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造假越来越无所遁形

2018年02月05日09:27    作者:马亮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马亮

  政府是社会信用的守护者,如果政府公布的数据不真实,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在一切留痕的信息时代,数据造假越来越无所遁形。

数据造假越来越无所遁形数据造假越来越无所遁形

  最近围绕中国的经济数据,出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家统计局披露的2017年中国GDP、失业率、人均收入等数据表现抢眼,提振了国内外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则是内蒙古、天津等省份的政府官员自曝家丑,主动给自己的经济和财政数据“挤水分”,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存疑。那么,中国的经济数据是真是假?

  关于中国GDP的核算标准和真实性,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如果经济数据严重造假,那么中国经济不会成长为今天的体量和全球影响力。另一个方面的反证是,每年都有地方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坦陈GDP增长目标未达标;倘若如果可以恣意妄为地数据造假,那么政府官员没必要承认不达标。最近,经济学家利用夜间灯光亮度数据的验证结果是,中国的真实GDP被低估了,而不是像此前许多人所怀疑的高估。GDP被低估而非高估也不难理解,毕竟庞大的地下经济不会计入GDP核算体系,但是却会让中国夜间的灯光更亮。因此,政府的“大数”如果是正确和靠谱的话,那么“小数”上的摩擦或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一直以来,人们通常认为中央政府的数据是真实核算的,而地方政府则存在强烈的造假倾向。当各地上报数据时,中央政府往往不得不“挤水分”,避免地方政府掺杂造假。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不得不创新更加有效的监管手段,同各级政府的造假风气“斗智斗勇”。但是,在央地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方政府的造假总能瞒天过海。只有在媒体披露或自家揭短的时候,才有可能“抖搂出来”。

  至关重要的是,只要有激励造假的制度土壤,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造假现象。当各项统计指标同政府绩效考核和官员任免挂钩以后,就会产生数据造假的强力激励。如果相关的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就会造成钻空子的可乘之机,推动各级政府弄虚作假。比如,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是“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各地政府为了达标和自保,会在煤矿事故和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上做文章。再如环境保护领域,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存在“猫和老鼠”的游戏,最后国家环保部不得不采取第三方监测体系,完全交由企业去监测地方空气质量。

  在数据造假方面,只要为政府部门创造制度性激励,就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不仅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概莫能外。比如,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推行后,一些学校在标准化考试上做文章,不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考试,这样就可以拉高考试通过率。在再就业培训方面,为了提高政府考核的就业率指标,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会专挑最有就业潜力的服务对象,而把最需要救助但很可能无法顺利就业的民众拒之门外。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绩效考核制度对政府人员激励的扭曲,是理解数据造假的内在诱因。

  政府数据造假并非什么新鲜事,而且上面也心知肚明,不过上下级彼此心照不宣罢了。但是,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到现在才“自曝家丑”,公开披露数据造假的丑闻?过去往往是国家统计局或新闻媒体去“揭盖子”,把地方政府藏着掖着的数据造假问题“捅出来”。这次一些地方政府一反常态,主动承认数据造假,值得探究其背后的诱因。至少有两个原因可以说明,为什么现在地方政府愿意坦陈数据造假。

  首先,十九大前后刚刚换届的地方官员,可以撇清前任留下的“烂尾”,避免继续在造假的“危楼”之上冒险。就像一个越吹越大的气泡,如果吹到一定程度还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毁灭性的影响。我们对政府绩效目标设置的研究显示,在政府官员换届期间,往往倾向于设定较高的目标水平,因为可以拍屁股走人,目标能不能实现已经不是自己的责任了。在此时承认数据造假,意味着可以降低虚高的存量,并为未来的增量留足空间。更何况政府官员承认的是前任和下级的造假行径,对其本身并无负面影响,甚至可以赢得高风亮节的名分,何乐而不为?

  其次,在一切留痕的信息时代,数据造假越来越无所遁形。过去政府部门“两本账”甚至“三本账”,可以“狡兔三窟”地对数据篡改注水。但是,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普遍应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处于密切监控之下,使造假也变得难上加难。李克强总理发明的“克强指数”,其实就是利用各类经济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去探测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经济形势。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数据的即刻直报系统普遍建立,使数据造假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以精准扶贫为例,多方核验和社会监督使基层造假难上加难,即便可以一时瞒天过海,也不得不面对有朝一日被揭开的风险。

  政府是社会信用的守护者,如果政府公布的数据不真实,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基于虚假数据而进行的学术研究,将可能得出错漏百出的结果。仰赖政府数据去投资生产的企业,则会因为数据造假而错失良机。造假的数据逐渐累积起来,会让人们失去对真实社会的判断力,并可能导致更加贻害无穷的长远影响。因此,除了技术进步以外,让统计数据回归其提供情报和把握方向的根本定位,尽可能减少绩效考核和其他激励制度导致的扭曲和异化作用,是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政府 数据 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的物价真比发达国家高吗? 国内便宜到令人吃惊 12306最高峰抢票时段已过 技术团队为自己打90分以上 中国物价真比发达国家高吗?专家:国内便宜到令人吃惊 25岁理工硕士旅社自缢:生前从央企辞职 靠网贷度日 中国楼市只涨不跌?如今三方面正发生根本性转变! 比特币火速跌破8000美元 业内:监管政策产生影响 茅台董事长:若现在不维护好市场 以后价格就会失控 连律师都懵了!贾跃亭持股被冻结能不能强平? 中产收入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可怕?一半家庭零储蓄 专家:东北具备再度发展基础 只要放手自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