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空置率激升17%,香港房价为何稳步向上?

2021年04月21日11:52    作者:夏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者 夏春、郑梅玫

  作为进化的产物,人类天性悲观,更乐于传播坏消息。4月8日,一篇题为《寸土寸金的香港,住宅空置率激升17%》的文章(作者为博士与资深投资专家)在微信群广泛传播,给人留下作者强烈看空香港房价的印象,对此认同的便积极协助扩散。

  香港住宅市场迎来交易热潮

  但4月9日公布的代表香港二手房价整体表现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不仅超越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时的房价水平,而且也是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位,尽管这离2019年7月的历史高点尚有5.5%的差距。

  香港住宅地产的热潮更集中体现在交易量上。2020年下半年,一手及二手市场的总成交量较2019年下半年增长了29%。今年一季度的成交量继续回升,尤其是2、3月的成交量更是打破了自2010年底,香港政府推出“三辣招”以来的同月新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月二手房的成交金额已经突破政府出手前的2010年8月的高位,这样的数据无疑令看空者非常意外。

  所谓“三辣招”,是自2010年底到2013年初,香港政府为了控制楼市过热而陆续征收的三种特别印花税。这导致市场交易活动大幅下降,从2009、2010年的每年十万宗以上的成交量,一路下降到2013年起至今每年成交量只有大约五六万。

  市场普遍认为,如果住宅市场面临明显回调压力,政府会陆续取消“三辣招”。2020年,香港商业地产受到疫情严重冲击,政府就取消了针对商业地产的部分印花税。

  香港房价回暖与全球房价普涨的原因一致,也与近期各大银行放宽贷款限制的措施有关。最令看空者意外的是,去年8月至今的房价上涨,与移民英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数明显增加同步发生。有分析认为这与移民整体较为年轻,拥有住宅的比例不高有关。而有卖必有买,港区国安法与选举制度改革都有利于香港社会稳定前行,楼市向上正是留港发展的人,对社会局势和经济前景乐观的合理反应。

  经济专家为何长期误判房地产走势?

  去年疫情冲击,经济封锁,和超级宽松政策组合拳下,全球主要国家房价大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事后诸葛亮”式的总结分析比较容易,但事前预测到这一结果的专家却是凤毛麟角。

  房地产市场最戏剧之处在于,多年来,非地产行业的经济专家和主流媒体通常是看空派。香港投资银行这些年发表的房地产趋势报告,通常充满悲观的预测;连续看错十几年的“末日博士”不但没有失去听众,粉丝反而更多。相反,地产界长期预判准确的专家,往往被污名化。

  即使积极买房,收获甚丰的家庭,同样最关注“房价泡沫什么时候破灭”之类的话题。美国房价疫情后持续上涨,人们在谷歌上搜索“房地产市场什么时候会崩盘?”的次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上涨了2450%。

  除了人性悲观,历史上的房价泡沫和崩盘的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先入为主”和“信息的诅咒”,非地产行业的经济专家,更容易发出错误的预判。

  专家看不准更深层的原因是,在贫富差距扩大的环境下,许多宏观数据与房价走势逐渐脱节。尽管香港失业率已经上升到7.2%(2004年以来的最高值),但集中在低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反而成为疫情的受益者,因此住宅地产几乎不受失业率影响。

  此外,专家通常依赖公开的宏观数据例如收入平均值或者中位数,习惯从估值和需求角度预判房价走势,但往往不掌握对房价影响更大的财富和供应数据。相反,地产界对财富分布理解更深刻,并以此调整供应变化,更能准确匹配市场需求。

  当然,不看数据,拍脑袋做预判的专家比比皆是,但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香港住宅空置严重吗?

  以开篇提到的文章为例,尽管“住宅空置率激升17%”符合政府公布的数据(实际上政府只强调了空置数量增加了7480套,并未突出17%这一比例),该文作者却刻意淡化了香港住宅空置率仍然维持在与2018年同为4.3%的低水平。

  来源: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

  空置量是差饷物业估价署在年底普查实际使用情况统计出来的,去年空置率的上升,原因之一是留港工作和学习的外地雇员和学生的大幅减少,这也直接反映在去年的租金价格回落上。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 2020年私人住宅的落成量由2019年的一万三千多,大幅增加至去年的两万多套,增幅高达53%。不仅如此,去年落成单位中有约一半未取得政府同意,而无法进行销售,但同样被计入了空置率,这占到了全部空置单位的20%。看空者完全忽略了这些底层关键数据。

