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林义相
在2018年第三季度,就可以看到启动股市的苗头,在2019年,启动股市,接力房市的政策取向愈加明显,具体表现为证监会换人,开设科创板,推出注册制,修改《证券法》等等。一直到新冠疫情爆发前夕,中国股市稳步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新冠疫情前期,欧美股市暴跌(各大指数在一个月之内下跌30%-40%),中国股市表现出罕见的韧性,但是,在最近两周,欧美股市强劲回涨(各大指数上涨15%-20%,道琼斯涨28%),但中国股市出现了补跌、滞涨(上证指数6%),似乎又回到了之前与欧美股市跟跌不跟涨的状况。
“启动股市,接力房市”,是否因为新冠疫情而夭折?未来的演变无从预测,但我依然认为,“启动股市,接力房市”,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的客观需要,不因为疫情而改变,也不应该改变。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房地产时代逐渐淡去
在中国经济奇迹中,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中国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最大的转化器,是中国最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对中国经济奇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今以后,房地产的这些功能将越来越难以继续发挥,中国经济需要形成替代,至少部分替代房地产的经济功能。我认为,有可能的选择,股票市场是首选。
1、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
房地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大家都知道,不展开;
房地产对于中国政府收入和投资的重要性,这是中国的特色;
政府投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更是中国的特色。
房地产销售价格中约60%以地价、各种税费的形式成为政府的收入。2019年,房地产销售规模达到16万亿元,政府从中获得的收入近十万亿元。考虑到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特别是其中的政府投资是加杠杆和乘数的复合效应,相关联的投资总规模应当数以十万亿元计。
因此,房地产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远远超出通常产业链拉动的范围,比绝大多数人直观感觉到的要大得多。
2、房地产是中国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最大转化器
房地产业调动的社会储蓄包括:居民买房的钱,企业和机关买办公楼的钱,银行对购房者发放的按揭贷款,银行发放的开发贷等贷款,信托的一部分钱,保险的一部分钱,房地产公司其他渠道获得的钱,等等。
房地产业相关的投资包括:房地产业本身的投资,政府从房地产获得的资金进行的投资,前两项投资带动的进一步投资,等等。
因此,房地产是将中国社会储蓄转化成投资的最大的转化器。
3、房地产业的直接融资
房地产业从社会储蓄中获得的直接融资规模,往往被大家忽视了。从直接融资的本来意义来说,就是投资人与融资人之间没有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融资活动。房地产业的直接融资,除了房地产公司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之外,很重要的是具有房地产业特色的预收款,相当于买房者给房地产公司的直接融资,在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无息负债。
根据我的估计,房地产企业从总体来看,其负债中不经银行中介的直接融资超过50%,经过银行的间接融资占比30%上下,余下的是经营性负债。
如果这样理解直接融资,那么房地产行业的直接融资规模远远超过整个股票市场的总和。
4、房地产已经遇到难以克服的瓶颈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不仅仅是居住的物质产品,在更大的程度上已经脱变成了金融产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房地产作为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要渠道、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房价高企,成为社会、企业和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沉重负担。房地产价格和销售规模已经很难继续高速增长了,中国政府的“房住不炒”政策非常适时。房地产需要停下来等一等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需要一种能够接力,至少部分接力房地产迄今为止在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中的功能。
从目前的的情况看,只有股市有可能承担起这样的功能。
二、启动股市,接力房市
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诸如钢铁、铁路、汽车、电子等特定产业在一些国家的经济起飞中都起过特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增长进入平稳阶段之后,特定产业的作用逐步弱化,资本市场的作用逐渐强化,成为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场所。
在中国,在房地产业逐渐淡去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难说。但是,如果中国股票市场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多个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基础性制度调整和建设是必须的,特别是企业制度、金融方面制度和股市制度。前两方面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谈,今天着重谈股市制度。股市制度建设的总的方向是“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具体如下列几点:
