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璐:银行理财行业合作大于竞争,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

2023年01月05日08:25    作者:王海璐  

  意见领袖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于近日在京举行。本次年会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主题。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出席年会并在“全面净值化:银行理财的发展对策与能力提升”高峰论坛上发言。

  王海璐认为,“十四五”时期,银行理财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短期内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其次,银行理财健康发展开离不开和销售渠道一起对客户的真诚陪伴;再者,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离不开全行业的精诚协作。从中长期来看,王海璐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光明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历史机遇的信心没有改变。面向未来,王海璐指出,推动银行理财持续高质量发展,应做好“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做好客户陪伴和服务;二是坚持自立自信,进一步提升自主投研能力;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平衡风险收益;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找准满足实体需求的突破点精准发力;五是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协同母行整体战略;六是坚持胸怀天下,进一步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

  资管新规从发布到正式落地实施已走过四年半的时间,这段时期,是理财行业正本清源、重塑生态的“变革期”,是银行理财调整思路、提质增效的“转型期”,也是我们和广大投资者一起,共同推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成长期”。在此期间,银行理财实现了从量到质、从快到强、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型蜕变。如果说资管新规以前的银行理财的竞争是拼速度、拼爆发的短跑,那么现在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实力、耐力和定力,只有坚持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与选择,更好地陪伴投资者实现穿越周期的长期稳健。

  “十四五”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量战略性机遇不断涌现,我国经济坚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银行理财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在短期内,银行理财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今年以来,叠加各类“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影响,年初资本市场呈现剧烈的震荡调整,年末债市也出现了超预期的较大幅度波动,银行理财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直面困难、探索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客户需求和理财行业净值化转型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律性认识,也对未来的战略方向和价值坚守有了更加明晰的定位。

  首先,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长期主义的坚守。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银行理财更加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夯实投研核心能力,建立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投研能力将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红利转化为可分享的投资收益。同时,也要平衡短期业绩和长期发展的关系,共同营造积极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近期债券市场波动是对理财公司稳健经营的一次重要考验,如果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过度追求短期收益性,在市场转向时就会承受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的双重压力。我们认为,坚持为民理财的初心,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终将成为时间的朋友,实现跨越周期的稳健。

  再者,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离不开和销售渠道一起对客户的真诚陪伴。当前,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完全净值化了,但很多理财投资者对于净值波动还存在不习惯、不适应、不理解的情况,甚至面对短期的市场波动,恐慌性赎回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因此,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工银理财正在和母行一起着力构建“有梯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投资者教育体系,致力于通过工商银行财富顾问、客户经理体系和手机APP财富社区、工银理财公众号、短视频、掌上书等方式有效触达客户,在市场波动时第一时间向客户传递市场信息、表达市场观点,合理引导客户投资行为,切实做好投资者陪伴,帮助广大客户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健康的财富观念,更好地把握和应对市场变化,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享受到长期投资、逆周期投资带来的良好回馈。工银理财成立以来为客户兑付收益累计已超1,500亿元,特别是在今年异常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前11个月仍有260只到期产品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4.1%,实现了36个BP的超额收益。

  此外,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离不开全行业的精诚协作。当前银行理财规模已达30万亿元,理财主要投向的债券市场规模也接近145万亿元,这两部分是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融资、居民财富管理等各方面,事关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在当前理财投资者尚未成熟、散户效应还占主导的情况下,给理财从业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近期债市波动和理财赎回的“负反馈”效应对债券市场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本次市场波动,央行、监管、协会、行业携手并进,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共同维护市场安全稳定,共同守护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与此同时,大家从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角度出发,共同研讨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很多同业提出要探索更适合理财客户的中国式现代化估值体系,工银理财和很多同业都结合当前市场收益较高的投资时机,推出了符合资管新规的中长期摊余成本法封闭式产品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对净值稳定的投资需求。我相信,通过全行业的集思广益、精诚协作,理财业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复势头日益明显。近期,地产“十六条”、民企融资“三支箭”、疫情政策优化等政策接续出台,进一步推动优化投资结构、释放消费潜力,为明年我国经济的持续修复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其中稳的基调更加明确,进的要求更加积极,传递的信息十分丰富,传递的信号十分明确,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光明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历史机遇的信心。

