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温彬、王静文
2023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红利释放完毕,需求不足和内生动力偏弱逐渐成为复苏的主要掣肘,经济增速呈边际放缓态势,物价则面临“类通缩”压力。6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下调OMO、SLF、MLF、LPR利率,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显示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
笔者认为,202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受到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扭转预期尚需时日,经济难以明显反弹,但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提振需求强度,缓解下行压力。商业银行需顺应政策导向,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积极把握发展机会。
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从最新公布的5月数据来看,补偿性需求带动的服务业反弹临近尾声,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市场降温、基建投资乏力、民企信心不足等因素叠加,使5月各项指标表现大都不及预期。特别是由于外需下行和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出口和FDI降幅明显扩大,进一步对经济复苏形成压制。
在此之前,服务业是复苏斜率最高的部门。疫情平稳转段之后,线下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表现极为亮眼。以“五一”黄金周为例,国内居民出行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为疫情以来最佳表现。但国内旅游收入仅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人均支出较2019年下降了15.4%,显示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之间已经出现背离。
实际上,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7%,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当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1.3个百分点至53.8%,已降至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为3.3%,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均表明居民补偿性服务需求正逐渐趋于平稳,收入放缓和预期转弱对服务业的抑制正在增强。
从需求端看,三驾马车基本上都出现了后继乏力情形。5月按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下降7.5%,是2023年以来最差的月度表现。特别是对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出口增速由上月的4.5%快速下降至-15.9%,显示新兴经济体或难以支撑出口。持续加息背景下全球经济走弱,发达经济体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遏制不断上升,出口价格持续下滑,以及2022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共同为出口部门施加了巨大压力。
2023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低于1—4月的4.7%,已降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其中,基建投资增速由1—4月的8.5%回落至7.5%,5月城投债净融资出现年内首次负增长,地方政府稳基建的能力有所削弱;制造业投资增速由6.4%回落至6.0%,内外需收缩、产能利用率偏低、产能过剩趋于严峻等因素,使制造业投资扩产意愿继续下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6.2%下降至-7.2%,房企优先稳交房,但拿地和新开工意愿大幅走弱。此前最具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速降至-0.1%,非疫情时段首次出现负增长,显示出民间资本信心尚待恢复。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2.7%,较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2%,较3月、4月有所加快,但仍大幅低于历史同期均值0.8%,显示出消费动能仍有待企稳。一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居高不下,特别是16—24岁年轻人口失业率连创新高,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受损;另一方面,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对未来预期偏弱,进而导致加杠杆意愿下滑。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物价也呈回落态势。5月PPI降幅扩大至-4.6%,为2016年3月以来最差表现;CPI同比上涨0.2%,略高于上月的0.1%,但核心CPI由0.7%放缓至0.6%,为历史水平10%分位位置。物价之所以持续走弱,既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输入型通胀转为输入型通缩的客观因素,但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状况正在加剧。CPI尚未陷入通缩区间,但“类通缩”压力正在上升。
此外,5月的M2增速由12.4%放缓至11.6%,社融存量增速由10%放缓至9.5%,前者继续高于后者,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且资金仍然存在空转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年初以来引导信贷脉冲式投放,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超过10万亿元,但效果不及预期,特别是居民部门加杠杆意愿薄弱,使得国内经济循环难以闭合,显著抑制了经济复苏表现。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疫情平息之后,经济通常会经历复苏斜率走高再到放缓的阶段,但我国经济降温的速度和幅度仍然超出预期,这些都使得稳增长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
逆周期调节重启
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不过,由于2022年同期基数过低,2023年二季度同比增速将会大幅反弹,所以决策层暂时保持了观望态势,并未出台新的稳增长政策。
这表现在政策导向上,一是2023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重点工作部署方面优先强调“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才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而在2022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这两项工作的部署次序正好相反。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淡化了“逆周期调节”的提法,只强调“跨周期调节”;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较之2022年四季度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力度和节奏均有回撤。
不过,随着经济复苏“强预期”让位于“弱现实”,政策基调也在发生变化。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赴上海调研座谈时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要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事实上已经调整了此前的政策导向。随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OMO、SLF、MLF、LPR的系列降息操作,以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以及把握美联储暂停加息的时间窗口。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宽松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2023年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可以看出,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观望之后,决策层明显加大了稳增长力度,着力扭转经济下行势头、提振市场信心。截至6月底,官方尚未公布最新的政策措施细则。结合过往经验来看,预计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将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和使用节奏将会加快,适时启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是题中之义。