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股引发2005市场第一场雪 股市遭遇三大寒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 08:46 证券时报 | |||||||||
□吴智钢 2005年的第一场雪,不仅来得更早一些,而且还来得更猛烈一些。华北、东北、西北等北部地区在元旦期间就早早地下了雪,就连地处南国的广东北部,也出现了冰挂和霜冻;广州市区的最低气温下降到接近零度。由于早些时候气象台曾经作出过“暖冬”的预告,所以,新年期间的冰雪,让人们觉得格外的冷。
国内的股市似乎也和自然界的寒流相呼应,新年开市的第一天,深沪股市就上演了大跌行情。1月4日星期二,开市伊始,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就以1260点跳空低开,并且快速跌破1259点前期低位,创出自2001年6月大盘转入调整以来的新低。周三略作反弹,周四则继续下行,周五欲振乏力,收报1244点,全周共下跌22点,跌幅并不算太大,但股指再创新低,形成破位下行之势,给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寒冷的阴影。 其实,许多投资者原来对新年后的走势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有券商的投资报告预测:2005年的走势将会呈现两头走高、中间走低的格局;也有券商认为,随着年末的过去,资金回笼结账的压力已经消失,1月份的走势将较为乐观;而广大的散户投资者,则普遍认为,新年股市开门红是吉利的象征。这也是传统的良好愿望。然而,这一切“暖冬”的预期,都被新年股市的第一根阴棒砸得粉碎,心里的寒冷,更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股市这2005年的“第一场雪”呢?许多分析师都认为,新年伊始,股市就遭遇了三大“寒流”。 寒流之一:担心“非流通股”带来的压力 2004年12月15日,上证所、深交所和结算公司颁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日前,又联合发布了《实施细则》,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转让将在1月6日起正式通过沪深交易所实施。自然人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参与非流通股的转让。 也许,让管理层和有关部门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措施的出台,使不少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深感不安。管理层和有关方面人士虽然曾就这一《规则》多次做出说明:非流通股份依法转让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市场,为了严禁场外的非法股票交易活动,而不是非流通股份的变相全流通。 但是,许多机构所作出的第一反映就是,抛了股票再说。本周基金重仓股大面积下跌,直接推低了股指,就是一种直接的市场反应。 那么,投资者对这一《规则》的担心究竟是什么呢? 一是担心A股市场边缘化。 人们担心这一规则的实施将会形成一个在A股市场、B股市场之外的非流通股市场。非流通股份一旦具备了可流通性,将削弱了以方便流通为主要特征的A股市场的地位,分流了A股市场的资金。 事实上,非流通股份一旦增强了其流通性,QFII、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以及部分机构投资者和部分的社会资金可能会放弃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转向这种价格更低、资金成本更小的交易,以低成本地控制上市公司股份,同时抢占非流通股以后实行全流通的先机。目前,已有某保险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公司已向保监会和国务院申请成立保险产业投资基金。这种产业基金可以通过买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快捷而低成本地介入上市公司。 二是担心A股价格中枢大幅下移。 按照过去的惯例,非流通股份的价格,是以其净资产值为基础而形成的;而流通股份的价格则是由市场决定的。毫无疑问,目前流通股的股价远远高于非流通股份的价格,其溢价的主要依据,就在于流通股的易于流通。而一旦非流通股份也方便于交易的话,A股流通股就失去了其溢价的依据,其价格中枢将形成向非流通股份价格靠拢的趋势。这就剥夺了目前A股流通股含权的资格。 三是担心全流通的提前到来。 随着非流通股份逐渐方便交易,随着流通股份价格向非流通股份价格的靠拢,A股全流通的到来应该说是可以预见的。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A股市场将难以承受。 寒流之二:难以承受扩容之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曾经表示,2005年将有一批中央企业计划上市融资,融资规模将有可能达到1500亿元,股市将面临扩容的严峻考验。 然而,更具体和更直接的是,新年过后,一些网站和一些地方性报纸刊登了一份即将上市融资的企业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列出了十多家企业的名称及其拟上市融资的额度。在这份名单中,仅中石油就拟发行A股100亿股,筹资额将超过300亿元。 尽管这些名单未必完全准确,但是,人们相信这不会是空穴来风。有关方面也曾经一再表示,新股上市的节奏和额度将会考虑到市场的情况。但是,人们普遍认同,去年没有完成的融资计划,将会在今年“补课”。同时,新股询价制度的建立,也使投资者预期:新股上市很快就来了。况且,昨天,就已公布了浙江天通发行4500万股新股的消息。 股市自2001年6月以来持续大幅下跌,已经使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亏损累累,去年,上证指数1300点关口屡受考验,岌岌可危,去年下半年停发新股一段时间,也未能使股市恢复元气,股指依然弱不禁风。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能否承受扩容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对新股上市的预期,也使一些对股指产生重大影响的板块屡屡下挫。例如,近日领跌于大市的石化板块,其下挫虽说有调价影响业绩的因素,但也有对中石油上市的预期。有一些基金经理认为,与其拿着目前的一些石化股,不如腾出资金换持价格更低的中石油新股。近日明显下跌的能源板块,也与市场对华电国际发行A股的预期有关。由于华电国际计划中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目前二级市场的能源股,导致了能源板块的下滑。华电国际有关部门负责人曾经表示,华电国际希望在今年1月就完成A股上市。 如果发行一个新股就导致一个板块价格下挫的话,那么,整个市场的价格结构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寒流之三:石化板块的“示范效应” 2005年初,股市的这一场“雪”,应该说,基金重仓的石化板块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该板块“坐滑梯”的示范,扩散到其他的基金重仓股,这才引发了股指的大跌。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的石化板块,可以说是“几多风雨几多愁”。其发生的三件事,不仅拖低了该板块本身的股价,而且都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一,齐鲁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的税率从优惠的15%调高到33%,导致公司业绩的下降和股价的大跌,使市场产生了“其他享受优惠税率的公司,会不会也有提高税率的风险”的联想。某著名券商就专门为这一课题发出研究报告,并且列出了200多家重点公司享受优惠税率的名单,提示投资者注意回避风险。 其二,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降低石油出厂价并且调高石脑油的价格,直接导致几家上市公司每股盈利的下降,成为石化板块本轮大跌的导火索之一。市场上的其他板块也依此“攀比”,例如,近日铜价的大跌,也成为铜都铜业(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价大跌的因素之一。 其三,对中石油上市的预期,比价效应的联想,成为石化板块近日大跌的因素之一,也使市场其他板块对本行业新股上市产生恐惧感。例如,能源等板块的下跌,就有相关的联系。 如此“攀比”何时了?市场怎能承受这百上加斤之重? 这2005年股市的第一场雪,何时才能放晴?有基金经理在谈到后市走势时认为,石化板块能够企稳回升之时,大市才能结束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