宗地块还遭遇流标,成为北京最近两年来的首宗流标住宅地块。 一位房企人士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读道,“企业今年的拿地规模普遍很大,本身就占用不少资金,再算上后续开发的成本,资金压力就很容易评估出来。”他认为,预估到可能到来的资金压力,房企拿地的热情明显下降。 万科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万科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1.14%。到三季度末,万科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比上年末增加37.92%。 由于万科持有的现金流达到943亿元,因此这些债务并不会带来过大压力。但一些资金状况并不充裕的房企,就会感到捉襟见肘。如华侨城的短期借款比年初增加了295.63%,且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当企业到位资金增幅大于开发投资增幅时,说明房企资金面宽松,反之则说明紧张。他表示,2017年,企业到位资金增幅大于开发投资增幅,但一步步收窄。在今年10月,首度反超0.4个百分点。 他认为,开发商的资金面正由2016年的极度宽松逐渐向紧张演变。 多数受访者指出,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局面将使得房企的投资意愿出现下降。且由于融资政策已经收紧,这种下降将很难逆转。 因此,供需两端的相关指标逐渐回稳,将成为明年的大概率事件,并标志着此轮热潮逐渐冷却。 再考虑到租赁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带来的供应体系的调整,官方对市场的前景表示乐观。刘爱华表示,最近很多热点城市按照十九大报告对住房的定位,加大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新试点。房地产市场供给的改善和投机性需求的抑制,将带来供需的继续改善,房地产市场下一步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谭翊飞)[详情]

10月工业增速回落至6.2% 煤钢有色产量回落非常明显
10月工业增速回落至6.2% 煤钢有色产量回落非常明显

  10月工业增速回落至6.2% 煤钢去产能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本报记者 夏旭田 实习生 杨竣凯 北京报道 10月宏观数据报告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的系列经济数据,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等。这些数据显示,虽然月度之间有小波动,但总体上维持了平稳的走势。 这些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去产能的角度看,工业的上游行业明显回落,与之相随的是产能利用率创近年新高,同时,今年煤钢去产能的任务也已超额完成;从去库存的角度看,房地产销售增速虽然在下行,但整体来看仍然不低,房地产去库存进展明显。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市场需要密切关注。 导读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文兼武表示,钢铁行业受益于国家去产能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面取缔“地条钢”,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同比和环比分别提高4.4和1.0个百分点,延续了六个季度回升态势,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分析认为,环保政策高压、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需求放缓及季节性因素是数据回落的主要原因。 从行业上看,10月份中上游行业回落最为明显:当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了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了1.7%;与此相关的钢材、水泥、有色金属产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采暖季环保政策加码的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与高耗能行业的增长将持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当天发布会上透露,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 这意味着,中国在不到两年时间中,压减钢铁产能超过1.15亿吨,压减煤炭产能超过4.4亿吨,至少已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整体任务的76.7%和88%。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76.6%,创下五年来的新高。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76.7%和69.0%,分别创下2013年来的新高、2015年以来的新高。 中上游产业回落明显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9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 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10月当月的工业生产指标与上月相比出现了波动,但将观察时间放得更长一些,把这些指标与去年同期或者按季度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的月度波动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0月工业增速的回落与进入采暖季后环保限产政策趋紧密切相关。“10月份环保限产力度非常大,所以在行业上可以明显看到,本月黑色金属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等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增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10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了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了1.7%;同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增速也由上月的4.2%回落至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增速则从上月的2.7%下滑至2.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大对雾霾的治理,在更为严格的环保检查督查之下,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面临着限产甚至退出市场的整顿,这将影响工业生产的表现。 他表示,进入四季度后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将进入冬季取暖季。在雾霾等天气状况下,环保政策有进一步加码的可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一些目标在四季度也到了考核的节点,环保政策的收紧将使工业持续承压。 这种压力在北方不少地区表现明显:9月天津和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跌7.0%和6.1%,创下有月度数据以来最低水平,而河北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仅有0.9%,较6月放缓4.9个百分点。 江飞涛表示,10月份中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这也会对下游行业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两个阶段:在当下生产过程中,供给收缩及价格上涨会影响部分原材料的获取,部分原材料可能出现短缺,从而制约工业企业对生产计划的安排;而从长期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抬高企业成本,带来经济效益和盈利上的压力,这会进一步影响下一步的工业生产计划。 从产品上看,10月份,煤钢、有色等上游行业产量回落非常明显。 10月份钢材产量为9179万吨,同比下降1.6%,钢材日均产量跌破了300万吨;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446万吨,同比下降了3.3%,这一增速创下了2016年2月来的新低。 此外,10月原煤产量也从上月的29812万吨下滑至28354万吨,同比增速由7.6%降为1.5%;水泥产量则从上月的22140万吨下滑至21990万吨,同比增速由-2.0%进一步下滑至-3.1%。 工业产能利用率创五年新高 伴随着10月份工业增速的小幅回落,10月份发电量的下行显得更为明显。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发电量5038亿千瓦时,同比增速由上月的5.3%下滑至2.5%,创下了去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 在江飞涛看来,进入10月份之后,生活用电需求减少是发电量下滑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工业用电大户需求的显著下降。 “从供给端看,发电企业,特别是一些环保不达标的发电企业受到的限制会更加明显。从需求上看,相对而言,用电量最多的行业是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这些行业是高耗能行业,也多是产能过剩行业,在环保政策收紧、去产能的背景下,其调整相对其他行业更为明显,因此发电量已逐渐不能够准确地衡量整体工业的运行。” 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工业正在经历一轮成果渐现的结构性调整。 刘爱华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中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在持续改善。 一方面,优质的产能供给在加快增长。1-10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和4.8个百分点。同时,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8%,制造业中的技改投资也同比增长了13.4%。 另一方面,低端落后产能仍在陆续退出。1-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今年的煤炭和钢铁的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尤其是地条钢产能,已经实现出清。”刘爱华表示。 根据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去产能的目标是,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2016年中国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两者相加,近两年来,中国已压减钢铁产能超过1.15亿吨,压减煤炭产能超过4.4亿吨。 根据2016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与《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国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 这意味着,在不到两年时间中,中国已至少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目标的76.7%和88%。 与此相伴的是,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大幅提升和效益的改善。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文兼武11月13日发文称,受益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已达五年来最高水平。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8%,与二季度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3.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文兼武表示,钢铁行业受益于国家去产能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面取缔“地条钢”,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同比和环比分别提高4.4和1.0个百分点,延续了六个季度回升态势,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0%,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3个百分点,延续了五个季度的回升态势,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大大改善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盈利状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为2261.6亿元,同比大增723.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413.4亿元,同比增长118.5%。 (编辑:杨志锦)[详情]

10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5% 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
10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5% 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

  10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 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1月14日,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吸收外资情况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174家,同比增长1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10月份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33家,同比增长10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1月份至10月份吸收外资呈现的主要特点有: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中部地区吸收外资继续大幅度增长;主要投资来源地中,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等经济体投资保持增长。 具体来看,1月份至10月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占外资总量比重的28.9%。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31.1%,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8.5%,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05.2亿元人民币,占外资总量比重的69.3%。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4.3%,建筑业同比增长2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0.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同比增长18%。 此外,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26.4%、46.9%和28.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5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详情]

前10月固资投资同比增长7.3% 增速稳中略缓结构优化
前10月固资投资同比增长7.3% 增速稳中略缓结构优化

  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7.3% 增速稳中略缓结构优化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1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前三季度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投资增长6%,增速比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昨日表示,1月份至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稳中略缓,但结构继续优化。 分产业看,1月份至10月份,第一产业投资17096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二产业投资193533亿元,增长2.7%,其中制造业投资158856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投资307189亿元,增长10%。此外,1月份至10月份,工业投资19097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工业投资中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中高端制造业投资快速推进,产能过剩、高耗能领域投资持续负增长,工业投资质量明显提升。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袁雅珵表示,投资增速回落源于多重因素影响:一是国庆及中秋假期叠加导致今年10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减少1天;二是十九大期间部分企业限产停产;三是四季度财政支出乏力;四是各地陆续开始实施秋冬采暖季错峰生产,对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3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6%,比1月份至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等文件,有效改善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带动基础设施、社会领域、高技术产业等行业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提高。 王宝滨表示,重点领域民间投资增速提高。1月份至10月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7.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2.2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民间投资增长17.4%,提高7.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民间投资增长19.2%,提高7.3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份民间投资增速连续第4个月放缓,从6月份的7.2%降至5.8%。政府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激发民间投资的政策,如果这些政策在未来能得到有效落实,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有望企稳回升。[详情]

统计局: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统计局: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主持人包兴安: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专家认为,虽然一些数据月度之间出现了小波动,但是总体上,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更好地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较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张卫华表示,今年十一长假导致工作日同比减少一天,是影响工业增幅略缓的短期因素。总体看,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 分经济类型看,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集体企业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5%。 分行业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0%,纺织业增长3.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3%,汽车制造业增长11.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 张卫华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一是行业增长面基本稳定;二是部分高端细分行业仍然保持较高增速;三是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四是新兴工业产品产量继续高速增长;五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工业消费品增势较好。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上个月反弹之后,重新回落,从6.6%降至6.2%,与此前公布的制造业PMI和发电量双双回落互相印证。最近几个月虽然PPI依然维持强势,但10月份PMI中的产成品库存上升,同时原材料库存下降,说明企业在终端需求回落的情况下补库存意愿开始下降。10月份钢铁、有色增加值同比下降1.3%和1.7%,相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依然维持较高增速。 章俊表示,虽然在工业品补库存需求走软和棚改货币化效应减弱的背景下,明年经济增速将回落至6.5%左右,但在整体经济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过程中,就业势头良好,加上目前来看实现GDP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没有太多悬念,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在货币财政政策层面也无需再次启动逆周期操作,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结构性改革上。[详情]

10月份消费总体走弱:主要受地产相关消费拖累
10月份消费总体走弱:主要受地产相关消费拖累

  受地产相关消费“拖累” 10月份消费总体走弱 ■本报见习记者 孟 珂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亿元,同比增长10%,预期10.5%,前值10.3%,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及预期。1月-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419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上个月的10.3%降至10%,其中主要是可选消费品中的汽车销售和房地产相关产品的家具和建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四季度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从消费结构来说,会更加倾向于服务类的消费。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一平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地产产业链商品销售继续走低,10月份家电销售同比增长5.4%,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同比增长6.1%,均较上期明显回落。 谈及社会消费品中哪些领域增长较快,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冶静怡表示,一是,从10月份网购数据看,居民消费需求依然较为旺盛,前10个月网上商品和服务消费同比增长34%,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也高于年内平均增速。二是,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叠加,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休闲娱乐消费增长加快。三是,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速有所加快。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 “10月份消费总体走弱,但从内部结构看,日常消费增速亮眼,增速回落主要受地产相关消费拖累。”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日常消费普涨引人注目,粮食、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10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0.1%、7.2%、9%。受季节转冷和服装换季影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化妆品类增长较快,10月份同比分别增长8.0%、16.1%,消费转向印证经济增速有韧性的判断。[详情]

10月份经济数据略有波动 无碍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10月份经济数据略有波动 无碍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经济数据小波动 无碍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阎 岳  10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各项指标已基本披露完毕,总体来说较今年前几个月有些小波动,但并不妨碍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首先,10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为6.9%,略低于市场预期,但进口同比增长17.2%,好于市场预期。10月份贸易顺差为381.74亿美元,较上月显著回升。从历年同期情况看,贸易顺差偏低反映进口需求仍然较强。 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的影响,今年以来,大部分月份的进口增速均高于出口5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进出口领域的新常态。 11月上旬,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签约总额高达2535亿美元,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数字。本次签约将深刻影响未来几年我国的进出口格局,强化了经贸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会停步,进出口贸易也不会持续低迷。因此,外贸发展对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支撑作用还是比较强的。 其次,10月份全国固投同比增长7.3%,增速比1月份-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较9月份增长0.52%。民间固投占全国固投的比重为60.6%,比1月份-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从总体来看,全国固投和民间固投均保持了适度增长,形成了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另一个支撑。 从全国固投的到位资金情况看,前10个月同比增长3.6%,增速比1月份-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投资、国内贷款、自筹资金都实现了正增长。这说明无论是项目内投资还是民间投资,都已经实现了有效启动。投资的有效启动将拉动经济的方方面面向上走。因此,对于经济数据指标的暂时性波动没必要大惊小怪。 第三,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前10个月的增幅为10.3%。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增幅都处于较高水平。而未来随着国内中高端市场的强势启动以及农村消费市场的全面展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明显。 今年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高于同期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31.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1个百分点。因此,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消费有望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承担更重要的作用。 第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更为明显。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企业债券余额同比增长4.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同比增长15.9%。 从社融存量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 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金融监管部门将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充分发挥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作用,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继续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最后,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鼎力支持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在中高速档位是有充分保证的,经济数据指标的暂时波动不会对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构成阻碍。[详情]

