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任泽平
长期来说,根本的出路在哪里?毫无疑问是改革。
以下为任泽平博士11月演讲: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我相信在座的诸位听到的负面观点、唱空经济的言论比较多,如“洗洗睡““离场论”。但是我想谈一点不同看法,我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比一般的经济学家乐观,因为大部分经济学家都看的太短了,尤其在市场上的经济学家。
什么叫成长呢?国家的转型,一个人的成长一定是经历阵痛的,所有的生物界的蜕变、凤凰涅粲,都是痛完以后整个人成长了,国家也是如此。我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处在- -个这样的转型期。其实我也想借这个场合给我们的经济学家群体提一提建议,少谈些主义,多研究点问题,多提建设性意见,一起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下面我讲一讲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看法。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宏观经济形势,短期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但是中长期来看,我认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改革开放40年,每隔十年就有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一波高过一波,不仅是我们自己内部,很多老外也看不懂中国,什么原因?在过去几十年,有不少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要崩了,中国经济要危机了,中国经济要怎样怎样的。但是我们中国度过了黄金的四十年。中国过去四十年发生了什么,我跟诸位讲一下。中国过去四十年, 1978-2018年, 中国GDP增速年均是9.5%,我说的是实际增速。如果我们加上价格因素,年均是14%左右。什么概念呢?我们国家高速增长,为每个人提供的宏观上的资产回报率14%左右。
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比印度都低,17.92%,不到18%。但是今天中国城镇化率60%,已经远远超过印度了,印度是不到40%。我们人均GDP在1978年比印度还低,现在中国人均GDP是9700美元,再过五年,只要不犯大错,我们人均GDP就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就是我们取得的成就。
但是回顾过去这些年,我们一帆风顺吗?显然不是。我们经历了1989、1998、 2008、2018,那个不是大风大浪,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不断克服困难才能不断进步。其实在中国这片广阔的投资沃土上,没有任何理由去看衰,去抱怨,因为每天都在给我们提供了惊心动魄的创业机会。
短期经济形势有它的严峻性,GDP增速马上要进入5%的时代,但是我觉得一点都不可怕。现在中国经济进入5%时代了,我在五年前,2014年就提出“新5%比旧8%好”,预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平台在5%左右,2015年就提出来中国经济L型。
短期经济下行,原因并不复杂,世界经济近期都在下滑,所以全球新的一轮货币的宽松,投资包括基建、房地产、制造业。基建之所以今年起而不动,主要是因为地方没有钱。制造业是因为出口不行。
谈到房地产的时候,我现在特别担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房地产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制造业,房地产也是实体经济。过度放松和过度收紧都是错的,房地产也是制造业,大的房企都是高端制造业,所以应该客观、专业、冷静的来看待。
我今年还有一个观点,最近大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的PPI创了新低,负的1.6%,通缩。但是我们猪价推动了CPI高达3.8%的增长,你会发现历史上很少出现,我们的工业品价格和社会品价格出现了如此大的背离。最近经济学家圈争论很大,有人认为是通胀,所以应该加息。有人认为是通缩,所以要降息。我的观点是通缩,拿掉猪以后都通缩,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中国国民经济,所以我认为该降息了。这是我的观点,6到8月份争论比较激烈,8月份以后,央行连续三次降息。
我们对货币政策的建议是,不要大水漫灌,也不要过度收紧,回归中性、稳健就可以,目前来说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是有点紧,尤其是做企业的人,应该都有明显的感受。
对于明年2020年的政策,我的建议是除了适当降息、降准之外,要大规模减税降费和大规模基建。其实这个问题争议也很大,第一个减税降费,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收过头税,我建议越是经济不好,- -定要减税降费。很多人说经济不好,地方的财政都很紧张。按照历史上来说,如果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财政平衡的话,那企业就危险了。所以这时候就是-定要减税降费,中央要给地方空间,提高赤字率。这是我对财政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对于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可以进行适度超前的大规模基建,而且对地方政府不要搞终身追责制。为什么?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我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过五年,当时主要是研究公共政策、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当时我那个部门叫宏观经济部,就是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1998年的时候,当时亚洲金融风暴,朱镕基总理推国债项目,什么意思呢?就是发国债来修路。我曾经翻过那时候的文献,当时很多人争议,说你修了很多路,路上都没有车跑,批评我们的政策。结果十年以后,这些路都拥堵了。到了2008、2009年, 我们搞了四万亿,客观讲四万亿目前来说争议都比较大,我就跟大家说,我认为四万亿里面的财政政策90%都是对的。当时四万亿出来以后,我们也是修了很多路、搞了很多轨道交通。当时也有人说,我们的基建过剩,我们修的路都没有多少车通行。大家现在来看,不仅我们一二线城市拥堵了,很多三四线城市都拥堵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
现在来看,比如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是60%,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是85%以上,所以唱空中国的城镇化,包括唱空我们的房地产,都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中国城镇化还有20年。这个行业没有问题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很多人认为,我们跟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很相像,即经济崩盘以后,进入失去的20 年。这些观点特别能引发别人的焦虑,但是都经不起推敲。中国现在能跟90年代的日本比吗?90年代初,日本的城镇化率都90%多了,而且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已经没有任何空间来消化它的问题了。
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大致相当于日本的什么阶段呢?日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家看看70年代初以后日本发生了什么,就是中国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推动新的一轮改革开放的话。
这是我对短期经济形势的看法,短期经济形势压力比较大,所以我们建议应该降息降准,建议应该财政减税降费,大规模基建。
同时,长期来说,根本的出路在哪里?毫无疑问是改革。
