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外向为主到内外源并进共荣 粤民营经济成排头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1:14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 郭逸晴 周照

  时间一脚就跨进了新的年度。在回首与展望交错的这一刻,“十五”时期广东辉煌的成就令人目眩。本报今天推出专栏《辉煌十五》,帮助读者梳理“十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巨变的脉络,开篇为民营经济大发展系列报道首篇。

  广东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早,一向给人以繁荣之感。但为什么不到3年,广东私营企业户数的增长数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总和的2/3强?是什么导致了民营经济GDP增加值3年翻了一番多?这些变化对广东经济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个中原因给人们怎样的启示?请读者仔细体会。

  从2005到2006,一个普通的年度时间。对于广东而言,这却是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正在发生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变化:广东这艘“巨舰”的经济航向正在转过来,从外向带动为主转到了“内外源”经济并进共荣的航道上来。

  民营经济一度落后于江浙

  谈广东的内外源经济,绕不开历史渊源。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人们嘴边经常挂着这样一句话:外向型经济看广东,乡镇企业看江苏,民营经济看浙江。

  广东省社科院综合研究室主任詹天庠对广东经济结构的演变进行了梳理。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用足用活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依靠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均走在全国前列,以发达的外源型经济为特色;江苏则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形成了发达的乡镇经济;浙江则以温州为代表,以“草根经济”、“小商品大市场”、“块状经济”为特色,形成了发达的民营经济。

  20世纪90年代,广东继续偏重于构筑利用外资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继续向外资倾斜,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浙江掀起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高潮,进入了做强做大的新阶段;江苏对以集体经济为主要形式的乡镇企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到21世纪初,广东个体工商户数和注册资金在2000年被浙江超过,产值在2001年被浙江超过;私营企业户数在2001年起被江苏超过,从业人员数在2000年以来均居浙江、江苏之后,2000年后在产值上居浙江之后。到2002年止,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5%,而浙江早在2001年民营经济比重已超过40%。

  进入“十五”以来,尤其是2003年中国入世后,广东的内外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外向依存度偏高,部分轻工产品在某些市场占有率过于集中,产业发展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

  民营经济发展上的趋缓、排序上的后移以及各种深层次矛盾的积累和爆发,引起了广东人的高度警醒。

  省委省府及时调理下“猛药”

  省委、省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此变化,痛下“猛药”。

  第一剂“猛药”是自我反省,找出差距。2003年,省、省有关部门及各地市县的领导纷纷率领众多民营企业家前往江浙考察,引起了各界思想的极大震动。经分析,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内源型”经济实力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对广东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战略“抓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伊始,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就第一时间摆在了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台面;理顺宏观管理体制,设立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召开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第一个高规格会议,即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会议上发表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讲话,40位民营企业家披红挂彩,登台亮相。

  学习江浙使广东认识到:民营企业天生是市场经济的宠儿,但要得到更大的发展,“政府之手”不能缺位。即便是在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都需进行系统化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于是,广东再下第二剂“猛药”:优化法制环境。2003年,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半年后,又出台12个配套政策,在经营领域、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人才吸纳、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对外交流、做强做大等方面进行了内容实在的制度化安排。围绕一个领域,半年时间同时出台12个配套文件,这种力度和速度广东以前没有,全国也罕见。

  第三剂“猛药”就是坚持“用药”。前年和去年,省政府又陆续颁发了有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政务环境等政策,大力解决民企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等问题。

  随着系统性制度安排的不断地完善,本来基础就较好的广东民企发展势头空前高涨,又轮一大潮惊涛拍岸。

  内源型经济贡献度急剧增大

  两年后,三剂“猛药”的效果显现。

  首先是数量排名又上来了,广东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已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到2005年11月末,全省个体私营企业达272.8万户,从2004年末以来,平均每月净增3万多户;3年的增长数相当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总和的2/3强;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超7000亿元,比2004年底增长近3成;私营企业注册资本6600多亿元,比前年底增长近2成。

  分析各种所有制成分可见,民营工业增加值位居各种所有制之首,内力雄厚,前景无可估量:2005年1-11月累计,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470.6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高19.2个百分点,比集体工业企业高19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海岸台商投资工业企业高10个百分点。此外,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进出口拉动和资本运作力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急剧增长。权威部门统计分析,2005广东全年GDP将突破2万亿元,而其中民营经济将突破6000亿元,占约4成,比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多,总量翻了一番多。

  这些成绩对广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广东的“内源型”经济实力大大的提升,从外向带动为主转向了“内外源”齐头并进,从单一经济形态拉动迈向多向拉动的经济形态。无疑,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各种利益主体激烈竞争的大风大浪中,广东这艘“巨舰”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