10月经济数据回落 专家称四季度延续平稳增长
10月经济数据回落 专家称四季度延续平稳增长

  10月经济数据回落 专家称四季度延续平稳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同时较9月份有所回落。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尽管10月份经济数据回落,不过月度指标的小波动无碍当前平稳增长走势,整体看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今年完成经济增长6.5%的年度目标毫无压力。 经济数据有所放缓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是正常的,从上半年的超预期回归常态。”证券时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从整体上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四季度还会保持平稳走势。他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在6.8%左右。 对于部分经济数据的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一些数据月度指标增速出现了小波动,但将这些指标与上年同期或者在季度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的月度波动都是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的区间也比较小。 具体数据来看,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前值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前值10.3%。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前值7.5%,创近18年新低。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7.8%。 对于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近18年新低,而制造业投资单月已连续第4个月放慢,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说明制造业企业在目前需求复苏和工业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资本开支的意愿依然较弱,同时在金融去杠杆推动资金“脱虚向实”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大部分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投资步伐。 对于消费的回落,章俊分析,这主要是可选消费品中的汽车销售和房地产相关产品的家具和建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他预计四季度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从消费结构来说,会更加倾向于服务类的消费。 刘爱华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从过去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仅局限于增速变化,更多地扩展到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调整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程度、发展方式的变化、总体质量效益的提高以及生态发展,是方方面面非常综合性的内涵。 有望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结构优化调整的态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就业、收入、物价等民生指标也不断改善。刘爱华指出,10月份生产需求保持稳定、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完成全年预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月工业、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回落,预示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增速有所放缓,但全年完成预期目标毫无悬念。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问题,可能还会更好。 潘建成指出,目前经济增长没有偏离去年以来6.7%左右平稳增长这个平台。上半年经济增长有新动能的因素,也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还有基础设施、出口、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三季度以后基础设施、出口、房地产这些因素在减弱,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释放风险的过程,有益于控制风险积累。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录得6.9%的超预期增长,即便四季度放缓至6.6%~6.7%,全年增长也应该在6.8%左右,大幅超越年初设定的6.5%的增长目标。”章俊指出,虽然明年在工业品补库存需求走软和棚改货币化效应减弱的背景下,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回落至6.5%左右,但在整体经济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过程中,就业势头良好,目前来看实现GDP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没有太多悬念。 章俊预计政府在货币财政政策层面也无需再次启动逆周期操作,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结构性改革上。[详情]

统计局: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
统计局: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经济保持稳中向好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彭扬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稳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专家表示,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月度波动在合理范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10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从总体上、多维度观察,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刘爱华说,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生产需求总体保持比较稳定,大部分的生产需求指标月度之间波动比较小,增长水平大都好于上年同期;第二,就业持续向好;第三,物价总体稳定;第四,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刘爱华表示,如果观察时间放得更长一点,把这些指标与上年同期或在季度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的月度波动都是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区间也比较小。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有所回落。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表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较前三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稳定增长,本期增速与上期增速大致持平。前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8%。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096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二产业投资193533亿元,增长2.7%,其中制造业投资158856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投资307189亿元,增长10%。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基础设施投资113103亿元,同比增长19.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8%,增速快于全部投资9.5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房地产投资未来回落幅度较小,对宏观经济负面影响有限。未来3-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较高的人口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和第三次“婴儿潮”人口进入购房适龄人口都有利于保持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稳定增长。 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张一平表示,一方面,地产后产业链商品销售继续走低。另一方面,社销指标主要涵盖商品销售,有可能低估10月长假期间居民消费需求。社销指标还包括销售给企业商品零售额,10月工作日偏少,可能对企业消费有一定影响。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认为,10月经济数据显示企业部门活动整体出现回落,居民消费需求呈结构分化格局。地产、汽车及燃料消费明显放缓,主要受地产和汽车销售放缓拖累。 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不管是从供给方面、短期需求方面来看,还是市场预期方面,明年完全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详情]

海通姜超评10月经济数据:居民举债减速地产凛冬将至
海通姜超评10月经济数据:居民举债减速地产凛冬将至

   当地产下滑遭遇环保限产——10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姜超、于博)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摘 要 11月14日,统计局公布了10月经济数据,到底经济现状怎样,未来趋势如何? 一、生产需求回落,经济再度走弱 工业生产明显降温。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2%,离6%的年内低点仅一步之遥,而10月发电量增速、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也纷纷下滑。 三大需求有平有降。而从三驾马车看,10月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6.9%,消费增速创短期新低至10%,投资增速低位持平在5.8%。 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10月经济都明显走弱。究竟原因何在? 二、居民举债减速,地产凛冬将至 从需求端看,地产是本轮经济下滑的主因。居民举债减速导致地产销售持续转弱,不仅令地产投资拐头向下,也令地产相关消费大幅下滑。而地产投资走弱是下半年以来投资下台阶的主因,地产相关消费以及汽车消费的下滑,则是消费回落的主因。当前利率仍在上升,这意味着地产销售下滑仍将持续,其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拖累总需求继续下滑。 地产投资拐头向下。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徘徊,传统行业仍受制于杠杆率高企,不具备大幅举债投资的空间,设备投资周期仍未启动。基建投资增速反弹并仍处高位,但在投资到位资金低迷、财政支出下滑背景下,高增长难以持续。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前期地产销量下滑的拖累正在显现。 可选消费全面下滑。10月必需消费增速小幅回升,但可选消费全线下滑。前期购车优惠的透支当期需求,令汽车消费下滑,受前期地产转弱,令家电、家具、建材消费下滑,而占比较高的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也小幅下滑。 地产销售降幅扩大。前期地产销售下滑是地产投资、地产相关消费下滑的主因,前者拖累投资,后者拖累消费。而10月地产销量跌幅扩大至-6%,受此影响,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下滑,新开工面积增速转负。地产销售走弱缘于居民举债减速,而10月居民贷款增速明显下滑、房贷利率再创新高,都意味着地产销售下滑仍将持续,其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 三、环保限产来袭,工业生产降温 从生产端看,除下游需求降温外,采暖季环保限产也是导致工业生产下滑的重要原因。工业品供给出现明显滑坡,原煤产量增速大降,而有色、水泥、钢材产量增速则大跌转负。而供给收缩支持商品价格,其结果是典型的滞胀,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货币政策难松。 中游生产明显降温。10月下游行业工业增速涨跌互现,但中游加工组装类、原材料类行业增速均普遍下滑,反映需求的回落正在从下游向中上游传导。 环保限产约束生产。而10月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则是全线下滑,发电量增速腰斩,采暖季环保限产令原煤产量增速大降,有色、水泥、钢材产量增速则大跌转负。环保限产对工业生产形成强约束,以钢铁行业为例,即便去年同期基数较低,10月黑金冶炼行业增加值增速仍下滑转负,而在产能去化、盈利高位的利好之下,高炉开工率却再创新低,影响可见一斑。 四、经济压力渐增,涨价难以持续 居民加杠杆支撑的本轮经济回升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而需求终将取代供给成为未来主要矛盾,商品涨价难以持续。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0月经济再度走弱,而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地产销量和社融也都大幅回落,其中居民中长贷创年内新低、短贷也大幅回落,意味着居民加杠杆支撑的本轮经济回升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预计4季度GDP增速降至6.6%,18年GDP增速降至6.5%以下。 商品涨价难以持续。环保限产导致工业品供给下滑,供给收缩令商品价格短期上涨,使得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滞胀格局,即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而经济滞胀、金融严监管又令货币政策难松。但在高利率的约束下,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增加,需求终将取代供给成为未来的主要矛盾,商品涨价难持续。 统计局已经公布了10月份的所有经济数据,目前经济走势如何? 1. 生产需求回落,经济再度走弱 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10月经济都较9月回落。 工业生产明显降温。一是工业生产,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指标。一方面,中国经济核算采用生产法,另一方面,历史数据表明,工业决定中国经济走势。而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2%,离8月6.0%的年内低点已一步之遥。而与此相印证的是,10月发电量增速、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也都纷纷下滑。这表明,工业生产已明显降温。 三大需求有平有降。二是三驾马车,即需求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大驱动力——代表外需的出口,以及代表内需的投资和消费。从月初海关总署发布的出口数据看,10月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而今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5.8%,较9月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0.0%,较9月明显回落。 一言以蔽之,10月需求、生产双双走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0月经济数据的全面下滑?经济分析离不开需求和供给的框架,以下我们从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2. 居民举债减速,地产凛冬将至 从需求端看,地产是本轮经济下滑的主因。居民举债减速导致地产销售持续转弱,这不仅令地产投资拐头向下,也令地产相关消费大幅下滑。而地产投资走弱是下半年以来投资下台阶的主因,地产相关消费以及汽车消费的下滑,则是消费回落的主因。当前利率仍在上升,这意味着地产销售的回落仍将持续,其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拖累总需求继续下滑。 是什么导致需求的走弱?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而本轮经济繁荣主要源于需求端地产、汽车、基建三管齐下,其中地产是拉动需求的主力。因此我们首先来看需求,对投资和消费进行拆分。 2.1  地产投资拐头向下 投资增速低位持平。先看投资,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5.8%,较9月基本持平。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仍处低位;基建投资小幅反弹,是投资的中流砥柱;而房地产投资拐头向下,增速更是降至5.4%的年内次低点,成为主要拖累。 制造业投资低位徘徊。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略反弹至3.3%,仍处低位。虽然受工业品涨价影响,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5%。但上游价格挤压下游投资需求,而以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仍受制于杠杆率高企,也不具备大幅举债投资的空间,这导致市场期待的设备投资周期并未启动。不仅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净现金流增速仍在震荡下行,其在建工程也依然是负增长。因而,下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明显减速,3季度增速下台阶至2.2%,10月虽略有反弹,但依然偏低。 基建高增料难持续。10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反弹至15.6%,成为投资的中流砥柱。但下半年以来,作为基建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财政支出增速却持续下滑,并在10月大跌转负,而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仅增长3.6%,融资来源受限意味着10月基建投资高增应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料难持续。 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5.4%。今年以来,地产投资增速下台阶,从1季度9.1%降至3季度7.4%。历史经验表明,地产销售一般领先地产投资2-3个季度,地产销量增速在1季度冲高后,2、3季度持续下滑,并在9月转负、10月跌幅扩大,这意味着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地产投资增速仍将趋势性下行。 2.2  可选消费全面下滑 消费增速再创新低。再来看消费,也不容乐观。10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6%和7.2%,均较9月下滑,并创下3月以来新低。 具体看,必需消费品略有回暖。占比最高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增速分别回升至9.6%和8.0%,而日用品类零售增速也基本持平。 但可选消费全面下滑。其中,占比最高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增速分别下滑至6.9%和8.2%。而地产相关的家电音像类、家具类、建材类零售增速分别下滑至5.4%、10.0%和6.1%。今年以来,购车优惠力度减半,前期政策刺激对需求的透支效应开始显现,汽车类零售增速也从去年的10%降至今年的6%左右。而地产相关消费增速的下滑则与前期地产销量增速拐头向下有关。 2.3  地产销售降幅扩大 地产销售降幅扩大。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地产销售下滑既带动地产投资下滑,也令地产相关消费见顶回落,因而是投资、消费下滑的罪魁祸首。而从最新的数据看,地产销售仍在下滑。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扩大至-6.0%,并创下15年3月以来新低。受地产销售持续走弱影响,10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背景下仍然下滑,新开工面积增速则是由正转负,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地产投资依然承压。 地产销售缘何大跌,未来走向何方?可以从居民杠杆率和房贷利率两个方面来看: 加不起的居民杠杆。本轮地产销售起伏,与居民杠杆升降有关。居民加杠杆带动了15年以来的地产繁荣。在去年新增的12.7万亿的银行表内贷款中,有45%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如果算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居民部门负债去年增加了7.1万亿,今年上半年增加了4万亿,同比多增近7000亿。但10月居民贷款增速明显下滑,仅增加4500亿,环比少增了2800亿,其中居民短贷仅增加791亿,不足上月新增量的1/3,反映监管机构严查居民消费贷的效果。居民贷款增速大降,是地产需求走弱的原因之一。 房贷利率持续走高。房贷利率衡量的是居民购房贷款的成本,因而与地产销量负相关。去年4季度以来,全国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经见底回升,而10月35城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已经创新高至5.3%。房贷利率持续走高,是地产需求走弱的原因之二。 在地产去库存政策力度暂缓、楼市调控进一步加码的背景下,居民贷款增速下降、房贷利率的回升,将带来地产销售的趋势性下行,未来也将拖累总需求继续下滑。 3. 环保限产来袭,工业生产降温 从生产端看,除下游需求降温外,采暖季环保限产是导致工业生产下滑的另一大原因。工业品供给出现明显滑坡,原煤产量增速大降,而有色、水泥、钢材产量增速则大跌转负。而供给收缩支持商品价格,其结果是典型的滞胀,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货币政策难松。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生产明显降温?我们从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和代表性工业品产量走势来一探究竟。 中游生产明显降温。首先看中观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下游行业增速涨跌互现,但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中的通用设备、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以及原材料类行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制品、非金属矿、橡胶塑料、有色金属,增速都较9月下滑,而上游的采矿业依然保持负增长。中游行业工业增速的普遍下滑,一定程度上与前期终端地产、汽车需求下滑有关,反映需求回落正在从下游向中上游传导。 工业品产量增速全线下滑。其次看微观代表性工业品产量增速。最具代表性的发电量增速,从9月的5.3%腰斩至2.5%,印证10月发电耗煤增速大降,也印证工业整体降温。分上中下游看,上游的原油加工量、原煤产量增速均大幅回落;中游的钢材、水泥、化工、有色产量增速全线下滑,其中钢材、有色、水泥增速转负;而下游的汽车产量增速也几近归零。因而,中微观层面工业生产的降温更甚于宏观层面! 环保限产来袭,工业生产加价不加量。而钢铁、水泥、化工、煤炭、有色,均是采暖季环保限产、停产的重点行业。今年以来,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其中直接影响最大的是“2+26”城市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泥、铸造行业除承担民生任务的全部错峰生产,重点城市钢铁行业限产50%,电解铝厂、氧化铝厂限产30%,炭素企业限产50%,医药、农药企业VOCs原则上停产。与16年去产能所不同的是,17年环保限产对产量也形成了约束,因而并未出现16年“产能降产量升”的局面,工业生产也由“量价齐升”转为“量缩价涨”。 钢铁行业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看出端倪。一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自去年8月由正转负并持续下滑,但即便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黑金冶炼业增加值增速仍在今年8月下滑转负,9、10两月都是负增长。二是在产能持续去化、盈利保持高位、采暖季来临的三重利好下,全国高炉开工率仍然创下70.2%的历史新低,同比跌幅也接近10%。 4. 经济压力渐增,涨价难以持续 下行压力加大。10月经济再度走弱,其中工业、消费、出口均下滑,投资低位持平。而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地产销量和社融也都大幅回落,其中居民中长贷创下年内新低、短期消费贷在严监管下也大幅回落,意味着居民加杠杆支撑的本轮经济回升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预计4季度GDP增速降至6.6%,18年GDP增速降至6.5%以下。 商品涨价难持续。环保限产导致工业品供给下滑,供给收缩令商品价格短期上涨,令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滞胀格局,即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而经济滞胀、金融严监管又令货币政策难松。但在高利率的约束下,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增加,需求终将取代供给成为未来的主要矛盾,商品涨价难持续。 [详情]

