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恒
近期,有关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传言四起,虽然日前中国证监会对此正式作出了澄清,但市场恐慌气氛仍然浓厚。
其实谣言的“策源地”,往往就是有问题存在的地方。2001年下半年以来大盘调整, 几乎所有利空传言都跟国有股减持扯上关系,由于透明度不高,市场总觉得这个问题扑朔迷离,因此,消除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公开化。
国有股流通,当然无可非议,这是我国证券市场能否真正得到规范发展的大问题。证券市场许多诟病的深层次根源之一,就是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股权分割,但历史的问题,需要历史地解决,过于拖延与急功近利都是不足取的。当前最重要的是,管理层应该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应能够保证多方共赢,能够为市场所接受,既能顾及当前市场的稳定,又能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整个市场的稳定与长远发展,必须实事求是,慎重决策。
首先,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立足长远,需要有新思路、新智慧。长远来看,减持还事关我国经济尤其是市场微观主体的健康发展。比如证券市场本身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大股东行为的规范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良好机制的建立问题等等,应该在国有股减持时作出综合考虑。管理层如果能够做到趋利避害,则可大大促进解决许多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疾患。如针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相当一批国企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今后的减持中,大股东(国有股)可否考虑从减持的股权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内部激励之用?员工持股也好,作为奖励的期股期权也好,总可以在形式上作出尝试。
其次,还有一个认识误区需要转变,就是在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上,认为只有按市价减持,才能保证国有股不贬值。其实所谓市场价格,是随着市场形势及投资者预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一味坚持市价减持,而不顾市场反应,那么,真出现股价遭市场抛弃跌破净值的局面,岂不是还不如按净值减持划算?长远一点考虑,二级市场失去了活力,至少会延迟国有股权改造的时间表。只有市场赢,才有国家赢。而作为国有股权行使人的政府,首先不仅是大股东,更主要的还是社会管理者,可利用的手段很多,行政的、税收的、舆论的、司法的,而国有股减持定价其实并不是利益保障的决定性的一个方面。当然,富国还是为民,但民损也绝对不利于富国。
资料:张卫星:非流通股的全流通解决方案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