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2023年央行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积极金融信号?

2023年01月05日18:57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2023年1月4日上午,央行以视频形式召开了全系统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了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22年和五年来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部署了2023年工作。

  会议尤其对2022年以来工作进行了重点总结,指出央行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支持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着力深化了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提升了金融管理服务水平,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新成效。主要体现在八方面:即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稳经济大盘重点领域得到有力金融支持;金融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果;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金融国际合作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明确2023年工作上,央行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即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从央行明确2023年的七项工作看,释放了四方面积极的金融信号:

  其一,货币政策总基调平稳,实体企业融资宽松环境仍将延续2022年走势,中国经济复苏更有金融保障。央行在强调2023年工作时,把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就是说今年我国市场货币量供给总体平稳,基本保持2022年水平,我国重点产业和经济薄弱领域仍将是今年央行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的对象,实体企业总体融资环境略显宽松,融资紧缺格局将持续得到缓解。

  同时,央行决定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意味着广义货币供应总量与社会融资需求总体要适应,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会出现广义货币供应与全社会融资需求脱节现象,保持货币供应的总体稳定与可持续性,为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这意味着2023年实体企业总体融资环境不会出现紧缺局面,融资需求总体有较强的保障。

  此外,央行拟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意味着央行将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渐次放开存款利率的基础上,贷款利率可能会逐步有序走向市场化,给商业银行更大的贷款市场利率定价权;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市场利率的报价作用,在积极推动一年期LPR利率下调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五年期LPR利率的下调,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企业投资、按揭贷款等降低融资成本,使整个社会融资成本降低,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而且,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就是说既要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市场机制的双向波动作用,又不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监管,强化外汇形势监测分析,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为实体企业进出口贸易营造有利的外汇环境。

  其二,国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各类企业都将获得同等货币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将有望焕发出新的活力。央行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把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放在重要位置,这意味着一系列关系到促进我国内需扩大和保证内需以及产业持续的供给体系将成为重要目标,我国重大产业供应链等将获得重点货币政策支持,这对复苏我国经济将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同时,央行决定继续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这喻示着事关我国国民消费需求的重大产业或行业以及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将获得央行货币政策的重点支持,这将为夯实我国经济复苏奠定扎实金融基础。此外,央行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这意味着我国民营企业也将与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享受央行货币政策的“阳光雨露”,将获得快速复苏的可能。

  尤其,央行拟继续认真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表明央行扶持房地产企业脱困的坚定决心不会变,帮助房地产企业走出低谷将成为2023年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表明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头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宽松。去年底各银行金融机构与相关房地产企业签署的信贷授权协议在2023年将得到很好的落实,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局将得到彻底破解,我国房地产企业软着陆有望,这必将为围绕房地产业发展的上、下游产业企业都将因此而被激活,中国经济复苏更加有金融推力。

  其三,化解金融风险仍将是央行一项永恒的货币政策工作,也表明我国金融风险将得到更好、更牢固地控制。央行2023上将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这些工作部署和思路,表明央行将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压实金融风险化解责任,表明央行始终对金融风险保持了清醒认识的头脑,央行这种对金融风险的敏感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非常符合当前金融监管实际,我国近年来虽然在强监管态势下,金融业总体稳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局部地域、个别金融机构依然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需要时刻绷紧风险防范之弦。

  而且,央行充分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的职能,统揽金融风险防范全局,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风险防范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能让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发挥出更大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作用,我国金融业风险在2023年将会得到更有效的遏制,全国人民大可放心。

  其四,金融服务生态将得到进一步净化,消费者金融权益也将更加有保障。央行2023年拟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金融立法,扎实做好金融统计和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支付监管质效,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强化人民币现金管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全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反洗钱监管,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这些工作都是营造货币政策软环境的现实需要,所有工作都有利于提供货币政策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更加为党中央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更可发挥央行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推动作用,深入金融科技改革、加快金融科技运用可为数字金融全面步入民众生活提供可靠的支撑,为我国数字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利金融氛围。

  最为重要的是,全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反洗钱监管,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更是为国家金融稳定、为全民金融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现实需要,央行只有全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作用,让征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推进中国社会进入更高效、更可靠的诚信时代提供强大的金融推力。同时,反洗钱既是央行的重要职责,也是构建我国金融安全体系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大反洗钱力度,堵塞洗钱的一切通道,我国金融业才能真正安全,金融腐败以及其他社会腐败现象也才能被真正有效地遏制。同时,也要看到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无论什么时候都将是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环境大为改善,但目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仍处高发态势,需要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一道持续加大保护力度,让所有金融消费纠纷得到化解,为维护金融行业的“三铁”形象营造有利环境,为我国进入高度金融文明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央行也将向全社会释放了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的信号,意味着金融反垄断也将步入新常态,一个公平、公正的金融运行环境即将降临在中国大地上,中国经济也将得到更为有力的金融护佑!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银行回应奶奶不会写字柜台取不出钱:正在调查中,会有相应处罚 【0104】华为前工程师:国产芯片就是一个山寨不成功的笑话 碧桂园、保利、万科拿下前三甲,建发杀入前十:上市房企2022年终排名落定 屏黑了,车撞了,人没了 湖南邵阳县:春节将至,倡导大家在疫情高流行期非必要不返乡 上海突然宣布!每人发6000元,直接打到银行卡! “希望日本政府明白,我们不想在中国面临风险” 率先开放全球产业链 伊利发起沉浸式品质之旅 字节跳动回应“裁员没年终奖员工与HR互殴”:信息不实 公司内部未发现互殴情况 2700亿“矿茅”紫金矿业摊上大事了 因为非法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