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登记房产是降房价一毒招

2014年03月18日 11:17  作者:余丰慧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

  据报道,按照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关要求,北京、中央部分部委的处级以上的官员正在登记房产。从降房价角度看,只要像北京这样官员开始登记房产,通过房产登记的震慑作用,必将增加市场供给,对房价的平抑作用不可小觑。官员登记房产是一毒招,绝对打准了北京高房价的七寸。

1官员登记房产是降房价一毒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按照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关要求,北京、中央部分部委的处级以上的官员正在登记房产。

  春节过后,全国一些城市房价遭遇“倒春寒”,不但没有迎来量价齐升的火爆场面,而且销售量在腰斩,降价潮开始涌现。当然,也随即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唱空派,甚至认为房地产泡沫将破灭的声音。对此,一些死不悔改的看涨派、春天派以及房地产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们,极力反扑反击。一些开发商甚至认为,两会结束后的三月底就会出现回升。

  然而,市场并没有如看涨派们的预期。近几天,一些城市房价继续在走低,打折促销现象加剧,这种状况已经波及到了一些城市。继杭州、常州等二三线城市甩盘或大幅降价促销后,近期,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部分楼盘也传出降价打折的信号。上周末,位于北京大兴的万科一楼盘,就以低于预期近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入市。一直被认为不会降价的一线城市,房屋价格已出现松动迹象。

  笔者一直强调,这次房价松动的原因值得认真品味。过去十年中房价也曾多次呈现回头迹象,但都是依靠限购、限贷、限价、给地方政府下达房价控制目标等行政手段的高压政策所致。而这次是市场的内生机制发挥了作用。政府并没有加码调控措施,也没有出台更加有力的调控政策,而房价却自动自发地出现了松动,一些城市价格出现了下降。市场机制自动自发产生一种力量来驱使价格下降,这种力量是巨大和可怕的。市场威力是很难阻挡住的。这种市场驱使房价下降的威力正在悄悄传染到被认为是房价不可能下降的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

  在此时此刻传来了“北京、中央部分部委的处级以上的官员正在登记房产”消息,如果属实,如果能够不折不扣、完整准确真实落实下去,那么,将会取得一箭双雕的奇效!一方面将大大促进反腐败工作,更加重要的是对正在出现松动走低的房价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甚至是降低北京房价的一个毒招。

  本来对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降低房价抱以巨大希望,但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根据近期下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推进部门信息共享。这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在2015年以前,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要实现联网的要求相比,被延后5年。

  不过,从降房价角度看,只要像北京这样官员开始登记房产,就基本发挥了效果。从已经查处的腐败官员看,一个特点是拥有大量腐败房产。这些大量腐败房产都掌握在官员手中而不是普通公务员职员,通过房产登记的震慑作用,将处级以上官员手中的多套房促其进入市场销售,必将增加市场供给,对房价的平抑作用不可小觑。这种作用在北京地区作用最大,最为见效。这一招是一毒招,绝对打准了北京高房价的七寸。

  在操作上必须精细,在监督上必须到位。官员个人申报登记房产以后,监督其真实性的硬措施必须跟上,一旦出现虚假登记情况,严厉惩处措施要跟上,涉嫌腐败的,一定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绝不能个人一申报了之,这样的话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不了了之。

  可以想象官员房产登记阻力将非常之大,各种阻扰将会纷至沓来。民众最为担心的是在强大力量阻扰下,最终流产或者找个理由、台阶走过场不了了之。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寄希望政府能够排除万难、壮士断腕、义无反顾地推行下去。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房地产调控时说,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只要实实在在加大保障性住房、中低价位小户型住房供给,实行分类调控政策,房产税推出列入日程,住房信息联网有序推进等一件件有条不紊做下去,高房价就将失去继续上涨动力。同时,政府主导的大投资、大肆放水货币可能性几乎没有,加上美国QE退出、人民币汇率开始贬值等因素造成的国际资本撤离,高房价已经彻底失去了过去十年货币严重超过的基础。未来房价稳定甚至掉头向下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房价登记北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