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小投资者保护还存在四大制度难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8:57 《财经》杂志 | |||||||||||||||||||||||||||||||||||||||||||||||||||||||||||||||
□ 陆磊/文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到今天,股市是否已成经济波动的“晴雨表”,依然是一个足以置疑的命题。造成此种情况,原因复杂。但制度不健全,导致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信心丧失,应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因此,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无疑是在需求面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建设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尚存在诸多难点:
一是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在短期是利益对立者,或至少不是利益共同体。而在一个短期行为盛行的市场上,长期的共同利益并不进入双方的决策函数。 在短期暴利的驱动下,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和部分上市企业没有激励把中小投资者当作同盟;而是利用其优势地位,通过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行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因此,惟一的出路必然是对机构行为实施监管约束。 二是除非能解决“有效监管监管者”的技术难题,有效监管就难落到实处。与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和更多能力影响监管机构。监管部门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也需要作为做市商的机构配合。因此,目前情形下,尽管不乏若干被处罚的个案,但不能改变中小投资者权益受侵犯的普遍现象。当总体上中小投资者居于博弈劣势地位的情形下,任何基于当前制度的渐变式改良都不大可能成功。 三是以何种方式保护中小投资者。诚然,信息披露、中立机构的客观分析、公告和监管处置是必要条件;此外,我们尚需考虑三个亟待解决的基本技术问题: ——建立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只有在非流通大股东有激励正确披露信息的前提下,透明度才可能确立。 ——保证分析及时,尽早发现违规事件,不仅可以减少中小投资者的损失,公众对股市的信心将不会如此低迷。 ——依法解决结构性危机,尤其是“高危券商”的倒闭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四是超越局限于股市的狭隘观点,以全局观点反思“政策市”问题。目前对政策市的评论主要局限于股市,但忽略了全体公众所承担的成本。比如,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中央银行只能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等微调手段或信贷控制等数量工具,却不敢轻易动用最直接而有效的利率工具,其忌惮之一必然是股市波动。而通胀直接侵蚀了10多亿元公众的银行储蓄。按8.4万亿元储蓄余额计算,每年2.3%的负利率,则支付的通胀政策成本为1932亿元,相当于1998年为保证经济增长而实施的全部基本建设国债项目投资和配套银行贷款的总和! 股市的健康发展是众望所归,中小投资者保护刻不容缓,而这一过程必然充满风险和艰辛,只有突破制度瓶颈,才可能建立完美的市场制度。- 作者为本刊特约研究员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