  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银行理财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全行业持续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我看来,面对新使命新征程,银行理财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始终以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连接国家战略导向、实体经济融资与居民资产配置的有效路径,具体应做好“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做好客户陪伴和服务。统筹兼顾“规模稳定、业绩稳健、结构优化、突破创新”四重目标,突出理财业务的普惠性。在产品端,高度关注居民投资、储蓄等行为变化,开发更多精准满足客户需求的好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策略和产品形态,大力发展养老理财产品,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让客户分享发展红利。在客户端,处理好客户绝对收益风险偏好、净值化转型和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引导客户进行长期限产品投资,解决资金短期化问题,切实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帮助客户逐步树立更加科学的投资理念。

  二是坚持自立自信,进一步提升自主投研能力。理财公司要立足自身,不断健全投研体系,强化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和战术资产配置计划,持续提升优质底层资产的挖掘能力和投资组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投研的深度、广度和精准度。从工银理财自身实践看,我们搭建了一个“以投研文化为引领、深度研究为基础、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元策略投资双轮驱动”的投研体系,形成了“战略锚定方向、组合精细管控、策略专精投资”的多层决策架构,构建了“市场策略、组合策略、标的策略”三层策略体系,按照每日、每周、每月、每季的频度紧盯市场变化,强化市场研判分析,着力提升投研的深度广度精度,提高投资决策的胜率和赔率。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平衡风险收益。紧紧围绕资管新规为核心的监管框架,全面落实监管要求,严守风控底线大原则,把高质量发展牢牢建立在高质量安全之上;以绝对收益回报作为主要投资目标,进一步发挥银行理财在信用投资研究的禀赋优势,在努力获取信用利差回报的同时,切实防范好信用风险;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在当前低利率、“资产荒”的市场环境下,努力为客户挖掘更多的优质资产,积极稳妥地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找准满足实体需求的突破点精准发力。找准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衔接点与新路径精准发力,围绕推动产业升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对“三新一高”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优化金融服务“双碳”质效,挖掘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围绕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循环畅通,加强对交通物流等行业的资金支持;围绕支持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的综合服务支持力度,助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发展。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协同母行整体战略。全面融入集团高质量发展大局,保持和延续理财业务所依托的母行丰富资源优势,将自身打造成为连接左右、沟通上下的综合服务平台,发挥“1+1>2”的协同效应,系统性助力集团提升综合化财富管理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母行渠道端资金端的统筹管理,更好发挥理财子公司作为专业投资机构逆周期调节的稳定器作用,帮助客户克服追涨杀跌的投资心态,为客户实现赚钱效应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业绩。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进一步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在投资品种、配置范围等方面实现全球化,对标国际领先同业,全面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推动自身资源禀赋与响应对外开放有效衔接,将通过与高盛资管合资成立的高盛工银理财公司平台,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一流资管机构在量化、另类和跨境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持续拓展能力圈与生态圈。

  展望未来,随着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以及直接投融资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财富管理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银行理财行业合作大于竞争,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工银理财愿与各位优秀同仁携手并肩,以实际行动汇聚理财力量,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优酷回应会员账号仅能一部手机登录:打击黑灰产 对华贸易暴跌81%,立陶宛恼羞成怒要报复,拒绝采购中国无人机 【0104】华为前工程师:国产芯片就是一个山寨不成功的笑话 韩媒:全球宽带网速摩纳哥最快,中国位居第六 血氧仪94元涨到299元,鱼跃医疗上演甩锅秀,投资者斥涨价行为“短视” 三大利空传闻突袭,什么情况?中国疾控紧急发声:3个月内大规模流行概率极低!英国突发警告 美媒担忧:“我们可能会失去中国重启出境游带来的全球红利” 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对今年前景感到悲观 屏黑了,车撞了,人没了 关于网传重启澳煤进口的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