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叶檀:坚持股改就是胜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6:58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A股回调,市场出现无数推测。股市上涨时种种理由说来可笑,股改、清欠、整治券商、周边股市大涨、美联储加息,全都成为利好。当所有的现象都是利好,只不过说明有大资金需要上涨的理由。概念游戏虽然披着后股改时代的新外套,其实武器依然是那老三板斧。股改的概念可以正用,也可以反用,股改是制度层面的重建,但重建的效用未必可以适用
于当下。

  制度重建说白了,不过是挑破股市脓疮的过程。但是新肉未长,群雄逐鹿,完全无视上市公司卖相不佳的年报、季报,无视股改过程中的种种“投票门”事件与类似于零对价的准抢劫行为,更无视类似于周洛华先生“通胀无牛市”这样的良药,一味唯QDII、基金等重仓马首是瞻。看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只要立足于一块先天性制度缺失的土壤,只要有足够的炒作资金,就能翻云覆雨。

  如今那些重仓资金逐渐耗尽,当初的所有利好也就可以利空。QFII走了,基金减仓,群羊哓哓那是必然。

  中国股改已过江心,从出发伊始猜忌不断,到如今的反对派也认可,股指一片红色尽夺先前失地,着实不易。

  不过,管理层不得不妥协,他们害怕重蹈当时海归派进行制度建设却将中国股市连根拔起的覆辙,从庙堂到民间都视之为不通情理之徒。

  为了营造股改的宽松环境,监管层游说有方,突破部门之间的藩篱将各路资金源源吸引入市;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等市场主体的利益必须予以考虑———

新股发行办法的倾向性一目了然;对于某些显然违背公正性的对价方案也并不主动出手,情愿将好不容易赢得的准司法权束之高阁,而视市场的反应程度进行善后。管理层的妥协正是股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具体表现,因为那些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既是依靠的对象,也是改革的对象。

  从来不存在理想的资本市场,即便在监管最严的美国,机构投资者也与上市公司、

证券交易所甚至财政部眉来眼去,这才成就了铁面的纽约州检察长埃利奥特-斯皮策的一世英名。管理层如何在目前并不理想的环境下将股改坚持到底?他们既应防止对既得利益阶层与市场得利者的过度绥靖,以免让股改失去民意支持,也要防止不顾现实对制度建设急功近利。

  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与一个个可疑的收购案例,管理层恐怕比谁都清楚股改的艰辛———可以调控的股改进程不过是让自己与投资者树立信心的说辞,而包括清欠大股东占用资金在内的制度性改革才是股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这样的情况下,股改成为耐力与智力的较量,应该重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说起来,中国的股市是开放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该将堆积如山的意见视作经济开放的成果,而不是相反。

  至于股指,想来不会掉得太深。须知出仓后还得建仓,机构抄底乃势所必然。

  股市倒可以套用三国的开卷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股市则是牛久必熊、熊久必牛。而从政策上来说,股改尚未彻底完成,股指直降非管理层所愿。在一时的下跌之后,股市在政策的促进下必然再次成为吸引资金的磁铁,一些概念游戏会接踵而来。机构投资者作为“统战对象”,也将以资金亮明自己的身份,站到管理者的旗帜之下。

  股改如果能够做成

中国经济领域的标志性制度建设事件,既均衡地体现各方的利益、也考虑中国的国情,同时学会与外资博弈的市场化手段,实在是功莫大焉。放眼经济领域,还能找得到比股改更合适的制度性标志事件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