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已经进入政策视野。关于市场当前热议的特别国债,其推出门槛比较高,鉴于2023年5%的增长目标并不激进,预计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货币政策方面,在3月降准之后,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5%左右,相较于5%的隐形下限仍有一定空间。从提供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配合财政政策角度看,下半年仍有1—2次降准可能。降息则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速、物价表现和美联储加息动向择机而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继续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扩内需方面,从近期各部委下发的文件来看,预计会通过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建设及发放消费券等途径来提振消费需求。考虑到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也是重要政策方向。此外,还将继续通过推动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稳地产方面,“金融支持房地产十六条”之后,接续性政策有望继续出台,以加快房地产链条良性循环;继续推进“保交楼”,推动银行在商业化原则基础上加大金融支持。此外,一、二线城市改善型购房限制有望放松,引导地方政府将存量商品房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长租房等。房产税试点预计将会继续推迟推出。
防风险方面,针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预计会通过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以及地方债和贷款置换、展期、重组等方式,以时间换空间,避免引发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下半年经济展望
总体来看,下半年全球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将继续走弱,出口拐头向上的可能性不大,内需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可以分别从消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几个方面进行展望。
决定消费的关键在于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正在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预计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之后,就业压力有望得到缓解,特别是毕业季过后,青年人口失业率大概率会下降,就业边际改善将有助于消费能力恢复。消费意愿预计仍会受到伤痕效应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伤痕会逐渐变淡,消费意愿有望向平均水平回归。
决定基建投资的关键在于资金和项目。2023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项目储备依然充足,下半年财政支出和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叠加政金工具规模扩大,有望为基建项目带来增量资金。不过,由于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反弹,基数效应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2023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长的表现。
决定制造业投资的关键在于盈利水平和融资成本。此次降息之后,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继续下降。不过,由于过去几年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产能产量迅速上升,但出口转弱和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状况较为严重,工业企业“主动去库存”阶段可能拉长,因此,下半年制造业投资难有明显反弹。但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导向下,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自主可控及汽车产业链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期。积压需求于一季度释放完毕之后,市场交易量逐渐下降。如果年中能出台新一轮稳地产政策,将有助于激发部分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不过,考虑到二手房挂牌量持续上升、居民部门加杠杆空间不大以及人口转向负增长等因素,市场预期偏弱,短期内打破“房价跌—销售弱—回款难—拿地下降—投资下滑”的负反馈难度仍然较大。
综合来看,笔者预计,二季度将是全年增长高点,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8%和5.8%左右,四季度有望触底回升。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
在2023年6月8日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要紧抓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这个关键,持续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对金融机构而言,可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业务机会。
抓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建设机会。“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亦表示将“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基建投资动能仍在。商业银行可在合理增加长期限负债比重、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具有国计民生属性、纳入国家重大基建项目库、有稳定经营现金流的大型基建项目,提供配套融资和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
抓推进新型工业化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脱钩断链压力和ChatGPT等技术进步的刺激下,国家将会全方位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商业银行应顺应政策导向,持续增加对高端制造业、创新企业、引领性产业的中长期信贷投放,同时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产业基金、并购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融资产品的匹配度。
抓消费市场回温机会。下一阶段政策将继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补偿性服务消费放缓之后,大宗消费有望向正常水平靠拢。商业银行可围绕日常生活消费场景,重点发力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积极支持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丰富零售产品体系,提升基础服务能力。
抓房地产市场筑底机会。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中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商业银行可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优先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区域住宅开发项目,持续优化房地产贷款结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可向发展速度快、人口净流入、产业有支撑、去化周期短的一、二线城市倾斜。
抓重点领域业务机会。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普惠金融、新市民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大支持服务力度,进而带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包括聚焦县域优质受薪客群、涉农供应链上游小微企业和农户,拓展乡村优质“三农”客户;把握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电力等业务机会,关注高耗能行业绿色升级金融需求;继续推进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稳健增长,推进供应链小微客户一体化开发,把握普惠型涉农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小微制造业等业务机会;加大新市民金融服务力度,拓展创业、养老、教育、医疗等金融服务场景。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