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将有效化解民营银行紧箍咒

2013年09月18日 15:50  作者:沉静Lily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沉静Lily

  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对于民营银行的生存是个关键,只有立足于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等小金融机构才有可能与大型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近期,市场有关民营银行的申请可谓是风起云涌,一波接着一波,包括传统实体企业、电商等在内的各民间资本无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都想将民营银行的牌照尽快揽入怀中。监管层的密集表态,更是点燃了市场对民营银行的激情。   

  就在两天前,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在《求是》刊发署名文章称,要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办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并继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据称,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起草完毕,目前在政府有关部门审定,有望近期推出。

  上文提到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对于民营银行的生存是个关键,只有立足于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等小金融机构才有可能与大型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因为银行“借短贷长”的商业模式,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流动性风险,而存款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旦担忧存款安全,就会引发“囚徒困境”,从而造成银行挤兑,而一旦遭到挤兑,即使资产负债表健康的银行也不得不关门。而且这种流动性风险还会传染给其他银行和实体经济,首先,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使另一家银行的存款人和交易对手怀疑自己的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又开始对第二家银行的挤兑……再加上,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还会通过出售资产和收回拆借给其他银行的资金来应对流动性需求,这样又更加剧了流动性危机,波及整个银行和实体经济,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存款保险的意义就在于,银行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一定保费,为特定的银行存款账户购买保险。在银行破产倒闭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者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保护存款者利益。从而能在事前防范银行遭受挤兑的风险,还能防止风险向其他银行和实体经济的传导。

  其实说到存款保险,我们国家早就有了,像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那样,法理上是自担风险,但事实上却由政府财政兜底,在银行倒闭或出现问题时政府会实施救助来保护储户的利益,公众对政府保护存款其实是有预期的,这也就是存款保险,只不过这是隐性的存款保险,不像美国等国家实行的显性存款保险机制,由法律和市场来主导且明确了纳入保险的存款种类和赔付标准。

  隐性的存款保险说白了就是“一切都是由政府买单”,因此商业银行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甚至热衷于短期投机,因为赚了钱是自己的,赔了钱是国家的。而且在隐性的全额存款保险下,处理银行破产的责任完全由政府承担,政府则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考虑,倾向于救助问题银行,这既浪费资金,又损害银行运行效率,进而影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最关键的一点是,我国的大型银行大多由国家控股,因此得到的隐性担保远远高于中小银行或民营资本主导的银行,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将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另据报道称,全国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其中规定,民营银行股东应承诺对银行持续补充资本,在发生流动性风险时进行救助,并应承诺“风险兜底”。在银行用资本承担风险之后,股东对剩余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风险自担”与“风险兜底”,都会给完全私有的民营银行造成巨大的压力,成了民营银行设立的“紧箍咒”。因此,只有把隐性存款保险显性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才是对付这个“紧箍咒”的有效法宝。唯有如此,民营银行才能与大型国有银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小微金融才能真正有生命力,从而保持竞争能力和效率,促进金融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信息化研究员、CFA持证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银行存款保险紧箍咒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央行突然降息背后的中国经济困局 电改的水有多深? 《星际穿越》欺骗了谁的智商 车祸掀翻第一大老鼠仓 为什么故宫里的宝贝永远是笔糊涂账 国企改革难以逾越的坎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阿里巴巴能否成为百年老店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油价下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