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董希淼
“央妈”其实还是宽宏大量的,三年前向第三方支付公司颁发了牌照,正式给予了准生证。这几年,这些小孩成长很快,能力强一些的开始小撒野,惹点小麻烦。“央妈”这次小小出手整顿一下,也是慈母般的教诲。
最近央行[微博]对互联网金融频频出手,先是紧急暂停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然后是准备对第三方支付转账进行限额,听说还在召集阿里、腾讯等公司开会讨论监管。于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片热议,猜测颇多。
老百姓对此错愕倒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调侃说,我转账转多少,我妈都不管,怎么“央妈”反倒管得如此严厉?有人说,这次全国“两会”高层刚刚力挺互联网金融,怎么就出尔反尔了?马云[微博]也跳出来表示很委屈,说什么“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
“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对“余额宝[微博]”不会取缔,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有些政策会更完善一些;而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写进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字样。在刚刚经历了央视评论员钮文新提出的取缔“余额宝”风波之后,高层看似正面的表态让大小互联网公司一片狂欢,以为以后可以更加为所欲为。
其实,社会公众和互联网公司大大误解了高层的本意。“余额宝”本质上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在国内已经发展十多年了,怎么可能突然取消?周小川表态的重点,是在后半句即完善监管政策。很多媒体奔走呼号“周小川说不会取缔‘余额宝’”,这完全是断章取义。至于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金融的提法,就更值得玩味了。在我们官方语言中,如果是要力挺某事,一定是会讲“大力推进”“快速发展”之类,提“健康发展”其潜台词往往是现状可能“不够健康”。“健康”二字意味深长,你懂的。
所以,近期监管部门出台和即将出台种种措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只不过处于亢奋之中的媒体和公众没有察觉到罢了。那么,央行为什么要给亢奋之中的互联网金融泼冷水、踩刹车呢?有人说这是维护银联和银行的既得利益,有人说这是央行开历史倒车,有人说这是互联网思维遭遇金融抑制。
诸如此类的看法,未免都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央行之肚的嫌疑。金融业具有公共属性,其产品和服务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普通老百姓全面了解金融业很困难,更谈不上有效监督。由此,国家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监管,既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也有利于保护公众利益。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央行之所以要暂停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是因为这些业务面临较多风险,而且对其中的部分风险认识不充分,防范手段也不足。近几年来,大家在享受到便利的同时,信息泄露、支付安全也频出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公司注重的是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而往往忽视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尽管大多也都承诺出现问题给予补偿或赔偿,但真正的补偿措施其实是很难落实的。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要鼓励。但金融从来都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创新应该有边界、讲规则。如果它冲击了资金安全的底线,冲击了金融秩序的规则,是有可能出大问题的。这样的后果,绝不是互联网公司所能承担的。因此,加强监管,规范发展,是对互联网金融的保护,可以让互联网金融走得更稳、更远,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一种维护。
所以,马云也就不用在网上假装可怜相了。如果为了一己私利,挑动网民的对立情绪就更不可取。他要做的是,遵守统一的规则,向监管部门如实报告新产品新服务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客户充分揭示风险,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毕竟,他是拿着大家的钱为自己在赚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也批评说,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宝”,最大的问题就是误导性宣传,使投资者认为是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很高的,有的甚至为了保收益还倒贴钱。马云们还应该多听听不同的批评声音,并且“吾日三省吾身”。
“央妈”其实还是宽宏大量的,三年前向第三方支付公司颁发了牌照,正式给予了准生证。这几年,这些小孩成长很快,能力强一些的开始小撒野,惹点小麻烦。“央妈”这次小小出手整顿一下,也是慈母般的教诲。“央妈”已经说了,这次是暂停而不是取消,要对相关问题要进行研究,再做出决定。移动支付也好,“余额宝”也罢,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不会也不可能再塞回去。如何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是社会公众的期待,相信也是“央妈”的愿望。
(本文作者介绍:零售银行观察者、兼职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微博名称:@东行归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