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行情划上句号 中国股市为何重新走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4:53 中国经济时报 | ||||||||||||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股市的讲话,给投资者带来了信心。但近日沪深股市的表现,似乎随着“两会”结束也给2月以来的反弹行情划上了句号。股市为何会重新走低呢? 文章指出,较之2004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高的基本面支撑,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增幅将放缓,并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近日引起关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就是一个很大的负面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压缩利润空间,很难通过产品价格上涨来“消化”。尤其是汽车行业,本身还面临入世五年保护期将结束的不利因素,2005年利润好坏将难以预料。祸不单行的是,本来被看作好事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也给市场带来新的“麻烦”。 据市场人士分析,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首先加大了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压力,而带动大盘下跌的正是一些基金重仓股;其次,保险资金更希望在低位获取廉价筹码,因此大盘的下跌也是保险公司乐意看到的,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第一单与当年QFII入市一样,在大盘形成快速冲高后反而出现连绵下跌。有基金人士透露,一家保险公司同时赎回了超过10亿元的基金份额,涉及10来家基金公司,多家公司被赎回额度过亿元。为此,证监会日前紧急调查基金赎回状况。 文章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开闸”,并非市场最初所期望的引来一批新资金,而是保险资金需要进行资产配置,给开放式基金造成赎回压力。用保险公司的话来说,各保险公司对于权益类投资的总量都有限定,既然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入市了,如果不看好某只基金的后市而更看好股市,赎回部分基金也在情理之中。 原材料价格上涨留给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开闸”后出现的市场波动,再次说明要使市场回暖并不容易。投资者信心还是十分脆弱的,稍有影响市场的“负面消息”都可能成为推动股市下跌的力量。譬如,银行上市一直是热门话题,而周三传出建行董事长张恩照被“双轨”就是一个“负面消息”。几家国有银行的“负面消息”不断,难免使投资者怀疑这样的银行能上市吗?银行上市本身就是让投资者担心资金面“失血”的消息,谁也不清楚像现在这样脆弱的市场能否担起银行上市的“重担”。(张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