姜超点评10月经济数据:居民举债减速 地产凛冬将至
姜超点评10月经济数据:居民举债减速 地产凛冬将至

  当地产下滑遭遇环保限产——10月经济数据点评(海通宏观姜超、于博)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摘 要 11月14日,统计局公布了10月经济数据,到底经济现状怎样,未来趋势如何? 一、生产需求回落,经济再度走弱 工业生产明显降温。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2%,离6%的年内低点仅一步之遥,而10月发电量增速、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也纷纷下滑。 三大需求有平有降。而从三驾马车看,10月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6.9%,消费增速创短期新低至10%,投资增速低位持平在5.8%。 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10月经济都明显走弱。究竟原因何在? 二、居民举债减速,地产凛冬将至 从需求端看,地产是本轮经济下滑的主因。居民举债减速导致地产销售持续转弱,不仅令地产投资拐头向下,也令地产相关消费大幅下滑。而地产投资走弱是下半年以来投资下台阶的主因,地产相关消费以及汽车消费的下滑,则是消费回落的主因。当前利率仍在上升,这意味着地产销售下滑仍将持续,其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拖累总需求继续下滑。 地产投资拐头向下。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徘徊,传统行业仍受制于杠杆率高企,不具备大幅举债投资的空间,设备投资周期仍未启动。基建投资增速反弹并仍处高位,但在投资到位资金低迷、财政支出下滑背景下,高增长难以持续。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前期地产销量下滑的拖累正在显现。 可选消费全面下滑。10月必需消费增速小幅回升,但可选消费全线下滑。前期购车优惠的透支当期需求,令汽车消费下滑,受前期地产转弱,令家电、家具、建材消费下滑,而占比较高的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也小幅下滑。 地产销售降幅扩大。前期地产销售下滑是地产投资、地产相关消费下滑的主因,前者拖累投资,后者拖累消费。而10月地产销量跌幅扩大至-6%,受此影响,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下滑,新开工面积增速转负。地产销售走弱缘于居民举债减速,而10月居民贷款增速明显下滑、房贷利率再创新高,都意味着地产销售下滑仍将持续,其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 三、环保限产来袭,工业生产降温 从生产端看,除下游需求降温外,采暖季环保限产也是导致工业生产下滑的重要原因。工业品供给出现明显滑坡,原煤产量增速大降,而有色、水泥、钢材产量增速则大跌转负。而供给收缩支持商品价格,其结果是典型的滞胀,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货币政策难松。 中游生产明显降温。10月下游行业工业增速涨跌互现,但中游加工组装类、原材料类行业增速均普遍下滑,反映需求的回落正在从下游向中上游传导。 环保限产约束生产。而10月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则是全线下滑,发电量增速腰斩,采暖季环保限产令原煤产量增速大降,有色、水泥、钢材产量增速则大跌转负。环保限产对工业生产形成强约束,以钢铁行业为例,即便去年同期基数较低,10月黑金冶炼行业增加值增速仍下滑转负,而在产能去化、盈利高位的利好之下,高炉开工率却再创新低,影响可见一斑。 四、经济压力渐增,涨价难以持续 居民加杠杆支撑的本轮经济回升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而需求终将取代供给成为未来主要矛盾,商品涨价难以持续。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0月经济再度走弱,而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地产销量和社融也都大幅回落,其中居民中长贷创年内新低、短贷也大幅回落,意味着居民加杠杆支撑的本轮经济回升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预计4季度GDP增速降至6.6%,18年GDP增速降至6.5%以下。 商品涨价难以持续。环保限产导致工业品供给下滑,供给收缩令商品价格短期上涨,使得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滞胀格局,即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而经济滞胀、金融严监管又令货币政策难松。但在高利率的约束下,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增加,需求终将取代供给成为未来的主要矛盾,商品涨价难持续。 统计局已经公布了10月份的所有经济数据,目前经济走势如何? 1. 生产需求回落,经济再度走弱 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10月经济都较9月回落。 工业生产明显降温。一是工业生产,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指标。一方面,中国经济核算采用生产法,另一方面,历史数据表明,工业决定中国经济走势。而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2%,离8月6.0%的年内低点已一步之遥。而与此相印证的是,10月发电量增速、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也都纷纷下滑。这表明,工业生产已明显降温。 三大需求有平有降。二是三驾马车,即需求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大驱动力——代表外需的出口,以及代表内需的投资和消费。从月初海关总署发布的出口数据看,10月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而今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5.8%,较9月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0.0%,较9月明显回落。 一言以蔽之,10月需求、生产双双走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0月经济数据的全面下滑?经济分析离不开需求和供给的框架,以下我们从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2. 居民举债减速,地产凛冬将至 从需求端看,地产是本轮经济下滑的主因。居民举债减速导致地产销售持续转弱,这不仅令地产投资拐头向下,也令地产相关消费大幅下滑。而地产投资走弱是下半年以来投资下台阶的主因,地产相关消费以及汽车消费的下滑,则是消费回落的主因。当前利率仍在上升,这意味着地产销售的回落仍将持续,其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拖累总需求继续下滑。 是什么导致需求的走弱?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而本轮经济繁荣主要源于需求端地产、汽车、基建三管齐下,其中地产是拉动需求的主力。因此我们首先来看需求,对投资和消费进行拆分。 2.1  地产投资拐头向下 投资增速低位持平。先看投资,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5.8%,较9月基本持平。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仍处低位;基建投资小幅反弹,是投资的中流砥柱;而房地产投资拐头向下,增速更是降至5.4%的年内次低点,成为主要拖累。 制造业投资低位徘徊。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略反弹至3.3%,仍处低位。虽然受工业品涨价影响,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5%。但上游价格挤压下游投资需求,而以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仍受制于杠杆率高企,也不具备大幅举债投资的空间,这导致市场期待的设备投资周期并未启动。不仅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净现金流增速仍在震荡下行,其在建工程也依然是负增长。因而,下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明显减速,3季度增速下台阶至2.2%,10月虽略有反弹,但依然偏低。 基建高增料难持续。10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反弹至15.6%,成为投资的中流砥柱。但下半年以来,作为基建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财政支出增速却持续下滑,并在10月大跌转负,而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仅增长3.6%,融资来源受限意味着10月基建投资高增应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料难持续。 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5.4%。今年以来,地产投资增速下台阶,从1季度9.1%降至3季度7.4%。历史经验表明,地产销售一般领先地产投资2-3个季度,地产销量增速在1季度冲高后,2、3季度持续下滑,并在9月转负、10月跌幅扩大,这意味着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地产投资增速仍将趋势性下行。 2.2  可选消费全面下滑 消费增速再创新低。再来看消费,也不容乐观。10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6%和7.2%,均较9月下滑,并创下3月以来新低。 具体看,必需消费品略有回暖。占比最高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增速分别回升至9.6%和8.0%,而日用品类零售增速也基本持平。 但可选消费全面下滑。其中,占比最高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增速分别下滑至6.9%和8.2%。而地产相关的家电音像类、家具类、建材类零售增速分别下滑至5.4%、10.0%和6.1%。今年以来,购车优惠力度减半,前期政策刺激对需求的透支效应开始显现,汽车类零售增速也从去年的10%降至今年的6%左右。而地产相关消费增速的下滑则与前期地产销量增速拐头向下有关。 2.3  地产销售降幅扩大 地产销售降幅扩大。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地产销售下滑既带动地产投资下滑,也令地产相关消费见顶回落,因而是投资、消费下滑的罪魁祸首。而从最新的数据看,地产销售仍在下滑。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扩大至-6.0%,并创下15年3月以来新低。受地产销售持续走弱影响,10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背景下仍然下滑,新开工面积增速则是由正转负,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地产投资依然承压。 地产销售缘何大跌,未来走向何方?可以从居民杠杆率和房贷利率两个方面来看: 加不起的居民杠杆。本轮地产销售起伏,与居民杠杆升降有关。居民加杠杆带动了15年以来的地产繁荣。在去年新增的12.7万亿的银行表内贷款中,有45%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如果算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居民部门负债去年增加了7.1万亿,今年上半年增加了4万亿,同比多增近7000亿。但10月居民贷款增速明显下滑,仅增加4500亿,环比少增了2800亿,其中居民短贷仅增加791亿,不足上月新增量的1/3,反映监管机构严查居民消费贷的效果。居民贷款增速大降,是地产需求走弱的原因之一。 房贷利率持续走高。房贷利率衡量的是居民购房贷款的成本,因而与地产销量负相关。去年4季度以来,全国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经见底回升,而10月35城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已经创新高至5.3%。房贷利率持续走高,是地产需求走弱的原因之二。 在地产去库存政策力度暂缓、楼市调控进一步加码的背景下,居民贷款增速下降、房贷利率的回升,将带来地产销售的趋势性下行,未来也将拖累总需求继续下滑。 3. 环保限产来袭,工业生产降温 从生产端看,除下游需求降温外,采暖季环保限产是导致工业生产下滑的另一大原因。工业品供给出现明显滑坡,原煤产量增速大降,而有色、水泥、钢材产量增速则大跌转负。而供给收缩支持商品价格,其结果是典型的滞胀,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货币政策难松。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生产明显降温?我们从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和代表性工业品产量走势来一探究竟。 中游生产明显降温。首先看中观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下游行业增速涨跌互现,但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中的通用设备、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以及原材料类行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制品、非金属矿、橡胶塑料、有色金属,增速都较9月下滑,而上游的采矿业依然保持负增长。中游行业工业增速的普遍下滑,一定程度上与前期终端地产、汽车需求下滑有关,反映需求回落正在从下游向中上游传导。 工业品产量增速全线下滑。其次看微观代表性工业品产量增速。最具代表性的发电量增速,从9月的5.3%腰斩至2.5%,印证10月发电耗煤增速大降,也印证工业整体降温。分上中下游看,上游的原油加工量、原煤产量增速均大幅回落;中游的钢材、水泥、化工、有色产量增速全线下滑,其中钢材、有色、水泥增速转负;而下游的汽车产量增速也几近归零。因而,中微观层面工业生产的降温更甚于宏观层面! 环保限产来袭,工业生产加价不加量。而钢铁、水泥、化工、煤炭、有色,均是采暖季环保限产、停产的重点行业。今年以来,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其中直接影响最大的是“2+26”城市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泥、铸造行业除承担民生任务的全部错峰生产,重点城市钢铁行业限产50%,电解铝厂、氧化铝厂限产30%,炭素企业限产50%,医药、农药企业VOCs原则上停产。与16年去产能所不同的是,17年环保限产对产量也形成了约束,因而并未出现16年“产能降产量升”的局面,工业生产也由“量价齐升”转为“量缩价涨”。 钢铁行业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看出端倪。一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自去年8月由正转负并持续下滑,但即便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黑金冶炼业增加值增速仍在今年8月下滑转负,9、10两月都是负增长。二是在产能持续去化、盈利保持高位、采暖季来临的三重利好下,全国高炉开工率仍然创下70.2%的历史新低,同比跌幅也接近10%。 4. 经济压力渐增,涨价难以持续 下行压力加大。10月经济再度走弱,其中工业、消费、出口均下滑,投资低位持平。而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地产销量和社融也都大幅回落,其中居民中长贷创下年内新低、短期消费贷在严监管下也大幅回落,意味着居民加杠杆支撑的本轮经济回升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预计4季度GDP增速降至6.6%,18年GDP增速降至6.5%以下。 商品涨价难持续。环保限产导致工业品供给下滑,供给收缩令商品价格短期上涨,令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滞胀格局,即经济下滑而通胀预期难降,而经济滞胀、金融严监管又令货币政策难松。但在高利率的约束下,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增加,需求终将取代供给成为未来的主要矛盾,商品涨价难持续。 [详情]

