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一笔私人股本交易。在经历了57年前那场着名的淮海战役之后,徐州,这座保守而沉默的城市再次因为凯雷与徐工的交易而成为西方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三一的突然参与,使这场交易变得更加复杂……>>评论 |
|
凯雷收购徐工:外资收购新标杆 |
2005年10月25日,国际著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美国凯雷集团的创始人以及合伙人之一戴维鲁宾斯坦出现在南京。
这里,一场众所瞩目的签约仪式正在举行——凯雷将以3.75亿美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的股权。这是国际投资基金收购中国大型国企绝对控股权的第一例。>>评论 |
|
|
■
收购方:“总统俱乐部”凯雷集团
|
被国际投资界称作“总统俱乐部”的凯雷集团,投资者主要包括富有的个人、家族以及机构投资者。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前首相梅杰、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人先后在其中挂职,拥有深厚的政治资源,管理的资产超过3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 >> 全文 >>评论 |
■
被收购方:行业巨头徐工 |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徐工集团是江苏省政府委托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归徐州市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徐工集团的营业收入在2001年时为63.09亿元,2003年达到154.4亿元。即使在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徐工集团2004年的营业收入还是达到了170亿元,位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百亿大集团之首。徐工机械正是其最核心的企业。>> 全文 >>评论 |
■ 收购历程 |
2002年
改制——以徐工机械为平台启动改制计划
为获得企业发展资金,解决员工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将股权分散化、国际化,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徐工集团02年就开始启动改制计划。通过一系列安排,确定了以徐工机械作为集团改制的平台,并在理顺股权关系,人员安置方面做好铺垫。>> 全文 >>评论
2004年 选秀——凯雷入围
徐工集团对潜在的投资者进行了第一轮淘汰,同时公布了六家入围者: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华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美国国际投资集团、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凯雷亚洲投资公司和花期亚太企业投资管理公司。>> 全文 >>评论
2005年 敲定——战略投资者确定为凯雷
2005年9月1日,徐工科技发布公告,称仍在与三家投资者进行最后的谈判。但实际上,凯雷已于5月左右悄然获得了细节谈判优先权,徐工集团已于7月间完成了部分人员的定员定岗定责的"三定"工作,只待在9月中旬召开职工大会对改制方案表决。>> 全文 >>评论
2006年 胶着——等待商务部最后批准
目前,交易双方正在等待有关审批的最后一个环节——商务部的批复。自2006年初上报该项目后,商务部先后提出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要求交易方做出解释,审批至今悬而未决。>> 全文 >>评论
2006年 毒丸——防敌意收购抛出毒丸
为应对凯雷退出后出现同业竞争对手敌意收购,凯雷徐工月前已向中国商务部提交了“毒丸计划”。 >> 全文 >>评论 |
|
|
第一次吃螃蟹 |
“这个案例中有太多的第一次吃螃蟹。”,“交易毫无疑问有很多创新……是为外国投资者的铺路之举。”
除了控股权的获得,凯雷徐工收购案的最大突破亦体现在由此触发的要约收购上。在收购中,凯雷徐工得以打破常规,即在股权转让及要约收购获批后才能锁定价格,改为在触及强制性要约收购条件之前,便做出“自愿要约”并锁定要约价格。>> 全文 >>评论 |
行业忧患
|
徐工被凯雷收购,不啻于一场行业地震。原本以卡特彼勒和沃尔沃为代表的外资巨头、徐工为首的大型国企以及三一重工等新兴民企“三分天下”的行业格局,从此成为外资的“一股独大”。
有评论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沦陷了。”>> 全文 >>评论 |
海外收购基金将掀盛宴
|
“凯雷看中的是徐工在整个行业的领导地位,他们完成的是一次产业投资。”>> 全文 >>评论
业内人士称,凯雷对徐工的期望是三四年后获得一倍的投资回报。如果届时这一预期顺利实现,当前的汹涌而来的海外收购基金大潮,将成为另一场盛宴的开始。>> 全文 >>>评论 |
|
|
|
三一集团4亿美元叫买徐工 |
三一集团创始于1989年,主营工程机械,公司2005年实现销售额58亿元,集团净资产33亿元。集团下辖三一重工等七家子公司,并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 凯雷投资收购徐工科(000425)至今未获管理层批复,而三一集团则在此时杀出搅局。
2006年6月12日,三一重工(600031)执行总裁向文波表示,三一集团有意出资4亿美元收购徐工科技,并且已经在制定相应计划。>>评论 |
|
|
■
向文波:徐工并购:一个美丽的谎言! |
6月8日下午,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其博客上发文,再次提出徐工被外资收购不是简单的产权交易问题,而是工程机械这一战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之争。事实上,早在徐工计划改制之初,三一重工便曾表示出强烈的兴趣。>>评论 |
■ 谎言之一:“曲线救国” |
向文波表示,“实在看不懂是如何“曲线救国”的!凯雷作为一个私募基金,既无行业管理经验,也无工程机械技术,更无市场网络,除了2.55亿美元之外,能给徐工的帮助在哪里?”>>博客 |
■ 谎言之二:“国企产权交易新标杆” |
凯雷收购价格在净资产的基础之上溢价70%,被炒作成“国企产权交易的新标杆”,说是卖了个“好”价钱!请问:中国有多少个徐工可卖?徐工只值20亿,中国装备业值多少钱?中国值多少钱?>>博客 |
■ 谎言之三:“毒丸计划” |
“毒丸计划”不知道毒的是谁,徐工是被毒过一次了,与卡特在挖掘机上的项目,吃亏还少呀?中外合作,中国被毒的企业还少吗?可惜徐工某些人乐此不疲!
