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业板海选大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2:0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丘慧慧

  3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与几个月前流传到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协)秘书长黄云手中的一份“民间版”《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只有细微的差距:

  按照意见稿对备受关注的创业板“门槛”问题的界定,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满足“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的必备前提下,历年收益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A,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B,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并保持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与“意见稿”相比,“民间版”的出入仅在于B条件的数额差距,前者约定“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而民间版本的要求为“300万”。

  标准上的细微差别,并没有影响深圳高新协新近出炉一份《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资源(创业板)调查》的权威性,该调查根据此前创业板门槛民间版A、B两条件的界定,厘选出了符合条件的276家企业。

  “考虑到我们采用的是2006年的经济数据,2007年企业收益普遍增长,所以基本上B条件标准差距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黄云说,“我们对企业净资产作的统计没有将企业的无形资产计入考虑,并且统计中剔除了已经上市的企业和上市意愿不强的外资独资企业。”他同时认为,相比深圳市政府此前公布的约有“2000家”候选创业板公司的笼统数据,“276”挤掉了相对不实的水分。

  与此同时,创业板的胎动像一剂春药催生了全国各地政府挖掘本土上市资源的热情,不仅有天然优势的浙江投注了相当多的精力,海南、山东、河南等地亦明显不甘人后,一场围绕创业板的选秀全面拉开。

  “上市资源”军备竞赛

  据深圳高新协介绍,此份《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资源(创业板)调查》是受深圳市科技局所托组织的专题调研。据了解,此前的一年时间里,各种粗糙的数据影响了深圳市政府培育上市资源的明确性:

  最早的,也被引用得最多的一个数据即市贸易工业局披露的“2000家”。“这个数据实际上只是简单地按照企业的销售额和净资产规模做的初步统计。”深圳市科技局人士分析说,这些单一的数字很难反映出创业板的几个核心问题:

  首先,2000家企业中哪些企业有真实的上市意愿?——“一般外资企业基本没有上市的意愿,这个可以剔除掉。”上述人士说。

  其次,如何分辨并剔除那些有规模但欠成长性的企业?创业型公司的标志之一就是高技术、高增长,“规模达到了并不能说明它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性”。该人士说,除了考虑经济数据之外,还要把以上两条纳入,才能真实判断出各地上市资源的“含金量。”

  于是,深圳市高新协另起炉灶,针对科技型创新企业进行了一轮新的选秀。

  但显然,在上市热情的作用下,更多的地方选秀草草出炉,尤其是在创业企业较为密集的三地——浙江、深圳、中关村,最近几日均由其金融办、证监会以及贸工局等官方部门高调主导下,纷纷亮剑:

  浙江省证监局局长王宝桐在“温州论坛”上称,浙江有108家企业符合条件准备上市,并透露了浙江的“野心”:一方面,浙江省证监局计划上报20-30家浙江企业,作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其次,未来“浙江帮”欲在创业板中占到1/3席位。他同时还强调了,浙商聚集的温州,“能在5月前完成上市所需各项准备”。

  而中关村科技园区也在其公开数据中介绍:根据2007年底的数据,中关村2007年底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大约有500家左右,过亿元的有上千家。按照目前创业板“意见稿”设定的门槛,中关村符合标准的创业企业将有1000多家,其中至少有300家企业可以作为创业板的重点企业来培育。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局长王学为近日亦修正了深圳市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有“1100家左右”。

  “这些数据之间没有可比性。”黄云说,以深圳市而论,1100家与276家其实是不同部门得出的不同结果:贸易工业局的统计没有行业限制,相对注重单纯的净资产和销售数据;而科技局的统计则倾向科技型行业,所选取的企业样本必然首先满足一个条件:企业产品在国家颁布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也就是企业所处行业必然是附加值相对高的高科技领域——“这比较符合创业板的特点。”

  深圳高新协的调查结果显示: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276家企业,相对呈现比较良好的基本面:一方面“硬件”均值远大于意见稿的要求——平均年销售额1.44亿元,平均净资产8219万元,企业平均存续时间8.22年;另一方面,行业分布也较为理想,从事电子信息业的占53.62%,新能源占19.20%,机电占11.96%,医药行业占7.81%,环保行业点6.16%,其它行业只有1.45%。黄云认为,满足A条件的有209家,满足B条件的有123家,而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的则有约60家——“你可以理解为,最优质的企业有60家,因为他们既有了规模,还有成长性,这是PE最感兴趣的。”

  深交所一位曾到各地巡回调研“上市资源”的人士评价,深圳市科技局近期这份统计“权威性会高一些,其它地方不是不可以统计出来,是本身资源基础不如深圳理想”。他说,全国优质的公司储备首选广东、浙江两地,“浙江、广东的民营企业相对比例高,质量好,而深圳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相对数量又要多一些”,他认为,相比而言,中关村的“1000家”上市资源统计可信度较低,“可能包含了不少流通领域的公司,成长性不会太好”。

  而无论如何,“创业板肯定是一下子容不下几千家企业的,”该人士笑称,“目前中国主板与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也不过是1500多家。”而显然,胎动中的创业板大有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之势。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