1、股票市场必须进行双向扩容。增加股票发行,强化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这是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所必须的,在这一点不能有半点含糊。注册制是一种突破,是质变,但尚需完善,尚需一个过程。同时,扩大股票市场的资金来源,提高股票市场对社会储蓄的吸引力,这是对应于股票市场融资功能所必须的,在这一点上也不能有半点含糊。鼓励保险、养老等长期资金入市,还是在原来的框架内,是量变,不是质变,至今更多停留在口惠而实不至阶段。
让更多的社会储蓄进入股票市场的办法是有的。
2、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的调整。股票市场最初的起点是为国有企业解困,后来加上为民营企业融资,都是停留在融资的方面。现在要更多地考虑股票市场是投资市场,是社会储蓄的配置场所,是居民财富管理的平台。换言之,要更多地从出钱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保护他们的权益,让他们能够得到收益。至于把股市当作扶贫的工具,那是滑稽的笑话。
3、股票市场不再是卖方市场,更不能刻意搞“饥饿销售”,把股票发行搞成配给制,要摇号才能买到。这是荒唐和滑稽的事情。股票市场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本来就应该是买方市场,让卖方去竞争,去吸引投资者。迫使卖方提高上市公司和股票的质量。
4、《证券法》需要进一步修改,大幅度修改。最近这次修订,仍然是在老框框内的修改,没有大的突破。这些小修小补,其中的部分内容还是有负面作用的,投资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好欺骗、好欺负了。因此,这样的修改对股票市场不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证券法》修改的方向应该与双向扩容相一致,把股票市场的门开得更大,部分门槛特别是经营性门槛放低,让更多想进来的企业能够进来,部分门槛特别是诚信门槛和责任门槛要提高,要大大提高,让不诚信的、作弊的企业及其控制人进到股市来得不偿失,甚至被罚得倾家荡产、牢底坐穿。股票市场要开正门,大开门,同时,要让人敬畏,让坏人、坏企业不敢进来。
5、在市场监管方面,摆正监管者的位置,重新检讨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法,强化监管力度。具体地说:
(1)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上,勇于承认和突破自身的不足,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避免股票市场的发展受制于监管部门的自身局限,不要做“武大郎”。
(2)监管者的职责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不要把自己放在买卖任何一方的位置上,不能干扰市场正常交易,更不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买卖。
(3)正确认识股票市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博弈性,不要以监管商业银行的模式监管股票市场,更不能以管理商业银行的方式管理股票市场。
(4)正确认识股票市场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不能对照几个百分点的利息率来衡量股市的风险。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是涨出来的,而是跌出来的;上涨风险可控,且可被利用成好事,而下跌风险难控,其负面甚至灾难性后果难料。
(5)股票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股市的“牛”鼻子,其好坏决定着一级市场。
(6)股票市场监管工作是专业活、技术活,经历、经验和感悟很重要,要珍惜和尊重监管人才,轮岗要慎重。
(7)监管领导要有对股市的爱心、爱好和热情,把股市监管当作自己长期喜爱的事业,而不是行政级别快速提升的跳板。
(8)股票市场监管的重点在于证券发行人,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规范和强大的证券经营和投资管理机构。从技术层面来看,市场乱象在于前者没有做好,而机构建设和监管的失败使得市场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
股票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以植物生态做个比方,其基础是各色树草藤花,死了的也可化作养料,从中自然长成的大树才有生命力;些许毒草引起的挑战也是好事,有助于强化免疫、推动进化;借助特殊优惠扶持的三两棵大树,霸尽阳光雨露和地力,哪怕一时参天,其下寸草不生,迟早也会枯死在周边的沙漠中。
中国股市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体现在股市生态上;股市生态中最严重的问题,出在上市公司和机构监管上。
在双向扩容的过程中,机构监管失败的灾难性后果,在于切断了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第一个环节。被逼出来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是歪打歪着。是歪着,不是正着。毕竟,做金融,基因很重要。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是两回事。
启动股市,接力房市,是大方向,不能、也不应该因为疫情而改变。
启动股市,接力房市,关键在于股票市场的双向扩容。双向扩容,需要很多的调整,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来源:林义相 AIWM国际财富管理学会
(本文作者介绍:AIWM国际财富管理学会理事、天相瑞中教育咨询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