10月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
10月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

  10月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新兴动能快速成长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贾运可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出现回落态势。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些数据虽然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依然处在较高的增速区间,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等指标的增速比去年同期还有所加快。同时,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条不紊,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 有分析指出,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四季度主要压力在投资方面,但仍在可控范围内。预计11月、12月消费会对四季度经济起到支撑作用。综合前三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来看,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无忧。总体上、多维度观察,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张卫华表示,这一增速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国庆长假导致工作日同比减少一天,是影响工业增幅略缓的短期因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环保趋严的情况下,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并未出现明显放缓,且比去年同期数据还略高0.1个百分点,实属不错的增长速度。 此外,10月出口增速放缓也是造成工业增加值回落的因素之一。有券商研报指出,随着出口增速放缓,带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出口占比较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 不过,相比于经济指标的短期变化,中国经济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大逻辑没有改变,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记者注意到,1至10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和4.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9%。 张卫华指出,总体看,10月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增长面基本稳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2.9%;二是部分高端细分行业仍然保持较高增速,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38.8%;三是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四是新兴工业产品产量继续高速增长;五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工业消费品增势较好。 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条不紊。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3%。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10月消费需求有所后移 从需求方面来看,数据显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上个月的10.3%降至10.0%,与10月物价情况产生背离。此前公布的10月CPI数据为同比增长1.9%,涨幅高于上月。 对此,牛犁表示,尽管零售价格和物价数据理论上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方向是一致的,故消费名义增速应该比上月要高,但目前表现为增速有所放缓,这与国庆假日外出旅游等因素有关。 从消费结构来看,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伴随着房地产销售下滑,与地产相关的装修、家电、建材增速均有所回落。此外,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研报指出,10月商品零售增速回落是消费回落主要原因。考虑到“双11”促销规模较大,不排除10月消费需求有所后移。 对于四季度经济,牛犁认为,主要压力在投资方面,房地产降温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将逐步体现。不过,牛犁同时指出,早在一季度之后,投资下行压力就已经出现,但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均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因此对四季度不必过多担心,目前经济总体上是稳中略缓,韧性稳定性都比原来强。四季度经济增速即便放缓,全年增速大概率还是在6.8%左右。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预计四季度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从消费结构来说,会更加倾向于服务类的消费。鉴于国内补库存周期进入尾声,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可能会持续放缓,因此四季度海外需求改善将成为支撑国内工业生产景气度的重要因素。不过,他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录得6.9%的超预期增长,即便4季度增速放缓,全年增长也应该在6.8%左右,大幅超越年初设定的6.5%的增长目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年内增长层面无忧。[详情]

房地产销售增速22月后再回个位 地王或将越来越少
房地产销售增速22月后再回个位 地王或将越来越少

  房地产销售增速22个月后再回个位 业内预计2018年多项数据仍将持续回落 经济参考报 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1871亿元,增长9.9%,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表示,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有所回落,环比下降了11%,同比增速仅为5.58%。究其原因,增速下滑与新开工等先行指标弱走势相关,主要是当前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发酵,房价上涨受到严控,时至年末,适合开工的土地储备极其有限,企业开工意愿有了一定程度下降。 近两月房地产销售一改过去高增长的态势,明显下滑。数据显示,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增速比1-9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6%。商品房销售额102990亿元,增长12.6%,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9.6%。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随着调控的深入,1-10月市场成交面积同比涨幅仅8.2%,刷新了自2016年初以来22个月的新低。 杨科伟表示,前10月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2%和12.6%,比前9月分别回落2.1和2个百分点,从单10月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同、环比齐跌,分别下降了6%和18%,而销售金额同、环比下降分别达2%和19%。 杨科伟说,销售大幅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层面依旧严苛,限售城市持续扩容,截至目前已有47城相继落地限售,降低了投资客们对房价的预期,成交回落明显,部分城市也延缓了预售证的审批,房企观望情绪强烈,客观上造成新盘的延迟入市,供应紧缩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而另一方面,资金的大幅收紧也是销售下滑的重要因素。 张大伟分析认为,贷款较2016年下半年相比有明显的萎缩。10月单月,住户部门长期贷款新增3710亿元,相比9月单月的4800亿元减少超过千亿元,这也是最近2年来第一次单月住户长期贷款单月增加低于4000亿元。 在此背景下,企业到位资金增速已从去年同期的15.5%降至7.4%。数据显示,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941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 同时,以消费贷款为主的居民短期贷款方面,因消费贷、首付贷等贷款的严控,从9月的2537亿元大幅度下滑至10月的791亿元,出现了明显的下调。 杨科伟说,M2再次刷新历史低值,同比增速仅为8.8%,主要源于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去杠杆效果显著。此外,信贷规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6632亿元,不足1-9月月均水平。而消费贷表明前期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开始逐渐在居民需求端显现,预计未来在货币供给和信贷层面仍不会放松。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现阶段企业到位资金与2014年一季度类似,因此,预计未来一年,开发商抢地的热情将趋于降温,一二线城市的地王也将越来越少。[详情]

前10月吸引外资98%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 中部引资大增
前10月吸引外资98%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 中部引资大增

  前10月吸引外资98%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 中部地区引资增幅近五成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毕陆名 今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出现双降的局面一时引发担忧,甚至引发外资撤离潮的猜测。然而,前10月的FDI(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表明,外资不仅没有丧失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而且正在加速涌入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等领域。 11月14日,商务部公布2017年前10月FDI。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174家,同比增长1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87亿元,同比增长1.9%。10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33家,同比增长104%;实际使用外资601.2亿元,同比增长5%。 值得关注的是,从外商投资结构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已经成为外资流入的热门行业。今年前10月,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外资合计达到6664.3亿元,占外资总量的比重达到98.2%。 近一年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及增速 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22.9% 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66.5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6.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6.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28.8%。 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50.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0.7%、8.5%和36.8%。 从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来看,1~10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59.1亿元,同比增长6.1%,占外资总量比重的28.9%;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05.2亿元,占外资总量比重的69.3%。外资流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吸收外资总额的98%以上。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商投资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过去,制造业吸收外资的规模占有绝对优势,超过70%的外资流向该领域。然而,随着中国要素成本的提高,低端制造业开始流向东南亚国家,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外资进入新领域。” 然而,记者发现,除了市场需求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外,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也对外资企业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2016年年末,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对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6年12月7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修订的《目录》在2015版基础之上,将93条限制性措施减少到62条,并且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年来FDI的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在下降,与此同时,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增长迅猛。“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新产业、新业态在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资的准入门槛和领域也在不断放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今年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吸收外资方面,着力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放宽外资准入,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中部地区吸收外资大幅增长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在介绍今年前10月我国吸收外资特点时表示,中部地区吸收外资继续大幅度增长。1~10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06亿元,同比增长47.9%。 主要投资来源地中,日本等经济体投资保持增长。1~10月,投资前15位来源地中,日本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3.1%。 传统观念当中,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方面一直具有较强的传统优势,然而,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增速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对此,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发布会上曾表示,中部地区利用外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有区位优势。可以通过沿海出口,也可以通过中欧班列向中亚地区、东欧地区出口,有非常好的进出口地理优势。 其次,中部地区吸引外资具有劳动力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就劳动力来说,中部地区人口相对比较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此外,原有在人才方面与沿海地区相比的短板也得以弥补。 第三,在政策方面有优势。今年初,国家修订发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7年修订)》。2017年版比2013年版优势产业增加了139条,其中,中部六省增加了43条。 白明则认为,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于吸引外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部地区虽然不靠海,但即能享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享受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机遇。“随着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中欧班列、蓉欧铁路的开通,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从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前9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达456.3亿元,同比增长46%;前8个月,中部地区吸收外资同比增长42.2%。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介绍,十多年前,中国外向型经济约80%~90%集中在沿海地区,但如今中部地区正呈现吸引外资的独特优势。[详情]

