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南方证券正式退出股市舞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9:50 上海青年报

  昨天,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投证券”)在深圳宣布成立,据悉,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曾在市场上风云一时的南方证券,也因中投证券的开业而正式退出市场舞台。耐人寻味的是,在近来市道疲弱的背景下,原南方证券重仓股哈飞股份、哈药集团却“逆风飞扬”。

  作为最早暴露问题的一线券商南方证券重组,被“安排”在最后“粉墨登场”,这本
身就是一件令各方极为关心的事。此前,一线券商银河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夏证券的重组,虽然手法各不相同,但一线券商的重组已告一个段落。

  (记者 谢潞锦)

  “接盘者”的实力

  “总算告一个段落了。”昨天,一位在

南方证券下属营业部投资多年的老股民如此感叹道。根据他的回忆,此前的南方证券在市场可谓风光之极,这家券商所持有的品种,大多能够在市场上走出长牛多年,如上海机场、哈药集团等等。而某机构人士感叹道,南方证券的投行力量十分强大,经过南方证券“之手”发行的
股票
,一般都能在上市后有所表现,其投资价值被充分挖掘,比如凌钢股份等。

  可以发现,作为“接盘”南方证券的中投证券的母公司,中国建银一出手,便彰显其不凡背景。对于那些存在着明显“窟窿”的券商,其重组基本由中国建银承揽,除了南方证券外,华夏证券以及北京证券,其重组的背后,也有着建银的身影。

  中投证券是中国建银单独出资15亿元设立的。在15亿元注册资本中,有3.1413亿元原则上用于竞拍购买南方证券的相关证券类资产,其余出资为人民币现金。而中国建银目前注册资本为206.9225亿元,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投资性公司和处置金融资产的公司。作为中央汇金的子公司,中国建银持有建行10.653%的股份。

  “建银模式”的本意

  事实上,中国建银出手解困的“问题券商”,往往是那些在公司自营等方面出现技术性问题的券商。因此,在中国建银“接盘”过程中,被重组方的证券类资产极为引人关心。此前有报道称,中国建银将要承担起南方证券对机构投资者的债务,这笔债务的金额在扣除南方证券所持有股票的价值后约为80亿元左右,而南方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窟窿”则通过中央银行提供的78亿元再贷款来弥补。

  无独有偶,在华夏证券重组过程中,作为重组方,中信证券与中国建银其实是将华夏的证券业务与非证券业务分开进行处置的,即新设立的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受让华夏证券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并按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标准经营;而华夏证券非证券类资产,则通过另一家新设立的公司,以

资产管理公司的标准经营。可见,证券类业务及资产,与非证券类资产及业务“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和消除经营风险,这也是“建银模式”的本意。

  “老字号”的警示

  随着万国、君安、中经开、南方等业内“老字号”一一退出市场,国内证券业的前景也变得更加令人关心。某业内人士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来,券商行业出现行业性整体滑坡,不仅与长达数年的大势调整有关,而且是与整个行业缺乏流动性有着密切关联。因此,解救行业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重组券商,以使后者的“资金链”不发生问题。

  目前,汇金公司和中国建银、创新券商如中信证券,还有实力庞大的外资军团形成了证券公司大洗牌的三股势力。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在未来,单纯以某种形式的注资可能只是少数,内地很多券商的问题并不是靠一家机构就能完全解决的。面对某些问题复杂的券商重组,需要的很可能是这三股势力拧成一股绳,互有交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大势转折之势初露曙光之际,随着南方、华夏、银河等一线券商顺利重组,决定整个券商行业的步伐将更为坚实,而行业体质也因为潜在的“地雷”被一一化解,变得更加令人期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