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还能帮助当下中国吗

2015年08月04日 14:06  作者:顾雏军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顾雏军

  目前看来,我们招商引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远没有实现。跨国公司在中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市场上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为维护自己的垄断利润,外商投资企业牢牢把控着核心科技,缺乏技术引进的动力,甚至还会使用专利保护等手段阻止技术溢出。

招商引资给中国带来先进技术了吗?招商引资给中国带来先进技术了吗?

  招商引资在我国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模式,各地政府优惠政策的背后,实际上是为外国企业提供廉价成本(包括资源、人力),使得他们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而我们则是希望得到这一过程中所带来的出口增加、投资增大以及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所以说,招商引资的行为主体是“商”,经济活动的活跃与否取决于外商是否有在中国投资的意愿。招商引资在中国的没落,本质上是中国当下的投资环境对西方企业的吸引力已经减退,使得西方企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一、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

  招商引资对于外国企业来说,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在我国投产的大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而作为世界工厂的我们一直走着一条粗放式发展道路,从事的是人力资本密集、核心技术空缺、产业链利润较低的环节,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生产规模来赚取微薄的利润。一旦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一直以来为工业生产总值贡献过半的制造业便会轰然倒塌,“商”走“资”撤。

表4: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单位: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表4: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单位: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近二十年来增长迅速。1990年时,我国的职工年平均工资约为447美元,是当年美国年平均工资(23605美元)的五十三分之一。而到了2013年,我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则已经上升到了8313美元,是美国的六分之一。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的劳动力薪资水平呈几何态势急速上扬。以全国的每小时最低薪资来看,长三角地区2014年的每小时薪资较2009年翻了一番。再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五年之内上扬了至少30%,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已经不再廉价。

表5:农民工行业分布(百分比)表5:农民工行业分布(百分比)

  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民工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持续下滑恰恰说明了我国低端制造业的萎缩。2008年,我国农民工有37%是在制造业中,而到了2014年,这个比例却只有31%,下降的比例大多转移到了建筑业中。

  二、其他生产成本增加

  除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外,中国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带动的房地产价格攀升、物流费用增大等因素也提高了外商企业在华的生产成本。高土地成本、高商务成本和高生活成本,既会影响新的、潜在的投资进入,又可能导致已经进入的投资者撤资或减少追加投资,特别是存在国家间和地区间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同时,高生活成本还会影响人才聚集和劳动力供给,影响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而不利于招商引资。

  第三、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力度下降

  2007年,中国出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税收提高了10个百分点,缩减了他们的利润空间。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排查本地区、本部门制定出台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这条通知的出台,是由于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部分政府为了吸引项目落户,在和其他地方政府的竞争中胜出,而采取了一系列过多过滥的优惠政策,导致了政府间的恶性竞争。该行为扰乱了市场的秩序,使得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引入的项目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缺乏效率。通知出台以后,对各地区政府的优惠政策起到了限制作用。

  第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减少了对工业项目的扶持

  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和“GDP至上”的政绩观影响,部分地方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目前我国的土地财政主要依赖扩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土地出让来获取收益,地方政府主要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这样客观上促使了多卖地、快卖地、早卖地、贱卖地,牺牲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不少地方处于“土地财政”依赖期,土地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补充发展资金不足的主要来源。

  一些地方不是建设用地指标不够,而是卖地指标不够,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如此一来,地方政府对于工业扶持的热情和力度远远不如“卖地”的热情和力度,极大地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

  第五、工业基础以中端为主,高端制造业缺失,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可变成本需求弹性过大

  由于资本进入中国的主动权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只将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搬入中国,而设计、研发等都留在国外,使得我们国家形成的产业集群只能算是严重依赖外商的外向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其对于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的敏感度越低,越不容易转移。我国招商引资引入的制造业企业大规模转移,正是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制造业的中低端和低端,对于可变成本的依赖性过强。

  六、垄断利润使得外资企业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

  我国在招商引资初期,曾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以期将外资企业引入以后,能够享受其溢出效应学来先进的技术,从而推进我国产业升级。然而,目前看来我们的目标远没有实现。跨国公司在中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往往在市场上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利润,外商投资企业牢牢把控着核心科技,缺乏技术引进的动力,甚至还会使用专利保护等手段阻止技术溢出。

  例如个护行业的宝洁、联合利华,以及汽车行业的德国大众等。所以,当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时,外商投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其选择花费成本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还不如将生产链条在全球重新布局,一部分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另一部分则回流本土。

  七、缺乏一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确实带给中国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了我国职业经理人的企业管理水平。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只是处于低端和中低端,由这些企业培养出的职业经理人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衰退,他们没有能力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么多年的招商引资模式下,没有能够培养出一批能与世界顶尖企业争锋的最纯洁职业经理人队伍。

  八、招商引资初期吸引外资的国内市场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资本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经过了三十年,中国的市场更加庞大,但是其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剧增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于中低端消费品和资本品的需求总量基本已经稳定,而在高端领域,中国仍有巨大的需求潜力。这就使得: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饱和以及竞争格局的稳定,国外中低端的中小企业已经无意进入中国;针对中高端制造,中国有庞大市场需求,但由于科技缺失,本国供给不足,只能从外国企业进口,而这些企业往往不肯将高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另外,中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已经从单纯的追逐经济增长转向了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粗放式发展的中低端制造业已经不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国家的发展要求,能够促使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高端制造才是实现宏观目标的必然选择。

  总而言之,我国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利益驱动的国际制造企业在全球产业布局时,将招商引资期间原本为了节省成本而布局在我国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中高端制造业回流本土,造成我国制造业的萎缩。

  同时,由于我国近年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张,使得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转向第三产业,偏离了我国引入先进技术的初衷,造成了我国制造业的平庸化和资产泡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在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到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制造业时就将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定为国家经济支柱,那么必将倒在经济危机泥潭之中。所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新的思维!

  (本文作者介绍:格林柯尔集团的创办人,曾于天津大学任教,顾氏制冷剂的发明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顾雏军外商投资制造业市场技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央妈拯救了煤炭股是个大讽刺 做空者是怎样玩弄散户的 央妈是金融消费者的亲妈 中国面临大汉以来的最大机遇 国内支付市场变天了吗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为什么许小年更喜欢熊市? 星野集团:半路出逃的接班人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