中金固收点评10月经济数据:固资投资整体出现回落
中金固收点评10月经济数据:固资投资整体出现回落

  【中金固收·宏观】10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增长回落,关注货币增长放缓以及利率上升影响 20171114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作者 陈健恒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 S0080511030011;SFC CE Ref: BBM220 田昕明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 S0080117060007 但堂华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16080033 朱韦康联系人,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17080045 事件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前值10.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3%(前值7.5%),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0.3%(前值10.4%)。 评论 10月份经济数据较9月份再度回落。一方面,今年经济数据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季度末月份冲高,季度初月份回落,9、10月份数据总体仍符合这一规律;另一方面,10月份财政支出增速降至-8%,是今年的最低增速,也对经济有向下拖累,今年财政支出增速前高后低,是四季度经济放缓的比较重要因素。 总体经济来看,房地产销量向下趋势已经较为明确,不过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库存去化,目前拿地意愿仍较为积极,短期内开发商的融资需求也偏强,推动房地产非标融资利率近期明显上升。而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呈现偏弱走势。基建受制于城投平台融资约束。制造业投资受制于企业偏弱的资本开支意愿和国家层面强调企业去杠杆。此外,从企业层面来看,最近两三年,随着各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好于整体企业平均业绩,但仅以上市公司情况不足以完全反映经济的全貌。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仍偏弱。近期广义流动性收紧,M2增速创新低,银行负债端压力上升推动债券收益率升高,并带动贷款、非标等资产利率上升,可能对经济也会呈现一定压力,后续值得关注。稳定利率水平仍需要看到银行资产派生负债循环的修复,需要政策层面的适度放松和调整。 具体而言: 1、商品房销售与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均为负,产业链下行趋势延续 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同比为-5.9%,与上月相比继续下滑,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升,我们此前提到的“投资与销售的背离”仍在延续,主因是土地购置仍然积极,且库存持续下降。资金来源方面,10月房地产企业对国内贷款和自筹的依赖继续上升,受房地产销售下滑影响,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速-19%,限贷限购对企业资金来源影响持续。如我们前期报告提及,房地产企业的状况在近期实际上发生了变化,受贷款额度有限和限制发债影响,房地产企业对信托等高成本融资工具的依耐性加强。本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回落至-4.3%,销售与新开工同比增速均转负,房地产产业链回落的趋势较为确定。 2、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出现回落,制造业投资低迷。 房地产投资方面,1-10月累计同比增长7.8%,与上月相比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投资同比从上月的9.2%回落至5.6%,本月土地购置仍然较强,建设支出的下滑是投资下滑的主因。 基建投资方面,1-10月累计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投资同比从上月的15.9%回落至11.6%。基建出现较大下滑,可能与本月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回落有关,今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存在波动,但整体逐步回落的趋势未变,从长周期角度来讲,2016-2017上半年是广义财政最为激进的时期,之后开始回落。 制造业投资方面,1-10月累计同比增长3.8%,增速比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从上月的2.2%回落至1.2%,制造业投资增速仍然低迷,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受去产能、企业资产负债表未能完全修复影响,制造业投资仍将呈现整体低迷,行业间分化的特征,随着总需求的逐步走弱,制造业投资增速仍难以有比较明显的恢复。 3、工业增加值回落,关注房地产产业链与外向型部门 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2%,不及预期。大类来看,采矿业增速依然为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由上月8.1%回落至6.7%,我们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变化,根据我们的四分类方法,之前的结构一直是大消费类与出口依赖形部门的工业产出增速较快,采矿类与工业中间品受供给侧影响持续低迷,但目前出现了大消费类与出口依赖部门的回落,比如汽车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出现持续回落,由8月的14.5%回落至11%,出口依赖部门的纺织业,设备,计算机仪表之类的分项的增加值也出现回落,这与稍早披露的外贸数据以及消费数据具有一致性,地产后周期的回落和国际竞争力的削弱可能会对压制总需求,进而传导到工业部门,再考虑到当前工业生产两上两下的结构(四分类法下面),我们认为工业增加值难以快速反弹。 4、消费增速略低于预期,或因地产销售转弱和“双十一”效应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预期10.5%,前值10.3%,与16年同期持平。消费增速略低于预期,或因地产销售转弱拖累和“双十一”效应。 零售分类方面,关注地产相关类消费:汽车增速由15%回落至10%,自今年6月以来一直回落;家具增速由7.9%回落至6.9%;家电增速自今年6月以来一直在下降,建筑装潢材料增速则创出08年以来的新低,反映限购背景下房地产销售趋弱。虽然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增速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上升,但考虑到16年房地产销售的火爆和按揭贷款占收入比例的上升,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在较高的按揭负担下有所降低,故可能会侵蚀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支出可能进一步走低。值得注意的季节性因素是上周末“双十一”的火爆带来的消费需求递延。受“双十一”促销活动影响较大的日用品、家电和通讯器材类商品10月同比增速均有下降,可能由于消费者为在“双十一”获取优惠而提前缩减十月的消费。但是考虑“双十一”的季节效应后,这三类消费相比历史同期其实更弱。  注 报告原文请见2017年11月14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陈健恒:简评*经济增长回落,关注货币增长放缓以及利率上升影响 | ——10月经济数据点评》。 相关法律声明请参照: http://www.cicc.com/portal/wechatdisclaimer_cn.xhtml[详情]

前10月固投增速回落至年内最低 制造业投资仍较低迷
前10月固投增速回落至年内最低 制造业投资仍较低迷

  前10月固投增速触年内低点 工企利润回升与投资增长未现同步 每经记者 张钟尹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体来说,下半年经济增速呈现回落趋势,十月份投资回落也属于基本正常的现象。 另一方面,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工企利润增速持续加快,但目前并未看到工业方面的投资回升,这其中原因何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固投增速回落至年内最低 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从三大投资数据指标来看,都呈现回落态势。1~10月,制造业投资15.89万亿元,增长4.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9.0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析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出现回落。鉴于年内实现6.5%GDP增长目标无忧,在年底之前刺激基建投资的概率不大,因此未来两个月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温和下滑。 中金公司一份研报分析称,基建投资方面,当月投资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5.9%回落至11.6%,出现较大下滑,可能与本月财政支出增速较大回落有关。今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存在波动,但整体逐步回落的趋势未变。 而在制造业方面,章俊分析认为,10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4.2%降至4.1%,这已经是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第四个月放缓。鉴于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大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因此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对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的拖累不容忽视。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称,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7.8%,反映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尽管目前房地产企业拿地的动机较为充足,但在销售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若缺乏大量预售款的支撑会相对谨慎开工;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为避免大量的库存,同样不会在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加快开工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1~10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37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章俊认为,10月份民间投资增速连续第四个月放缓,从6月的7.2%降至现在的5.8%。但近期政府持续出台一系列激发民间投资的政策(包括普惠降准),如果这些政策在未来能得到有效落实,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利润激增行业难现投资回暖 记者注意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工业企业在利润改善后,而制造业投资仍较为低迷。这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原因呢? 数据显示,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8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8月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利润同比增27.7%,为近7个月以来新高。同时,9月工企利润增速比8月加快3.7个百分点,为连续两个月保持明显加快势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企业利润和投资并不总是同步的,而是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差。现在企业效益好,主要原因是和产品出厂价格(PPI)高度关联,随着工业品价格上涨,工业企业收入上涨。 从细分行业来看,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幅度相对较大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2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66%等。 对比工业投资情况,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采矿业投资降幅达两位数;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8%。 对此,牛犁进一步分析称,从工企利润的分布结构来看,现在企业效益较高的行业: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不会再进一步扩张投资,而现在投资增长最快的是战略新兴产业,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速快,但这一类产业与传统产业投资的规模相比,整体仍比较小。 高玉伟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增强,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企业收入。此外,一系列降成本的措施开始显现成效,企业成本下降,利润上升。 章俊认为,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说明制造业企业在目前需求复苏和工业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资本开支的意愿依然较弱,同时在金融去杠杆推动资金“脱虚向实”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大部分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投资步伐。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前三季度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服务业利润增长30%以上,意味着企业投资能力逐渐增强。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增长在逐月加快,支持投资较快增长的条件开始逐渐增多。[详情]

中金评10月经济数据: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仍偏弱
中金评10月经济数据: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仍偏弱

  【中金固收·宏观】10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增长回落,关注货币增长放缓以及利率上升影响 20171114 来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事件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前值10.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3%(前值7.5%),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0.3%(前值10.4%)。 评论 10月份经济数据较9月份再度回落。一方面,今年经济数据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季度末月份冲高,季度初月份回落,9、10月份数据总体仍符合这一规律;另一方面,10月份财政支出增速降至-8%,是今年的最低增速,也对经济有向下拖累,今年财政支出增速前高后低,是四季度经济放缓的比较重要因素。 总体经济来看,房地产销量向下趋势已经较为明确,不过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库存去化,目前拿地意愿仍较为积极,短期内开发商的融资需求也偏强,推动房地产非标融资利率近期明显上升。而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呈现偏弱走势。基建受制于城投平台融资约束。制造业投资受制于企业偏弱的资本开支意愿和国家层面强调企业去杠杆。此外,从企业层面来看,最近两三年,随着各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好于整体企业平均业绩,但仅以上市公司情况不足以完全反映经济的全貌。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仍偏弱。近期广义流动性收紧,M2增速创新低,银行负债端压力上升推动债券收益率升高,并带动贷款、非标等资产利率上升,可能对经济也会呈现一定压力,后续值得关注。稳定利率水平仍需要看到银行资产派生负债循环的修复,需要政策层面的适度放松和调整。 具体而言: 1、商品房销售与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均为负,产业链下行趋势延续 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同比为-5.9%,与上月相比继续下滑,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升,我们此前提到的“投资与销售的背离”仍在延续,主因是土地购置仍然积极,且库存持续下降。资金来源方面,10月房地产企业对国内贷款和自筹的依赖继续上升,受房地产销售下滑影响,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速-19%,限贷限购对企业资金来源影响持续。如我们前期报告提及,房地产企业的状况在近期实际上发生了变化,受贷款额度有限和限制发债影响,房地产企业对信托等高成本融资工具的依耐性加强。本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回落至-4.3%,销售与新开工同比增速均转负,房地产产业链回落的趋势较为确定。 2、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出现回落,制造业投资低迷。 房地产投资方面,1-10月累计同比增长7.8%,与上月相比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投资同比从上月的9.2%回落至5.6%,本月土地购置仍然较强,建设支出的下滑是投资下滑的主因。 基建投资方面,1-10月累计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投资同比从上月的15.9%回落至11.6%。基建出现较大下滑,可能与本月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回落有关,今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存在波动,但整体逐步回落的趋势未变,从长周期角度来讲,2016-2017上半年是广义财政最为激进的时期,之后开始回落。 制造业投资方面,1-10月累计同比增长3.8%,增速比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从上月的2.2%回落至1.2%,制造业投资增速仍然低迷,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受去产能、企业资产负债表未能完全修复影响,制造业投资仍将呈现整体低迷,行业间分化的特征,随着总需求的逐步走弱,制造业投资增速仍难以有比较明显的恢复。 3、工业增加值回落,关注房地产产业链与外向型部门 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2%,不及预期。大类来看,采矿业增速依然为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由上月8.1%回落至6.7%,我们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变化,根据我们的四分类方法,之前的结构一直是大消费类与出口依赖形部门的工业产出增速较快,采矿类与工业中间品受供给侧影响持续低迷,但目前出现了大消费类与出口依赖部门的回落,比如汽车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出现持续回落,由8月的14.5%回落至11%,出口依赖部门的纺织业,设备,计算机仪表之类的分项的增加值也出现回落,这与稍早披露的外贸数据以及消费数据具有一致性,地产后周期的回落和国际竞争力的削弱可能会对压制总需求,进而传导到工业部门,再考虑到当前工业生产两上两下的结构(四分类法下面),我们认为工业增加值难以快速反弹。 4、消费增速略低于预期,或因地产销售转弱和“双十一”效应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预期10.5%,前值10.3%,与16年同期持平。消费增速略低于预期,或因地产销售转弱拖累和“双十一”效应。 零售分类方面,关注地产相关类消费:汽车增速由15%回落至10%,自今年6月以来一直回落;家具增速由7.9%回落至6.9%;家电增速自今年6月以来一直在下降,建筑装潢材料增速则创出08年以来的新低,反映限购背景下房地产销售趋弱。虽然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增速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上升,但考虑到16年房地产销售的火爆和按揭贷款占收入比例的上升,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在较高的按揭负担下有所降低,故可能会侵蚀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支出可能进一步走低。值得注意的季节性因素是上周末“双十一”的火爆带来的消费需求递延。受“双十一”促销活动影响较大的日用品、家电和通讯器材类商品10月同比增速均有下降,可能由于消费者为在“双十一”获取优惠而提前缩减十月的消费。但是考虑“双十一”的季节效应后,这三类消费相比历史同期其实更弱。  注 报告原文请见2017年11月14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陈健恒:简评*经济增长回落,关注货币增长放缓以及利率上升影响 | ——10月经济数据点评》。[详情]

