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紧缩政策出台反响各异 会否再加息引发猜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央行昨天宣布自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有关专家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央行此举是要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对已出现过热苗头的我国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至于此举能否有效完成调控目标,以及我国是否已进入加息周期等问题,则引起各方关注。

  □本报记者 禹刚 唐昆

  实习生 但有为

  央行的紧缩政策在市场的反复猜测下如期出台。

  昨日央行发布通知,从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但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一季度GDP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7%、货币(M2)增长18.8%、信贷增长14.7%,外贸顺差达到233亿美元……一系列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奔跑,经济过热的势头隐隐呈现,央行于是出手开始拉紧缰绳。

  调控方式更加市场化

  市场此前对央行的紧缩政策有不同预测,其中包括上调准备金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加息等多种选择,对于为何最终选择了加息,高盛的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和申银万国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都表示,“这次采取的手段更加市场化。”

  李慧勇认为,当前由于银行资本充足率在提高,银行本身有放贷的压力和动力,也有合理性,而央行此次通过提高利差、提高资金成本可以有效达到调控目标。

  此外,如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市场利率,不但导致债券利率的下降,而且与汇率政策相背离,“市场利率上升后,容易导致热钱的大量流入,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则认为,利率是货币市场最基本的价格,“对于货币市场出现的问题,调整利率也就最有效。”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最应该调的确实应该是利率,因为它持续的效果比较久”,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分析认为。

  他强调,相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说,上调利率有三大好处:一是从需求角度来看,有助于抑制投资;二是对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行业来说控制比较有效,特别是对于房地产业,从供应角度的控制转向需求角度;三是扩大了利差,增加了银行的盈利,对银行上市前景的看好有好处。

  能否有效完成调控目标

  对于此次贷款利率上调能否有效达到调控目标,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彭兴韵表示,之所以一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调整的幅度一样,是为了不改变收益曲线的结构,使收益曲线平行拉升,不给市场造成我国经济长期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预期。

  李慧勇则表示,加息的措施优点是能控制贷款和资金总量,而且能对投资回报率低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淘汰,达到“扶优限劣”的目的。但他也强调,这一措施要求整个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传导,由于中国企业对利率调整的敏感度不大,因此还需更多的调控手段加以配合。

  标准普尔分析师周彬则表示,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后,信贷的增长不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因为利率本身不会阻止贷款人的贷款行为。”

  是否进入加息周期

  长期以来,中国资产价格过低一直外界所批评,在全球几个大经济体纷纷进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中国的利率走势受到关注。

  对于中国是否会进入加息周期,易宪容认为要取决于市场的反应。“如果市场反应慢,加息的节奏会快一些。”

  哈继铭则表示,如果投资过快继续下去,则应该进一步的加息。央行有必要像美联储一样,给市场一种明确的信号,“如果投资继续增长就肯定要加息”。

  彭兴韵则相对保守,他认为是否进入加息周期还要看下一步物价和投资的走势,“可能3个月以后才能得出结论。”

  李慧勇也认为:“央行的政策将会有2至3个月的观察期,也就是说,上半年暂时不会有更多的货币政策出台”。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变动一览

  日期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1996-5-19.1813.14

  1996-8-237.4710.08

  1997-10-235.678.64

  1998-3-255.227.92

  1998-7-14.776.93

  1998-12-73.786.39

  1999-6-102.255.85

  2002-2-211.985.31

  2004-10-292.255.58

  2006-4-272.255.85

  麻妍燚 整理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是否会影响您的买房计划?

不会
不好说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后,影响最大的是:
抑制房价上涨
股市出现波动
企业成本大增
居民消费萎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