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官建益[微博]
注册制就要来了,相信主力和机构都明白市场将向理性转化,就是建仓,也是往优质小盘股上靠。海康倒了,此前华谊也没了人气,原因很多,主要还是体量太大了,大象难以跳舞呀。
证监会[微博]今日盘后发布的《优先股发行试点办法》终于与市场见面,最大的超预期利好是新增“上市公司不得发行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为什么我会把这个办法理解为利好,我的看法是这是中央打出的一系列维稳发展的系列组合拳之一,你必须顺这个大势。
我在今(21日)晨,股市还在最危急的时刻发表的专栏中就明确告诉大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暴跌,很可能是中长期向上爬缓坡的走势,中央已经开始着手在资本市场给地产公司输血(定增和借壳),稳住了地产,就稳住了银行,稳住了银行,就稳住了金融,稳住了金融,就不会出大乱子。高盛说经济下滑到5%就会泡汤。
因此,我们要从大局来理解这个市场,不要意气用事,只图嘴快,最后是在转折关头吃大亏。请大家把我的文章看完,不要一听说好就开始骂人,我说好并不是让你周一一早就去买上证50股票。我们要来冷静的分析局势,作出自己的合理选择。
优先股只是大棋中的一个子。如果你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再来分析为什么要出优先股这个招。还得回到大局中,美国的量化宽松已经在回收,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已经基本结束,赌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资金会逐步退出中国内地,过去靠QFII支撑银行股走势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利率市场化在互联网金融的步步紧逼下已经不可能拖延,在这个时候,现存银行的日子已经处于岌岌可危之中,这个时候如果不给银行补充资本金,这些巨象真的可能崩溃。
尽管我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支持互联网金融(见本人专栏"严限第三方支付不过是螳臂挡车"),但是我们的商业银行无论如何在目前是不能倒下的,倒下就真的会出现多米诺骨牌,就会危及整个社会。因此,如何救银行就成了救命的事情。对股市而言,如果银行倒闭,那股市的根基就垮了,那市场可能真会回到1000点下方,最活跃的创业板还能撑吗?当然不能,社会动荡,哪还有人玩股票。
因此,我个人理解,优先股是救命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中央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连续审批5条铁路开建)。要让市场接受这个方案,有关方面在权衡再三后,终于采纳了市场人士提出的“上市公司不得发行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因为有了这条,市场才可能把它理解为利好,否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还有投资者认为融资就是抽血,就是坏事,这不客观。如前所说,如果不给银行等大企业融资,这些巨象倒下会怎样?到底是市场崩溃利空大,还是抽血利空大?这有点像一个家庭,如果不给顶梁柱治病任其死去带来的危害是一样的,花点钱是值得的代价。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再来看融资是否可行,如果能满足7%左右的年收益,在目前的状况下还是可以融到资的,因为被融资的企业只是血液不足,其实肢体还是健壮的,就像你投资一个企业,如果你看到对方只是缺钱而不缺少稳定盈利的能力,那你还是会掏钱的。在我看来,只要管理层作好相关工作,优先股是能够发出的。只是不理解为什么不允许家属购买优先股,在笔者看来应该鼓励亲属带头购买才好。当然这只是细节,并无大碍。
如果你认同我前面的说法,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如果你有大笔的闲钱,又不喜欢风险,可以购买公开发行的优先股。但对于多数散户朋友,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寻找股市中的对策。
我前面说了,我绝没有鼓励你周一就去买上证50,可能这并非最好的方式。道理很简单,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其实是把更多的利润分给了优先股的股东们,对其他股东是一个小利空,我把优先股理解为利多,是因为它利好整个社会的金融稳定和股市稳定,因此如果你疯炒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可能最终会发现找错了对象。
当然,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本身肯定是受益了,因为这些公司被从几乎破产的边缘给救了回来,它理应有个估值修复的过程,但是以银行股为例,它的困难并没有完全解决,如果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差逐步从4个点缩小到国际通行的1个点,那银行的利润从理论上会下降到现在的25%左右,换言市盈率会上升到15-20倍左右,因此目前再大炒银行股是不理智的。
相信主导市场行情的大机构不会比我还蠢,这样的账相信他们也会算,因此我并不建议投资者拼命去炒这些大象,见好就收可能更合适。其实对于股市,优先股最大的利好,还在于救了市场的命。如果银行等大象能够止住跌势并在优先股不断推出具体对象的过程中中期上涨,那市场就有了充分的运作空间。
长期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投资者应该明白我的意思,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大盘股塔台,小盘股唱戏。但是,注册制就要来了,相信主力和机构都明白市场将向理性转化,就是建仓,也是往优质小盘股上靠。海康倒了,此前华谊也没了人气,原因很多,主要还是体量太大了,大象难以跳舞呀。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财经评论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