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点评:不独做H股生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11:42 中国经营报

  香港特区政府刚公布的2008/09年度财政预算案,被形容为大派红包,一掷千亿(港元,下同),还富于民,其实相当审慎保守:预算案谈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篇章,被指为缺乏重心,忽视战略,其实精于计算,有攻有守,一边高举与纽约、伦敦同步的旗帜,一边低调处理与内地的磨合。总的来说,这是一份政治计算相当高明的预算案,既积极响应了特区市民的诉求,也体贴照顾了中央政府的顾虑。

  香港特区在2007-2008年度估计可录得1156亿元的综合盈余,为原预测的4.5倍,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盈余,香港市民很自然要求政府与社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香港新任财政司长曾俊华通过退税减税和增加公共开支,派钱回馈市民,是无可避免的选择。

  然而,曾俊华选择的派钱策略,几乎全部是一次性安排,尽量避免增加经常性开支或削减经常性收入。最明显的例子是立法会政党强烈要求增加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无须审查财富)至每月1000元,曾俊华宁愿一次性向所有领取高龄津贴的长者发放3000元,也不同意每月增加300元,以免这笔支出随着人口老化成为政府难以负荷的重担。

  更重要的是派钱的时间,政府建议的惠民措施,绝大部分是在未来一年陆续实现的,并非实时寄发支票。假如2008-2009年度香港经济表现持续良好,收支符合预期,此预算案的千亿元还富社会大计,只不过令政府录得轻微的75亿元综合赤字,对接近5000亿元的储备毫无影响。假如经济走下坡,政府也可以设法调控收支,为未来开源节流,减少巨额储备被侵蚀。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特区政府认识到,现在的财政丰收,基础其实极为脆弱,约三分之一来自土地出让收益和物业印花税,一旦楼市泡沫破灭逆势南行,政府有三分之一的收入可能突然蒸发。特区政府曾经尝试推动销售税(正式名称为商品及服务税),以扩阔税基,减少对土地收入的倚赖,但市民普遍不接受。特区政府唯有另打算盘,透过推高财政储备来增加每年储备的投资收入,这笔收入2007-2008年度为218亿元,到2012-2013年度估计将大幅增至472亿元。换言之,特区政府是以推高资产总值和投资收益来弥补经常性收入的不稳定。

  在阐述香港经济发展战略上,曾俊华的预算案同样“表里不一”。表面上,他泛泛而谈,从推动旅游到促进物流,从加强金融贸易到鼓励创意产业,好像没有重心。但其实谁都知道香港最强的就是金融,发展最快的也是金融。最明显的是香港回归后受惠于大量中资企业来港上市,交易所排名跻身全球三甲(按集资额计算)。但曾俊华在预算案中只轻描淡写地说:“现时内地的金融业发展及改革一日千里,本港与内地在金融领域有极大的合作空间。”

  为什么曾俊华只字不提香港近月与内地在金融合作上的波折,例如港股直通车被叫停,重开迟迟无期?为什么不具体一点谈香港希望在哪方面和内地加强金融合作?笔者认为,这片空白是故意留下的。并非这个问题不重要,恰恰是因为太重要,而香港官员明白少说多做甚至只做不说的道理。但低调不等于不争取,只是私下而非公开。

  曾俊华为香港选择的定位和目标,用一个新创的英文词便可概括:“Nylonkong”,中文是“纽伦港”,是《时代》周刊提出来的,意思是纽约、伦敦和香港是全球化三大成功典范,这三个城市处于不同时区和地域,但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联系连成一体,令金融和商贸活动可以24小时不停运行,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商贸网络。言下之意,只要香港像纽约、伦敦那样与时并进,保持高度开放和国际化,便不用担心内地城市的竞争。

  因此,在避谈与内地金融合作的实质事务的同时,曾俊华在预算案中谈了到中东开拓伊斯兰金融,到印度和越南发掘新兴市场潜力等一系列行动,给内地的信息相当清楚:香港将要走多元化国际化的路,不会一味只做H股上市生意。

  作者为《明报》主笔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