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在议息会议上的讲话虽保持鹰派表态,但有关通胀和加息持续性的表述有所转变。近期美国硅谷银行事件引发市场对银行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担忧,美联储决策中开始逐步增大对金融安全性因素的权重,但并不直接构成美联储调整加息节奏或货币政策转向的原因,因金融系统风险发酵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才是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的关键。若导致美国通胀的供给端约束难以缓解,美联储激进加息步伐将难以持续,不排除5月加息停滞的可能,美联储加息预期或已见顶,后续滞涨风险上升。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受外部环境直接影响较小,对国内金融市场影响以情绪传导为主,对我国经济复苏和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有限。
一、美联储3月加息25BP,鲍威尔议息会议发言中认为“通胀仍然居高不下”,但货币政策表态中显示持续加息不再是唯一选择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25BP,维持缩表计划不变,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至4.75%-5%,调整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升至2007年9月以来最高。本次美联储加息前市场分歧较大,在近期美欧金融系统风险持续发酵背景下,美联储本次加息决策陷入通胀抑制与金融稳定的平衡中。本次加息决定虽与会议前市场多数预期相符,但相较前次会议,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中的多项表述出现了调整。其中,关于通胀的表述,本次会议将“通胀已经有所缓解,但仍然高企”修改为“通胀仍然居高不下”,将原来“持续加息是合适的”的表述,改为“预计额外货币紧缩可能是适合的”说法,同时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健全性和弹性表示肯定但也充分认识到近期信贷紧缩对经济活动带来压力。总体来看,本次美联储加息决定是一种以加息行动维持美联储威信和以调整表态安抚市场情绪的政策组合。但市场对美联储本次加息分歧较大,因此议息会议后美国三大股指纷纷下跌,10Y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美元指数大幅下挫。
二、本次加息意味着抑制通胀仍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美国银行危机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或对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形成约束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中,抑制通胀始终是最重要目标,美国当前通胀高企并不是由流动性单一因素引起,而是供需失衡与流动性危机等多方面因素叠加效应所致。当前美国通胀高企不下,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价格粘性过高,这一方面源自特朗普时期移民政策收紧和疫情期间国门关闭,移民数量显著低于趋势线水平,另一方面是疫情救助过程中持续放水推高了劳动力工资水平。除此之外,美国自去年11月开始持续加速的对欧进口也使其商品价格难以回落,供给端约束对冲了美联储加息对通胀的治理效果。在没有美国其他领域政策的联动支持下,单纯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抑制通胀必将以衰退为代价,但这与美联储希望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意愿相悖。因此,虽然硅谷银行的体量和风险爆发的原因并不足以引起美国银行系统性风险担忧,但由此暴露出持续加息导致的信贷萎缩,经济运行活力下降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产生影响,适当放缓加息节奏,观察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更符合美联储实现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同时,持续高利率带来的银行和金融系统负债压力增大可能会打击银行信贷积极性,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持续激进加息已不再适合。
三、美国加息预期或已见顶,不排除5月加息停滞可能,预计年内美联储政策不会过快转向
3月加息前后,市场基于对金融风险的考虑,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上升,我们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加息预期或已见顶,后续加息可能放缓或停滞,但需要经济数据表现做支撑。一方面,从此次美联储在通胀危机和银行危机两难抉择后,最终选择继续加息的行动来看,当前美国银行业风险仍然可控,近期美联储救市形成的近3000亿美元扩表属于流动性支持,与货币宽松形成的扩表存在本质区别,不能就此推测美联储对当前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加息周期不会出现急速转向,通常会在相对高位水平进入平台期,随着经济形势出现明显转变后才会进入降息通道。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尽管不断修正美国移民政策,移民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开始逐步扩大,但从近几个月的劳动市场数据来看,1月失业率数据回落,2月仅小幅上升,非农就业数据依然强劲,职位空缺率仍在高位,说明移民政策修正后补充的劳动力尚未完全填补职位空缺,劳动力市场供需缺口依然较大,政策还不具备转向条件。从金融风险来看,近期银行风波虽已解决,但风险后续演绎的进程和影响的程度还有待观察,目前美国银行暴雷事件主要是流动性问题,美联储已通过银行定向融资计划予以缓解,但值得关注的是在银行风波出现之前,美国黑石集团出现违约,且美国许多与硅谷银行体量类似的中小银行对商业地产贷款依赖较大,而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模式,远程办公和AI技术的更新换代将使商业地产特别是办公室地产续租率大幅下降,继续加息或将会使许多中小银行资产大幅贬值进而引发较大规模的流动性危机和银行系统挤兑风险。综合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向的经济基本面条件尚不充足,但当前美国金融系统中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后续美联储加息节奏如何演绎,将取决于未来两个月美国通胀回落趋势、就业市场形势以及美联储对金融市场风险态势的审核与判断,并不排除出于“维稳”的考虑,5月加息停滞的可能。
四、从影响来看,此次加息不利于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并一定程度抑制消费,加大美国经济“滞涨”风险;此次加息对我国国内市场影响以情绪传导为主,对我国经济复苏和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有限
本次议息会议上鲍威尔发言总体保持鹰派立场,短期来看,本次加息后银行贷款成本继续升高,银行信贷风险继续增大,将不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长并一定程度抑制消费,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也同步下调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但供给约束仍未解决,通胀可能反复,美国经济将面临“滞涨”风险上升。金融资产估值将会进一步受到打压,股市或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通胀预期的回升也将带动美国10Y国债收益率震荡走弱,但如果美国金融系统风险不断发酵并对欧洲形成较大外溢性,则美元指数或有反弹可能,从而加大美元波动性。
对于中国来说,今年我国经济复苏预期较高且经济发展动能和重心向内需切换,同时我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美联储加息带来的经济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有限。具体来看,人民币汇率短期受美元指数波动影响,但中长期范围内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支持下,将总体保持稳定。港股或将受到美股牵动波动加剧,对内地股市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面上的传导,且今年国内市场的主要交易逻辑在于经济复苏态势和国内政策的调整节奏,情绪面扰动不会带来实质性影响。同时人民币资产稳定性在海外市场不确定升高的大环境中优势凸显,叠加今年吸引外资政策的持续推动,预计外资流入规模将逐步回升。综合来看,美国本轮加息对我国经济复苏和金融系统稳定性总体影响有限。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文作者介绍:大公国际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独创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科研成果丰富。)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