  上表显示,类似的现象在2017-2018年同样出现过。可见,香港的住宅市场远远没有“空置率激升17%”显示的那样不健康。

  当住宅空置率上升,很多人凭直觉认为豪宅遇到的冲击更大。但出人意料的是,去年大型单位(实用面积在1076平方英尺/100平方米或以上)的空置率已经跌至二十年最低,中小型住宅的空置率反而明显上升。

  私人住宅空置率

  来源: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

  这同样和落成量有很大关系。去年大型单位的落成创六年最低,仅1140套,连跌两年。而这与地产商针对房价上涨,改变供应结构,倾向多建中小型单位有关,而这些关键数据往往是看空者忽视的。

  实际上,香港回归以来,每年超过100平米的新住宅供应量最多2579套,最少仅738套,年平均仅1613套。对于香港这个人口超过750万,非常富裕的城市来说,大型单位的供应量实在是太少(即使算上中小型单位,也总是供不应求的),价格节节攀升有着深刻的原因。与经济专家习惯从平均购买力角度思考需求,习惯看空不同的是,地产商更懂得财富的分布不均,并调整供应结构以维持价格温和上涨。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更预测,今明两年大型单位的落成量将进一步下降至每年一千套以下,香港“豪宅”市场恐怕供需关系更为紧俏。

  香港住宅严重依赖外地买家吗?

  上面提到的供需失衡,还仅仅是计算来源于本地的需求,假如算上来自外地的需求,失衡可能更加严重。许多看空者认为在社会暴乱和新冠疫情的连续冲击下,来自外地的买家大幅减少,会对香港住宅市场造成重大冲击。但关键数据显示这样的想法同样不切实际。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来自外地个人买家的交易仅有116宗,这的确比2018年的611宗大幅减少了81%。但出人意料的是,本地买家的数量却从2018年的60909宗上升到了2020年的64446宗。可见,本地买家才是推动住宅市场重新活跃、量价齐升的主要动力。更让人意外的是,即使没有社会暴乱和疫情影响下的2018年,外地买家也仅占本地买家的1%。

  当然,划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标准为是否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因此,被归为本地人的买家的确有较高比例(约20-30%)来自于国内,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或亲属的确在香港工作和居住,并非投机炒作的主力。

  从2012年起,政府对非香港永久居民买家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辣招”以来,外地买家在个人买家中的占比,就从2012年的3.9%明显下降到2013年的1.9%,再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1%。

  下表显示,无论是细分一手或二手市场,还是细分个人与公司买家,香港住宅市场对外地需求的依赖,都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随着疫情逐步受控和下半年逐步恢复通关有望,内地买家的回流对于香港房地产市场,更像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影响香港房价未来走势的独特因素

  作为开放自由的经济体,影响香港房价走势的通常是全球与本地因素的结合,除了常见的宏观微观指标,值得特别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根据税务局数据,香港仅有165万人拥有一个物业,占总人口约22%,另有45万人拥有超过一个物业,合计也不过占总人口的不到三成。而以家庭为单位,香港的住房自有率虽已从2017年的低位49.2%升至今年初的51.6%,但仍然低于2004年的高位54.3%,也远低于全球其他发达地区的水平。随着未来经济逐步改善、失业率有机会回落,如果家庭住房自有率继续维持近几年温和的升势,将有利于香港住宅地产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

  第二,选举制度改革后,中央明确要求香港政府着手处理好香港的房屋问题。最新的政府施政纲要提出将在未来10年满足约30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目标,但这也只是较上一个十年期增加3到4万个单位供应,显然是杯水车薪,远水难解近渴,短期私人住宅市场的供需关系仍然紧张。

  即使政府通过填海,或者回收私人土地,来增加土地供应并解决高地价的问题,仍然需要兼顾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和保持居民家庭财富的稳定。追根溯源,香港的高地价与基本法下需要保持的自由港地位和低税制密切相关。

  除非香港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政府收入来源,矛盾仍然难以化解。归根结底,国内高地价的形成,同样是独有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自然产物。

  (夏春和郑梅玫分别是诺亚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和高级经理,本文仅代表作者意见,与所在机构无关)

  (本文作者介绍:诺亚控股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夏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