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畅想

2021年07月12日10:21    作者:程实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程实、高欣弘

  虽然中国央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旨在建立境内的现代化支付标准,现阶段不以改进跨境支付为主要目标,但是数字货币与生俱来具有跨越物理阻隔的特征,数字人民币在未来的跨境支付新体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当前,我们仍处于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之中,但单一通用货币天然存在特里芬两难,美元也因被赋予过高的权责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额外成本。从既有经验看,在旧体系中寻求突破并不容易,而数字货币或将是矫正上述问题的新位面竞争者。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全球储备货币之选将不再局限于国家单一维度的竞争,而是进阶至区域、公私乃至经济主义的多维博弈。在包含数字货币的尝试中,未来的跨境支付都将受益于支付效率的提高以及风险敞口的降低,而根据“币”和“链”的机动性呈现出四种不同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适应于全球价值链的多中心格局,数字货币走向世界或也将出现更高层次的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的美元本位制之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元本位制的建立统一了各国之间贸易的货币,助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但以单一通用货币结算的跨境支付尚存不足,数字经济主导的新时代背景之下缺陷再被放大。第一,数字鸿沟加剧。当前贸易的方式逐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在互联网上购买零售数字服务成为一种普遍诉求。但是依赖于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跨境支付方式并不具有普惠性,根据Libra白皮书所描述,全球目前有17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占全球总人口的31%。因而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支付不适配也成为信息落差持续扩大的一个因素,数字创新能力进一步两极分化。第二,美国金融制裁难以反制。美元作为全球结算的通用货币,被赋予了过高的权力,使得美国对于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和Fedwire等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具有实际垄断权。本世纪以来,美国先后对古巴、朝鲜、伊拉克、缅甸、利比亚、伊朗、叙利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实施了包括冻结金融资产、切断支付和清算渠道等在内的金融制裁。第三,货币政策外溢性凸显。虽然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贸互动,但是各经济体内部的经济运行周期差异仍存。在美元本位制体系之下,美联储的一举一动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制定政策的掣肘。

  旧有体系“去美元化”效果甚微,数字货币开启升维征途。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国家从改造金融基础设施入手,已经开始了“去美元化”的反击,比如俄罗斯2014年推出SPFS,中国2015年推出CIPS(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欧盟推出INSTEX,均旨在建立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渠道,从而绕开美元结算的支付必经之路。但根据SWIFT6月最新统计,美元在国际支付(除欧元区内部交易)中的使用比例仍超过4成。2021年4月,SWIFT系统日均处理4,240万笔报文。而2020年整年CIPS处理业务仅为220万笔,日均处理业务8,855笔,与SWIFT的处理规模远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见,我们在旧有货币体系中寻求超越效果甚微。数字货币作为一个新位面的竞争者,将带来全球货币的大洗牌,即便是美元也需要做出变革以适应于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而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国家和货币有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借技术与理念优势颠覆既定货币格局。

  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畅想。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天秤币Libra(现已更名为Diem),其最初的设想都是成为一种新型世界通用货币,解决当前跨境支付的种种痛点。而伴随CBDC(央行数字货币)初露峥嵘,公有部门也跻身参与到这场新型货币竞争之中。相比信用货币在形式上的统一性,数字货币在技术架构上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不会收敛到同一标准,因而数字经济时代全球储备货币之选将不再局限于国家单一维度的竞争,而是进阶至区域、公私乃至经济主义的多维博弈。究竟哪一种能胜出呢?我们认为,在包含数字货币的尝试中,未来的跨境支付都将受益于支付效率的提高以及风险敞口的降低,而根据“币”和“链”的机动性呈现出以下四种形态。此处“币”指的是使用货币,而“链”则对应的是承接货币的基础设施,在当前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中,链可被视为受美国实际管辖的CHIPS清结算系统以及SWIFT报文系统。

  资料来源:ICBC International

  第一,同币同链:以数字美元为典型代表,立足于完全统一的标准体系。事实上,当前的国际货币信用体系便接近于这种形态。从货币的角度,跨境交易的结算主流货币是美元,而从链的角度,跨国美元交易均需通过美国管辖的CHIPS和SWIFT对接。此种情形下,掌握了关键货币主导权的美国能够对特定国家切断国际支付渠道,实现有效的金融制裁。进入数字货币时代,如果美元凭借过去的强势地位率先数字化,那么同币同链的构造将仍有可能延续。IMF在报告《Digital Money Across Borders: Macro-financial Implications》中指出,如果未来全球仅使用单一CBDC跨境支付,将不会改变现有世界储备格局,反而会继续强化美元的渗透。原因是数字美元仍基于美元,却带来支付效率的大幅提升。由于CBDC无需依赖银行帐户,相较传统法币更易于快速获取,强势货币对于弱势货币的替代或进一步加剧。而数字美元白皮书中也强调“要使美元保持储备货币地位”以及“美国应该而且必须在这一新的数字创新浪潮中发挥领导作用”。

