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新国标欲逼蜂蜜产品现原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09:39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严娟娟 北京报道

  蜂蜜不能再随便叫了!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局、中国蜂产品协会等10多家部级单位和蜂产品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蜂蜜国家强制性标准审定会,并一致通过将现行的蜂蜜推
荐性标准修改为强制性标准。新国标公布后,国家质检总局将以此为执法依据,实行蜂蜜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市场上近半蜂蜜掺假的现象将得到遏制。

  蜂蜜市场鱼目混珠

  “很难喝到记忆中那样浓香的

蜂蜜了!”消费者普遍感叹。

  来自中国蜂产品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抽查全国18个省市51个企业的63个产品中,符合蜂蜜国家标准的仅有19个厂家的22个产品,合格品不足50%。这意味着,老百姓花了冤枉钱吃到的很可能就是假蜂蜜。

  据了解,我国分别于1998年、2002年实施了蜂蜜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由蜂蜜生产企业自愿采用。目前,60%-70%的蜂蜜生产企业采用的都是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而且多数企标低于国标与行标,一些企标的标准水平低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但却大多在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了案,成为“合法”的企业标准。

  目前市场上的不合格蜂蜜在产品标签上大做文章、玩文字游戏,以精美包装、低廉价格充斥市场。有的打着“老人蜜”、“女人蜜”、“儿童蜜”的旗号,有的500克蜂蜜价格竟然低至1元,有的企业产品名称、配料及明示说明均标称“优质蜂蜜”或纯蜂蜜,但所执行的企业标准名称却为调制蜂蜜、复合蜂蜜及蜂蜜制品等,掩盖了蜂蜜真实质量和执行标准,误导了消费者。

  假蜂蜜的泛滥,蜂蜜产品市场的无序混乱,让正规的蜂蜜生产企业处于尴尬境地 。不少正规企业面对廉价假蜂蜜的强烈冲击和高额的生产成本压力,无奈之下被迫趟进低水平竞争的浑水。由于企业标准低下,许多企业贪图利润私下廉价收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蜜,促使部分蜂农受经济利益驱动,不等蜂蜜成熟便对外销售,不仅使市场秩序遭到破坏,而且直接影响了蜂蜜产品质量。

  新国标强制蜂蜜姓“真”

  一位多年从事蜂蜜研究的专家认为:“蜂蜜就应该是纯的,不能添加任何物质!”相关专家担忧,中国蜂蜜产业急需严格标准。

  在如此背景下,蜂蜜强制性标准得到有关部门的一致通过。新标参照联合国食品法典标准,规定“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这一界定与国际标准CAC相一致。 此外,在真实性指标上,新标也限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如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以及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达不到这些标准的,就不能称之为“蜂蜜”。理化指标则分1级和2级。1级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2级是未达到国际标准的。新标对蜂蜜标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标识不能有含糊不清、误导消费者的定义或标注,如老年蜜、儿童蜜的说法。据悉,新标准一旦审定后,将通报给世贸组织,并正式公布。新国标公布后,正规的生产企业、蜂农及消费者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