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沈昀) 日前,省政府派出的7个食品安全督查组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2005年食品安全督查全部结束,此次督查首次对全省各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督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去年全省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并趋于好转。其中广州、深圳、中山等市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但食品安全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仍很突出,部分食品老百姓消费信心不足。
与前两次督查相比,各地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截至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07个县(区、市)均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另有6个县(区)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地增强了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目前,不少地市主要职能部门都开通了24小时值班电话,确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各类投诉举报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与此同时,我省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正全力推进,初步建立起食品安全信息沟通和综合利用机制。
参与督查的有关人员表示,目前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仍显得淡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少群众缺乏对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如近期频频发生的面豆、蘑菇、河豚及草药等中毒事件,不少都是群众欠缺相关知识直接导致的。
据有关人士透露,省人大已决定将《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列入2006年立法必备项目。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将为依法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滞后、行政处罚过轻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