  第二,同链不同币:币链分离的混合架构,典型代表为Diem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虽然第一种情形理论上可能延续,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自己的货币主权与货币政策独立性,数字货币的变革更可能是一种改变现状的颠覆性力量。我们认为,同链不同币的架构是一种兼顾支付效率与国家意愿的选择。Diem在监管受阻之后首次提出了币链分离的混合架构,不仅支持与单一的美元、欧元等主流货币挂钩,还声明此后可以对接各个央行的数字货币,旨在提供“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类似的还有数字人民币正积极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 Bridge),虽然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基于自身的不同标准发行,但在“走廊网络”上发行的存托凭证,可以实现基于单一账本的交互。这种模式不需要依赖于尚未成熟的跨链技术,同时各国央行均可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来保护货币主权。上述架构的挑战在于,Diem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涉及共同治理的问题。Diem的支付标准由数十家跨国公司共同制定,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则由参与国商讨,由于企业和国家多以自身利益诉求为先,理念并不容易达成一致。

  第三,同币不同链:提供单一货币的多种支付方案,比如全球最大稳定币USDT。稳定币是指与当前法定货币直接挂钩的数字货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USDT锚定美元币值,但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币值锚,已知它在四条公链上发行,并不受到美国政府的约束和管制。试想,倘若在传统法币体系中,美元能够不经由美国独有的CHIPS系统实现清结算,那么美国实现金融制裁的可行性将相应下降。此外,不同链的设计映射在跨境交易上也有差异,比如依托于比特币网络的USDT安全性最好,但速度慢,而基于TRC20的转账速度最快,而且链上转账无需手续费,但安全性比较低,适用于小额交易。这种形态的好处是,仍然使用一种通用货币简化了货币之间转换的繁琐步骤,同时实际的跨境支付可以兼容多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金融制裁。然而,稳定币由私人机构运营,不属于央行负债,其承兑存在较高风险,比如USDT的项目方Tether虽然保证每发行1个USDT,将会以1美元作为底层资产储备,但由于账目公开透明性差而常被人诟病。

  第四,不同币不同链:双边对接具有完全的设计自由度,比如各国央行试验的Stella和Ubin项目。欧央行和日本央行联合开展的Stella项目在第三阶段针对同步跨境转账试验了五种转账方法,结果表明不论CBDC采用中心化账本还是分布式账本,都存在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来完成跨境同步结算,而不同的转账方法在流动性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也具有不同优先级。同样的,新加坡金管局主导的研究项目Ubin在第四阶段提出了三种同步跨境转账的概念设计,分别是中间人、同时使用国内国外两种网络以及多货币结算体系。由此可见,两国央行不同币也不同链的跨境支付是设计自由度最大的一种形态,其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节。虽然不同币不同链能够量身定做以满足任意两国之间的跨境支付需求,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在多重嵌套的区域全球化体系中存在较高的谈判成本。

  通过比较上述四种形态,不难发现,如果未来世界经济要走向开放平等,需要尽量避免第一象限内“同币同链”形态的延续,而重在开发其余三个象限的跨境支付形态。Diem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同链不同币”架构能够兼顾支付效率与货币主权,但全球货币体系完全收敛至同一标准链尚存一定难度。USDT的“同币不同链”架构锚定美元但又不依赖于美元清算设施,但完全由私人机构运营仍然存在风险,项目方Tether的美元资产1:1的储备真实性常受到质疑。Stella和Ubin项目的“不同币不同链”架构设计自由度最高,能够完全适配于双边的支付需求,但对于区域全球化而言谈判成本偏高。适应于全球价值链的多中心格局,在现存的四种形态之上,我们或将看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区域为核心的“多桥并行”货币新格局有望最终形成。

  参考资料:

  1. 2020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 Auer, R., Haene, P., & Holden, H. (2021). Multi-CBDC arrangements and the future of cross-border payments.
  3. Digital Money Across Borders: Macro-financial Implications, IMF, 2020

  (本文作者介绍: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领域为全球宏观、中国宏观和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