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储棉巨亏 > 正文
 

中储棉5亿巨亏调查:国企决策失误该由谁承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 07:09 北京青年报

中储棉5亿巨亏调查:国企决策失误该由谁承担

  北京年报: 黄庭钧 杨宁 李俊义

  -2003年底到2004年初国内曾出现一股“炒棉热”

  一夜之间决定大量进口棉花,狂热“炒棉”最后被套 

    公司总经理雷香菊竟称,亏损主要是“宏观调控造成的”

  每年9月到来年8月31日,被称为一个“棉花年度”,是所有与棉花相关企业最忙碌并不乏喜悦的时节。然而,当前这个“棉花年度”却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最痛苦的时光———这家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的大型国有企业,最近不仅因进口棉花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更因棉花进口决策失误而出现巨额亏损。

  人们不禁质疑,对这种造成巨亏的国有企业,其决策失误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中储棉“炒棉热”:突然进口15万吨棉花

  由于国内主要产棉区遭遇大雨,棉花大幅减产,加上国内棉纺行业发展迅猛,需求强劲,2003年8月开始,国内棉花价格一路走高,以致国内棉花市场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出现一股“炒棉热”。

  江苏昆山一台资棉纺企业总经理回忆:2003年9月初到10月底,棉花价格从12000元/吨快速上涨到18000元/吨,甚至一个星期就涨1000元,国内不少棉麻企业都四处买棉花,并大量囤积棉花。中储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闯进市场的。2003年10月,中储棉突然决定进口15万吨棉花;随后几个月又陆续进口了10多万吨。

  “当时棉价几乎是一周一个价,连低等级SLM1-1/16(相当于国内427)棉花,有时都卖到17000元/吨。就这样还无棉可买,有价无市,作为直接用户的纺织企业很难从他们手里买到棉花。”一位棉纺企业负责人说。

  -棉花价格走低:两年内10亿元本金亏折过半

  棉花价格的非理性暴涨,积累着大量的市场风险。2004年3月份开始,国内棉花价格开始逐渐走低,国内不少参与炒作棉花的贸易企业相继被套牢,被寄予调控市场厚望的中储棉也不幸被套。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承担着国家棉花储备的战略任务。然而,业内人士目前的估计是,由于此次进口棉花被深度套牢,中储棉10亿元注册资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至少亏折了一半。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储棉此次进口的20多万吨棉花,最保守的估计,其成本也应在16000元/吨以上,这还不包括相当可观的财务费用。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储棉尚有20万吨进口棉花在手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不高于13100元/吨的价格收储,其亏损在6亿元左右。

   而根据中国棉花网公布的动态行情,1月11日,国内标准级棉花价格为11789元/吨。以这个市场化的价格来计算,中储棉亏损已近10亿元。也就是说,按现在的市场行情,中储棉10亿元注册资本已亏得所剩无几。

  -中储棉总经理:亏损主要是“宏观调控造成的”

  中储棉总经理雷香菊元旦前对记者确认了这一亏损事实。不过,她将亏损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她对记者明确表示,中储棉“本身就是一个政策性公司,没有经营指标”,公司亏损主要是“宏观调控造成的”。

  她还表示,因为中储棉管理总公司“是政策性公司,主要是调控市场的”,“我们的业务受发展改革委指导”,因此“我们每进一次棉花都要经过发展改革委同意”。

  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有关部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财政部一直反对政策性储备公司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对中储棉进口20多万吨棉花,财政部事先并不知情;发展改革委则表示,中储棉此次经营进口棉花主要是企业经营行为,其棉花储备业务由发展改革委指导,其经营性业务则不属于发展改革委指导的范围。

  -希望终于落空:企业亏损,国家不埋单

  知情人士则透露:“进口这批棉花,中储棉内部并没有经过计划、论证等科学决策过程,而是由主要负责人个人决策的。按当时的行情,进口20多万吨棉花所需资金不少于50亿元,由于是中储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行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可能全部供应资金,以致中储棉后来出现资金支付困难,部分棉花在到岸后无法提货,无端地又增加了一笔滞留费用。”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提货,有些棉花在到岸后被迫在港口滞留长达3个月时间,滞港费、滞箱费就高得惊人。

  记者了解到,中储棉进口的这批棉花一开始并非以储备为目的,而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形式申请配额并进口的。最后在多方协调下,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13100元/吨收储这批棉花。

  从中航油事件到此次中储棉巨亏,一个更为紧要的问题凸显出来:谁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承担责任?国有企业的决策失误问责制究竟该如何建立并落到实处?

    相关专题:

    中储棉巨亏   

  相关新闻>>
    中储棉10亿元巨亏事件调查

    每年9月到来年8月31日,被称为一个“棉花年度”,是所有与棉花相关企业最忙碌并不乏喜悦的时节。然而,当前这个“棉花年度”却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最痛苦的时光———这家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的大型国有企业,最近不仅因进口棉花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更因棉花进口决策失误而出现巨额亏损...[全文]
    央企巨亏谁来负责 中储棉追逐暴利被深度套牢

    当前这个“棉花年度”却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最痛苦的时光——这家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的大型国有企业,最近不仅因进口棉花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更因棉花进口决策失误而出现巨额亏损...[全文]
    中储棉巨亏10亿元 纽约棉价连续涨停助长炒作风

    中储棉的突然大量进口,还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国际棉价。据统计,仅2004年10月份328原棉价格就上涨了3650元/吨,涨幅高达26.17%。这期间,美国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从58美分/磅上涨到80多美分/磅,涨幅高达40%...[全文]
    中储棉炒棉巨亏 谁有拿国有资产去豪赌的权力

    总经理个人的一次经营决策,让肩负国家棉花储备职责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陷入困境。联想起前不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中航油巨亏事件,任何一个心存正义的公民都会因义愤而生质问:谁给了这些“老总”这么大的权力和胆量,让他们可以拿国有资产去豪赌...[全文]
    棉价将逐步走稳

    总体上国内市场棉价呈回落态势。由于今年棉花大丰收,供应情况比较乐观,压制棉价上涨,期货市场同样维持低位盘整。国际上,美国对中国棉花出口量大幅下滑,中国进口的美棉只占其进口总量的18%,美国棉花库存消费比将创下历史新高。这使得国际市场上远期看空气氛浓重...[全文]
    中储棉成中航油第二 谁对国企的巨额亏损负责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这家成立两年的大型国有企业,最近因棉花进口决策失误而出现巨额亏损。从中航油事件到此次中储棉巨亏,一个紧要的问题凸现出来:谁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承担责任?国有企业的决策失误问责制究竟该如何建立并落到实处...[全文]
    中储棉5亿巨亏调查:国企决策失误该由谁承担

    中储棉总经理雷香菊元旦前对记者确认了这一亏损事实。不过,她将亏损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她对记者明确表示,中储棉“本身就是一个政策性公司,没有经营指标”,公司亏损主要是“宏观调控造成的”...[全文]
    中储棉13日在棉花交易市场竞买5000吨储备棉

    13日中储棉公司公布的承储库仍为中储徐州库、阜阳库、九江库、武汉库和泾阳库,每库收储数量2000吨。其中泾阳库成交2000吨,徐州库成交1700吨,阜阳库成交800吨,武汉库成交500吨...[全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储棉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