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培育巨型蓝筹提升综合国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5:26 第一财经日报

  ——构筑全流通市场新秩序系列评论之五

  种种迹象表明,全流通市场框架下巨型公司的A股发行正在拉开大幕。在有序控制发行节奏的前提下,巨型公司登陆A股有利于夯实A股市场的价值基础,重塑A股市场的投资文化,提高A股市场的国际地位。并且,从时机上看,巨型优质公司登陆A股亦适逢其时。

  首先,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为巨型公司登陆A股创造了市场环境。随着A股市场股权割裂状况的消失,大小股东利益不协调的情形大为弱化,在大股东所持之股权价值亦由流通市价所决定之后,市值成为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核心标准,同时也成为考核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的重要参照指标。大股东、小股东、公司管理层三方利益通过市值指标连接在一起,有利于在A股市场真正树立起价值投资理念。

  其次,A股市场已具备了巨型公司登陆A股的承接力。在市场信心层面,自去年“6·8”行情以来,市场的信心在急剧恢复,新一轮牛市的到来已成各方共识;在资金层面,受国民经济多年来持续向好、

人民币升值、外储激增及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而导致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房地产行业面临宏观调控、五年熊市后金融投资动能急升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的资金承接力已经今非昔比;在市场参与者层面,随着共同基金、QFII、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对收益稳定的巨型公司之投资需求在增强。

  其三,发行上市制度日趋市场化、国际化,亦为巨型公司登陆A股创造了重要条件。在新《公司法》、《证券法》的基本框架下,近期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等法规,加强了市场对发行人的约束机制,改变了以前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强化了中介机构的责任,这在制度上为巨型公司登陆A股创造了条件。

  最后,巨型公司登陆A股,有利于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地位。经过五年的熊市和其间暂停新股发行,A股市场曾面临严重的边缘化危机,而股权分置改革和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启动和推进,使得A股市场具备了深化对外开放,更好地接轨国际资本市场的条件。如果在境外上市的巨型公司能够有序回流A股,则将明显提高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增强A股市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地位。

  但在巨型公司登陆A股市场的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尚需注意。

  第一,虽然蓝筹公司都是巨型公司,但巨型公司并非天然就是蓝筹。一家公司之所以成为蓝筹,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发育发展、做大做强。但受

中国经济成长现实状况之制约,中国之巨型公司大多并未经历真正之市场化竞争,大而不强,这将注定其通往蓝筹公司之路面临众多困难及曲折。

  第二,蓝筹公司亦并非自诞生之时就必然具备成为蓝筹之基因,它也必须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在期望A股市场成长出“中国的微软”之同时,亦需创造条件以不致使“微软”夭折在襁褓之中。由是论之,尽快推进创业板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为今日之弱小明日的蓝筹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完善,在产品和服务价格放开之后,资本、土地、劳动力、矿产资源、电力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也将加速进行,这将对大量背靠垄断资源之巨型公司的利润稳定性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现在这些表面上的“蓝筹”能否保持或成长为真正的盈利稳定的行业龙头,尚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时间检验。

  总之,在若干年后,A股市场如能在宇航、能源、金融、信息、电气、汽车、钢铁等行业培育出主导产业价值链、引导产业升级换代、统摄产业上下游分工体系、提供长期稳定回报的蓝筹公司,将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最重要表征之一。

  如同诺基亚之于芬兰,瑞士银行之于瑞士,中国A股市场的大蓝筹梦想,也同时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荣光。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