新华社谈经济数据波动:经济结构优化步伐有条不紊
新华社谈经济数据波动:经济结构优化步伐有条不紊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如何看待经济数据短期波动? 陈炜伟、杨学嘉 国家统计局14日披露的中国经济最新数据显示,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尽管出现短期波动,但仍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专家认为,从多维度、长周期来观察,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没有改变。 统计显示,生产方面,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需求方面,1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10月份很多指标的增速与上月相比出现了波动。如果观察时间放得更长一点,把这些指标与上年同期或者在季度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的月度波动都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的区间也比较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事实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等指标的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特别是从就业和物价等宏观指标来看,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监测显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双双降到5%以下。其中,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8个月保持在5%以下。10月份CPI同比上涨1.9%,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在2%以下,物价涨幅温和。 “总体上、多维度观察,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刘爱华说。 相比于经济指标的短期变化,观察中国经济更应将关注点放在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大逻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条不紊。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3%。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3元。1至10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等短板领域投资增速均比全部投资快10个百分点以上。 与此同时,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1至10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和4.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9%。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刘爱华说,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有非常坚实的基础,明年我国完全有条件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详情]

前10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7.8%
前10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7.8%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8%,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1至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2%,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0258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882万平方米。(完)[详情]

14个机构评10月经济数据:年末流动性大概率仍紧平衡
14个机构评10月经济数据:年末流动性大概率仍紧平衡

  新浪财经讯 11月14日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部分经济数据,全国固投同比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6.2%。十四家机构分析师对此进行了点评,具体如下: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章俊: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19.6%。鉴于年内实现6.5%增长目标无忧,在年底之前刺激基建投资概率不大,因此未来两个月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温和下滑。10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4.2%降至4.1%,这已经是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第四个月放缓。鉴于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大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因此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对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的拖累不容忽视。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说明制造业企业在目前需求复苏和工业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资本开支的意愿依然较弱,同时在金融去杠杆推动资金“脱虚向实”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大部分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投资步伐。10月份民间投资增速连续第四个月放缓,从6月的7.2%降至的5.8%。政府持续出台一系列激发民间投资的政策(包括最近的普惠降准),如果这些政策在未来能得到有效落实,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在三季度稳中有升,是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但10月份出现小幅下滑,累计同比增速降至7.8%。但房地产销售累计同比增速连续第四个月放缓,反映棚改货化政策效应开始减弱。但鉴于整体房地产去库存态势依然维持,开发商在现金流较为充沛的情况下拿地意愿较为积极,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比上个月提高0.7个百分点。鉴于金融监管趋严,居民部门通过消费贷曲线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房地产销售增速未来将继续放缓,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会进一步回落。 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上个月反弹之后,重新回落,从6.6%降至6.2%,与此前公布的制造业PMI和发电量双双回落互相印证。虽然最近几个月虽然PPI依然维持强势,但10月份PMI中的产成品库存上升,同时原材料库存下降,说明企业在终端需求回落的情况下补库存意愿开始下降。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上个月的10.3%降至10.0%,其中主要是可选消费品中的汽车销售和房地产相关产品的家具和建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我们预计四季度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从消费结构来说,会更加倾向于服务类的消费。鉴于国内补库存周期进入尾声,从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可能会持续放缓,因此我们认为四季度海外需求改善将成为支撑国内工业生产景气度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录得6.9%的超预期增长,即便四季度放缓至6.6%-6.7%,全年增长也应该在6.8%左右,大幅超越年初设定的6.5%的增长目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年内增长层面无忧。虽然明年在工业品补库存需求走软和棚改货币化效应减弱的背景下,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回落至6.5%左右,但在整体经济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过程中,就业势头良好,加上目前来看实现GDP到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没有太多悬念,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在货币财政政策层面也无需再次启动逆周期操作,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结构性改革上。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 袁雅珵: 投资增速回落源于多重因素影响:一是国庆及中秋假期叠加导致今年10月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减少1天;二是十九大期间部分企业限产停产;三是四季度财政支出乏力;四是各地陆续开始实施秋冬采暖季错峰生产,对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从单月增速看,10月投资增长3.2%,较9月回落3个百分点。分项来看,基建投资受制于财政支出压力以及贷款额度,增速较9月大幅回落4.1个百分点至11.6%;制造业投资增速在供需双弱的约束下,于低位继续放缓1个百分点至1.2%;楼市销售持续降温与消费贷收紧已致居民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同步放缓,资金进一步承压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9月下降3.6个百分点至5.6%。 此外,1-10月民间投资同比增5.8%,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10月当月民间投资增长1.2%,比9月回落2.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总体投资的比重为60.6%,较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环保限产与出口回落掣肘企业投资意愿,民间投资仍显乏力。 今年最后两个月,在财政支出压力较大、房地产信贷力度收紧及秋冬季限产的背景下,预计投资增速下行压力仍大。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军: 10月数据明显受到房地产市场继续回落的影响,投资消费呈现弱势,金融去杠杆强监管也对信贷,社融产生负面冲击,经济较三季度小幅放缓已成定局。 未来这种弱投资,弱消费格局还将延续,但是增长放缓不改结构调整仍在进行的事实,不必过于担忧整体经济质量。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 张一平: 从结构上看,10月工业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制造业生产放缓所致,10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回落是制造业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10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5%,较9月回落2.3个百分点。另外,今年10月国庆叠加中秋假期,工作日天数低于去年同期也对工业增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且,华北地区环保压力趋严,钢铁等重化工业开工率在10月明显下滑也是10月工业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 基建投资稳定增长,本期增速与上期增速大致持平。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低迷依然拖累整体投资表现,前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连续4个月回落,民间投资前10月同比增长5.8%,较上期回落0.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前10月表现依然较为稳定,前10月同比增长7.8%,较上期回落0.3个百分点。不过房屋施工面积跌至2.9%,而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增速继续上升,这显示地产名义投资增速的稳定可能与土地购置费用关系较为密切。目前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资金到位增速均在不断回落,开发商资金压力上升的情况,其购地冲动也将受到抑制,短期内土地购置费用恐难以维持当前较快增长的态势,地产投资增速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地产后产业链商品销售继续走低,10月家电销售同比增长5.4%,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同比增长6.1%,均较上期明显回落。另一方面,社销指标主要涵盖商品销售,不包括旅游、娱乐等服务消费,有可能低估了10月长假期间的居民消费需求。再者,社销指标还包括销售给企业的商品零售额,10月工作日偏少,可能对企业消费也有一定的影响。从10月网购数据看,居民消费需求依然较为旺盛。前10月网上商品和服务消费同比增长34%,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也高于年内平均增速。 总体看,工业和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均在预期之内,消费增速虽然低于预期,但这与指标本身的统计口径有一定的关系。国内经济即将进入淡季,短期内实体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但稳增长压力较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出现明显调整。 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团队 蔡浩、高江: 主要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工业投资增速仍显缓慢,增速与1-9月份持平,不过对环保影响较大的采矿业降幅由前月的扩大变成了收窄,与我们此前预计的环保督查力度将于四季度有所放缓的预期一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1、12月财政支出空间较去年同期少8000亿(若今年无超预算支出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对年内基建增长的增速或将继续下滑。 房地产市场方面,限购限贷及严查消费等调控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房地产销售、投资均继续放缓,短期内难改下行趋势,此前公布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明显缩量也印证了这一点。10月消费小幅回落,地产相关消费与汽车消费回落(1-10月汽车销量增速较三季度稍有回落)或是影响消费增速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整体来看,结合此前公布的表现平稳的官方制造业PMI数据,10月经济表现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符合我们之前对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将有所加大的趋势预期,且具体经济指标也都在合理预期范围之内。较为稳定的经济表现,也将巩固决策层维持现有去杠杆、严监管宏观经济政策基调的决心,年末流动性大概率仍将整体维持紧平衡态势。 天风证券固收团队: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月大幅下滑0.4个百分点,为年内次低值,累计同比增长6.7%,主要工业品中,水泥、有色、乙烯、汽车产量和发电量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仅钢材产量增速降幅略有收窄,整体生产水平有所下滑,既有需求走弱的因素,也有限产因素,工业产出正向缺口继续收窄; 固定资产累计增速继续下滑至7.3%,再创最低增速,当月同比增速降至3.2%,实体经济整体投资需求持续下滑,资金来源累计增速小幅回升至3.6%,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同比增速均有小幅回升; 10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至7.8%,为年内最低水平,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增速继续上涨至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下滑,销售增速继续下降,资金来源增速继续下滑,房地产整体投资水平仍然较高,投资意愿依然比较强; 10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持平在15.9%,当月增速大幅下降至11.6%,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有一定拖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4.1%,当月增速下降至1.2%,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整体仍然偏弱; 社消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8.6%,与双十一的延期消费有一定关系,其中,伴随着房地产销售下滑,家电、家具、建材零售增速均有所下滑,汽车零售增速也明显下降; 生产、投资、消费数据全面回落,国内需求整体下降,经济增长边际继续下滑,但需考虑决策层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以及通胀预期对债市的负面影响。 九州证券经济学家 邓海清: 10月经济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经济早已高点出现,2017年经济“前高后低”得到充分验证。支撑经济向好的两大支柱:出口+房地产投资,动能高点已经逐渐显现,经济面临高位回落,经济“前高后低”。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低于市场预期,主要与经济“出口+房地产投资”两大动能的回落有关,同时,10月重要会议召开,生产提前也部分拉低了10月工业增加值。至于国庆放假的因素,则由于同比被基数效应抵消。 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7.8%,反映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尽管目前房地产企业拿地的动机较为充足,但在销售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在没有预售款的情况下,会相对谨慎开工;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工到销售周期相对短期,房地产企业为避免大量的库存,同样不会在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加快开工投资。总体上,我们认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下,销售的回落会导致投资的下滑,而拿地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导致投资的进一步增加,房地产投资下滑趋势明显。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同样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经济的回落下,消费的顺周期性,此外,中国消费的低迷局面,表明通过“消费贷”刺激消费是饮鸩止渴,寅吃卯粮,反而会导致更大的麻烦。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创1999年以来最低值,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2.7%,所谓“朱格拉周期”、“产能投资周期”再度证伪。此轮工业企业利润回升本质上是通过行政之手获取了垄断利润,一旦开始投资新产能则其供给收缩的逻辑基点将被破坏,所以即使工业企业利润回升,也不会开启所谓“新周期”。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 姜超、于博: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2%,发电量增速、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纷纷下滑。受前期需求走弱以及环保限产影响,工业生产明显降温。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较9月基本持平。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仍处低位;基建投资小幅反弹,是投资的中流砥柱;而房地产投资拐头向下,增速降至年内次低点,成为主要拖累。 10月地产销量同比增速-6.0%,创15年3月以来新低。地产去库存政策力度减弱、楼市调控再度加码,以及房贷利率再创新高,令地产销售持续降温。受地产销售转弱影响,10月土地购置增速下滑,新开工增速转负,未来地产投资依然承压。 10月社消零售增速10.0%,限额以上零售增速7.2%,均较9月下滑,并创下3月以来新低。其中,必需消费品增速有所回升,但可选消费品增速普遍下滑。占比较高的汽车、石油及制品,以及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建材增速均回落。 10月经济再度走弱,其中工业、消费、出口均下滑,投资低位持平。而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地产销量和社融也都大幅回落,这都意味着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渐增。但近期央行行长讲话称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意味着货币政策难松。 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 周浩: 很明显投资和财政支出在放慢,从中央的角度看,既然今年经济增长没有特别大问题的话,也没有必要增加额外的刺激,从经济本身来看,似乎政府的作用还是相当大,意味着未来去泡沫去杠杆政策对经济的拖累也会更大一点。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团队: 10月工业生产略低于预期。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2%,较9月回落0.4%,绝对水平为年内第二低位(第一低位是8月的6.0%)。分行业看,10月采矿业同比-1.3%,制造业6.7%,公用事业9.2%,分别较9月变动2.5%、-1.4%和1.4%。分产品看,10月十种有色金属、钢材及汽车日均产量回落,但原油加工量、乙烯和发电量日均产量回升。展望11月,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滑也将拖累工业生产,预计工业增速会进一步回落至6%。 10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创十多年新低,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增速全线回落。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7.3%,较9月回落0.2%。单月投资增速3.2%,大幅回落3%。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单月投资增速1.2%,比上月回落1%,房地产5.6%,回落3.6%,基建15.1%,回落4.9%。 10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时负增长,本轮经济回暖的需求端拉动进一步衰减。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增速-6%,较9月快速回落4.5%,销售面积连续两个月负增长。销售额方面,10月当月增速-1.7%,增速由正转负。“金九银十”是房地产行业的旺季,在房地产政策严控背景下,今年旺季不旺,房地产销售下行预期进一步稳固。 10月消费增速略低于预期,可能是需求后移所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较9月回落0.3%。其中商品零售回落0.4%,餐饮回升0.1%,商品零售的回落是主要原因。考虑到“双11”促销规模较大,不排除10月消费需求有所后移。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 杜征征: 工业回落主要是由于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也是比较符合市场预期的,未来几个月还是要关注后续执行力度的影响,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波动。 投资方面,和市场预期差不多,增速的回落主要是由于此前支撑投资的基建回落比较大,回落了4.1%。 消费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是因为靠房地产支撑的家居建材等,以及汽车销售等基本全面回落。总的来看,这几项经济指标的走势在年底应该是稳中略下行的态势,不会有太大波动。 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 杨业伟: 今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经济增速如预期回落。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放缓0.4个百分点。随着出口增速放缓,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至7.5%,带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出口占比较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较上月下降3.5个百分点至12.8%。需求总体放缓,供给继续受到抑制环境下,生产面增速将持续下行。 需求全面回落,基建投资明显回落。投资需求再度下行,10月当月投资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月放缓3.0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再度明显回落,10月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放缓4.1个百分点至11.6%。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加强,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而虽然制造业盈利保持高增速,但结构上主要集中在不具有投资空间的上游,因而制造业投资持续萎靡,10月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月放缓1个百分点。 房地产需求继续走弱,低库存可以减缓但不改变投资下行方向。随着信贷管控持续加强,房地产需求持续放缓,10月销售面积同比跌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至6.0%。虽然投资存在低基数因素,但从趋势看,需求放缓带动投资增速持续下行,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3.6个百分点至5.6%。未来房地产投资将持续下行。 经济增速如预期回落,未来下行压力将持续加大。10月经济数据基本符合我们预期,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在审慎政策背景下,需求将持续放缓。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将导致基建投资来源不足,叠加投资意愿下降,基建投资增速将持续下滑,而房地产投资在销售回落带动下降稳步放缓,制造业投资结构性疲弱,需求继续放缓。同时环保限产对供给层面的限制持续进行。因而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加大,我们继续保持对四季度GDP同比增速6.6%的预测。 联讯证券分析师 李奇霖、张德礼: 除消费增速低于预期外,其它经济数据都符合市场预期。 工业增加值季初增速再现回落,但与二、三季度相比,回落幅度变小。三大门类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升。随着环保限产范围超预期,预计后续将继续回落。 三大主要固定资产投向分项增速均放缓。其中地产、基建增速下降符合预期,但制造业在利润改善后,投资仍然低迷,预计这一趋势短期难有明显改观。到位资金增速继续回升,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贡献较多增量。 消费名义增速回落0.3%,实际增速降幅更大,从9.3%降至8.6%。结合信贷数据看,与消费贷政策收紧有关。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10月份整体数据呈现走弱态势。金融去杠杆,短期利率和流动性压力相对较大,房地产相关的传统经济趋于收缩,预计中国四季度GDP在6.6-6.7%,明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4%。 由于房价、PPI处于高位,CPI有上升压力,加之确保金融去杠杆效果,短期内货币政策预计不会放松。[详情]

