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常念:创新板增强港股吸引力

2017年06月26日13:46    作者:港股脉搏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港股脉搏

  港交所咨询文件最重要的建议是推出创新主板及初板。港交所表明创新板是针对三类公司:未有盈利的创新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及在海外挂牌的科技企业。

  港交所(00388.HK)宣布咨询文件,建议推出由“创新主板”及“创新初板”组成的“创新板”;同持提高现时主板及创业板上市要求。

  根据港交所(00388.HK)最新建议,主板市值要求由现时的2亿元(港元.下同)提高至5亿元,公众持股量由5,000万元提高至1.25亿元。创业板的要求亦提高,两年业绩期内现金流由2,000万元提高至3,000万元。新股发售亦有重大改变,创业板由现时全配售,改为最少有10%作公开发售,以杜绝“围飞”及操控股价现象。

  最大改变是禁售期,由现时的六个月改为两年。上市后首一年内控股股东或任何持股量超过30%的大股东不可减持,第二年内则不可以减持至低于30%。新安排是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啤壳及未上市前已经卖壳的安排。

  咨询文件最重要的建议是推出创新主板及初板。港交所表明创新板是针对三类公司:未有盈利的创新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及在海外挂牌的科技企业。

  提高门槛杜绝啤壳

  创业板由于上市要求较低及可以全配售,衍生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全配售令幕后人士容易操控股价。第二个问题是卖壳情况严重,由于上市条件宽松,而壳价高达3亿元,禁售期只是六个月。上市费用只是1,000万元,现金流要求只是2,000万元,用3,000万元来换一个价值3亿元的壳,吸引财经高手找公司上市,成为啤壳工场。

  创新初板填补现时创业板成为中小企上市板的空缺。创新初板等于硅谷的风险投资,一些新创企业有前景但缺乏资金发展,可以寻求天使投资基金或创业风险投资来拓展业务。不过由于新板风险较高,港交所建议只限专业投资者参与。市场反应不一,认为限制专业投资者会令成交偏低,流动性少。市场人士指俄铝(00486.HK)上市时只限专业投资者参与,结果成交淡静,股价偏低。应该让散户参与,加大流通量,及让散户有机会买到有可能成为巨企的创新企业。

  为同股不同权开绿灯

  创新主板是整个咨询文件的主要部份。过去几年市场对同股不同权的讨论不绝,认为应该把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抢回来。港交所咨询文件第二目标,是容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第三目标是吸引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例如阿里巴巴、百度及京东等来香港作为第二上市。港交所认为不应停留在同股不同权对股东的保障问题上,首要目标是把这些巨企吸引来港上市,增强港股在全球市场地位。

  全球交易所大部份是商业企业,以谋利为主。为了抢生意,牺牲小股东利益在所难免。美国的交易所明抢中国及香港股市的生意,港交所现时的咨询文件是抢回上市生意的第一步。港股现时只有腾讯(00700.HK)是互联网巨企,有阿里巴巴等回归,可增强港股的吸引力及地位。

  (本文作者介绍:《港股脉搏》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证券市场周刊》旗下的主要栏目,主要为受众分析港股未来的趋势以及走向。)

责任编辑:白仲平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创新板 港交所 创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