其实,凯雷收购徐工,资本运作的艺术家们都知道利益有多大,这也是凯雷痛快接受“毒丸计划”的真正原因,背后是被严重低估的徐工价值!>>博客 |
|
|
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 |
凯雷20亿人民币收购徐工集团82%的股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业界震惊!
因为徐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是共和国工程机械行业几十年的成就!徐工身上包含了中国工程机械几代人的心血!
徐工被外资收购不是简单的产权交易问题,而是工程机械这一战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之争!
三一这样做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因为,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发展产业,而战略发展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是国家主权!作为行业的一分子,我们不希望国家主权受到伤害!因为,这是一种耻辱! >>博客 |
|
凯雷并购徐工引反思
|
资本市场本土化向国际化转轨已被提上监管部门的日程。“证监会2006年工作重点”中,“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赫然在列。但随后出现的凯雷并购徐工事件,却令人开始反思国内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是否迈得过快。>>全文 |
|
|
支持 |
反对 |
■ 王忠明:不必过于敏感过于政治化 |
■ 李德水: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 |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中国企业的并购序幕刚拉开,中国企业一面要有国家的安全意识,也不必过于敏感和过于政治化,只要履行了商业规则,并购行为是认可的。>>评论 |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称,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防止出现财富创造出来后,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却不完全属于当地政府和人民。>>评论 |
■ 叶檀:凭什么质疑凯雷收购徐工 |
■ 刘梦熊:资本市场国际化不能过急 |
所谓资本盛宴未免夸张,因为除了财务顾问风险稍小之外,其他投资者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什么时候凯雷能够像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一样从蒙牛功成身退、大发利市,到那时才说盛宴不迟。>>评论 |
香港京华山一国际投资公司首席顾问刘梦熊认为,“资本市场国际化是趋势,但不能过急。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自身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就推行国际化,可能给外资可乘之机,后患无穷”。>>评论 |
■ 马宇:外资并购妖魔化不可取 |
■ 汪康懋:监管部门应提高警惕 |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认为,专家和官员就外资并购话题进行评说时,更多的是提及行业或企业的名字,并没有提到基本的行业数据,尤其是对判断是否垄断最为重要的市场结构数据。>>评论 |
华东政法学院名誉院长汪康懋认为,对于外资并购,监管部门应提高警惕,这既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就业和税收等问题,外资并购在业内的龙头企业,应该要求外资不能获得控制权。>>评论 |
■ 王冉:要反垄断而不是反并购 |
■ 国世平: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会很大 |
易凯投资公司CEO王冉认为,真正应该反对的不是外资控股,而是垄断,无论是外资垄断还是内资垄断。不能只是针对跨国公司,而是要从制度上系统地反对所有“垄断性并购”。>>评论 |
深圳大学金融系主任国世平教授认为,外资看上的工程机械、钢铁行业的企业,都是有高技术含量的,政府对这些行业的企业应该保护。现在外资采用了地毯式的收购方式,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会很大。>>评论 |
■ 新浪网友热评 |
新浪网友 IP: 218.80.68.*
我真的看不出王建宙收购凤凰卫视案就是默多克的耻辱,徐工被凯雷收购是我们的耻辱!资本就是资本,市场就是 市场。我们只要注意这其间的合法性就可以了,不能乱扣帽子,乱诬陷别人。
新浪网友
工程机械
因为三一收购徐工后,徐工管理层怕下岗.因为不管国际还是国内同行业公司收购都会造成被收购企业管理层下岗如乐百氏和联想收购IBM。
新浪网友 IP:
221.13.186.*
(综观发展中国家的发达,无不是以国际资本为依托的。我们自己的儿子是败家,就不能抱养他人吗。国之主权是 税 收之主权,谁交税最多,谁贡献最大。)此话是白痴说的话,没自主的工业,能发展起来的国家,很少很少呀 !!!!!!!!!!
|
|
|
新挑战需要新智慧 |
“不能一卖了之,也不能一卡甚至一关了之,”3月20日,一位长期从事国企改制工作的官员感情复杂说,“不打开门,国内企业不见风雨不见世面长大不了,但门开得太大,一冲就垮,以后成长的基础也没了。”
保护与开放之间的分寸拿捏,这是对中国管理智慧的新挑战。>>全文 |
三一叫板凯雷小调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