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股发行改革不破不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8:36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杜琴庆

  中国太保生于安乐,“破”于忧患。这只出生于股指5000点高位的大蓝筹,继成功让新股不败神话破灭之后,或将成为另一事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加速的导火索。

  中国太保的破发,最直接的质疑就是针对“发行价的虚高”。

  “中国太保的发行价市盈率就偏高,在如今的弱市场行情下破发在所难免。”海通证券分析师张琦指出,新股发行制度的源头———新股定价机制———就有问题,“新股发行价由一小部分机构决定,而到二级市场后却要广大中小投资者毫无选择权地为其买单很不合理。”

  众所周知,作为新股的承销商,其承销的佣金收入是该新股的总融资规模的1.5%~3%,在发行股份即定的情况下,作为承销商而言,自然希望新股发行价高企,而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流程,发行价的确定,完全是机构与承销商之间的“暗箱操作”。

  而有了中国神华(601088)、中海油服(601808)等诸多中小板新股上市后的“暴富”模板,这些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们似乎也不用担心因为发行价过高而减少收益,因为在大牛市中,在市场“非理性”的上涨中,高企的发行价市盈率之后,还有高企的二级市场价市盈率在等待。

  这一切问题都在现今“退潮”时集中暴露。而发行价“虚高”,只是现行新股发行制度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中国太保的破发仅仅只是个开始,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批次新蓝筹“组团”破发必将打击机构认购新股的积极性,若真的重回新股发行无人问津的时代,到那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还有必要吗?不破则不立,太保破发诚可建设性地成为新股发行改革的奠基石,但也可悲剧性地作为牛市转熊的起点。一喜一悲,就在监管者一念之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