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泡沫灭火机原来就是泡沫发生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6:58 每日经济新闻 | |||||||||
黄湘源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股市突如其来的暴跌,主要并非失去基本面的支持,而是失去政策面支持的缘故所致。如果仅仅是获利盘的沽压,一般情况下大盘也不至于搞得如此的狼狈。像末日来临一样不顾一切地夺路逃命,看起来更像是一次自己被自己也吓得死的死亡游戏。这里面应该另有玄机。
就基本面而言,在1000点升至1300点的时候,业绩还是那个业绩,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凭什么说那时候的上涨就是重大转折,就是牛市起步,而1300点到1700点就是没有基础的上涨,就是所谓的泡沫呢? 在笔者看来,如果要说前期股市有什么泡沫的话,那么,制造泡沫的,并不是投资者对于牛市所寄托的太大的希望,也不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投入所导致的指数超出预期的上涨,而是股市政策面在股改进度、新交易制度改革以及恢复再融资和IPO等方面的三个过于追求所一手制造的制度性溢价。可以说,这三个“过于追求”也就是股市的泡沫发生器。 中行挟H股成功发行上市之余威登陆A股,在某种程度上恰好迎合了内地A股投资者对于优质上市资源及其赚钱效应的格外急切的企盼心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消除市场对于H股回归A股市场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心理恐惧症。不过,目前的情形表明,市场对于小规模的“三步并作两步走”虽然还是有一点承受力的,但对于素有巨无霸之称的更大规模的H+A可承受能力如何,则还需要考验。H股的回归对于改善A股上市公司质地不无小补,但对于A股市场的扩容压力则远不是A股中小板的扩容或者主板的一般性扩容所能比拟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管理层忘记了在启动“新老划断”时所承诺的对市场可承受能力的考虑,而如此急不可耐地把以H+A为标志的大盘股扩容推到可承受能力显然还十分脆弱的市场面前的呢? 管理层也许不希望指数涨得太快而出现泡沫,有意用加快扩容的办法来进行调控,但他们却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一个上涨过程中的股市是一切改革和恢复性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气可鼓而不可泄。在投资者已经被发动起来的情况下,用“叶公好龙”的态度来对待股市的上涨,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在股市制度的根本改革还没有实质性的进步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只顾加快市场扩容而一点也不顾及市场的可承受能力,受到伤害的将不仅是广大的投资者,而且也将是股市本身,包括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的股改,当然也不可能不包括正在开始恢复的融资制度。把泡沫发生器当成了泡沫灭火机,在灭掉股市上涨的热情之火的同时,留下的也将是一大堆的泡沫。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