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文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有股减持和由此引发的非流通股可流通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争议最大的问题,也是给市场带来巨大波动的问题,至今仍困惑着中国资本市场,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当前最不稳定的因素。由于问题悬而未决,2002年人们仍然对此十分敏感。可以说,它不仅决定2002年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前途。
从监管部门制定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来说,已经三起三落,每一个方案和阶段性成果出台,其结果并不像政策制定者预期的那样,而是给市场带来恐慌和大盘的下跌,以至于相当多的人认为不管制定什么样的国有股减持方案都是利空,对此悲观怀疑。
认真分析,这个问题出现如此多的反复,其实是正常的,国有股的减持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市场股票买卖,给投资人带来风险或收益的简单现象,所带来的也不简单是市场的风险,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革命。其革命意义有二:
首先,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上,资本市场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主战场,就我国的资本市场来说,由国有股减持引发的非流通股可流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关键,能否将我国资本市场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股份顺利实现可流通,将是中国入世后向成熟规范的市场经济转型的最重要标志;
其次,国有股减持模式和定价方式不同,将引起市场不同的大幅波动,这一过程将直接带来资本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财富的再分配,这一过程也是中国所有制改革通过资本市场反映的标志,因此是一场产权革命。
目前我们已经从把国家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特殊股份搞特殊化的单一减持,并按市价要求市场投资人接受转化到解决非流通股可流通上来,将国有股减持纳入非流通股可流通的大思路中,意味着将资本市场的规范化、统一性放在首位,标志着对单一为社保基金筹措资金的国有股减持思路的突破。
同时,非流通股和可流通股是两种不同的股份类别,也已被人们认同。这是低价的非流通股与高价的可流通股在并轨时,必须要对利益受到影响的流通股东给予充分补偿的前提和依据。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制定非流通股可流通的模式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市场、保护中小投资人的权益。
证监会通过“自下而上、广泛征集”的方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征集了4000多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为七类16式,下一步应尽快缩小范围、突出重点,力争形成三五个具体方案。
我个人认为,具体方案应主要从股权调整类和以净资产价格为轴心,向流通股股东配售类两大模式中产生。在股权调整类方案中,股份回购模式、缩、扩股模式都是值得重点探讨的,而净资产权数定价作为定价的一种方式,完全可以和不同的模式进行对接,如果我们把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转化到非流通股可流通,那么要消化短期内出现的两种股份性质统一所带来的巨大和迅速的市场扩容,只有采用股权调整类方案为上策,在这一选择上,如果价格合理,非流通股份的可流通转换不仅不会导致持有人抛售,而且可能还会增持,如持有10000万股股价为10元的股票和持有40000万股股价为2.5元的股票,不仅持有者的利益没有受损,甚至可能倾向于选择后者,这样,就化解了迅速巨大扩容的风险于持有人的并不想抛售的结果之中。所谓国家股、法人股两只大“老虎”就不会从“笼”中跑出来。就像当年人们恐惧储蓄是“笼中虎”一样,如果收入预期合理,人们就不愿挤兑。因此,“笼中虎”就仅是一种理论假设。
最后,要强调的是,最终的选择方案不可能是唯一的,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应把监管部门行政一刀切的模式改变为由1000多家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散在三五种不同模式中自愿选择,最终由于两种股份类别、性质的不同,还要在非流通股股份获得流通身份时,取得流通股股东的认知。(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公司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