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教育 > 行业专题--教育培训业 > 正文
 

八成民众不满我国教育现状 公平问题为关注热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8:53 新华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小康作为衡量中国小康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在一个13亿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素质低,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导下,教育小康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大指标考察教育小康

  相比经济上的收益,教育小康更注重的是社会效益的产出,确保每位社会成员享有的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小康以公共财政和公立教育保障对弱势群体施以“雪中送炭”般的救济,成为推进社会公正的调节器。一方面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国家最终实现教育小康的必经之路。

  由本刊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采取非概率抽样的社会研究方法,从民间角度记录中国教育小康建设的公众体验,试图勾勒出数据背后的群体感知,提供中国教育现实图景的另一面。

  本次调查在城镇地区采取多段随机抽样法,农村地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发送调查问卷1000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523份,来自全国8个大中城市、8个小城镇及9个农村地区,地域覆盖东部、中部、南部、西部、东北部,调查执行时间为2005年3月至4月。

  经加权处理后,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在基本人口信息和主要个人社会经济背景信息方面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布极为接近,表明数据有较好代表性,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03%。

  样本构成方面,男女占有效样本的比例分别为 51.8%和48.2%,年龄构成上16—25岁年龄段占16.3%,26—35岁占25.1%,36—45岁占26.7%,46—55岁占24.6%,56—60岁占6.9%,60岁以上占0.4%。受教育程度上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15.1%,初中占26.5%,高中占33.8%,大专占11.2%,大学本科及以上占13.4%。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将考察指标量化为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度,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五个方面,并赋予其不同的加权值,最终得出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2分。

  教育小康指数勉强及格

  拨开中国教育的种种乱象和非议,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无奈而又令人尴尬的现实。

  统计显示,中国近年来GDP的增长保持在7%以上,但与此相形见绌的是,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28%,反而比上年的3.32%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这区区0.04个百分点,让今年两会期间的代表们为之奔走疾呼。

  遗憾的是,在回顾2004年工作时,教育部部长周济仍然表示,他“觉得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

  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间社会与普通百姓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002年我国社会性教育经费占GDP的1.94%,其比例之高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据调查,中国父母目前在子女教育费用方面的支出已超过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位。

  2005年,中国教育的不平等问题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城乡、不同区域、基教与高教、不同阶层、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种种差异让人们重新对教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并从一种公平、长远和战略的角度对政府提出考验和要求。

  隐藏在上述事实背后的民众主观认知与感受在本刊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得到了充分揭示,调查组通过对8523份调查问卷的加权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近七成民众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比较低,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42.5%和29.8%。

  调查显示,学校高收费、乱收费和以及教育不公现象在受访者那里的反映尤为突出,其中有63.2%的民众表示教育收费过高,令家庭不堪重负,在79.4%的民众看来,教育不平等普遍存在,尽管超过半数的民众对政府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决心和能力表示乐观,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了信心的不足。

  综合此次调查考核的各项指标,最终得出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2分。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