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见诸报端。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又披露雀巢奶粉在云南被检出碘超标,这批奶粉每百克碘超标49微克,超标问题更为严重!雀巢事件尚未平息,变质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的黑幕又被河南电视台记者卧底揭穿。事发后,两大牛奶品牌都断然否认,不承认产品存在问题。这些曾经的名牌,在消费者心中变得那么不可信赖。人们不禁追问,还有多少潜规则仍在运行?免检漏洞何时能补上?
问题频发还有多少行规?
从南京冠生园“陈馅”东窗事发,到此次光明回收“过期奶”被卧底揭发,人们几乎不敢想像,食品业究竟还有多少黑幕?为什么每当发生类似的事件时,消费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解释”就是:行规。
光明牛奶被曝光后,该集团董事长王佳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国的乳品生产企业都有回奶罐,可她声称用的不是过期奶,但她同时承认管理上确有问题。
那么,王董事长的解释是不是情急之下无意泄露了乳品业的“天机”呢?一位在乳品业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对媒体称:其实每个乳品企业都有回奶罐,像光明这样回收过期奶再加工出售的情况,在其他奶厂也存在,一般做成了奶粉,人们是很难看出其原料是否过期变质。
应该说,事件本身就令人气愤,而当事企业竟以“所有厂家都有”为理由堂而皇之地推脱责任,更令消费者难以接受。难道冠生园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因“陈馅”事件轰然倒塌。时下,“行规”已经成为企业面临危机和责难时屡用不爽的挡箭牌,难道行业内默认的行规就可以不顾消费者的利益吗?事实上,如果在一个行业中,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而这个规定旨在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来换取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样的“行规”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很多大牌企业为了发展,盲目扩张,那些被收购的小企业虽然换了大牌的商标,但产品质量并没有提高,造成了大品牌企业产品屡屡出现问题。因此,如何控制收购厂质量成为名企亟待解决的问题。
光明此言一出,国内很多乳品企业纷纷站出来表态,声明自己“没有回奶罐,不知回奶罐为何物”。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回奶罐也好,无回奶罐也罢,他们都对这个行业失去了起码的信任。从“还原奶”到“早产奶”又到现在的“回收奶”,人们不知道乳品行业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行规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事发后,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奶业协会的有关人士,一位姓关的女士反复以“领导不在”为理由拒绝回答相关问题,在记者再三追问下,才声称领导已经派人到河南解决问题去了。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消协的有关同志。对这样的事情发生,该同志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人们可能会以拒绝购买问题产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随着事态发展,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涉及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因此,此次奶粉事件的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在面对危机的时候,都不能摆出一副财大气粗、店大欺客的姿态,应当尊重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感受,否则多年来树立起来的品牌就会毁于一旦。
免检产品还有多大可信度?
两件事情发生后,有一个共同的细节让消费者感到气愤和后怕,那就是雀巢和光明竟然都是国家免检产品!
近两年,免检产品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从金龙鱼、福临门等名牌色拉油到此次的光明和雀巢,都暴露出很多大牌企业在管理和控制质量上的问题。“免检产品”这个金字招牌还可不可信,在人们心中打了大大的问号。据了解,“国家免检”制度开始于2000年,免检产品的免检资格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获得该称号的产品将免于各级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雀巢和光明都是国家质监总局于2002年公布的免检产品。
现在看来,产品免检制度是把双刃剑:它既能鼓励企业保证产品质量;也有可能成为企业掺杂使假的保护伞,损害消费者权益。更重要的是,免检往往具有放大效应。企业享有的免检资格可能只是一种产品,但很可能给消费者造成该企业同类产品均免检的印象。一些企业借此在广告宣传中弄虚作假,使免检的放大效应危害更大。
按照国家质监总局《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免检产品在有效期内发生质量事故的,将视情节责令企业整改、停止使用免检标志、收回免检证书、予以公告,并依法追究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对此,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张显峰律师认为,最近出现的雀巢奶粉事件、光明牛奶事件等,再一次让人对产品免检制度提出质疑,他建议多次检出不合格产品的免检产品,应取消免检资格,同时还应修改现行的免检产品评选制度。张律师说,政府部门不能放松对免检产品的监管,否则不仅企业声誉荡然无存,政府部门的权威性也会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