机构点评10月经济数据:生产需求双降 基建投资维稳
机构点评10月经济数据:生产需求双降 基建投资维稳

  新浪财经讯 11月4日消息,今日上午统计局发布十月份经济数据,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预期6.3%,前值6.6%。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预期10.5%,前值10.3%。中国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3%,预期7.3%,前值7.5%。中国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7.8%。中信建投宏观黄文涛点评表示生产需求双降、基建投资维稳。 第一,投资增速继续年内新低。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7.3 %、较1-9月下降0.2个百分点、持平预期,7月当月增速3.2%、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累计、当月增速均再创年内新低。其中房地产、制造业、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7.8%、4.1%、15.9%,分别较上月回落0.3、回落0.1个百分点及持平;当月投资增速分别为5.6%、1.2%与11.6%,增速分别回落3.6、1.0与4.1个百分点。 第二,房地产销售与投资增速新低。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较1-9月下跌2.1个百分点。10月当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速-6.0%、较上月跌幅扩大4.5个百分点,累计、当月增速均为两年内新低。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7.8%,较1-9月回落,10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增速5.6 %、较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与成交面积累计同比增速43.3%、12.9%,分别较1-9月回落3.0、回升0.7个百分点,显示土地交易价跌量升。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5.6%、较1-9月回落1.2个百分点,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2.9%、较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增速7.4%、较1-9月回落0.6个百分点。 第三,基建投资相对较稳。10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持平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与交运仓储业三类。1-10月份三类基建项目投资增速分别为2.3%、22.5%与15%,1-9月对应增速分别为1.7%、22.8%与15.2%,电力热力燃气增速低位回升,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交运仓储业增速回落,分项增减的共同作用使基建投资总体增速相对较稳。 第四,社零增速继续下滑。10月社零名义增速10.0%,实际增速8.6%,均继续环比回落、且名义增速不及预期。分行业看,餐饮、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化妆品零售增速回升,其他行业增速回落。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消费增速降幅较大,同房地产销售负增长一致。汽车类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高频数据显示的10月汽车零售前低后高,汽车消费月度增速回落或受黄金周低迷拖累。 第五,工业增加值增速如期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6.2%,比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分大类行业看,制造业增速下滑1.4个百分点、采矿业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升1.4个百分点。高频数据显示10月发电耗煤增速前高后低,钢铁、化肥、玻璃产能利用率回落,工业增加值回落同高频数据表现一致。 第六,综合来看,10月投资、消费、生产继续回落,其中房地产、制造业投资下滑压力较大,基建投资相对较稳;工业增加值的回落同发电耗煤增速及产能重点行业利用率的回落一致,房地产销售、施工和社零增速下降显示需求有待提高。在投资、生产、消费均走弱的情况下,基建投资的相对稳定能够起到一定的经济托底作用,有利于避免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我们在此前金融数据点评中层提出新增企业长期贷款的回落同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的观望态度有关,房地产、制造业的投资数据支持了我们的判断。综合考虑投资、消费、生产均有待改善,基建投资“托而不举”,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但或可为明年经济增长提供些许蓄力。[详情]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陈炜伟、杨学嘉)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汽车制造业增长1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7%。 服务业方面,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1至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5350亿元,同比增长34%,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完)[详情]

统计局:工业企业的杠杆率在下行
统计局:工业企业的杠杆率在下行

  中新网11月14日电 在14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在下行。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图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模型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有记者问:近一段去杠杆尤其是金融去杠杆以及房地产调控对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去杠杆会不会由金融行业逐渐转向对实体经济的去杠杆? 刘爱华称,去杠杆是今年“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之一。国家统计局观测到的主要是微观企业的杠杆率,可能和您说的实体经济的杠杆率更接近一些。从最新数据来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由此判断,微观工业企业的杠杆率在逐步下行。一方面是今年以来企业效益的好转对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有贡献,另一方面也和很多降成本的措施分不开,同时也和金融系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分不开。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在下行。   [详情]

国新办就2017年10月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
国新办就2017年10月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2017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女士,请她向大家介绍今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下面先请刘爱华女士作介绍。 刘爱华: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介绍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0月份,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鼓舞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集体企业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制造业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1-9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846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7%,比上年同期提高0.51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商务活动景气持续扩张 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4%,比1-8月份加快8.6个百分点。 10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持续处于景气区间。其中,住宿业、零售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5%,连续6个月位于景气区间。 三、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稳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1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89881亿元,增长10.9%;民间投资313734亿元,增长5.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096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二产业投资193533亿元,增长2.7%,其中制造业投资158856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投资307189亿元,增长10%。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基础设施投资113103亿元,同比增长19.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8%,增速快于全部投资9.5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2%。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14597亿元,同比增长3.6%,比1-9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6541亿元,同比增长3.8%,比1-9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9%。房屋新开工面积1451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2990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9.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90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0258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882万平方米。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941亿元,同比增长7.4%。 五、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537亿元,同比增长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04亿元,增长11.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852亿元,增长10.3%;商品零售30389亿元,增长10.0%。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6.1%。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 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5350亿元,同比增长34.0%,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782亿元,增长2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0%,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568亿元,增长52.7%。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价格涨势稳定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3%,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2.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5%,交通和通信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3%,医疗保健上涨7.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6%,猪肉价格下降10.1%,鲜菜价格上涨0.3%。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7%。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4%,环比上涨0.9%。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4%。 七、进出口较快增长,一般贸易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高 10月份,进出口总额22425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12485亿元,增长6.1%;进口9940亿元,增长15.9%。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545亿元。1-10月份,进出口总额22522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出口124085亿元,增长11.7%;进口101140亿元,增长21.5%。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8.0%,占进出口总额的56.5%,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4%,占出口总额的57.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181亿元,同比增长7.5%。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5018亿元,同比增长10.5%。 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转型升级成效突出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去产能、去库存成效突出。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已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3%,降幅比上月末扩大1.1个百分点。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3元。短板领域得到加强。1-10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1%、23.4%和17.6%,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8、16.1和10.3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持续快速成长。1-10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和4.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9%,新能源汽车增长36.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14.1%;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5%、14.8%和14.6%。 总的来看,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下阶段,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创新驱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攻坚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基本情况介绍到这里,下面愿意接受大家提问。 袭艳春:下面进入答问环节,今天参加的外国媒体比较多,所以我们安排了全程的英文同传。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记者:10月份指标都在回落,为何还说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你如何看待10月份数据表现? 刘爱华:从刚才介绍的主要情况看,一些数据月度之间出现了小波动,但是总体上、多维度观察,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需求总体保持比较稳定,大部分的生产需求指标月度之间波动比较小,增长水平都好于上年同期。从生产方面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去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长8.0%,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从需求方面来看,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与上年同月持平;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9月份略有回落,回落0.2个百分点,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在持续发挥。从出口看,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第二,就业持续向好。就业确实是民生之本,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就业是否充分也是判断整体经济是否平稳和健康的重要指标。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无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双双降到5%以下。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8个月保持在5%以下,同时企业用工时间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从就业总量来看,人社部统计的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月份完成了1191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1100万人。所以,不管是从失业率还是从就业总量来看,今年以来就业形势确实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亮点,主要归功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也归功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持续增强。 第三,物价总体稳定。物价是代表市场供求的综合性指标。从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CPI上涨1.9%,在经济增速保持较快的水平下,价格保持在2%以下的涨幅是非常理想的水平。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9%,涨幅与上月持平。这两个价格指数表明,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确实是在持续改善的。 第四,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从前三季度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是比较高的增速了。服务业实现利润也比较高,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1.4%,也是比较高水平的增长。从企业的经营效益来看,今年以来持续提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4.8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16万元,包括产成品的周转天数等效益指标都表明,微观企业的经营效率也是在提高的。 从上面四个方面来看,生产需求保持稳定、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完成全年预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目前金融市场利率都上升比较快,这对以后的中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刘爱华:从我们观测到的一些指标看,不管是央行的利率还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等指标来看,以及我们调研中了解到的中小企业情况来看,目前利率水平变动不是很大。从中小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虽然还是困扰着很多中小企业,但近年来有一些缓解。这和今年以来金融系统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增强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关系。 中新社记者:10月份有些指标数据在回落,这种经济增速的回落是趋势性的,还是属于短期波动? 刘爱华:确实这个月很多指标的增速与上月比出现了波动。如果观察时间放得更长一点,把这些指标与上年同期或者在季度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的月度波动都是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的区间也比较小。您关心的下一步经济运行走势究竟会怎么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前10个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目前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积增多,主要表现在供给、需求和预期三方面。 第一,供给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先进产能加快发展。比如,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里面处于较快增速。现代服务业增速更快,发展势头更加良好。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7.5%。 二是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1-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落后产能也在逐渐退出,今年的煤炭和钢铁的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尤其是地条钢的产能出清。 三是优质的供给在加快增长。比如说,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8%,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在加速,制造业中的技改投资1-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3.4%。 从这三个方面看,先进产能在加快,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关系到下一步发展的优质供给也在较快增长,可以说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地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是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今年进一步深入推进的重要成果。这种供给体系的改善为我们下一步激发需求的潜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二,在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需求潜力逐渐释放。今年以来,一方面各部门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巩固外贸回稳的良好态势,形成了内外需求联动的良好格局。 从消费来看,今年3月份以来,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消费升级态势比较明显。从未来消费潜力来看,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消费环境、支持消费的政策不断地完善,总体上看我们的消费完全有条件延续目前总量扩张、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加快发展态势。从投资来看,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比较平稳。从企业效益来看,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服务业利润增长30%以上,意味着企业投资能力逐渐增强。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国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都是增长在逐月加快,投资下一步加快增长的条件在慢慢增多。从外需来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加快,国际市场需求回暖。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到10月末回升到1500点以上,创出了近两年的新高,外部环境整体改善,加上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提高,对我们抓住世界经济的回升期、扩大出口,总体是有利的。 所以从消费、投资、出口来看,需求的潜力确实也在持续释放。 第三,市场预期持续向好。之前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1.6%,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也就是处于扩张区间,当然月度之间可能会有波动。PMI指标含义更多是与上期比较,只要是在50%以上的区间,就意味着对生产各方面的预期仍然在继续扩张。再有,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3%,连续很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使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提升。所以不管从供给还是从需求,从发展动力还是从发展信心,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方面来看,支持经济下一步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条件和基础越来越稳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给明年经济做个展望,目前大家的观点比较有分歧,而且市场的预期相对比较谨慎,有人预计明年GDP是6.4%,但有一些比较乐观的预计为6.7%或6.9%,大家认为取决于新的领导班子明年的经济政策是怎样的。经济政策浮出水面之前,您认为仅仅从经济周期上来判断,包括房地产周期也好,或者基础设施投资,你对明年是怎么看的? 刘爱华:今年以来,不管是从供给方面、短期需求方面来看,还是市场预期方面,明年完全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关于平稳增长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增速的变化,更多地扩展到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调整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程度、发展方式的变化、总体质量效益的提高以及生态发展,是方方面面非常综合性的内涵。我认为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对明年经济的判断也不能就增速谈增速,从经济发展的更大逻辑来讲,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前景和潜力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明年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是完全有可能、有条件的。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房价调控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环比停涨,但是也有报道称三四线城市涨得很厉害,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未来还有哪些举措?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爱华: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数据来看,自去年四季度“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以来,70个大中城市的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同比和环比涨幅都出现了回落,9月份的环比全部下降或者持平;同时,同比涨幅多个月持续回落。三四线城市出现类似特点,环比涨幅也在回落。这体现了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取得的成效。 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房地产去库存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0%以上,房地产投资目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房地产销售态势平稳回落。最近很多热点城市按照十九大报告对住房的定位,就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很多城市加大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新试点。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占比有非常大的提升。房地产市场供给的改善和投机性需求的抑制,将带来供需的继续改善,房地产市场下一步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前三季度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4%,比上个月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利润快速增长背后的支撑因素都有什么? 刘爱华: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近几年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今年的表现更突出,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增速。服务业利润的较快增长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服务业的需求扩张非常快。大家可以感受到,不管从统计数字还是生活中服务业发展都比较快,宏观上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自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到2015年比重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服务业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增长速度非常快。 另一方面,价格也是一个因素。从CPI看,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主要还是非食品价格涨得比较快;同时,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比较平稳,主要是服务价格上涨比较多。这从侧面反映,市场对服务需求比较大。 从市场扩张到价格因素的叠加,对服务业企业利润的增长都有贡献。 路透社记者:近一段去杠杆尤其是金融去杠杆以及房地产调控对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去杠杆会不会由金融行业逐渐转向对实体经济的去杠杆? 刘爱华:去杠杆是今年“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之一。国家统计局观测到的主要是微观企业的杠杆率,可能和您说的实体经济的杠杆率更接近一些。从最新数据来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由此判断,微观工业企业的杠杆率在逐步下行。一方面是今年以来企业效益的好转对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有贡献,另一方面也和很多降成本的措施分不开,同时也和金融系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分不开。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在下行。 袭艳春: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刘爱华女士,也谢谢大家![详情]

