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莫开伟
据媒体披露,最近多家银行已向其高管以及员工发出了“追薪令”,比如渤海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等。
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4家股份制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下降幅度大于30%。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2022年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分别为3897.34万元、1918.80万元、1239.42万元、2942.08万元,分别同比2021年降低34.46%、34.68%、47.49%、50.15%。其中招商银行2022年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若以该行去年员工总人数11.3万人计算,被追回薪酬的员工数量占比为2.55%。还有多个股份制银行高管薪酬从2021年高于400万元,降至2022年200万元以下,收入“腰斩”。银行“追薪”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银行“追薪令”发布和实施之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而广泛的反响,并产生了不少猜测,有认为到手或即将到手的薪水就因为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而打了水漂,会否对银行高管以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也还有人觉得“追薪令”影响百万银行员工的收入,银行这个“金饭碗”是否还值得追求,或者说到底还能端多久?
事实上,对于不明究里的社会公众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实属正常,根本不值得一提。那么,出于对银行自我“减薪”这种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应该持什么态度或观点,对于纾缓银行员工心理压力、理顺社会舆论、促进银行经营管理进步等方面还是相当重要的。因而,对多家银行“追薪令”的原因、作用以及影响等方面应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或评价。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多家银行对其高管以及员工的“追薪”是符合政策意图和要求的;多家银行自我“追薪”是国家政策制度要求使然,是银行顾全大局的必要行动。
众所周知,财政部早在2022年8月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提出金融企业应当科学设定不同岗位薪酬标准,并合理确定一定比例的绩效薪酬。其目标就是“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使得金融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给金融企业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依法依规并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绩效薪酬追回,并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并且规定,绩效薪酬追回期限原则上与相关责任人的行为发生期限一致,且适用于已离职或退休人员。此外,《通知》还对金融机构高管的薪资出台限制措施,要求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可见,多家银行眼下发出“追薪令”其实是中央政府颁布的制度推动的结果,是银行业讲政治顾大局的重要体现。
从金融监管层面看,多家银行对其高管以及员工“追薪”是监管要求更趋严格的被迫调整,以促使银行经营不断合规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来,金融监管层已关注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前的相对高收入,开始逐渐限制金融行业不合理的过高收入。根据银保监会3月份发文,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银保监会指出,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追薪令”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山西5家城商行合并重组期间,对61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359万元,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
而且,未来随着“追薪令”的进一步实施,有更多的银行机构高管以及员工的薪酬制度也将更加规范,各种片面追求业绩回报搞短期经营行为或虚假经营行为都将受到较大的制约,也将迫使银行金融机构在追求薪酬绩效中的行为更趋理性和规范,这对于提高银行自律能力、优化银行经营秩序、促进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以及推动银行经营加快转型等方面都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可见,未来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将愈发常见,越来越多的银行高管以及员工将更加理性地面对这一薪酬绩效考核制度。
从银行自身来说,发布“追薪令”是提高员工激励约束效果、实现权责利对等和防化金融风险等现实需求。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且这一制度的着力点是重点针对银行一些高风险、合规性要求比较严格的岗位,因为这些被‘追薪’的职位,平时应该是薪酬待遇比较高、绩效薪酬可观的职位。从更深层意义上剖析,这些岗位也对银行经营发展是否健康可持续影响重大,个人职业操守以及追求绩效回报,往往关系到银行经营的生死存忘,比如信贷管理岗位,如果没有“追薪令”这个“紧箍咒”,可能就会使一些银行高管以及员工出现人为道德风险,为了拿到更高的薪酬绩效,不顾银行长远经营利益,大量发放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贷款,最后可能因为客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政策调整,而使大量银行贷款沦为高风险贷款,使整个银行信贷管理落得个“一地鸡毛”的结局,最终影响信贷可持续健康发展,危害整个实体企业的信贷生态。
同时,也要看到,眼下银行薪酬制度本身就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通过“追薪令”来缩小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之间的差距,打破银行分配不公平、不公正的旧格局,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活力。一则,当前银行遭遇到了经营瓶颈,主要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信贷结构难优化、对按揭贷款过分依赖等,这需要及时重视银行基层队伍建设,并合理分配高管和基层员工的的薪酬,才能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则银行未来的经营就没有出路。二则,当前银行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份悬殊,成了影响银行活力拼发的重要因素,尤其不少地方还因为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一些银行员工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抱怨、消极怠工甚至会诱发一些金融犯罪,增强了银行经营不和谐音符,影响社会安定。这就更需要通过对银行中高管的“追薪令”以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不断使薪酬分配向一线银行员工倾斜。三则,建立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可推动高管薪酬与其承担的风险行为有效挂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效应。之前,只强调银行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忽视了潜在风险的控制,使银行经营所形成的风险也越来越严重,今后通过“追薪令”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高管个人过分追求绩效考核的冲动,迫使银行高管更加重视银行风险控制,有利形成遏制银行经营风险的良好氛围。
从社会角度看,银行业薪酬水平处于高位,与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存在不对等现象,银行高收入颇受全社会诟病,这是消除社会负面影响的积极举措。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中,2021年金融业以150843元的年平均工资在各行业中位列第三、增速位列第二。另从2022年银行业绝对数来看,目前人均薪酬最高的是中信银行63.14万,最低是常熟银行29.66万。中信银行目前人均薪酬基本追平去年薪酬最高的南京银行66.33万。在当前实体企业普通经营不景气,盈利能力下降和员工收入下降或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银行高管以及员工的高收入显得十分扎眼,也引发全社会普遍热议甚至是不满。由此,限制银行高管以及员工收入,使银行员工收入逐渐回归到社会正常水平,平息社会诟病,应是未来经营的一种常态。
另外,从当前客观经济形势看,整个产业经济领域的平均利润都在下滑,银行保持高盈利能力不正常也不健康,长期这样势会使实体企业融资贵问题无解,由此减费让利降息应是银行未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这样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必然会下降,不断向社会平均利润靠拢,银行对高管以及员工降薪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否则就无法维持银行的正常运转。
总之,未来银行将会持续优化高管薪酬约束机制,完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机制,督促高管尽职履责,从长期的角度来说,这种追索扣回制度将会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常态。当然,这也并非银行的金饭碗并非突然不香了,只是银行薪酬制度正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也表明银行的薪酬制度更加趋于规范和理性,这样对银行未来长远经营发展来说只能是利而非弊!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