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改写中国富豪榜 启动试点搅活一级半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5:39 信息时报 | |||||||||
时报讯 据《财经时报》报道就在启动股权分置试点消息传出的同时,各地全流通方案的设计者和推动者正采取不同方式加紧进行着实际操作上的推介活动。除此之外,证券市场的其它参与者也都寄望在这个过程中分得一杯羹。利益各方蠢蠢欲动,甚至一级半市场也由此升温。 分析人士称,全流通将为资本运作高手创造巨大空间,类似黄光裕的资本运作和盛大
“全流通”商机20亿? 从最初的市场恐惧到“共识”的达成乃至“启动试点”消息的落地,各界对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进入新一轮博弈。 据了解,此前在全流通方案设计的讨论中,包括政府、机构和个人提出的设计方案多达几千种。其中不乏经过长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模拟演练后的成果。 “股民代言人”张卫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理论研究的头三年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商机,是后来有人提醒才注意到全流通方案设计是个巨大的市场。 有媒体报道,上海荣正咨询的董事长郑培敏表示,经过他们的测算,这个市场有20亿元甚至更大的规模。但张卫星表示,对市场规模他曾有过测算,并没有这么乐观。 最优方案仍在博弈阶段 为了防止“一刀切”,管理层的指导思想从“统一规则、集中决策”逐渐过渡到“统一规则、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相结合”,这意味着管理层只会出台原则性方案,而细节性方案则由上市公司提交。因此,“零头”累积起来也将是一块很大的蛋糕,这取决于谁的方案被最先采纳。 “如果承认A股流通股含权这一基础、承认市场化的基本原则,那么,最早推出的方案,就可以说是现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因此,包括方案设计者在内的各方的利益博弈亦进入最后阶段。 启动试点搅活一级半 事实上,除了全流通方案的设计者,各方早已有所动作,坐等试点启动乃至全流通后的获利机会。早在2002年6月,国有股在二级市场减持被叫停后,就已有100多家私营企业和几十家上市公司的经营者阶层加速以托管和MBO的形式受让非流通的国家股。其中包括:非流通股加速向外商转让;非流通股以MBO的方式被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买走;私营企业以托管的方式受让国家股;自然人受让非流通的国家股。 万国测评的董事长张长虹经过分析后发现,在非流通股的交易过程中,通过拍卖或MBO方式形成的价格一般低于每股净资产,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形成的价格略高于净资产,总体上非流通股的价值大约与每股净资产基本一致。 因此,现实中,相信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也愿意给流通股股东补偿,用股权置换流通权。因为,补偿后非流通股股东手中的剩余股权,有客观的套利空间,这足以弥补因为给流通股股东补偿而进行股权调整后的股数减少的价值损失。 就在股权分置试点启动迫近之时,产权交易市场和一级半市场也开始出现萌动。据悉,一些地方非上市的股权交易呈现升温交易放大迹象。激进型投资者已经开始看好全流通试点带来的一级半市场机会。 据报道,日前,一些非法证券中介又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上海一些所谓投资咨询公司自称有渠道买到拟上市股,以“原始股”概念吸引投资者;在股权转让价格上做文章,最后拟上市公司不予承认,拒绝办理过户手续,投资者拿到的近乎是一堆废纸。 网易的丁磊、搜弧的张朝阳等无不是因为公司上市、股价上涨而入选富豪榜。Google公司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因为上市成为了《福布斯》美国富豪排行榜上的新贵。年仅30岁的谢尔盖·布林也因此成为富豪榜中最年轻的富豪。但这些富豪产生的前提是全流通的证券市场。因此,中国证券市场实现全流通后,福布斯等发布的富豪榜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出现更多新的面孔。 股权分置,不仅使流通股股东高价进入股市,而且也导致了2/3的非流通股份不能流通,使非流通股股东无法通过股份买卖进行资本经营。实现全流通后,股市将为资本运作高手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收购兼并会主要在二级市场进行,中国证券市场的资本运作将风起云涌。 去年风光无限的国美电器的创始人黄光裕正是因为资本运作成为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的霸主。2004年6月,国美电器以88亿元借壳中国鹏润集团在香港上市,两次套现共计25.69亿港元。实现全流通后的中国股市,类似黄光裕的神话以及盛大收购新浪的故事将不断上演。 如果实现全流通,非流通股东是否就会放弃控股地位,全部进行套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对于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控股地位本身就具有一定价值。控股股东如要保持控股地位,必然会持有一定相应数量的股份不会轻易卖出。 相关报道 三年熊市投资者损失超一万亿 时报讯 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在就股市八大敏感问题答记者问时,作出“股权分置已基本具备启动试点条件”的表态,并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次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信息:《证券法》的修改应“突出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国证券报》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出现亏损的投资者比例高达八成,仅有5%的投资者稍有盈利。 另有统计显示,从2001年6月股市出现历史性高点到2004年9月,内地股市流通市值缩水7100亿元,加上其间上市公司融资2726亿元,投资者为国家上缴的印花税478亿元,支付交易佣金等其他成本约500亿元。这些数字相加,再减去上市公司现金分红391亿元,投资者的净损失超过1万亿元。 近日股指走势表明了市场的态度:试点方案是否真的能实现管理层“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承诺,实施过程中是否能避免“内幕交易”,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投资者新的伤害,仍是投资者普遍关心并担忧的问题。 如许多证券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那样,在股权分置问题上,出台让市场各方都满意的方案难度很大。在最终的试点方案出台之前,很难确定在这场博弈中谁是真正的赢家。但是,如果管理层能将利益的砝码更多地加在普通投资者这一边,那么这个令人期待的方案或许会让国家、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民都成为最后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