未来中国经济在40年高速增长以后,大约将保持5%左右的速度,如果能再增长15年到20年,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提出新5%比旧8%好,经济L型、新周期的猜想,如果能够推动新的一轮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潜力巨大,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跟大家分享几个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GDP9700美元,是美国的1/6,巨大的差距意味着巨大的潜力。中国城镇化率60%,发达国家都是80%以上,中国城镇化还有巨大的空间。中国有14亿人,美国是3.2亿人,全球77亿人,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
在中国做生意其实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因为你面临的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你占有了这个市场就是世界的巨头。我以前在金融机构服务的时候,当时和董事长一块去韩国和人家谈生意,谈完以后,董事长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感受是好像跟人家谈的生意很小,因为韩国只有五千万人。我们的金融农民工在咖啡馆里谈的生意都是几个亿,为什么?因为我们市场够大。因为我是原来做分析师,做所长,中国分析师、基金经理的薪资水平超过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虽然它们都是发达经济体。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背靠庞大的市场。
中国每年有800万的大学毕业生,非常优秀,而且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力也非常好。我们GDP只有6%,我们传统行业只有个位数增长,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30%的增长。如果说你站在传统行业来看这个世界,那你是悲观主义者,但你如果站在新兴行业来看中国,那你就是乐观主义者。而且世界上最好的独角兽企业不在美国,就在中国。很多人抱怨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差,事实告诉你,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非常好,市场空间大。
而且中国的监管实际上是很宽容的。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行业监管的理念是这样的,中国大部分行业监管理念是“你们先搞,搞好了我认可你,搞不好我再来收拾你。”搞得好的比如移动支付等等。但是在欧洲、日本为什么移动支付发展不起来,我们互联网+、移动支付都搞得非常好,一部手机吃喝玩乐全解决了。但是欧洲、日本不可想象。因为在这些传统西方国家,工会力量太强,阻碍了他们创新,还要工会之间协调商量,商量完中国已经搞出来了。这是不一样的。
最后,我想跟大家讲讲中美贸易摩擦。
站在世界、站在中国新的一轮开放来看当前的中国。最近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为时间原因,我无法一一展开,我就重点讲一下班农,最近美国在搞民粹主义运动,这个人是扛大旗的,特朗普竞选总统时的总宣传长。他的观点在美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因为中国出口过剩,使得美国中西部的工业地区被掏空,美国的劳动阶层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过去几十年倒退。中国的19大报告计划有五个方面,他们实际上是在计划未来几年控制世界的主导地位。把华为公司从西方市场赶出去比中美之间达成协议重要十倍。”特朗普为什么上台?这些言论在美国相当有市场。
为什么爆发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我给大家看几张图作为结尾。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美国的贸易逆差里面中国贡献了一半,就像我们80年代的日本一样。
第二张图是1990年、2015年,1990年蓝色的标记是州是以制造业为主,八九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州都以制造业为主,IT、计算的时代。后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今年中国出口负增长,很多人可能忘了,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出口增速25%,然后美国这些州就变成了铁锈州。前段时间有一本书很流行,叫《乡村的悲歌》。
第三张图,在全球的经济版图当中,美国20万亿美元,占全球24%,中国13.2万亿美元,90万亿人民币,占全球16%,中美加起来占全球40%。这不是我讲的重点,重点是虽然中国GDP只是美国的1/6,我们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30%,但是人均GDP只是美国的1/6,中国还在以美国3倍的速度在增长。会发生什么呢?如果这个趋势下去,再过十年,中国经济规模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什么概念呢?100多年前,自从美国超过英国以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霸主以后,就没有谁超过了。今天中国正在发起强有力的挑战。而且中国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行业,中国的新经济在华为这样的公司带领下正在蓬勃兴起。
最后我想讲一个故事作为我演讲的结尾。
讲一个什么故事呢?因为大家知道我是长期研究公共政策的,我曾经翻阅过2001年中国加入WTO前后当时在公共政策领域引发的比较大的讨论。当时我们有两个行业,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家电。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最终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命运。
首先是汽车,在2001年以前,我们的汽车行业里大的国有企业游说中央政府,说我们要保护民族工业,我们不能开放,狼来了。于是我们对汽车行业竖起了高度的保护的壁垒,主要是两条。第一是高关税壁垒,30%、50%,你买的车经常会发现国内比国外贵一倍。第二,投资限制。如果外资企业要在中国投资设厂,要跟一家国有企业合资,这家国有企业什么都不用干,坐收51%的利润。18年过去了,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什么?今天中国一年销售2800万辆车,号称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很遗憾,2000多万辆都是外资合资品牌,我们这个市场基本沦陷了。我们那些国有企业坐收51%的利润,他们干了什么?你去看一看那些大的国有汽车厂商,他们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合资外资品牌,它的自主品牌绝大多数都是亏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行业,家电。我今年初专门去了一趟佛山,跟当地企业家座谈。90年代末2000年初的时候,中国家电就是假冒伪劣、贴牌的代名词,2001年加入WTO的时候,中国的家电没有任何保护,但是18年过去了,中国家电发生了什么?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我们在冰箱、空调、洗衣机,包括手机领域,我们的自主品牌市占率全部超过70%以上。中国的家电人做到了,中国的企业家做到了。
这对我们今天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和改革开放,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具有很大的思考价值或者反思意义。中国这个国家是从来不怕开放的,最怕的是不开放。美国当世界霸主100年了,中国当世界霸主多少年?1000年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我们深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经过改革转型之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
谢谢!
(本文作者介绍: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