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产经新闻:个税起征点 开个听证会是不够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0:44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商寅泉

  9月27日,人们期盼中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改革方案,在北京举行立法听证会。这次听证会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名举办,应该说规格够高。

  笔者全程浏览了9月27日的网上直播,比较认真地阅读和对比了听证会组织者安排的28位听证陈述人的陈述,总体印象正如主持人刘积斌所说,大家的发言代表和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和要求,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次听证会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体现。

  在共和国的历史即将步入第57个年头的2005年金秋时节,一个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案,由全国人大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名召开,而且这种听证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这次关于个税改革的听证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中举行的首次听证会。这充分证明了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充分证明了党的十六大所产生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的民生、民本意识,同时还有力地证明了共和国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其民主进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此可以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领导的三个专业委员会出面组织的这次听证会,是一个具有鲜明标志的会议,它的民主象征意义超过了听证会的本身。

  听证会很重要,听证会也很必要,但是仅有听证会是不够的,仅有听证会上28位听证陈述人的意见是不全面的。笔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本次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改革方案的设计者,除了要充分吸取28位听证陈述人所阐述的意见外,还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社会各方意见,这是方案设计者的任务之一。纵览本次听证会28位陈述人的陈述,感觉是这些陈述人都进行了精心准备,但精心准备带来的负面结果是,有可能并不是心里话,有可能太过平衡、不偏不倚,有可能是在揣摩了“上边”的意图后的顺情说好话,言不由衷。比如有位来自山东的陈述人,所阐述的4个观点基本上就是官话套话,是一种浮在表面上谁也不得罪的陈述,所列举的几个数据,是非常宏观的统计。笔者认为,像这种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个税改革听证会,来自地方省市的代表,应该是掌握其所在省市非常充分的各个阶层收入状况,并且持有比较详尽的对自己所在省市个税改革的分析,在全国性的会议上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够给组织者和方案设计者提供基础化、多样化的依据。试想,如果28位陈述人都按照严密的安排,例行公事地作一番陈述,那就可以把听证会形容为“税改听证秀”,岂不是又白白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这样的听证会还不如不开。

  详细地算一笔账,这是方案设计者的另一个任务。这笔账是什么账?是确定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需要参考的一笔账。现在从数额上看,从800元起征一下子提高到1500元,好像是提高了不少,纳税人应该知足了,但我们应该换个思路算另一个数字:当年设计起点是800元,到现在已经过去25年。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当时确定5年一变,每次调高200元,那么到现在也应该是200元×5=1000元,1000元+800元=1800元,也就是说,如果现在调整,最低也应该是1800元起征,而不是1500元。虽然笔者认为,依照目前的物价、收入、生活费用支出水平,1800元仍然偏低,但最起码是应该从1800元起考虑问题,而不是1500元。

  笔者是工薪族大军中的一员,这次没有获得参加听证会的机会。但这并不妨碍笔者发表对个税改革的意见。因为此次听证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树立了一个民主和倾听民意、民声的旗帜,这是令人激动的事实。但需要提请注意的是,有关个人所得税工薪改革减除费用标准的设计,仅仅开个听证会,是不够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