国家统计局: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在下行
国家统计局: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在下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2017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路透社记者:近一段去杠杆尤其是金融去杠杆以及房地产调控对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去杠杆会不会由金融行业逐渐转向对实体经济的去杠杆? 刘爱华:去杠杆是今年“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之一。国家统计局观测到的主要是微观企业的杠杆率,可能和您说的实体经济的杠杆率更接近一些。从最新数据来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由此判断,微观工业企业的杠杆率在逐步下行。一方面是今年以来企业效益的好转对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有贡献,另一方面也和很多降成本的措施分不开,同时也和金融系统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分不开。总体来看,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在下行。[详情]

统计局回应服务业利润较快增长:价格也是一个因素
统计局回应服务业利润较快增长:价格也是一个因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2017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经济日报记者:前三季度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4%,比上个月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利润快速增长背后的支撑因素都有什么? 刘爱华: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近几年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今年的表现更突出,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增速。服务业利润的较快增长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服务业的需求扩张非常快。大家可以感受到,不管从统计数字还是生活中服务业发展都比较快,宏观上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自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到2015年比重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服务业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增长速度非常快。 另一方面,价格也是一个因素。从CPI看,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主要还是非食品价格涨得比较快;同时,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比较平稳,主要是服务价格上涨比较多。这从侧面反映,市场对服务需求比较大。 从市场扩张到价格因素的叠加,对服务业企业利润的增长都有贡献。[详情]

统计局:房地产去库存取得较大成果 能保持健康发展
统计局:房地产去库存取得较大成果 能保持健康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2017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房价调控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环比停涨,但是也有报道称三四线城市涨得很厉害,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未来还有哪些举措?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爱华: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数据来看,自去年四季度“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以来,70个大中城市的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同比和环比涨幅都出现了回落,9月份的环比全部下降或者持平;同时,同比涨幅多个月持续回落。三四线城市出现类似特点,环比涨幅也在回落。这体现了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取得的成效。 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房地产去库存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0%以上,房地产投资目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房地产销售态势平稳回落。最近很多热点城市按照十九大报告对住房的定位,就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很多城市加大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新试点。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占比有非常大的提升。房地产市场供给的改善和投机性需求的抑制,将带来供需的继续改善,房地产市场下一步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详情]

统计局:供给需求预期3方面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
统计局:供给需求预期3方面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 国新办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对于下一步经济运行走势的判断,刘爱华认为,不管从供给还是从需求,从发展动力还是从发展信心,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方面来看,支持经济下一步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条件和基础越来越稳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刘爱华表示,目前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积增多,主要表现在供给、需求和预期三方面。 第一,供给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先进产能加快发展。比如,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里面处于较快增速。现代服务业增速更快,发展势头更加良好。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7.5%。 二是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1-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落后产能也在逐渐退出,今年的煤炭和钢铁的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尤其是地条钢的产能出清。 三是优质的供给在加快增长。比如说,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8%,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在加速,制造业中的技改投资1-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3.4%。 从这三个方面看,先进产能在加快,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关系到下一步发展的优质供给也在较快增长,可以说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地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是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今年进一步深入推进的重要成果。这种供给体系的改善为我们下一步激发需求的潜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二,在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需求潜力逐渐释放。今年以来,一方面各部门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巩固外贸回稳的良好态势,形成了内外需求联动的良好格局。 从消费来看,今年3月份以来,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消费升级态势比较明显。从未来消费潜力来看,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消费环境、支持消费的政策不断地完善,总体上看我们的消费完全有条件延续目前总量扩张、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加快发展态势。 从投资来看,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比较平稳。从企业效益来看,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服务业利润增长30%以上,意味着企业投资能力逐渐增强。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国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都是增长在逐月加快,投资下一步加快增长的条件在慢慢增多。 从外需来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加快,国际市场需求回暖。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到10月末回升到1500点以上,创出了近两年的新高,外部环境整体改善,加上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提高,对我们抓住世界经济的回升期、扩大出口,总体是有利的。 所以从消费、投资、出口来看,需求的潜力确实也在持续释放。 第三,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之前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1.6%,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也就是处于扩张区间,当然月度之间可能会有波动。PMI指标含义更多是与上期比较,只要是在50%以上的区间,就意味着对生产各方面的预期仍然在继续扩张。再有,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3%,连续很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使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提升。所以不管从供给还是从需求,从发展动力还是从发展信心,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方面来看,支持经济下一步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条件和基础越来越稳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详情]

国家统计局:明年经济完全有可能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
国家统计局:明年经济完全有可能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2017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给明年经济做个展望,目前大家的观点比较有分歧,而且市场的预期相对比较谨慎,有人预计明年GDP是6.4%,但有一些比较乐观的预计为6.7%或6.9%,大家认为取决于新的领导班子明年的经济政策是怎样的。经济政策浮出水面之前,您认为仅仅从经济周期上来判断,包括房地产周期也好,或者基础设施投资,你对明年是怎么看的? 刘爱华:今年以来,不管是从供给方面、短期需求方面来看,还是市场预期方面,明年完全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关于平稳增长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增速的变化,更多地扩展到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调整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程度、发展方式的变化、总体质量效益的提高以及生态发展,是方方面面非常综合性的内涵。我认为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对明年经济的判断也不能就增速谈增速,从经济发展的更大逻辑来讲,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前景和潜力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明年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是完全有可能、有条件的。[详情]

姜超:10月工业明显降温 经济下行压力渐增
姜超:10月工业明显降温 经济下行压力渐增

  新浪财经讯 11月14日消息,统计局今日发布经济数据,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7.8%;全国固投同比增长7.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3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8%。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比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海通宏观姜超、于博认为,10月工业生产明显降温,地产投资拐头向下,地产销售降幅扩大,可选消费全面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渐增。 海通宏观姜超、于博【经济观察】工业明显降温,地产降幅扩大 ①工业生产明显降温。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2%,发电量增速、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纷纷下滑。受前期需求走弱以及环保限产影响,工业生产明显降温。 ②地产投资拐头向下。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较9月基本持平。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仍处低位;基建投资小幅反弹,是投资的中流砥柱;而房地产投资拐头向下,增速降至年内次低点,成为主要拖累。 ③地产销售降幅扩大。 10月地产销量同比增速-6.0%,创15年3月以来新低。地产去库存政策力度减弱、楼市调控再度加码,以及房贷利率再创新高,令地产销售持续降温。受地产销售转弱影响,10月土地购置增速下滑,新开工增速转负,未来地产投资依然承压。 ④可选消费全面下滑。 10月社消零售增速10.0%,限额以上零售增速7.2%,均较9月下滑,并创下3月以来新低。其中,必需消费品增速有所回升,但可选消费品增速普遍下滑。占比较高的汽车、石油及制品,以及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建材增速均回落。 ⑤经济下行压力渐增。 10月经济再度走弱,其中工业、消费、出口均下滑,投资低位持平。而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地产销量和社融也都大幅回落,这都意味着4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渐增。但近期央行行长讲话称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意味着货币政策难松。[详情]

商务部:10月FDI同比增长5% 带动前10月增速升至1.9%
商务部:10月FDI同比增长5% 带动前10月增速升至1.9%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2017年1-10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 11月14日,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了2017年1-10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 2017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174家,同比增长1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注:2017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541家,同比增长10.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8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52家,同比增长14.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10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33家,同比增长10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该负责人指出,1-10月吸收外资呈现的主要特点有: 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1-10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占外资总量比重的28.9%。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31.1%,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8.5%,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05.2亿元人民币,占外资总量比重的69.3%。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4.3%,建筑业同比增长2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0.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同比增长18%。 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26.4%、46.9%和28.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5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0.7%、8.5%和36.8%。 中部地区吸收外资继续大幅度增长。1-10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9%。 主要投资来源地中,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等经济体投资保持增长。1-10月,投资前15位来源地中,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增长8%、45.9%和13.1%。[详情]

PMI走势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