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救市思路悄然生变 制度建设正在加紧补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18:36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2月22日电(记者 黄庭钧)与年前降低证券市场交易印花税等系列“救市”之策相比,眼下频频出台的同证券市场相关度较大的政策,虽然也同有“救市”之意,但细加分析可以发现,管理层的“救市”思路已悄然发生变化,此次“输血”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一次加紧“补课”。 先是保监会同证监会达成默契,打通了保险资金入市的最后技术性“瓶颈”;紧接
但专家认为,这些政策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合规资金”自由进出资本市场的多元渠道得以形成。因此,政策给证券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面的变化,而是及时确立了一套更具长远价值的规则。这对于当前仍存在不少制度缺陷的证券市场,是一次正当其时的“补课”。 “合规资金”是指国家在法规上允许直接进入股市的投资资金。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合规资金”的供给远远低于股市的融资需求。据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鸿翼博士测算,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共有1300多家上市公司,合计从市场上筹资约7672亿元。同时,投资者在交易时总共付出了约1970多亿元的印花税和相近规模的手续费,再加上维持现有股市市值和成交量所需要的存量资金,我国证券市场对“合规资金”的总需求高达1.3万亿~1.5万亿元。 但是,市场能够提供的“合规资金”,渠道十分狭窄,来源十分有限,导致“合规资金”规模严重不足,而且逐年下降。张鸿翼博士的研究显示,1999年证券业全行业注册资本仅为347亿元,居民存款流入股市的余额不足千亿元,而当时A股市场融资累计为2967亿元。近年来储蓄资金虽然一直稳定增长,但据有关机构测算,居民储蓄分流到股市的资金平均为1.26%,按2004年数据计算也就是1400亿元左右;企业的合规入市资金从2001年开始就直线下滑,以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资金为例,其资金规模在2001年达到峰值240亿元,而到2004年已不足20亿元(其中还有违规挪用项目资金);证券投资基金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壮大,净值规模尽管达到了3000亿元,但是能够直接买股票的资金约为2000亿元左右;2003年底证券业全行业注册资本为1249亿元,券商目前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之中;QFII、社保和企业年金等入市的资金规模尚小。“可见,合规资金供给与市场融资需求的缺口实在太大,十几年来帮助上千家上市公司成功进入资本市场,主要是靠非合规资金和券商挪用客户资产来支撑的。”张鸿翼说。 张鸿翼认为,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长期不平衡,问题主要不在于所谓的“过度扩容”,而在于政策配给的“合规资金”太少。由于制度原因,“合规资金”在配给上一直跟不上股市扩容的速度。这些年来,中国股市几乎形成这样一个“规律”:“合规资金”供给与融资需求的缺口越大,资金违规入市和其他违规行为就越严重。之所以如此,专家指出,在“合规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巨大的融资缺口只能由各路违规资金来填补。 这显然是一种“饮鸩止渴”行为。其结果,市场对违规资金的依赖程度越大,市场波动就越大,投机性就越强;而市场一强调规范,违规资金就暂时撤离,股市也就随之下跌。“‘合规资金’供给长期与融资需求不匹配是造成资本市场诸多问题,包括证券机构违规挪用客户资产、市场投机性强、内幕交易多等种种弊端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性根源。”张鸿翼说。 现在,管理层从制度建设入手,拾遗补缺,循序渐进地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对于中国证券市场长远发展而言,如果仅仅以具体多少资金在何时进入二级市场来估量,显然不足以涵概其深远意义。 因此,专家认为,同样是“输血救市”,如果说以往就的是“指数”,那么现在更注重的是市场规则、制度级配套政策的调整、修补和完善,救的是使之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从这个视角来分析春节后的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动向,应该对未来在制度建设上的决策乃至整个市场的发展抱以良好而积极的预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